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5252A -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5252A
CN106555252A CN201510615888.4A CN201510615888A CN106555252A CN 106555252 A CN106555252 A CN 106555252A CN 201510615888 A CN201510615888 A CN 201510615888A CN 106555252 A CN106555252 A CN 106555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fibre
bicomponent
polyester
viscosity
spi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58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朝来
吉宫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58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5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5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由组分A和组分B构成,所述组分A为高收缩聚酯,所述组分B为低粘度聚酯;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数为10~75个/25mm,且经过95℃热水处理20分钟后的卷曲数为15~100个/25mm。由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构成的织物具有优异的弹性和弯曲变形后优异的回复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卷缩性好、弹性回复率高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
背景技术
羊毛织物是天然纤维织物中的一种,其重量轻、保暖性好、手感好,深得消费者的喜爱。研究人员对羊毛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羊毛的横截面与其它天然纤维不同,它是由近似为两个半圆形、彼此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正皮质和仲皮质构成的。这两部分的各种结构单元(微纤结晶区和无序区等)的性质和排列是不同的。在干燥状态仲皮质收缩比正皮质略小,因此造成沿纤维轴向互相环绕或互相扭曲,而呈现螺旋状的主体卷曲。
研究人员在羊毛类角朊纤维的仿生启示下开发了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具有高度自然卷曲和膨松性,从而在化学纤维领域获得了类似于天然羊毛的卷曲性弹性。
这种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的通常制法是:将热胀缩性或湿胀缩性不同的两种聚合物(类似于羊皮的两种皮质),分别输送到同一纺丝组件,在喷丝板部位汇合后喷出并列地纺成一根单丝,多根的单丝形成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的复丝,得到织物后通过加热使织物中的复合纤维收缩形成螺旋状的立体卷曲,赋予织物良好的弹性和弹性回复率。由于这种卷曲出自纤维的内在性质,因而与一般纤维通过外部施加热和机械作用的卷曲形变不同,具有较强的卷曲耐久性。
中国专利CN101851812A公开了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70:30~30:70的重量比进行并列复合纺丝后经假捻加工制得的并列复合型弹性纤维。虽然该复合型弹性纤维的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但是由此纤维构成的织物过于柔软,且弯曲变形后没有很好的回复性。
另外,中国专利CN101126180A公开了一种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高收缩PET、PET、PBT或PTT中的任意两种聚合物进行并列复合,制得复合界面存在于短轴方向的花生型断面复合纤维。该专利未规定聚合物的相对粘度,常规相对粘度的聚合物并列复合后纤维弹性不高。而且从纤维横截面可以看出,复合的两种聚合物的重心距离相比于普通圆形要大一些,这也导致了该花生型横截面形状的并列复合纤维经延伸热处理后,单位长度内所产生的弹簧状卷缩个数偏少,弹性性能不能充分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由组分A和组分B构成,所述组分A为高收缩聚酯,所述组分B为低粘度聚酯;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数为10~75个/25mm。
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断面形态优选圆形或扁平状。
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杨氏模量为0.07~0.30GPa/dtex。
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经过95℃热水处理20分钟后的卷曲数为15~100个/25mm。
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弹性伸长率为5%~40%,弹性回复率为50%~100%。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将组分A高收缩聚酯和组分B低粘度聚酯分别熔融,然后使熔融聚合物分别经过螺杆挤出后通过并列复合组件纺丝得到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所述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为0.45~0.55 dl/g。
所述高收缩聚酯的相对粘度比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高0.05~0.55 dl/g。
本发明所得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物理性能与一般并列纤维相近。制得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卷缩性,且由并列复合纤维构成的织物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和弯曲变形后优异的回复性能。另外该方法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扁平状的纤维断面。
图2表示圆形的纤维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由组分A和组分B构成,所述组分A为高收缩聚酯,所述组分B为低粘度聚酯。
本发明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在自然状态下为卷曲形状,且卷曲个数为10~75个/25mm。纤维单位长度内的卷曲数越多,所产生的弹性保持性越优异,同时,经拉伸后回复过程中弹性的损失也越小。
本发明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使用了高收缩聚酯,而高收缩聚酯经过热处理后收缩率可以达到20~25%,因此经过热处理后纤维单位长度上的卷曲数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经过95℃热水处理20分钟后的卷曲数优选15~100个/25mm。
本发明所述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杨氏模量为0.07~0.30GPa/dtex,弹性伸长率为5%~40%,弹性回复率为50%~10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将组分A高收缩聚酯和组分B低粘度聚酯分别熔融,然后使熔融聚合物分别经过螺杆挤出后通过并列复合组件纺丝得到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所述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为0.45~0.55 dl/g。
要使得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数在10~75个/25mm范围内,并列复合纤维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和断面形态是非常重要设计要素。本发明中,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为0.45~0.55 dl/g,如果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低于0.45 dl/g的话,则复合后纤维截面形态不均一,染色后出现浓淡染;如果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高于0.55 dl/g的话,则复合纤维的卷曲数变少,弹性不明显。同时,在并列复合纤维中,两种聚合物的重心越靠近,所产生的卷曲数越多,本发明中优选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断面形态优选圆形或扁平状。
