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581B -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581B
CN104158581B CN201310175457.1A CN201310175457A CN104158581B CN 104158581 B CN104158581 B CN 104158581B CN 201310175457 A CN201310175457 A CN 201310175457A CN 104158581 B CN104158581 B CN 104158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djacent
relay
initiat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54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581A (zh
Inventor
侯云静
康艳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1754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5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7256 priority patent/WO20141836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通信双方与该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通信发起方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请求,该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定义的两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之间传输的数据需要经过核心网路由,图1给出了UE1和UE2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W)均相同时,UE1与UE2间通信的数据通道。
若两个相距非常近的用户设备间传递数据时也采用上述通信方式,会使得通信延时非常大,而且还会占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因此,3GPP现在正在研究关于邻近设备之间的通信技术,即:在需要通信的两个UE之间的距离很近时,实现该两个UE之间直接传输数据,其数据传输路径参见图2所示;或者仅借助eNB的传递实现该两个UE之间的通信,其数据传输路径参见图3所示。
邻近通信过程中,由于数据传输路径发生了改变,根据通信双方所处的网络环境不同,控制邻近通信的路径也不同。当邻近通信的UE的服务eNB相同且通信双方都位于网络覆盖内时,网络可以通过UE、eNB以及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之间交互控制信息来控制邻近通信,其控制路径参见图4中的带有双向箭头的实线;当邻近通信的UE的服务eNB不同且通信双方都位于各自的网络覆盖内时,EPC可分别与通信双方的服务eNB进行信令交互,其控制路径由参见图5中的带有双向箭头的实线。
目前,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内,终端与网络侧,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是无法进行通信的,为此,3GPP标准中定义了公共安全UE(Public Safety UE),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内,公共安全UE间仍可以进行邻近通信,其控制路径直接存在于公共安全UE之间,参见图6中的带有双向箭头的实线,其中,标准中定义公共安全无线资源控制器(Radio ResourceController,RRC)用于负责管理公共安全邻近通信无线资源的分配过程,该功能可以配置在公共安全UE中。3GPP标准中定义的公共安全UE可以支持中继能力,因此,可以通过该支持中继能力的公共安全UE在两个不邻近的UE间进行数据中转,也可以通过该支持中继能力的公共安全UE在位于网络覆盖之外的UE和网络侧之间进行数据中转。为了实现通信双方通过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如公共安全UE)进行通信,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一是通信双方与该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过程,二是通信双方通过该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实现通信的过程。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通信双方与该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通信双方与该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包括:
通信发起方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
所述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请求,所述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且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所述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包括:
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后,根据所述中继请求,判断自身当前是否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中继请求,所述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且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后,根据所述中继请求,判断自身当前是否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通信双方与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即通信发起方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请求,该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3GPP定义的设备间通信的数据通道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第一种邻近通信的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第二种邻近通信的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进行邻近通信的UE位于网络覆盖内且服务基站相同时的控制路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进行邻近通信的UE位于网络覆盖内且服务基站不同时的控制路径示意图;
图6为背景技术中公共安全UE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进行邻近通信的控制路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互不邻近的公共安全UE之间通过中继节点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中通信发起方侧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中与通信发起方侧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侧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发起方可以是终端(如传统UE,公共安全UE等),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如基站等);
通信目标方可以是终端(如传统UE,公共安全UE等),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如基站等);
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如传统UE,公共安全UE等),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如基站等);
邻近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如传统UE,公共安全UE等),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如基站等);
优选的,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通信设备为公共安全UE。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其中,只有在通信设备当前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该通信设备当前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
1、该通信设备具有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中继功能;
2、网络授权该通信设备能够充当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
3、该通信设备的中继功能已激活,如该通信设备的中继能力被用户或系统打开。
进一步,若该通信设备不满足上述至少一个条件,则该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应用场景包括:
一、通信双方均为终端,通信双方均在网络覆盖下且不邻近;
二、通信双方均为终端,至少一个没有在网络覆盖内且通信双方不邻近;
三、通信双方一个是终端,一个是网络侧设备(如基站),且该终端不在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即通信双方不邻近。
其中,第一种及第二种应用场景下,通信双方不邻近进一步包括以下情况:通信发起方根据邻近关系发现的结果,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或者,通信双方已建立邻近通信且通信发起方确定接收到的通信目标方的信号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阈值;或者,通信双方已建立邻近通信且通信发起方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
图7给出了支持中继能力的公共安全UE在两个不邻近的公共安全UE之间中转数据的实施例。其中,公共安全UE1和公共安全UE2不邻近,公共安全UE3和公共安全UE1邻近,且公共安全UE3和公共安全UE2邻近,公共安全UE3支持中继能力。当公共安全UE1希望与公共安全UE2进行通信时,发现公共安全UE2与自己不邻近,此时,公共安全UE3可以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在公共安全UE1和公共安全UE2之间转发数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中,通信发起方侧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81、通信发起方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
举例说明,例如,通信发起方为终端A,其希望与终端B(通信目标方)建立通信,但终端A与终端B不邻近;又如,通信发起方为终端A,其位于E-UTRAN内,且该终端A与eNB1之间已建立连接,之后该终端A移出了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的覆盖范围内,若终端A仍希望与eNB1(通信目标方)进行通信,但此时,终端A与eNB1不邻近;再如,通信发起方为eNB1,其希望与终端A(通信目标方)进行通信,但终端A不在E-UTRAN的覆盖范围内,即终端A与eNB1不邻近。
步骤82、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请求,该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且该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步骤83、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实施中,通信发起方基于广播消息(即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消息)的邻近发现包括以下两种实现形式:
方式A、通信发起方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即与该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通信设备):
