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0447A -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 Google Patents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0447A
CN106470447A CN201610649688.5A CN201610649688A CN106470447A CN 106470447 A CN106470447 A CN 106470447A CN 201610649688 A CN201610649688 A CN 201610649688A CN 106470447 A CN106470447 A CN 106470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ervice
data
quality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96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0447B (zh
Inventor
陈陪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470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0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根据一范例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反应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服务品质(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应用服务品质参数建立无线电承载、通过无线电承载接收上行传输的数据、缓冲上行传输的数据以及传输前述数据。本发明可提供一个更加弹性的通信系统,由于本发明将无线电存取程序与核心网络连结程序分开,故核心网络或基地台可自行协议以决定之后何时处理机器型态通信或物联网的非紧急性小数据。

Description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背景技术
回报非紧急性状况下的小数据是机器型态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一种应用。例如,在家中的水、电或瓦斯表可以通过发送数据至云端网络以将前述数据传输给用户或公用事业公司。同样地,部署在山上的温度或雨量探测器可以传输观察数据至研究机构或政府机关。有关此类应用的特性包括小数据、设备发起的回报、非紧急性以及低消耗电量。小数据意味着传输的总量只能是几个封包。非紧急性意味着数据不需要即刻到达目标而是可以容忍延迟,使得在多数情况下,数据在传输后20-30分到达目的地并不会造成任何差别。
图1至图4及其对应的文字说明描述了现行传输小数据的流程。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是属于分封交换系统(packet-switch system)。在前述系统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需要网际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以存取网际网络。在LTE系统中,用户设备可通过执行连结程序取得IP地址。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规范24.301介绍了一种典型的连结程序。以下引述部分3GPP技术规范24.301第5.5.1.2.4章相关内容:“...若网络核准连结请求,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应传输连结核准消息(ATTACH ACCEPT message)至UE并启动计时器T3450。MME应将连结核准消息与包含于演进式封包系统会谈管理(Evolved Packet System SessionManagement,EPS Session Management,ESM)消息的容器信息元件(ESM messagecontainer information element)的启用预设演进式封包系统承载情境请求消息(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message)一并传输以启用预设承载”。
以下引述部分3GPP技术规范24.301第6.4.1.2章相关内容:“MME应通过发送启用预设演进式封包系统承载情境请求消息来发起预设承载情境启用程序,并进入等待承载情境启用(BEARER CONTEXT ACTIVE PENDING)的状态。作为连结程序的一部分,当预设承载被启用时,MME应与核准连结一并传输启用预设演进式封包系统承载情境请求消息,并且不应启动计时器3485...”。
图1依据3GPP技术规范24.301的表格8.3.6.1显示启用预设演进式封包系统承载情境请求消息的内容。由图1可知,数据封包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地址为启用预设演进式封包系统承载情境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元件。这意味着UE可以在与LTE网络的连结程序中取得IP地址。
对LTE网络而言,在UE与网络连结后,若UE没有数据需要传输或接收,UE将进入无线电资源控制的闲置模式(Radio Resource Control Idle Mode,RRC_IDLE Mode)。进入无线电资源控制的闲置模式后,若UE要再次开始传输或接收数据时,UE需要发起服务请求程序(Serving Request Procedure)。图2依据3GPP技术规范24.301显示用户设备(UE)触发服务请求程序的信令图。依据图2以及3GPP技术规范24.301第5.3.4.1章,若MTC装置如家用电、水、或瓦斯表要传输数据至公用事业公司,MTC装置需要通过如图2步骤1所示地传输服务请求消息(Serving Request Message)来触发服务请求程序以传输数据。
而后,反应于接收服务请求,在步骤2中,演进型节点(Evolved Node B,eNB oreNodeB)将转发服务请求至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在步骤3中,授权/安全程序将被执行以授权MTC装置。MTC装置经过授权后,在步骤4中,MME将传输S1应用协定(S1Application Protocol,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Initial ContextSetup Request message)。值得注意的是,在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中,MME将MME选定的一组服务品质(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连同服务入口(Serving Gateway,S-GW)地址以及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S1tunnel endpoint ID,S1-TEID)一起传输。在步骤5中,反应于接收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eNB建立与MTC装置的无线电承载(RadioBearer)。建立无线电承载后,在步骤6中,MTC装置能够传输小数据至eNB,eNB接着将小数据转发至S-GW,S-GW再将小数据转发至数据封包网络入口(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W)。
