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0293A -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0293A
CN106430293A CN201610856849.8A CN201610856849A CN106430293A CN 106430293 A CN106430293 A CN 106430293A CN 201610856849 A CN201610856849 A CN 201610856849A CN 106430293 A CN106430293 A CN 106430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muth
infrar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stannum oxide
described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68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曼
管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 B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 B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 B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 B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568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02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0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0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19/00Compounds of tin
    • C01G19/02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IR- or Raman-dat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近红外高反射粉体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锡和铋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2)按照氯化锡、铋盐摩尔比1:0.01~0.1添加到反应溶剂中进行混料处理,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3)向前驱液中加入稀碱,调整前驱液的PH值范围处在8~9之间;(4)将前驱液置于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20~250℃条件下搅拌反应5~20h;(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进行反复洗涤后,进行干燥、粉碎、煅烧,即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耗能低,设备简易,产物纯度高,可直接应用工业化生产;得到的铋掺杂氧化锡粉体粒径小,分布窄,不易团聚,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近红外高反射粉体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铋离子是继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之后,发现的第三类近红外波段激活离子。如1999年,Murata等在铋掺杂的沸石中发现了近红外波段的宽带发光。随后2001年,Fujimoto等在铋掺杂的硅铝酸盐玻璃中也发现了此现象。至此,以铋为代表的P区元素的近红外荧光现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近红外波段荧光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尤其铋掺杂的材料产生的近红外荧光现象,将会给光通讯带来又一次革命。
氧化锡是一种优秀的透明导电材料,它是第一个投入商用的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锡电极尤其适用于火石类玻璃、钡火石、钡冕,以及重冕玻璃等的熔炼,且对玻璃不产生污染。通过对铋掺杂氧化锡材料的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对近红外的反射率可达85%以上。
目前大部分氧化锡掺杂粉体的制备方法存在不适宜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制得的粉体粒径分布不均,容易团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铋掺杂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不适宜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制得的粉体粒径分布不均,容易团聚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铋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铋盐摩尔比1:0.01~0.1,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反应溶剂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1~3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稀碱,调整前驱液的PH值范围处在8~9之间;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20~250℃条件下搅拌反应5~20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进行反复洗涤后,进行干燥、粉碎、煅烧,即得到目标产物。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1)中铋盐为氯化铋、硝酸铋、硫酸铋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3)中稀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5)中洗涤过程使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中任意一种进行洗涤。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5)的干燥过程是在90~150℃条件下,干燥6~24h。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5)的粉碎过程是在2000~15000转/min条件下,粉碎5~30min。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5)的煅烧过程是在300~750℃条件下,煅烧3~10h。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步骤(5)的煅烧过程是在氩气或氮气保护气氛中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耗能低,设备简易,产物纯度高,可直接应用工业化生产;且通过实验证明,得到的铋掺杂氧化锡粉体粒径小,分布窄,不易团聚,稳定性好,对近红外反射率超过85%。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
图2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
图3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
图4为实施例4所制备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铋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铋盐摩尔比1:0.01~0.1,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反应溶剂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1~3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稀碱,调整前驱液的PH值范围处在8~9之间;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20~250℃条件下搅拌反应5~20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进行反复洗涤后,进行干燥、粉碎、煅烧,即得到目标产物。
步骤(1)中铋盐为氯化铋、硝酸铋、硫酸铋中任意一种。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中任意一种。步骤(3)中稀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任意一种。步骤(5)中洗涤过程使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中任意一种进行洗涤。步骤(5)的干燥过程是在90~150℃条件下,干燥6~24h。步骤(5)的粉碎过程是在2000~15000转/min条件下,粉碎5~30min。步骤(5)的煅烧过程是在300~750℃条件下,煅烧3~10h。步骤(5)的煅烧过程是在氩气或氮气保护气氛中进行。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氯化铋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氯化铋摩尔比1:0.02,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1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整前驱液的PH值为8.5;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50℃条件下搅拌反应6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后,在100℃条件下,干燥8h,在5000转/min条件下,粉碎10min,在氩气氛围中,400℃条件下,煅烧4h,即得到目标产物。
根据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硝酸铋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硝酸铋摩尔比1:0.01,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2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氨水,调整前驱液的PH值为9;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50℃条件下搅拌反应6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后,在90℃条件下,干燥24h,在6000转/min条件下,粉碎5min,在氩气氛围中,300℃条件下,煅烧6h,即得到目标产物。
根据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硫酸铋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硫酸铋摩尔比1:0.05,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3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氢氧化钾,调整前驱液的PH值为9;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20℃条件下搅拌反应20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后,在130℃条件下,干燥10h,在2000转/min条件下,粉碎30min,在氮气氛围中,750℃条件下,煅烧3h,即得到目标产物。
