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7181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7181A
CN106487181A CN201610740577.5A CN201610740577A CN106487181A CN 106487181 A CN106487181 A CN 106487181A CN 201610740577 A CN201610740577 A CN 201610740577A CN 106487181 A CN106487181 A CN 106487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entioned
holding member
coil
rota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05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7181B (zh
Inventor
久保田芳永
青山真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87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7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16Synchronous generators
    • H02K19/26Synchronous 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xciting windings
    • H02K19/28Synchronous 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xciting windings for self-exci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2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 H02K7/18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wherein the turbine is a wind turbin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02Synchronous motors
    • H02K19/10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 H02K19/12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xciting windings, e.g. for self-excitation, compounding or pole-chan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7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roto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02Synchronous motors
    • H02K19/10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 H02K19/103Motors having windings on the stator and a variable reluctance soft-iron rotor without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确保转子的线圈的占有率,抑制转矩的降低,能利用保持构件防止线圈从转子的槽意外飞出。卷绕于内转子(300)的转子绕组(330)由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材料固定,保持构件(350)由能吸收液状的固化材料的绝缘纸形成。在内转子(300)中,卷绕有转子绕组(330)的绝缘体(340)安装于每个转子齿(302),保持构件(350)配置在安装于转子齿(302)的绝缘体(340)间,通过对安装于转子齿(302)的绝缘体(340)间注入液状的固化材料来固定转子绕组(330)。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卷绕有与在定子侧产生的磁通交链的线圈的多个突极部在周向上并列的转子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等的旋转电机采用如下旋转电机,其具备:具有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的电枢线圈的定子;以及卷绕有与磁通交链的线圈的多个突极部在周向上并列的转子。在这种对转子的突极卷绕有线圈的旋转电机中,在转子旋转时会有大的离心力作用于线圈,因此线圈有可能会意外从转子的槽飞出。
而现有的旋转电机中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为了防止线圈从转子的槽意外飞出,在相邻的突极间设有T字形状的保持构件。
该保持构件具有:向转子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脚部;以及从该脚部的外周侧端部向转子的周向两侧延伸而从外周侧支撑线圈的梁部,将脚部的内周侧端部卡止于转子铁芯,并且将梁部的端部卡止于转子的突极,由此防止线圈从转子的槽意外飞出。该保持构件使梁部和脚部形成得宽大从而能克服离心力来可靠地保持线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0540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旋转电机使保持构件的梁部、脚部形成得宽大,因此当转子中的梁部、脚部的占有率大时,线圈的占有率会变小,存在无法得到适当的转矩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确保转子的线圈的占有率,抑制转矩的降低,能利用保持构件防止线圈从转子的槽意外飞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旋转电机的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具备:定子,其具有通电时产生磁通的电枢线圈;转子,其具有并列排在周向上的多个突极部,上述突极部卷绕有与上述磁通交链的线圈;以及保持构件,其具备支撑部和脚部,上述支撑部配置在上述转子的相邻的突极部之间,由上述突极部一侧支撑;上述脚部连接于上述支撑部,由上述突极部之间的旋转轴侧的底部支撑,上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卷绕于上述转子的线圈由液状的固化材料固定,上述保持构件由能吸收上述液状的固化材料的绝缘纸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确保转子的线圈的占有