在步骤7中,与步骤4相关的程序完成后,eNB传输S1-AP初始情境设定完成消息(S1-AP Initial Context Setup Complete message)至MME。在步骤8中,MME将传输修正承载请求消息(Modify Bearer Request message)至S-GW。在步骤9中,S-GW可转发修正承载请求消息至PDN GW。在步骤10中,PDN GW协同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Rules Function,PCRF)发起IP连结性存取网络会谈修正(IP Connectivity AccessNetwork Session Modification,IP-CAN Session Modification)。在步骤11中,S-GW可从PDN GW接收修正承载回应消息(Modify Bearer Response message)。在步骤12中,服务请求程序会在MME从S-GW接收到修正承载回应消息后完成。
为更加详尽地说明图2的步骤4,图3依据3GPP技术规范36.413显示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的内容。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是从MME发送至eNB。以下引述部分3GPP技术规范36.413第9.1.4.1章相关内容:“MME发送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服务入口地址(ServingGateway Address)、上行的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S1-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s)(UL),S1-TEID(s)(UL))、EPS承载服务品质(EPS bearer Qos(s))、安全情境(SecurityContext)、MME信令连结识别码(MME Signaling Connection ID)、换手限制清单(HandoverRestriction List)、封闭式用户群组成员资格指示(Closed Subscriber GroupMembership Indication,CSG Membership Indication)消息至eNB...”。由图3及其对应的文字说明可知,承载服务品质(Bearer QoS)、S-GW地址以及S1-TEID皆包含在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 message)的信息元件之中。因此,eNB需要承载服务品质(Bearer QoS)以分配无线电资源给MTC UE。eNB使用S-GW地址以及S1-TEID来与S-GW连结以便eNB从MTC装置转发小数据至S-GW。
图4展示如3GPP技术规范36.413第9.2.1.15章所述,作为信息元件中的一部分,并且用以定义应用在演进式无线电存取承载(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E-RAB)的服务品质(QoS)的演进式无线电存取承载等级服务品质参数401(E-RAB Level QoSParameters)。本发明纳入3GPP技术规范24.301以及3GPP技术规范36.413作为参考以使本发明与该些技术规范的术语一致。
发明内容
依据所述,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在一范例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前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接收上行传输(Uplink Transmission)的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反应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服务品质(QoS)参数、应用服务品质(QoS)参数建立无线电承载、通过无线电承载接收上行传输的数据、缓冲上行传输的数据以及传输前述数据。
在一范例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基地台,包括:无线接收器、无线发送器、回程收发器、存储媒介以及耦接至前述无线接收器、前述无线发送器、前述回程收发器以及前述存储媒介的处理器。处理器被设置以至少用于:通过无线接收器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反应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选择服务品质(QoS)参数、通过无线发送器以及无线接收器,应用服务品质(QoS)参数建立无线电承载、通过无线接收器,由无线电承载接收上行传输的数据、于存储媒介中缓冲上行传输的数据以及通过回程收发器传输数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依据3GPP技术规范24.301显示启用预设演进式封包系统承载情境请求消息的内容;
图2依据3GPP技术规范24.301显示用户设备(UE)触发服务请求程序的信令图;
图3依据3GPP技术规范36.413显示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的内容;
图4依据3GPP技术规范36.413显示演进式无线电存取承载(E-RAB)等级服务品质(QoS)参数;
图5依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显示本发明提出的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
图6依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显示基地台的功能方框图;
图7显示本发明提出的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的第一范例实施例;
图8显示本发明提出的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的第二范例实施例。
附图标记:
101:数据封包网络地址(PDN address);
401:演进式无线电存取承载等级服务品质参数(E-RAB Level QoS Parameters);
S501、S502、S503、S504、S505、S506: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步骤;
601:处理器单元;
602:RF发送器/接收器;
603:存储媒介;
604:接口收发器单元;
605:天线单元;
S701、S702、S703、S704、S705、S706、S707、S708:传输数据的方法步骤(第一范例实施例);
