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0664A -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 Google Patents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0664A
CN104620664A CN201380035975.1A CN201380035975A CN104620664A CN 104620664 A CN104620664 A CN 104620664A CN 201380035975 A CN201380035975 A CN 201380035975A CN 104620664 A CN104620664 A CN 104620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base station
equipment
addres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59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0664B (zh
Inventor
理查德·艾杰査克
布鲁诺·兰道斯
哈里什·维斯瓦纳坦
黛博拉·巴克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20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0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存储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基站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响应于服务请求消息建立基站与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利用无线承载接收来自设备的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修改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并且向网关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网关使用来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来激活承载,而无需接收来自网络控制实体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或者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从而减少了支持承载激活所需的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无线设备中的核心网络中的承载激活(重新激活)。
背景技术
用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的增强型分组核心(EPC)网络支持需要长期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以用于可到达性的设备,对于多个专用网络(例如去到企业网络的虚拟私有网络(VPN),以及用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服务特定网络)的接入,以及包括优先级、延迟、带宽和分组丢失在内的服务质量(QoS)属性。但是存在这样一个较大的设备集合,其中并不需要许多这些特性,预期会有大量事务,并且需要改进EPC的效率以支持这些设备。
举例来说,所述设备当中包括具有有限的功能(例如周期性地以无线方式报告数据的遥测设备)和选择性IP通信量卸载(SIPTO)的机器类型设备,其中一般互联网应用使用最佳努力传输来发起与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器的频繁事务。SIPTO将足以支持现今的互联网通信量的较大百分比。智能电话特别会使用此类应用。
现有的解决方案涉及使用对于针对普通用户的普通数据服务所使用的相同的分组核心网络规程,因此并未针对偶发的简短事务的低成本递送进行优化。举例来说,现有的解决方案或者涉及过多的信令,其中设备不时苏醒以仅仅发送非常少量的分组,并且/或者需要EPC用户平面(例如服务网关和分组网关)中的永久性资源分配。
发明内容
随着机器类型通信(MTC)和SIPTO设备的激增,希望改进设备重新激活的效率(例如减少支持设备在一段静默时间之后重新发起数据传送所需要的网络资源)。随着与订户设备相比多得多的MTC和SIPTO设备的潜在激增,其中每一个此类设备周期性地离开静默状态以实施小规模的事务(例如报告温度或ATM现金阈值),网络能够针对此类设备支持重新发起数据传送的效率方面的任何改进都可能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具有显著影响。
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基站,其包括存储器和被配置来执行一种方法的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存储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由基站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由基站响应于服务请求消息建立基站与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由基站利用无线承载接收来自设备的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由基站修改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以及由基站向网关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网络控制实体,其包括存储器和被配置来执行一种方法的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基于服务请求消息确定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以及向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基站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
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网关,其包括存储器和被配置来执行一种方法的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包括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利用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激活承载,而无需网络控制实体通过信号通知网关在该网关中重新激活承载。
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包括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隧道端点ID(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的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利用来自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来建立地址翻译绑定。
附图说明
通过后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的单元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仅仅是作为说明给出的,因此不意图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另一种承载激活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另一种承载激活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另一种承载激活方法。
图5是对应于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承载激活的信号流图。
应当提到的是,这些附图意图说明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利用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一般特性,并且对后面提供的书面描述做出补充。但是这些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可能没有精确地反映出任何给定实施例的精确的结构或性能特性,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定义或限制由示例性实施例所涵盖的数值或属性的范围。在各幅图中使用类似的或完全相同的附图标记是为了表明类似的或完全相同的单元或特征的存在。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有多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在附图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其中的一些实施例,并且将在这里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并不意图将示例性实施例限制到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示例性实施例意图涵盖落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方案和替换方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幅图的描述中始终指代相同的单元。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无线设备”或“设备”可以被视为与以下各项同义并且在后文中有时可以被称作以下各项:客户端、用户设备、移动站、移动用户、移动端、订户、用户、远程站、接入终端、接收器、移动单元等等,并且可以描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资源的远程用户。
类似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基站”可以被视为与以下各项同义并且在后文中有时可以被称作以下各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收发器基站(BTS)、RNC等等,并且可以描述在可以跨越多个技术世代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与移动端通信并且为之提供无线资源的收发器。除了实施这里所讨论的方法的能力之外,这里所讨论的基站可以具有与传统的众所周知的基站相关联的所有功能。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所述另一单元,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单元。与此相对,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则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于...之间”,“与...邻近”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除非另行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在这里被明确定义,否则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成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按照理想化的或者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
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些部分和相应的详细描述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软件或算法以及对于数据比特的操作的符号表示而给出的。这些描述和表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用以向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有效地传达其工作实质的描述和表示。正如其通常被使用的那样,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算法”被设想成获得所期望的结果的自相一致的步骤序列。所述步骤是需要对物理数量进行物理操纵的那些步骤。通常而非必要的是,这些数量采取能够被存储、传输、组合、比较以及按照其他方式被操纵的光学、电气或磁性信号的形式。主要出于通常使用的原因,已经证明有时把这些信号称作比特、数值、元素、符号、字符、项、数字等等是便利的。