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向自身返回携带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且该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
若通信发起方接收到反馈信息,则该通信发起方确定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为邻近通信设备。
方式A中,在该通信发起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后,与该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其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并在接收到该第一请求消息后,向该通信发起方返回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与该通信发起方不邻近的通信设备不会接收到其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在接收到与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反馈信息后,将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本地;例如,通信发起方将获取到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储于邻近关系列表中。
相应的,在通信发起方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时,先根据存储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在确定自身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时,发起邻近通信;在确定自身与该通信目标方不邻近时,发起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
方式B、通信发起方根据以下步骤判断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邻近:
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指定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请求消息后返回携带自身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且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及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通信发起方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该通信发起方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邻近;
若通信发起方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且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则该通信发起方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不邻近。
方式B中,在该通信发起方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之后,该通信发起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都会接收到其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请求消息后,判断自身标识信息是否与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处理:
若自身标识信息与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该邻近通信设备向通信发起方返回反馈信息,并在该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若自身标识信息与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相同,则该邻近通信设备丢弃本条广播消息。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在接收到指定的通信设备返回的反馈信息后,将该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本地;例如,通信发起方将获取到的各与其邻近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储于邻近关系列表中。
相应的,在通信发起方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时,先根据存储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在确定自身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时,发起邻近通信;在确定自身与该通信目标方不邻近时,发起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发起方可以预先获取到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在需要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时,根据已获取到的各邻近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
通信发起方也可以在需要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时,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获取与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进一步根据获取到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
通信发起方也可以在需要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时,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及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根据是否接收到反馈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即:若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相同,则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邻近;若没有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虽然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但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不相同,则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配置有传输广播消息的专用频谱,传输广播消息所需的资源的具体协商和分配机制可以在物理层实现。
在实施中,步骤82中,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请求,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A、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该中继请求,且该中继请求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和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步骤83中,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时,该通信发起方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该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优选的,方法A中,通信发起方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之后,还包括:
通信发起方存储接收到的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邻近通信设备均为该通信发起方发现的能够充当本次通信(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通信)的中继节点。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按照接收到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的强弱,形成优先级列表,该列表由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组成,标识信息在该列表中的优先级越高,通信发起方接收到的该标识信息对应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就越强。
具体的,通信发起方可能仅接收到一个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也可能接收到多个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还有可能接收不到任何中继回复消息。
进一步,若该通信发起方未接收到任何中继回复消息,则确定当前不存在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邻近通信设备,并结束处理。
方法B、通信发起方向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即与该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且该中继请求中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步骤83中,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具体包括:
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则通信发起方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二指示信息,则通信发起方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不能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进一步,方法B又包括:
方法B1、通信发起方按照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所有邻近通信设备中,选择一个邻近通信设备,并向该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该通信发起设备在接收到该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后,再从剩余的邻近通信设备中,选择一个邻近通信设备,并向该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依次类推,直至该通信发起方确定当前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为优先级最低的邻近通信设备。
优选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是按照该通信发起方在邻近发现过程中,接收到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的强弱进行划分,如信号强度越强,则优先级越高。
方法B2、通信发起方向所有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B中,通信发起方在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邻近通信之前,已经获知哪些通信设备是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具体可根据上述方式A或方式B获取各邻近通信设备。
优选的,方法B中,通信发起方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之后,还包括:
通信发起方存储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邻近通信设备均为该通信发起方发现的能够充当本次通信(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通信)的中继节点。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按照接收到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的强弱,形成优先级列表,该列表由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组成,标识信息在该列表中的优先级越高,通信发起方接收到的该标识信息对应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就越强。