S801、S802、S803、S804、S805、S806、S807、S808、S809:传输数据的方法步骤(第二范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当前范例实施例,所述范例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说明。如可能,在附图和描述中会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以指代相同或相似部分。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MTC/IoT应用的非紧急性上行小数据传输的办法。本提案的整体概念是将无线电承载的处理从S1-U连结的设定分离。具体而言,其中一个概念是让eNodeB与UE交涉并于本地端决定适当的无线电承载服务品质(QoS)参数。如此,选择服务品质(QoS)参数不需要由MME所决定。另一个概念是eNodeB在核心网络连结设定完成前,缓冲UE的上行数据。
在典型的通信系统如LTE系统中,当UE需要存取网络时,UE必须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相关的程序以连结网络,。因此,MTC设装置需建立RRC连结、进入无线电资源控制的连接模式(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ed Mode,RRC_CONNECTED Mode)以及执行连结程序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至目标。连结程序完成后,MTC装置会取得IP地址以开始传输或接收数据。而后,当MTC装置没有数据要接收或传送时,MTC装置会进入无线电资源控制的闲置模式(RRC_IDLE Mode)。在前述闲置模式(RRC_IDLE Mode)中,MTC装置与基地台(如:eNB)之间的无线电承载资源将会被释出。并且,基地台将移除UE的情境。若运作于闲置模式(RRC_IDLE Mode)下的MTC装置要传输数据,MTC装置发起服务请求以重新建立的无线电承载。
如前述,现有的LTE服务请求程序是通过MME进行,其中MME接着发送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至eNB以恢复MTC UE的情境。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的内容包括S-GW地址、上行的S1-TEID、EPS承载服务品质、安全情境等。换句话说,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为了建立无线电承载而传输E-RAB服务品质(QoS)参数至eNB,并且同样地,为了供eNB转发数据至S-GW而传输S-GW地址以及S1-TEID至eNB。eNB首先会完成初始情境设定程序,然后建立无线电承载。当核心网络(S1-U)连结与无线电承载被建立后,UE接着即可开始传输上行数据。
如此,服务品质(QoS)参数是由MME决定,而且进展情况为由UE至eNodeB,之后至MME、再回到eNodeB,最后回到UE。然而,一些只需传输小数据的应用,例如是读取瓦斯、水、电表,上行传输仅为几个小封包。因此,不需要分配太多无线电资源也不需要应用复杂的服务品质(QoS)参数以维持核心网络承载。另外,eNB也没有必要立即传输上行数据。如果MTCUE可以向eNB表明上行请求是为了MTC/IoT的非紧急性小数据,eNB可于本地端决定与MTCUE连结的无线电承载服务品质(QoS),藉以取代等待MME指配服务品质(QoS)参数。
因此,在本发明中,无线电承载服务品质(QoS)的决定于是被排除在初始情境设定程序之外。本发明允许UE先与eNB建立无线电承载。在无线电承载的建立完成后,UE则发送小数据封包至eNB。eNB会缓冲这些小数据封包。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知的LTE系统中,eNB并未缓冲由UE来的数据。许久后,eNB需要选择以建立S1-U连结。举例来说,若核心网络的网络流量过高,在尝试建立S1-U连结之前,eNB可以决定等待直到核心网络的网络流量的拥塞被纾解。一旦S1-U连结建立完成,eNB则可转发缓冲的数据至S-GW。
本提案的其中一个优点为,由于eNB不需要等待来自MME的服务品质(QoS)决定,UE可提早开始传输上行数据至eNB。并且,eNodeB不再被迫得尽快建立S1-U连结以及转发数据,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任何闲暇的时候建立S1-U连结以及转发数据至服务入口。当核心网络堵塞时,前述方法是有用的。通过缓冲前述非紧急性小数据,eNB可使MTC/IoT装置具有高效的电量消耗。
本发明所提出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描述于图5中。依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是以基地台的观点描述。在步骤S501中,基地台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消息。服务请求消息可以由UE发起。在步骤S502中,基地台反应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服务品质(QoS)参数。换句话说,之后无线电承载设定的服务品质(QoS)参数不是由MME而是由基地台决定。在步骤S503中,基地台应用服务品质(QoS)参数建立无线电承载。在步骤S504中,基地台通过无线电承载接收上行传输的数据。在步骤S505中,基地台缓冲上行传输的数据。在步骤S506中,基地台传输前述数据。换句话说,基地台可转发数据至核心网络装置,例如S-GW。
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在不接收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下,由eNB决定服务品质(QoS)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基地台在缓冲上行传输的数据后的某一时点,发起回程连结,但回程连结不需要反应于接收到缓冲器中的数据而即刻发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基地台接收小数据指标,并且前述小数据指标标明上行传输只包含非紧急性小数据。小数据指标可以在RRC连结程序期间被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反应于接收标明了上行传输只包含MTC装置的非紧急性小数据的小数据指标,基地台可由UE接收一组偏好服务品质(Preferred QoS)参数。基地台接着可决定是否应用由UE接收的该组偏好服务品质(Preferred QoS)参数作为上行传输的服务品质(QoS),或是应用不同组服务品质(QoS)参数。或者,反应于接收小数据指标,基地台可应用预设的服务品质(QoS)参数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前述发起回程连结包括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以及反应于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而接收初始情境设定请求,前述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不包括任何服务品质(QoS)参数,但包括服务入口地址(Serving Gateway Address)以及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S1-TEID)。基地台接着可通过应用服务入口地址以及S1-TEID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反应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服务品质(QoS)参数是在授权MTC装置的授权程序之后被执行。在反应于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而执行授权程序之前,可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