为了在热处理后得到更高的卷曲数,本发明优选高收缩聚酯的相对粘度比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高0.05~0.55 dl/g。这样的特性粘度差异使得在通过加热后,由于收缩差异而形成单纤维的螺旋状的立体卷曲。如果相对粘度差太小,则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弹性不明显;随着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间的相对粘度差的增大,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弹性性能也随之提高,但是如果相对粘度差过大,则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弹性性能提高程度降低,且高粘度差会导致纺丝性变差,喷丝板孔口弯曲效应变大,纺丝困难。本发明优选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差为0.05~0.55dl/g。
在制备纤维之前,可以先将原料分别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能够在纺丝过程中抑制加水分解,减小聚合物的粘度降低。
本发明对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是POY复合纤维,也可以是FDY复合纤维。
在制备POY复合纤维时,先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熔融,使熔融聚合物分别经过螺杆挤出后通过并列组件复合,纺丝温度为265~295℃,以1500~4000米/分钟的纺丝速度进行卷取成POY复合丝;然后将POY复合丝于80~95℃的温度进行拉伸以及在140~180℃的温度下进行热固定得到POY复合纤维。
在制备FDY复合纤维时,先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熔融,使熔融聚合物分别经过螺杆挤出后通过并列组件复合,纺丝温度为265~295℃,经过80~95℃的温度进行拉伸以及在140~180℃的温度进行热固定后以2500~5500米/分钟的纺丝速度进行卷取成FDY复合纤维。
本发明所得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制得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卷缩性,单位长度内卷曲数为10~75个/25mm,且经过95℃热水处理20分钟后的卷曲数可以达到15~100个/25mm。由本发明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制成的织物也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且弯曲变形后的回复性能优异。另外该方法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
本说明中所提及的纤维物性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测定。
(1)卷曲数
A.将复合纤维从丝卷上取下,并将其自由的放置在黑色纸板上,静置2小时;
B.将载有纤维的纸板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同时将一根直尺紧贴着纤维放置,在显微镜视野内同时观察到刻度和卷曲状的纤维;
C.在显微镜视野内,数出25mm长度范围内的纤维卷曲个数,读取5段取平均值。
(2)弹性伸长率和弹性回复率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弹性伸长率(%)=((L1-L0)/L0)×100%
弹性回复率(%)=((L1-L2)/(L1-L0))×100%
L0:复丝纤维在挂有2mg/d的初荷重下,用90度的热水处理2min后,再挂置12小时晾干后测得的长度为L0
L1:L0测定后,去除L0测定时的初荷重,2min后挂上100mg/d的定荷重,30秒后测得的长度为L1
L2:L1测定后,去除L1测定时的定荷重,2min后,再次挂上2mg/d的初荷重,30秒后测得长度为L2
(3)相对粘度
配制2.4g/30ml PET的OCP溶液,温度25 ℃下使用奥式粘度计进行测试。使用仪器为:上海思尔达生产,通过光信号感应测定溶液流下时间。测试公式 IV=Ts(Sec)×FV+0.269;其中FV为粘度计常数,可以同过测试已知粘度东丽标准切片FV=(东丽STD值-0.269)/Ts;其中Ts为溶液下落时间。
(4)纺丝性
评价纺丝工程中断丝的频率。连续卷取5kg聚合物时,用◎表示[一次也没断丝],用○表示[断丝1~2回],用△表示[断丝3~10回],用×表示[断丝10回以上多发]。操作性无障碍的[断丝1~2回]的○情形,认为是合格。
(5)杨氏模量
纤维受拉伸而当伸长为原长的1%时所需的应力定义为初始模量。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
杨氏模量=(1000×纤维密度×初始模量)/纤度。
(6)织物的弯曲特性(B值和2HB值)
取20×20cm的样布在KES-FB2织物风格仪上测定织物的B值和2HB值。B值越小,织物越柔软;2HB值越小,织物的弯曲变形后回复能力越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1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70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45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25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 2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75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25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 3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80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5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25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 4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55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05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 5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1.05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55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 6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50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45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05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 7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1.10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5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55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8
熔融法制备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1.10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60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不良;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 1
