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8793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8793B
CN106558793B CN201610791687.4A CN201610791687A CN106558793B CN 106558793 B CN106558793 B CN 106558793B CN 201610791687 A CN201610791687 A CN 201610791687A CN 106558793 B CN106558793 B CN 106558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s
connector
movable part
protrus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16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8793A (zh
Inventor
尾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58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8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8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8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93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zero insertion force or no fri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下部连接器的壳体在上部连接器侧具有开口,以能够使两个可动部从上部嵌合于开口而相互接近从而形成导向孔的第一状态朝向解除嵌合而与外部信号端子分离的第二状态移动的方式对两个可动部进行收容。在该壳体的能够与两个可动部接触的位置设有突起部,突起部的前端的两个可动部对置的方向上设有朝向两个可动部逐渐变细的锥形部。在伴随上部连接器的下压而解除两个可动部的上部与壳体的开口之间的嵌合后,突起部的前端进入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的缝隙,由此向使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它们进行引导。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配置于基板的上下的上部连接器以及下部连接器,并经由上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将从下部连接器侧插入的外部信号端子与基板连接起来。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44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配置于基板的下表面的下部连接器、以及配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且经由连接端子将从下部连接器侧插入的外部信号端子与基板连接起来的上部连接器。该现有的连接器中,下部连接器具备两个可动部,通过使该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地接近而形成将外部插入的信号端子朝上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引导的导向孔。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46873号公报)中也公开了导向孔。
该现有的连接器中,在插入信号端子之后,使接近的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而远离信号端子,从而进行在两个可动部与信号端子之间确保一定的距离。在两个可动部从接近的状态向分离的状态的过渡中,使用设于上部连接器且对两个可动部进行下压的销、以及对两个可动部朝使它们彼此分离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施力部件。
通过进行上述状态的过渡,即使在车辆等的振动较多的环境中使用连接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信号端子与两个可动部接触而产生信号端子的折断、连接器的破损等的可能性。
上述构造的连接器中,也存在信号端子以倾斜的状态插入于下部连接器的导向孔的情况。该情况下,因倾斜的信号端子对导向孔(两个可动部)的按压而产生摩擦力。
因此,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中,若因信号端子对导向孔的按压而产生的摩擦力超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则存在即使利用设于上部连接器的销来下压两个可动部,两个可动部也不会从接近的状态向分离的状态过渡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两个可动部不相互分离而与信号端子接触的可能性的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中的第一发明是一种连接器,其具备配置于基板的下表面的下部连接器、以及配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且经由连接端子将从下部连接器侧插入的外部信号端子与基板连接起来的上部连接器,上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下部连接器具备:两个可动部,该两个可动部通过相互对置地接近,从而形成将外部信号端子朝上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进行引导的导向孔;壳体,其在上部连接器侧具有开口,并以能够使两个可动部从第一状态朝第二状态移动的方式对该两个可动部进行收容,其中,上述第一状态是通过将两个可动部各自的上部嵌合于开口而使两个可动部相互接近从而形成导向孔的状态,上述第二状态是解除嵌合而使两个可动部与外部信号端子分离的状态;以及施力部件,其对两个可动部向使它们相互分离的方向赋予作用力,上部连接器具备对收容于壳体的两个可动部进行下压的下压部,壳体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能够与两个可动部接触的位置,并且在该突起部的前端的与两个可动部对置的方向上设有朝向两个可动部逐渐变细的锥形部,在伴随下压部的下压而解除两个可动部的上部与壳体的开口之间的嵌合后,突起部的前端进入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的缝隙,由此向使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该两个可动部进行引导。
根据上述第一发明的连接器,在下部连接器的壳体的能够与两个可动部接触的位置设有突起部。在突起部的前端,在两个可动部对置的方向上设有朝向两个可动部逐渐变细的锥形部。因此,若解除两个可动部与壳体之间的嵌合,则突起部的前端进入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的缝隙而向使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该两个可动部进行引导。该分离方向的移动相对于由施力部件赋予两个可动部的作用力而有效果地发挥作用。由此,两个可动部容易相互分离。
并且,本公开中的第二发明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动部具有槽部,该槽部设于在第一状态下能够与突起部嵌合的位置,并且在与突起部的前端接触的末端的上述两个可动部对置的方向上设有朝向突起部逐渐变宽的锥形部,在伴随下压部的下压而解除两个可动部的上部与壳体的开口之间的嵌合后,突起部的前端经由槽部进入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的缝隙,由此突起部向使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该两个可动部进行引导。
根据上述第二发明的连接器,在下部连接器的两个可动部形成与突起部对应的槽部。由此,仅将突起部的前端抵接于槽部的末端,就能够使前端容易地进入两个可动部的缝隙。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抑制两个可动部不相互分离而与信号端子接触的可能性。