图6依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显示基地台的功能方框图。基地台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单元601,前述处理器单元601电性耦接至射频(Radio Frequency,RF)发送器/接收器602、存储媒介603、接口收发器单元604以及天线单元605。RF发送器/接收器602可包括但不限于RF发送器Tx、RF接收器Rx、类比数字转换器(A/D converter)A/D以及数字类比转换器(D/A converter)D/A。发送器传输无线信号,而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发送器与接收器也可执行一些作业如低噪音放大、阻抗匹配、混频、升频或降频转换、滤波、放大等等。类比数字转换器/数字类比转换器被设置以用于将信号由类比信号格式转换为数字信号格式/由数字信号格式转换为类比信号格式。
处理器单元601被设置以处理数字信号以及控制并执行如图5、图7、图8及其对应的文字说明所述的方法的程序。处理器单元601的功能可藉由使用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单元如微处理器(micro-processpr)、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ip,DSP chip)、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等实现。处理器单元601的功能也可由不同的电子设备或IC实现,且由处理器单元601执行的功能可在硬件或软件领域中实现。
处理器单元601耦接至非暂存性存储器模块(存储媒介603)以存储程序码、装置组态、密码本、缓冲的UE数据或永久性数据等等。接口收发器单元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促成多个回程连结如S1连结或基地台间的连结,例如是X2连结。接口收发器单元604可使用来连结核心网络的MME。天线单元605至少包括一个天线或天线阵列以传输及接收无线信号。
为了进一步详述图5中被提出的方法,图7显示所述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第一范例实施例。所述的程序是以基地台的观点描述。第一范例实施例可应用于基地台以便由MTC装置接收非紧急性小数据,然后随后地转发前述非紧急性小数据至核心网络。非紧急性小数据的长度可能只是少数几个封包并且不需要即时或匆促地到达目的地。在传输非紧急性小数据的传统方法上,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是较进步地。
在步骤S701中,(MTC)UE发起服务请求消息至eNB。在RRC层中,可以有小数据指标标明服务请求消息为上行小数据请求,而前述上行小数据请求可能是从MTC装置转发非紧急性小数据的请求。如此,eNB可以实行本发明所提出的转发数据的方法而非既有的方法。
同样地在RRC层中,UE可标明供上行的非紧急性小数据所使用的一组偏好服务品质(QoS)参数。在第一范例实施例地步骤S702的一个变化中,UE传输上行的非紧急性小数据的偏好服务品质(QoS)参数组至eNB。eNB可存储预设的服务品质(QoS)参数本于存储媒介(例如是603)中,且前述预设的服务品质(QoS)参数本包含不只一组服务品质(QoS)的参数。UE可在上行RRC层指标中标明偏好服务品质(Preferred QoS)组,但eNB随后是依据UE的偏好或忽略UE的建议并基于eNB本身的判断来决定服务品质(QoS)参数组。
在第一范例实施例的步骤S702的一个变化中,预设的服务品质(QoS)参数本只包含一组服务品质(QoS)的参数。每当eNB接收标明服务请求消息为上行小数据请求的小数据指标时,eNB应用此唯一的服务品质(QoS)参数组以建立无线电承载。
在步骤S703中,eNB通过应用由eNB于本地端决定的服务品质(QoS)参数组以建立无线电承载。无线电承载被建立后,在步骤S704中,UE通过无线电承载传输上行数据至eNB。若UE为MTC UE,上行数据可能是只包含少数封包的非紧急性小数据。在步骤S705中,eNB将从UE来的上行数据存储至存储媒介(例如是603)中,而前述上行数据例如是被即刻转发,或者是在合适状况下(例如是核心网络不再拥塞时)的一个较迟时间被转发。需注意的是,步骤S703及步骤S704与既有的程序相似,然而既有的程序通常没有理由去为了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传输而缓冲上行数据,且替代的是即刻地传输上行数据。
在步骤S706中,反应于在缓冲器中的非紧急性小数据,eNB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Uplink Small Data Request)至MME。上行小数据请求是由既有的服务请求修改而成。步骤S706的用意为通知MME“轻度的”初始情境设定请求。反应于接收“轻度的”初始情境设定请求,MME传输不包括服务品质(QoS)参数,但包括如S-GW地址以及S1-TEID等元件的回应,以供eNB建立与S-GW间的S1-U连结。需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执行了步骤S702~S705,步骤S706都可以被执行。因为本发明旨在将无线电承载的建立(如:步骤S702~S705)与S1-U的连结(步骤S706~S707)分开,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7所示的程序的顺序可能包含其他种可能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步骤S707中,MME传输修改后的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消息至eNB,前述修改后的S1-AP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不包括任何服务品质(QoS)参数,但包括S-GW地址以及S1-TEID。当在步骤S705接收从eNB来的上行小数据请求时,MME取得对应UE情境的S-GW地址以及S1-TEID。MME接着发送这些信息至eNB以使eNB能够与S-GW建立S1-U连结并转发已缓冲的数据至S-GW。在步骤S708中,eNB转发已缓冲的上行小数据封包至S-GW。
图8显示所述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第二范例实施例。所述的程序是以基地台的观点描述。在步骤S801中,(MTC)UE发起服务请求消息至eNB。步骤S801与步骤S701所述相同,故不再重复说明。步骤S801也可包括小数据指标标明服务请求消息为上行小数据请求,并且前述上行小数据请求可能是从MTC装置转发非紧急性小数据的请求。如此,eNB可以实行本发明所提出的转发数据的方法而非既有的方法。
