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9278A -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9278A
CN106619278A CN201611040205.8A CN201611040205A CN106619278A CN 106619278 A CN106619278 A CN 106619278A CN 201611040205 A CN201611040205 A CN 201611040205A CN 106619278 A CN106619278 A CN 106619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ning
parts
freckle removing
extract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02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19278B (zh
Inventor
黄山
常柄权
孟宁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10402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9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9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9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9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9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该组合提取物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黑果枸杞叶10‑40份、三七叶10‑40份、藏荆芥10‑30份、变叶海棠叶10‑30份、独一味10‑3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具有祛斑美白、天然安全、协同增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的一道屏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自然环境和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外界压力的不断加大等影响,机体自身抗氧化体系活力下降,体内氧自由基增加,酪氨酸酶增多,就会引起黑色素沉积,产生色斑,导致肌肤暗淡。
导致黑色素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紫外线废气、活性氧等环境问题和某些遗传因素,其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普遍研究结果表明黑色素合成的过程如下,以细胞内的酪氨酸作为基质,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醌,从多巴醌变成多巴色素之后进一步氧化成5,6-二羟基吲哚和5,6-二羟基-2-羟酸,这些生成物聚合最终生成聚体黑色素。在细胞代谢的层层推动下被转移至肌肤表层,若不能及时被代谢排出体外,就会逐渐累积沉淀形成色斑,最终导致皮肤过黑。
如今,大多数祛斑产品多用于黄褐斑。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面部色素代谢异常对称性皮肤病,呈浅褐色或深褐色的色素斑点,一般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未凸出皮肤,无皮屑脱落,阳光照射会加深其色素,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且肤色偏深的女性较易发生,而男性患者较少见。现代医学上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发病前没有局部炎症和外伤史,组织学特点主要是表皮中黑素和黑素小体增加,黑素细胞活性增强,但真正改变黑素细胞功能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黄褐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遗传、氧自由基、药物与化妆品、口服避药、局部微生态、机体系统性病变、情绪波动等。
目前研究中,皮肤美白剂通常都是以酪氨酸酶作为作用靶点,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或是阻断酪氨酸氧化生成黑色素的反应来减少皮肤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皮肤美白的效果。大多数采用的是过氧化氢、氯化氨基汞和各种酚类衍生物作为皮肤美白剂,这些化合物可以迅速的瓦解黑色素组织达到快速美白的效果,但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细胞毒性和过敏性等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差。而祛斑目前还停留在使用外用面膜产品或者食疗等方法,效果不仅不理想,且对皮肤刺激性较大。
本发明将五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组合使用,既能达到美白祛斑的功效,还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藏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 C.Y.Wu的全草。其产于西藏(江孜、拉萨),是西藏特有的藏药材。藏荆芥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神昏痉厥、中风、癫痫、脑溢血、疮伤及疼痛等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晶珠本草》指出:本品“治癫痫,脑溢血,疮伤及疼痛等症”,《藏药志》、《药名荟萃》也有藏荆芥治疗中风、邪病、胸膜炎及皮肤病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藏荆芥能够发挥消肿止痛、创伤愈合等作用。此外,藏荆芥挥发油的一些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的作用。
变叶海棠叶也称俄色叶,为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族民间的药食两用的药材,来源于蔷薇科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Hughes的干燥叶。最早记载于《藏药晶镜本草》和《藏汉大辞典》,据这两本医书记载,该药具有攻坚化积、除腻漆滞、保肝利胆等功效,它的神奇药用功效被录入了最具权威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对于变叶海棠叶的使用,传统的藏医用法为与酥油同煮口服。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及一些肝疾,其疗效确切,用法独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变叶海棠叶中含较高的总黄酮类化合物,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活性,且变叶海棠叶中化学成分根皮苷、根皮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药理作用。
黑果枸杞叶为茄科枸杞属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的茎叶。目前,黑果枸杞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果实所含色素和多糖的提取和生物活性方面,而对其叶片提取物对美容美白未见报道。现代研究发现,黑果枸杞叶中总黄酮对清除小鼠血清羟基自由基的影响、对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以及抑制小鼠肝脏MDA产生方面都具有显著功效,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本发明研究人员发现黑枸杞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美白功效。