在后面的描述中将参照可以被实施为程序模块或功能处理的动作以及操作的符号表示(例如以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说明性实施例,所述程序模块或功能处理包括实施特定任务或者实施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网络单元处的现有硬件来实施。这样的现有硬件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中央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计算机等等。
但是应当认识到,所有这些以及类似的术语应当与适当的物理数量相关联,并且仅仅是被应用于这些数量的便利标签。除非明确地另行声明或者从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否则例如“处理”、“计算”、“确定”或“显示”等术语指的是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的电子计算设备的动作和处理,其对被表示为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的物理、电子数量的数据进行操纵,并且将其变换成被类似地表示为所述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者其他此类信息存储、传送或显示设备内的物理数量的其他数据。
还应当提到的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软件实施的方面通常被编码在某种形式的程序存储介质上或者通过某种类型的传送介质来实施。所述程序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例如软盘或硬盘驱动器)或光学(例如紧致盘只读存储器或“CD ROM”)存储介质,并且可以是只读或随机存取存储介质。类似地,所述传送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或者本领域内已知的某种其他适当的传送介质。示例性实施例不受任何给定实现方式的这些方面的限制。
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一同操作来运行装置功能。举例来说,存储器可以存储关于装置功能的代码段。所述代码段又可以由处理器执行。此外,存储器可以存储处理变量和常数以供处理器使用。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针对载送终端与网络之间的简短的散发用户平面事务的偶发传送的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其例如是用于机器对机器(M2M)或者更一般来说是机器类型通信(MTC)移动设备或者其他低带宽数据服务。更一般来说,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针对载送由应用以突发形式发送的用户平面数据的偶发或频繁传送的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所述应用随后处于不活跃状态的时间长于在网络中被使用的时间以便释放无线电资源。举例来说,为了建立和释放无线电资源以便发送潜在地少量数据,对于应用(或独立设备)在网络与设备之间总体上将有过多的信令(例如对于发送频繁的小规模数据(比如已知的保活)的智能电话应用)。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100。核心网络100包括基站(eNodeB)110、服务网关115、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20、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3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35、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40以及策略控制和收费规则功能(PCRF)145。基站110、服务网关115、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20、SGSN 13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35、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40以及策略控制和收费规则功能(PCRF)145当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同操作来运行装置功能的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以及相关联的存储器。核心网络100通过基站110与一个或更多无线设备105通信。核心网络100通过PDN网关120和PCRF 145与一项或更多项运营商IP服务150通信。服务网关115和PDN网关120可以被组合成单一组合网关125。
核心网络100可以是连接到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或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的演进型分组核心(EPC)网络。长期演进(LTE)是为针对改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标准以便应对未来需求的计划给出的名称。在一个方面中,UMTS已被修改来提供E-UTRAN以作为第四代(4G)无线网络。
已经知道,E-UTRAN可以提供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信道以用于信令和数据传送。举例来说,用于广播控制信道(B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等等的信道。
一般来说,基站(eNodeB)110、服务网关115、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20、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3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35、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40以及策略控制和收费规则功能(PCRF)145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因此,除了后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外,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对图1的单元进行进一步描述。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承载激活可以包括:由基站存储网关隧道标识符(其标识用于从基站向网关发送的用户平面通信量的网关处的隧道)、基站隧道标识符(其标识用于从网关向基站发送的用户平面通信量的基站处的隧道)和基站标识符(其例如标识基站预期在该处接收来自网关的用户平面通信量的IP地址);由基站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由基站响应于服务请求消息建立基站与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由基站利用无线承载接收来自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由基站修改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以及由基站向网关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一种承载激活方法。在描述与图2相关联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同时将参照图1的核心网络100和图1的设备105。
在步骤S205中,基站110接收来自设备105的服务请求消息。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接收来自设备105的非接入层(NAS)协议消息服务请求,其被封装在去到eNodeB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消息中。NAS消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在3GPP TS 23.401中更加详细地进行了描述。
在步骤S210中,基站110接收来自MME 135(MME 135也可以被称作网络控制实体)的包括隧道标识符(例如网关隧道标识符)的承载信息。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接收来自MME 135的S1-MME UE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消息。所述消息可以包括服务网关115地址、对应于演进型分组系统(EPS)承载的(一个或多个)网关隧道端点ID(TEID)。
在步骤S215中,基站110存储隧道标识符(例如网关隧道标识符),并且分配和存储基站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例如基站IP地址)。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包括存储器系统。基站110可以提取在所述消息中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将所述信息存储在存储器系统中。
在步骤S220中,基站110建立基站110与设备105之间的无线承载。举例来说,响应于接收自MME 135的初始UE上下文设立请求消息,基站110可以建立无线承载。基站110可以实施在3GPP TS 23.40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无线承载建立规程。当无线承载被设立时,在设备与网络之间实施EPS承载状态同步。但是服务网关115可能需要获取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以用于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用户平面。
在步骤S225中,基站110接收来自设备105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举例来说,基站110通过与无线承载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接收来自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例如可以包括温度报告或者ATM现金阈值。
在步骤S230中,基站110修改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将所存储的信息添加到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如前所述,所存储的信息可以包括服务网关115地址、TEID和基站地址。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向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添加报头。所述附加的报头可以包括所存储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基站地址和TEID。
在步骤S235中,基站110将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举例来说,基站110利用任何已知的标准来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举例来说,基站110按照在3GPP TS 23.401和3GPP TS 29.281(GTP-U)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样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其中例如利用新的GTP-U扩展报头来载送基站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