在步骤S802中,eNB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至MME。上行小数据请求的内容及目的与步骤S706所述相同,故不再重复说明。在步骤S802中,eNB向MME传达前述上行请求是为了MTCIoT小数据。MME于是可在MME自身的空闲下,基于核心网络的状态,决定何时分配S-GW地址及S1-TEID至eNB。在步骤S803中,网络会对UE执行授权/安全程序。只有在UE得到正确的授权后,才会接着进行其余的程序。换句话说,只有在步骤S803被顺利地执行下,其余步骤才可被执行。授权/安全程序是在MME与本籍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之间执行。
或者,在步骤S802中,当eNB发送上行小数据请求至MME时,MME可决定授权/安全程序是否有必要。只有在认为授权/安全程序必要的情形下,MME才会执行S803。否则,步骤S803会被跳过。
在步骤S804中,eNB于本地端决定随后建立无线电承载的服务品质(QoS)参数。在步骤S805中,eNB建立与UE的无线电承载。反应于无线电承载被建立后,在步骤S806中,UE接着传输上行小数据至eNB。步骤S804~S806与步骤S702~S704相同。在与步骤S705相同的步骤S807中,eNB缓冲由UE所接收的上行数据。在与步骤S707相同的步骤S808中,eNB由MME接收对应UE的S-GW地址以及S1-TEID。在与步骤S708相同的步骤S809中,eNB转发已缓冲的小数据至S-GW。
综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并改进了MTC/IoT应用的非紧急性上行小数据传输。本发明中,决定无限电承载服务品质(QoS)与已知的S1-AP初始情境设定程序是分开的。eNodeB可于本地端决定无线电承载服务品质(QoS)参数并能在没有先与MME通信的情况下建立无线电承载。在S1-U连结设定完成前,eNodeB可缓冲由UE接收到的小封包。
本发明同时允许(MTC)UE提早开始传输上行小数据,因此让UE拥有较多的睡眠时间。此外,本发明提供一个更加弹性的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来说,由于本发明将无线电存取程序与核心网络连结程序分开,故核心网络或基地台可自行协议以决定之后何时处理MTC/IoT的非紧急性小数据。
除非有明确地说明,否则本申请所揭示实施例的详述中,任何元件、动作、或指令不应被视为绝对关键或必要。同时,如本文所用,每一用词“一”及“壹”可包含多个项目。如果只指一项,会使用术语“单个”或相似的语言。此外,加入术语“任何”至表列的多个项目和/或多种项目中,如本文所用,旨在包括“任何的”、“任何组合的”、“任何数目的”、和/或“任何项目的任何数目的任何组合”和/或“项目种类”,单独或与其他项目和/或其他种类项目一同。此外,如本文所用,术语“组”旨在包括任何数量的项目,包含零。此外,如本文所用,术语“数目”旨在包括任何数目,包含零。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均在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
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服务品质参数;
应用所述服务品质参数建立无线电承载;
通过所述无线电承载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数据;
缓冲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数据;以及
传输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所述服务品质参数,还包括:
在不接收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下,于本地端决定所述服务品质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缓冲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数据后,发起回程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还包括:
接收小数据指标,所述小数据指标标明所述上行传输只包含非紧急性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所述服务品质参数,还包括:
接收偏好服务品质参数;以及
应用所述偏好服务品质参数作为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品质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所述服务品质参数,包括:
反应于接收所述小数据指标,应用预定的一组服务品质参数,其中所述小数据指标标明所述上行传输只包含机器型态通信装置的非紧急性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起所述回程连结,包括:
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以及
反应于传输所述上行小数据请求而接收所述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所述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不包括任何所述服务品质参数,但包括服务入口地址以及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应用所述服务入口地址以及所述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传输所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于本地端决定所述服务品质参数的步骤,被执行于授权机器型态通信装置的授权程序之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而执行所述授权程序之前,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
11.一基地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接收器;
无线发送器;
回程收发器;
存储媒介;以及
处理器,耦接至所述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发送器、所述回程收发器以及所述存储媒介,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至少用于:
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上行传输的服务请求;
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选择服务品质参数;
通过所述无线发送器以及所述无线接收器,应用所述服务品质参数建立无线电承载;
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由所述无线电承载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数据;
