CN106655577B - 旋转电机定子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5577B
CN106655577B CN201610944351.7A CN201610944351A CN106655577B CN 106655577 B CN106655577 B CN 106655577B CN 201610944351 A CN201610944351 A CN 201610944351A CN 106655577 B CN106655577 B CN 106655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sulating resin
resin layer
toot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43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5577A (zh
Inventor
长井信吾
服部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55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5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5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2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for windings on salient poles, such as claw-shaped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在旋转电机定子中,能够使冷却性能提高,并且能够防止因外部的振动等致使的线圈的移动。旋转电机定子10具备:定子芯12,其具有定子磁轭20,以及多个齿22;多层卷绕线圈,其卷绕于与齿22的径向相垂直的矩形截面的周围,沿齿22的径向以所定的段数配置,并且各段至少具有1卷最下层线圈与另外的1卷表面层线圈;第1绝缘树脂层30、31,其形成于固定于齿22的绝缘体16与最下层线圈之间;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其跨各段而局部地形成于与齿22的矩形截面的4角的角部相对应的多层卷绕线圈的弯曲部。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定子,特别是涉及使用树脂固定卷绕于定子芯的线圈的旋转电机定子。
背景技术
为了固定卷绕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使用清漆等的树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示了如下发明:在将预先形成为卷绕状态的线圈安装于齿而进行树脂成型时,齿与线圈之间使用热传导性高的电绝缘部件,线圈端部的部分等使用热传导性低的电绝缘材料。
在专利文献2中公示了如下发明:针对多层卷绕于齿的线圈,在下层部浸渍液态的粘度小的清漆,在难以蓄积清漆的表面层部施加粉状的树脂,并将其熔融覆盖于表面层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6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872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在旋转电机定子中使用树脂对线圈进行固定,能够防止因外部的振动和/或温度变动等致使的线圈移动。其反面,由于以树脂覆盖线圈,所以冷媒等没有直接与线圈接触,因此旋转电机定子的冷却性能降低。因此,期望有一种能够进行冷媒等的直接冷却以提高冷却性能并且能够防止线圈的移动的旋转电机定子。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定子芯,其具有圆环状的定子磁轭,以及从该定子磁轭向内周侧突出的多个齿;多层卷绕线圈,其卷绕于与齿的径向相垂直的矩形截面的周围,沿齿的径向以预定的段数配置,并且各段至少具有1圈最下层线圈与另外1圈的表面层线圈;第1绝缘树脂层,其形成于齿与最下层线圈之间,或在设有固定于齿的绝缘体时形成于该绝缘体与最下层线圈之间;第2绝缘树脂层,其跨及多层卷绕线圈的各段而局部地形成于与齿的矩形截面的4角的角部相对应的多层卷绕线圈的弯曲部。
根据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定子,在齿或绝缘体与最下层线圈之间形成有第1绝缘树脂层,多层卷绕线圈中最下层的线圈固定于齿。进而,第2绝缘树脂层跨及多层卷绕线圈的各段而局部地形成于多层卷绕线圈的弯曲部,所以多层卷绕线圈的各段之间互相固定。而且,第2绝缘树脂层局部地形成于各段的弯曲部,没有覆盖多层卷绕线圈的整体。没有由第2绝缘树脂层覆盖的部分,能够通过冷媒等被直接冷却。由此,能够使冷却性能提高并且防止线圈的移动。另外,能够减少绝缘树脂的使用量。
在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定子中,优选针对配置于相邻的齿之间的槽内的2个多层卷绕线圈,跨及互相相对的弯曲部而形成第2绝缘树脂层。
根据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定子,对2个多层卷绕线圈用1个第2绝缘树脂层即可,所以能够缩短形成绝缘树脂层所需的工时,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少绝缘树脂的使用量。
