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3086A -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3086A
CN106533086A CN201610868091.XA CN201610868091A CN106533086A CN 106533086 A CN106533086 A CN 106533086A CN 201610868091 A CN201610868091 A CN 201610868091A CN 106533086 A CN106533086 A CN 106533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edestal
glue
mandre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80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3086B (zh
Inventor
丁兵
杜建军
杜卫民
李玉廷
王光能
陈强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Scanner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Electric Motor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Electric Motor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Electr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680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3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3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3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3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3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胶方法及其装置。上述的灌胶装置用于对线圈进行灌胶液,包括料斗、第一座体、第二座体、线圈套、芯轴、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料斗开设有用于盛放胶液的容液槽;第一座体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座体开设有第二通孔;线圈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连接,线圈套开设有容纳腔和第三通孔,容纳腔分别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连通;芯轴分别穿设于容纳腔内,且芯轴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芯轴与线圈套之间存在用于容纳线圈的间隙;芯轴开设有管道和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分别与管道和容纳腔连通;上述的灌胶方法及其装置,由于灌胶后的线圈无需经由脱胶处理,可以解决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机在制造时,通过注射器将配比好的胶液注射至线圈套内,以将线圈固定于线圈套上。整个灌胶过程为:1)将灌胶芯轴通过冷压的工艺方法压入灌胶底座内,使灌胶芯轴连接于灌胶底座上;2)装入拆卸用的垫片;3)将线圈和密封件分别装配于线圈套的内孔中;4)将线圈套装入灌胶底座内;5)通过注射器将配比好的胶液注射于线圈套与灌胶芯轴之间的间隙中;6)当胶液注满后,将密封件封堵于线圈套上;7)待胶液干后,通过工装将线圈套压出。
上述的线圈在灌胶过程中,胶液容易粘附于电机的轴承座和其他精加工表面上,之后需进行人工脱胶处理,从而增加了电机的生产成本;此外,人工脱胶处理过程中容易损伤轴承座表面,且微细的胶颗粒会残存于轴承座内,从而降低了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机的生产成本较高且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一种灌胶装置,用于将线圈进行灌胶液,包括:
料斗,开设有用于盛放所述胶液的容液槽;
第一座体,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座体,开设有第二通孔;
线圈套,所述线圈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线圈套开设有容纳腔和第三通孔,所述容纳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芯轴,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线圈;所述芯轴开设有管道和第四通孔,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管道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容液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以及
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封堵于所述管道,且所述堵头位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一座体的端部上;灌胶后,卸下堵头并清除位于芯轴的管道内的胶液,可以方便工具(如钻头)伸入管道对胶液进行清除,加快清胶的速度;另外,清胶工具可以通过管道的两端清除胶液,防止因清胶工具的清胶范围的限制而不能对管道内的胶液完全清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孔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间隔分布,可以加快线圈的灌胶速度,同时使胶液可以更好地对芯轴与线圈套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套接于所述芯轴上,所述第一密封垫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封堵所述线圈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座体邻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密封垫套接于所述芯轴上,所述第二密封垫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封堵所述线圈套的第二端,由于第一密封垫封堵于第一端和第一座体邻近第一端的端部,第二密封垫封堵于线圈套的第二端,可以更好地避免胶液从线圈套的两端及第一座体邻近线圈套的端部溢出至线圈套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垫包括垫本体和抵接部,所述垫本体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垫本体穿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抵接部夹紧于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线圈套之间,以便工装将线圈套从第二座体上压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包括芯轴本体和止档部,所述芯轴本体和所述止档部连接;所述芯轴本体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芯轴本体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止档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座体远离所述线圈套的端部,可以提高芯轴与第一座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使所述线圈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座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使线圈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进行更好地连接。
一种灌胶方法,通过上述的灌胶装置对线圈进行灌胶液,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线圈套的容纳腔内,且将所述线圈置于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套之间的间隙内;
将所述线圈套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座体上,且将所述线圈套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座体上;
