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7405B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7405B
CN106547405B CN201610962860.2A CN201610962860A CN106547405B CN 106547405 B CN106547405 B CN 106547405B CN 201610962860 A CN201610962860 A CN 201610962860A CN 106547405 B CN106547405 B CN 106547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touch
organic layer
groove structur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28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7405A (zh
Inventor
柳晨
刘雪宁
蔡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628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7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一列中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薄膜封装层包括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第一凹槽结构内,第二触控电极位于第二凹槽结构内。本发明实现了在保证有机显示面板轻薄化的基础上,提高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靠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显示屏幕的尺寸还是显示品质,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作为显示技术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柔性显示器件以其轻薄和可挠曲性而备受瞩目。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结合了触控技术和柔性显示技术的优点,不但具有可变型或可弯曲的特点,而且用户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等就可以直接操作,非常舒适便捷,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大多采用外挂或是集成在外部辅助膜内的方式,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方案:
1.将触控模组外挂贴合在柔性显示面板上,这种方往往不能实现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2.将触控电极集成在保护膜层、偏光片或者盖板上,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薄了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但对保护膜层、偏光片以及盖板的制作要求较高。
且上述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曲的时候,表面容易产生裂缝,并且裂缝容易延伸扩展,从而容易使得触控电极发生断裂,导致触控功能失效。此外,连接触控电极的触控走线易受到环境中氧气和水汽的影响而被腐蚀,以及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欠佳,均会影响触控及显示的效果。因此急需对触控式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进一步改进,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以实现在保证有机显示面板轻薄化的基础上,提高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提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靠性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
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
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
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一列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
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
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有机层上方,且所述第二有机层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露出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有机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多个金属跨桥,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方;所述金属跨桥通过所述多个通孔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
形成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的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在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形成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形成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矩阵排列,且同一列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
在所述第一有机层上形成所述薄膜封装层的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方形成多个金属跨桥;所述金属跨桥通过所述多个通孔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沿垂直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
本发明通过在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一有机层中,设置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并将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层内,因此不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厚度,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薄膜封装层内,因此薄膜封装层可以防止外部水汽以及氧气等对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腐蚀。由于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凹槽结构中,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凹槽结构中,因此还可以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并且由于在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二有机层的第一区域上方,设置多个用于电连接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跨桥,第一区域与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区域的厚度,所以提高了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提升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沿图1a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沿图2a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b为沿图1a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的薄膜封装层12;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1和与第一触控电极131同层设置且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同一列中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131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相互断开;薄膜封装层12包括第一有机层121和第二有机层122,第一有机层121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1310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1320;第一触控电极131位于第一凹槽结构1310内,第二触控电极132位于第二凹槽结构1320内;第二有机层122覆盖在第一有机层121上方,且第二有机层122具有多个通孔14,通孔14露出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32;第二有机层122包括第一区域1221和第二区域1222,第一区域1221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且通孔14位于第一区域1221和第二区域1222之间;多个金属跨桥15,位于第一区域1221上方;金属跨桥15通过多个通孔14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32电连接;沿垂直于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的方向,第一区域1221与金属跨桥15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区域1222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一有机层中,设置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并将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层内,因此不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厚度,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薄膜封装层内,因此薄膜封装层可以防止外部水汽以及氧气等对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腐蚀。由于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凹槽结构中,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凹槽结构中,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弯折过程中断裂的风险。并且由于在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二有机层的第一区域上方,设置多个用于电连接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跨桥,第一区域与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区域的厚度,所以提高了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提升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适用于互容式触控。例如第一触控电极131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32为触控感测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形成电容。触控驱动电极被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感测电极输出检测信号。当发生触控时,会影响触摸点附近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根据二维平面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触摸位置。
图1a示例性地设置第一凹槽结构1310和第二凹槽结构1320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块状图形。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可以为块状透明导电电极,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薄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也可以是网格状金属走线。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是网格状金属走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也是互容式触控结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31设置在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一凹槽结构1310中,第二触控电极132设置在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二凹槽结构1320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结构1310可以和第一触控电极131的形状相同,即第一凹槽结构1310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凹槽结构1310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块状图形,但设置在第一凹槽结构1310内的第一触控电极131为网格状金属走线。同样地,第二凹槽结构1320可以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形状相同,即第二凹槽结构1320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二凹槽结构1320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块状图形,但设置在第二凹槽结构1320内的第二触控电极132为网格状金属走线。图2b示例性地设置第一凹槽结构1310和第一触控电极131的形状相同,第二凹槽结构1320和第二触控电极1320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将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设置为网格状金属走线,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的阻抗,提高触控灵敏度,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为网格状金属走线,网格状金属走线的延展性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触控电极的抗弯折能力。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以及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的薄膜封装层12。其中,薄膜封装层12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无机层123、第一有机层121、第二有机层122和第二无机层124,第一无机层123接触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第二无机层124覆盖第二有机层122以及金属跨桥15。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分别位于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一凹槽结构1310和第二凹槽结构1320内,第一有机层121的上方设置第二有机层122,并在第二有机层122上设置多个通孔14,且使通孔14露出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32,金属跨桥15通过多个通孔14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32电连接。第二有机层122包括第一区域1221和第二区域1222,且第一区域1221中有机层的厚度加上金属跨桥15的厚度等于第二区域1222的厚度,保证了薄膜封装层12的平整度和整个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平整度。