对照附图并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式、效果会进一步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第二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2B是第一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2C是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D是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基板、下部连接器以及外部信号端子嵌合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下部连接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使可动部接近的状态时的下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B是使可动部分离的状态时的下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A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A的C1-C1线剖视图)。
图5B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A的D1-D1线剖视图)。
图5C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A的E1-E1线剖视图)。
图5D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B的C2-C2线剖视图)。
图5E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B的D2-D2线剖视图)。
图5F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B的E2-E2线剖视图)。
图6A是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A的F-F线剖视图)。
图6B是下部连接器的仰视图(图4A的G方向向视图)。
图7A以及图7D是未插入外部信号端子的半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
图7B以及图7E是插入了外部信号端子的半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
图7C以及图7F是完全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
图8A是半嵌合状态下的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B~图8D是从半嵌合状态至完全嵌合状态的中途的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E是完全嵌合状态下的下部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9A是半嵌合状态下的变形例的连接器2的剖视图。
图9B是完全嵌合状态下的变形例的连接器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本发明的连接器是具备上部连接器以及下部连接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下部连接器具备两个可动部,该两个可动部能够获得如下两种状态,即:使两个可动部相互接近而形成插入外部信号端子的导向孔的第一状态;以及使两个可动部彼此分离而从外部信号端子离开的第二状态。本连接器中,在能够与下部连接器的两个可动部接触的位置设置规定形状的突起部,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过渡的中途,该突起部向使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两个可动部进行引导。由此,利用朝分离方向进行的引导和由施力部件所赋予的分离方向的作用力的协同效果,使两个可动部变得容易分离。因此,能够抑制两个可动部不相互分离而与信号端子接触的可能性。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如各附图所示,预先定义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根据该定义来说明实施方式。
[连接器的整体构造]、
如图1以及图2A~图2D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备上部连接器和下部连接器30,上部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第一连接器10以及第二连接器20配置于基板50的上表面侧,下部连接器30配置于基板50的下表面侧。
第一连接器10安装于基板50的上表面中的规定位置。第二连接器20以能够沿相对于基板50垂直的上下方向滑动的状态组装于第一连接器10。下部连接器30以突出于上表面的位置(后述的可动部的上段)插入于形成在基板50的近似矩形状的贯通孔51的状态而安装于基板50的下表面中的规定位置。与连接器1电连接的外部信号端子60从下部连接器30的下表面插入,并经由下部连接器30以及基板50而与后述的第一连接器10的凸型端子12连接(图2D)。
[构成连接器的各部件]
首先,对构成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以及下部连接器30进行说明。
1.第一连接器
如图1以及图2A所示,第一连接器10包括壳体11和五个凸型端子12。
1-1.壳体
壳体11例如是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形成的近似长方体状的部件。在该壳体11,沿左右方向并列地形成有能够分别收容五个凸型连接端子12的五个收容室11s。收容室11s的上端开口,第二连接器20的下压销21p以及压接销22(后述)能够从开口朝收容室11s插入(参照图2B)。
并且,在壳体11的底部11d,设有供贯通基板50的外部信号端子60进行插通的插通孔11i。插通孔11i具有比外部信号端子60的外周径大的孔径,并设有开口面积在插入外部信号端子60的方向上逐渐变小的顺锥形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将外部信号端子60从下方向处于插通孔11i的前端的收容室11s内插入。
1-2.凸型端子
凸型端子12例如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部件等形成的电连接用的端子。凸型连接端子12具有上端以及下端开口的方筒部12t、在方筒部12t内大致折弯一周的曲折部12a、在上下方向等弹性位移的弹性部12b、配置于收容室11s外的固定部12c、以及基板连接部12d。固定部12c从弹性部12b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并固定于壳体11的底部11d。并且,基板连接部12d从固定部12c的中途向斜下方延伸,并通过焊接等与基板50的规定位置电连接(参照图2D)。
方筒部12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的前壁部15f以及后壁部15b。在前壁部15f以及后壁部15b分别形成有向相互对置的方向突出的突部。曲折部12a具有:从后壁部15b朝向下方弯曲为凸状的下弯曲部15w;从下弯曲部15w向上方延伸的直线部15t、以及从直线部15t朝向前壁部15f突出为凸状的突出部15p。在后壁部15b的突部与突出部15p之间插入第二连接器20的压接销22,在前壁部15f的突部与直线部15t之间插入外部信号端子60。
2.第二连接器
如图1以及图2B所示,第二连接器20包括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形成的近似箱状的壳体21。壳体21具有四个侧壁21f、21b、21r、21l,在由四个侧壁形成的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第一连接器10的空间。
在壳体21安装有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压接销22。该压接销20向第一连接器10的内侧插入。并且,在左右的侧壁21r以及21l设有从下方端部朝向基板50侧而向下侧突出的下压销21p。该下压销21p形成为如下位置以及大小,即:在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以及下部连接器30安装于基板50的连接器1的安装状态下(参照图2D),当使第二连接器20向基板下方滑动时,能够对后述的下部连接器30的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的上表面进行下压(参照图1的虚线箭头)。
