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3555A - 具有锁止设备和附加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具有锁止设备和附加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3555A
CN106573555A CN201580037519.XA CN201580037519A CN106573555A CN 106573555 A CN106573555 A CN 106573555A CN 201580037519 A CN201580037519 A CN 201580037519A CN 106573555 A CN106573555 A CN 106573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able range
regulating part
adjusted
vehicle seat
back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75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热戈日·皮特拉扎克
塞巴斯蒂安·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6573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 B60N2/123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and provided with memory 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4Stepwise movement mechanisms, e.g. ratch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50Interlocking shaft arrangements trans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hinge mechanisms on both sides of a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F),其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调节件(L,S;T1,T2)和锁止设备,其中第一调节件(L;T1)能够在第一和第二调节范围(V1,V2)中相对于第二调节件(S;T2)调节和锁定;以及当第一调节件(L;T1)从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锁止设备自动地从释放状态转换为锁止状态,以便将第一调节件(L;T1)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调节位置中。根据本发明,设有与锁止设备共同作用的控制装置(3),当第一调节件(L;T1)从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并且直至第一调节件(L;T1)被调节到至少超过第一调节范围(V1)的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的第一调节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将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并且当第一调节件(L;T1)达到在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特定的、随后的调节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才实现到锁止状态中的转换,对于典型的座椅使用者而言,所述特定的、随后的调节位置预先设定为在第一调节范围(V1)之内的基准位置(P)。

Description

具有锁止设备和附加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交通工具座椅。
背景技术
这种交通工具座椅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调节件以及锁止设备,经由所述锁止设备,第一调节件能够相对于第二调节件在第一调节范围中锁定在不同的调节位置中。第一调节件例如能够是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所述靠背作为第二调节件相对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部可枢转地安装。然而,第一调节件也能够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可折叠的和/或可移出的头枕、可调节的中间扶手、其倾斜度和/或高度和/或纵向位置可调节的座面或沿座椅纵向方向可调节的座椅底架。
尤其在交通工具座椅的这种调节件中已知的是,所述调节件能够在第一调节范围中例如根据使用者期望在其位置或方位方面进行调节并且能够锁定。此外已知的是,这种调节件还能够在第二调节范围中调节、尤其折叠或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范围位于第一调节范围之外并且例如限定相应的调节件的非使用位置。
因此,在这种第二调节范围中,调节件能够通常经由同一锁止设备锁定在至少一个调节位置中,经由所述锁止设备也进行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锁定。例如,头枕能够在第一调节范围中在其高度和/或倾斜度方面进行调节。通过折叠头枕,所述头枕转换到第二调节范围中,其中头枕仅节约空间地安装在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上,然而在碰撞情况下头枕不能用于支撑座椅使用者的头部。更确切地说,通过折叠的头枕,所属的靠背通常能够更紧凑地设置在货厢位置中。
在由靠背限定的第一调节件中,靠背例如能够在第一调节范围中在其相对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部的倾斜度方面调节到不同的使用位置。此外,靠背能够在第二调节范围中折叠到座部上,以便使靠背转换到货厢位置中。然后,靠背同样能够被锁定在所述货厢位置中。
在此,通常使用的、所谓的被动式锁止设备,将可调节的第一调节件自动地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的达到的调节位置中,并且能够实现在预紧到锁止状态中的锁止设备开锁之后才进行调节。在靠背中,当靠背从向前折叠到座部上的货厢位置中折回时,自动地闭锁锁止设备,其中所述靠背能够经由具有至少一个锁止调角器的锁止设备调节和锁定其倾斜度。在此,当靠背从第二调节范围的货厢位置中调回到第一调节范围的使用位置中时,锁定设备自动地从释放状态转换为锁止状态,以便将靠背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调节位置中。
至今为止,实现折回的靠背在第一可能的使用位置中的锁定。在所述第一使用位置中,靠背通常还具有相对于座部向前大幅的倾斜度,并且座椅使用者必须经常地再次操纵和解锁锁止设备,以便能够调节靠背的有利的调节位置。这降低了操作舒适性。
从DE 10 2010 045 738 A1中还已知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中呈靠背形式的第一调节件相对于作为第二调节件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座部可枢转地安装。在此,交通工具座椅具有记忆装置,以便在将靠背从限定便捷进入状态的第二调节范围中折回到第一调节范围的使用状态中时,确保靠背再自动地锁定在调节位置中,在将靠背向前折叠到便捷进入状态中之前所述靠背占据所述调节位置。然而因此,在折回时占据的调节位置取决于之前的座椅使用者的座椅位置,进而在能够将另一座椅使用者再次舒适地且安全地支撑在交通工具座椅上之前,必须经常改变所述调节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在所述方面进行改进,并且其中尤其第一调节件相对于第二调节件在不同的调节范围之间转换时,能够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容易地预设第一调节件的特定的基准位置或舒适位置,第一调节件相对于第二调节件经由锁止设备自动地锁定在所述基准位置或舒适位置中。
所述目的借助于权利要求1的交通工具座椅来实现。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调节件以及锁止设备,其中
-第一调节件能够借助于锁止设备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相对于第二调节件锁定在多个调节位置中,以及当锁止设备位于释放状态中时,能够相对于第二调节件进行调节;
