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1812A -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1812A
CN106421812A CN201610737264.4A CN201610737264A CN106421812A CN 106421812 A CN106421812 A CN 106421812A CN 201610737264 A CN201610737264 A CN 201610737264A CN 106421812 A CN106421812 A CN 106421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nano
ferroferric oxide
self assembly
obsolete
diamant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72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1812B (zh
Inventor
彭金良
包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372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21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21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1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1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1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btained by treating materials with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Therapies using these preparations
    • A61K41/0052Thermotherapy; Hyperthermia; Magnetic induction; Induction heating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9/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A61K49/06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contrast preparat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preparations
    • A61K49/18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contrast preparat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physical form, e.g. emulsions, microcapsules, liposomes
    • A61K49/189Host-guest complexes, e.g. cyclodextr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及其制备与用途。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包括:由主分子和客分子形成的包合物,其主分子为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客分子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本发明以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和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为组建模块,通过阳离子水凝胶网络合成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所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弛豫率和光热转化性能,可用于制备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或制备肿瘤光热治疗剂,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及其制备与用途。
背景技术
Fe3O4纳米颗粒因为其独特的磁性、无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它不仅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且还能因单磁畴颗粒的出现而表现特殊的性质,如高磁化率、超顺磁性、高矫顽力等。已经在磁性分离纯化,药物靶向输送,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磁热疗等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载荷Fe3O4自组装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和粒径影响其生物活性。当载荷纳米颗粒的粒径达到几百纳米时,容易被肝脾的网状内皮组织细胞吞噬;若太小(~10nm)则会被缠绕在肾小球上的毛细血管筛选和选择通过。结合了钝化处理和靶向配体的表面修饰能够改进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降低它的体内非特异性。比较常见的钝化处理是表面修饰PEG,这样既能抑制蛋白质的吸附,又能延长停留时间。靶向配体例如小分子,多肽类,蛋白质或者抗体,能通过针对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受体实现特异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包括:由主分子和客分子形成的包合物,其主分子为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客分子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
优选地,所述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可以是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
优选地,接枝前的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范围可以是1800~10000。
优选地,所述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中,每条聚乙烯亚胺长链上接枝有4~7个β-环糊精分子。
优选地,所述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以是表面连接有金刚烷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优选地,金刚烷可通过酰胺键连接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上。
优选地,每个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有一个及一个以上金刚烷。
优选地,所述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中,金刚烷可通过酰胺键连接到聚乙二醇的端部。
优选地,未封端前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可以是2000~5000。
所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中,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0.1~2):(3.15~6.3)。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前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配比取客分子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混合,溶解,获得客分子溶液;
(2)在步骤(1)获得的客分子溶液中加入主分子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涡旋混合均匀,即可获得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优选地,制备时,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0.1~2):(3.15~6.3)。
优选地,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金刚烷通过酰胺反应连接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上。
优选地,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金刚烷通过酰胺反应连接到聚乙二醇的端部。
优选地,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获得磺酰化β-环糊精;然后将磺酰化β-环糊精接枝到PEI上,获得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前述制备方法获得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前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前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光热治疗剂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和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为组建模块,通过阳离子水凝胶网络合成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所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弛豫率和光热转化性能,可用于制备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或制备肿瘤光热治疗剂,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Fe3O4-MNPs纳米粒子的合成示意图。
图2是Fe3O4-MNPs纳米粒子的TEM图。
图3是Fe3O4-MNPs纳米粒子在808nm近红外光照射下体外光热转化实验。
图4是Fe3O4-MNPs纳米粒子对A549细胞体外毒性实验。
图5是不同浓度Fe3O4-MNPs纳米粒子在体外的弛豫时间和弛豫率的测定。
图6是Fe3O4-MNPs纳米粒子在808nm近红外光照射下体内肿瘤热疗效果。
图7: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的结构示意图。
图8: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结构示意图。