在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定子中,优选,针对弯曲部,还在表面层线圈与比表面层线圈靠下侧的下层侧的线圈之间形成第2绝缘树脂层。
根据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定子,不仅是跨及各段的表面层的线圈之间,各层的线圈之间也由第2绝缘树脂层固定。即便此时,第2绝缘树脂层也是在多层卷绕线圈的各段中局部地形成于弯曲部,所以没有由第2绝缘树脂层覆盖的部分能够通过冷媒等直接冷却。由此,即使多层卷绕线圈的层数增加也能够防止线圈的移动,并且能够使冷却性能提高。
在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定子中,优选,第2绝缘树脂层跨及多层卷绕线圈的各段形成于弯曲部,并且还形成于相邻的齿之间的槽的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表面层线圈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定子,第2绝缘树脂层不仅跨及各段而形成,而且还形成于槽的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表面层线圈之间。由此,即使多层卷绕线圈的层数增加也能够防止线圈的移动,并且能够使冷却性能提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定子,能够使冷却性能提高并且防止线圈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定子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2的C方向观察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3的线圈的卷绕中,对于齿的从根端侧向顶端侧第2段的卷绕,第1绝缘树脂层与第2绝缘树脂层的配置的图。
图6是对于2层卷,使用示意图表示第1绝缘树脂层与第2绝缘树脂层的配置的图。
图7是对于4层卷,使用示意图表示第1绝缘树脂层与第2绝缘树脂层的配置的图。
图8是对于其他的实施方式,使用4层卷的示意图表示第1绝缘树脂层与第2绝缘树脂层的配置的图。
图9是对于其他的实施方式,使用4层卷的示意图表示第1绝缘树脂层与第2绝缘树脂层的配置的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旋转电机)定子;12…定子芯;13…卷绕始端;14、80、82、84…(多层卷绕、2层卷绕、4层卷绕)线圈;15…卷绕末端;16…绝缘体;16a…(绝缘体的)筒状部分;16b…(绝缘体的)壁面部分;17…(绝缘体的)突出部;20…定子磁轭;22…齿;24…槽;28…磁性体薄板;30、31…第1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42a、42b、42c、42d、44、48…第2绝缘树脂层;46…附加的绝缘树脂层;50a、50b、50c、50d…弯曲部;52a、52b、52c、52d…角部;54、55、56…连接部;60…(最)下层线圈;61、62…中间层线圈;70…表面层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叙述了搭载于车辆的旋转电机所使用的定子,但这是用于说明的例示,只要是使用集中卷绕的线圈的旋转电机定子,即便是用于其他的用途也可以。以下作为集中卷绕的线圈叙述了使用平角线多层卷绕的线圈,但这是用于说明的例示,也可以使用平角线以外的圆形截面的圆形线、椭圆截面的导线等。
以下所述的形状、齿的数量、匝数、材质等,是用于说明的例示,可以根据旋转电机定子的规格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作为多层卷绕,叙述了2层卷绕与4层卷绕,但这是用于说明的一例,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层数的多层卷绕。在2层卷绕的例中,将多层卷的总匝数设为8,但这也是例示,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总匝数。以下在所有附图中对同样的要素标记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于车辆的旋转电机所用的旋转电机定子10的结构的图。图2是关于图1的A部的立体图。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旋转电机定子10称为定子10。使用了定子10的旋转电机是三相同步旋转电机,是通过驱动回路的控制,在车辆动力运行时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在车辆制动时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旋转电机由图1所示的固定件即定子10和隔着预定的间隔配置于定子10的内径侧的圆环状的旋转件即转子构成。在图1中省略了转子的图示。
图1是从定子10的轴向观察到的俯视图。定子10构成为包括:定子芯12;线圈14,其安装于定子芯12并具有卷绕始端13与卷绕末端15;绝缘体16,其配置于定子芯12与线圈14之间。定子10还包括:用于固定线圈14所使用的第1绝缘树脂层30、31和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参照图5)。在图1中,第1绝缘树脂层30、31与第2绝缘树脂层40c、40d被遮挡而未示出。在图2中第2绝缘树脂层40d被遮挡而未示出。