方法C、通信发起方向每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
相应的,步骤83中,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具体包括:
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则通信发起方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二指示信息,则通信发起方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不能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进一步,方法C又包括:
方法C1、通信发起方按照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所有邻近通信设备中,选择一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并向该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该通信发起设备在接收到该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后,再从剩余的邻近通信设备中,选择一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并向该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依次类推,直至该通信发起方确定当前选择的邻近通信设备为优先级最低的且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
优选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是按照该通信发起方在邻近发现过程中,接收到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的强弱进行划分,如信号强度越强,则优先级越高。
方法C2、通信发起方向所有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该中继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C中,通信发起方在发起与通信目标方的邻近通信之前,已经获知哪些通信设备是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以及各邻近通信设备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具体可根据上述方式A或方式B获取各邻近通信设备;
进一步,方式A中的第一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在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以使通信发起方可以获知每个邻近通信设备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具体的,邻近通信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方式1、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则在向通信发起方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的指示信息;若该邻近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则在向通信发起方返回的反馈信息中仅携带自身的标识信息;或者,
方式2、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则在向通信发起方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的指示信息;若该邻近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则在向通信发起方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该邻近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方式B中的第二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指定的通信设备在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以使通信发起方可以获知每个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其中,指定的通信设备可以采用方式1或方式2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在获取到各邻近通信设备及其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后,存储每个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支持中继能力,进而在该通信发起方确定需要发起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时,仅需向每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中继请求即可。
具体的,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则存储的该邻近通信设备的信息中包含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的指示信息;若该邻近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则存储的该邻近通信设备的信息中仅包含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则存储的该邻近通信设备的信息中包含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该邻近通信设备支持中继能力的指示信息;若该邻近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则存储的该邻近通信设备的信息中包含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该邻近通信设备不支持中继能力的指示信息。
优选的,方法C中,通信发起方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的中继回复消息之后,还包括:
通信发起方存储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邻近通信设备均为该通信发起方发现的能够充当本次通信(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通信)的中继节点。
优选的,通信发起方按照接收到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的强弱,形成优先级列表,该列表由能够作为本次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组成,标识信息在该列表中的优先级越高,通信发起方接收到的该标识信息对应的邻近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就越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如通信发起方、通信目标方、邻近通信设备等)的标识信息具有全球唯一性,可以是现有3GPP协议中定义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新定义的专用标识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邻近通信设备为公共安全用户设备UE。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在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中,与上述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侧的处理过程,参见图9所示,该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91、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后,根据该中继请求,判断自身当前是否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其中,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步骤92、该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若通信发起方采用方法A发送中继请求,该中继请求中携带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和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则:步骤92中,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具体包括:
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丢弃本条中继请求。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在实施中,若通信发起方采用方法B或方法C发送中继请求,该中继请求中携带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和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则:步骤92中,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具体包括:
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实施中,步骤91中,邻近通信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确定自身当前能否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通信目标方邻近,则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自身不支持中继能力,或者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则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实施中,步骤91中,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可以先判断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再判断自身与通信目标方是否邻近;该邻近通信设备也可以先判断自身与通信目标方是否邻近,再判断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优选的,步骤91中,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通信目标方邻近之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判断自身是否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满足判断条件时,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不满足判断条件时,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实施中,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组合:
预先设定的用户喜好、自身当前的处理负荷、以及自身接收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
举例说明,预先设定的用户喜好可以指示该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任意通信双方的中继节点,也可以指示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指定的通信发起方与指定的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还可以指示该邻近通信设备不能作为任一通信双方的中继节点。
举例说明,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根据自身当前的处理负荷,判断自身是否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具体包括: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当前的处理负荷过重,即该邻近通信设备当前的处理负荷超过设定的阈值(如该邻近通信设备已连接了超过设定数量的通信设备;又如,邻近通信设备当前的CPU使用率超过设定的阈值),则确定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当前的处理负荷未超过该设定的阈值,则确定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当前的处理负荷过重,如果此时该邻近通信设备再充当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即在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转发数据),则将大大影响该邻近通信设备的处理性能。