熔融法制备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65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4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25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不良;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 2
熔融法制备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85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6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25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3
熔融法制备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650dl/g的普通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150dl/g。将普通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9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90℃;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4
熔融法制备复合纤维,选取相对粘度为0.520dl/g的高收缩聚酯与相对粘度为0.500dl/g低粘度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相对粘度差为0.020dl/g。将高收缩聚酯和低粘度聚酯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然后将干燥后的高收缩聚酯与低粘度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预取向复合丝,其纺丝性不良;并将制得的预取向复合丝在延伸机上进行延伸加工,最终的复合纤维的品种为56dtex/24F,单丝纤度为2.33dtex。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卷曲个数及热处理后卷曲个数。将该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弯曲特性,具体数值见表1。

Claims (7)

1.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由组分A和组分B构成,所述组分A为高收缩聚酯,所述组分B为低粘度聚酯;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数为10~75个/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断面形态为圆形或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杨氏模量为0.07~0.30GPa/d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经过95℃热水处理20分钟后的卷曲数为15~100个/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弹性伸长率为5%~40%,弹性回复率为50%~100%。
6.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组分A高收缩聚酯和组分B低粘度聚酯分别熔融,然后使熔融聚合物分别经过螺杆挤出后通过并列复合组件纺丝得到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所述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为0.45~0.55 dl/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聚酯的相对粘度比低粘度聚酯的相对粘度高0.05~0.55 dl/g。
CN201510615888.4A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555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5888.4A CN106555252A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5888.4A CN106555252A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5252A true CN106555252A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1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5888.4A Pending CN106555252A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525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479A (zh) * 2019-06-12 2019-09-17 佛山新晟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永久卷曲欧根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862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bt/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636A (zh) * 2021-11-15 2022-02-11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丝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0154A (zh) * 2019-09-30 2022-05-06 东丽株式会社 层叠伸缩无纺布、卫生材料及层叠伸缩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5670A (ja) * 1992-04-10 1993-11-09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JPH09157941A (ja) * 1995-11-30 1997-06-17 Toray Ind Inc 潜在捲縮性複合繊維及び製造方法
JPH1136148A (ja) * 1997-07-15 1999-02-0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潜在捲縮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95138A (ja) * 2000-04-12 2001-10-2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02201530A (ja) * 2000-11-06 2002-07-19 Nippon Ester Co Ltd ストレッチ性織編物用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85441A (ja) * 2001-03-26 2002-10-03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
KR20040000121A (ko) * 2002-06-24 2004-01-03 주식회사 새 한 잠재권축 특성을 가지는 폴리에스터 분섬사의 제조방법
JP2004292993A (ja) * 2003-03-27 2004-10-2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繊維及びその織編物
US20050085567A1 (en) * 2003-08-15 2005-04-21 Foss Manufacturing Co., Inc. Flame retardant spiral crimp polyester staple fiber
CN101481832A (zh) * 2009-01-21 2009-07-15 张家港保税区长江塑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高弹记忆纤维
JP4783068B2 (ja) * 2005-06-16 2011-09-28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
JP2013231267A (ja) * 2012-04-05 2013-11-14 Toray Ind Inc 潜在捲縮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および不織布