图1、图2中,分别示出定子芯12的周向、径向、轴向。周向是沿着定子芯12的圆周方向的方向,径向是沿着定子芯12的内径侧与外径侧的方向,轴向是沿着定子芯12的中心轴的方向。在轴向上,引出卷绕于定子芯12的线圈14的卷绕始端13以及卷绕末端15的方向为引线侧,其相反方向为反引线侧。在图3以后也同样。图1是在轴向上从引线侧观察到的图。
定子芯12是圆环状的磁性体零件,包括圆环状的定子磁轭20和从定子磁轭20向内周侧突出的多个齿22。相邻的齿22之间的空间是槽24。
上述定子芯12包括定子磁轭20与齿22,采用的是以能形成槽24的那样将成形为预定形状的圆环状的磁性体薄板28层叠预定片数而成的部件。磁性体薄板28的两面被实施电绝缘性的表面处理。作为磁性体薄板28的材质,可使用电磁钢板。也可以代替磁性体薄板28的层叠体而使用将磁性粉末成形为预定形状的部件。
线圈14是集中卷绕的线圈,是将1个相卷线通过多层卷绕以预定的匝数卷绕于1个齿22的多层卷绕线圈。相邻的齿22之间的1个槽24配置有不同相的线圈14。
多层卷绕线圈是指导线在与齿22的径向垂直的矩形截面的周围连续地卷绕而成的线圈,沿齿22的径向以预定的段数卷绕配置,各段由多层的线圈构成。换言之,多层卷绕线圈的线圈14,是将带绝缘被覆膜的导线以多层卷的方式按预定的层数卷绕预定的段数而得到预定的总匝数的线圈。层数为2时称为2层卷绕线圈,层数为4时称为4层卷绕线圈。
以下,与层数无关,将卷绕于1个齿22的1个多层卷绕线圈的整体称为“线圈14”,构成线圈14的各层的1卷称为“下层线圈”、“表面层线圈”等。在图1、图2的例中表示了层数=2,段数=4,总匝数=8的2层卷绕线圈的线圈14。对于2层卷绕线圈的线圈14的导线卷绕方式,用图3、图4在后详述。
作为线圈14的带绝缘被覆膜导线的裸线,可以使用铜线、铜锡合金线,镀银铜锡合金线等。作为裸线,可以使用截面形状为大致矩形的扁平线。作为绝缘被覆膜,可以使用聚酰胺酰亚胺的漆被覆膜。也可以代替聚酰胺酰亚胺的漆被覆膜而使用聚酯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酯、甲醛等。
线圈14在定子芯12的各齿22上分别安装1个。在图1的例中,定子芯12具有3个U相用的齿22,3个V相用的齿22,3个W相用的齿22,该9个齿22各安装有1个线圈14。对于安装有线圈14的齿22,在图1中表示为U相用的U1~U3、V相用的V1~V3、W相用的W1~W3。图2是抽出显示图1的A部的U1线圈的图。
同相的线圈14彼此由未图示的连接线等互相连接。例如,安装于U相用的齿U1~U3的线圈14,互相由连接线连接而形成1个U相线圈,其一方端与动力线的U端子连接。安装于V相用的齿V1~V3的线圈14、安装于W相用的齿W1~W3的线圈14也同样,由连接线连接而分别形成1个V相线圈、W相线圈,各自的一方端与动力线的V端子、W端子连接。U相线圈、V相线圈、W相线圈各自的另外一方端互相连接为中性点。
绝缘体16是配置于线圈14的最下层线圈与定子芯12互相相对之间且具有筒状形状的绝缘体。绝缘体16通过粘接等的固定手段固定于定子芯12。该绝缘体16可以使用将具有电绝缘性的薄片成形为预定的形状而成的部件。作为具有电绝缘性的薄片,除了纸以外,可以使用塑料薄膜。线圈14的绝缘被覆膜的电绝缘性充分时也可以省略绝缘体16。此时,线圈14直接地与齿22的周围面相对而配置。以下,是设有绝缘体16的例子。
图3、图4是表示2层卷绕线圈的线圈14的导线的卷绕方式的图。图3是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2的C方向观察到的图。图4表示了与B-B面相对应的B’-B’线。
如图3、图4所示,线圈14使用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扁平线。齿22与径向垂直的截面为矩形,具有沿径向从根端侧向顶端侧,沿矩形周向的宽度寸法逐渐变小的尖形形状。绝缘体16构成为包括:沿着齿22的形状的筒状部分16a和具有供齿22通过的贯通孔并且与定子磁轭20接触的壁面部分16b。在沿筒状部分16a的周向的侧面设有阶梯状的段差,以使与线圈14的扁平线的形状与齿22的尖形形状相符。另外,筒状部分16a的轴向的两端侧,设有与线圈14的弯曲部相应地突出的突出部17。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不区分筒状部分16a、壁面部分16b、突出部17,而单称为绝缘体16。
在图3、图4中,用带箭头的数字表示总匝数=8的线圈14的各匝。例如“带箭头的1”是从卷绕始端13开始的第1匝,“带箭头的2”是与第1匝接续的第2匝。以下同样接续着“带箭头的3”等,“带箭头的8”是在卷绕末端15结束的第8匝。“1-箭头-2”是表示从第1匝移向第2匝的部分,同样的“4-箭头-5”、“5-箭头-6”、“7-箭头-8”分别是表示从第4匝移向第5匝的部分、从第5匝移向第6匝的部分、从第7匝移向第8匝的部分。对于图1、图5也同样。
在2层卷绕线圈的线圈14中,对于沿齿22的径向卷绕配置的多个段,如图3所示,从齿22的定子磁轭20侧的根端侧向顶端侧,按顺序设为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对各段中的2层的卷绕线圈,将齿22侧的1层卷绕线圈称为下层线圈60,下层线圈60的外侧的1层卷绕线圈称为表面层线圈70。