举例说明,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根据自身接收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判断自身是否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具体包括: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根据自身接收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不小于设定阈值,则确定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根据自身接收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小于设定阈值,则确定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该邻近通信设备根据自身接收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此时该邻近通信设备再充当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即在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转发数据),则容易导致数据传输的不稳定。
在实施中,邻近通信设备可以根据自身发起的邻近发现的结果,判断自身是否与通信目标方邻近,其中,邻近发现过程包括: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邻近通信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确定与自身邻近的通信设备:
邻近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通信设备向自身发送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且该第三请求消息中携带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邻近通信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则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与自身邻近。
该方式下,在该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之后,与该邻近通信设备邻近的通信设备能够接收到其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并在接收到该第三请求消息后,向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与该邻近通信设备不邻近的通信设备不会接收到其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
由于该实现方式与上述方式A类似,具体请参见所述方式A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之后,也可以先根据存储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该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之后,再确定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并在确定自身支持中继能力时,向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回复消息;否则,丢弃本条中继请求。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邻近通信设备根据以下步骤判断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邻近:
邻近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四请求消息,该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指定的通信设备发送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且该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及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邻近通信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邻近;
若邻近通信设备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且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则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不邻近。
该方式下,在该邻近通信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之后,与该邻近通信设备邻近的通信设备都会接收到其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每个与该邻近通信设备邻近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四请求消息后,判断自身标识信息是否与该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处理:
若自身标识信息与该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该通信设备向邻近通信设备返回反馈信息,并在该反馈信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若自身标识信息与该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相同,则该通信设备丢弃本条广播消息。
由于该实现方式与上述方式B类似,具体请参见所述方式B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之后,也可以先根据存储的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该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之后,再确定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并在确定自身支持中继能力时,向通信发起方发送中继回复消息;否则,丢弃本条中继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可以预先获取到与其邻近的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在接收到该通信发起方的中继请求后,根据已获取到的与其邻近的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通信目标方邻近;
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的中继请求时,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获取与其邻近的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进一步根据获取到的与其邻近的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是否邻近;
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的中继请求时,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四请求消息(该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及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根据是否接收到反馈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与该通信目标方邻近,即:若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相同,则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邻近;若没有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虽然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但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不相同,则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
优选的,邻近通信设备配置有传输广播消息的专用频谱,传输广播消息所需的资源的具体协商和分配机制可以在物理层实现。
在实施中,邻近通信设备与通信目标方邻近包括以下情况:
若双方均为终端,则双方邻近的情况包括:邻近通信设备根据邻近关系发现的结果,确定自身当前与通信目标方邻近;或者,邻近通信设备与通信目标方已建立邻近通信;
若双方一个是网络侧设备,一个是终端,且该终端在该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则该终端与该网络侧设备邻近。
在实施中,邻近通信设备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包括以下情况:
若双方均为终端,则双方不邻近的情况包括:邻近通信设备根据邻近关系发现的结果,确定自身当前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或者,邻近通信设备与通信目标方已建立邻近通信且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接收到的通信目标方的信号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阈值;或者,邻近通信设备与通信目标方已建立邻近通信且该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
若双方一个是网络侧设备,一个是终端,且该终端不在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则该终端与该网络侧设备不邻近。
下面通过三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均以终端为通信发起方为例进行说明的,通信发起方为网络侧设备(如基站)的情况与此类似,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UE1(通信发起方)希望发起到UE5(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此时UE1和UE5不邻近,UE1通过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发现UE3能够充当此次通信的中继节点。本实施例的场景如图10所示,具体的:
与UE1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2、UE3和UE4;
与UE3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1和UE5;
与UE4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1和UE5;
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包括UE2和UE3。
本实施例中,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参见图11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11、UE1广播中继请求消息,该中继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为发送广播消息的UE的标识(即UE1的标识)以及通信目标方的标识(即UE5的标识)。
与UE1邻近的UE2、UE3和UE4分别接收到UE1广播的中继请求消息,并根据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以及自身是否与UE5邻近,进行不同的处理,具体如下:
步骤112a、UE2支持中继能力且UE2与UE5不邻近,则UE2丢弃本条广播消息;
步骤112b、UE3支持中继能力且UE3与UE5邻近,则UE3向UE1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3的标识;
步骤112c、UE4不支持中继能力,则UE4丢弃本条广播消息。
本实施例中,UE1接收到一条中继回复消息(即UE3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根据该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的标识,UE1发现可以作为其与UE5通信的中继节点为UE3。
本实施例中,UE3判断自身与UE5之间是否邻近的过程如下:
UE3广播邻近请求消息,该邻近请求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3的标识和UE5的标识;相应的,与UE3邻近的UE1和UE5都能够接收到该邻近请求消息,由于UE1的标识不在邻近请求消息中,因此UE1丢弃本条邻近请求消息;由于UE5的标识在邻近请求消息中,因此UE5向UE3返回邻近回复消息,该邻近回复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5的标识;进而,UE3根据接收到的邻近回复消息可知自己与UE5邻近。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UE1(通信发起方)希望发起到UE5(通信目标方)的通信,此时UE1和UE5不邻近,UE1通过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发现UE2、UE3和UE4都能够充当此次通信的中继节点。本实施例的场景如图12所示,具体的:
与UE1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2、UE3和UE4;
与UE2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1和UE5;
与UE3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1和UE5;
与UE4邻近的通信设备包括UE1和UE5;
支持中继能力的通信设备包括UE2、UE3和UE4。
本实施例中,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参见图1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31、UE1广播中继请求消息,该中继请求消息携带的参数为发送广播消息的UE的标识(即UE1的标识)以及通信目标方的标识(即UE5的标识)。
与UE1邻近的UE2、UE3和UE4均会接收到UE1广播的中继请求消息,并根据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以及自身是否与UE5邻近,进行不同的处理,具体如下:
步骤132a、UE2支持中继能力且UE2与UE5邻近,则UE2向UE1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2的标识;
步骤132b、UE3支持中继能力且UE3与UE5邻近,则UE3向UE1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3的标识;
步骤132c、UE4支持中继能力且UE4与UE5邻近,则UE4向UE1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4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UE1接收到三条中继回复消息,因此,UE1发现可以作为其与UE5通信的中继节点为UE2、UE3和UE4。
本实施例中,UE2、UE3和UE4判断自身与UE5之间是否邻近的过程,与实施例一中UE3判断自身与UE5之间是否邻近的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通信发起方为UE1,通信目标方是E-UTRAN中的eNodeB(简称eNB),具体场景如图14所示,当UE1位于E-UTRAN的覆盖范围内时,UE1和eNodeB1之间已建立连接,而且正在相互交互数据,随后,UE1移动出了E-UTRAN的覆盖范围(即UE1与eNodeB1不邻近),UE1可以通过支持中继能力的UE,继续与eNodeB1之间交互数据。
本实施例中,中继节点的发现过程参见图15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51、UE1广播中继请求消息,该中继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为UE1的标识和eNodeB1的标识。
与UE1邻近的UE3、UE4和UE6都能够接收到UE1广播的中继请求消息,并根据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以及自身的连接状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具体如下:
步骤152a、UE3支持中继能力且UE3当前连接的eNodeB的标识和广播消息中的eNodeB的标识相同,则UE3向UE1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的参数为UE3的标识;
步骤152b、UE4支持中继能力,但UE4当前连接的eNodeB的标识(即eNodeB2的标识)和广播消息中的eNodeB的标识(即eNodeB1的标识)不同,则UE4丢弃本条广播消息;
步骤152c、UE6不支持中继能力,则UE6丢弃本条广播消息。
本实施例中,UE1接收到UE3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之后,UE1确定UE3可以作为自身与eNodeB1通信的中继节点。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8所示的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61,用于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
发送模块162,用于发送中继请求,该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且该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6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发送模块162具体用于: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中继请求,且中继请求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和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63具体用于:若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则确定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第二确定模块163还用于:
若未接收到任何中继回复消息,则确定当前不存在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邻近通信设备,并结束处理。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发送模块162具体用于:向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发送中继请求,且中继请求中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63具体用于: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则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若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二指示信息,则确定该邻近通信设备不能作为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该方式下,优选的,发送模块162进一步用于:
向每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中继请求。
在实施中,第一确定模块161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每个邻近通信设备: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向自身发送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该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若接收到反馈信息,则确定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为邻近通信设备。
优选的,该第一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每个邻近通信设备在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在实施中,第一确定模块161根据以下步骤判断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邻近: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指定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请求消息时返回携带该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及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邻近;
若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且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则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不邻近。
优选的,该第二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指定的通信设备在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16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集成于通信发起方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9所示的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图9所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171,用于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后,根据中继请求,判断自身当前是否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172,用于根据判断模块171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
在实施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处理模块172具体用于:
若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中继请求,且该中继请求中携带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和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则:
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丢弃中继请求。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处理模块172具体用于:
若通信发起方向每个邻近通信设备或者每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中继请求,且中继请求中携带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则:
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实施中,判断模块171具体用于:
若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通信目标方邻近,则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自身不支持中继能力,或者自身与通信目标方不邻近,则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优选的,判断模块171具体用于:
在确定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通信目标方邻近之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判断自身是否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满足判断条件时,确定自身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不满足判断条件时,在确定自身不能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实施中,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组合:
预先设定的用户喜好、自身当前的处理负荷、以及自身接收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
在实施中,判断模块171根据以下步骤确定与自身邻近的通信设备: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每个与自身邻近的通信设备向自身返回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第三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若接收到反馈信息,则确定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与自身邻近。
