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1959B - 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1959B
CN106461959B CN201580033115.3A CN201580033115A CN106461959B CN 106461959 B CN106461959 B CN 106461959B CN 201580033115 A CN201580033115 A CN 201580033115A CN 106461959 B CN106461959 B CN 106461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viewing
mobile devic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1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1959A (zh
Inventor
申允澈
李元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0354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9474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6461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1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9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06F1/1609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to support filter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裸眼三维(3D)显示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包括平板显示器;3D观看盖,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所述3D观看盖被构造为使显示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的图像以三维被观看到,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可执行以设置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的盖设置程序。

Description

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与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设备和方法涉及一种裸眼三维(3D)显示移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可拆卸配件的形式使用3D观看盖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立体三维(3D)显示器通过利用三维膜(诸如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等)而不使用一副3D眼镜为用户的眼睛形成不同观看区域的方法使用户看到三维图像(即,立体图像)。
通常,用于在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的移动装置中实现自动立体三维显示器的现有技术方法包括将三维膜一体地安装到移动装置的显示器之内的方法以及将三维膜形成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显示器的顶表面可以是可拆卸的装置的方法。
将三维膜与移动装置的显示器一体地安装的方法安装仅用于三维图像(3D图像)的膜,因此,存在当观看二维图像(2D图像)时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然而,将三维膜形成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显示器可拆卸的方法可以选择性地观看三维图像和二维图像中的一个,从而解决二维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然而,所述方法具有下述问题:无论何时使用可拆卸膜,为了观看优化的三维图像,用户必须调整三维膜与移动装置之间的结合以适应于用户自己的眼睛。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多方面克服了上面的缺点和与现有技术方法有关的其他问题。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多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可以从移动装置的显示器上移除且在完成首次设置后不需要为之后的使用进行另外的设置操作的盖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以及其使用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裸眼三维(3D)显示装置,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包括平板显示器;3D观看盖,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所述3D观看盖被构造为使显示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的图像以三维被观看到,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可执行以设置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的盖设置程序。
所述3D观看盖可包括:盖框架,被构造为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盖框架包括在所述盖框架的中央部分中的与所述平板显示器相对应的开口;缓冲构件,在所述开口周围,位于所述盖框架的内表面上;三维膜,通过所述缓冲构件固定到所述盖框架的所述内表面,所述三维膜覆盖所述开口;透明板,在所述盖框架与所述三维膜之间。
所述3D观看盖还可包括被构造为将所述缓冲构件固定到所述盖框架的双面胶带。
所述3D观看盖还可包括被构造为将所述三维膜固定到所述缓冲构件的双面胶带。
所述盖框架可包括在所述开口周围的至少一个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孔可在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图像捕获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
当所述3D观看盖安装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时,所述缓冲构件可在所述缓冲构件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缩,当所述3D观看盖与所述显示装置分离时,所述缓冲构件的厚度可变大并恢复到初始厚度。
所述盖框架可包括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引导端与所述三维膜之间的距离可小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
所述3D观看盖还可包括在所述盖框架与所述透明板之间的第二缓冲构件。
所述3D观看盖可通过弹性力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盖设置程序可被构造为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器上显示盖校准图案。
所述盖设置程序可被构造为使得当触摸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时,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被改变。
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可包括所述三维膜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和偏移。
所述盖设置程序可通过所述显示装置执行,以基于每个用户来设置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裸眼三维(3D)显示装置的设置方法,所述设置方法包括:执行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用于可安装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3D观看盖的盖设置程序;基于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操作,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器上显示盖校准图案图像;调节所述盖校准图案图像;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所调节的盖校准图案图像的第一设置参数。
