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2232A - 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2232A
CN106392232A CN201610169841.4A CN201610169841A CN106392232A CN 106392232 A CN106392232 A CN 106392232A CN 201610169841 A CN201610169841 A CN 201610169841A CN 106392232 A CN106392232 A CN 106392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side plate
top board
solderin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98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92232B (zh
Inventor
陈泰昕
沈旻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639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9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2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5Soldering by means of radiant energy
    • B23K1/0056Soldering by means of radiant energy soldering by means of beams, e.g. lasers, 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08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14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dering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2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work or areas to be soldered, e.g. in respect of a galvan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6Solder feeding devices; Solder melting pans
    • B23K3/0607Solder feeding devices
    • B23K3/063Solder feeding devices for wire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06Vehicles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包括:i)钎焊支架,构造成在钎焊区段中安装至钎焊机器人;ii)激光头,安装至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发射激光束以辐射侧板的结合部分和顶板的结合部分;以及iii)送丝器,安装至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将填充焊丝供应至激光束的聚焦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31日提交给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5-0108917的优先权,通过引证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车身装配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车身的侧板和顶板的车顶激光钎焊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车身经过这样的车身装配过程而具有白车身(B.I.W)形式,即,在该车身装配过程中装配在车身子过程中生产的各个产品板。
车身可包括:底板,形成框架的下表面;两个侧板,形成框架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顶板,形成框架的上表面;多个车顶纵梁;前罩板;后板;杂物箱等。车身零件的装配通过车身总成工位过程(main buck process)(在本领域中称为车身建立(build-up,组合)过程)来执行。
在车身总成工位过程中,装配包括通过车身装配系统将后板结合至底板,然后焊接两个侧板、顶板、车顶纵梁、前罩板、杂物箱等。
车身装配系统通过使用侧悬挂器和侧浇口(side gate)来控制侧板,以将侧板设置至底板,并且将顶板、车顶纵梁、前罩板、杂物箱等设置至侧板,然后通过焊接机器人将其结合部分彼此焊接。
在上述车身装配过程中,顶板通过点焊结合至侧板,然后由树脂材料制成的车顶成型件(molding)附接至侧板和顶板的结合部分。
然而,相关技术将车顶成型件附接至侧板和顶板的结合部分,使得外观在美学上不讨人喜欢,并且由于车顶成型件的安装可能会造成材料成本和人员费用增加。
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内容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包含并不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其通过使用激光钎焊方法将侧板的结合部分与顶板结合而允许省略车顶成型件。
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提供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车顶激光钎焊系统包括沿着车身的转移路径设置的钎焊区段和磨削区段,以基于包括两个侧板的车身将顶板结合至两个侧板,所述钎焊组件构造成当两个侧板和顶板通过侧板固定定位夹具和车顶按压夹具固定地定位时通过使用激光作为热源对一个侧板的结合部分与顶板的结合部分进行钎焊而将一个侧板结合至顶板,用于所述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所述钎焊组件包括:i)钎焊支架,构造成在钎焊区段中安装至至少一个钎焊机器人;ii)激光头,安装至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发射激光束以辐射一个侧板的结合部分和顶板的结合部分;以及iii)送丝器,安装至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将填充焊丝供应至激光束的聚焦位置。
钎焊支架可连接至间隙测量单元,该间隙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顶板与一个侧板之间的匹配间隙。