率,抑制转矩的降低,能利用保持构件防止线圈从转子的槽意外飞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表示其概要构成的1/2模型的与旋转轴正交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设置于内转子的二极管的连接闭合电路的连线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与旋转轴平行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外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内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从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看内转子的转子绕组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配置了转子绕组后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配置转子绕组前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组装了保持构件后的与旋转轴正交的截面中的内转子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将绝缘纸成型而成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组装保持构件前的与旋转轴正交的截面中的内转子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是从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组装保持构件时的内转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电机
1C:旋转轴
100:定子
104:电枢线圈
300:内转子(转子)
302:转子齿(突极部)
304:狭缝
330:转子绕组(线圈)
340:绝缘体
342:凸缘部
350:保持构件
351:脚部
352: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
在图1中,旋转电机1构成为双转子形式的旋转电机,具备: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定子100;设于该定子100的旋转轴1C侧的作为第2转子的外转子200;以及设于该外转子200的旋转轴1C侧的作为第1转子的内转子300。外转子200和内转子300被分别支撑从而能以旋转轴1C为旋转中心相对旋转。此外,图1示出了机械角360度中的180度(1/2)的径方向截面图。内转子300构成本发明中的转子。
定子100具备定子铁芯101,在该定子铁芯101中,在周向上排列有朝向轴心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定子齿102。该定子齿102以使内周面102a侧隔着空气间隙G1与后述的外转子200的磁路构件201的外周面201a相对的方式形成。
在该定子100中,将定子齿102的侧面102b之间作为槽103,收纳有与三相交流的W相、V相、U相对应的电枢线圈104。电枢线圈104通过分布卷绕而缠绕于定子齿102。电枢线圈104通过通电产生磁通。
在定子100中对该电枢线圈104提供三相交流电来产生在周向上旋转的旋转磁场,使所产生的磁通与外转子200、内转子300交链从而分别对这些外转子200和内转子300进行旋转驱动。
外转子200具有:包括磁导率高的钢材等软磁性体的磁路构件201;以及包括PPS(聚苯硫醚)树脂等不使磁通通过的非磁性体的非磁性构件202。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在轴线方向上延伸。此外,轴线方向表示与旋转轴1C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磁路构件201具有:在周向上与非磁性构件202相对的极片部201A;以及在非磁性构件202的定子侧和内转子侧连接相邻的极片部201A的桥部201B。
极片部201A和桥部201B被形成为一体。因此,磁路构件201构成了由极片部201A和桥部201B形成为一体的一体铁芯。构成为一体铁芯的磁路构件201是将多个电磁钢板在轴线方向上层叠而成的。
非磁性构件202设于被极片部201A和桥部201B包围的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外转子200中,软磁性体的极片部201A和非磁性构件202在周向上交替配置。在后面说明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的详细构成。
在外转子200中,磁路构件201的外周面201a与定子100的定子齿102的内周面102a相对,磁路构件201的内周面201b与后述的内转子300的转子齿302的外周面302a相对。
该外转子200使在定子100的电枢线圈104中产生并交链的磁通高效地通过磁路构件201的极片部201A,另一方面,在非磁性构件202中阻碍该磁通的通过。在该定子100的电枢线圈104中产生的磁通形成如下磁回路:在通过外转子200的极片部201A后,如后述那样,与内转子300的转子齿302的外周面302a交链,再次通过外转子200的极片部201A,从而返回定子100。
此时,外转子200相对于定子100旋转,因此反复切换使磁通通过的磁路构件201的极片部201A和限制磁通通过的非磁性构件202来形成磁回路。
这样,能通过使外转子200旋转来变更由电枢线圈104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极数和频率。该调制后的旋转磁场与内转子300同步旋转来产生转矩。
内转子300具备在轴线方向上层叠有多个电磁钢板的转子铁芯301。在该转子铁芯301中,在周向上排列有向远离轴心的径向延长的多个转子齿(突极部)302。转子齿302形成为使外周面302a隔着空气间隙G2与外转子200的磁路构件201的内周面201b相对。
该转子齿302具有包括感应线圈I和励磁线圈F的转子绕组330。感应线圈I将相邻的转子齿302的侧面302b之间作为槽303,卷绕于转子齿302的外转子200侧。励磁线圈F将相邻的转子齿302的侧面302b之间作为槽303,卷绕于转子齿302的轴心侧。即,感应线圈I在槽303中卷绕于内转子300的径方向外侧,励磁线圈F在槽303中卷绕于内转子300的径方向内侧。包括感应线圈I和励磁线圈F的转子绕组330构成本发明中的线圈。
感应线圈I在每个转子齿302上以集中卷绕的方式形成,使得方向相反的卷绕绕组在内转子300的周向上彼此相邻,排列在内转子300的周向上。该感应线圈I通过磁通交链而产生(诱发)感应电流。
励磁线圈F在每个转子齿302上以集中卷绕的方式形成,使得方向相反的卷绕绕组在内转子300的周向上彼此相邻,排列在内转子300的周向上。对该励磁线圈F提供励磁电流来使其励磁,该励磁线圈F发挥作为电磁铁的功能。
这样,感应线圈I和励磁线圈F被缠绕成使电流的方向相同。