图9: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结构示意图。
图10:Ad-PEG的氢谱图。
图11:6-ots-β-CD的氢谱图。
图12:CD-PEI的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合物
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特殊的络合物。这种包合物包括:主分子和客分子,主分子即是包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
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包括:由主分子和客分子形成的包合物,其主分子为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客分子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
所述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可以是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
将β-环糊精接枝到聚乙烯亚胺上,获得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
接枝前的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范围可以是1800~10000。一实施例中,列举了接枝前的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是10000,但是,其分子量并不仅限于10000。
所述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中,每条聚乙烯亚胺长链上接枝有4~7个β-环糊精分子。一实施例中,列举了枝接了5个β-环糊精分子的聚乙烯亚胺长链,但是其接枝率并不仅限于此。
所述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7。
所述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以是表面连接有金刚烷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将金刚烷连接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上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例如,金刚烷可通过酰胺键连接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上。
每个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可以连接有一个及一个以上金刚烷。
所述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8。
采用金刚烷对聚乙二醇进行封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例如,所述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中,金刚烷可通过酰胺键连接到聚乙二醇的端部。
未封端前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可以是2000~5000。一实施例中,列举了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0,但是并不仅限于此。
所述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9。
本发明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合成以金刚烷和β-环糊精的识别作用为基础。β-环糊精具有独特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性,无光吸收性等,它有一个空腔结构,空腔内壁疏水,外壁亲水,因此它很容易基于空格内腔的双重疏水作用识别包络客体分子。本发明以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和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为组建模块,通过阳离子水凝胶网络合成载荷自组装纳米微球。这种水凝胶网络通过分子间的π-π键的堆积作用组建分子模块。而且,通过改变组建模块的用量比控制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MNPs的粒径,表面电荷和表面化学性质。
所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中,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0.1~2):(3.15~6.3)。
本发明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可以在10~500nm范围内。一般地,本发明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在100~300nm范围内。
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合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配比取客分子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混合,溶解,获得客分子溶液;
(2)在步骤(1)获得的客分子溶液中加入主分子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涡旋混合均匀,即可获得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制备时,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0.1~2):(3.15~6.3)。
其中,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金刚烷通过酰胺反应连接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上。
亦即,可将金刚烷上的氨基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上的羧基进行酰胺反应,获得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金刚烷通过酰胺反应连接到聚乙二醇的端部。
亦即,可将金刚烷上的氨基与聚乙二醇上的羧基进行酰胺反应,获得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
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获得磺酰化β-环糊精;然后将磺酰化β-环糊精接枝到PEI上,获得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
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中的用途
前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弛豫时间和弛豫率,可用于制备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例如,核磁共振成像中的T2造影剂。
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光热治疗剂中的用途
前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的光热转化性能好,可用于制备肿瘤光热治疗剂。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染色质结构和分析、分析化学、细胞培养、重组DNA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常规技术。这些技术在现有文献中已有完善说明,具体可参见Sambrook等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Second edition,Cold Spring HarborLaboratory Press,1989and Third edition,2001;Ausubel等,CURRENT PROTOCOLS IN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Sons,New York,1987and periodic updates;theseries METHODS IN ENZYMOLOGY,Academic Press,San Diego;Wolffe,CHROMATINSTRUCTURE AND FUNCTION,Third edition,Academic Press,San Diego,1998;METHODS INENZYMOLOGY,Vol.304,Chromatin(P.M.Wassarman and A.P.Wolffe,eds.),AcademicPress,San Diego,1999;和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Vol.119,ChromatinProtocols(P.B.Becker,ed.)Humana Press,Totowa,1999等。
实施例1 Fe3O4-COOH纳米粒子的制备
Fe3O4-COOH纳米粒子为现有技术,既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购买获得,也可自己制备。自己制备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将1.08g FeCl3·6H2O与0.44g FeCl2·4H2O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在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至全部溶解。当温度趋于80~85℃时,加入10ml,5mol/L的NaOH溶液,反应1min后,加入含有聚丙烯酸1.11g的二甘醇溶液15ml,加热搅拌30min,离心分离。
实施例2 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Ad-Fe3O4的制备
金刚烷,简称Ad。
称取533.13mg的MES配制浓度为25mmol/L的MES缓冲液100ml,并调节PH为5.07。称取0.9585g的EDC和1.0857g的Sulfo-NHS分别配成50mmol/L的溶液备用。用MES缓冲液清洗Fe3O4-COOH(6.8mg)纳米粒子3次并分散在MES缓冲液中,然后将EDC和Sulfo-NHS先后加入上述溶液中,常温下混合30min。用MES清洗3次后,在Fe3O4沉淀中分别加入0.1mmol/ml的AdMES缓冲液,室温下混摇2h,离心分离。
实施例3 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Ad-PEG的制备
称取分子量为187.74g/mol的金刚烷盐酸盐47mg溶于10mlCH2Cl2,加入搅拌子,以适当的转速搅拌使得1-Ad溶解在二氯甲烷中。随后依次加入三乙胺26mg和50mg的mPEG-NHS,室温搅拌2h,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二氯甲烷后加水溶解,将液体置于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透析三天,放入冻干机中过夜冻干。