所述设置方法还可包括:接收输入到所述盖设置程序中的所述3D观看盖的设计参数,其中,显示盖校准图案图像可包括:基于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操作和基于所述3D观看盖的设计参数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盖校准图案图像。
显示盖校准图案图像可包括:通过执行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操作来确定从所述显示装置到用户的眼睛的距离;基于所述3D观看盖的设计参数和所确定的从所述显示装置到用户的眼睛的距离来获得盖校准图案图像;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显示所获得的盖校准图案图像。
所述设计参数可包括所述3D观看盖的三维膜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和偏移。
显示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的所述盖校准图案图像可以是通过用户输入而可移动的,以改变所述第一设置参数的值。
所述设置方法还可包括:重新执行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盖设置程序;读取存储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存储器中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通过执行用于另一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操作来确定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和所确定的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来获得盖校准图案图像;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显示所获得的盖校准图案图像;调节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用与所述另一用户相对应的标识符将所调节的盖校准图案图像的第二设置参数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所述设置方法还可包括:重新执行在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盖设置程序;通过执行用于另一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操作来确定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基于所确定的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来获得盖校准图案图像;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显示所获得的盖校准图案图像;调节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用与所述另一用户相对应的标识符将所调节的盖校准图案图像的第二设置参数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其上记录有由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裸眼三维(3D)显示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执行所述显示装置中的3D观看程序;读取所述3D观看盖的与为所述3D观看程序选择的用户相对应的设置参数;在执行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操作之后,确定所述显示装置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通过利用读取的设置参数和所确定的所述显示装置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来执行用于图像数据的3D映射;将3D映射图像数据输出到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器。
所述设置参数可包括所述3D观看盖的三维膜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和偏移。
所述眼球追踪操作可使用配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图像捕获装置。
读取设置参数可包括:从基于每个用户存储的多个设置参数中读取与该用户相对应的设置参数。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其上记录有由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被构造为使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图像以三维被观看到的三维(3D)观看盖,所述3D观看盖包括:盖框架,被构造为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盖框架包括在所述盖框架的中央部分中的与显示面板相对应的开口;缓冲构件,在所述开口周围,位于所述盖框架的内表面上;三维膜,通过所述缓冲构件固定到所述盖框架的所述内表面,所述三维膜覆盖所述开口;透明板,在所述盖框架与所述三维膜之间。
所述3D观看盖还可包括被构造为将所述缓冲构件固定到所述盖框架的双面胶带。
所述3D观看盖还可包括被构造为将所述三维膜固定到所述缓冲构件的双面胶带。
所述盖框架可包括在所述开口周围的至少一个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孔可在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图像捕获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
当所述3D观看盖安装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时,所述缓冲构件可在所述缓冲构件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缩,当所述3D观看盖与所述显示装置分离时,所述缓冲构件的厚度可变大并恢复到初始厚度。
所述盖框架可包括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可拆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引导端与所述三维膜之间的距离可小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
所述3D观看盖还可包括在所述盖框架与所述透明板之间的第二缓冲构件。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裸眼三维(3D)显示装置,所述裸眼三维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被构造为显示图像;控制器,被构造为执行盖设置程序,以设置使所述图像以三维被观看到的用于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存储器,被构造为存储所述设置参数。
所述盖设置程序可被构造为:在用于调节所述设置参数的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盖校准图案。
所述盖设置程序可被构造为:使得当触摸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时,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被改变。
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可包括:被包括在所述3D观看盖中的三维膜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和偏移。
所述盖设置程序可由所述控制器执行,以基于每个用户来设置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以下描述中,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且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中使用的3D观看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在3D观看盖被安装在移动装置上之前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在3D观看盖被安装在移动装置上之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另一3D观看盖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可用的形成为翻转壳的3D观看盖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可用的形成为翻转盖的3D观看盖的透视图;