在此,将图1的占机械角180度的8个感应线圈I在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上区别称呼为感应线圈I1~I8。另外,将占机械角180度的8个励磁线圈F在旋转方向上区别称呼为励磁线圈F1~F8。
在图2中,感应线圈I1、I3、I5、I7和励磁线圈F1、F2、F3、F4与二极管D1、D2一起形成作为闭合电路的整流电路C1。在该整流电路C1中,隔开3个的感应线圈I1、I5与二极管D1串联连接,隔开3个的感应线圈I3、I7与二极管D2串联连接,励磁线圈F1、F2、F3、F4被串联连接。另外,包括感应线圈I1、I5、二极管D1的串联连接与包括感应线圈I3、I7、二极管D2的串联连接在两端部处被并列连接后,在二极管D1、D2的阴极侧连接到包括励磁线圈F1、F2、F3、F4的串联连接。这样,整流电路C1被连线而构成电路,使得由感应线圈I1、I3、I5、I7产生的交流的感应电流在二极管D1、D2中分别单向地整流,作为直流励磁电流提供给励磁线圈F1、F2、F3、F4。
另外,感应线圈I2、I4、I6、I8和励磁线圈F5、F6、F7、F8与二极管D3、D4一起形成作为闭合电路的整流电路C2。在该整流电路C2中,隔开3个的感应线圈I2、I6与二极管D3串联连接,隔开3个的感应线圈I4、I8与二极管D4串联连接,励磁线圈F5、F6、F7、F8被串联连接。另外,包括感应线圈I2、I6、二极管D3的串联连接与包括感应线圈I4、I8、二极管D4的串联连接在两端部被并列连接后,在二极管D3、D4的阴极侧连接到包括励磁线圈F5、F6、F7、F8的串联连接。这样,整流电路C2被连线而构成电路,使得由感应线圈I2、I4、I6、I8产生的交流的感应电流在二极管D3、D4中分别单向地整流,作为直流励磁电流提供给励磁线圈F5、F6、F7、F8。
根据该电路构成,能对由感应线圈I产生的感应电流进行整流,作为励磁电流使励磁线圈F励磁,因此能使转子齿302作为电磁铁发挥功能。
在此,二极管D1、D2、D3、D4在使感应线圈I、励磁线圈F多极化的情况下也会通过串联连接来抑制使用数量,为了避免大量使用,不形成一般的H桥型全波整流电路,而是分别按形成180度相位差来进行连线,形成使一方感应电流反转而进行半波整流输出的中性点钳型半波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C1、C2的励磁线圈F的卷绕方向在各个相邻的转子齿302之间是相反的。因此,构成磁回路的一部分的内转子300的一个转子齿302被磁化,从而发挥使S极与外转子200相对的电磁铁的功能,磁通的方向是从外转子200的极片部201A到S极。另外,相邻的另一个转子齿302被磁化,从而发挥使N极与外转子200相对的电磁铁的功能,磁通的方向是从N极到外转子200侧。
在此,说明旋转电机1的转矩的产生原理。在内转子300中,从定子100通过外转子200交链的磁通中的通过该外转子200的旋转而被调制的磁通与内转子300的旋转同步地进行交链。
另外,在旋转电机1中,与内转子300的感应线圈I交链的磁通中包含未经外转子200调制(不与内转子300的旋转同步)而发生变动的成分,由此能使感应线圈I产生交流的感应电流。然后,用二极管D1、D2对该交流的感应电流进行整流而使其成为直流的励磁电流,对励磁线圈F通电来使转子齿302发挥电磁铁的功能,能产生励磁磁通。这样,旋转电机1能产生转矩。
此外,此时,从定子100的定子齿102通过外转子200的极片部201A与内转子300的转子齿302交链的磁通是从交流电源对分布卷绕的电枢线圈104提供电力而产生的。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枢线圈104采用分布卷绕,但是也可以采用集中卷绕。在采用集中卷绕的情况下,能使与转子齿302交链的磁通叠加比由分布卷绕的线圈产生的情况多的高次谐波成分。叠加到该磁通的高次谐波成分发挥磁通量的变动的作用,因此能使感应线圈I有效地产生感应电流,能将更大的励磁电流提供给励磁线圈F来产生励磁磁通。
因此,旋转电机1不设置永久磁铁就能使内转子300利用电磁铁转矩(旋转力)相对旋转。在该内转子300中,使转子齿302发挥磁化方向(N极,S极)在周向上交替地并列的电磁铁的功能,由此能使在外转子200和定子100之间交链的磁通顺利地在槽303中迂回而交接。
在该旋转电机1中,外转子200相对于定子100相对旋转,另外,经由该旋转的外转子200(磁路构件201)的磁通所交链的内转子300由于电磁铁转矩而相对旋转,因此能使外转子200低速旋转,使内转子300高速旋转。另外,也能相反地使外转子200高速旋转,使内转子300低速旋转。
该旋转电机1根据定子100、外转子200和内转子300的结构而产生上述旋转驱动所需的转矩。具体地说,当将定子100的电枢线圈104的极对数设为A,将作为外转子200的极数的极片部201A的数量设为H,将作为内转子300的极对数的转子齿(电磁铁)302的极对数设为P时,得到使下式(1)成立的组合。
H=|A±P|......(1)
在该结构中,能有效地产生转矩,使外转子200和内转子300相对于定子100高效地相对旋转。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定子100的电枢线圈104的极对数A=4、外转子200的极数H=12、内转子300的转子齿302的极对数P=8,满足上述的式(1)。
如图3所示,在旋转电机1中,在定子100内旋转自如地收纳有外转子200,而且,在该外转子200内旋转自如地收纳有内转子300。
另外,对外转子200的磁路构件201连接有外旋转轴210,使其能一体旋转。对内转子300的转子铁芯301连接有内旋转轴310,使其能一体旋转。由此,旋转电机1构成为能利用磁调制原理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外旋转轴210和内旋转轴310的磁调制型双轴电动机。
因此,旋转电机1能具备与机械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同等的功能,例如能使定子100发挥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的功能,使外转子200发挥行星齿轮机构的托架的功能,使内转子300发挥行星齿轮机构的内啮齿轮的功能。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构成为外转子200发挥托架的功能。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将旋转电机1与发动机(内燃机)一起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作为驱动源的情况下,将外转子200的外旋转轴210和内转子300的内旋转轴310分别与车辆的动力传递路径直接连结,通过逆变器将车辆的电池连接到定子100的电枢线圈104,由此旋转电机1也能与驱动源一起发挥动力传递机构的功能。
(外转子)
在图3、图4中,外转子200除了上述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以外,还具备包括铁材料的外旋转轴210、圆环状的法兰215、圆筒状的圆筒轴214。
外旋转轴210包括圆柱状的小径部210A和与该小径部210A的另一端部连续的法兰形状的大径部210B。大径部210B以旋转轴1C为中心的径方向形成得比小径部210A的径方向大,在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与磁路构件201相对。