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数据如图10所示:
表征数据如下:1H NMR(400MHz,DMSO-d6):δ3.42-3.54(440H,OCH2),1.13-1.18(15H,protons on Ad)。
实施例4 6-O-(p-对甲基苯磺酸)-β-环糊精的制备
500ml三颈瓶中将20gβ-CD(17.6mmol)加入400mL 0.4mol/L NaOH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剧烈搅拌至无色(预先冰水浴0-5℃)。氮气保护下,用恒压漏斗在90.0min内缓慢加入15ml溶有6.723g对甲苯磺酰氯(35.2mmol)的乙腈溶液中,再于反应器中冰水浴反应5h,抽滤弃去未反应的TsCl,取滤液。用1mol/L的HCl酸化至pH2-3有白色固体生成,将滤液在4摄氏度下静置12h过夜,抽滤,白色固体用水重结晶两次,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
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数据如图11所示:
对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1H NMR(400MHz,DMSO),δ3.18-3.78(C-2,-3,-4,-5);4.79(C-1);5.74(C-2,-3OH)。
实施例5 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CD-PEI的制备
将100mg PEI(分子量为10KD)溶解在100ml DMSO中,将实施例4制备的6-OTs-β-CD加入到该溶液中,在70℃条件下反应3天,用分子量为10KD的透析袋透析六天,过滤去除未反应的6-OTs-β-CD,冻干收集样品。
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数据如图12所示:
对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1H NMR(400MHz,D2O)δ4.92(环糊精上C1H),3.27-3.66(环糊精上C2-6H),2.3-3.0(PEI上OCH2)。
实施例6 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
将1mg Ad-Fe3O4与3.15mg Ad-PEG在室温下混合,加入到PBS溶液中,利用涡旋仪涡旋10秒,静置3分钟后,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2mg CD-PEI,涡旋10秒,确保金刚烷-环糊精主客体作用充分完成,静置20min。所得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20nm。该处方设为处方①为我们后续实验常用处方,所得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20nm。同时我们还做了Ad-Fe3O4,Ad-PEG,CD-PEI三种组分重量分别为0.1mg:3.15mg:2mg、0.5mg:3.15mg:2mg、1mg:3.15mg:2mg、1mg:6.3mg:2mg、2mg:6.3mg:2mg设为处方②、③、④、⑤、⑥。测得处方②、③、④、⑤、⑥所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也都在100-300nm之间。
实施例7 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的体外光热转化实验
我们测定实施例6制备出来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在波长为808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的的光热转化实验,结果见图3。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Ad-Fe3O4浓度为0.1mg/ml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在808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温度可以升高24℃。肿瘤的磁热疗相关报告中表明肿瘤的杀伤温度只要大于42℃即可。处方②、③、④、⑤、⑥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处方①无差异。
实施例8 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实验
细胞株为人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CCK8法测定实施例6中制备出来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对A549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结果见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没有细胞毒性,说明该自组装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图4中可以看出在单纯的808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细胞仍保持较高的存活率,但是在加入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同时用近红外光照射,该纳米粒子可以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杀死肿瘤细胞且纳米粒子的浓度越高光热转化效率越高导致细胞存活率越低。处方②、③、④、⑤、⑥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处方①无差异。
实施例10 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在体外弛豫时间和弛豫率的测定
所选用的仪器为MesoMR23-60H-I中尺寸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共振频率为23.405MHz,磁体强度0.55T,线圈直径为60mm。选用实施例6中处方①制备出来的自组装纳米Fe3O4粒子,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利用该核磁共振仪测出弛豫时间,做出标曲,如图5所示。根据图5所做的标曲我们可计算得到该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的弛豫率,弛豫率为37.211。随着Fe元素浓度的增大,灰度也逐渐变暗,说明该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核磁共振成像中的T2造影剂。处方②、③、④、⑤、⑥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处方①无差异。
实施例11 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对于荷瘤小鼠体内光热治疗效果
荷瘤小鼠通过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皮下注射种到裸鼠右前肢下,两个周后裸鼠即可长出一定大小的皮下瘤。我们将实施例6中处方①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荷瘤小鼠体内,实验组在第二天开始利用808nm的近红外光每天照射肿瘤部位20min,对照组包括:①不注射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只进行近红外光的照射②只尾静脉注射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不进行近红外光照射③尾静脉注射PBS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如图6所示,实验组在照射第二天肿瘤部位就出现一定程度的烧焦,在照射第四天肿瘤被完全烧焦不再生长,而其他对照组肿瘤部位没有明显变化,肿瘤在逐渐增大。处方②、③、④、⑤、⑥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处方①无差异。结果表明我们的自组装Fe3O4纳米粒子对于进行肿瘤光热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包括:由主分子和客分子形成的包合物,其主分子为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客分子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中,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0.1~2):(3.15~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选用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接枝前的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范围是1800~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有β-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中,每条聚乙烯亚胺长链上接枝有4~7个β-环糊精分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选用表面连接有金刚烷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金刚烷通过酰胺键连接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每个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有一个及一个以上金刚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中,金刚烷可通过酰胺键连接到聚乙二醇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未封端前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是2000~5000。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配比取客分子金刚烷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金刚烷封端的聚乙二醇,混合,溶解,获得客分子溶液;
(2)在步骤(1)获得的客分子溶液中加入主分子β-环糊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涡旋混合均匀,即可获得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12.由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13.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或由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中的用途。
14.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或由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光热治疗剂中的用途。