在步骤S240中,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使用网关隧道标识符以及来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来激活承载,而无需接收例如来自MME 135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或者例如向MME 135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例如通过把所存储的信息存储在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在3GPP TS 23.40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MME 135与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之间的任何信令消息都不必要。举例来说,在3GPP TS 23.401的图5.3.4.1-1的规程中描述的消息8、9、11和12(修改承载请求和响应消息)不再必要。
相应地,网关(例如服务网关115、PDN网关120或组合网关125)可以接收包括隧道标识符(例如TEID)和基站标识符(例如基站110地址)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并且网关可以利用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来激活承载,而无需接收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或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由基站110在基站隧道标识符上接收到来自服务网关115的下行链路用户平面数据可以充当表明服务网关115已经接收并存储了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的确认。在该隧道上朝向服务网关115发送的后续上行链路用户平面数据可以不包括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如果基站115没有接收到来自服务网关115的确认在服务网关115处接收到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的下行链路分组,则基站110可以向服务网关115重新发送虚设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有限次数。
此外,在切换规程期间,还可以去除修改承载请求和响应消息。MME 135在切换期间可以不联系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已知规程中的这些消息的目的主要是向服务网关115通知目标基站传输地址和TEID,以便在切换之后发送隧道传送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目标基站可以通过向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发送虚设(零长度用户数据有效载荷)隧道传送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其具有如前所述地在服务请求之后为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形成的隧道报头,来实施这一功能,直到通过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得到确认为止。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另一种承载激活方法。在描述与图3相关联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同时将参照图1的核心网络100和图1的设备105。
在步骤S305中,设备105向MME 135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例如NAS消息服务请求)。举例来说,设备105向MME 135发送NAS消息服务请求,其被封装在去到基站110的RRC消息钟。基站110将NAS消息转发到MME135。举例来说,NAS消息可以被封装在E-UTRAN无线电网络层信令协议(S1-AP)中。例如在3GPP TS 23.401中描述了这一处理的进一步细节。
在步骤S310中,MME 135确定是否可以从受访网络接入指定该设备105请求连接到的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点网络(APN)。举例来说,MME 135可以基于本地配置或者接收自HSS 140的信息做出这一确定。
在步骤S315中,MME 135确定设备105要求最佳努力还是静态优先级数据传输。举例来说,MME 135可以基于在服务请求消息中接收到或者从先前由设备105设立的PDN连接导出的指示来确定所述设备要求最佳努力还是静态优先级数据传输。
在步骤S320中,MME 135确定设备105是否每次仅登记到一个APN。举例来说,MME 135可以根据关于已经由设备105建立的PDN连接的知识来确定所述设备是否每次仅登记到一个APN。
在步骤S325中,在设备105与HSS 140之间发起认证/安全性规程(例如NAS认证/安全性规程)。举例来说,可以实施在3GPP TS 23.401中定义的NAS认证/安全性规程。举例来说,可以实施认证和密钥协定规程、用户身份和用户数据及信令保密性、AS安全性模式命令、NAS安全性模式命令以及ME身份检查规程。
在步骤S330中,MME 135向基站110发送设立请求消息。所述消息可以包括基站地址、对应于演进型分组系统(EPS)承载的(一个或多个)隧道端点ID(TEID)、延迟下行链路分组通知请求信息、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类型指示以及设备位置信息。此外,所述设立请求还可以包括如在3GPP TS 23.401中定义的信息。举例来说,MME可以发送S1-AP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消息。所述消息可以包括服务网关(例如服务网关115)地址、(一个或多个)S1-TEID(UL)、(一项或多项)EPS承载QoS、安全性上下文、MME信令连接Id、切换限制列表、封闭订户组(CSG)成员身份指示。如果存在对于本地IP接入建立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则所述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启用家庭基站(HeNB)与本地网关(L-GW)之间的直接用户平面路径的相关ID。这一步骤可以激活对应于所有活跃的EPS承载的无线电和接口承载。基站110可以存储包括在设立请求消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信息。
在步骤S335中,基站110实施基站110与设备105之间的无线承载建立规程。举例来说,响应于接收自设备105的服务请求消息和来自MME135的设立请求,基站110可以建立无线承载。基站110可以实施在3GPPTS 23.40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无线承载建立规程。当无线承载被设立时,在设备与网络之间实施EPS承载状态同步。
在步骤S340中,设备105通过基站110和服务网关115向PDN网关12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举例来说,基站110接收来自设备105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举例来说,设备105通过与无线承载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接收来自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例如可以包括温度报告或ATM现金阈值。
基站110可以修改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将所存储的信息添加到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如前所述,所存储的信息可以包括基站地址和TEID。举例来说,基站110可以向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添加报头。所述附加的报头可以包括所存储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基站地址和TEID。基站110向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举例来说,基站110利用任何已知的标准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举例来说,基站110按照在3GPP TS 23.40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样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在步骤S342中,基站110接收来自服务网关115的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数据证实(确认)接收到来自基站110的上行链路数据,并且充当表明服务网关115已经接收并存储了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的确认。
在步骤S345中,基站110向MME 135发送设立完成消息(例如S1-AP消息初始上下文设立完成)。举例来说,可以由MME 135向基站110发送如在3GPP TS 23.401中定义的设立完成消息。举例来说,基站110向MME发送SA-AP消息初始上下文设立完成(eNodeB地址、已接受的EPS承载列表、已拒绝的EPS承载列表、(一个或多个)S1 TEID(DL))。基站110可以使用所包括的信息建立去到L-GW的直接用户平面路径,并且相应地对于本地IP接入转发上行链路数据。
在步骤S350中,PDN网关120确定是否部署了动态策略和收费控制(PCC)功能。如果部署了动态PCC,则在步骤S355中,PDN网关120与PCRF145进行交互,以便基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类型获得(一个或多个)PCC规则。否则,在步骤S360中,PDN网关120应用如在3GPP TS 23.40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本地QoS策略。
根据图3中描述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减少在设备利用服务请求规程重新激活承载时所需的网络消息的数目,从而减少MME 135和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上的相关联的处理器负荷。利用对应于可从受访网络接入的APN的设备的一个数据承载,有可能使得服务网关115和分组网关120位于同一处,并且减少在3GPP TS 23.401的条款5.3.4.1中描述的“UE触发的服务请求”规程中所需的消息数目。如果步骤S305、310和315的确定为真,则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从3GPP TS 23.401的图5.3.4.1-1中的规程去除消息8、9、11和12(修改承载请求和响应消息),并且将这些消息中所缺少的信息添加到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修改承载请求消息(3GPP TS 23.401的条款5.3.4.1中的消息9)通常包括关于将为设备105被重新激活的每一个承载的信息以及对应于每一个承载的基站110TEID。所述承载由从基站110向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发送分组的隧道端点标识符明确地标识,因此只有基站传输地址和TEID可以被包括在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
可以通过在基站110处接收到第一下行链路分组(其可以是仅被用于确认目的的具有零内容的虚设下行链路数据分组)来确认在服务网关115或者替换地是组合网关125处接收到所述消息。在后续上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可以不包括额外的信息。举例来说,由基站110在基站隧道标识符上接收到来自服务网关115的下行链路用户平面数据可以充当表明服务网关115已经接收并且存储了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的确认。在该信道上向服务网关115发送的后续上行链路用户平面数据可以不包括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如果基站115没有接收到确认在服务网关115处接收到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的来自服务网关115的下行链路分组,则基站110可以向服务网关115重新发送虚设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另一种承载激活方法。在描述与图4相关联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同时将参照图1的核心网络100和图1的设备105。
在步骤S402中,设备105请求设立去到PDN的连接。举例来说,设备105可以通过基站110向MME 135发送信令消息。所述消息可以包括设立去到PDN的连接的请求。