将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料斗的容液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的第一通孔连通,使位于所述容液槽的胶液通过所述进料管流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将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线圈套的第三通孔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胶液流经所述管道、所述第四通孔、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三通孔,最终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流出;以及
待所述胶液凝固后,卸下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芯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所述胶液凝固后,卸下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芯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灌胶装置置于抽真空机内,以对所述灌胶装置进行抽真空,可以有效地排出线圈套内的空气,避免因胶液凝固后存在气泡而导致电机的定子与转子之间相碰擦,提高了线圈的灌胶质量,从而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
上述的灌胶方法及其装置,灌胶时,位于容液槽的胶液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入第一通孔内,由第一通孔流经管道、第四通孔、容纳腔和第三通孔,最终经由第二连接管流出,使胶液填充于芯轴与线圈套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可以对线圈进行较好地注胶;在制造装配时,可提高第一座体、第二座体、线圈套及芯轴的制造精度,以减小芯轴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且减小线圈套分别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连接的精密性,可以避免胶液从线圈套的两端及第一座体邻近线圈套的端部溢出至线圈套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从而可以省略人工脱胶处理的操作,降低了电机的生产成本;待胶液凝固后,可以卸下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芯轴,并通过工具清理位于芯轴上管道和第四通孔内的胶液,清理后可以对芯轴进行重复使用,以进一步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由于灌胶后的线圈无需经由脱胶处理,可以解决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灌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灌胶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a为图2所示灌胶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灌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灌胶方法的流程图;及
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灌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灌胶方法及其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灌胶方法及其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灌胶方法及其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灌胶方法及其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灌胶方法及其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灌胶装置10用于对线圈20进行灌胶。灌胶装置10包括料斗100、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线圈套400、芯轴500、第一连接管600、第一密封垫700、第二密封垫800以及第二连接管900。同时参见图2,料斗100开设有用于盛放胶液30的容液槽110。第一座体200开设有第一通孔210。第二座体300开设有第二通孔3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均为圆形通孔,且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与芯轴500相适应。容液槽110内盛放有配比好的具有流动性的胶液30。
如图2所示,线圈套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座体200和第二座体300连接。同时参见图2a,线圈套400开设有容纳腔410和第三通孔420,容纳腔410分别与第一通孔210、第二通孔310和第三通孔420连通。芯轴500穿设于容纳腔410内,且芯轴500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内,芯轴500与线圈套400之间存在用于容纳线圈20的间隙410a。芯轴500开设有管道510和第四通孔520,第四通孔520分别与管道510和第一通孔210连通,第四通孔520分别与管道510和容纳腔41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线圈套400为圆柱状结构。容纳腔410沿线圈套400的轴向延伸,第三通孔420沿线圈套400的径向延伸,且容纳腔410与第三通孔420连通。管道510沿芯轴500的轴向延伸,第四通孔520沿芯轴500的径向延伸。第三通孔420、管道510和第四通孔520均为圆形通孔。
如图2a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通孔52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四通孔520沿芯轴500的轴向间隔分布,可以加快灌胶装置10的灌胶速度,同时使胶液30可以更好地对芯轴500与线圈套400之间的间隙410a进行填充。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通孔520的数目为四个,其中两个第四通孔520并排设置于芯轴500上邻近第一密封垫700处,另外两个第四通孔520并排设置于芯轴500上邻近第二密封垫800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通孔52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四通孔520沿芯轴500的周向间隔分布,可以加快灌胶装置10的灌胶速度,同时使胶液30可以更好地对芯轴500与线圈套400之间的间隙410a进行填充。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管600的一端与容液槽110连通,第一连接管600的另一端与第一通孔21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600为胶管。容液槽110内的胶液3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600流至第一通孔210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10还包括第一接头1100和第二接头1200,第一接头1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料斗100与第一连接管600的一端,第二接头120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600的另一端与第二座体300,使第一连接管600的一端与容液槽110连通,第一连接管600的另一端与第二通孔310连通,从而使第一连接管600分别与料斗100和第二座体300均可较好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100和第二接头1200的数目均为一个。再次参见图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100、第二接头1200、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线圈套400、芯轴500、第一连接管600、第一密封垫700、第二密封垫800和第二连接管900的数目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接头1100均与料斗100连接,可以实现对多个线圈20同时灌胶。
