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4786A -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4786A
CN106484786A CN201610831008.1A CN201610831008A CN106484786A CN 106484786 A CN106484786 A CN 106484786A CN 201610831008 A CN201610831008 A CN 201610831008A CN 106484786 A CN106484786 A CN 106484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ps vehicles
characterizing
website
information
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10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4786B (zh
Inventor
张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310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4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4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4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4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4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本发明能够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绝大部分的市民及游客的主要出行工具,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出现了大量的公共交通服务平台。
目前,公共交通服务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出行信息要求,将所有可乘坐的车辆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随机选择车辆进行出行。然而该方式选择的车辆可能存在拥挤等问题,因此,降低了用户的出行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以便于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优选地,
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座位占用数量;
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优选地,
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车辆满载率;
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优选地,
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第三公式,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Ej=α1×Pj2×Tj3×Lj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优选地,
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车辆满载率,利用第四公式,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二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四公式包括:
Fi=β1×Vi2×Ti3×Li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优选地,
其中,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第一获取子单元,其中,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座位占用数量;
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优选地,
其中,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二发送子单元、第二获取子单元,其中,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车辆满载率;
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优选地,
其中,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进一步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和第一处理子单元;
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第三公式,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Ej=α1×Pj2×Tj3×Lj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优选地,
其中,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进一步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车辆满载率,利用第四公式,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二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四公式包括:
Fi=β1×Vi2×Ti3×Li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系统,该系统置包括:
至少一个查询终端,和上述任一所述车辆查询装置;
每一个查询终端,用于向所述车辆查询装置发送目标出行信息。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计数终端,其中,每一个计数终端设置在相应的出行车辆上;
每一个计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车辆查询装置发送的提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提取指令将对应的计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查询装置。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根据接收的用户通过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并且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然后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将获取的车厢占用信息反馈给查询终端。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出行信息确定至少一条出行路线,并可以实时查询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中每一条出行路线中所有出行车辆上的车厢占用信息,用户通过获取的车厢占用信息情况,选择满足自己出行要求的出行车辆,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查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步骤103: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
步骤104: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根据接收的用户通过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并且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然后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将获取的车厢占用信息反馈给查询终端。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出行信息确定至少一条出行路线,并可以实时查询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中每一条出行路线中所有出行车辆上的车厢占用信息,用户通过获取的车厢占用信息情况,选择满足自己出行要求的出行车辆,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公式(1),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座位占用数量;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1)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其中,计数终端获取计数信息的方式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方式:在计数终端中设置有存储器,计数终端每采集到刷卡信息时,会获取该刷卡信息对应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唯一编码确定该刷卡信息是对应上车信息还是下车信息;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唯一编码时,表明该刷卡信息对应下车信息,则将下车人数总量加1,并将存储器中存储的该唯一编码删除;在存储器中未存储有该唯一编码时,表明该刷卡信息对应上车信息,则将上车人数总量加1,并将该唯一编码存储在存储器中。
需要说明的是,计数终端获取计数信息的上述方式为一优选方式,本实施例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其中,所述额定座位数量,是每一辆出行车辆的实际包括的座位数量,该额定座位数量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计数终端发送的。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每一个出行线路中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在出行线路中各个站点上的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以及确定的每一辆出行车辆设定的额定座位数量,计算每一辆出行车辆在每一个站点上的座位占用数量,保证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到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座位占用数量,方便用户根据座位占用数量确定乘坐满足自己需要的出行车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公式(2),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车辆满载率;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的获取方法与上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请参见上一个实施例。