在步骤S405中,MME 135确定设备105是否需要永久IP地址。举例来说,MME 135可以基于接收自HSS的订购信息或者基于由设备105请求的APN来确定设备105是否需要永久IP地址。
在步骤S410中,MME 135确定对应于设备105的无缝移动性是否可以被限制到MME的一个集合。举例来说,MME 135可以基于订购信息或者所请求的APN确定对应于设备105的无缝移动性是否可以被限制到MME的一个集合。
在步骤S415中,MME 135确定设备105是否必须利用标准规程来操作。举例来说,设备105不处在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用的系统中,或者如果设备105需要同时建立去到多于一个APN的连接性,则确定是否可以接受由网络利用现有的标准规程来为设备提供APN服务。举例来说,MME 135可以基于订购信息或者所请求的APN确定设备105是否可以利用标准规程来操作。
步骤S405到步骤S415可以与初始设备附接规程相关联,其可以是承载激活规程的前导。
在步骤S420中,MME 135为设备105指派地址。举例来说,如果与设备105相关联的接入点网络(APN)(未示出)是IPv4APN,则MME可以为所述设备指派例如在RFC 1918中定义的私有IPv4地址。私有IPv4地址在对于APN定义的每一个服务区域内可以是唯一的,其中所述服务区域处在一个或更多MME的范围内。通过为待指派的每一个MME(MME 135)指派无重叠的地址范围,地址指派在各个MME当中可以是唯一的。其结果是,组合网关125不需要对于数据附属的生命期存储被指派给所述设备的IP地址。
或者如果与设备105相关联的接入点网络(APN)(未示出)是IPv6APN,则MME 135根据APN为所述设备指派以下类型的其中之一的IP地址(其中所述地址至少在APN的当前服务区域内是唯一的,其包括由一个或更多MME覆盖的区域)。所指派的地址是:如在RFC 1918中定义的IPv4私有地址;IPv6全局单播地址,其中的前缀(或后缀)被唯一地指派给每一个设备,并且所述设备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接口ID;如在RFC 3513中定义的IPv6站点本地(site-local)单播地址,其中接收ID被唯一地指派给每一个设备,并且子网ID对于其中所述设备可以保持连续附接的每一个服务区域是唯一的;或者如在RFC 3513中定义的IPv6链路本地(link-local)单播地址,其中接口ID完全按照站点本地地址选项被指派,并且子网ID为零。
通过为待指派的每一个MME指派无重叠的地址范围(或者接口ID或前缀,这取决于所选择的格式),可以使得地址指派在各个MME当中是唯一的。其结果是,组合网关125并不对于数据附属的生命期存储被指派给所述设备的IP地址。
MME 135在无需与网关进行信令交互的情况下为设备105分配地址,从而使得网关并不存储对应于由所述设备建立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任何永久性的上下文信息。举例来说,MME 135在无需与组合网关125进行信令交互的情况下为设备105分配IP地址,换句话说无需现有的PDN连接建立信令(例如通过S11/S4和S5/S8接口的GTP创建会话请求规程——参见3GPP TS 23.401),从而导致网络信令节省。因此,组合网关125可以不存储对应于由设备105建立的PDN连接的任何永久性的上下文信息。其结果是,组合网关125是仅仅存储对应于活跃地涉及在用户平面数据传输中的设备的上下文的无状态网关。
在步骤S425中,MME 135为设备指派与APN相关联的网关。举例来说,MME 135为设备105指派与APN相关联的组合网关(例如组合网关125)。这样可以消除MME 135与组合网关125之间的消息需求。举例来说,可以消除如在3GPP TS 23.401中的图5.3.2.1-1中所描述的MME与组合网关之间的消息。
在本地为MME 135提供该MME 135可能需要的关于组合网关125(例如用于从基站向网关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平面通信量的网关IP地址)和APN(例如将被传送到设备的相关联的协议配置选项)的任何信息,从而使得MME 135不需要对于特定于设备的规程联系组合网关125。MME 135还可以确保组合网关125是可用的,并且本地提供的关于组合网关125的信息是当前的。其结果是,在组合网关125中不存储关于设备105的状态信息。
在步骤S430中,MME 135为设备105指派一个或更多协议配置选项。举例来说,MME 135基于所提供的关于所请求的APN的信息在附接规程期间为设备指派协议配置选项(PCO)。与此相对,在已知的规程中,MME在附接规程期间从组合网关取回PCO。由于组合网关125在附接规程期间并不接收特定于设备的信息,因此除了如后面所描述的情况之外,组合网关125无法在该APN上接收网络发起的数据通信量。使用相同APN的所有设备都接收到相同的PCO。
在步骤S435中,MME 135为基站110提供由MME 135提供的对应于针对每一个组合网关125的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目的地IP地址。举例来说,可以为每一个MME 135提供对应于针对组合网关125的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一个或更多目的地IP地址。不同的APN可以共享这些地址。MME 135可以对于来自设备的每一项服务请求将该IP地址传递到基站110。与此相对,在当前的规程中,组合网关在附接规程期间向MME提供该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目的地IP地址。
此外,对于每一个APN为MME和组合网关125提供共同的APN标识符,其具有唯一ID代码或者唯一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目的地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号的形式。与此相对,当前的规程描述了对于所有隧道传送的分组使用单一众所周知的UDP端口号。MME 135对于来自设备105的每一项服务请求将该APN标识符传递到基站110。在后面使用这一信息,从而使得组合网关125可以唯一地识别与每一个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相关联的APN。
在步骤S440中,MME 135为设备105指派隧道端点ID(TEID)。举例来说,MME 135为每一个设备指派一个上行链路数据TEID,所述上行链路数据TEID对于其中所述设备可以保持连续附接的APN的给定服务区域内的每一个设备是唯一的。所述服务区域可以由一个或更多MME覆盖。其结果是,组合网关125并不对于数据附属的持续时间存储关于设备105的上行链路数据TEID指派的信息。
可以通过为每一个待指派的MME指派无重叠的TEID范围而使得各个MME当中的指派是唯一的。与当前规程中一样,MME 135对于来自设备的每一项服务请求将该上行链路数据TEID传递到基站110,以用在去到组合网关125的每一个上行链路隧道传送数据分组中。在移出给定的服务区域时,所述设备可以接收来自该区域中的不同的重叠号码池的新的TEID。或者被指派给所述设备的IP地址可以充当上行链路数据TEID,从而使得对于这种类型的APN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上行链路数据TEID。在使用设备的IP地址而不是上行链路数据TEID来标识隧道传送上行链路分组时,隧道传送报头中的TEID属性或者被删除或者被填充虚设数值。使用哪一种替换方案是设计决定。
在步骤S442中,MME 135向基站110和设备105发送所述指派(例如设备105TEID)。举例来说,MME 135向基站110和设备105发送信令消息。所述信令消息可以包括所述指派。
在步骤S445中,组合网关125接收包括附加信息(由基站110添加)的第一数据(通过基站110接收自设备105)。当所述设备有数据要发送并且发起设备105触发的服务请求规程时,第一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在扩展报头(如前面关于图2与3所描述的那样)中使得组合网关125为所述设备实施必要功能所需的附加信息(例如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隧道标识符和基站IP地址)。
这种类型的APN可以仅支持有限的功能范围(例如数据上传),因此只需要少量信息来处理用于所述设备的通信量。由基站110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包括基站110传输地址和TEID(正如前面关于图2和3所描述的那样)、APN标识符、对于组合网关125上的收费功能所需的设备ID以及对于收费所需的位置信息。
在有限的情况中可能需要其他有限的信息,并且可以被包括在附加的扩展报头中。如果APN标识符具有APN ID代码的形式,则APN标识符可以被包括在扩展报头中。或者APN标识符可以被包括作为隧道传送的分组的目的地UDP端口,这取决于前面所选择的格式。
在服务请求规程期间,MME 135可以提供基站110要求包括在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任何附加信息(正如前面关于图2和3描述的那样)。
其结果是,对于重新建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隧道所需的信息已经被交换,而无需组合网关125在设备不具有活跃无线承载的时间段期间存储任何特定于设备的信息。
在步骤S450中,组合网关125创建地址翻译绑定。举例来说,如果与设备105相关联的接入点网络(APN)(未示出)是IPv4 APN,则对于来自设备105的后续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组合网关125创建必要的网络地址端口(NAPT)绑定,以便把来自设备105的本地源地址、端口和传输协议组合翻译成具有相同协议的APN范围的地址和端口组合。在第一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扩展报头中提供的信息也与NAPT绑定信息一同被存储,以便对于设备105支持组合网关125功能。
如果设备在后续上行链路分组中使用不同的端口和传输协议组合,则可以对于设备105创建多于一项绑定。组合网关125可以至少对于无线承载被配置来在针对设备的最后一个已知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之后保持活跃的时间长度存储所述绑定,并且随后释放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所有状态信息。
组合网关125可以仅把对于在上行链路分组的处理期间建立的NAPT绑定所允许的接收自网络的数据分组作为下行链路数据转发到设备。在组合网关125处接收到的所有其他网络分组可以被丢弃。如果组合网关125在设备无线承载变为不活跃之后将网络分组转发到基站110,则基站110可以将其丢弃。
或者如果与设备105相关联的接入点网络(APN)(未示出)是IPv6APN,则对于来自设备105的后续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组合网关125创建必要的网络地址翻译(NAT)绑定,以便把来自设备的本地源地址、端口和传输协议组合翻译成具有相同端口和协议的APN范围的地址。
如果被指派给设备105的IP地址是IPv4本地地址,则组合网关125NAT为设备105指派如在RFC 3513中定义的“IPv4-mapped IPv6 address(IPv4映射的IPv6地址)”(全局单播地址)。如果被指派给设备的IP地址是IPv6全局单播地址,则组合网关125NAT可以为设备105指派另一个IPv6全局单播地址,其具有新的前缀但是具有与设备地址相同的接口ID。在这种情况下,被指派给设备105的IP地址是全局唯一的,但是除了通过由组合网关125 NAT指派的地址之外无法到达。如果被指派给设备105的IP地址是站点本地单播IPv6地址或者链路本地单播IPv6地址,则组合网关125 NAT为设备105指派IPv6全局单播地址,其具有与本地地址的接口ID相同的长度和内容的接口ID。在所有四种情况中,端口和传输协议在NAT上都保持不变。在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扩展报头中提供的信息(正如前面关于图2和3所描述的那样)也与NAT绑定信息被一同保持,以便对于设备105支持必要的组合网关125功能。
组合网关125可以从网络控制实体接收对应于设备的全局可路由IP地址。对于活跃的数据会话,组合网关125可以使用对应于设备的全局可路由IP地址、来自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在网关中建立资源,而无需实施地址翻译。
在步骤S455中,基站110确定无线承载是否不活跃。举例来说,如果无线承载不活跃,则在步骤S460中,基站110向服务网关115发送虚设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举例来说,如果设备无线承载变为不活跃,则基站110可以向组合网关125发送虚设(零内容)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其中带有表明可以立即释放NAT绑定的指示(而无需等待NAT绑定定时器到期)。这样就缩短了可能在其间向基站110发送不可递送的数据分组的时间窗口。否则,处理继续到步骤S465。