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垫700套接于芯轴500上,第一密封垫700分别位于容纳腔410和第一通孔210内,以封堵线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和第一座体200邻近第一端400a的端部。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垫800套接于芯轴500上,第二密封垫800位于容纳腔410内,以封堵线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由于第一密封垫700封堵于第一端400a和第一座体200邻近第一端400a的端部,第二密封垫800封堵于线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可以更好地避免胶液从线圈套400的两端及第一座体200邻近线圈套400的端部溢出至线圈套400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700包括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第一部710位于容纳腔410内,第二部720位于第一通孔210内。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均套接于芯轴500上。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各自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可以根据使用状况进行单独更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的数目均为一个。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的数目均不仅限于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而成,以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垫800包括垫本体810和抵接部820,垫本体810与抵接部820连接,垫本体810穿设于芯轴500上,抵接部820夹紧于第二座体300与线圈套400之间,以便工装将线圈套400从第二座体300上压出。在本实施例中,垫本体810与抵接部820一体注塑成型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垫本体810和抵接部820还可以各自注塑成型而成,垫本体810和抵接部820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单独更换。垫本体810和抵接部820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垫本体810和抵接部820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当然,垫本体810和抵接部820之间也可以不连接,垫本体810起到封堵线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的作用,而抵接部820起到便于工装将线圈套400从第二座体300上压出的作用。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700和第二密封垫800均可以省略。在制造装配时,可以提高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线圈套400及芯轴500的制造精度,以减小芯轴500分别与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之间的配合间隙,且减小线圈套400分别与第一座体200和第二座体300连接的精密性,从而可以避免胶液30从线圈套400的两端及第一座体200邻近线圈套400的端部溢出至线圈套400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
第二连接管900与第三通孔42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900呈弯折状,且第二连接管900朝远离第一座体200的方向进行弯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900用于溢出胶液30的出口位置与第一座体2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座体200与第二座体300之间的距离,使胶液30可以更好地填充至线圈套400与芯轴500之间的间隙410a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900和第三通孔420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第三通孔420位于线圈套400的同一圆周方向上,且两个第三通孔420均与容纳腔410连通。两个第二连接管900分别与相应的一个第三通孔420连通。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10还包括堵头1300,堵头1300封堵于管道510,且堵头1300位于芯轴500远离第一座体200的端部上。灌胶后,卸下堵头1300并清除位于芯轴500的管道510内的胶液30,可以方便工具伸入管道510对胶液30进行清除,加快清胶的速度。另外,清胶工具可以通过管道510的两端清除胶液30,防止因清胶工具的清胶范围的限制而不能对管道510内的胶液30完全清除管道510内的胶液30。在本实施例中,堵头1300为封堵螺钉。可以理解,堵头1300可以省略。在其他实施例中,管道510的延伸方向与芯轴500的轴向方向存在夹角,且管道510与容纳腔410连通。管道510还通过第四通孔520与容纳腔410连通,使位于管道510的胶液30可以快速流动至芯轴500与线圈套400之间的间隙410a中,以对线圈20进行灌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管道510也可以不贯穿芯轴500,位于管道510的胶液30通过第四通孔520注入间隙410a中。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400,第一座体200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座体300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一紧固件1400穿设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使线圈套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座体200和第二座体300连接,从而使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和线圈套400牢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400为紧固螺栓。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400可以省略。第一座体200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一端400a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适应的第二螺纹(图中未示出),使第一端400a与第一座体200螺纹连接。第二座体300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二端400b上设有与第三螺纹相适应的第四螺纹(图中未示出),使第二端400b与第二座体300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00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10连通的第一凹槽230,第二座体300开设有与第二通孔310连通的第二凹槽330,第一端400a位于第一凹槽230内,第二端400b位于第二凹槽330内,使线圈套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座体200和第二座体300进行更好地连接。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芯轴500包括芯轴本体530和止档部540,芯轴本体530和止档部540连接。芯轴本体530穿设于容纳腔410内,且芯轴本体530分别伸入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内,止档部540抵接于第二座体300远离线圈套400的端部,可以提高芯轴500与第二座体30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灌胶装置1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1500,止档部540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522,第二座体300上开设有第四螺纹孔340,第二紧固件1500位于第三螺纹孔522和第四螺纹孔340内,使芯轴500与第一座体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1500为紧固螺栓。
如图3所示,一种灌胶方法通过上述的灌胶装置10对线圈20进行灌胶液。灌胶方法包括:S110,将芯轴500穿设于线圈套400的容纳腔410内,且将线圈20置于芯轴500与线圈套400之间的间隙410a内。S120,将线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连接于第一座体200上,且将线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连接于第二座体300上。
S130,将第一连接管600的一端与料斗100的容液槽110连通,第一连接管600的另一端与第一座体200的第一通孔210连通,使位于容液槽110的胶液30通过第一连接管600流入第一通孔210内。
S140,将第二连接管900与线圈套400的第三通孔420连通,使位于第二通孔310的胶液30流经管道510、第四通孔520、容纳腔410和第三通孔420,最终通过第二连接管900流出。以及