如图3所示,第1段中,从卷绕始端13开始将第1匝作为表面层线圈70卷绕,将与第1匝接续的第2匝作为下层线圈60卷绕。第2段中,接着第2匝将第3匝作为下层线圈60卷绕,将与第3匝接续的第4匝作为表面层线圈70卷绕。第3段中,将与第4匝接续的第5匝作为表面层线圈70卷绕,将与第5匝接续的第6匝作为下层线圈60卷绕。第4段中,接着第6匝将第7匝作为下层线圈60卷绕,将与第7匝接续的第8匝作为表面层线圈70卷绕,成为卷绕末端15。
在该卷绕方式中,在相同段中进行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的2层卷绕,不同段之间,下层线圈60彼此连接,或者表面层线圈70彼此连接。由此,在2层卷绕的多数段的配置下,能够将导线的总长度设为最短。其反面,在相同段中,表面层线圈70的卷绕之后进行下层线圈60的卷绕,所以难以将导线直接地连续卷绕于齿22。该卷绕方式的线圈14,相比于直接地卷绕于齿22,优选采取使用预先卷绕型等的治具使导线成形为盒式线圈,将所成形的盒式线圈安装于齿22的方式。
如图4所示,从齿22的顶端侧观察到的状态反映了图3的卷绕方式,形成为稍微复杂的卷绕形状。在图4中,2层卷绕线圈的线圈14的卷绕4角的弯曲部50a、50b、50c、50d,是与齿22的矩形截面的4角的角部52a、52b、52c、52d相对应的部位。在弯曲部50a、50c、50d中,对于各卷绕圈在轴向的高度位置整齐一致。与此相对,在弯曲部50b,在从第3匝移向第4匝的弯曲部和从第7匝移向第8匝的弯曲部的沿轴向的高度,与从第4匝移向第5匝的弯曲部的沿轴向的高度不同。这是因为,如图3所示,在从第3匝移向第4匝的部分和从第7匝移向第8匝的部分仍然是下层线圈60的轴向的高度,但是从第4匝移向第5匝的部分则成为表面层线圈70的高度的状态。
图5是取出图3的第2段的卷绕部分,来显示第1绝缘树脂层30、31、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的配置关系的图。在图5中,将绝缘体16与下层线圈60之间的间隙、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之间的间隙夸张地放大表示。此外,在图5的第2段中,下层线圈60是“带箭头的3”的线圈,表面层线圈70是“带箭头的4”的线圈。
第1绝缘树脂层30、31与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一起为了防止线圈14的移动而设置。与第1绝缘树脂层30、31将线圈14与绝缘体16之间固定相对,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将线圈14的各段的表面层线圈70之间局部地固定。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没有全面地覆盖表面层线圈70,这是为了使线圈14露出以提高其与冷媒等之间的散热性。
第1绝缘树脂层30、31形成于下层线圈60即“带箭头的3”的线圈与绝缘体16之间。第1绝缘树脂层30的形成,是在线圈14安装于绝缘体16之后,对下层线圈60与绝缘体16之间的间隙,从齿22的顶端侧用注入、滴下等的手段将预定的液态的树脂灌入而实现的。作为预定的液态的树脂,优选使用粘度较低的绝缘树脂,以使其广泛地浸透到从第4段到第1段的全部的下层线圈60与绝缘体16之间的间隙。例如,可以使用粘度较低的清漆。绝缘树脂是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
第1绝缘树脂层30形成于绝缘体16的沿轴向的侧面与各段的下层线圈60之间,第1绝缘树脂层31形成于绝缘体16的突出部17与各段的下层线圈60之间。在图5的例中第1绝缘树脂层30与第1绝缘树脂层31分离形成,但是也可以互相连接。
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分别局部地形成于与表面层线圈70即“带箭头的4”的线圈的4角的弯曲部50a、50b、50c、50d相对应的部位。弯曲部50a与弯曲部50b之间、弯曲部50b与弯曲部50c之间、弯曲部50c与弯曲部50d之间、弯曲部50d与弯曲部50a之间不形成绝缘树脂层。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的形成,是跨过各段的表面层线圈70而进行。由此,2层卷绕线圈14的各段的表面层线圈70之间通过绝缘性树脂互相连接。在此,弯曲部50a~50d是跨及线圈14的轴向、径向、周向的部位。因此,通过将第2绝缘树脂层40a~40d设置于4角的弯曲部50a~50d,与例如将其设置在线圈14的直线部的4个部位相比,更能有效地抑制线圈14的移动。
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从线圈14的表面层线圈70的外侧通过涂布预定的树脂等的手段进行配置。作为预定的树脂,可以使用粘度比较大的液态的绝缘树脂、半固化状态的绝缘树脂、通过加热而发泡的发泡性的绝缘树脂、通过加热而流动固化的粉状的绝缘树脂等。当用于形成第1绝缘树脂层30、31的树脂的灌入,用于形成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的配置结束时,进行用于使树脂固化的加热。通过该加热,第1绝缘树脂层30、31与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一起固化,线圈14的各段的下层线圈60固定于绝缘体16,并且各段的表面层线圈70以互相固定状态连接。
2层卷绕线圈的卷绕方式除了图3、图4所述的方式以外,根据定子10的规格还存在多种方式。例如,在第1段首先将下层线圈60卷绕于齿22,接着在下层线圈60上重叠卷绕表面层线圈70,从第1段的表面层线圈70向第2段移动并卷绕第2段的下层线圈60,接着卷绕第2段的表面层线圈70,如此重复。根据该方式,导线的总长度变得稍长,但是能够不形成盒式线圈而以直接卷绕方式卷绕于齿22侧。