-第一调节件能够从第一调节范围中被调节到第二调节范围中,并且在第二调节范围中,第一调节件同样能够相对于第二调节件锁定在至少一个调节位置中——并且必要时同样借助于锁止设备锁定;
-锁止设备自动地从释放状态转换为锁止状态,以便当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被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第一调节件在第一调节范围中锁定在调节位置中;并且
-设有与锁止设备共同作用的、优选机械的控制装置,
-当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被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并且直至第一调节件被调节到至少超过第一调节范围的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的第一调节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将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并且
-当第一调节件达到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特定的、随后的调节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才实现到锁止状态中的转换,所述特定的、随后的调节位置预先设定为对于典型的座椅使用者而言在第一调节范围(V1)之内的基准位置(P)。
因此,本发明以如下基本想法为出发点:第一调节件具有两个彼此不同的调节范围,在这些调节范围中,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相对于交通工具座椅的第二调节件调节和锁定,并且在从一个调节范围调节到另一调节范围中时,能够经由附加的与锁止设备共同作用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调节件,实现将第一调节件自动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的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的一个调节位置中。
例如,第一调节件由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形成。第一调节范围在此限定靠背相对于呈座部形式的第二调节件的可能的使用位置,其中靠背的倾斜度能够经由锁止设备设定和锁定。第二调节范围限定靠背的货厢位置,在所述货厢位置中所述靠背朝座部的方向向前折叠或甚至折叠到座部上。在此,现在,经由根据本发明设置的控制装置实现,靠背在从货厢位置中折回时不再自动地在——关于靠背的枢转方向的——第一使用位置中锁定。更确切地说,锁止设备首先还是经由控制装置有针对性地保持在释放状态中,直至经过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和随后可再设定的使用位置并且靠背达到特定的、预先设定为基准位置的使用位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一个实施方案变型中刚好提出,控制装置允许在座椅使用者无关的基准位置中进行锁止,所述基准位置也与第一调节件在调节到第二调节范围中之前所占据的位置无关,并且必要时不同于该位置。因此,例如呈靠背形式的第一调节件在从第二调节范围的货运位置或便捷进入位置折回时被锁止在第一调节范围的基准位置中进而锁止在可能的舒适位置中,该舒适位置与靠背在其向前折叠到货运位置或便捷进入位置中之前所占据的舒适位置不同。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一个变型方案尤其与在具有便捷进入功能的交通工具座椅中的已知的记忆设备不同,该记忆设备在将靠背折回时应确保靠背闭锁在之前的、由座椅使用者个性化地设定的舒适位置中。
因此,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以更简单地且优选纯机械的方式实现:第一调节件能够在两个可能的端部位置之间的第一调节范围中调节和锁定,然而在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不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的第一个达到的端部位置处。更确切地说,经由控制装置作用于锁止设备,使得在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能够经过(第一)端部位置,而不自动锁定第一调节件。然而在第一调节件到达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预设的调节位置中并且在此锁定之后,能够经由锁止设备再将第一调节件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整个第一调节范围上锁定并且尤其能够锁定在首先经过的第一端部位置中,而在此控制装置不作用于锁止设备。因此,在将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经由控制装置禁用第一调节范围的其他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第一调节件锁定在调节范围之内的特定的基准位置中。
优选地,在此提出,在将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激活控制装置,例如仍在第二调节范围中调节期间,并且在达到预设的基准位置和将第一调节件锁定在所述基准位置中之前,再(自动地)去激活所述控制装置,使得随后经由锁止设备能够实现第一调节件在整个第一调节范围上的锁定。因此,控制装置在此构成为,使得在第一调节件在第一调节范围之内调节时,控制装置不作用于锁止设备,以便所述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或锁止状态中;而是优选仅在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所述控制装置才作用于所述锁止设备,以便锁止设备仅暂时地且与第一调节件的角位置相关地保持在释放状态中。
原则上,由控制装置预设的且称作基准位置的调节位置能够在第一调节范围之内选择为,使得第一调节件在所述基准位置中占据交通工具座椅上的如下位置,该位置将在碰撞情况下的座椅使用者的受伤风险最小化。在此,占据的基准位置例如选择为,使得为在身型和/或体重方面典型的座椅使用者保证最低限度的安全性,并且不随之引起座椅使用者的受伤风险的提高。更确切地说,在基准位置中,相应的第一调节件能够存在于交通工具座椅上为典型的座椅使用者保证尽可能好的乘客保护的位置中。
替代地或补充地,基准位置也能够预设相应的第一调节件的位置,在所述位置中由第一调节件促进座椅使用者在交通工具座椅上的舒适的乘坐。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控制件,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借助于所述控制件作用于锁止设备的操纵元件,以便当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将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优选地,在此,控制件作用于操纵元件,在正常调节第一调节件时操纵元件也必须被调节,以便释放第一调节件。例如,在此涉及操纵轴,所述操纵轴必须将在靠背的左侧和右侧上的两个锁止调角器彼此耦联并且转动,以便释放经由锁止调角器进行的闭锁,进而使靠背能够相对于座部枢转。在此,根据本发明附加设置的控制装置能够经由其控制件将保持力施加到所述操纵轴上,以便将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并且相应地将锁止调角器保持在开锁的状态中。
在此,控制装置的控制件能够是可在激活状态和未激活状态之间调节的,其中在激活状态中借助于控制件将保持力施加到锁止设备的操纵元件上,以及在未激活状态中借助于控制件没有力传递到操纵元件上。这样,当控制件位于未激活状态中时,控制装置不经由其控制件损害锁止设备的功能。在此,控制件朝作为零位的未激活状态的方向预先设定,并且通过如下方式才调节到激活状态中,即第一调节件从其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
为了将控制件与操纵元件耦联,控制装置能够具有带动元件,所述带动元件与操纵元件——优选抗扭地——连接。那么,控制件在此构成和设置为,在将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将力施加到带动元件上进而施加到操纵元件上,使得锁止设备转换为释放状态和/或保持在所述释放状态中。例如,操纵元件能够包括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上可转动地安装的操纵轴,所述操纵轴为了松开/打开锁止设备必须转动预设的操纵角,使得第一调节件能够在其第一调节范围中相对于第二调节件调节。然后,控制装置的带动元件能够抗扭地与操纵轴连接并且与控制装置的控制件共同作用,使得当第一调节件从其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通过控制件同样实现将操纵轴转动操纵角,和/或将转动的操纵轴保持在使得锁止设备松开/打开的位置中。在此,因此能够不仅——优选手动地——由使用者操纵操作元件,以便能够使锁止设备转换到释放状态,并且能够将第一调节件有针对性地在第一调节范围中调节。更确切地说,不借助于使用者的辅助动作,也总是引起经由控制装置作用于操纵元件,以便当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将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