在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上从轴线方向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设有解析器环221、解析器转子220、承盘218。解析器转子220被解析器环221固定于小径部210A,可自如地一体旋转。
承盘218形成为圆环状,在其内缘部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的侧面支撑着后述的径向滚珠轴承21的外轮。另外,在承盘218上设有螺帽部218A,后述的螺栓26与该螺帽部218A螺合。
法兰215设置在外旋转轴210的大径部210B与磁路构件201及非磁性构件202之间。法兰215包括例如铝材等非磁性体。由此,防止由电枢线圈104产生的磁通作为漏磁通流到包括铁材料的外旋转轴210。
在大径部210B和法兰215中分别形成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插通孔210B1、215A,这些插通孔210B1、215A中插通有非磁性体螺栓219。在非磁性构件202中形成有插通孔202A,该插通孔202A中插通有非磁性体螺栓219。
非磁性体螺栓219由PPS(聚苯硫醚)树脂等不使磁通通过的非磁性体构成。因此,在外转子200中,各极片部201A(图1参照)磁独立,与由磁性体构成非磁性体螺栓219的情况相比,能使各极片部201A带来的磁导变动(突极比)变大。由此,旋转电机1中的转矩密度提高。
另外,非磁性体螺栓219由非磁性体构成,因此能减少在间隙中产生的高次谐波磁通引发非磁性体螺栓219内的涡流和在非磁性体螺栓219间产生的涡流造成的损失。
圆筒轴214设置在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在图3中为左端侧),在该圆筒轴214中形成有与非磁性体螺栓219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螺合的内螺纹214A。
圆筒轴214例如由非磁性体的不锈钢构成。由此,防止由电枢线圈104产生的磁通作为漏磁通通过圆筒轴214流到外部。
在外转子200中,将非磁性体螺栓219从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依次插通大径部210B的插通孔210B1、法兰215的插通孔215A、非磁性构件202的插通孔202A,与圆筒轴214的内螺纹214A螺合,由此将法兰215和外旋转轴210固定于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在图3中为右端侧),并且将圆筒轴214固定于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
(内转子)
在图3、图5中,内转子300具备包括铁材料的内旋转轴310。在该内旋转轴310的外周部从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向另一端部侧设置有平衡板311、垫片312、转子绕组330、垫片314、二极管支架315、平衡板316、U螺帽317、承盘318、解析器转子319、解析器环320。
平衡板311是将铁材料形成为圆环状而成的,在内周边部利用内旋转轴310的凸缘部在轴线方向上定位。平衡板311从转子绕组330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图3中,右端侧)隔着垫片312支撑着转子绕组330。
垫片312被夹装在转子绕组330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与平衡板311之间。垫片312形成为以旋转轴1C为中心的径方向比转子绕组330的径方向小,在转子绕组330与平衡板311之间形成有空间。垫片312是将铝材料形成为圆环状而成的。平衡板311及垫片312与转子绕组330一体旋转,防止平衡板311及垫片312相对于内旋转轴310转动。
平衡板316是将铁材料形成圆环状而成的,在内周边部利用U螺帽317在轴线方向上定位。平衡板316从转子绕组330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图3中,左端侧)通过二极管支架315和垫片314支撑转子绕组330。
垫片314被夹装在转子绕组330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与二极管支架315之间。垫片314形成为以旋转轴1C为中心的径方向的尺寸比转子绕组330小,在转子绕组330与二极管支架315之间形成有空间。垫片314是将铝材料形成圆环状而成的。
二极管支架315包括形成为圆环状的电路基板,保持着前述的二极管D1~D4。平衡板316、二极管支架315和垫片314与转子绕组330一体旋转,防止平衡板316、二极管支架315和垫片314相对于内旋转轴310转动。
U螺帽317在内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内螺纹,与在内旋转轴310的外周面形成的未图示的外螺纹螺合。U螺帽317与内旋转轴310螺合,由此将转子绕组330在通过垫片312、314和二极管支架315被平衡板311、316从轴线方向的两侧夹住的状态下在轴线方向和旋转方向上固定于内旋转轴310。
承盘318形成为圆环状,在其内缘部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在图3中为左端侧)的侧面支撑后述的径向滚珠轴承23的外轮。另外,在承盘318的外缘部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图3中,右端侧)设有螺帽部318A,对该螺帽部318A螺合后述的螺栓25。
(包含箱体的整体结构)
在图3中,旋转电机1具备箱体10,在该箱体10的内部收纳有前述的定子100、外转子200和内转子300。
箱体10从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向另一端部侧具备第1法兰11、第1垫片12、第1箱体13、第2箱体14、第2垫片15、第2法兰16。
第1箱体13包括圆盘状的平板部13A和与该平板部13A的外缘部的另一端部侧连续的圆筒状的圆筒部13B。在平板部13A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13C,在该贯通孔13C中贯通有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
在圆筒部13B的内周面固定有定子100。另外,圆筒部13B与外转子200的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以及内转子300的转子铁芯301和转子绕组330在径方向上相对。
这样,在圆筒部13B的径方向内侧收纳有作为旋转电机1的主要部位的定子100、外转子200的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以及内转子300的转子铁芯301和转子绕组330。
在贯通孔13C中设有径向滚珠轴承21。从轴线方向的一端部对第1箱体13的平板部13A插通螺栓26,将螺栓26与承盘218的螺帽部218A螺合,由此将径向滚珠轴承21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第1箱体13的平板部13A通过该径向滚珠轴承21支撑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而使其旋转自如。