三七叶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茎叶。经研究报道,三七叶中富含大量的黄酮苷类、多糖类及三七叶总皂苷,具有抗炎、抗氧化、解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三七叶总皂苷能够抑制血液和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OP)生成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于增加皮肤活力和延缓衰老有较好的作用。此外,三七茎叶提取物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对皮肤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属,藏语称“大巴”、“打布巴”。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其根及根茎或全草入药,药材表面枯黄色或黄褐色,味苦、性平,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是我国藏、蒙、纳西等民族常用草药之一。现代研究发现,独一味有较好的活血作用,应用于本发明中能够加速皮肤细胞代谢,有效减少色斑沉积。此外,独一味提取物中的皂苷能够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应用于本发明可以保证皮肤不受细菌的干扰,可以使效果更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天然安全、协同增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以及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该组合提取物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黑果枸杞叶10-40份、三七叶10-40份、藏荆芥10-30份、变叶海棠叶10-30份、独一味10-30份。
优选地,该中药复方提取物由下述按质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黑果枸杞叶20-40份、三七叶20-40份、藏荆芥10-20份、变叶海棠叶10-20份、独一味10-20份。
所述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干燥的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药材,粉碎,过20目筛,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5-8倍量(V/m)5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在55-7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D101型或AB-8型大孔树脂柱纯化,收集40%-70%乙醇洗脱部分,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50-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即为本发明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
上述的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在制备护肤品中的应用。
所述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护肤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1-8%,其余为化妆品外用剂型的常用基质以及去离子水或纯化水或蒸馏水。通过常规工艺,可制成祛斑美白洗面奶、祛斑美白洗面乳、祛斑美白洗面霜、祛斑美白膏、祛斑美白霜、祛斑美白乳液、祛斑美白水、祛斑美白面膜、祛斑美白凝胶或祛斑美白皂等化妆品外用剂型。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相关的医学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药学研究技术与手段,通过大量实验优选与验证,发现了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等五味药材配合使用,可起到明显的祛斑美白护肤作用。本发明所优选配方,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未发现相关应用,加之通过大量实验筛选,所得配方比例为最佳配方比例,配方科学,且安全性高,可用于日常皮肤护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发现了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配合使用的祛斑美白作用,扩大了上述原料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2)通过大量的实验筛选,确定了原料的最佳比例范围,确保本发明产品使用的效果;
(3)本发明配方效果明确且稳定,有效克服了天然产物护肤品效果不稳定,也克服了单纯化学成分安全系数较低等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黑果枸杞叶40份、三七叶30份、藏荆芥10份、变叶海棠叶10份、独一味10份
取干燥的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药材,粉碎,过20目筛,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8倍量(V/m)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在6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AB-8型大孔树脂柱纯化,收集60%乙醇洗脱部分,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即为本发明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
实施例2
黑果枸杞叶30份、三七叶30份、藏荆芥10份、变叶海棠叶10份、独一味20份
取干燥的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药材,粉碎,过20目筛,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5倍量(V/m)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在5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D101型大孔树脂柱纯化,收集50%乙醇洗脱部分,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6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即为本发明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
实施例3
黑果枸杞叶20份、三七叶40份、藏荆芥20份、变叶海棠叶10份、独一味10份
取干燥的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药材,粉碎,过20目筛,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6倍量(V/m)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提取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在7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AB-8型大孔树脂柱纯化,收集70%乙醇洗脱部分,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55℃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即为本发明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
实施例4
黑果枸杞叶20份、三七叶20份、藏荆芥20份、变叶海棠叶20份、独一味20份
取干燥的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药材,粉碎,过20目筛,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7倍量(V/m)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在7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D101型大孔树脂柱纯化,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65℃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即为本发明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
实施例5
黑果枸杞叶20份、三七叶35份、藏荆芥15份、变叶海棠叶15份、独一味15份
取干燥的黑果枸杞叶、三七叶、藏荆芥、变叶海棠叶、独一味药材,粉碎,过20目筛,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8倍量(V/m)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在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AB-8型大孔树脂柱纯化,收集60%乙醇洗脱部分,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即为本发明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
实施例6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对L-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熊果苷(阳性对照)。