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控制件能够借助于第一调节件本身调节。因此,换言之,在将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为此施加在第一调节件上的调节力至少部分地也用于调节控制装置的控制件并且例如从未激活状态转换到激活状态,以便禁用第一调节范围的至少一个或多个调节位置并且仅能够实现将第一调节件锁定在特定的、预设为基准位置的调节位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控制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此,控制件能够安装在第二调节件上或安装在设置于第二调节件上的控制装置的安装构件上。
在一个实施变型方案中,控制装置还具有带有控制轮廓部的能调节的传递元件,传递元件经由所述控制轮廓部将特定的调节运动强加于控制件,例如以便从未激活状态转换为激活状态,在所述激活状态中借助于控制件将(保持)力施加到操纵元件上,以将锁止设备保持在其释放状态中。
在一个改进方案中还能够提出,经由传递元件的控制轮廓部为控制件根据如下条件预设至少两个不同的状态:第一调节件是从第一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二调节范围中,还是相反地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因此,在此根据第一调节件关于第二调节件的调节方向,将控制件经由传递元件以所述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调节。由此,例如也能够实现:在从第一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二调节范围中时,控制件转到如下(安全)状态中,在所述状态中可靠地排除控制件作用于释放锁止设备。在这种安全状态中,阻止控制件到锁止设备上的——可能经由控制装置的带动元件施加的——作用。因此,锁止设备不阻碍第一调节件经由控制装置自动地锁定。在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到第一调节范围中的反向的调节时,控制件相反经由传递元件的控制轮廓部调节到替代的(激活)状态中,在所述状态中控制件引起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直至达到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期望的基准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递元件以其控制轮廓部与控制件共同作用,使得:当第一调节件从第一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二调节范围中时,控制件沿第一调节方向调节;以及当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控制件沿——优选与第一调节方向相反的——第二调节方向调节。因此,在此,根据第一调节件相对于第二调节件的调节方向,经由传递元件的控制轮廓部实现:控制件也沿两个不同的调节方向中的一个调节方向调节,以便一方面不会不利地影响锁止设备的闭锁,以及另一方面确保所述锁止设备保持解锁的状态,直至达到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预设的基准位置。
控制轮廓部能够在彼此相向的(前部的和后部的)侧面上具有为此彼此平行伸展的斜坡部段,其中根据第一调节件的调节方向,控制件的部段能够滑动到上述一个或另一个斜坡部段上进而沿一个或另一个调节方向调节。
传递元件能够构成和设计为:在调节第一调节件期间,至少在两个状态之一中,至少在第一调节件的在第一调节范围中的可能的调节路径的一部分上阻止控制件移动。因此,在这种实施变型方案中,经由传递元件不仅将特定的调节运动强加于控制件,而且然后也经由传递元件将控制件保持在被占据的状态中,直至第一调节件占据在第一或第二调节范围中的特定的调节位置。
原则上能够提出,传递元件在控制装置的引导滑槽中可移动地引导。这种引导滑槽例如具有弧形的走向。在这种实施变型方案中,引导滑槽还能够构成有用于控制件的部段的一个保持凹部或多个保持凹部。在此,在调节第一调节件时将控制件的部段由传递元件移动到保持凹部中,然后经由传递元件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所述保持凹部中,以便将控制件保持在这样占据的(安全或激活)状态中并且阻止其移动。因此,用于传递元件的引导滑槽经由可能的保持凹部也限定用于控制件的至少一个部段的引导部和形状配合区域,以便为所述部段预设特定的状态并且经由传递元件保持在所述状态中。
在第一调节件能够相对于第二调节件围绕转动轴线调节的实施变型方案中,经由引导滑槽为传递元件预设第一调节件围绕转动轴线——优选沿着圆形轨道部段——的调节运动。在第一调节件平移运动的情况下,引导滑槽能够为传递元件再同时预设平移的调节运动,所述调节运动具有平行于第一调节件的调节方向伸展的运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具有至少一个耦联元件,在将第一调节件在两个调节范围之间调节时,借助于所述耦联元件将调节力施加到传递元件上,以便调节所述传递元件。因此,经由至少一个耦联元件将用于调节调节件的调节力导入控制装置中,以便尤其在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激活所述控制装置,进而控制锁止设备在释放状态中的保持。耦联元件例如能够由在第一调节件上的止挡件构成,在调节第一调节件时,所述止挡件带动传递元件进而相对于控制件调节所述传递元件。
如已经在开头时阐述的,第一调节件例如能够由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形成,而第二调节件能够由交通工具座椅的座部形成,其中靠背能够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座部调节。因此,在这种实施变型方案中,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优选的是:
-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中,能够设定靠背相对于座部的倾斜度,并且靠背能够锁定在不同的调节位置(使用位置)中;
-所述靠背能够从第一调节范围向前折叠到第二调节范围中,向前折叠到货厢位置中,并且能够锁定在所述货厢位置中;以及
-在折回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借助于控制设备和锁止设备,所述靠背能够自动地锁定在预设的基准位置中,靠背在所述基准位置中竖立并且使用者能够坐到交通工具座椅上,其中基准位置位于第一调节范围的两个可设定的端部位置之间,使得为了达到基准位置,在(激活的)控制装置的作用下,所述靠背能够经过至少一个端部位置或多个使用位置。
在此,锁止设备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锁止调角器,在将靠背折回时所述锁止调角器首先经由附加的、与此机械耦联的控制装置锁住以阻止闭锁,直至达到由控制装置预设的基准位置。
在一个实施变型方案中,第一调节件能够替代地或补充地由如下构件形成:
-交通工具座椅的可折叠的和/或可移出的头枕,
-交通工具座椅的可调节的中间扶手,
-交通工具座椅的倾斜度和/或高度和/或纵向位置可调节的座面或
-交通工具座椅的沿座椅纵向方向可调节的座椅底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在第一调节件相对于第二调节件旋转地调节时使用,而且能够在第一调节件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平移调节时使用。在此,能够经由控制装置总是有针对性地影响锁止设备的(被动的)锁止机构,使得在将第一调节件从第二调节范围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中时,当经过第一调节范围的至少一个调节位置并且达到第一调节范围的特定的、设定为基准位置的调节位置时,所述锁止机构才闭锁。直至达到基准位置,经由控制装置阻止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的其他调节位置中。
因此,例如在可折叠的头枕中,所述头枕在折回到使用位置中时经由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引入预先限定的舒适位置中,其中所述头枕围绕横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之后,能够再占据第一调节范围中的任意调节位置并且经由锁止设备锁定。