钎焊支架可具有U形形状,并且钎焊支架的转角部分可连接至增强板。
间隙测量单元可包括轮廓传感器,所述轮廓传感器安装至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扫描一个侧板和顶板的匹配部分以测量匹配部分之间的间隙。
轮廓传感器可构造成:基于顶板的直立部分设置虚拟参考线;计算在虚拟参考线上生成的轮廓之间的间隔;并且测量顶板与一个侧板之间的匹配间隙。
轮廓传感器可安装至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通过操作气缸前后移动。
钎焊支架可固定地安装至操作气缸,并且操作气缸的操作杆可与传感器支架连接,轮廓传感器固定至传感器支架。
操作气缸可连接至一对引导杆,所述引导杆构造成当传感器支架通过操作杆前后移动时引导传感器支架。
传感器支架可连接至构造成喷射空气的鼓风机。
传感器支架可包括连接至鼓风机的空气喷射路径,并且钎焊组件可构造成通过空气喷射路径在垂直于激光束的辐射方向的方向上喷射空气。
空气喷射路径可沿着竖直方向形成在传感器支架中并且构造成通过其下端喷射空气。
附图说明
因为附图仅提供为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所以不应理解为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局限于这些附图。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简图。
图2至图4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侧板固定定位夹具的示图。
图5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侧板固定定位夹具的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侧板固定定位夹具的固定销部分的立体图。
图7至图9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车顶按压夹具的示图。
图10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车顶按压夹具的对接(docking,入坞)支架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车顶按压夹具的真空吸盘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车顶按压夹具的控制销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车顶按压夹具的参考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的激光钎焊原理的示图。
图15至图17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和间隙测量单元的示图。
图18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的空气喷射结构的示图。
图19和图20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磨削组件的耦接立体图。
图21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磨削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磨削组件的耦接截面图。
图23是示出了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焊珠检查单元的示图。
<符号说明>
1.车身 3.侧板
5.顶板 6a.控制孔
6b.参考孔 7.转移线路
8.钎焊区段 9.磨削区段
100.车顶激光钎焊系统 101.车顶调准夹具
103.车顶装载夹具 105.焊接机器人
200.侧板固定定位夹具 210.基部框架
220.移动框架 221.导轨
223.滑动件 225.第一驱动单元
227.第一伺服马达 229.导螺杆
230.柱形框架 233.支撑支架
235.固定销 237.销夹持器
238.销夹持气缸 240.支撑框架
241.驱动马达 250.夹持器
251.夹持气缸 253.第二驱动单元
255.第二伺服马达 257.LM引导件
258.移动块 259.横杆构件
300.车顶按压夹具 301.操作机器人
310.夹具框架 311.主框架
313.副框架 315.机器人耦接零件
317.对接支架 319.销孔
320.控制垫 325、673.通孔
330.真空吸盘 331.固定支架
333.安装杆 335.弹簧
340.控制销 341.控制销气缸
343.控制销操作杆 345.控制支架
360.参考销 361.参考销气缸
363.参考销操作杆 400.钎焊组件
401.钎焊机器人 403.激光束
405.填充焊丝 410.钎焊支架
411.加强板 430.激光头
450.送丝器 500.间隙测量单元
510.第一轮廓传感器 511.传感器支架
520.操作气缸 521.操作杆
525.引导杆 527.固定块
550.鼓风机 555.空气喷射路径
600.磨削组件 601.磨削机器人
603.支撑装置 610.磨削支架
615、641.引导槽 620.磨削马达
621.驱动轴 630.磨削轮
640.轮罩 645.入口
650.移动板 651.衬套
653.轨道块 655.滑动块
660.压力控制气缸 661.安装支架
663.压力控制杆 670.止动件气缸
671.止动件操作杆 675.摩擦垫
700.焊珠检查单元 710.安装支架
717.光束通过孔 730.视觉相机
731.照明单元 750.第二轮廓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其中示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的附图更为全面地描述本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完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形式。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公开内容,将省略与说明书不相关的部分。贯穿本说明书,相同参考标号指代相同元件。
因为为了便于说明,相应部件的大小和厚度在附图中随意示出,所以本公开内容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内容。此外,为了清楚地呈现多个部分和区域,可以放大厚度。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相同部件被分为“第一”、“第二”等,以区分部件的名称,并且其序列不必局限于此。
贯穿本说明书,除非明确地描述为与之相反,否则词语“包括(comprise)”以及诸如“包含(comprises)”或者“含有(comprising)”等的变型应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元件,但并不排除任何其他的元件。