图8是用于解释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将3D观看盖安装到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上并设置3D观看盖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执行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设置方法时用户与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图;
图10A、图10B和图10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执行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设置方法时显示在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上的盖校准图案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执行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设置方法时可以改变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的设置参数改变屏幕的示图;
图12是示出在3D观看盖被安装到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上之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用户添加到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用户添加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部分、组件和结构。
提供这里限定的主题(诸如其详细结构和元件)以帮助综合理解本说明书。因此,显而易见的是,示例性实施例可在没有那些限定的主题的情况下被实施。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楚且简洁的描述,省略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以下,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描述,当在元素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元素列表,并且不修饰列表的各个元素。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装置(例如,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中使用的3D观看盖2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在3D观看盖20被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上之前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在3D观看盖20被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上之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包括移动装置10和3D观看盖20。
移动装置10设置有(即,包括)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器11和用户可以持拿的装置(例如,壳体、框架、主体等)。移动装置10可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电脑、电子书终端、导航装置、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平板显示器11可包括触摸屏。
此外,移动装置10可包括控制器和配置在主体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器)。控制器控制移动装置10的全部操作,并且可将2D图像或3D图像输出到平板显示器11。此外,控制器根据通过诸如触摸屏的输入单元输入的用户命令来控制移动装置10。
存储单元存储诸如2D图像、3D图像等的各种数据。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的各种应用程序可安装在存储单元中。控制器可通过各种存储器来配置。因此,用于根据用户的偏好来设置3D观看盖20的盖设置程序和用于利用3D观看盖20观看3D图像的3D观看程序可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中。这些程序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装置10的控制器和存储单元可与相关移动装置的控制器和存储单元相同或相似。
3D观看盖20可拆卸地安装到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的顶表面上。如果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则用户可以以三维观看显示在平板显示器11上的图像。此外,如果从移动装置10移除3D观看盖20,则用户可以观看无图像劣化的显示在平板显示器11上的二维图像。
参照图2和图3,3D观看盖20可包括盖框架30、缓冲构件40、三维膜50和透明板60。
盖框架30形成(例如,设置)为结合到移动装置10,并且设置有位于盖框架30的中央部分中的与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的开口32。盖框架30可被构造为弹性地结合到构成移动装置10的主体的壳体并支撑平板显示器11。盖框架30包括框架部31,框架部31形成为具有与移动装置10的前表面(即,移动装置10的配置有平板显示器11的一个表面)相对应的尺寸且设置有与平板显示器11相对应的开口32。盖框架30还包括使盖框架30可拆卸地结合到移动装置10的连接部33。
框架部31可由稳固地支撑三维膜50且难以变形的刚性体形成。此外,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可设置有形成在开口32周围的至少一个孔34和35。至少一个孔34和35可环绕框架部31形成在例如与暴露在移动装置10的前表面上的图像采集装置(例如,相机单元14或相机)的镜头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或者与移动装置10的home按钮15相对应的位置处。
连接部33可由弹性材料形成(例如,包含弹性材料)。连接部33可形成为大体上与框架部31垂直地从框架部31的四个侧部突出且通过弹性力结合到移动装置10的壳体的底表面。因此,如果用户将一定的力施加到连接部33的压着移动装置10的底表面的前端或引导端33a,则连接部33可与移动装置10分离。如果连接部33与移动装置10分离,则盖框架30可从移动装置10上被移除。可在框架部31的四个侧部中的每个上形成至少一个连接部3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连接部33形成在框架部31的四个侧部中的每个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部33由弹性材料形成,以使盖框架30通过弹性力而配置在移动装置10上。然而,被理解的是,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连接部33可以以各种方法构造,只要连接部33将盖框架30固定到移动装置10,以使盖框架30可被稳定住、持住或防止移动即可。例如,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部33通过利用螺旋连接将盖框架30固定到移动装置10。此外,尽管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部33设置在框架部31的全部四个侧部上,但是被理解的是,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性实施例,连接部33可设置在框架部31的一个或一些(而不是全部)侧部上。
缓冲构件40可围绕开口32地设置在盖框架30的内表面上。缓冲构件40由弹性构件形成,当沿竖直方向(即,沿缓冲构件40的厚度的方向)施加力时,缓冲构件40厚度减小,并且当力被除去时,缓冲构件40恢复到其初始状态。缓冲构件40固定到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的底表面。缓冲构件40可通过双面胶带、粘合剂等固定到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中所示,缓冲构件40通过双面胶带44固定到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缓冲构件40形成为具有不暴露到盖框架30的开口32的尺寸。考虑到,例如,下面将描述的透明板60,缓冲构件40的宽度可形成为比框架部31的宽度窄。缓冲构件40可用于吸收盖框架30和移动装置10的制造误差。
三维膜50通过为用户的眼睛形成不同观看区域而使用户看到立体图像(即,三维图像)。视差屏障、双凸透镜等可用作三维膜50。