在可调节的中间扶手的情况下,能够在经由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折叠到一旁之后预设特定的舒适位置,所述舒适位置是原则上在第一调节范围之内可设定的多个使用位置中的一个,其中所述中间扶手也围绕横轴线从侧面可枢转地安装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在锁定在所述舒适位置中之后才能够再设定任意使用位置,并且经由锁止设备锁定。因此,在此不必要的是,在折回到第一调节范围的端部位置或止挡位置中时调节中间扶手并且随后才能够再调节到对于座椅使用者有利的舒适位置中。
在倾斜度可调节的座面中,倾斜度调节机构通常配设有支撑弹簧(具有指向上的力作用方向)。这以如下内容为先决条件:紧接在相应的锁止设备解锁之后必须占据止挡位置或端部位置,并且使用者必须借助于附加的力耗费(或通过重力)将座面设定在期望的舒适位置中。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在此能够限制在解锁锁止设备和支撑弹簧撑开时的不期望的运动,使得总是能够占据特定的舒适位置,并且随后才释放座面,以便能够随后将所述座面调节到止挡位置或端部位置中。
相同情况类似地适用于座面的高度调节机构,其中座椅运动机构将锁止设备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座面的线性运动。
类似地,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也能够在座椅纵向调节中,以及在头枕的高度调节中,或在座面的高度调节中用于设定调节位置,其中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调节件的线性的可调节性。
在实施例的下面的根据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在此示出:
图1A-2C示出对不同调节范围进行图示的、具有可枢转的且可折叠的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的示意图;
图2A-2C示出具有不同的调节范围的说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的第一调节件的示意图,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相对于第二调节件平移地调节;
图3A-3F示出图1A-1C的交通工具座椅在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将靠背向前和向回折叠期间的不同位置和阶段;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具有带有锁止调角器的锁止设备和在交通工具座椅的纵向侧上的附加的控制装置;
图5示出锁止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放大比例的侧视图;
图6A-6B示出控制装置的与控制装置的控制件共同作用的传递元件在将靠背向前和向回折叠时的在不同阶段的放大比例图;
图7A-7C分别示出控制装置在将靠背从货厢位置折回时的不同阶段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首先以示意图示出具有座部S和靠背L的交通工具座椅F,所述靠背能够相对于座部S围绕转动轴线A枢转。靠背L形成交通工具座椅F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相对于作为第二调节件的座部S进行调节。在此,靠背L在第一调节范围V1中能够以竖立状态锁定在不同的调节位置中,以便设定靠背L相对于座部S的倾斜度。因此,在第一调节范围V1中,能够设定和锁定靠背L的不同的使用位置。此外,靠背L能够朝座部S的方向向前折叠到调节范围V2中。在第二调节范围V2中,靠背L同样能够在至少一个货厢位置中锁定。
在此,靠背L在相应的调节范围V1和V2中的锁定能够经由已知的带有至少一个锁止调角器的锁止设备实现。在闭锁的状态下,锁止调角器将靠背L相对于座部S锁定。锁止调角器能够手动解锁,使得锁止设备处于释放状态中并且靠背L能够枢转。在图1A的交通工具座椅中,未详细示出的锁止设备构成为,使得靠背L能够在例如包括大约30°至40°的枢转范围的第一调节范围V1中锁定在不同的调节位置中,以及在第二调节范围V2中锁定在至少一个货厢位置中。在两个调节范围V1和V2之间,靠背L能够枢转经过无锁止的中间范围Z,在所述中间范围中不能借助于锁止设备将靠背L相对于座部S锁定。
现在,在至今为止已知的交通工具座椅中通常存在如下困难,即在将靠背L从限定货厢位置的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限定使用位置的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靠背L经由锁止设备自动地锁定第一自由的锁止位置中,该第一自由的锁止位置在无锁止的中间范围Z之后。因此,一旦靠背L达到第一调节范围V1,锁止设备就立即自动地转换到锁止状态中并且闭锁靠背L。因此,在第一调节范围V1的两个端部位置中的第一端部位置中进行锁止设备的闭锁,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中可以设定靠背L的倾斜度。然而,出于舒适性和/或安全性的原因,所述第一端部位置通常不是对于座椅使用者最优的,以至于座椅使用者必须重新操纵锁止设备,以便占据最优的位置。
在交通工具座椅F的图1B中变化的实施例中,出现类似的情况,其中在两个调节范围V1和V2之间不设有无锁止的中间范围Z。在此,两个调节范围V1和V2直接彼此邻接,其中在两个调节范围V1和V2中能够将靠背L相对于座部S锁定。然而,在此,调节范围V1重新限定可能的使用位置的总量,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座椅使用者仍能够坐在交通工具座椅F上。与之相反,由第二调节范围V2限定靠背L的如下位置,在所述位置中靠背L为了提高装载空间而以如下程度向前折叠到座部S上:使得座椅使用者不再能坐到交通工具座椅F上。因此,在第二调节范围V2中,靠背L位于非使用位置中。因此,在调节范围V1中能够设定和锁定舒适的座椅位置,而在第二调节范围V2中靠背向前折叠,以便增大行李舱中的装载空间。
现在在此也存在如下困难,即在将靠背L从第二调节范围V2折回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靠背L自动地锁定在第一调节范围V1的第一端部位置中进而锁定在相对较大程度地向前折叠的位置中,并且使用者必须通过多次操纵锁止设备和重复调节靠背L的方式才能从第一调节范围V1的多个可能的使用位置中确定舒适的使用位置。
然而,类似的问题不仅在第一调节件如靠背L那样可旋转调节时存在,而且在交通工具座椅F的第一调节件T1能够相对于第二调节件T2基本上直线地调节时,或在旋转和平移运动叠加时存在。可平移地调节的第一调节件T1的实例例如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底架、沿座椅纵向方向可调节的座面、或基本上可竖直调节的头枕,所述座椅底架关于交通工具纵轴线可纵向移动地安装。在这种调节件T1和T2在图2A和2B中示意地示出。在此,第一调节件T1能够沿着直线伸展的调节轴线B,相对于第二调节件T2,在两个沿着调节轴线B依次设置的调节范围V1和V2之内调节。
在图2A的实施例中,与图1A的交通工具座椅F的实施例类似地,第一调节件T1能够在两个调节范围V1和V2之内调节并且能够关于第二调节件T2锁定。在此,两个调节范围V1和V2沿着调节轴线B依次设置并且由无锁定的中间范围Z隔开。
与图1B的交通工具座椅F的实施例类似地,图2B示出第一调节件T1,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在两个彼此邻接的调节范围V1和V2之内相对于第二调节件T2沿着调节轴线B调节和锁定。在此,在调节范围V1和V2之间不设有无锁止的中间范围Z。
根据图1C和2C中的图示,在图1A至1B和2A至2B的两个所示出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分别提出,在交通工具座椅F上,经由与各自相关的锁止设备共同作用的控制装置,在从第二调节范围V2调回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防止相应的第一调节件L或T1在达到第一调节范围V2时立即锁定,并且在再次闭锁锁止设备之前,相应的第一调节件L或T1能够占据在第一调节范围V1之内的视为基准位置的调节位置P。