CN201610737264.4A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Active CN106421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7264.4A CN106421812B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7264.4A CN106421812B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1812A true CN106421812A (zh) 2017-02-22
CN106421812B CN106421812B (zh) 2019-12-24

Family

ID=5818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7264.4A Active CN106421812B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218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1110A1 (zh) * 2019-04-19 2020-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01350A (zh) * 2022-10-18 2022-12-23 浙江大学 一种荧光超分子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8946A (zh) * 2014-05-16 2014-07-30 南开大学 一种温度响应的磁共振造影的超分子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CN104592702A (zh) * 2014-12-26 2015-05-06 四川大学 可自愈合的有机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0424A (zh) * 2015-06-12 2015-09-09 扬州大学 超分子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自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CN105358136A (zh) * 2013-02-15 2016-02-24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超分子磁性纳米粒子
CN105463024A (zh) * 2015-11-18 2016-04-06 浙江大学 基于聚乙烯亚胺-环糊精的多功能超分子基因运载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8136A (zh) * 2013-02-15 2016-02-24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超分子磁性纳米粒子
CN103948946A (zh) * 2014-05-16 2014-07-30 南开大学 一种温度响应的磁共振造影的超分子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CN104592702A (zh) * 2014-12-26 2015-05-06 四川大学 可自愈合的有机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0424A (zh) * 2015-06-12 2015-09-09 扬州大学 超分子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自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CN105463024A (zh) * 2015-11-18 2016-04-06 浙江大学 基于聚乙烯亚胺-环糊精的多功能超分子基因运载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UTAO WANG,ET AL.: "Photothermal effects of supramolecularly assembl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cancer cells", 《ANGEW.CHEM.INT.ED》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1110A1 (zh) * 2019-04-19 2020-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01350A (zh) * 2022-10-18 2022-12-23 浙江大学 一种荧光超分子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501350B (zh) * 2022-10-18 2024-04-26 浙江大学 一种荧光超分子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1812B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ialabba et al. Folate targeted coated SPIONs as efficient tool for MRI
Sun et al. Dendrimer-based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their synthesi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Yang et al. Rod-shape MSN@ MoS2 nanoplatform for FL/MSOT/CT imaging-guided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Kush et al. Aspects of high-performance and bio-acceptabl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Chung et al. Facile synthetic route for surface-functionaliz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ell label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CN103143043B (zh) 一种Fe3O4/Au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1228520B (zh) 一种细胞膜包覆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团簇及其制备和应用
Rajkumar et al. Multi-functional FITC-silica@ gold nanoparticles conjugated with guar gum succinate, folic acid and doxorubicin for CT/fluorescence dual imaging and combined chemo/PTT of cancer
CN112933251B (zh) 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用途
Joshi et al. Multifunctional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opt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ong et al. Triformyl cholic acid and folic acid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s: Multiple-targeted dual-modal synergistic chemotherapy/photothermal therapy for liver cancer
CN105999283A (zh) 一种负载阿霉素的聚乙烯亚胺-透明质酸修饰的锂皂石包裹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Sinha et al. Novel GD-loaded silicon nanohybrid: a potenti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pressing cancer cell target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trast agent
Komatsu Poly (glycerol)-based biomedical nanodevices constructed by functional programming on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nanomedicine
CN110354282B (zh) 一种负载二氧化锰和阿霉素的纳米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Zhang et al. Gadolinium-hybridized mesoporous organo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rformance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Zhao et al. BSA-magnetite nanotorpedo for safe and efficient delivery of chemotherapy drugs
WO2022112944A1 (en) Nanosystem for diagnosis and photothermal treatment of tumors
CN106421812A (zh) 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法和用途
CN109833485A (zh) 一种肿瘤线粒体靶向磁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354276B (zh) 一种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 et al. Rapid preparation of hyperbranched β-CD functionalized hydroxyapatite based on host-guest reaction for cell imaging and drug delivery
CN109568251B (zh) 一种负载钆和硫化铜的聚乙烯亚胺纳米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368359A (zh) 一种基于支化聚乙烯亚胺合成的杂化纳米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Zhou et al. Prostate cancer targeted MRI nanoprobe based on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and copolymer of poly (ethylene glycol) and polyethyleneim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