另外,在贯通孔13C中固定有解析器传感器31。另一方面,在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中设有圆环状的解析器转子220,使其在径方向上与解析器传感器31相对。解析器转子220被解析器环221固定于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可自如地一体旋转。
解析器传感器31通过检测解析器转子220的旋转角来检测外转子200的旋转角。
第2箱体14具有:圆筒状的外筒部14A;配置在该外筒部14A的内周侧的圆筒状的内筒部14B;以及与外筒部14A和内筒部14B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连续的圆盘状的平板部14C。
将第1箱体13的圆筒部13B和第2箱体14的外筒部14A在轴线方向上对合,用未图示的螺栓紧固,由此在收纳定子100、外转子200和内转子300的状态下连结第1箱体13和第2箱体14。
外筒部14A与外转子200的圆筒轴214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在径方向上相对,通过径向滚珠轴承22支撑圆筒轴214,使其旋转自如。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外转子200成杯型结构,磁路构件201和非磁性构件202在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固定于外旋转轴210的大径部210B。
如果将这种杯型结构的外转子200例如单支点支撑于第1箱体13,则在发生固有振动的情况、作用于外转子200的电磁吸引力与外转子200的固有振动发生共振而作用过大的力的情况下,会导致电磁振动变大。另外,在外转子200进行偏心驱动的情况下,会对单支点支撑的径向滚珠轴承施加过大的负荷,会对该径向滚珠轴承的抗老化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径向滚珠轴承22将外转子200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即圆筒轴214支撑于第2箱体14,上述径向滚珠轴承22比支撑外旋转轴210的径向滚珠轴承21在以旋转轴1C为中心的径方向上的尺寸大。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外转子200能采用双支点支撑结构,能防止上述那样的电磁振动的增大、对径向滚珠轴承21进行偏心驱动导致施加过大的负荷的情况。
在内筒部14B的内周固定有解析器传感器32。另一方面,在内旋转轴310上在径方向上与解析器传感器32相对地设有圆环状的解析器转子319。解析器转子319被解析器环320固定于内旋转轴310,使它们一体地旋转自如。
解析器传感器32通过检测解析器转子319的旋转角来检测内转子300的旋转角。
在内筒部14B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的内周设有径向滚珠轴承23。从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对内筒部14B插通螺栓25,将螺栓25与承盘318的螺帽部318A螺合,由此将径向滚珠轴承23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第2箱体14的内筒部14B通过径向滚珠轴承23支撑内旋转轴310使其旋转自如。
在外旋转轴210的大径部210B的内周设有径向滚珠轴承24。大径部210B通过径向滚珠轴承24支撑内旋转轴310的一端部使其旋转自如。
在第1垫片12中形成有贯通孔12A,从解析器传感器31延伸的配线31A贯通该贯通孔12A。另外,第1垫片12被夹装在第1箱体13与第1法兰11之间,从而在第1箱体13与第1法兰11之间确保供配线31A通过的空间。
在第2垫片15中形成有贯通孔15A,从解析器传感器32延伸的配线32A贯通该贯通孔15A。另外,第2垫片15被夹装在第2箱体14与第2法兰16之间,从而在第2箱体14与第2法兰16之间确保供配线32A通过的空间。
在第1箱体13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隔着圆筒状的第1垫片12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有第1法兰11。第1法兰11形成为以旋转轴1C为中心的径方向的尺寸比第1箱体13大的法兰形状,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于车辆的车体。
在第1法兰11的内周侧,在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设有联轴器33。对外旋转轴210的小径部210A通过联轴器33联结有例如未图示的车辆的驱动轴。外旋转轴210的旋转通过该联轴器33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轴。
在第2箱体14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隔着圆筒状的第2垫片15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有第2法兰16。第2法兰16形成为以旋转轴1C为中心的径方向的尺寸比第2箱体14大的法兰形状,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于车辆的车体。
在第2法兰16的内周侧,在内转子300的内旋转轴310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设有联轴器34,对该联轴器34的另一端部联结有例如车辆的未图示的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该联轴器34对内旋转轴310传递发动机的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对外旋转轴210联结车辆的驱动轴,对内旋转轴310联结发动机的输出轴,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也可以对外旋转轴210联结发动机的输出轴,对内旋转轴310联结车辆的驱动轴。
(关于绝缘体)
在这样构成的旋转电机1中,在将内转子300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直接连结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振动传到输出轴并传递给内转子300,内转子300的转子绕组330会发生振动。特别是在转子绕组330发生共振的情况下会发生大的振动。
如果转子绕组330发生振动,则转子绕组330的皮膜有可能在与包括电磁钢板的转子齿302之间摩擦破损。如果转子绕组330的皮膜破损就会导致转子绕组330发生接地故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6中,在内转子300中,在转子齿302与转子绕组330之间具备包括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等的绝缘体340。