三维膜50形成有能够覆盖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的尺寸,并且固定到缓冲构件40。详细地说,缓冲构件40的一个表面固定到盖框架30的内表面,并且三维膜50固定到缓冲构件40的另一表面。因此,三维膜50通过缓冲构件40固定到盖框架30的内部,并且覆盖盖框架30的开口32。因此,当盖框架30固定到移动装置10时,三维膜50接触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的顶表面,当盖框架30与移动装置10分开时,三维膜50从移动装置10上移除。三维膜50可通过双面胶带、粘合剂等固定到缓冲构件4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三维膜50通过双面胶带44固定到缓冲构件40。
透明板60配置在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与三维膜50之间的空间中,并将三维膜50压向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详细地说,当盖框架3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时,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挤压透明板60的边缘。结果,三维膜50由于来自透明板60的压力而与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紧密接触。盖框架30的连接部33的引导端33a与三维膜50的底表面之间的距离(图3中的A)形成为比移动装置10的厚度(图3中的B)小。此外,透明板60形成为具有比开口32的尺寸大的尺寸。透明板60与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之间的接触宽度(图4中的C)可确定为使得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能够将力均匀地施加到整个透明板60。此外,透明板60的厚度可确定为使得当盖框架30结合到移动装置10时,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足以挤压透明板60。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第二缓冲构件65可配置在透明板60的顶表面与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之间。当盖框架3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时,第二缓冲构件65通过透明板60挤压,当盖框架30从移动装置10移除时,第二缓冲构件65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二缓冲构件65形成为具有比透明板60的接触宽度C(见图4)小的宽度。因此,第二缓冲构件65不对通过三维膜50观看三维图像形成干扰。第二缓冲构件65可固定到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的开口32的周边。因此,当盖框架30未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时,第二缓冲构件65可防止透明板60在三维膜50与盖框架30的框架部31之间运动。此外,透明板60可被设置为固定到第二缓冲构件65。
因此,当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时,三维膜50置于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的上侧上。因此,用户可以观看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的三维图像。此时,由于三维膜50由于缓冲构件40和3D观看盖20的透明板60而与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紧密接触,因此即使在移动装置10和3D观看盖20中存在制造公差,3D观看盖20的三维膜50也可在被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上时一直与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紧密接触。
在上面的描述中,3D观看盖20被构造为能够可移除地安装到移动装置10的顶表面上的顶部盖的形状。然而,被理解的是,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3D观看盖20的形状不限于此。3D观看盖20可被构造为可拆卸地配置在移动装置10上的各种形式。
即使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3D观看盖20被构造为顶部盖的形状,3D观看盖20也可形成为安装到移动装置10的前表面(设置有平板显示器11的表面)和后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当观看三维图像时,3D观看盖20可安装到移动装置10的前表面上,在不观看三维图像时,3D观看盖20可安装到移动装置10的后表面上。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6中所示,3D观看盖可形成为翻转壳的形状。如图6中所示的翻转壳70形成为使得三维膜71安装在翻转壳70的中部,并且当观看三维图像时,三维膜71覆盖且固定到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翻转壳70可另外地包括在三维膜71的框架部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中的每个上的一个或更多个连接部(诸如上面参照图1至图5所述的那些)。此外,如图1至图5中的任何一个中所示(或进一步修改,例如,不包括连接部33或者包括位于框架部31的少于全部四个侧部上的连接部33)的观看盖20可单独地实现为翻转盖(例如,类似于图7的翻转盖80)或可实现为取代三维膜71的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翻转壳70。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中所示,3D观看盖可形成为翻转盖80的形状。翻转盖80形成为使得三维膜附着到翻转盖80,并且当移动装置10通过翻转盖80覆盖时,用户可以观看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上的三维图像。
盖设置程序通过移动装置10的控制器来安装并执行,并且允许根据每个用户来设置用于3D观看盖20的设置。为了获得3D观看盖20的最佳性能,首次使用3D观看盖20的用户可最初配置(并且以后不用再次配置)用于3D观看盖20的设置。此时,使用通过移动装置10的控制器执行的盖设置程序。移动装置10和3D观看盖20具有预定范围的制造公差。具体来说,3D观看盖20可由于三维膜50的性质而分别具有不同的设计参数。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可包括三维膜50的倾斜角(slanted angle)、渲染间距(rendering pitch)、偏移(offset)等。
因此,盖设置程序可提供用于输入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并将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的输入窗口。
此外,盖设置程序可通过控制配置在移动装置10中的相机单元14执行用户的眼睛的眼球追踪来计算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D(见图9)。眼球追踪可指从利用配置在移动装置10的前表面中的相机单元14截取的图像中识别用户的面部并从用户的面部中识别用户的眼睛的位置值的方法。因此,如果用户的眼睛的位置值已知,则盖设置程序可以计算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眼球追踪可以使用现有技术方法。
盖设置程序形成盖校准图案,并且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显示盖校准图案。如图10A、图10B和图10C中所示,盖设置程序可以生成各种形状的盖校准图案。盖设置程序通过利用经由眼球追踪计算的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和3D观看盖20的输入设计参数来形成或获得用户可以识别为三维图像的盖校准图案,然后,将盖校准图案输出到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此时,由于盖设置程序用于形成盖校准图案的设计参数根据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D而改变,因此用于形成盖校准图案的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例如,倾斜角、渲染间距、偏移等)不同于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盖设置程序被构造为将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
此外,盖设置程序可构造为使得当用户执行用于改变或修改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的输入时(例如,当用户触摸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的盖校准图案以进行改变时),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被改变。