所述额定乘客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可以等于额定座位数量,也可以是根据车厢的面积确定最大可以容纳处于站立状态的乘客数量和额定座位数量相加的数量。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每一个出行线路中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在出行线路中各个站点上的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以及确定的每一辆出行车辆设定的额定乘客数量,计算每一辆出行车辆在每一个站点上的车辆满载率,保证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到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辆满载率,方便用户根据车辆满载率确定乘坐满足自己需要的出行车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预计出行耗用的时间、预计出行距离以及对出行车辆上座位的要求,综合选择出行车辆。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公式(3),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Ej=α1×Pj2×Tj3×Lj (3)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座位占用数量权重、耗用时间权重和行驶距离权重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具体确定。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可以根据起始站点和终点站点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可以根据起始站点和终点站点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预计行驶距离,及每一辆出行车辆的平均速度来计算得出。
根据每一辆出行车辆中的座位占用数量、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计算出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一评价指标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其中第一评价指标越小,其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的优先级越高,在第一优先级顺序中的位置为靠前。
根据上述实施例,根据目标出行信息,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以及每一辆出行车辆中的座位占用数量,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一评定指标确定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车厢占用信息中快速的确定一辆综合满足了距离、时间和座位占用的方面要求的出行车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实施例在计算座位占用数量或车辆满载率时,可不向计数终端发送提取指令,而是由计数终端在每确定刷卡信息对应上车信息时,则反馈一个上车人数,在每确定刷卡信息对应下车信息时,则反馈一个下车人数,对于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在车辆查询装置这一端进行计算。
进一步地,还可以是由计数终端直接反馈当前车辆上的人数总量,由车辆查询装置这一端根据该当前车辆上的人数总量计算座位占用数量或车辆满载率。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可以在车厢占用信息中快速的确定一辆综合满足了距离、时间和座位占用方面要求的出行车辆。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车辆满载率,利用公式(4),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二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Fi=β1×Vi2×Ti3×Li (4)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车辆满载率权重、耗用时间权重和行驶距离权重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具体确定。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可以根据起始站点和终点站点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可以根据起始站点和终点站点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预计行驶距离,及每一辆出行车辆的平均速度来计算得出。
根据每一辆出行车辆中的车辆满载率、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计算出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二评价指标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其中第二评价指标越小,其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的优先级越高,在第二优先级顺序中的位置为靠前。
根据上述实施例,根据目标出行信息,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以及每一辆出行车辆中的车辆满载率,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二评定指标确定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车厢占用信息中快速的确定一辆综合满足了距离、时间和座位占用的方面要求的出行车辆。
下面以地铁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设置专用车厢,其中所有地铁出行路线中的每一辆地铁都包括一节特殊人群专用车厢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查询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车辆查询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所述查询终端可以是个手机APP和电脑显示器中的浏览器中的任一种,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可以包括出行起始站点和出行终点站点,例如,本实施例中用户1通过手机APP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为从站点B到站点E,那么接受到目标出行信息就包括从站点B到站点E。
步骤202: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从站点B到站点E这个目标出行信息,查询能够从站点B到站点E所有的地铁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地铁出行路线中包括的所有地铁出行车辆,比如经过查询,从站点B到站点E相应的地铁出行路线为地铁出行路线1、地铁出行路线2和地铁出行路线3,以及地铁出行路线1中包括地铁出行车辆1a、地铁出行车辆2a和地铁出行车辆3a,地铁出行路线2中包括地铁出行车辆1b和地铁出行车辆2b,地铁出行路线3中包括地铁出行车辆1c、地铁出行车辆2c、地铁出行车辆3c和地铁出行车辆4c。
查询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数据可以从外部交通数据库中查询,也可以是在内部的存储数据中查询。
步骤203:判断选择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的类型,当选择获取车厢占用信息为座位占用数量时,执行步骤204;当选择获取车厢占用信息为车辆满载率时,执行步骤207。
步骤204: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特殊人群专用车厢都有一个计数终端。第一提取指令,用于触发每一个计数终端发送当前地铁出行车辆中的特殊人群专用车厢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
其中,每一个乘坐专用车厢的出行人员都持有一张出行卡,每一张出行卡的编码是唯一的,不存在重复。在计数终端中设置有存储器,计数终端每采集到刷卡信息时,会获取该刷卡信息对应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唯一编码确定该刷卡信息是对应上车信息还是下车信息;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唯一编码时,表明该刷卡信息对应下车信息,则将下车人数总量加1,并将存储器中存储的该唯一编码删除;在存储器中未存储有该唯一编码时,表明该刷卡信息对应上车信息,则将上车人数总量加1,并将该唯一编码存储在存储器中。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地铁出行车辆1a、地铁出行车辆2a、地铁出行车辆3a、地铁出行车辆1b、地铁出行车辆2b、地铁出行车辆1c、地铁出行车辆2c、地铁出行车辆3c和地铁出行车辆4c对应的计数终端。
步骤205: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并计算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座位占用数量。
每一条地铁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地铁出行路线2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B1、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地铁出行路线3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B1、站点C1、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
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地铁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公式(1),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地铁出行车辆对应的专用车厢的座位占用数量。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1)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当前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以地铁出行线路1中的地铁出行车辆1a为例,对座位占用数量的计算过程进行说明,其中,地铁出行线路1中地铁出行车辆1a中专用车厢的额定座位数量的数量就是专用车厢中预先设定的座位总量,额定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进行数量调整。地铁出行线路1中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而目标出行信息为从站点B到站点E,那么接收地铁出行车辆1a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地铁出行车辆1a在当前查询时间点,对应的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中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那么就利用接收到的各个站点的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以及地铁出行车辆1a中专用车厢的额定座位数量,利用公式(1)计算地铁出行车辆1a在各个站点的座位占用数量。