1.2实验方法
(1)磷酸缓冲液的配制:精密称取Na2HPO4·12H2O 26.797g,NaH2PO4·2H2O13.803g,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500mL容量瓶中。取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溶液各100mL至500mL容量瓶中,去离子水定容,摇匀,即为pH=6.8的磷酸缓冲液。
(2)样品溶液的配制:将上述四种样品用DMSO分别配制成浓度0.1mg/mL、0.2mg/mL、0.3mg/mL、0.4mg/mL、0.5mg/mL、0.6mg/mL、0.7mg/mL、0.8mg/mL待测样品溶液。
(3)底物L-酪氨酸溶液的配制:底物L-酪氨酸用磷酸缓冲液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5%的L-酪氨酸溶液。
(4)酪氨酸酶溶液的配制:酪氨酸酶用磷酸缓冲溶液配制成100U/mL的溶液。
(5)酪氨酸酶抑制率的测定:按表1准确吸取除酪氨酸酶溶液的C1、C2、T1、T2四组反应样液,在37℃水浴恒温10分钟后,再加入酪氨酸酶溶液,反应10分钟,以C2为C1的参比,测出体系在475nm处吸光度A1,以T2为T1的参比,测出体系吸光度A2。为平行样品带来的系统误差,在C1和C2中分别加入了ImL的DMSO。为消除样品在475nm处吸光度误差,在T2中也加入了lmL样品溶液。按下列公式计算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见表2。
其中A1为未加样品的反应液的吸光度值的改变,A2为加入样品后反应液的吸光度值的改变。
表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试剂用量表
2实验结果
表2本发明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三种实施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实施例2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在0.2mg/mL时,其抑制率达到53.91%,实施例1提取物的浓度在0.3mg/mL时,其抑制率为52.01%,实施例3提取物的浓度在0.3mg/mL时,其抑制率为56.23%,三种实施例配方随着浓度的增加,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其中,实施例2的酪氨酸酶抑制率总体高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结果说明三种实施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明显,三种实施例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其中,尤以实施例2提取物的效果最佳,当浓度为0.8m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与熊果苷相当。
实施例7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抗氧化实验
1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
1.1材料与方法
1.1.1样品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维生素C(阳性对照)。
1.1.2实验方法
将上述四种样品用无水乙醇分别配制成浓度0.05mg/mL、0.06mg/mL、0.07mg/mL、0.08mg/mL、0.09mg/mL、0.1mg/mL、0.2mg/mL、0.3mg/mL、0.4mg/mL、0.5mg/mL待测样品溶液。取2.5mL样品溶液,加入2.5mL浓度为50mg/L的DPPH标准溶液,立即混匀,在室温下放入暗室反应30min,同时,取2.5mL样品溶液,加入95%的乙醇溶液2.5ml混合均匀,在517nm处测定吸光度。按下列公式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见表3。
As:2.5mlLDPPH溶液与2.5mL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组成的混合液的吸光度;
A:为2.5mL不同浓度的测试液与2.5mL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液的吸光度;
A0:为2.5mL DPPH溶液与2.5mL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1.2实验结果
表3本发明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2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实验
2.1材料与方法
2.1.1样品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维生素C(阳性对照)。
2.1.2实验方法
将上述四种样品用95%乙醇分别配制成浓度0.05mg/mL、0.06mg/mL、0.07mg/mL、0.08mg/mL、0.09mg/mL、0.1mg/mL、0.2mg/mL、0.3mg/mL、0.4mg/mL、0.5mg/mL待测样品溶液。精密量取7mmol/L的ABTS溶液(由蒸馏水配制)0.20ml,与0.20ml的2.6mmol/L的过硫酸钾溶液混合,稀释40-50倍,使溶液754nm处的吸光度值保持在0.7±0.02,既得ABTS自由基工作液,室温下避光保存。分别吸取4mlABTS与1ml茶叶样品充分混合均匀,静置6min,以95%乙醇作为空白照,754nm处测定吸光度值。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清除率:
其中,A0为ABTS自由基本身的吸光度值,A为样品对ABTS自由基作用后的吸光度值。结果见表4。
2.2实验结果
表4本发明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上述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三种实施例提取物均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实施例2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优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3提取物。现代研究表明,黑色素形成与氧自由基有关,故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可有效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起到美白作用。上述抗氧化实验表明,实施例2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其他实施例,结果与L-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一致。
实施例8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率、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以及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1样品
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熊果苷(阳性对照)。
2实验方法
2.1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培养:B16黑色素瘤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恒温培养箱(37℃,5%CO2)中进行培养,使细胞生长处于数分裂期,育至呈单层贴壁细胞。取孵育好的细胞,用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按照100μL/孔加到96孔中,使每个孔中的细胞浓度为1×104/mL,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吸弃培养液。将96孔板划分为:空白组、实施例1提取物组、实施例2提取物组、实施例3提取物组、阳性对照组,每组设6个复孔。待样品作用后,每孔加入10μLMTT溶液,继续培养后,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00μLDMSO,震荡均匀,在酶标仪49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细胞增值率。细胞增殖率以药物处理组
A490/空白对照组A490×100%表示,结果见表5。
2.2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测定:细胞培养方法同2.1,待所有细胞贴壁后,弃上清液,加待测样品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加待测样品,加同量的培养液。待样品作用72h后,弃上清液,用PBS溶液冲洗两次后,每孔加入90μLPBS溶液,利用反复冻融裂解细胞后,每孔加入10μLL-多巴溶液,37℃下培养后,以酶标仪来测定每孔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酪氨酸酶活性以(药物处理组A475值/细胞数)/(空白对照组A475值/细胞数)×100%来表示,结果见表6。