于所述存储媒介中缓冲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数据;以及
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传输所述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选择所述服务品质参数,还包括:
在不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接收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下,选择所述服务品质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设置以至少用于:
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于缓冲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数据后,发起回程连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用于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小数据指标,其中所述小数据指标标明所述上行传输只包含非紧急性小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用于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选择所述服务品质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偏好服务品质参数;以及
应用所述偏好服务品质参数作为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品质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用于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选择所述服务品质参数,包括:
反应于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所述小数据指标,应用预定的一组服务品质参数,其中所述小数据指标标明所述上行传输只包含机器型态通信装置的非紧急性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用于发起所述回程连结,包括:
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以及
反应于传输所述上行小数据请求,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接收所述初始情境设定请求,所述初始情境设定请求不包括任何所述服务品质参数,但包括服务入口地址以及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设置以至少用于:
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应用所述服务入口地址以及所述S1隧道末端点识别码传输所述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以反应于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而选择所述服务品质参数,是发生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授权程序以授权机器型态通信装置之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设置以用于:
在反应于通过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所述上行传输的所述服务请求而执行所述授权程序之前,通过所述回程收发器传输上行小数据请求。
CN201610649688.5A 2015-08-14 2016-08-10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Active CN106470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5008P 2015-08-14 2015-08-14
US62/205,008 2015-08-14
US15/173,460 US10045335B2 (en) 2015-08-14 2016-06-03 Method of delivering data for use by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15/173,460 2016-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447A true CN106470447A (zh) 2017-03-01
CN106470447B CN106470447B (zh) 2020-04-07

Family

ID=5674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9688.5A Active CN106470447B (zh) 2015-08-14 2016-08-10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5335B2 (zh)
EP (1) EP3131363A1 (zh)
CN (1) CN106470447B (zh)
TW (1) TWI617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0094B2 (en) * 2015-08-13 2022-11-22 Apple Inc. Lightweight S-1 lite protocol design for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WO2017171451A1 (ko) * 2016-03-30 2017-10-05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버퍼링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872006B2 (ja) 2016-10-17 2021-05-19 エスケー テレコム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k Telecom Co.,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区間のQoS制御方法
US10499246B2 (en) * 2017-05-17 2019-12-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Hardware identification-based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service for IoT devices