另外,即使像集合导线那样,使用将2根导线重叠一起进行卷绕的方式,也能形成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的2层卷绕线圈。在该方式中,卷绕始端与卷绕末端分别变为2根导线,所以需要对线圈尾端等进行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处理,但是能够以直接卷绕的方式卷绕于齿22侧。
另外,还存在不是按每一段形成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将下层线圈60从齿22的根端侧向顶端侧以预定的段数卷绕,接着将表面层线圈70从齿22的顶端侧向根端侧以预定的段数卷绕。在该方式中,在2层卷的情况下,卷绕始端与卷绕末端同时形成于齿22的根端侧,但是能够以直接卷绕的方式卷绕于齿22侧。
在上述中对2层卷进行了叙述,但是即使是多层卷绕也同样存在多种多层卷绕的方式,根据方式不同,有难以直接卷绕于齿22侧而成形为盒式线圈来使用的方式。另外,根据方式不同,有造成弯曲部50a等的各段的线圈的轴向的高度变得不整齐的情形。图1、图2、图5所述的第1绝缘树脂层30、31与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无论使用哪种多层卷绕方式均能合适。
如图5所示,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之间的间隙没有形成第1绝缘树脂层30、31,也没有形成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的连接部54长度短,所以其刚性相当高,即使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之间仍然留有间隙,也能防止线圈14的移动。
对于2层卷绕的线圈14,在图6示意性地表示了该情况。在2层卷绕的线圈14中,下层线圈60通过第1绝缘树脂层30、31固定于绝缘体16,表面层线圈70通过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将多个段之间固定为一体。表面层线圈70与下层线圈60之间,因为由连接部54连接,所以连接部54作为抵抗表面层线圈70相对于下层线圈60的移动的阻碍部件而发挥功能。只要连接部54的长度短等而抵抗刚性充分高,就能够防止表面层线圈70相对于下层线圈60的移动。
若因线圈14的总匝数增加而层数和/或段数变大,连接部54的数量变多其长度变长等,导致连接部54的刚性对于振动等的外力相对变低,则表面层线圈70相对于下层线圈60的移动的防止可能变得不充分。作为例示,对于4层卷绕的线圈80,在图7示意性地表示了该情况。
图8的线圈80是4层卷绕的线圈,将配置得离齿22侧最近、通过第1绝缘树脂层30、31固定的1卷绕线圈称为最下层线圈60。另外,将配置于最表面侧、通过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将各段的卷绕互相固定的1卷绕线圈设为表面层线圈70。配置于最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之间的2个1层卷绕线圈称为中间层线圈61、62。图8的线圈80的最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之间通过3个连接部54、55、56连接,所以与图6的线圈14相比,最下层线圈60与表面层线圈70之间的连接刚性变低。由此,表面层线圈70相对于最下层线圈60的移动的防止可能变得不充分。
如图8所示的线圈82是表示在4层卷绕线圈中能够有效地防止表面层线圈70相对于最下层线圈60的移动的构造的例的图。在此,第2绝缘树脂层42a、42b、42c、42d,不仅针对弯曲部50a、50b、50c、50d形成于表面层线圈70,还形成于比表面层线圈70靠下层侧的中间层线圈62、61与最下层线圈60之间。即,第2绝缘树脂层42a、42b、42c、42d在表面层线圈70与中间层线圈62之间、中间层线圈62与中间层线圈61之间、中间层线圈61与最下层线圈60之间分别形成。由此,表面层线圈70经由中间层线圈62、61通过第2绝缘树脂层42a、42b、42c、42d固定于最下层线圈60,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表面层线圈70的相对于最下层线圈60的移动。
第2绝缘树脂层42a、42b、42c、42d,通过从线圈82的表面层线圈70的外侧涂布预定的树脂等手段进行配置。作为预定的树脂,与图5、图6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相比,可以使用适当地粘度低的液态绝缘树脂。在该情况下也同样,第2绝缘树脂层42a、42b、42c、42d互相分离配置,在该分离区域中,表面层线圈70、中间层线圈62、61、最下层线圈60的表面层侧的面,以带有绝缘被覆膜导线的状态露出。由此,能够确保由冷媒等实现的冷却性能。
图9所示的线圈84,是表示在4层卷绕线圈中,能够有效地防止表面层线圈70相对于最下层线圈60的移动的其他构造的例子的图。图9是沿图7的D-D线的剖视图。对于图8中的第2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因为不在沿D-D线的剖视图中,所以用双点划线来表示。