此外,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装置”、“~零件”、“构件”等指的是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和操作的全面构造的单元。
在图1中,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可应用于车身装配线的车身总成工位过程,用于利用夹具控制并焊接车身总成工位装配零件,并且装配车身。
进一步地,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在车身总成工位过程中可基于包括两个侧板3的车身1应用于将顶板5结合至两个侧板3的过程。
在此,车身1可具有其中两个侧板3被装配在预定结构中的结构,并且例如,车身可具有其中侧板3被装配在底板(未示出)的两侧处的结构。车身1可以沿着转移线路7通过托架(未示出)转移。
在本技术中,车身1的宽度方向是L方向,车身1的转移方向是T方向,并且车身1的高度方向是H方向。不基于LTH方向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而是基于车身的宽度方向、转移方向和高度方向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中通过使用激光钎焊方法将车身1的每个侧板3的部分结合至顶板5的部分可以省略车顶成型件。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可被构造有沿着车身1的转移路径设置的钎焊区段8和磨削区段9。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中车身1的每个侧板3的结合部分以及顶板5的结合部分可通过激光钎焊方法结合至彼此。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可被构造为在磨削区段9中磨削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brazing bead)。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可基本包括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车顶按压夹具300、钎焊组件400、间隙测量单元500、磨削组件600以及焊珠检查单元700。
如上所述的所有部件可安装在车身总成工位过程的车身装配线路中的一个过程框架上,并且每个部件还可安装在每个分开的过程框架上。
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各自被构造成控制待固定定位的车身1的一个侧板3。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被构造在钎焊区段8中,并且各自被安装在车身1的转移路径的相对侧上。
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可基于通过转移线路7的转移路径转移至钎焊区段8的预定车型的车身1而各自夹持车身1的一个侧板3,并且可将每个侧板3固定地定位在设置每个侧板3的位置处。
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可对应于不同车型的车身1,并且可各自被构造成控制一个侧板3并且基于每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测量值而将一个侧板3固定地安装在预定位置处,该间隙测量值是通过以下描述的间隙测量单元500所测量的。
如上所述的“固定位置”可定义为这样的位置,即,一个侧板3通过一个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到该位置,以使得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变成零。
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可各自被构造成控制一个侧板3,基于通过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的间隙测量值固定地定位一个侧板3,并且确保每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为零。上述“控制”可定义为夹持一个侧板3。
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可成对设置,以便各自安装在转移路径的两侧上,使得车身1的转移路径布置在其间。然而,以下将仅描述安装在转移路径的任一侧上的一个侧板定位夹具200。
在图2至图4中,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可包括基部框架210、移动框架220、柱形框架230、支撑框架240以及夹持器250。
基部框架210被构造成支撑移动框架220、柱形框架230以及支撑框架240,并且安装在转移路径的一侧上,使得车身1的转移路径在钎焊区段8中布置在基部框架210与另一基部框架210之间。
基部框架210包括诸如各种类型的支架、支撑块、板、壳体、覆盖物和轴环的配件,用于支撑移动框架220。配件将移动框架220安装在基部框架210处,并且因此,除了特殊情况,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中,上述配件被共同称为基部框架210。
如上所述,移动框架220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以往复运动的方式(reciprocally)安装在基部框架210上。移动框架220可滑动地安装在多个导轨221上,多个导轨安装在基部框架210上。
导轨221沿着车身1的转移方向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安装在基部框架210的上表面上,并且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移动框架220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件223。滑动件223与导轨221可滑动地耦接。
基部框架210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225,该第一驱动单元构造成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使移动框架220往复运动(reciprocate)。第一驱动单元225被构造成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移动框架220的线性运动。
第一驱动单元225可包括:第一伺服马达227,安装在基部框架210上;以及导螺杆229,连接至第一伺服马达227并且基本上螺纹连接至移动框架220。
第一伺服马达227可固定地安装在基部框架210的上表面上。导螺杆229可连接至第一伺服马达227的驱动轴并且可螺纹连接至固定在移动框架220的下表面上的预定块(未示出)。
柱形框架230沿着车身1的转移方向各自安装在移动框架220的两侧,并且固定安装在移动框架220的竖直方向上。