2.3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含量的测定:细胞培养方法同2.1,待所有细胞贴壁后,弃上清液,加待测样品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加待测样品,加同量的培养液。待样品作用72h后,弃上清液,用PBS溶液冲洗两次后,每孔加入胰蛋白酶,细胞消化后,加培养液停止消化。进行细胞计数。将细胞悬浮液离心,弃上清液,往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80℃下加热半小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波长475nm)。计算黑色素合成抑制率。黑素量以(药物处理组A475值/细胞数)/(空白对照组A475值/细胞数)×100%来表示,结果见表7。
3实验结果
表5本发明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率的影响(%,n=6)
注:与熊果苷比较,*P<0.05,**P<0.01。
表5结果表明,本发明三个实施例提取物浓度在50-500μg/ml的范围内,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率均无明显影响,说明本发明三个实施例提取物对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而熊果苷对在此浓度范围内,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率的抑制作用明显,100μg/ml-500μg/ml的范围内,细胞增殖率与三个实施例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提取物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其安全性高。
表6本发明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n=6)
注:与熊果苷比较,*P<0.05,**P<0.01。
表6结果显示,本发明三个实施例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实施例2提取物在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熊果苷比较,其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且其抑制作用也明显强于实施例1提取物与实施例3提取物。实施例1提取物和实施例3提取物,在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弱于熊果酸,与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表7本发明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含量的影响(%,n=6)
注:与熊果苷比较,*P<0.05,**P<0.01。
表7结果表明,本发明三个实施例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中,实施例2提取物的作用最为明显,在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均能降低黑色素含量,且与熊果苷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实施例1和实施例3提取物均能降低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含量,但其效果弱于熊果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黑色素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三个实施例提取物均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细胞内黑色素含量,而对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影响,其安全性高于熊果酸,而实施例2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以及黑色素含量的降低作用与熊果苷相当,说明本发明提取物是具有安全、有效的美白作用。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实施例2产品、实施例3产品人体试用评价实验
1祛斑美白霜的制备
本发明取上述复方中药提取物配制成祛斑美白霜,配方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
A相:硬脂酸 3.0%
凡士林 8.0%
单硬脂酸甘油酯 3.0%
液状石蜡 10.0%
十六醇 2.0%
苯甲酸 0.2%
B相:纯化水 55.0%
丙二醇 5.0%
聚乙二醇1500 5.0%
吐温-40 3.0%
三乙醇胺 0.5%
亚硫酸钠 0.1%
C相:复方中药提取物 5.0%
D相:香精 0.2%
制备工艺如下:
将A相和B相分别加热至8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在80℃条件下,将B相搅拌加入A相中,再加入C相,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45℃时,加入D相,搅拌至室温,即得祛斑美白霜。
将实施例1提取物、实施例2提取物、实施例3提取物按照上述方法制成相应的祛斑美白霜,进行相应的人体实验。
2材料与方法
2.1样品
实施例1提取物祛斑美白霜、实施例2提取物祛斑美白霜、实施例3提取物祛斑美白霜、市售祛斑美白霜(主要成分:甘草、牛油果、珍珠等)。
2.2实验方法
选取自愿试用者80人(男性40人,女性40人,年龄18-25岁),面部有斑点、色素沉淀、皮肤暗黄等问题,无化妆品过敏史。将志愿者分成4组,每组20人,男女比例各半。第一组,试用实施例1产品;第二组,试用实施例2产品;第三组,试用实施例3产品,第四组,试用市售祛斑美白霜。
使用方法:早晚清洁面部后,取适量试用产品均匀涂抹于面部,轻轻拍打吸收,并轻轻按摩3-5分钟,让肌肤充分吸收,连续试用8周。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试用者对所使用产品的主观评价,包括祛斑效果,美白效果以及产品干涩、刺激感等指标。结果见表8。
3实验结果
表8试用者对产品评价调查表
表8为试用者对试用产品的评价表,表中的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祛斑美白霜产品具有较好的祛斑和美白作用,特别是实施例2产品的祛斑、美白作用明显优于市售产品,其效果也优于其他两种实施例产品。三种实施例产品均无过敏和刺激感,产品安全性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提取物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黑果枸杞叶10-40份、三七叶10-40份、藏荆芥10-30份、变叶海棠叶10-30份、独一味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提取物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黑果枸杞叶20-40份、三七叶20-40份、藏荆芥10-20份、变叶海棠叶10-20份、独一味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在制备祛斑美白护肤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护肤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护肤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祛斑美白护肤品为祛斑美白洗面奶、祛斑美白洗面乳、祛斑美白洗面霜、祛斑美白膏、祛斑美白霜、祛斑美白乳液、祛斑美白水、祛斑美白面膜、祛斑美白凝胶或祛斑美白皂等化妆品外用剂型。
CN201611040205.8A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Active CN106619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0205.8A CN106619278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0205.8A CN106619278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9278A true CN106619278A (zh) 2017-05-10
CN106619278B CN106619278B (zh) 2019-06-04

Family

ID=5881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0205.8A Active CN106619278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927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6644A (zh) * 2018-09-27 2019-01-01 广州航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美白修护霜