因此,当首次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3D观看盖20时,用户可以通过利用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中的盖设置程序根据用户的自身偏好来设置3D观看盖20。
接着,即使为了使用移动装置10,用户将3D观看盖20分离,然后将3D观看盖20重新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移动装置10也利用设置参数和通过利用眼球追踪计算的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来输出三维图像,使得用户可以观看三维图像,而无需为3D观看盖20输入另外的设置。
以下,将参照图8、图9和图10A至图10C对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设置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8是用于解释在3D观看盖20安装到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上之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在执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设置方法时用户与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图。图10A、图10B和图10C是示出在执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设置方法时显示在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上的盖校准图案的示图。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设置方法可包括用于将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的盖安装操作、用于基于用户来确定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的参数设置操作以及用于将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中的存储操作。
以下,将参照图8详细描述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设置方法的操作。
参照图8,用户将待使用的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操作S810)。此时,由于3D观看盖20设置有弹性连接部33,因此3D观看盖2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当3D观看盖20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上时,三维膜50与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紧密接触。
用户执行设置参数操作。详细地说,用户执行安装在移动装置10的控制器中的盖设置程序(操作S820)。盖设置程序针对3D观看盖20而配置,并且可构造为由用户、服务提供者、制造者等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中。
用户将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上的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输入到盖设置程序中(操作S830)。例如,盖设置程序可将用户可以通过其选择性地输入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的输入窗口输出到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触摸由触摸屏组成的平板显示器11、通过操纵移动装置10上的物理按钮、通过输入手势或声音输入等来输入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盖设置程序可将输入的设计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可针对3D观看盖20配置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
盖设置程序执行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并且根据眼球追踪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显示盖校准图案(操作S840)。
显示盖校准图案的操作包括:通过执行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来计算从移动装置10到用户的眼睛的距离;通过利用从移动装置10到用户的眼睛的距离和由用户输入的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来生成盖校准图案;在平板显示器11上显示所生成的盖校准图案。
在计算从移动装置10到用户的眼睛的距离的操作中,盖设置程序控制移动装置10的相机单元14,以执行眼球追踪。眼球追踪拍摄或捕获用户的图像,以形成用户的图像,从所拍摄的用户的图像中识别用户的面部U,并且通过所识别的用户的面部U计算用户的眼睛的位置值。然后,盖设置程序通过利用用户的眼睛的位置值来计算如图9中所示的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D。
在生成盖校准图案和在平板显示器11上显示所生成的盖校准图案的操作中,盖设置程序利用在前面的操作中计算的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D和作为参考的由用户输入的3D观看盖20的设计参数来生成盖校准图案图像。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盖设置程序可从预先存储在移动装置10或外部装置中的预存储图案图像中获得盖校准图案图像。此时,盖设置程序可将各种类型的盖校准图案图像输出到平板显示器11。图10A、图10B和图10C中示出了盖校准图案图像的示例。
盖设置程序形成用于左眼的图案图像及用于右眼的图案图像100,并且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显示用于左眼的图案图像及用于右眼的图案图像100。如果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针对用户的眼睛进行优化或设置,则用户可以通过3D观看盖20以三维形式观看在图10A的底部示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以供参考,在图10A的顶部示出的图像不是通过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输出且用户可以看到的实际图像,而是通过盖设置程序形成的用于左眼的图案图像及用于右眼的图案图像100的虚拟图像。
如果不像在图10A的底部示出的图那样,用户通过3D观看盖20观看的盖校准图案图像没有被清楚地看到(例如,如果线是断开的),则用户可调节盖校准图案图像(操作S850)。如果用于左眼的图案图像与用于右眼的图案图像的分离不准确且出现串扰,则盖校准图案图像没有被清楚地看到,不像如图10A的底部示出的图那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触摸经由3D观看盖20看到的盖校准图案图像101使盖校准图案图像101运动或旋转来调节盖校准图案图像101,以与如图10A的底部示出的图一样地清楚地看到盖校准图案图像101。
图10B和图10C分别示出与图10A的盖校准图案图像101不同的形式的盖校准图案图像。在图10B和图10C中,在图10B和图10C的顶部示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110和120不是通过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输出且用户可以看到的图像,而是通过盖设置程序形成的用于左眼的图案图像和用于右眼的图案图像的虚拟图像。在图10B和图10C的底部示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111和121是用户可以通过3D观看盖20看到的三维盖校准图案图像。
如果用户调节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的盖校准图案图像101、111和121,则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的值被改变。例如,构成设置参数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偏移等的值被改变。
在上面的描述中,已描述了通过触摸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的盖校准图案图像来调节设置参数的值的方法。然而,被理解的是,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的值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调节。例如,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的值可通过设置参数改变屏幕来调节。