3.下部连接器
如图3~图6B所示,下部连接器3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对置地配置的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对上述可动部进行收容的壳体33;配置于可动部间的施力部件34;以及加强片35。该下部连接器30能够获得如下两种状态,即: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接近的“第一状态”(图4A);以及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分离的“第二状态”(图4B)。
3-1.可动部
第一可动部31和第二可动部32形成为以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相同的形状,如图3所示,以使一方的长边侧面(对置面)分别合在一起地而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状态进行配置。该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第一可动部31的与对置面相反的一侧的长边侧面(开放面)形成为由上段31u以及下段31d构成的阶梯形状。同样,第二可动部32的与对置面相反的一侧的长边侧面(开放面)形成为由上段32u以及下段32d构成的阶梯形状。在第一可动部31的上段31u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段32u的左右方向端部,分别形成有高度比中央部上表面低的销承接面31h以及32h。该销承接面31h以及32h成为供第二连接器20的下压销21p接触的位置。
在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对置面,以在左右方向上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导向槽31g以及32g。该导向槽31g以及32g在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的对置面合在一起的第一状态下,形成贯通的导向孔H。导向孔H是用于将从下部连接器30的下侧插入的外部信号端子60向第一连接器10的插通孔11i进行引导的孔。如图5A、图6A以及图6B所示,该导向孔H由直线部Hs和开口部Ht构成,直线部Hs的水平截面为近似矩形状,开口部Ht形成为具有从直线部Hs的下端向下方展开的斜度的近似角锥状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孔H与外部信号端子60的个数相对应而形成有五个。
并且,在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对置面,在下段31d以及下段32d的左右端侧分别设有对施力部件34进行收容的凹部31c以及32c。通过在第一可动部31的凹部31c收纳施力部件34的一端,并在第二可动部32的凹部32c收纳施力部件34的另一端,从而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赋予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作用力。
在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短边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定的深度的凹部31m以及32m。该凹部31m以及32m通过切开对置面侧以及下表面侧而形成,并在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的对置面合在一起的第一状态下,形成上侧关闭且下侧开放的槽部M。在槽部M的作为关闭的一侧的末端,在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对置的方向(前后方向)上设有槽宽从上侧朝向下侧(朝向突起部R)逐渐变宽的锥形部(参照图3)。该槽部M能够与设于后述的壳体33的侧壁33r以及33l的内表面的突起部R嵌合。此外,在不与突起部R嵌合的情况下能够省略该槽部M。
3-2.壳体
壳体33是由上部33u、底部33d、四个侧壁33f、33b、33r、33l构成的近似箱形状的部件。在壳体33的内部形成有能够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进行收容的空间。该壳体33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在上部33u设有开口,该开口用于在第一状态时将第一可动部31的上段31u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段32u以比壳体33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进行嵌合的方式来收容上段31u和上段32u。即,通过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部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嵌合,从而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接近,由此形成导向孔H。并且,在上部33u的内侧设有倒角部T(图3以及图5E)。如将在之后说明的那样,该倒角部T被设置为用于使将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向相互分离的方向进行引导变得容易。在前后的侧壁33r以及33b设有开口,该开口用于在第二状态时将第一可动部31的下段31d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下段32d以嵌合的方式进行收容。在底部33d设有用于从下侧插入外部信号端子60的开口。在左右的侧壁33r以及33l设有用于嵌合加强片35的孔。
另外,如图5B以及图5E所示,在左右的侧壁33r以及33l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以一定的高度朝向壳体33的内侧突起的突起部R。该突起部R设于能够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接触的位置。并且,突起部R具有当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接触时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的前端。突起部R例如形成为在侧壁33r以及33l的中央位置处从底部33d向上方延伸的近似矩形形状,在突起部R的前端,且在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对置的方向(前后方向)上设有朝向上部33u(朝向第一可动部31和第二可动部32)逐渐变细的锥形部。
通过使该突起部R的设有锥形部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利用后述的作用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移动进行引导。并且,突起部R与设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短边侧面的槽部M嵌合,也能够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移动进行引导。
在使突起部R嵌合于槽部M的情况下,如下设置突起部R的形状即可。首先,突起部M的横宽小于槽部M的横宽。由此,突起部R能够嵌合于槽部M而沿上下方向滑动。并且,设于突起部R的前端的锥形部的角度比设于槽部M的末端的锥形部的角度小。由此,突起部R的前端容易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另外,将突起部R的长度设为如下长度,即:突起部R的前端在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从第一状态朝第二状态过渡的过程的中途与槽部M的末端抵接。由此,容易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分离。
此外,能够以如下方式形成突起部R,即:相对于未形成有槽部M的第一可动部31和第二可动部32,在使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的情况下,例如在第一状态下,突起部的前端位于比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的下表面靠下的位置(未图示)。