步骤206: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执行步骤210。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公式(3),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Ej=α1×Pj2×Tj3×Lj (3)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座位占用数量权重、耗用时间权重和行驶距离权重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具体确定。从站点B到站点E预计行驶距离可以根据从站点B到站点E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从站点B到站点E预计耗用时间可以根据从站点B到站点E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预计行驶距离,及每一辆出行车辆的平均速度来计算得出。由于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站点设置情况不一样,且具体的行驶路线不同,比如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地铁出行路线2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B1、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那么地铁出行线路1中从站点B到站点E中间所经过的站点数量就与地铁出行路线2中从站点B到站点E中间所经过的站点数量就有所不同。
根据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座位占用数量、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计算出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一评价指标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的车厢占用信息第一优先级顺序,其中第一评价指标越小,其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的优先级越高,在第一优先级顺序中的位置为靠前。比如,地铁出行车辆1a的第一评价指标比地铁出行车辆1b的小,那么地铁出行车辆1a的优先级就高,排序就排在地铁出行车辆1b的前面。
步骤207: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特殊人群专用车厢都有一个计数终端。第一提取指令,用于触发每一个计数终端发送当前地铁出行车辆中的特殊人群专用车厢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
其中,计数终端的具体处理过程与步骤204中的描述一致。
步骤208: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并计算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车辆满载率。
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公式(2),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对应的车辆满载率;
步骤209: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执行步骤210。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公式(4),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Fi=β1×Vi2×Ti3×Li (4)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车辆满载率权重、耗用时间权重和行驶距离权重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来具体确定。从站点B到站点E预计行驶距离可以根据从站点B到站点E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从从站点B到站点E预计耗用时间可以根据从站点B到站点E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计算得出预计行驶距离,及每一辆出行车辆的平均速度来计算得出。由于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站点设置情况不一样,且具体的行驶路线不同,比如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地铁出行路线2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B1、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那么地铁出行线路1中从站点B到站点E中间所经过的站点数量就与地铁出行路线2中从站点B到站点E中间所经过的站点数量就有所不同。
根据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车辆满载率、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计算出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二评价指标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每二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的车厢占用信息第二优先级顺序,其中第二评价指标越小,其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的优先级越高,在第二优先级顺序中的位置为靠前。比如,地铁出行车辆1a的第二评价指标比地铁出行车辆1b的小,那么地铁出行车辆1a的优先级就高,排序就排在地铁出行车辆1b的前面。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额定乘客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可以等于额定座位数量,也可以是根据车厢的面积确定最大可以容纳处于站立状态的乘客数量和额定座位数量相加的数量。并根据接收到的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在各个站点的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根据公式(4)计算得出每一辆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对应的车辆满载率。
步骤210: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按照第一优先级顺序或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当车厢占用信息无论选用的座位占用数量时,按照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用户,其中发送的车厢占用信息可以包括每一个地铁出行路线中的每一个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在各个站点的座位占用数量,比如,在实施例中,虽然目标出行信息就包括是从站点B到站点E,比如确定的线路为地铁出行路线1,那么就将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对应的专用车厢座位占用数量都发送给用户。也给用户发送只发送目标出行信息中起始站点之前临近的站点的座位占用数量,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出行信息就包括是从站点B到站点E,比如确定的线路为地铁出行路线1,其中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那么就将站点B之前临近一站站点A的座位占用数量发送给用户。
当车厢占用信息无论选用车辆满载率时,按照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用户,其中发送的车厢占用信息可以包括每一个地铁出行路线中的每一个地铁出行车辆中的专用车厢在各个站点的车辆满载率,比如,在实施例中,虽然目标出行信息就包括是从站点B到站点E,比如确定的线路为地铁出行路线1,那么就将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对应的专用车厢车辆满载率都发送给用户。也给用户发送只发送目标出行信息中起始站点之前临近的站点的车辆满载率,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出行信息就包括是从站点B到站点E,比如确定的线路为地铁出行路线1,其中地铁出行路线1包括: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和站点F,那么就将站点B之前临近一站站点A的车辆满载率发送给用户。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查询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301发送的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获取单元303,用于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
发送单元304,用于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如图4所示,所述获取单元303,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401、第一获取子单元402,其中,
第一发送子单元401,用于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第一获取子单元402,用于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公式(1),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座位占用数量;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1)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如图5所示,所述获取单元303,包括:第二发送子单元501、第二获取子单元502,其中,
第二发送子单元501,用于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第二获取子单元502,用于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公式(2),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车辆满载率;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如图6所示,上述所述车辆查询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处理单元601;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601,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6011和第一处理子单元6012;