如图9所示,第2绝缘树脂层44,除了图8所述的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的部分以外,还包括形成于线圈84的定子磁轭20侧的壁面与绝缘体16的壁面部分16b之间的附加的绝缘树脂层46。另外,在没有设置绝缘体16的情况下,在线圈84的定子磁轭20侧的壁面与定子磁轭20之间形成附加的绝缘树脂层46。附加的绝缘树脂层46形成为将绝缘树脂层40a、40b、40c、40d的每一个与第1绝缘树脂层30、31连接成一体。由此,表面层线圈70经由附加的绝缘树脂层46固定于最下层线圈60,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表面层线圈70的相对于最下层线圈60的移动。
图8、图9对4层卷绕线圈进行了叙述,但不限于该情况,也能够适用于因线圈14的总匝数增加层数和/或段数变大、连接部54的数量变多其长度变长等而使连接部54的刚性相对于振动等的外力相对降低的情况。例如,即使在2层卷情况下,在因卷绕方式的缘故等需要使连接部54的刚性增加时,可以适当地应用图8、图9所述的方法。
图10所示的定子11是对图1的结构的变形例。在定子11中,第2绝缘树脂层48,对配置于同一槽24的2个线圈14,跨过互相相对的弯曲部而形成。在图10中显示的是从引导侧看到的,跨过图4所述的4个弯曲部50a、50b、50c、50d中,位于同一槽24内的2个线圈14上的互相相对的2个弯曲部50a、50b而形成的第2绝缘树脂层48。虽然图10中未示出,但是在反引导侧也存在跨过位于同一槽24内的2个线圈14上的互相相对的2个弯曲部50c、50d而形成的第2绝缘树脂层。通过采用图10的结构,能够减少绝缘树脂的使用量,且能够进一步减少绝缘树脂的涂布等的工时。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芯,其具有圆环状的定子磁轭,以及从该定子磁轭向内周侧突出的多个齿;
多层卷绕线圈,其卷绕于与所述齿的径向相垂直的矩形截面的周围,沿所述齿的径向以预定的段数配置,并且各段至少具有1卷最下层线圈和另外的1卷表面层线圈;
第1绝缘树脂层,其形成于所述齿与所述最下层线圈之间,或者在设有固定于所述齿的绝缘体时其形成于该绝缘体与所述最下层线圈之间;
第2绝缘树脂层,其跨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各段而局部地形成于与所述齿的所述矩形截面的4角的角部相对应的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弯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针对配置于相邻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的2个所述多层卷绕线圈,跨互相相对的所述弯曲部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针对所述弯曲部还形成于所述表面层线圈与比所述表面层线圈靠下层侧的线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针对所述弯曲部还形成于所述表面层线圈与比所述表面层线圈靠下层侧的线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跨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各段而形成于所述弯曲部,并且还形成于相邻的所述齿之间的槽的所述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所述表面层线圈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跨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各段而形成于所述弯曲部,并且,还形成于相邻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的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所述定子磁轭之间、或者在设有所述绝缘体时还形成于相邻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的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所述绝缘体的与所述定子磁轭接触的壁面部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绝缘树脂层,通过形成于相邻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的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所述定子磁轭之间的部分、或者在设有所述绝缘体时形成于相邻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的所述多层卷绕线圈的所述定子磁轭侧的壁面与所述绝缘体的与所述定子磁轭接触的壁面部分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1绝缘树脂层连接为一体。
CN201610944351.7A 2015-11-04 2016-11-02 旋转电机定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55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6871 2015-11-04