S150,待胶液30凝固后,卸下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和芯轴500。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胶液30凝固后,卸下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和芯轴500的步骤S150之前还包括:步骤S152,将上述的灌胶装置10置于抽真空机40内,以对灌胶装置10进行抽真空,可以有效地排出线圈套400内的空气,避免因胶液30凝固后存在气泡而导致电机的定子与转子之间相碰擦,提高了线圈20的灌胶质量,从而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机40包括箱体42和抽真空组件(图中未示出),抽真空组件对箱体42进行抽真空。灌胶装置10位于箱体42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箱体42为体积较大的方形容器。箱体42形成有密闭的腔体42a。灌胶装置10位于腔体42a内,抽真空组件对腔体42a进行抽真空,可以抽取线圈套400及溶于胶液30中的空气,从而可以有效地排出线圈套400内的空气。抽真空后,等待胶液30凝固。当胶液30凝固后,卸下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和芯轴500。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线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连接于第一座体200上,且将线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连接于第二座体300上的步骤S120之前还包括:S112,将第一密封垫700套接于芯轴500上,且将第二密封垫800套接于芯轴500上,使第一密封垫700封堵第一端400a和第一座体200邻近第一端400a的端部,第二密封垫800封堵第二端400b,可以防止胶液30溢入第一座体200与线圈套500之间的间隙及第二座体300与线圈套400之间的间隙中。
上述的灌胶方法及其装置,灌胶时,位于容液槽110的胶液30通过第一连接管600流入第一通孔210内,由第一通孔210流经管道510、第四通孔520、容纳腔410和第三通孔420,最终经由第二连接管900流出,使胶液30填充于芯轴500与线圈套400之间的间隙410a中,从而可以对线圈20进行较好地注胶。在制造装配时,可提高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线圈套400及芯轴500的制造精度,以减小芯轴500分别与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之间的配合间隙,且减小线圈套400分别与第一座体200和第二座体300连接的精密性,可以避免胶液30从线圈套400的两端及第一座体200邻近线圈套400的端部溢出至线圈套400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从而可以省略人工脱胶处理的操作,降低了电机的生产成本。
待胶液30凝固后,可以卸下第一座体200、第二座体300和芯轴500,此时线圈20固定在线圈套400上。使用者可以通过工具(如钻头)清理位于芯轴500上管道510和第四通孔520内的固化的胶液,清理后可以对芯轴500进行重复使用,以进一步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由于灌胶后的线圈20无需经由脱胶处理,可以解决电机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灌胶装置,用于对线圈进行灌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斗,开设有用于盛放所述胶液的容液槽;
第一座体,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座体,开设有第二通孔;
线圈套,所述线圈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线圈套开设有容纳腔和第三通孔,所述容纳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芯轴,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线圈;所述芯轴开设有管道和第四通孔,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管道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容液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以及
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封堵于所述管道,且所述堵头位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第一座体的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套接于所述芯轴上,所述第一密封垫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封堵所述线圈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座体邻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密封垫套接于所述芯轴上,所述第二密封垫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封堵所述线圈套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垫包括垫本体和抵接部,所述垫本体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垫本体穿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抵接部夹紧于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线圈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包括芯轴本体和止档部,所述芯轴本体和所述止档部连接;所述芯轴本体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芯轴本体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止档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座体远离所述线圈套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使所述线圈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座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9.一种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灌胶装置对线圈进行灌胶液,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线圈套的容纳腔内,且将所述线圈置于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套之间的间隙内;
将所述线圈套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座体上,且将所述线圈套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座体上;
将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料斗的容液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的第一通孔连通,使位于所述容液槽的胶液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流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将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线圈套的第三通孔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胶液流经所述管道、所述第四通孔、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三通孔,最终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流出;以及
待所述胶液凝固后,卸下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芯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所述胶液凝固后,卸下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芯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灌胶装置置于抽真空机内,以对所述灌胶装置进行抽真空。
CN201610868091.XA 2016-09-28 2016-09-28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6533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8091.XA CN106533086B (zh) 2016-09-28 2016-09-28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8091.XA CN106533086B (zh) 2016-09-28 2016-09-28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3086A true CN106533086A (zh) 2017-03-22
CN106533086B CN106533086B (zh) 2019-01-29

Family