图11是示出设置参数改变屏幕的示图,在执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设置方法时通过设置参数改变屏幕可以改变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的值。
参照图11,用于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改变屏幕可包括倾斜角设置按钮201、渲染间距设置按钮202、偏移设置按钮203、观看距离设置按钮204、设置值显示部205、存储按钮206和取消按钮207。如果用户按压倾斜角设置按钮201,则在设置值显示部205中显示倾斜角的设置值。用户可以通过利用倾斜角设置按钮201和设置显示在设置值显示部205中的值来设置倾斜角的期望设置值。此外,渲染间距的设置值可通过利用渲染间距设置按钮202和设置值显示部205来设置。偏移设置值可通过利用偏移设置按钮203和设置值显示部205来设置。观看距离可通过利用观看距离设置按钮204和设置值显示部205来设置。这里,观看距离指的是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D。如果用户按压存储按钮206,则由用户设置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偏移和观看距离的设置值被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当用户删除设置值时,使用取消按钮207。在如上所述地设置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后,用户可以通过检查像图10A的底部示出的图那样的盖校准图案图像来确定是否正确地输入了设置参数。
在完成盖校准图案图像的调节后,如果用户按压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的存储按钮206,则盖设置程序将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操作S860)。如上所述修改和存储的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是针对特定用户适合地设置的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
此外,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的值可随着用户的身体特性而变化。具体来说,在儿童的情况下,与成人相比,设置参数的值可能变化很大。因此,即使当其他用户使用相同的3D观看盖20时,为了观看优化的三维图像,也可基于每个用户设置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
以下,将参照图12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为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3D观看盖20添加另一用户的用户添加方法。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添加另一用户以使用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3D观看盖的用户添加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2,如果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则另一用户(例如,不是之前已经执行盖设置程序的用户)执行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中的盖设置程序(操作S1210)。如果3D观看盖20未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则用户将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并且执行盖设置程序。
盖设置程序读取3D观看盖20的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的设置参数(操作S1220)。此后,盖设置程序执行用于另一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并且计算另一用户的眼睛与移动装置10之间的距离(操作S1230)。盖设置程序可通过以与上面所述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设置方法的眼球追踪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执行眼球追踪来计算移动装置10与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
在计算移动装置10与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之后,盖设置程序利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读取的设置参数和在前面的操作中计算的移动装置10与另一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来生成盖校准图案图像,并且将盖校准图案图像输出到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操作S1240)。然后,另一用户检查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以确定用于左眼的图案图像与用于右眼的图案图像的分离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出现串扰。如果不像在图10A、图10B和图10C中的每个的底部示出的盖校准图案图像那样,另一用户通过3D观看盖20观看的盖校准图案图像没有被清楚地看到(例如,线是断开的),则用户通过例如触摸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来调节盖校准图案图像(操作S1250)。
在完成盖校准图案图像的调节之后,另一用户用可以与用于已经进行过设置的用户的设置参数区分开的名称或标识符将盖校准图案的设置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操作S1260)。在以后,被添加的另一用户可以利用3D观看盖20的他或她的已存储的设置参数观看三维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基于每个用户存储设置参数。就此而言,除了为特定用户存储的设置参数之外,可以存储有用于没有存储特定设置参数的任何用户的默认设置参数。
以下,将参照图13详细地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观看三维图像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的使用方法。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3,用户将3D观看盖20安装到移动装置10上(参照S1310)。因此,3D观看盖20的三维膜50放置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的顶部上。
用户执行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中的3D观看程序(操作S1320)。3D观看程序可针对3D观看盖20而配置,并且构造为由用户、服务提供者、内容提供者、制造者等安装在移动装置10中。
在执行3D观看程序的操作中,3D观看程序显示已将3D观看盖20的设置参数存储在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的用户的列表。因此,用户从用户的列表中选择他或她的名称。
如果用户被选择,则3D观看程序从移动装置10的存储单元中读取所选择的用户的设置参数(操作S1330)。
3D观看程序控制移动装置10的相机单元14,以执行用于用户的面部的眼球追踪,并且计算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参照S1340)。
3D观看程序通过利用所选择的用户的设置参数和所计算的移动装置10与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来执行用于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3D映射。接着,3D观看程序将3D映射图像数据输出到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操作S1350)。
因此,用户可以通过3D观看盖20观看显示在移动装置10的平板显示器11上的三维图像。
如果如上所述地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1,则3D观看程序通过利用眼球追踪追踪用户的眼睛来输出适合的三维图像。因此,用户可以在任何位置观看优化的三维图像。
此外,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如果用户最初仅设置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一次,则当在以后使用3D观看盖时,无需重新设置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因此,3D观看盖的使用是方便的。