CN110540562A (zh) * 2019-09-04 2019-12-06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黑果枸杞花色苷在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0893164A (zh) * 2019-12-26 2020-03-20 郑州市康迪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冷鲜护肤药泥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632A (zh) * 2009-06-16 2009-12-16 苏州和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包括20(s)-原人参二醇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护理皮肤的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CN102232917A (zh) * 2011-03-01 2011-11-09 广州市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提取物在美白保湿产品中的应用
CN102258442A (zh) * 2011-07-15 2011-11-30 广州市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在美白保湿抗衰老护肤品中的应用
CN102701938A (zh) * 2012-06-11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在变叶海棠和花叶海棠中提取纯化根皮素的方法
CN103932970A (zh) * 2014-04-30 2014-07-23 温州市姿妃韵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祛斑组合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632A (zh) * 2009-06-16 2009-12-16 苏州和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包括20(s)-原人参二醇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护理皮肤的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CN102232917A (zh) * 2011-03-01 2011-11-09 广州市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提取物在美白保湿产品中的应用
CN102258442A (zh) * 2011-07-15 2011-11-30 广州市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在美白保湿抗衰老护肤品中的应用
CN102701938A (zh) * 2012-06-11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在变叶海棠和花叶海棠中提取纯化根皮素的方法
CN103932970A (zh) * 2014-04-30 2014-07-23 温州市姿妃韵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祛斑组合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冬梅: "藏药"俄色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李进等: "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科学》 *
杨月欣等: "《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 30 June 2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丹丹: "藏荆芥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骆小丽: "《女人这样做吃不胖、晒不黑、人不老》", 31 July 2016, 中医古籍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6644A (zh) * 2018-09-27 2019-01-01 广州航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美白修护霜
CN110540562A (zh) * 2019-09-04 2019-12-06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黑果枸杞花色苷在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0893164A (zh) * 2019-12-26 2020-03-20 郑州市康迪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冷鲜护肤药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9278B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5730B (zh) 一种花茶美白润肤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49899B (zh) 一种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含有所述活性成分的化妆品
CN106420531B (zh) 一种含藏荆芥具有美白保湿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CN106389219A (zh)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护肤制剂
CN106580764A (zh) 一种美白功效的植物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KR100564108B1 (ko) 피부노화 방지 효과를 갖는 혼합 식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화장료 조성물
CN106619278B (zh) 一种具有祛斑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CN102225039B (zh)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Berezutsky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mechanisms of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unds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CN102961275B (zh) 一种含簕菜乙醇提取物的肤用化妆品
CN110664679B (zh) 一种具有美白抗衰老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80833A (zh) 一种美白保湿霜
KR20060093164A (ko) 주름완화 화장료 조성물
JPS61115013A (ja) 化粧料
KR20070065925A (ko) 생약재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30036984A (ko) 탈모방지 또는 모발 성장 촉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6265792B (zh) 一种抗皮肤光老化的药物及其检测方法
KR101456059B1 (ko) 자감초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 및 노화 방지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10012118A (ko) 미백용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한 마스크 팩
CN106389673A (zh) 一种具有祛痘美白功效的中药组合提取物及应用
CN102743313A (zh) 具有延缓皮肤衰老作用的天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377454B (zh) 一种具有美白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2548897B1 (ko) 복합 생약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피부 개선용 조성물
CN105310936B (zh) 一种祛斑美白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73379B1 (ko) 복합 생약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피부 개선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