ID=5834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8091.XA Active CN106533086B (zh) 2016-09-28 2016-09-28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30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588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常州精纳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灌封方法及工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9589A (en) * 1996-03-11 1998-06-02 P. D. George Company Apparatus for encapsulating field windings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CN102969847A (zh) * 2012-11-19 2013-03-13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定子灌胶装置及工艺
JP5445021B2 (ja) * 2009-10-21 2014-03-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CN104638853A (zh) * 2015-03-05 2015-05-20 郝鹤 电机定子真空恒温环氧灌封装置及灌封工艺
CN104868667A (zh) * 2015-06-08 2015-08-26 大连电机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绕组灌胶胎具
CN205361836U (zh) * 2015-12-31 2016-07-06 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工艺壶堑雕的灌胶机
CN105914971A (zh) * 2016-05-27 2016-08-31 天津大学 一种盘式无铁芯永磁电机的绕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9589A (en) * 1996-03-11 1998-06-02 P. D. George Company Apparatus for encapsulating field windings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JP5445021B2 (ja) * 2009-10-21 2014-03-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CN102969847A (zh) * 2012-11-19 2013-03-13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定子灌胶装置及工艺
CN104638853A (zh) * 2015-03-05 2015-05-20 郝鹤 电机定子真空恒温环氧灌封装置及灌封工艺
CN104868667A (zh) * 2015-06-08 2015-08-26 大连电机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绕组灌胶胎具
CN205361836U (zh) * 2015-12-31 2016-07-06 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工艺壶堑雕的灌胶机
CN105914971A (zh) * 2016-05-27 2016-08-31 天津大学 一种盘式无铁芯永磁电机的绕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福行: "耐热电机灌注胶灌注工艺的研究", 《绝缘材料》 *
郭永华等: "优化600MW发电机定子层间支撑管灌树脂工艺", 《上海大中型电机》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588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常州精纳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灌封方法及工装
CN108183588B (zh) * 2017-12-26 2019-09-10 常州精纳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灌封方法及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3086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43165A1 (en) Brush, particularly toohbrush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RU2602897C2 (ru) Картридж,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а также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ый картридж
CN102958811B (zh) 自支承的料筒、用于这种料筒的卸载装置以及使用料筒的方法
JPS61222510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ユ−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681152A1 (f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antivibratoire et dispositif antivibratoire pouvant être obtenu par ce procédé
CN104129039A (zh) 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具
CN106533086A (zh) 灌胶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47064A (zh) 用于制造模制件的方法和装置
JP7020992B2 (ja) 再充填可能なカラムシステム
CN214626745U (zh)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定子灌胶的工装
US10035117B2 (en) Mix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closed resin infusion process
CN101850216B (zh) 填隙用具以及流体处理器的制造方法
CN101954225B (zh) 真空过滤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JP3669199B2 (ja) コンクリート供試体成型型枠
CN108214836B (zh) 圆柱体混凝土试块试模及圆柱体混凝土试块制备方法
JP2006256088A (ja) 型内被覆成形用金型
US20120186728A1 (en) Method for eliminating unevennesses in sealing surfaces
JP6016184B2 (ja) 樹脂注入用治具
KR101204825B1 (ko) 케미컬 앵커의 용액 자동 주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용액 주입방법
KR101732269B1 (ko) 오버플로우 용기를 이용한 진공주형 장치
US9528618B2 (en) Filter assembly
CN207132023U (zh) 一种受损油田管道破裂处修复用修补夹具
JP5051964B2 (ja) 中空糸膜型モジュール
US20050126978A1 (en) Potting method for membrane module
KR100535570B1 (ko) 트럭의 로워덕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3

Address after: 518000 Dazu laser building, 9 new West Road, North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AN'S SCANNER S&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Dazu laser building, 9 new West Road, North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HAN'S MOTOR S&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9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401, Building 4, Chongqing Road, Han's Laser Industrial Park, Heping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SCANNER S&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Dazu laser building, 9 new West Road, North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N'S SCANNER S&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