该绝缘体340以预先缠绕在转子绕组330外侧的状态下保持,安装于每个转子齿302。由此,转子绕组330不会与转子齿302直接接触,因此防止转子绕组330的皮膜在与转子齿302之间摩擦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齿302不像现有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齿那样具备顶端的凸缘部,而是在顶端部与基部处截面形状相同,或者缓慢扩大。
由此,防止了由定子100产生而与内转子300的感应线圈I交链的磁通中的与内转子300的旋转不同步而发生变动的非同步磁通被转子齿302的凸缘部遮挡,能使感应线圈I高效地产生感应电流。另外,能将绝缘体340从径方向外侧安装到转子齿302。
以下,说明绝缘体340的详细构成。在图7、图8中,绝缘体340具有:作为缠绕转子绕组330的轴的筒部341;以及设置在该筒部341的转子径方向外侧端部的凸缘部342。
在筒部341的转子径方向外侧,与凸缘部342之间隔开间隙地缠绕有感应线圈I。在筒部341的转子径方向内周侧缠绕有励磁线圈F。
在筒部341中设有矩形截面形状的嵌合孔341A,该嵌合孔341A形成为能让转子齿302无间隙嵌合的尺寸。
凸缘部342形成为从筒部341的转子径方向外侧的端部沿着内转子300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延伸突出。另外,凸缘部342在轴线方向上也延伸突出,该延伸突出的部分形成为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周向的长度。
该绝缘体340在缠绕有感应线圈I和励磁线圈F的盒式线轴的状态下使转子齿302嵌合于嵌合孔341A,由此从径方向外侧安装于转子齿302。
这样,绝缘体340在缠绕有转子绕组330的状态下可从径方向外侧对转子铁芯301的转子齿302中的每个转子齿302自由地安装拆卸,成为所谓盒式线轴的结构,因此除了保护转子绕组330的皮膜的效果以外,还能实现提高内转子300的组装性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340具有将缠绕感应线圈I的区域和缠绕励磁线圈F的区域分隔开的中间肋343。该中间肋343形成为与凸缘部342同样地从筒部341延伸突出到槽303。
另外,绝缘体340具有位于比中间肋343靠旋转轴1C侧的内侧肋344。内侧肋344形成为与凸缘部342同样地从筒部341的转子径方向内周部延伸突出到槽303,将缠绕励磁线圈F的区域分隔开。
(关于保持构件)
在这样构成的旋转电机1中,当内转子300旋转时,会对配置于绝缘体340的转子绕组330施加大的离心力,因此需要防止转子绕组330由于离心力而向径方向外侧位置偏移或者意外飞出。因此,内转子300具备克服离心力而支撑转子绕组330的T字形状的保持构件350。
在图9、图10中,保持构件350形成为T字状的截面形状,配置在内转子300的槽303内。
保持构件350配置在内转子300的相邻的转子齿302之间,具有:在该转子齿302侧受支撑的支撑部352;以及脚部351,其与支撑部352连接,在转子齿302之间的旋转轴1C侧的底部受支撑。
支撑部352形成为板状,从脚部351的径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周向两侧按梁状伸出。脚部351形成为板状,在径方向上延伸。脚部351与转子铁芯301的轴线方向的全长大致相同或者具有比该轴线方向的全长略短的长度。
另外,在脚部351上设有板状的狭缝插入部353,该狭缝插入部353从脚部351的径方向内侧的端部向周向两侧延伸。狭缝插入部353形成得比支撑部352短。
在图9、图11中,保持构件350配置在安装于转子齿302的绝缘体340之间。具体地说,在内转子300的转子铁芯301中,在槽303的底部形成有狭缝304,该狭缝304在周向上直线状延伸,并且在其中央部开口为槽303。
对该狭缝304从轴线方向插入并保持有保持构件350的脚部351的狭缝插入部353。这样,使用于支撑脚部351的狭缝插入部353的狭缝304形成于槽303的底部的转子铁芯301而非配置转子绕组330的槽303,从而不会对磁回路造成负面影响,并且不会降低转子绕组330的占有率。
另外,在相邻的转子绕组330之间形成有间隙,对该间隙从轴线方向插入有保持构件350的脚部351。
而且,在转子绕组330的感应线圈I与绝缘体340的凸缘部342之间形成有间隙,对该间隙从轴线方向插入有保持构件350的支撑部352。
这样,保持构件350的脚部351、支撑部352和狭缝插入部353被插入非常窄的间隙。因此,保持构件350需要在组装时能以薄的有柔性的状态插入间隙,插入间隙后需要能克服离心力来保持绝缘体340的刚性和强度。
为了满足这种相反的要求,如图10所示,如下构成保持构件350:将2张片状的绝缘纸成型为コ字型后背靠背地通过热熔敷贴合成为基材,使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材料浸入该基材,使其固化。
绝缘纸由能利用毛细管效应吸引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材料的纤维质或者多孔质的材料构成。绝缘纸能采用对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的纤维状的片(所谓PET纸)的两面用粘接剂贴合包括芳纶树脂的纤维状的片(所谓芳纶纸)而构成的多层层压结构的绝缘纸。这样,除了毛细管效应以外,还能给绝缘纸带来绝缘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另外,绝缘纸也可以使用PPS(聚苯硫醚)树脂。
在保持构件350的准备工序中,构成保持构件350的2张绝缘纸通过热熔敷贴合,从而能维持能插入前述的各间隙的柔软性地形成为T字形。
并且,在保持构件350的组装工序中,如图12所示,保持构件350的绝缘纸从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嵌入转子铁芯301的各转子齿302。然后,对绝缘纸封入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材料。该液状的固化剂由于插入保持构件350的脚部351、支撑部352和狭缝插入部353的间隙非常窄带来的毛细管效应而在各间隙中蔓延。并且,液状的固化剂由于绝缘纸所具有的毛细管效应而被绝缘纸吸引。然后,液状的固化材料被固化,从而保持构件350成为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的构件。
在此,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剂也用于转子绕组330的固定。转子绕组330在预先缠绕于绝缘体340的状态下安装到转子齿302后,对绝缘体340间注入液状的固化材料从而被固定。因此,对保持构件350注入液状的固化剂的注入工序和对转子绕组330注入液状的固化剂的注入工序能作为1个工序同时进行。
在液状的固化剂固化后的保持构件350中,支撑部352被固化材料固定于绝缘体340的凸缘部342和感应线圈I的外周面,在凸缘部342和感应线圈I的外周面侧之间受支撑。
另外,脚部351的狭缝插入部353被固化材料固定于内转子300的槽303的底部形成的狭缝304,在该狭缝304中受支撑。