在此,本发明以如下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交通工具座椅F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在将第一调节件L或T1从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占据在第一调节范围V1之内的预先设定的、总是相同的基准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中,经由锁止设备的被动式锁止机构能够实现在多个不同的调节位置中锁定。在此,当第一调节件L或T1从第二调节范围V2被调节到第一调节范围V1中,并且经过第一调节范围V1的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的至少一个,进而至少经过朝向第二调节范围V2的端部位置时,控制装置将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经由控制装置,直至第一调节件达到第一调节范围V1的作为基准位置给出的调节位置P时,才能够实现到锁止设备的锁止状态中的转换。经由(激活的)控制装置禁用第一调节范围V1的其他调节位置,以至于锁止设备最后仅能够在达到调节位置P时锁止或再次闭锁。之后,即在锁定在基准位置中并且由使用者重新解锁锁止设备之后,能够再在整个调节范围V1中(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和在两个端部位置处)实现锁定。
以这种方式确保,例如在将靠背L从货厢位置折回到使用位置之后,当使用者坐到交通工具座椅F上时,使用者总能找到靠背L的预先设定的、舒适的且优选对典型座椅使用者而言在受伤风险最小化方面尽可能最好的舒适位置。作为基准位置与座椅使用者无关地设定的调节位置P在此也能够与在将靠背L向前折叠之前个性化地设定的调节位置不同。因此,控制装置不确保,靠背L再次锁定在之前占据的调节位置中。更确切地说,经由控制装置实现在基准位置P中的闭锁,所述基准位置与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之前的调节位置无关,所述基准位置对于典型的座椅使用者进而对于大部分可能的使用情况保证对于座椅使用者而言舒适的乘坐和/或尽可能最好的乘客保护。
锁止设备在释放状态中的保持和与其关联的、对于靠背L在第一调节范围V1的其他调节位置中的锁定的禁用经由与锁止设备共同作用的、机械的控制装置实现,所述控制装置在此仅以靠背L相对于座部S的特定的运动顺序被激活,和/或在靠背L的运动与锁止设备的操纵元件的操纵运动组合时被激活。在此,在达到基准位置P时,控制装置再次切换为未激活的,以至于在重新解锁锁止设备时能够再次占据在整个调节范围V1之内的任意调节位置并且将靠背L锁定到其中。
图3A至3F示出靠背L的调节运动的可能的顺序,而经由在此未详细示出的控制装置控制经由锁止设备进行的解锁和闭锁以及为此有针对性地激活和再次去激活控制装置。
首先为了增大装载空间,首先竖立的且位于调节范围V1中的靠背L(图3A)向前折叠到调节范围V2中,向前折叠到座部S上,并且在由此占据的货厢位置中闭锁(图3B)。随后,将靠背L从第二调节范围V2折回到限定使用位置的第一调节范围V1(图3C)中。在靠背L的回位运动中,激活控制装置,使得在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靠背L的对于座椅使用者“不舒服”的调节位置和/或在碰撞情况下在受伤风险方面不利的调节位置能够被经过。因此,锁止设备经由控制装置保持在释放状态中,使得靠背L在基准位置P中——在此在第一调节范围V1的端部处——才再次自动地经由锁止设备锁定(图3D)。在靠背L所占据的基准或舒适位置中,座椅使用者能够舒服地坐到交通工具座椅F上(图3E)。因为控制装置最迟随着靠背L达到基准位置P而再被去激活,所以靠背L随后能够再次任意地在调节范围V1之内相对于座部S设定其倾斜度并且经由锁止设备锁定。因此,靠背L尤其能够锁定在调节位置P1中,在从货厢位置折回时首先经过所述调节位置P1,并且与在基准位置P(图3F)中相比,在所述调节位置P1中靠背L朝座部S方向更向前地枢转。
现在,图4、5、6A至6B和7A至7C说明具有控制装置3的可能的根据本发明的变型的交通工具座椅F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与常规的锁止调角器2共同作用。在此,交通工具座椅F的靠背L再次相对于交通工具座椅F的座部S围绕转动轴线A可枢转地安装,并且尤其能够朝座部S的方向向前折叠到货厢位置中。为了将靠背L锁定在竖立的使用位置中以及锁定在货厢位置中,锁止设备设有锁止调角器2。
锁止调角器2设置在座部S的侧部ST上。在此,为此在侧部ST的侧向突出的安装部段LA上构成有安装开口O,在所述安装开口上设置和固定有圆盘形的锁止调角器2。所述锁止调角器2与锁止设备的横向伸展的操纵轴1耦联,经由所述操纵轴锁止调角器2能够从锁止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其中锁止调角器在锁止状态中预紧。在此,操纵轴1将两个设置在相对置的纵向侧上的锁止调角器2彼此连接,其中在图4至7C中仅示出锁止调角器2。
操纵轴1与在交通工具座椅F的座椅纵向侧上的操纵单元耦联,以便在需要时手动地将操纵力矩导入操纵轴1中,使得松开经由锁止调角器2的闭锁并且能够将靠背L相对于座部S调节。在此,操纵轴1轮廓化地构成,以便以更简单的方式建立与锁止调角器2的——在此未详细示出的——闭锁元件的抗扭的、形状配合的连接。为了打开/解锁锁止调角器2,使轮廓化的操纵轴1经由在此未示出的操纵单元置于旋转运动中,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闭合/闭锁锁止调角器2时,操纵轴1沿相反的转动方向、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此,附加的控制装置3与锁止调角器2机械地共同作用,所述控制装置同样设置在侧部ST的安装部段LA上,并且沿操纵轴1的延伸方向安装在锁止调角器2旁边。在控制装置3的安装板30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带动盘31,所述转动盘的转动轴线与操纵轴1的转动轴线A重合。带动盘31在此形状配合地与操纵轴1连接,使得操纵轴1的转动运动传递到带动盘31上,以及相反地带动盘31的转动运动传递到操纵轴上。
在控制装置3的安装板30上还设置有呈枢转杠杆32的形式的控制件。所述枢转杠杆32与带动盘31相同地设置在安装板的背离锁止调角器2的侧上。枢转杠杆32能够经由带动盘31作用于锁止设备的操纵轴,如根据图5、6A至6b和7A至7C详细图解说明的那样。
枢转杠杆32为了作用到带动盘31上进而作用于操纵轴1而进行的调节运动通过设置在靠背L的靠背框架件4上的、呈止挡件41和42形式的耦联元件控制。止挡件41和42与借助下面更详细阐述的附图示出的传递元件33耦联,并且将用于枢转靠背L而施加的调节力的一部分传递到控制装置3上,使得在将靠背L从货厢位置中折回时首先激活控制装置3,以便允许经过第一调节范围V1的一个或多个调节位置,并且随后再将控制装置去激活,以便允许靠背L锁定在预设的基准位置P中。
如在图4、5和6A至6B的概览中能看到的,控制装置3的带动盘31和在此V形的枢转杠杆32构成为并且相对于彼此设置为,使得经由枢转杠杆32能够将带动盘31的转动运动仅朝围绕转动轴线A的两个可能的转动方向D1或D2中的一个、在此沿着转动方向D1(顺时针)引入。为此,枢转杠杆32的两个杠杆端部32a、32b中的一个贴靠在带动盘31的关于转动轴线A径向突出的接触部段312上。在接触部段312上作用于带动盘31的杠杆端部32a从V形的枢转杠杆32的基座部段32c突出,枢转杠杆32以可围绕转动轴线C枢转的方式在所述杠杆端部上被支承,所述转动轴线C平行于带动盘31的转动轴线A。
枢转杠杆32的另一杠杆端部32b与控制装置3的传递元件33接触。所述传递元件33在安装板30的与转动轴线A隔开的引导滑槽300上可移动地引导。在此,引导滑槽300弧形地伸展,并且为在其中可移动地引导的传递元件33预设关于枢转杠杆32的调节路径。在传递元件33上设有突起的控制销33a,所述控制销基本上平行于转动轴线A、C在传递元件33上突出。所述控制销33a在其侧表面上限定控制轮廓部330,传递元件33经由所述控制轮廓部与枢转杠杆32的杠杆端部32b接触,并且能够将围绕所述枢转杠杆的转动轴线C沿枢转方向R1、R2的枢转运动强加于枢转杠杆32。为此,杠杆端部32b具有呈配合销形式的滑动部段,当传递元件33沿着其引导滑槽300移动时,所述滑动部段能够在控制销33a的控制轮廓部330上滑动。在此,在将靠背L从使用位置向前折叠到货厢位置时,杠杆端部32b的配合销在控制轮廓部330的——关于指向行驶方向FR的座椅纵轴线——位于后部的斜坡部段3301上顺着滑动。在将靠背L从货厢位置折回到使用位置时,配合销再沿着控制轮廓部330的前部的斜坡部段3302滑动。由此,根据靠背L的调节方向,枢转杠杆32围绕其转动轴线C沿一个枢转方向R1或沿与之相反的枢转方向R2调节。如已经阐述那样,在此,将用于使传递元件33沿着引导滑槽300朝两个相反的移动方向S1或S2中的一个方向移动所需的调节力经由靠背L的靠背框架件4的止挡件41和42在所述靠背枢转时引入传递元件33中。由此,传递元件33与控制轮廓部330经由两个止挡件41和42与靠背L的调节运动耦联。在改变靠背角位置时,传递元件33也一起运动,进而与靠背位置相关地控制由控制装置3提供的控制机构的关闭和打开过程。
在标准的使用位置中座椅使用者能够坐在交通工具座椅F上并且所述标准的使用位置由第一调节范围V1预设,在所述标准的使用位置中,对应于图5,枢转杠杆32处于未激活状态中。如果为了将锁止设备转换到释放状态而转动操纵轴1,那么虽然带动盘31也一起转动,然而所述带动盘能够不经由接触部段312使枢转杠杆32一起转动,因为带动盘31仅能够将力沿转动方向D2传递到枢转杠杆32上。这样枢转杠杆32保留在其未激活状态中。在锁止设备转换到锁止状态中进而锁止机构闭合时,带动盘31向回转动并且又经由其接触部段312贴靠在枢转杠杆32上。