JP2015216871A JP6299729B2 (ja) 2015-11-04 2015-11-04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5577A CN106655577A (zh) 2017-05-10
CN106655577B true CN106655577B (zh) 2019-01-22

Family

ID=5721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43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55577B (zh) 2015-11-04 2016-11-02 旋转电机定子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6180B2 (zh)
EP (1) EP3166209B1 (zh)
JP (1) JP6299729B2 (zh)
KR (1) KR101883857B1 (zh)
CN (1) CN106655577B (zh)
BR (1) BR102016025420B1 (zh)
MY (1) MY179363A (zh)
RU (1) RU2638165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3674A1 (ja) * 2017-06-26 2019-01-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20044428A1 (ja) * 2018-08-28 2020-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
CN109327096B (zh) * 2018-08-31 2020-05-12 惠州富盛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扁线电机定子的槽绝缘方法
JP7445926B2 (ja) * 2018-10-18 2024-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6912508B2 (ja) * 2019-03-19 2021-08-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固定子および電動機
JP7347105B2 (ja) * 2019-10-16 2023-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2696292B1 (ko) * 2020-01-08 2024-08-20 엘지마그나 이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회전 전기 기기의 스테이터
WO2022066999A1 (en) * 2020-09-28 2022-03-3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insulator
CN112510943A (zh) * 2020-11-27 2021-03-16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匝间绝缘的预上胶垫条及其粘接方法
CN113675965B (zh) * 2020-12-07 2023-04-18 博格华纳动力驱动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4679087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马达控制装置
JP2022106469A (ja) * 2021-01-07 2022-07-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WO2023145746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383A (en) * 1960-09-13 1965-05-11 Gen Electric Electromagnetic construction
CN102668341A (zh) * 2009-12-23 2012-09-12 科勒公司 用于对定子组件的端匝提供电气绝缘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4401U (zh) * 1975-04-03 1976-10-08
AU3052697A (en) * 1996-05-29 1998-01-05 Asea Brown Boveri Ab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axial cooling
JP3508687B2 (ja) 1999-07-12 2004-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2007135360A (ja) * 2005-11-11 2007-05-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モータコア部品及びモータ部品
JP2010051087A (ja) * 2008-08-21 2010-03-04 Toyota Motor Corp 固定子構造