3-3.施力部件
施力部件34是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的部件,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向使它们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作为施力部件34,例如能够使用螺旋弹簧。
3~4.加强片
加强片35是近似四边形的板状部件,例如由能够进行焊接的金属材料等形成。加强片35的上端部近似折弯为90度,比上端部靠下侧的下端部分别嵌入壳体33的侧壁33r以及33l的孔。在将嵌合有加强片35的下部连接器30安装于基板50的下表面后,加强片35的上端部焊接于基板50。
[连接器中的外部信号端子的连接方法]
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7A~图7F以及图8A~图8E,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连接外部信号端子60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图7A~图7C示出了导向孔H与外部信号端子60的关系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图7D~图7F示出了突起部R与槽部M的关系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图7A以及图7D示出插入外部信号端子60之前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在插入该外部信号端子60之前,第二连接器20处于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插入至中途的“半嵌合状态”。半嵌合状态是指,如图7A所示,下压销21p不与下部连接器30的第一可动部31和第二可动部32的上表面(上段31u以及上段32u)接触的(或者轻微接触的)状态。此时,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使上部(上段31u以及32u)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嵌合,从而成为相互接近的第一状态。通过第一可动部31的下段31d的侧面抵接于壳体33的侧壁33f的侧面,且第二可动部32的下段32d的侧面抵接于壳体33的侧壁33b的侧面,使得该第一状态被固定(参照图5A)。
图7B以及图7E示出了图7A以及图7D所示的第二连接器20为半嵌合状态下插入有外部信号端子60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在该半嵌合状态下,如图7B所示,已插入的外部信号端子60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导向槽31g以及32g)接近。此时,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也维持上部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嵌合而相互接近的第一状态。
图7C以及图7F示出了图7B以及图7E所示的插入有外部信号端子60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20成为“完全嵌合状态”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完全嵌合状态是指,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插入直至与第一连接器10抵接的状态。在该完全嵌合状态下,利用下压销21p来对第一可动部31的销承接面31h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销承接面32h进行下压。由此,解除上述的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与壳体33的固定状态,也就是说,解除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部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之间的嵌合,通过施力部件34的作用力发挥作用,使得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相互分离而向远离外部信号端子60的第二状态过渡(图7D)。通过第一可动部31的下段31d嵌插于壳体33的侧壁33f的开口且第二可动部32的下段32d嵌插于壳体33的侧壁33b的开口,使得该第二状态被固定(参照图5D)。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33的左右的侧壁33r以及33l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突起部R。由此,在使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过渡时,产生施加施力部件34的作用力而使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引导。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短边侧面也分别形成有与突起部R对应的槽部M。由此,基于突起部R与槽部M的形状以及位置关系,产生如下作用。
若从图8A所示的第一状态开始利用下压销21p向下方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进行下压,则解除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部(上段31u以及32u)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的嵌合(图8B)。之后,壳体33的突起部R的前端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槽部M的末端抵接(图8B)。在突起部R的前端与槽部M的末端抵接后,继续进行下压销21p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朝下方的下压。因此,通过设于突起部R的前端的锥形部与设于槽部M的末端的锥形部的相互作用,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图8C)。在缝隙进入了突起部R的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通过设于突起部R的前端的锥形部和壳体33的上部33u内侧的倒角部T的相互作用而被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引导,从而分别被推出(图8D)。若在分离方向上以某程度被引导而被推出,则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受到施力部件34的作用力,从而向相互分离的第二状态过渡(图8E)。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动作可理解得出,伴随下压销21p的下压而解除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部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之间的嵌合,之后使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由此,能够向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分离的方向对第一可动部31和第二可动部32进行引导。该分离方向的引导相对于施力部件34的作用力而有效果地发挥作用,从而容易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分离。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在壳体33的左右的侧壁33r以及33l的内表面形成有突起部R。伴随第二连接器20的下压,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向下方移动,从而解除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的嵌合,则该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而向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分离的方向对它们进行引导。该分离方向的移动相对于由施力部件34对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施加的作用力而有效果地发挥作用。