与之相反,在将靠背L向前折叠到第二调节范围V2的货厢位置中时,传递元件33经由其控制轮廓部330与(下部的)杠杆端部32b共同作用,并且沿着枢转方向R1枢转所述杠杆端部。由此,另一(上部的)杠杆端部32a与接触部段312隔开。因此,枢转杠杆32转换到安全状态,在所述安全状态中确保,枢转杠杆32不作用于带动盘31,以便不会不期望地解锁锁止调角器2并且不会阻碍闭锁。因此,枢转杠杆32转换到如下状态,在所述状态中所述枢转杠杆的(上部的)杠杆端部32a不会抵抗靠背L在其第二调节范围V2中的锁定。为此,经由控制轮廓部330将杠杆端部32b(向上)压入在引导滑槽300上构成的(上部的)保持凹部301中,并且将杠杆端部经由控制销33a形状配合地保持在其中,直至靠背L达到货厢位置并且锁定在所述货厢位置中。在达到货厢位置时,传递元件33不再阻碍杠杆端部32b从保持凹部301中移出。在杠杆端部32b不再在保持凹部301中锁住之后,枢转杠杆32能够通过回位弹簧转换回到初始位置中,所述回位弹簧例如呈一侧支撑在安装板30上并且另一侧接合在枢转杠杆32上的枢转弹簧的形式。
在将靠背L向前折叠时的前述调节运动尤其能从图6A的放大图中看到,而现在在下面尤其参照图6B的放大图阐述:在将靠背L从货厢位置折回到预设的基准位置P时,控制装置3的激活。
在将靠背L折回时,传递元件33沿移动方向S2向前(在图6B中从左向右)沿着其引导滑槽300移动。在此,从特定的枢转位置起,控制轮廓部330的前部的斜坡部段3302压靠杠杆端部32b的配合销,使得枢转杠杆32沿枢转方向R2(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转动轴线C枢转。在此,杠杆端部32b被(向下)按压到引导滑槽300(下部的)保持凹部302中,并且在其中经由传递元件33保持。经由杠杆端部32b在保持凹部302中的形状配合的接合,枢转杠杆2在这样占据的、枢转的状态中对于靠背L在折回时的调节路径的预设的部分阻碍调节,其中该保持凹部302与用于安全状态的保持凹部301相对置。
在此,枢转杠杆32处于激活状态中,在所述激活状态中另一杠杆端部32a压靠带动盘31的接触部段312,并且使所述带动盘围绕其转动轴线A沿转动方向D1转动。由此,解锁锁止调角器2。只要枢转杠杆32处于激活状态中并且由传递元件33阻碍移动,那么枢转杠杆32经由其杠杆端部32a将保持力施加到带动盘31上进而也施加到操纵轴1上,以便将锁止设备借助于锁止调角器2保持在释放状态中,在所述释放状态中防止靠背L被锁止设备锁定。因此,将锁止机构通过带动盘31的旋转运动打开并且在打开的位置中锁住。在此,打开的位置保持锁住,直至传递元件33沿移动方向S2从(下部的)杠杆端部32b移动经过如下距离,使得由此不再阻碍枢转杠杆32向回枢转(以及能够再向回转换到初始状态中)并且再释放带动盘31。
通过使传递元件33的位置直接与靠背L的枢转位置关联的方式,在将靠背L折回时,能够经由控制装置3预设准确限定的基准位置P,靠背L能够再在其第一调节范围V1中锁定在所述基准位置中。在释放枢转杠杆32和与其相关联地去激活控制装置3之后,才能够再闭锁锁止设备32。控制装置2的传递元件33、枢转杠杆32和带动盘31在此彼此耦联,使得在将靠背L从货厢位置折回到使用位置时,锁止设备借助于锁止调角器2首先被禁止锁定在一些使用位置中,并且保持在释放状态中。在达到在第一调节范围V1之内的经由控制装置3预先设定为基准位置的使用位置时,才再次释放锁止设备,使得所述锁止设备能够转换到锁止状态中,并且能够再闭锁所述锁止设备。因此,经由控制装置3以纯机械的方式实现,在将靠背L折回时首先经过特定的使用位置,在随后去激活控制装置2之后,可再由使用者自由地设定所述使用位置并且靠背L能够锁定在所述使用位置中。然而,经由控制装置3首先阻止靠背L在折回时锁定在这些使用位置中,并且经由具有锁止调角器2的锁止设备首先自动地锁定在预定的基准位置中,所述基准位置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于典型的座椅使用者的舒服的乘坐,而且另一方面在碰撞情况下在可能的受伤风险方面进行优化。
根据图7A、7B和7C再次说明在将靠背L从货厢位置折回到预先设定的基准位置期间,在不同阶段中,控制装置3与具有锁止调角器2的锁止设备相互配合时的工作方式。在此再次说明,例如枢转杠杆32首先处于未激活状态中,然后控制装置3由移动的传递元件3激活并且枢转杠杆32转换到激活状态中,在所述激活状态中锁止调角器2保持打开。然后,在控制杠杆32的所述激活状态中,经过靠背L的至少一个“不舒服的”使用位置,而锁止机构通过枢转杠杆32和带动盘31保持在打开的位置中。在释放枢转杠杆32之后,预紧到闭锁的状态中的锁止调角器2又自动地通过进一步移动的传递元件33闭锁,进而靠背L锁定在预设的基准位置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操纵轴(操纵元件)
2 锁止调角器
3 控制装置
30 安装板(安装构件)
300 引导滑槽
301,302 保持凹部
31 带动盘
312 接触部段
32 枢转杠杆(控制件)
32a,32b 杠杆端部
32c 基座
33 传递元件
330 控制轮廓部
3301,3302 斜坡部段
33a 控制销
4 靠背框架件
41,42 止挡件(耦联元件)
A 转动轴线
B 调节轴线
C 转动轴线
D1,D2 转动方向
F 交通工具座椅
FR 行驶方向
L 靠背(第一调节件)
LA 安装部段
O 安装开口
P,P1 调节位置
R1,R2 枢转方向
S 座部(第二调节件)
S1,S2 移动方向
ST 侧部
T1,T2 调节件
V1,V2 调节范围
Z 中间范围

Claims (17)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至少具有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L,S;T1,T2)以及锁止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件(L;T1)能够借助于所述锁止设备在第一调节范围(V1)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S;T2)锁定在多个调节位置中,以及当所述锁止设备处于释放状态中时,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S;T2)进行调节;
-所述第一调节件(L;T1)能够从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被调节到第二调节范围(V2)中,以及在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中同样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S;T2)锁定;并且
-当所述第一调节件(L;T1)从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被调节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所述锁止设备自动地从释放状态转换为锁止状态,以便将所述第一调节件(L;T1)锁定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调节位置中,
其特征在于,
设有与所述锁止设备共同作用的控制装置(3),
-当所述第一调节件(L;T1)从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被调节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并且直至所述第一调节件(L;T1)被调节到至少超过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的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的第一调节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锁止设备保持在释放状态中,并且
-当所述第一调节件(L;T1)达到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特定的、随后的调节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才实现到锁止状态中的转换,所述特定的、随后的调节位置预先设定为对于典型的座椅使用者而言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之内的基准位置(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位置(P)不变地设定为,使得经由位于所述基准位置中的第一调节件为典型的座椅使用者确保尽可能最好的乘客保护,和/或辅助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上的舒适的乘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具有至少一个控制件(32),借助于所述控制件能够作用于所述锁止设备的操纵元件(1),以便当所述第一调节件(L;T1)从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被调节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将所述锁止设备保持在所述释放状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32)能够在激活状态和未激活状态之间调节,其中在所述激活状态中,借助于所述控制件(32)将保持力施加到所述锁止设备的所述操纵元件(1)上,以便使所述锁止设备保持在所述释放状态中,以及在所述未激活状态中,没有力借助于所述控制件(32)传递到所述操纵元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1)与所述控制装置(3)的带动元件(31)连接,并且所述控制件(32)构成和设置为,使得在将所述第一调节件(L;T1)从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将调节力施加到所述带动元件(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包括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上的轴(1)。