JP5267091B2 (ja) * 2008-12-08 2013-08-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5904827B2 (ja) * 2012-03-09 2016-04-2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112012006894T5 (de) * 2012-09-12 2015-06-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nker von rotierender elektrischer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JP5542894B2 (ja) * 2012-10-26 2014-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383A (en) * 1960-09-13 1965-05-11 Gen Electric Electromagnetic construction
CN102668341A (zh) * 2009-12-23 2012-09-12 科勒公司 用于对定子组件的端匝提供电气绝缘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93049A (ja) 2017-05-25
US20170126086A1 (en) 2017-05-04
RU2638165C1 (ru) 2017-12-12
BR102016025420A2 (pt) 2017-05-09
JP6299729B2 (ja) 2018-03-28
CN106655577A (zh) 2017-05-10
KR20170052497A (ko) 2017-05-12
BR102016025420B1 (pt) 2022-08-23
MY179363A (en) 2020-11-05
KR101883857B1 (ko) 2018-08-01
EP3166209B1 (en) 2018-10-17
EP3166209A1 (en) 2017-05-10
US10116180B2 (en)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5577B (zh) 旋转电机定子
CN103404003B (zh) 旋转电机用定子
JP7344807B2 (ja) コイルボビン、分布巻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ア及び分布巻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EP2963786B1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EP1073179B1 (en) Slotless stator wind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winding
US10027197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9806577B2 (en) Stator with neutral line secured to stator yoke
JP5940123B2 (ja)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
CN101873023A (zh) 电枢
JP5774082B2 (ja) 回転電機
JP2007049891A (ja) ステータ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
JP6138360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68161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KR20140064230A (ko) 헤어핀 권선모터
US20200295611A1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solid and stranded conductors
JP2016049007A (ja) 回転電機
JP6443303B2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2010239679A (ja) コイル線、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06187164A (ja) 回転電機
EP2555388A2 (en) Electric machine module conductor system
JP5909790B2 (ja) 回転電機、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および車両
JP6080964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EP2398131A2 (en) Wiring component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for vehicle
JP5972154B2 (ja) 回転電機
CN112152337A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绕线方法、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