尤其,通过在下部连接器30的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短边侧面形成与突起部R对应的槽部M,从而不仅能够使突起部R的前端与槽部M的末端抵接,还能够使突起部R的前端容易地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与仅利用施力部件34的作用力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更容易相互分离。因而,能够抑制在以第一状态插入外部信号端子60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不向第二状态过渡从而产生外部信号端子60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接近的状态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防止外部信号端子60与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振动摩擦,从而能够减少外部信号端子60的折断、下部连接器30的破损等的产生。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形成有突起部R,该突起部R形成为如下形状,即:若第二连接器20被组装直至与第一连接器10抵接,则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而且,若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缝隙,则一定沿分离方向进行引导,从而成为使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容易向第二状态过渡的构造。
由此,仅通过判断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的组装状态,也能够简单地判断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是否处于第二状态。例如,若第二连接器20的上表面比第一连接器10的上表面突出,则即使看不到基板50的下表面侧,也能够判断出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未处于第二状态。
[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在下部连接器30的壳体33形成有突起部R。与此相对,该变形例的连接器2中,在第二连接器20的壳体21形成突起部R。此外,以下未说明的变形例的连接器2的其它的结构、形状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结构、形状相同,从而省略说明。
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突起部R形成于壳体21的下压销21p的端部。在突起部R的前端,且在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对置的方向(前后方向)上设有朝向下部连接器30逐渐变细的锥形部。该变形例中,伴随第二连接器20的下压,形成于下压销21p的端部的突起部R的前端接触销承接面31h以及32h上的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该接触在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向下方滑动而解除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上部与壳体33的上部开口之间的嵌合之前持续进行。而且,若解除嵌合,则突起部R的前端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并且受到施力部件34的作用力,从而向相互分离的第二状态过渡(图9B)。因而,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此外,在图9A以及图9B所示的连接器2的第一可动部31以及第二可动部32的销承接面31h以及32h,形成有V字状的槽部M。V字状的槽部M沿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形成,并在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分离的方向(前后方向)上设有朝向突起部R逐渐变宽的锥形部。该V字状的槽部M由从第一可动部31的销承接面31h朝向对置面设置的斜度、以及从第二可动部32的销承接面32h朝向对置面设置的斜度构成。这样,若形成V字状的槽部M,则突起部R的前端容易进入第一可动部31与第二可动部32之间的缝隙。
以上,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只不过在各个方面中举例示出了本发明,并不对其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当然能够进行各种改进、变形。

Claims (2)

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配置于基板的上下的上部连接器以及下部连接器,并经由该上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将从该下部连接器侧插入的外部信号端子连接于基板,
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连接器具备:
两个可动部,该两个可动部通过相互对置地接近,从而形成将所述外部信号端子朝所述上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进行引导的导向孔;
壳体,其在所述上部连接器侧具有开口,并以能够使所述两个可动部从第一状态朝第二状态移动的方式对所述两个可动部进行收容,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通过将所述两个可动部各自的上部嵌合于所述开口而使所述两个可动部相互接近从而形成所述导向孔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解除该嵌合而使所述两个可动部与所述外部信号端子分离的状态;以及
施力部件,其对所述两个可动部向使该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赋予作用力,
所述上部连接器具备对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两个可动部进行下压的下压部,
所述壳体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能够与所述两个可动部接触的位置,并且在该突起部的前端,且在所述两个可动部对置的方向上设有朝向所述两个可动部逐渐变细的锥形部,
在伴随所述下压部的下压而解除所述两个可动部的上部与所述壳体的开口之间的嵌合后,所述突起部的前端进入所述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的缝隙,由此所述突起部向使所述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所述两个可动部进行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可动部具有槽部,该槽部设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位置,并且在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前端接触的末端且在所述两个可动部对置的方向上设有朝向所述突起部逐渐变宽的锥形部,
在伴随所述下压部的下压而解除所述两个可动部的上部与所述壳体的开口之间的嵌合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前端经由所述槽部进入所述两个可动部相互对置的缝隙,由此所述突起部向使所述两个可动部相互分离的方向对所述两个可动部进行引导。
CN201610791687.4A 2015-09-30 2016-08-31 连接器 Active CN106558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4816A JP6332221B2 (ja) 2015-09-30 2015-09-30 コネクタ