在步骤S465中,MME 135确定设备105是否处于MME的服务区域之外。如果设备105处于服务区域之外,则处理回到步骤S420。举例来说,如果设备105移出其中设备105附接到APN的服务区域,则其被强制利用本领域内已知的规程重新附接,以便再次接入到在新的服务区域内可用的APN。否则,处理继续到步骤S470。
在步骤S470中,MME 135确定设备105是否已脱离。如果设备105已脱离,则在步骤S475中,MME 135返回资源。举例来说,如果设备从增强型分组核心(EPC)脱离,则可以把MME 135分配给设备105的资源(例如IP地址和上行链路数据TEID)返回到共用池。
网关中的资源(例如NAT绑定信息、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等等)在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开始时被动态地分配,并且只要有数据通信量被交换就被保持。当没有更多的数据通信量被交换时,这些资源被保持一定的预定时间段。所述预定时间段可以是可变的(例如对于每一项承载分配被设定)或者是固定的(例如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变量)。所述预定时间段可以是设计时间选择,并且通常将涵盖其间基站在数据传输之后没有用户活动的情况下保持无线承载的持续时间。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到期时,在针对设备105的数据传输开始时在网关中动态地分配的资源可以被返回到共用池。所述预定时间段可以与一个无活动(inactivity)时段相关联。在数据传输之后的无活动时段之后,组合网关125可以释放上下文和有关的绑定,并且同样无需MME 135的任何信令/控制。
前面关于图4的示例性实施例给出了利用IPv4 NAT APN和IPv6 NATAPN的实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IPv6 NAT APN与IPv4 NAT APN之间的差异在于,组合网关125可以被可选地安排来即使在NAT绑定信息被释放之后仍然向设备递送数据分组,只要对于APN所定义的服务区域被限制到单一MME的服务区域即可。应当提到的是,这一选项对于IPv4 NAT APN不可用,这是因为多个设备可能被指派相同的IP地址。因此,如果NAT绑定消失,则可能无法对于传入网络分组唯一地识别意定的接收方设备。
为了在被指派给设备的地址是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情况下应用所述选项,NAT可以使用前缀翻译规程,其允许NAT从被用来将分组递送到组合网关125的前缀重建被指派给设备105的前缀(NAT翻译的反操作)。其他三种IPv6 NAT APN地址形式可以支持去到设备IP地址的唯一映射。
如果所述选项被选择来在绑定数据到期之后尝试网络数据的递送,组合网关125可以向与IPv6全局地址前缀的服务区域相关联的MME 135发送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这是在把传入网络分组的目的地地址映射到采取对于APN所选择的形式的设备地址(IPv4本地地址、IPv6全局单播地址、站点本地单播IPv6地址或者链路本地单播IPv6地址)之后进行的,从而反转被用来从设备地址计算NAT地址的规程,并且把所映射的地址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中。
该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与标准通知消息的不同之处可以在于,可以利用所指派的IPv4或IPv6地址而不是像已知的规程中那样通过现有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中的信令来识别设备105。对于IPv4 NAT APN或IPv6 NAT APN在MME 135与组合网关125之间不保持PDN连接,这是因为组合网关125不保持任何特定于设备的状态信息。一旦下行链路数据通知到达MME 135,MME 135就识别出被指派了所映射的地址的设备105,并且遵循用于寻呼设备的现有规程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根据图4中描述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减少在设备利用服务请求规程重新激活承载时所需的网络消息的数目,从而减少MME 135和组合网关125上的相关联的处理器负荷。示例性实施例减少了在3GPP TS 23.401的条款5.3.2.1中描述的“UE触发的服务请求”规程中所需的消息数目。举例来说,步骤S405、410和415的确定允许示例性实施例从3GPP TS23.401的图5.3.2.1-1中的规程去除消息7、10、12、16、23和24,并且将这些消息中所缺少的信息添加到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根据图4中描述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减少在设备利用服务请求规程重新激活承载时所需的网络消息的数目,从而减少MME 135和组合网关125上的相关联的处理器负荷。示例性实施例减少了在3GPP TS 23.401的条款5.3.4.1中描述的“UE触发的服务请求”规程中所需的消息数目。举例来说,步骤S405、410和415的确定允许示例性实施例修改来自3GPPTS 23.401的图5.3.4.1-1中的规程的消息4和6,并且将这些消息中所缺少的信息添加到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从对于APN具有相关性的相关联的附接、跟踪/路由区域更新、切换以及脱离规程中(在3GPP TS 23.401中描述的已知规程中)去除创建会话请求和响应消息、删除会话请求和响应消息以及修改承载请求和响应消息。将虚设上行链路数据消息添加到切换规程以替代修改承载请求和响应,正如前面在所述解决方案的第一主要方面下所描述的那样。在脱离规程期间,MME 135可以释放被指派给设备的资源,包括其IP地址和上行链路数据TEID。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无线设备的核心网络中的承载激活的信号流图。最终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流是在激活承载之后的数据流(没有经过修改的分组报头)。在图5中示出的其他信号和数据流标示有前面关于图2-4描述的步骤。为了简明起见将不再进一步描述这些步骤。
虽然前面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讨论是关于包括MME以作为网络控制实体的E-UTRAN(LTE)系统进行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述示例性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包括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以作为网络控制实体的UTRAN系统。
虽然前面特别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形式和细节方面P1A145409PCT可以有所变化。这里所寻求的保护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做了阐述。在下列编号条款中规定了各个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
1、一种基站,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
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
存储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
响应于服务请求消息建立基站与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利用无线承载接收来自设备的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修改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以及
向网关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2、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该网关使用来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来激活承载,而无需网络控制实体用信号通知网关在该网关中重新激活承载。
3、权利要求2的基站,其中,该网关不接收来自网络控制实体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并且不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4、权利要求2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接收表明网关成功地重新激活了承载的确认;
接收来自设备的一个或更多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
在不修改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转发到网关。
5、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如果网络控制实体做出以下确定则接收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
可以从受访网络接入指定该设备请求连接到的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点网络(APN);
该设备要求最佳努力和静态优先级数据传输的其中之一;以及
该设备每次仅登记到一个APN。
6、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从网关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数据表明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表明网关已经接收并且存储了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
7、权利要求6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确认网关中的成功承载重新激活的设立完成消息。
8、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向网关发送一个或更多虚设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直到由基站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为止,所述一个或更多虚设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
9、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接收来自网络控制实体的另一消息,所述另一消息包括对应于设备的网关隧道端点ID(TEID)、网关目的地IP地址和接入点网络(APN)标识符;
接收来自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源IP地址,所述源IP地址是对应于设备的地址;以及
向网关发送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所述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网关目的地IP地址和APN标识符。
10、权利要求9的基站,其中,该网关使用来自所述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和APN标识符来建立地址翻译绑定,以便为与所请求的APN相关联的数据会话分配经过地址翻译的IP地址。
11、权利要求10的基站,其中,所述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和经过地址翻译的IP地址当中的每一项是IPv4或IPv6 IP地址的其中之一。
12、权利要求9的基站,其中:
该网关接收先前由网络控制实体为设备分配的对应于设备的全局可路由IP地址;并且
该网关使用对应于设备的全局可路由IP地址、来自所述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在网关中为数据会话建立资源,而无需实施地址翻译。
13、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确定所述基站是切换规程中的对应于另一个设备的目标基站;以及
向网关发送一个或更多虚设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直到由基站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为止,所述一个或更多虚设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