根据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4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硝酸铋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硝酸铋摩尔比1:0.1,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3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整前驱液的PH值为8;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250℃条件下搅拌反应5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后,在150℃条件下,干燥6h,在15000转/min条件下,粉碎5min,在氩气氛围中,300℃条件下,煅烧10h,即得到目标产物。
根据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红外反射谱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5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硫酸铋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硫酸铋摩尔比1:0.08,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2.5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氢氧化钾,调整前驱液的PH值为8.5;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200℃条件下搅拌反应8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后,在140℃条件下,干燥6h,在10000转/min条件下,粉碎10min,在氩气氛围中,600℃条件下,煅烧6h,即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6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氯化锡和硝酸铋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2)按照氯化锡、硝酸铋摩尔比1:0.04,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1.5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3)向前驱液中加入氨水,调整前驱液的PH值为8;
(4)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搅拌反应10h;
(5)将水热反应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后,在120℃条件下,干燥8h,在12000转/min条件下,粉碎6min,在氮气氛围中,700℃条件下,煅烧4h,即得到目标产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料氯化锡和铋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
按照氯化锡、铋盐摩尔比1:0.01~0.1,将上述两种原料溶液添加到反应溶剂中进行混料处理,超声混合1~3h,制得水热反应前驱液;
向前驱液中加入稀碱,调整前驱液的PH值范围处在8~9之间;
将前驱液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水热反应釜中,在120~250℃条件下搅拌反应5~20h;
将水热反应沉淀物进行反复洗涤后,进行干燥、粉碎、煅烧,即得到目标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铋盐为氯化铋、硝酸铋、硫酸铋中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中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稀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洗涤过程使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中任意一种进行洗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干燥过程是在90~150℃条件下,干燥6~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粉碎过程是在2000~15000转/min条件下,粉碎5~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煅烧过程是在300~750℃条件下,煅烧3~10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煅烧过程是在氩气或氮气保护气氛中进行。
CN201610856849.8A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430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849.8A CN106430293A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849.8A CN106430293A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0293A true CN106430293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7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6849.8A Pending CN106430293A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02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4467A (zh) * 2017-11-03 2018-04-24 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银、铋掺杂氧化镉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083324A (zh) * 2017-12-25 2018-05-29 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近红外反射的掺杂氧化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6925A (ja) * 1981-08-25 1983-03-04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酸化錫系微粉体の製造方法
CN1737558A (zh) * 2005-06-16 2006-02-22 广州大学 一种二氧化锡基纳米棒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6925A (ja) * 1981-08-25 1983-03-04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酸化錫系微粉体の製造方法
CN1737558A (zh) * 2005-06-16 2006-02-22 广州大学 一种二氧化锡基纳米棒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 QIU-XI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smuth-doped tin dioxide nanometer powders", 《J. CENT. SOUTH UNIV. TECHNOL.》 *
周张健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31 January 2010 *
王英: "掺锑氧化锡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4467A (zh) * 2017-11-03 2018-04-24 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银、铋掺杂氧化镉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7954467B (zh) * 2017-11-03 2019-06-07 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银、铋掺杂氧化镉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083324A (zh) * 2017-12-25 2018-05-29 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近红外反射的掺杂氧化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1408A (zh) 一种锡-钨共掺杂二氧化钒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6461B (zh) 一种富铈稀土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5039B (zh) 一种二氧化钛水性溶胶的制备方法
CN102120614B (zh) 一种制备二氧化钒粉体的方法
CN101318698B (zh)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CN102649583B (zh) 一种合成单斜相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方法
CN103846085B (zh) 水热法制备掺杂Bi的ZnWO4光催化剂
CN101565200A (zh) 粒径与形貌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1914310A (zh) 一种环保颜料铋黄及其生产方法
CN112499984B (zh) 一种具有近红外屏蔽性能的玻璃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4471A (zh) 一种具有高红外屏蔽性能的掺杂钨青铜粉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9133922B (zh) 双掺杂稀土离子石榴石结构光功能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0293A (zh) 一种新型铋掺杂氧化锡近红外高反射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3449508A (zh) 一种钨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8949A (zh) 一种氧化铟锡纳米颗粒粉体的低温固相制备方法
CN101214994B (zh) 一种制备铜铟氧化物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9678211A (zh) 一种钽掺杂铯钨青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07328B (zh) 一种制备锌铝氧化物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3433036B (zh) 一种光催化材料Ag/AgMO2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9766A (zh) 一种球形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4477981A (zh) 高纯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9502643B (zh) 一种硼镁共掺杂vo2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88225B (zh) 一种掺铟锑氧化锡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6501B (zh) 一种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CN101100311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