在实施中,判断模块171根据以下步骤判断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邻近: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四请求消息,该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指定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第四请求消息时返回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该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及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邻近;
若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且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则确定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不邻近。
在实施中,该装置还包括:
邻近关系反馈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时,向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自身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该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
在实施中,邻近关系反馈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时,判断自身标识信息与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自身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
若不同,则丢弃该第二请求消息。
优选的,邻近关系反馈模块还用于通过返回的反馈信息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
优选的,能够作为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邻近装置为公共安全UE。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
通信发起方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
所述通信发起方向每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请求,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所述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且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所述通信发起方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和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发起方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时,所述通信发起方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通信发起方向每个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则所述通信发起方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二指示信息,则所述通信发起方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不能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中继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通信发起方未接收到任何中继回复消息,则确定当前不存在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邻近通信设备,并结束处理。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发起方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每个所述邻近通信设备:
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每个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向自身返回携带该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通信发起方接收到反馈信息,则所述通信发起方确定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为所述邻近通信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每个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发起方根据以下步骤判断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邻近:
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时返回携带自身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及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通信发起方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所述通信发起方确定自身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邻近;
若所述通信发起方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且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则所述通信发起方确定自身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不邻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在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7.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
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后,根据所述中继请求,判断自身当前是否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确定自身当前能否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若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邻近,则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若自身不支持中继能力,或者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不邻近,则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和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丢弃所述中继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发起方向所有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或者所有所述邻近通信设备中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确定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邻近之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判断自身是否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不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组合:
预先设定的用户喜好、自身当前的处理负荷、以及自身接收到所述通信目标方的信号的强度。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自身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时,判断自身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相同,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自身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
若不同,所述邻近通信设备丢弃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还通过返回的反馈信息指示自身是否支持中继能力,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确定与自身邻近的通信设备: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每个与自身邻近的通信设备向自身返回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则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与自身邻近。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根据以下步骤判断自身与指定的通信设备是否邻近:
所述邻近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四请求消息时返回携带该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反馈信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及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则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邻近;
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接收到了反馈信息且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则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确定自身与所述指定的通信设备不邻近。
17.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与自身进行通信的通信目标方与自身不邻近;
发送模块,用于向每个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请求,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所述中继请求用于请求与自身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且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是否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和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接收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时,则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所述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发送模块每个所述邻近通信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若所述邻近通信设备返回的中继回复消息携带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第二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邻近通信设备不能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中继请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未接收到任何中继回复消息,则确定当前不存在能够作为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的邻近通信设备,并结束处理。