14、一种网络控制实体,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
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
基于服务请求消息确定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与设备相关联的基站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
15、权利要求14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确定是否可以从受访网络接入指定该设备请求连接到的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点网络(APN),该设备是否要求最佳努力和静态优先级数据传输的其中之一,以及该设备是否每次仅登记到一个APN;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每一项条件都为真,则发送所述消息。
16、权利要求15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每一项条件都为真,则网络控制实体不向网关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并且不接收来自网关的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17、权利要求14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永久IP地址,对应于设备的无缝移动性是否可以被限制到网络控制实体的一个集合,网关是否组合网关,以及设备是否无需利用标准规程进行操作;
分配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隧道端点ID(TEID);
为设备指派组合网关;
提供对应于针对组合网关的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网关目的地IP地址;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每一项条件都为真则向基站发送另一消息,所述另一消息包括对应于设备的地址、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
18、权利要求17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对应于设备的地址是IPv4或IPv6 IP地址的其中之一。
19、权利要求17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网络实体在无需与网关的信令交互的情况下分配对应于设备的地址,从而使得网关不存储对应于由设备建立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任何永久性上下文信息。
20、一种网关,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
接收包括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
利用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激活承载,而无需网络控制实体通过信号通知网关在该网关中重新激活承载。
21、权利要求20的网关,其中,网关不接收来自网络控制实体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并且不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22、权利要求20的网关,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数据表明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表明网关已经接收并且存储了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
23、权利要求20的网关,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接收包括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网关隧道端点ID(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的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利用来自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和网关目的地IP地址以及在接收到第一上行链路分组时创建的地址翻译绑定来实施地址翻译;以及
在没有与网络控制实体的信令交互的无活动时段之后释放为数据会话分配的资源。
24、权利要求20的网关,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确定与设备相关联的数据绑定是否已到期;
确定设备是否被选择用于在绑定数据到期之后尝试网络数据的递送;
将传入网络分组的目的地地址映射到设备地址;以及
如果设备被选择用于在绑定数据到期之后尝试网络数据的递送则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所述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包括目的地地址。
25、权利要求20的网关,其中,网关使用来自所述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和APN标识符来建立地址翻译绑定,以便为与所请求的接入点网络(APN)相关联的数据会话分配经过地址翻译的IP地址。
26、权利要求25的网关,其中,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和经过地址翻译的IP地址当中的每一项是IPv4或IPv6 IP地址的其中之一。
27、权利要求20的网关,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接收先前由网络控制实体为设备分配的对应于设备的全局可路由IP地址;以及
网关使用对应于设备的全局可路由IP地址、来自所述另一个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对应于设备的网关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在网关中为数据会话建立资源,而无需实施地址翻译。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
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
存储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
响应于服务请求消息建立基站与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利用无线承载接收来自设备的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修改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而使得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和基站隧道标识符;以及
向网关发送经过修改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2.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接收表明网关成功地重新激活了承载的确认;
接收来自设备的一个或更多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
在不修改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转发到网关。
3.权利要求1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如果网络控制实体做出以下确定则接收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
可以从受访网络接入指定该设备请求连接到的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点网络(APN);
该设备要求最佳努力和静态优先级数据传输的其中之一;以及
该设备每次仅登记到一个APN。
4.一种网络控制实体,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
接收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消息;
基于服务请求消息确定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与设备相关联的基站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网关隧道标识符和网关目的地地址。
5.权利要求4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永久IP地址,对应于设备的无缝移动性是否可以被限制到网络控制实体的一个集合,网关是否组合网关,以及设备是否无需利用标准规程进行操作;
分配对应于设备的地址、对应于设备的隧道端点ID(TEID);
为设备指派组合网关;
提供对应于针对组合网关的隧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网关目的地IP地址;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每一项条件都为真则向基站发送另一消息,所述另一消息包括对应于设备的地址、TEID以及网关目的地IP地址。
6.权利要求5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网络实体在无需与网关的信令交互的情况下分配对应于设备的地址,从而使得网关不存储对应于由设备建立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任何永久性上下文信息。
7.一种网关,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
接收包括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
利用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激活承载,而无需网络控制实体通过信号通知网关在该网关中重新激活承载。
8.权利要求7的网关,其中,网关不接收来自网络控制实体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并且不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9.权利要求7的网关,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数据表明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表明网关已经接收并且存储了基站标识符和隧道标识符。
10.权利要求7的网关,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
确定与设备相关联的数据绑定是否已到期;
确定设备是否被选择用于在绑定数据到期之后尝试网络数据的递送;
将传入网络分组的目的地地址映射到设备地址;以及
如果设备被选择用于在绑定数据到期之后尝试网络数据的递送则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所述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包括目的地地址。
CN201380035975.1A 2012-07-02 2013-06-27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Active CN104620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40,297 US9544927B2 (en) 2012-07-02 2012-07-02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bearer activation in a core network for wireless devices
US13/540,297 2012-07-02
PCT/US2013/048178 WO2014008091A2 (en) 2012-07-02 2013-06-27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bearer activation in a core network for wireless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664A true CN104620664A (zh) 2015-05-13