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32)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一调节件(L;T1)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32)能转动地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具有能调节的传递元件(33),所述传递元件具有控制轮廓部(330),所述控制轮廓部根据如下条件为所述控制件(32)预设至少两个不同的状态:所述第一调节件(L;T1)是从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调节到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中,还是相反地从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33)能够经由其控制轮廓部(330)与所述控制件(32)共同作用,使得当所述第一调节件(L;T1)从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调节到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中时,所述控制件(32)沿第一调节方向(R1)调节,而当所述第一调节件(L;T1)从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调节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所述控制件(32)沿第二调节方向(R2)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33)构成和设置为,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L;T1)期间,所述控制件(32)至少在至少两个所述状态之一中,至少在所述第一调节件(L;T1)的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的可能的调节路径的一部分上被阻止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33)的调节路径由所述控制装置(3)的引导滑槽(300)预设。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引导滑槽(300)为所述传递元件(33)预设围绕转动轴线(A)的调节运动,所述第一调节件(L)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或者经由所述引导滑槽为所述传递元件(33)至少部段地预设沿着调节轴线(B)平移的调节运动,所述第一调节件(T1)能够沿着所述调节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T2)调节。
14.根据权利要求7和上述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L;T1)具有至少一个耦联元件(41,42),在所述第一调节件(L;T1)在两个调节范围(V1,V2)之间调节时,借助于所述耦联元件将调节力施加到所述传递元件(33)上,以便调节所述传递元件。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由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的靠背(L)形成,而所述第二调节件由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的座部(S)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能够设定所述靠背(L)相对于所述座部(S)的倾斜度,并且所述靠背(L)能够锁定在不同的调节位置中;
-所述靠背(L)能够从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向前折叠到所述第二调节范围(V2)中,向前折叠到货厢位置中,并且能够锁定在所述货厢位置中;以及
-在折回到所述第一调节范围(V1)中时,借助于所述控制设备(3)和所述锁止设备,所述靠背(L)能够自动地锁定在预设的基准位置中,所述靠背(L)在所述基准位置中竖立,并且使用者能够坐到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上。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由下述构件形成:
-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的能折叠的和/或能移出的头枕,
-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的能调节的中间扶手,
-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的能调节倾斜度和/或高度和/或纵向位置的座面,或
-所述交通工具座椅(F)的沿座椅纵向方向能调节的座椅底架。
CN201580037519.XA 2014-07-07 2015-06-24 具有锁止设备和附加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Pending CN1065735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3166.9 2014-07-07
DE102014213166.9A DE102014213166B4 (de) 2014-07-07 2014-07-07 Fahrzeugsitz mit Rastvorrichtung und zusätzlicher Steuereinrichtung
PCT/EP2015/064235 WO2016005189A1 (de) 2014-07-07 2015-06-24 Fahrzeugsitz mit rastvorrichtung und zusätzlicher steuer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3555A true CN106573555A (zh) 2017-04-19

Family

ID=5371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7519.XA Pending CN106573555A (zh) 2014-07-07 2015-06-24 具有锁止设备和附加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5995B2 (zh)
KR (1) KR101940685B1 (zh)
CN (1) CN106573555A (zh)
DE (1) DE102014213166B4 (zh)
WO (1) WO20160051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4212A (zh) * 2019-01-22 2021-10-01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具有锁定装置的导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263A (zh) * 2004-10-26 2006-05-03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座椅斜靠装置
DE102005052201A1 (de) * 2005-11-02 2007-05-1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
US20100123343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Seat recliner wtih single-position-memory dump mechanism