需要说明的是,无机层对水汽以及氧气的阻隔性能较有机层好,但无机层的成膜性能、平整度以及均匀性欠佳。有机层的成膜性好、表面致密不易形成针孔,但对水汽以及氧气的阻隔效果欠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机层和无机层的叠层结构形成薄膜封装层,使有机层和无机层交替堆叠形成互补的水汽和氧气隔离单元,提高了封装的气密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图3不同的是,图4中,第一触控电极13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2均为网格状金属走线。可选地,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一凹槽结构1310可以和第一触控电极131形状相同,即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一凹槽结构1310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二凹槽结构1320可以和第二触控电极132形状相同,即第一有机层121的第二凹槽结构1320在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之间具有间隔区域。若第一凹槽结构和/或第二凹槽结构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可选地,设置第一凹槽结构和/或第二凹槽结构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间隔区域内,可以防止在第一凹槽结构和/或第二凹槽结构中设置网格状金属走线的触控电极占用发光区域。第一凹槽结构/或第二凹槽结构的宽度可以根据间隔区域的大小设定。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可选地,沿垂直于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的方向,第一凹槽结构131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触控电极131的厚度;第二凹槽结构1320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厚度。第一凹槽结构1310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第一触控电极131的宽度;第二凹槽结构1320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宽度。第一凹槽结构1310的深度可以和第二凹槽结构1320的深度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为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若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11包括柔性衬底,当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受到外力变形或弯折时,保护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不容易被折断。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在第一有机层中形成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以及在第二有机层中形成通孔。具体的,例如可以是依次通过旋涂光刻胶、曝光、显影、光刻以及剥离光刻胶在第一有机层中形成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以及在第二有机层中形成通孔。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二有机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相比于通过刻蚀工艺在第一有机层中形成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以及在第二有机层中形成通孔,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可以防止刻蚀工艺过程中酸、碱刻蚀液对薄膜封装层的损伤,以及防止光刻中曝光使用的光线照射对有机发光元件造成材料性能的衰减。另外,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二有机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还能够保证触控电极和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保证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由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上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支持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正常工作的电路及器件。上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纸、电子相框中的一种。
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形成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
S120、形成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的第一有机层,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S130、在第一凹槽结构内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二凹槽结构内形成第二触控电极。
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分别矩阵排列,且同一列中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
S140、在第一有机层上形成薄膜封装层的第二有机层。
第二有机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通孔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
S150、在第一区域上方形成多个金属跨桥。
金属跨桥通过多个通孔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沿垂直于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方向,第一区域与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区域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一有机层中,设置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并将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层内,因此不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厚度,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薄膜封装层内,因此薄膜封装层可以防止外部水汽以及氧气等对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腐蚀。由于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凹槽结构中,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凹槽结构中,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弯折过程中断裂的风险。并且由于在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二有机层的第一区域上方,设置多个用于电连接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跨桥,第一区域与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区域的厚度,所以提高了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提升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共同设置在第一有机层的不同凹槽中,形成互容式触控结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可以为块状透明导电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薄膜,也可以是网格状金属走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形成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
S220、形成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第一无机层。
S230、形成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和第一无机层的第一有机层,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S240、在第一凹槽结构内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二凹槽结构内形成第二触控电极。
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矩阵排列,且同一列中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
S250、在第一有机层上形成薄膜封装层的第二有机层。
第二有机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通孔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
S260、在第一区域上方形成多个金属跨桥。
金属跨桥通过多个通孔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沿垂直于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方向,第一区域与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区域的厚度。
S270、形成覆盖第二有机层以及金属跨桥的第二无机层。
需要说明的是,无机层对水汽以及氧气的阻隔性能较有机层好,但无机层的成膜性能、平整度以及均匀性欠佳。有机层的成膜性好、表面致密不易形成针孔,但对水汽以及氧气的阻隔效果欠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机层和无机层的叠层结构形成薄膜封装层,使有机层和无机层交替堆叠形成互补的水汽和氧气隔离单元,提高了封装的气密性。
可选地,第一凹槽结构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触控电极的厚度;第二凹槽结构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触控电极的厚度。第一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宽度;第二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第二触控电极的宽度。第一凹槽结构的深度可以和第二凹槽结构的深度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设置能够避免外界按压或冲击对触控电极的损坏。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在第一有机层中形成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以及在第二有机层中形成通孔。具体的,例如可以是依次通过旋涂光刻胶、曝光、显影、光刻以及剥离光刻胶在第一有机层中形成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以及在第二有机层中形成通孔。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二有机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相比于通过刻蚀工艺在第一有机层中形成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以及在第二有机层中形成通孔,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可以防止刻蚀工艺过程中酸、碱刻蚀液对薄膜封装层的损伤,以及防止光刻中曝光使的光线照射对有机发光元件造成的材料性能的衰减。另外,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二有机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还能够保证触控电极和薄膜封装层的平整度,保证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具有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的步骤为:将具有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图案预先存储在喷墨打印设备中,然后根据存储在喷墨打印设备中的预设打印图形进行墨滴的喷射并固化喷射的所述墨滴,以形成具有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的第一有机层。该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一有机层在同一道工序中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的墨滴为根据打印需要,喷墨打印设备对相应材料进场处理形成的喷墨打印墨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之间具有间隔区域。若第一凹槽结构和/或第二凹槽结构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可选地,设置第一凹槽结构和/或第二凹槽结构在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间隔区域内,可以防止在第一凹槽结构和/或第二凹槽结构中设置网格状金属走线的触控电极占用发光区域。第一凹槽结构/或第二凹槽结构的宽度可以根据间隔区域的大小设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