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601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6012,用于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公式(3),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Ej=α1×Pj2×Tj3×Lj (3)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如图7所示,上述所述车辆查询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处理单元701;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1,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7011和第二处理子单元7012;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701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7012,用于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车辆满载率,利用第四公式,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二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Fi=β1×Vi2×Ti3×Li (4)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查询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查询终端801,和上述任一所述车辆查询装置802;
每一个查询终端801,用于向所述车辆查询装置802发送目标出行信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车辆查询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计数终端901,其中,每一个计数终端设置在相应的出行车辆上;
每一个计数终端901,用于接收所述车辆查询装置802发送的提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提取指令将对应的计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查询装置802。
另外,由于地铁专用车厢的历史数据可以作为专业车厢人流数据分析与调度的依据,该系统设置了灾难恢复功能,因此可以提高该系统总体服务级利用率,并提供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上述装置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接收的用户通过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并且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然后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将获取的车厢占用信息反馈给查询终端。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出行信息确定至少一条出行路线,并可以实时查询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中每一条出行路线中所有出行车辆上的车厢占用信息,用户通过获取的车厢占用信息情况,选择满足自己出行要求的出行车辆,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每一个出行线路中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在出行线路中各个站点上的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以及确定的每一辆出行车辆设定的额定座位数量,计算每一辆出行车辆在每一个站点上的座位占用数量,保证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到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座位占用数量,方便用户根据座位占用数量确定乘坐满足自己需要的出行车辆。
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每一个出行线路中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在出行线路中各个站点上的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以及确定的每一辆出行车辆设定的额定乘客数量,计算每一辆出行车辆在每一个站点上的车辆满载率,保证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到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辆满载率,方便用户根据车辆满载率确定乘坐满足自己需要的出行车辆。
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出行信息,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以及每一辆出行车辆中的座位占用数量,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一评定指标确定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车厢占用信息中快速的确定一辆综合满足了距离、时间和座位占用的方面要求的出行车辆。
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出行信息,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的时间、每一辆出行车辆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的距离以及每一辆出行车辆中的车辆满载率,确定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第二评定指标确定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车厢占用信息中快速的确定一辆综合满足了距离、时间和座位占用的方面要求的出行车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座位占用数量;
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包括:
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车辆满载率;
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V i = N i - M 11 i + M 12 i - M 21 i + M 22 i - ... - M n 1 i + M n 2 i N i × 100 %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第三公式,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Ej=α1×Pj2×Tj3×Lj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车辆满载率,利用第四公式,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二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四公式包括:
Fi=β1×Vi2×Ti3×Li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6.一种车辆查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目标出行信息;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查询相应的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查询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至少一辆出行车辆;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条出行路线以及每一条出行路线上包括的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车厢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查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第一获取子单元,其中,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座位占用数量;
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Pj=Hj-(Hj-S11j+S12j-S21j+S22j-…-Sn1j+Sn2j)
其中,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Sn1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Sn2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H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额定座位数量;
和/或,
其中,每一条出行路线,包括至少一个站点;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二发送子单元、第二获取子单元,其中,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第二提取指令至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每一辆出行车辆对应的计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提取指令发送的计数信息,所述计数信息包括:当前出行车辆在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每一个站点上车人数总量和下车人数总量,并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每一辆当前出行车辆对应的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其中,所述车厢占用信息包括车辆满载率;
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V i = N i - M 11 i + M 12 i - M 21 i + M 22 i - ... - M n 1 i + M n 2 i N i × 100 %
其中,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Mn1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上车人数总量;所述Mn2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在站点n下车人数总量;所述N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额定乘客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查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进一步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和第一处理子单元;
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座位占用数量,利用第三公式,计算第一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一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Ej=α1×Pj2×Tj3×Lj