CN104620664B CN104620664B (zh) 2019-02-26

Family

ID=48782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5975.1A Active CN104620664B (zh) 2012-07-02 2013-06-27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544927B2 (zh)
EP (2) EP3273744A1 (zh)
JP (2) JP5947461B2 (zh)
KR (1) KR101687222B1 (zh)
CN (1) CN104620664B (zh)
WO (1) WO2014008091A2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5568A (zh) * 2015-08-28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
CN106470447A (zh) * 2015-08-14 2017-03-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06792933A (zh) * 2015-11-25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基站、网关及系统
CN107852664A (zh) * 2015-07-30 2018-03-27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移动热点
CN108738073A (zh) * 2017-04-24 2018-11-02 波音公司 用于联合网络业务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8781439A (zh) * 2016-03-14 2018-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链路上的应用事务的通信
CN109315003A (zh) * 2016-05-17 2019-02-05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指示连接使能够在pdn网关和本地网关之间路由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83939A (zh) * 2017-01-05 2019-10-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基站及其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447301A (zh) * 2017-03-24 2019-11-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连接中的承载的选择性激活
CN110719294A (zh) * 2015-12-29 2020-01-21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技术
CN110915290A (zh) * 2017-07-07 2020-03-24 诺基亚通信公司 支持多供应方4g/5g网络的多空中接口聚合
CN111010745A (zh) * 2020-01-06 2020-04-14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隧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52677A (zh) * 2017-08-28 2020-04-21 奥兰治 用于对在通信网络的切片上路由的应用的数据收费的方法
CN111480354A (zh) * 2017-10-16 2020-07-31 安东·L·卡普兰 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路由
US10917344B2 (en) 2015-12-29 2021-02-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ionless reliable transport
CN112703765A (zh) * 2018-09-27 2021-04-23 苹果公司 用于5gc多rat双连接中卸载的qos流的上行链路按序递送
CN112771919A (zh) * 2018-09-27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隧道传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的生成
CN113348652A (zh) * 2019-01-23 2021-09-03 诺基亚通信公司 标记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CN114072779A (zh) * 2019-06-24 2022-02-18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连地址的QoS规则
US11343198B2 (en) 2015-12-29 2022-05-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liable, out-of-order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CN114630269A (zh) * 2022-02-28 2022-06-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51476B2 (en) 2015-12-28 2022-09-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ath transport desig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5652A1 (en) * 2012-07-06 2014-01-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ing service set identifier or access point name to wlan to cellular signalling messages
US9578557B2 (en) * 2012-07-06 2017-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layed handover signalling in a mobile network
US20140068098A1 (en) * 2012-09-04 201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network latency resulting from non-access stratum (nas) authentication for high performance content applications
CN103686671B (zh) * 2012-09-14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接入网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KR20140045215A (ko) * 2012-10-08 2014-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룹 기반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9265031B2 (en) * 2012-12-20 2016-02-16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short data transmissions
US9032480B2 (en) * 2012-12-28 2015-05-12 Cellco Partnership Providing multiple APN connections support in a browser
AU2014219562B2 (en) * 2013-02-22 2017-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imultaneous connectivity between multiple E-NodeBs and user equipment
US10073858B2 (en) * 2013-05-16 2018-09-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uning a storage system
US9191209B2 (en) 2013-06-25 2015-11-17 Google Inc.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for devices of a home network
US9531704B2 (en) 2013-06-25 2016-12-27 Google Inc. Efficient network layer for IPv6 protocol
US9112790B2 (en) * 2013-06-25 2015-08-18 Google Inc. Fabric network
RU2628771C1 (ru) * 2013-10-31 2017-08-22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гласовани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US9980130B2 (en) * 2014-02-02 2018-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ssion and service control for wireless devices using common subscriber information
US10756804B2 (en) * 2014-05-08 2020-08-25 Apple Inc. Lawful intercept report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public safety relays
DE102014213366B4 (de) * 2014-07-09 2020-01-02 Adidas Ag Schuh mit einer Fersenkappe sowie Schuh mit einem Knöchelkragen
US9723642B2 (en) * 2014-08-07 2017-08-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ing tunnels
US9716653B2 (en) * 2014-11-18 2017-07-25 Hau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based addressing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WO2016134752A1 (en) * 2015-02-24 2016-09-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grated services processing for mobile networks
CN106162744B (zh) * 2015-04-13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KR20180034632A (ko) 2015-08-17 2018-04-0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Gtp-u 다운링크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1070395B2 (en) * 2015-12-09 2021-07-20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Customer premises LAN expansion
US10440760B2 (en) 2016-05-16 2019-10-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ss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8007405A1 (en) * 2016-07-04 2018-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deli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infrequent small data
MX2019001997A (es) 2016-08-19 2019-06-13 Nec Corp Metodo para la activacion o desactivacion por conexion del plano de usuario por sesion.