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
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一列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
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
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有机层上方,且所述第二有机层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露出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有机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多个金属跨桥,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方;所述金属跨桥通过所述多个通孔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包括柔性衬底;
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在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块状图形;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为块状透明导电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所述多个第二凹槽结构在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图形;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为网格状金属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之间具有间隔区域;
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在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间隔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以及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接触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所述第二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二有机层以及所述金属跨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通孔的所述第二有机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并且该第一有机层的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在同一道工序中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厚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厚度。
9.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10.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
形成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的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在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形成第二触控电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矩阵排列,且同一列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断开;
在所述第一有机层上形成所述薄膜封装层的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区域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方形成多个金属跨桥;所述金属跨桥通过所述多个通孔将位于同一行的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其中,沿垂直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金属跨桥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
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包括柔性衬底;
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位于其内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薄膜封装层的第一有机层之前还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阵列基板的第一无机层;
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方形成多个金属跨桥之后,还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第二有机层以及所述金属跨桥的第二无机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有多个通孔的所述第二有机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通过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形成,
所述喷墨打印工艺通过预先存储的图案使喷出的墨滴形成具有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和所述多个第二凹槽结构的所述第一有机层。
CN201610962860.2A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Active CN106547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2860.2A CN10654740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2860.2A CN10654740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405A CN106547405A (zh) 2017-03-29
CN106547405B true CN106547405B (zh) 2020-01-14

Family

ID=5839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2860.2A Active CN10654740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74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597B (zh) * 2017-05-26 2021-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oled模组和显示器
TWI621049B (zh) * 2017-06-08 2018-04-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07424519B (zh) * 2017-06-26 2019-09-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7342050B (zh) * 2017-08-30 2019-08-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80046B1 (ko) * 2017-09-22 2022-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010446B (zh) * 2017-11-30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柔性显示屏
CN108089760B (zh) * 2018-01-02 2022-03-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54193B (zh) * 2018-02-09 2020-11-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8400254A (zh) * 2018-03-01 2018-08-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基板
CN108693994A (zh) 2018-03-29 2018-10-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oled显示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US10770519B2 (en) 2018-05-11 2020-09-0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49140B (zh) * 2018-05-11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09004004A (zh) * 2018-07-19 2018-1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9578B (zh) * 2018-12-26 2022-03-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021645B (zh) * 2019-03-27 2021-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007802B (zh) * 2019-04-15 2022-09-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85552B (zh) * 2019-04-15 2022-07-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EP4008549A4 (en) * 2019-08-01 2023-12-06 Lintec Corporation COOKING MATERIAL IN FILM FORM WITH CARRIER SHEET, ROLL,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11427474A (zh) * 2020-03-20 2020-07-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制作方法
CN111427478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80695B (zh) * 2020-04-29 2023-07-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540757B (zh) * 2020-05-07 2024-03-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98982B (zh) * 2020-09-28 2023-11-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286399A (zh) * 2020-11-18 2021-01-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9515B (zh) * 2015-09-18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404418B (zh) * 2015-11-03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977279B (zh) * 2016-07-07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57878A (zh) * 2016-07-08 2016-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405A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740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6293258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US1050332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6253923B2 (ja) タッチセンサ内蔵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EP2737390B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041364B2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構造物により一体化されたタッチ動作センサの機器構造
KR101681305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US10534463B2 (en) Touch input device
US20190204975A1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053114A1 (en) Touch pa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670447B1 (ko) 스마트폰
JP2012089102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98049A (ja) 遮光層を含むタッチ入力装置及び遮光層を含むタッチ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2059247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086460B2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ouch device
KR101634315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US10795190B2 (en)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input sensing unit
KR20160034240A (ko) 스마트폰
JP2019197424A (ja) 配線基板、表示装置及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734989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960708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JP2011108482A (ja) 導電膜付き電極板及びパネル型入力装置
KR101838570B1 (ko) 전극시트 및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865304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656755B1 (ko) 전극시트 및 터치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