其中,所述E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的第一评定指标;所述α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权重;所述α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耗用时间权重;α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行驶距离权重;所述P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中座位占用数量;所述T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j用于表征出行车辆j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和/或,
其中,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包括:起始站点及终点站点;
进一步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行信息,及每一条出行路线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并确定所述每一辆出行车辆从所述起始站点到达所述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耗用时间、所述行驶距离及所述车辆满载率,利用第四公式,计算第二评定指标,并根据所述第二评定指标大小确定所述车厢占用信息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并将所述车厢占用信息按照所述第二优先级顺序发送给所述查询终端;
所述第四公式包括:
Fi=β1×Vi2×Ti3×Li
其中,所述F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第二评定指标;所述β1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中车辆满载率权重;所述β2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耗用时间权重;所述β3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行驶距离权重;所述V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的车辆满载率;所述T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耗用时间;所述Li用于表征出行车辆i从起始站点到达终点站点预计行驶距离。
9.一种车辆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查询终端,和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车辆查询装置;
每一个查询终端,用于向所述车辆查询装置发送目标出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计数终端,其中,每一个计数终端设置在相应的出行车辆上;
每一个计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车辆查询装置发送的提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提取指令将对应的计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查询装置。
CN201610831008.1A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484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1008.1A CN106484786B (zh)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1008.1A CN106484786B (zh)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4786A true CN106484786A (zh) 2017-03-08
CN106484786B CN106484786B (zh) 2019-05-14

Family

ID=58267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1008.1A Active CN106484786B (zh)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47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6382A (zh) * 2019-03-21 2020-09-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运行车辆座位状态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2912A (zh) * 2020-07-22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乘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63987A (zh) * 2022-04-13 2022-05-10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一种强度与持续时间融合的拥挤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23061B1 (de) * 1997-12-12 2002-07-24 Precimatio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Anzeigen der voraussichtlich bis zur Ankunft des nächsten Fahrzeuges verbleibenden Zeit an Haltestellen eines Verkehrsmittel
CN102376161A (zh) * 2010-08-24 2012-03-14 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公交信息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03020104A (zh) * 2012-09-27 2013-04-03 韩金山 公交信息查询方法、收集方法与公交信息系统
CN104537866A (zh) * 2014-12-26 2015-04-22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多功能公交车语音报站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23061B1 (de) * 1997-12-12 2002-07-24 Precimatio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Anzeigen der voraussichtlich bis zur Ankunft des nächsten Fahrzeuges verbleibenden Zeit an Haltestellen eines Verkehrsmittel
CN102376161A (zh) * 2010-08-24 2012-03-14 北京牡丹视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公交信息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03020104A (zh) * 2012-09-27 2013-04-03 韩金山 公交信息查询方法、收集方法与公交信息系统
CN104537866A (zh) * 2014-12-26 2015-04-22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多功能公交车语音报站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6382A (zh) * 2019-03-21 2020-09-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运行车辆座位状态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2912A (zh) * 2020-07-22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乘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63987A (zh) * 2022-04-13 2022-05-10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一种强度与持续时间融合的拥挤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4786B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2771B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导航方法
CN110428117B (zh) 城市轨道交通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方法及系统
CN103985247B (zh) 基于城市叫车需求分布密度的出租车运力调度系统
CN103177561B (zh) 公交实时路况的生成方法
CN106679683A (zh) 获取出行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7040B (zh) 一种基于ic卡数据公交车辆车内拥挤程度计算方法
CN105070037A (zh) 一种综合管理播报的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03017780B (zh) 移动状态下公交线路的规划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6484786A (zh) 一种车辆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61804B (zh) 基于多指标分类交集的公交线路调整备选集合确定方法
CN107273999A (zh) 一种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CN103761589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清分方法
CN104217129A (zh) 一种城轨路网客流估算方法
CN104809344A (zh) 一种基于ic卡数据的公交站点区间客流估计方法
WO2002021351A1 (de) Verfahren zum signalisieren eines abreisezeitpunkts und mobiles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CN105843810A (zh) 一种规划出行路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71507A (zh) 一种召车方法、召车平台及系统
CN102831767A (zh) 一种综合成本优化的城市公共交通多模式站点停靠方法
CN103093644A (zh) 基于lbs提供、预测和推荐停车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06622A (zh) 一种乘车路线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7204124B (zh) 公交车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6534384A (zh) 共享单车的路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91967A (zh) 一种搭乘出租车的推荐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08877263A (zh) 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调度系统
CN111161531A (zh) 一种基于公交车载终端判断线路正返程和进出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