CN103835044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粗细节的复合纱线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
KR101423207B1 (ko) * 2013-09-09 2014-07-25 주식회사 휴비스 신축성과 볼륨감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342781A (zh) * 2013-07-25 2015-02-1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弹性纤维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5670A (ja) * 1992-04-10 1993-11-09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JPH09157941A (ja) * 1995-11-30 1997-06-17 Toray Ind Inc 潜在捲縮性複合繊維及び製造方法
JPH1136148A (ja) * 1997-07-15 1999-02-0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潜在捲縮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95138A (ja) * 2000-04-12 2001-10-2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02201530A (ja) * 2000-11-06 2002-07-19 Nippon Ester Co Ltd ストレッチ性織編物用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85441A (ja) * 2001-03-26 2002-10-03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
KR20040000121A (ko) * 2002-06-24 2004-01-03 주식회사 새 한 잠재권축 특성을 가지는 폴리에스터 분섬사의 제조방법
JP2004292993A (ja) * 2003-03-27 2004-10-2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繊維及びその織編物
US20050085567A1 (en) * 2003-08-15 2005-04-21 Foss Manufacturing Co., Inc. Flame retardant spiral crimp polyester staple fiber
JP4783068B2 (ja) * 2005-06-16 2011-09-28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
CN101481832A (zh) * 2009-01-21 2009-07-15 张家港保税区长江塑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高弹记忆纤维
JP2013231267A (ja) * 2012-04-05 2013-11-14 Toray Ind Inc 潜在捲縮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および不織布
CN103835044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粗细节的复合纱线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
CN104342781A (zh) * 2013-07-25 2015-02-1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弹性纤维
KR101423207B1 (ko) * 2013-09-09 2014-07-25 주식회사 휴비스 신축성과 볼륨감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数钧等: "《改性纤维与特种纤维》", 31 October 1995, 中国石化出版社 *
王成业等: "《涤纶纺丝》", 31 March 1980, 纺织工业出版社 *
祖立武: "《化学纤维成型工艺学》", 30 September 2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陆惠宝等: "《涤纶生产技术问答》", 30 June 1993, 纺织工业出版社 *
陈东生等: "《服装材料学》", 31 August 2013, 东华大学出版社 *
顾伯洪等: "《纤维集合体力学》", 31 August 2014, 东华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479A (zh) * 2019-06-12 2019-09-17 佛山新晟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永久卷曲欧根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0154A (zh) * 2019-09-30 2022-05-06 东丽株式会社 层叠伸缩无纺布、卫生材料及层叠伸缩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1111862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bt/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636A (zh) * 2021-11-15 2022-02-11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丝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03487B1 (ko) 폴리(트리메틸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 스테이플 섬유의 제조방법 및 폴리(트리메틸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 스테이플 섬유,실 및 직물
CN106555252A (zh)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5686B (zh) 一种双组分皮芯型复合高弹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3069625B1 (en) Filament for artificial hair and artificial hair product
KR101906325B1 (ko) 코어-시스 복합섬유
CN101503832A (zh) 一种高收缩超细旦涤纶短纤维的加工方法
CN105603597A (zh) 一种双组分复丝
KR20020049049A (ko) 테트라채널 단면의 폴리(트리메틸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스테이플 섬유
JP5949185B2 (ja) 軽量紡績糸の製造方法
CN110067040A (zh) 一种高强度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织物
CN114402099A (zh) 一种复合纱线及由其制得的面料
CN104342802A (zh) 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弹性纤维
JP7043424B2 (ja) サイド型複合繊維
CN104342781A (zh) 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弹性纤维
TWI766368B (zh) 用於保暖織物的布料
KR101103379B1 (ko) 염색성이 개선된 고신축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835044A (zh) 一种具有粗细节的复合纱线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
JP5584445B2 (ja) セルロース極細繊維綿
CN112281228A (zh) 一种十字型皮芯结构聚乳酸丝束及其制备方法
JPH0441733A (ja) 詰め綿用ポリエステル原綿の製造法
JP6234771B2 (ja) 杢調布帛の製造方法
CN111118632B (zh) 一种仿兔毛pbt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8551B (zh) 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及其制得的超细纤维织物
JP3837827B2 (ja) 芯鞘型複合紡績糸および布帛
JP6507673B2 (ja) 長短複合紡績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