这样,除了插入相邻的转子绕组330的间隙中的脚部351处的固化材料带来的保持力以外,还能利用绝缘体340的凸缘部342和感应线圈I的外周面处的保持力以及脚部351和狭缝插入部353处的保持力来将保持构件350和转子绕组330保持于内转子300。
因此,保持构件350能克服离心力而稳固地保持绝缘体340和转子绕组330,防止缠绕于绝缘体340的转子绕组330由于离心力而位置偏移。
另外,能将绝缘纸在成型和热熔敷后的带有柔软性的状态下插入间隙,因此能良好地顺利进行包括插入作业的组装工序。
另外,保持构件350包括绝缘纸,因此在将树脂、漆等液状的固化材料封入绝缘纸时,能利用毛细管效应将固化材料吸引到绝缘纸中固化从而提高保持构件350的强度。
另外,利用绝缘纸的毛细管效应,绝缘纸吸引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剂并使其固化,因此能将保持构件350形成为具有强度的构件,能以低成本提高保持构件350的强度。
说明如上所述的旋转电机1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保持构件350配置在内转子300的相邻的转子齿302之间,具有:在该转子齿302侧受支撑的支撑部352;以及脚部351,其与支撑部352连接,在转子齿302之间的旋转轴1C侧的底部受支撑。
并且,缠绕于内转子300的转子绕组330被漆、树脂等液状的固化材料固定,保持构件350由能吸收液状的固化材料的绝缘纸形成。
根据该构成,为了用液状的固化材料固定内转子300的转子绕组330,利用能吸收液状的固化材料的绝缘纸形成保持构件350,由此将绝缘纸中吸收的液状的固化材料固化,因此将线圈和保持构件350一体地保持,能利用保持构件350防止转子绕组330从内转子300的槽303意外飞出。
另外,能通过绝缘纸中吸收的固化材料固化来提高保持构件350的强度,因此能使保持构件350的厚度变薄,利用液状的固化材料将线圈和保持构件350保持为一体,因此能确保内转子300中的转子绕组330的占有率来抑制转矩的降低。
其结果是,能确保内转子300的转子绕组330的占有率,抑制转矩的降低,并且能利用保持构件350抑制转子绕组330从内转子300的槽303意外飞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在内转子300中,卷绕有线圈的绝缘体340安装于每个转子齿302,保持构件350配置在安装于转子齿302的绝缘体340之间,转子绕组330通过在安装于转子齿302的绝缘体340间注入液状的固化材料而被固定。
根据该构成,能将对保持构件350注入固化剂的注入工序和对转子绕组330注入液状的固化剂的注入工序作为1个工序同时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绝缘体340具有沿着内转子300的外周面形成的凸缘部342,保持构件350的支撑部352在绝缘体340的凸缘部342和感应线圈I的外周面侧之间受支撑,保持构件350的脚部351在内转子300的槽303的底部形成的狭缝304处受支撑。
根据该构成,除了插入相邻的转子绕组330的间隙的脚部351处的固化材料带来的保持力以外,还能利用绝缘体340的凸缘部342和感应线圈I的外周面处的保持力以及脚部351和狭缝插入部353处的保持力将保持构件350和转子绕组330保持于内转子300。
因此,保持构件350能克服离心力而稳固地保持绝缘体340和转子绕组330,防止缠绕于绝缘体340的转子绕组330由于离心力而发生位置偏移。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施加变更。希望将所有这样的修正和等效方案包含于权利要求。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是径向间隙结构的内转子型,也可以是轴向间隙结构或者外转子结构。另外,各线圈能采用铜线、铝导体、利兹线。另外,磁路构件201、转子铁芯301也能采用作为软磁性复合材料的SMC(Soft Magnetic Composite)铁芯来代替层叠电磁钢板。另外,旋转电机1不仅能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也能应用于风力发电机、工作机械等其它工业领域。

Claims (3)

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
定子,其具有通电时产生磁通的电枢线圈;
转子,其具有并列排在周向上的多个突极部,上述突极部卷绕有与上述磁通交链的线圈;以及
保持构件,其具备支撑部和腿部,上述支撑部配置在上述转子的相邻的突极部之间,由上述突极部一侧支撑;上述腿部连接于上述支撑部,由上述突极部之间的旋转轴侧的底部支撑,
上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卷绕于上述转子的线圈由液状的固化材料固定,
上述保持构件由能吸收上述液状的固化材料的绝缘纸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形成为:卷绕有上述线圈的绝缘体安装于每个上述突极部,
上述保持构件配置在安装于上述突极部的绝缘体间,
通过向安装于上述突极部的绝缘体间注入上述液状的固化材料对上述线圈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具有沿着上述转子的外周面形成的凸缘部,
上述保持构件的支撑部由上述绝缘体的凸缘部与上述线圈的外周面侧之间支撑,
上述保持构件的腿部由上述转子的底部形成的狭缝处支撑。
CN201610740577.5A 2015-08-31 2016-08-26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6487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1358A JP6593038B2 (ja) 2015-08-31 2015-08-31 回転電機
JP2015-171358 2015-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181A true CN106487181A (zh) 2017-03-08
CN106487181B CN106487181B (zh) 2019-01-15

Family

ID=5801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0577.5A Active CN106487181B (zh) 2015-08-31 2016-08-26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93038B2 (zh)
CN (1) CN106487181B (zh)
DE (1) DE1020162161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708A (zh) * 2018-12-19 2019-05-07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高温超导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3625B1 (ko) * 2019-01-21 2020-11-03 (주)항남 3 분할 적층 코어로 이루어진 모터 코어