尽管不限于此,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可以存储可在之后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装置。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学数据存储装置。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以被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上,从而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式方式被存储和执行。此外,示例性实施例可写为通过计算机可读传输介质(诸如载波)传输并且在执行程序的通用或专用数字计算机中接收和实现的计算机程序。此外,被理解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和装置的一个或更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包括电路、处理器、微处理器等,并且可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说明书可理解另外的变化和变型。因此,其意图在于,所附的权利要求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上面的示例性实施例和落入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化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装置,包括平板显示器;以及
3D观看盖,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所述3D观看盖被构造为使显示在所述平板显示器上的图像以三维被观看到,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可执行以设置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的盖设置程序,所述盖设置程序被构造为形成盖校准图案并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器上显示盖校准图案,
其中,所述盖设置程序被构造为使得当经由用户输入触摸平板显示器上显示的盖校准图案以改变所显示的盖校准图案并改变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时,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被改变并且盖校准图案在平板显示器上的显示被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3D观看盖包括:
盖框架,被构造为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盖框架包括在所述盖框架的中央部分中的与所述平板显示器相对应的开口;
缓冲构件,在所述开口周围,位于所述盖框架的内表面上;
三维膜,通过所述缓冲构件固定到所述盖框架的所述内表面,所述三维膜覆盖所述开口;以及
透明板,在所述盖框架与所述三维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盖框架包括在所述开口周围的至少一个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孔在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图像捕获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3D观看盖安装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时,所述缓冲构件在所述缓冲构件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缩;
当所述3D观看盖与所述显示装置分离时,所述缓冲构件的厚度变大并恢复到初始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盖框架包括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引导端与所述三维膜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3D观看盖还包括在所述盖框架与所述透明板之间的第二缓冲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3D观看盖通过弹性力结合到所述显示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3D观看盖的设置参数包括:被包括在所述3D观看盖中的三维膜的倾斜角、渲染间距和偏移。
CN201580033115.3A 2014-06-18 2015-04-08 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1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13836P 2014-06-18 2014-06-18
US62/013,836 2014-06-18
KR1020140132660A KR102208898B1 (ko) 2014-06-18 2014-10-01 무안경 3d 디스플레이 모바일 장치, 이의 설정방법 및 사용방법
KR10-2014-0132660 2014-10-01
PCT/KR2015/003544 WO2015194749A1 (en) 2014-06-18 2015-04-08 Glasses-free 3d display mobile device, sett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using method of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1959A CN106461959A (zh) 2017-02-22
CN106461959B true CN106461959B (zh) 2020-09-08

Family

ID=56506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11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1959B (zh) 2014-06-18 2015-04-08 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3499296B1 (zh)
JP (2) JP6435348B2 (zh)
KR (1) KR102208898B1 (zh)
CN (1) CN106461959B (zh)
ES (1) ES2721284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8001B2 (en) 2016-06-03 2019-10-15 Mop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for glass free stereoscopic image
KR101863155B1 (ko) * 2016-06-23 2018-06-01 주식회사 모픽 무안경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80751B1 (ko) 2017-03-21 2018-07-20 주식회사 모픽 무안경 입체영상시청을 위해 사용자 단말과 렌티큘러 렌즈 간 정렬 오차를 줄이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단말
KR101889025B1 (ko) * 2017-05-22 2018-08-16 동서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cnn 알고리즘 기반 객체인식을 이용한 휴대단말기용 3차원영상 출력시스템 및 출력방법
JP6808705B2 (ja) * 2017-12-07 2021-01-06 群正有限公司 スクリーン保護フィルタ
KR101956532B1 (ko) * 2018-05-25 2019-03-11 주식회사 모픽 무안경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KR20230018075A (ko) 2021-07-29 2023-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차 광학 소자의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KR102455805B1 (ko) * 2022-04-28 2022-10-18 정현인 펜타일 방식 입체표시장치 및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4343B2 (ja) * 1993-04-23 2001-12-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映像表示用アダプタ
US20030076603A1 (en) * 2001-10-19 2003-04-24 Carl Tu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asy attachment and alignment of 3D stereoscopic enabling devices