DE112017004736T5 (de) * 2016-09-21 2019-06-19 Mavenir Systems, Inc.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Sitzungs-Belastbarkeit in Paket-Gateways
CN108307530B (zh) * 2016-09-30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0624020B2 (en) * 2017-02-06 2020-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access stratum transport for non-mobility management messages
WO2018148861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555976A (zh) * 2017-02-20 2020-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网络中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13286B (zh) * 2017-02-28 2021-10-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遥晕后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460418B1 (ko) 2018-11-21 2022-10-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메시지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148598A1 (en) * 2019-01-18 2020-07-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Key refresh for small-data traffic
CN111526547B (zh) * 2019-02-03 2023-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用户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7798A1 (en) * 2000-05-22 2004-01-29 Tuija Hurtt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677470A (zh) * 2008-09-18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70708A (zh) * 2011-05-24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处理lipa连接专用承载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9499B1 (en) * 1999-09-08 2006-07-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Internet protocol mobility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2008127662A1 (en) * 2007-04-12 2008-10-2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vity domain selection and bearer setup
CN101388901B (zh) * 2007-09-14 2011-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长期演进系统中支持用户静态ip地址寻址的方法及系统
WO2009057045A2 (en) * 2007-10-29 2009-05-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tivating a data channel
CN101472256B (zh) * 2008-04-03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挂起的方法、承载恢复的方法、网关代理及通信系统
US8339959B1 (en) * 2008-05-20 2012-12-25 Juniper Networks, Inc. Streamlined packet forwarding using dynamic filters for routing and security in a shared forwarding plane
US8625582B2 (en) * 2008-08-14 2014-01-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a bearer path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10074159A1 (ja) * 2008-12-25 2012-06-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中継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521886B1 (ko) * 2009-01-23 2015-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티피 처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30094A1 (zh) * 2009-05-13 2010-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寻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96294B (zh) * 2009-06-10 2015-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隧道标识分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45429B (zh) * 2009-07-08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用户面数据路由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083587B2 (en) * 2009-08-21 2015-07-14 Cisco Technology, Inc. Port chunk allocation in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GB2472866B (en) * 2009-08-21 2013-05-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twork elements,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control
US8537829B2 (en) * 2010-09-15 2013-09-17 Cisco Technology, Inc. Paging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071927B2 (en) * 2011-12-05 2015-06-3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llapsed mobile architecture
US8665870B2 (en) * 2012-05-30 2014-03-0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ush messag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7798A1 (en) * 2000-05-22 2004-01-29 Tuija Hurtt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677470A (zh) * 2008-09-18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70708A (zh) * 2011-05-24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处理lipa连接专用承载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3GPP TS 23.401》 *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664A (zh) * 2015-07-30 2018-03-27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移动热点
CN106470447B (zh) * 2015-08-14 2020-04-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06470447A (zh) * 2015-08-14 2017-03-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基地台传输使用数据的方法及使用前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05245568A (zh) * 2015-08-28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
CN106792933A (zh) * 2015-11-25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基站、网关及系统
CN106792933B (zh) * 2015-11-25 2021-04-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基站、网关及系统
US11451476B2 (en) 2015-12-28 2022-09-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ath transport design
US11770344B2 (en) 2015-12-29 2023-09-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liable, out-of-order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US10917344B2 (en) 2015-12-29 2021-02-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ionless reliable transport
CN110719294A (zh) * 2015-12-29 2020-01-21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技术
US11343198B2 (en) 2015-12-29 2022-05-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liable, out-of-order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CN110719294B (zh) * 2015-12-29 2021-06-01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技术
CN108781439B (zh) * 2016-03-14 2023-05-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链路上的应用事务的通信
CN108781439A (zh) * 2016-03-14 2018-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链路上的应用事务的通信
CN109315003A (zh) * 2016-05-17 2019-02-05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指示连接使能够在pdn网关和本地网关之间路由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83939B (zh) * 2017-01-05 2023-09-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基站及其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83939A (zh) * 2017-01-05 2019-10-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基站及其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447301A (zh) * 2017-03-24 2019-11-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连接中的承载的选择性激活
CN110447301B (zh) * 2017-03-24 2023-06-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连接中的承载的选择性激活
CN108738073B (zh) * 2017-04-24 2023-06-16 波音公司 用于联合网络业务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8738073A (zh) * 2017-04-24 2018-11-02 波音公司 用于联合网络业务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915290B (zh) * 2017-07-07 2023-09-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支持多供应方4g/5g网络的多空中接口聚合
CN110915290A (zh) * 2017-07-07 2020-03-24 诺基亚通信公司 支持多供应方4g/5g网络的多空中接口聚合
CN111052677A (zh) * 2017-08-28 2020-04-21 奥兰治 用于对在通信网络的切片上路由的应用的数据收费的方法
CN111052677B (zh) * 2017-08-28 2023-08-22 奥兰治 用于对在通信网络的切片上路由的应用的数据收费的方法
CN111480354A (zh) * 2017-10-16 2020-07-31 安东·L·卡普兰 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路由
CN112771919A (zh) * 2018-09-27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隧道传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的生成
CN112703765A (zh) * 2018-09-27 2021-04-23 苹果公司 用于5gc多rat双连接中卸载的qos流的上行链路按序递送
CN113348652B (zh) * 2019-01-23 2023-05-02 诺基亚通信公司 标记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CN113348652A (zh) * 2019-01-23 2021-09-03 诺基亚通信公司 标记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US11902872B2 (en) 2019-01-23 2024-02-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arking an uplink data packet
CN114072779A (zh) * 2019-06-24 2022-02-18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连地址的QoS规则
CN114072779B (zh) * 2019-06-24 2024-04-09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互连地址的QoS规则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10745B (zh) * 2020-01-06 2021-11-05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隧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10745A (zh) * 2020-01-06 2020-04-14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隧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30269A (zh) * 2022-02-28 2022-06-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30269B (zh) * 2022-02-28 2024-01-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77959B2 (ja) 2017-08-09
KR101687222B1 (ko) 2016-12-16
US9942926B2 (en) 2018-04-10
WO2014008091A2 (en) 2014-01-09
EP2868156A2 (en) 2015-05-06
US20140003357A1 (en) 2014-01-02
EP2868156B1 (en) 2019-04-17
US9544927B2 (en) 2017-01-10
EP3273744A1 (en) 2018-01-24
JP5947461B2 (ja) 2016-07-06
WO2014008091A3 (en) 2014-02-27
JP2016154371A (ja) 2016-08-25
US20160374126A1 (en) 2016-12-22
CN104620664B (zh) 2019-02-26
JP2015526028A (ja) 2015-09-07
KR20150036300A (ko) 2015-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0664A (zh) 利用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隧道标识符和基站标识符的承载激活
US96682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uplink common bear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577457B (zh) 移动终止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038765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new lay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65727B (zh) 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1778693B2 (en) Support of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types in the network
EP2932782B1 (en) A new architecture for cellular networks
US1161150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31437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p address translation services
US93073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the mobility of a mobile network
KR20130032701A (ko) 로컬 네트워크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접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컬 네트워크 접속 장치 및 방법
EP3331264B1 (en) Packet forwarding to subnets hosted by lte cellular equipments
US20190141758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for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5g networks
CN105934977A (zh) 用户设备、接入节点设备及通信系统
KR20130108757A (ko) 다중 무선 접속 기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22478B1 (ko) Lte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그 시스템에 포함되는 pgw, ha와 그 제어방법
WO2023025383A1 (en) Generating or providing ipv6 addres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