US10764938B2 (en) * 2018-08-22 2020-09-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small data over a non-access stratu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898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0626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和服务网关
CN104620664A (zh) * 2012-07-02 2015-05-13 阿尔卡特朗讯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CN104737619A (zh) * 2012-09-28 2015-06-2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lte系统中的小数据传输的永久在线的承载
CN105122672A (zh) * 2013-05-09 2015-12-02 英特尔Ip公司 小数据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5415B2 (en) 2011-07-15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 packet data service
US9750066B2 (en) 2013-04-11 2017-08-2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 network structure for providing device connectivity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16020726A1 (en) * 2014-08-07 2016-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fer in a system of connected thing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898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20664A (zh) * 2012-07-02 2015-05-13 阿尔卡特朗讯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CN104737619A (zh) * 2012-09-28 2015-06-2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lte系统中的小数据传输的永久在线的承载
CN10390626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和服务网关
CN105122672A (zh) * 2013-05-09 2015-12-02 英特尔Ip公司 小数据通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T-ERICSSON: "Removing ENs for the Small data fast path solution", 《SA WG2 MEETING S2#98,S2-1327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45335B2 (en) 2018-08-07
US20170048845A1 (en) 2017-02-16
EP3131363A1 (en) 2017-02-15
TW201707500A (zh) 2017-02-16
CN106470447B (zh) 2020-04-07
TWI617215B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5153B (zh) 用於中繼傳輸的方法和裝置以及中繼終端設備
CN106470447A (zh)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WO201920631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713297B1 (en) Layer 2 processing method, central unit and distributed unit
CN106488386B (zh) 一种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0537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3782644B (zh)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WO2019157985A1 (zh)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158581B (zh)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EP422133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18191A1 (zh) 一种控制面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00051766A (ko)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742678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257553A (zh) 用户面链路建立方法、基站及移动性管理设备
CN104396293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基站
CN108282320A (zh) 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9429366A (zh) 一种pdu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0880705B2 (en) Multi-connectivity charg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03815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39983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dual connectivity
CN105578563B (zh) 一种终端作为无线小站的工作方法及装置
WO2019062794A1 (zh)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设备
US1117244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506397A (zh) 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3369710B (zh) 一种建立直达通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