JP3789901B2 (ja) * 2002-03-29 2006-06-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の調整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立体表示システム
DE10252830B3 (de) * 2002-11-13 2004-05-27 Albert Maly-Motta Autostereoskopischer Adapter
DE10316733A1 (de) * 2003-04-08 2004-10-28 X3D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zur Umrüstung eines 2D-Bildschirmes zu einem autostereoskopischen Bildschirm und Adapterrahmen
JP4832833B2 (ja) * 2005-09-01 2011-12-07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配置レンズ諸元導出方法、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及び配置レンズ諸元導出装置
DE102006019169A1 (de) * 2006-04-21 2007-10-25 Expert Treuhand Gmbh Autostereoskopische Adapterscheibe mit Echtzeit-Bildsynthese
JP3127722U (ja) * 2006-07-31 2006-12-14 株式会社グルマンディーズ 携帯情報端末機用の保護シート
DE102007026628B3 (de) * 2007-06-07 2008-08-14 Visumotion Gmbh Verfahren zur Ausrichtung eines Parallaxenbarriereschirms auf einem Bildschirm
US20100253768A1 (en) * 2009-03-23 2010-10-07 Spatial View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displaying a stereoscopic image o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5408099B2 (ja) * 2010-10-07 2014-02-05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裸眼立体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20079777A (ko) * 2011-01-05 2012-07-13 주식회사 레드로버 삼차원 영상 관찰용 시트 장치
US20120200676A1 (en) * 2011-02-08 2012-08-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with Motion Parallax
JP2012182527A (ja) * 2011-02-28 2012-09-20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インジケータの制御方法
WO2012127284A1 (en) * 2011-03-23 2012-09-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djusting an optical guide of a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to reduce pseudo-stereoscopic effect
JP2012216951A (ja) * 2011-03-31 2012-11-0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インジケータの制御方法
WO2012134487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aptiv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using an integrated 3d sheet
JP2012256988A (ja) * 2011-06-07 2012-12-27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裸眼立体視用パネル
JP5881732B2 (ja) * 2011-11-16 2016-03-0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立体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KR101890622B1 (ko) * 2011-11-22 2018-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칼리브레이션 방법
EP2615838B1 (en) * 2012-01-12 2019-08-21 SeeFront GmbH Calibration of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
JP3181526U (ja) * 2012-11-08 2013-02-14 有限会社久世パッキング製作所 表示画面保護用シート
TWI524736B (zh) * 2012-11-20 2016-03-0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三維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1959A (zh) 2017-02-22
ES2721284T3 (es) 2019-07-30
EP3499296B1 (en) 2020-08-26
JP2019068430A (ja) 2019-04-25
EP3499296A2 (en) 2019-06-19
JP6435348B2 (ja) 2018-12-05
KR102208898B1 (ko) 2021-01-28
KR20150145160A (ko) 2015-12-29
EP3499296A3 (en) 2019-07-31
EP3132305A1 (en) 2017-02-22
JP6698138B2 (ja) 2020-05-27
EP3132305A4 (en) 2018-03-28
JP2017523661A (ja) 2017-08-17
EP3132305B1 (en) 2019-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959B (zh) 裸眼3d显示移动装置、其设置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US11428951B2 (en) Glasses-free 3D display mobile device, sett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us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10021368B2 (en) 3D camera assembly having a bracket for cameras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6666409B2 (ja) 移動端末機
US10649173B2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247831B1 (ko) 변형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KR101726676B1 (ko) 헤드 마운티드 디스플레이
KR101666919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US9470894B2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87285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EP3091502A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80275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3496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130394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73409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JP2012114557A (ja)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機器
KR101850824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KR20160002824U (ko)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휴대용 단말기 고정 프레임
JP201503865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