JP2015-194816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8793A CN106558793A (zh) 2017-04-05
CN106558793B true CN106558793B (zh) 2018-09-25

Family

ID=5828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1687.4A Active CN106558793B (zh) 2015-09-30 2016-08-3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05215B2 (zh)
JP (1) JP6332221B2 (zh)
CN (1) CN106558793B (zh)
DE (1) DE102016116109B4 (zh)
TW (1) TWI581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6755B2 (ja) * 2017-07-19 2021-03-03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03258U (zh) * 2011-05-13 2012-01-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向功能的D-Sub连接器
CN103151633A (zh) * 2011-10-03 2013-06-1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5399696B2 (ja) * 2008-12-19 2014-01-29 ユニ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ボトムエントリー用の接触ピンガイド板
CN103986012A (zh) * 2013-02-12 2014-08-1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103922A (zh) * 2013-04-12 2014-10-15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682039A (zh) * 2013-11-26 2015-06-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引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3012A (ja) 2001-10-22 2003-05-09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1148433A1 (ja) * 2010-05-28 2011-1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燃料電池
JP5964673B2 (ja) 2012-06-28 2016-08-0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メス型端子
JP2014017085A (ja) * 2012-07-06 2014-01-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6045970B2 (ja) * 2013-04-12 2016-12-1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05388B2 (ja) 2015-11-26 2018-04-04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ボトムエントリ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9696B2 (ja) * 2008-12-19 2014-01-29 ユニ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ボトムエントリー用の接触ピンガイド板
CN202103258U (zh) * 2011-05-13 2012-01-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向功能的D-Sub连接器
CN103151633A (zh) * 2011-10-03 2013-06-1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986012A (zh) * 2013-02-12 2014-08-1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103922A (zh) * 2013-04-12 2014-10-15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682039A (zh) * 2013-11-26 2015-06-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2221B2 (ja) 2018-05-30
CN106558793A (zh) 2017-04-05
TW201714358A (zh) 2017-04-16
DE102016116109A1 (de) 2017-03-30
US9705215B2 (en) 2017-07-11
DE102016116109B4 (de) 2019-05-29
US20170093060A1 (en) 2017-03-30
TWI581510B (zh) 2017-05-01
JP2017069088A (ja) 2017-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7403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having a regulating portion to control deformation of an elastic portion of a terminal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207952B2 (ja) コネクタ
US6585527B2 (en) Compliant connector for land grid array
US9490580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4425936B (zh) 连接器
TWI703783B (zh) 端子台
US20090311886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overlapping structure
TW201507288A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
CN104425919B (zh) 连接器
KR101566687B1 (ko) 전기 커넥터
KR20110004279A (ko) 커넥터
KR20150108217A (ko) 풀러 타입 카드 소켓
US792254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s each with free guiding end
TW201526420A (zh) 連接器
CN102868056B (zh) 浮动型连接器
CN109936013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TWI547022B (zh) 連接器、及具有連接器之半導體測試裝置(二)
CN106558793B (zh) 连接器
US9166333B2 (en) Connector
JP2008535200A (ja) 保持するリブ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731201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KR102659686B1 (ko) 포고 핀
KR20110001390U (ko) 전자기기의 보드 접속용 소켓 커넥터
JP2019096453A (ja) 基板実装用コネクタ
US20210098942A1 (en) Connector Shielding With A Guiding Protru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6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ENSO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