CN103079881A (zh) * 2010-09-03 2013-05-01 约翰逊控股公司 具有记忆设备的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3069A (en) * 1972-10-25 1976-04-27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Vehicle seat back tilt control mechanism
US5390981A (en) * 1993-09-30 1995-02-21 Hoover Universal, Inc. Seat assembly with a single position memory dump mechanism
US5718481A (en) * 1995-03-28 1998-02-17 Fisher Dynamics Corporation Seat recliner mechanism
US5788330A (en) * 1997-03-27 1998-08-04 Fisher Dynamics Corporation Seat hinge mechanism with easy entry memory feature
US5899532A (en) 1997-10-06 1999-05-04 Excel Industries, Inc. Easy entry seat track assembly with single point memory
JP4143264B2 (ja) 1998-11-05 2008-09-03 マグナ シーティング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出入りしやすい中間位置メモリーシート
DE10337682A1 (de) * 2003-08-11 2005-03-2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raftfahrzeugsitz
US7503099B2 (en) * 2005-10-25 2009-03-17 Fisher Dynamics Corporation Memory mechanism for an adjustment mechanism
JP5558110B2 (ja) * 2007-01-24 2014-07-23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車両シート
JP5520611B2 (ja) * 2007-03-09 2014-06-11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タンブルリクライナを有する車両シート
KR101054778B1 (ko) 2008-12-01 2011-08-05 주식회사다스 시트의 워크인 및 폴딩장치
DE102011106284B4 (de) * 2011-07-01 2022-10-20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Beschlagsystem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4207606A1 (de) * 2013-12-02 2015-06-03 Johnson Controls Components Gmbh & Co. Kg Vorschwenkmechanismus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4200753A1 (de) * 2014-01-17 2015-08-06 Lear Corporation Sitzanordnung
US10118509B2 (en) * 2014-07-14 2018-11-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for vehicle
DE102014226642A1 (de) * 2014-12-19 2016-06-2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Fahrzeugsitzbaugruppe mit Rückstell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263A (zh) * 2004-10-26 2006-05-03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座椅斜靠装置
DE102005052201A1 (de) * 2005-11-02 2007-05-1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
US20100123343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Seat recliner wtih single-position-memory dump mechanism
CN103079881A (zh) * 2010-09-03 2013-05-01 约翰逊控股公司 具有记忆设备的车辆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4212A (zh) * 2019-01-22 2021-10-01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具有锁定装置的导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18954A (ko) 2017-02-20
US10675995B2 (en) 2020-06-09
WO2016005189A1 (de) 2016-01-14
DE102014213166B4 (de) 2021-07-29
WO2016005189A9 (de) 2016-03-17
DE102014213166A1 (de) 2016-01-21
KR101940685B1 (ko) 2019-01-21
US20180178679A1 (en)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4260B1 (en)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JP510485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803013B (zh) 车辆座位
US8465096B2 (en) Stowable vehicle seat
CN108725280A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模块
US10207603B2 (en) Drive system for a tilt adjustment, vehicle sea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ive system
CN106573554A (zh) 车辆座椅和调整车辆座椅的方法
CN105793100B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向前枢转机构和车辆座椅
JP510954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8702172B2 (en) Vehicle seat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8543463A (ja) 乗物シート用肘掛及び乗物シート
KR101628403B1 (ko) 차량용 폴딩시트
JP4663322B2 (ja) 自動車シートのためのシート装置
KR100461102B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4712036B2 (ja) 自動車用座席
CN102729853A (zh)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或者交通工具长座椅的靠背调节装置
CN106573555A (zh) 具有锁止设备和附加的控制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US20160257224A1 (en) Easy-entry system and vehicle seat with an integrated easy-entry system
US20100109388A1 (en) Vehicle seat
KR101592758B1 (ko) 차량용 후석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S6325977B2 (zh)
JP7312090B2 (ja) 乗降制御装置
US7802850B2 (en) Adjustable seat and method for use
CN112074434B (zh) 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
KR20140055584A (ko) 차량의 폴드 앤 다이브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