19.一种与通信发起方邻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信发起方发送的中继请求后,根据所述中继请求,判断自身当前是否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请求中至少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若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邻近,则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若自身不支持中继能力,或者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不邻近,则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其中,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通信发起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所述通信发起方的标识信息和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则:
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中继回复消息,该中继回复消息中携带自身标识信息;
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丢弃所述中继请求。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通信发起方向所有所述邻近通信设备或者所有所述邻近通信设备中支持中继能力的邻近通信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请求,且所述中继请求中携带所述通信目标方的标识信息,所述中继能力是指通信设备当前能够作为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间的中继节点的能力,则:
在确定自身当前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确定自身当前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时,向所述通信发起方返回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中继回复消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身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自身支持中继能力且自身与所述通信目标方邻近之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判断自身是否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确定自身能够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在不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在确定自身不能作为所述通信发起方与所述通信目标方之间的中继节点。
CN201310175457.1A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58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5457.1A CN104158581B (zh)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77256 WO2014183617A1 (zh) 2013-05-13 2014-05-12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5457.1A CN104158581B (zh)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581A CN104158581A (zh) 2014-11-19
CN104158581B true CN104158581B (zh) 2018-03-02

Family

ID=5188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5457.1A Active CN104158581B (zh)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8581B (zh)
WO (1) WO20141836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511B (zh) 2015-04-08 2020-01-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中继节点的确定、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7211340B (zh) * 2015-08-10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ue
CN106027135A (zh) * 2016-04-27 2016-10-12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差分相乘双向中继传输方法
US10211907B1 (en) 2016-05-26 2019-02-19 Sprint Spectrum L.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mode selection for relay base station
CN106341860B (zh) * 2016-08-26 2020-01-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237759B1 (en) * 2017-03-29 2019-03-19 Sprint Spectrum L.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et selection based on donor status
CN112422598A (zh) * 2019-08-22 2021-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智能前端设备、智能网关及分布式系统
US20230354144A1 (en) * 2020-01-07 2023-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th Selec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NR Network
CN111212404A (zh) * 2020-01-10 2020-05-29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机器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748A (zh) * 2004-03-18 2006-1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路径搜索方法
WO2010118578A1 (zh) * 2009-04-16 2010-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83048A (zh) * 2010-06-25 2010-11-10 陶洋 多维网络的路由方法
US8023552B2 (en) * 2006-09-22 2011-09-20 Alcatel Lucent Methods of discovering neighbors in opportunistic open access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3200B2 (ja) * 2005-01-25 2011-08-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端末切替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切替方法
US8750874B2 (en) * 2008-02-20 2014-06-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andover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748A (zh) * 2004-03-18 2006-1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路径搜索方法
US8023552B2 (en) * 2006-09-22 2011-09-20 Alcatel Lucent Methods of discovering neighbors in opportunistic open access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WO2010118578A1 (zh) * 2009-04-16 2010-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83048A (zh) * 2010-06-25 2010-11-10 陶洋 多维网络的路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3617A1 (zh) 2014-11-20
CN104158581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3505B2 (ja) 改善されたProSeリレーUE有効化
CN104158581B (zh) 一种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JP6594460B2 (ja) 近接サービス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リレーueディスカバリ
JP6849651B2 (ja) ProSeリレー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ベアラマッピング
CN109245845B (zh)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KR102061436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기기
JP623653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d2d関連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377440B1 (ko)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d2d) 통신에 대한 개선된 자원 할당
CN104159266B (zh) 一种邻近通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160044613A1 (en) Notification of relay capabilities for ue-to-network relay functions
CN110300438B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105113A1 (en) Method for d2d termi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6202227A1 (zh) 一种层2链路标识的选择、通知方法及装置
WO2017101209A1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3515299A (ja) Nr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のサイドリンク通信用の経路選択
WO2017024909A1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EP3282790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05774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5451208A (zh) 一种实现设备到设备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EP287943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radio bearer
WO2024052050A1 (en) U2u relay communication
CN107733575B (zh) 上行传输进程号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792221A (zh) 一种频率共享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6159843A1 (en) Communication of an identifier for a terminal device
KR201500399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입 정보 전달을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