CN110154323A (zh) * 2019-05-13 2019-08-23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L形绝缘纸包塑骨架制作方法及制作装置
WO2023232532A1 (de) * 2022-06-03 2023-12-07 Robert Bosch Gmbh Ro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297A (en) * 1960-05-12 1962-11-14 Chrysler Corp Coil coating method
DE102006003498A1 (de) * 2006-01-24 2007-08-09 Robert Bosch Gmbh Zwischenphasenisolation
US20080079375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Denso Corporation Rotary electric apparatus having rotor with field winding inducing current therethrough for generating magnetic field
CN104272562A (zh) * 2012-03-07 2015-01-07 杜邦帝人先进纸(日本)有限公司 发动机用线圈骨架
CN104471837A (zh) * 2012-09-06 2015-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气装置的转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4081A (ja) * 2004-02-09 2005-08-18 Tamagawa Seiki Co Ltd 巻線絶縁構造
JP5281822B2 (ja) * 2008-05-21 2013-09-0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5911712B2 (ja) * 2011-12-01 2016-04-27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及び自動車
WO2013110656A1 (de) * 2012-01-26 2013-08-0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Rotor für eine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DE202012000842U1 (de) * 2012-01-26 2012-02-0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Rotor für eine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Elektromo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297A (en) * 1960-05-12 1962-11-14 Chrysler Corp Coil coating method
DE102006003498A1 (de) * 2006-01-24 2007-08-09 Robert Bosch Gmbh Zwischenphasenisolation
US20080079375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Denso Corporation Rotary electric apparatus having rotor with field winding inducing current therethrough for generating magnetic field
CN104272562A (zh) * 2012-03-07 2015-01-07 杜邦帝人先进纸(日本)有限公司 发动机用线圈骨架
CN104471837A (zh) * 2012-09-06 2015-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气装置的转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708A (zh) * 2018-12-19 2019-05-07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高温超导电机
CN109728708B (zh) * 2018-12-19 2020-08-07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高温超导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181B (zh) 2019-01-15
JP2017050941A (ja) 2017-03-09
DE102016216165A1 (de) 2017-03-02
JP6593038B2 (ja) 2019-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7140B (zh) 旋转电机
RU2568300C2 (ru) Ротор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с модуляцией полюсов
US20230179045A1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wrapping
KR101140924B1 (ko) 더블 스테이터-더블 로터형 모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탁기의 직결형 구동 장치
JP5751794B2 (ja) 電気式乗物のための牽引モータ
CN101572464B (zh) Halbach阵列并列转子混合励磁无刷同步电机
CN106487177B (zh) 旋转电机
CN106487181A (zh) 旋转电机
CN105990968B (zh) 轴向间隙型的旋转电机
JP6485102B2 (ja) 回転電機
CN104094501B (zh) 混合励磁式旋转电机
US20150091403A1 (en) Transverse flux machine and vehicle
CN108336837A (zh) 一种混合励磁直驱电机
US20120146338A1 (en) Electric alternator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s
CN106374707A (zh) 电机
CN106487180B (zh) 旋转电机
CN106487175A (zh) 旋转电机
CN105659472A (zh) 电机
KR101238855B1 (ko) 이중 공극형 발전기
JP2018061379A (ja) 回転電機
CN106487174A (zh) 旋转电机
CN105846620A (zh) 旋转电机
CN105846621B (zh) 旋转电机
JP5478619B2 (ja) 回転電機
CN102035274A (zh) 径向结构充磁外转子双凸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