支撑框架240被构造成基本上支撑夹持器250(将在以下描述),并且沿着一个侧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沿着车身1的转移方向延伸,并且支撑框架被构造成连接至柱形框架230。
上述夹持器250被构造成控制一个侧板3,并且基于通过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的间隙测量值而固定地定位一个侧板3。
夹持器250设置为多个,沿着车身1的转移方向安装在支撑框架240上,并且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
夹持器250被构造成控制一个侧板3的上部部分,并且如图5中所示,夹持器可由夹持气缸251进行操作,该夹持器可夹持一个侧板3的上部部分。夹持器250可以是本技术中众所周知的夹持装置,并且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夹持器的构造的更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夹持器250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240上。为此,支撑框架240设置有第二驱动单元253,该第二驱动单元被构造成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使夹持器250往复运动。
第二驱动单元253可包括:第二伺服马达255,安装在支撑框架240上;以及线性运动(LM)引导件257,连接至第二伺服马达255并且使夹持器250固定。
第二伺服马达255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框架240上。LM引导件257被构造成接收第二伺服马达255的转矩,并且通过该转矩使夹持器250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上述LM引导件257可通过诸如带和齿轮的动力输送装置连接至第二伺服马达255。LM引导件257可包括:滚珠螺杆256,连接至第二伺服马达255的驱动轴;移动块258,螺纹连接至滚珠螺杆256并且连接至夹持器250;以及横杆构件259,可滑动地连接至移动块258。
夹持器250可以通过使第二伺服马达255前后旋转利用上述LM引导件257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线性地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夹持器250被构造成通过第二驱动单元253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以便在一个侧板3由夹持器250控制的同时使该一个侧板3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夹持器250被构造成,当夹持器250控制该一个侧板3时,基于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的间隙测量值使一个侧板3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可将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设置为零。
移动框架220被构造成通过第一驱动单元225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以便将夹持器250移动至与不同车型的相应车身1对应的预设位置。
其中安装夹持器250的支撑框架240可通过驱动马达241可旋转地安装在柱形框架230上。
支撑框架240可由柱形框架230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可被构造成通过驱动马达241而旋转。驱动马达241可利用支架固定地安装至柱形框架230。
支撑框架240通过驱动马达241可旋转地构造在柱形框架230中,以便允许根据车型选择性地使用具有与不同车型的相应车身1对应的不同结构的夹持器250。
在此,对应于车身1的每个车型,夹持器250具有不同结构,以控制不同车型的侧板3,并且夹持器可安装在支撑框架240的任一侧处或者至少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另一侧处。
支撑框架240的任一侧可沿着车身1的转移方向设置有与任一车型对应的夹持器250,并且支撑框架240的另一侧和其他侧可沿着车身1的转移方向设置有与每个不同车型对应的夹持器250。
具有与不同车型的车身1对应的不同结构的夹持器250被构造成通过利用驱动马达241使支撑框架240旋转而定位在对应车型的一个侧板3处。
在图6中,每个柱形框架230设置有支撑支架233,用于对接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车顶按压夹具300(参见图1)。
支撑支架233设置有与车顶按压夹具300耦接的固定销235并且被构造成固定车顶按压夹具300。固定销235可插入车顶按压夹具300的用于支撑支架233的对接部分中。
柱形框架230的支撑支架233设置有销夹持器237,该销夹持器被构造成控制销耦接部分,即,车顶按压夹具300的对接部分。销夹持器237可被构造成在固定销235与车顶按压夹具300的对接部分耦接时,保持固定销235以及车顶按压夹具300的销耦接部分。
销夹持器237被构造成通过销夹持气缸238的操作而旋转,并且可利用销夹持气缸238的操作压力保持固定销235以及车顶按压夹具300的销耦接部分。
在图1中,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中,车顶按压夹具300被构造成固定地定位装载在车身1的两个侧板3上的顶板5,并且利用操作机器人301按压顶板5。车顶按压夹具300可拆卸地安装在操作机器人301上并且如上所述可以对接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中。
顶板5可当在车顶调准(alignment)夹具101中调准时通过车顶装载夹具103从车顶调准夹具101卸载,并且可以装载在车身1的两个侧板3上。
车顶调准夹具101被构造成在预设位置处调准顶板5,并且安装在钎焊区段8与磨削区段9之间。车顶装载夹具103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操作机器人301上。
上述车顶调准夹具101包括:参考销,被构造成保持顶板5的参考位置;以及保持器,被构造成支撑顶板5的边缘部分。车顶装载夹具103包括:参考销,被构造成保持顶板5的参考位置;以及夹持器,被构造成控制顶板5的边缘部分。
车顶调准夹具101和车顶装载夹具103的更详细构造在本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该构造的详细说明。
操作机器人301可构造成使用工具变换器来改变车顶装载夹具103、车顶按压夹具300和点焊枪(未示出)的工具。
在图1中还未解释的参考标号105是设置有点焊枪的焊接机器人,其被构造成点焊顶板5和前/后车顶纵梁零件,并且安装在钎焊区段8中。
在图7至图9中,车顶按压夹具300可包括夹具框架310、控制垫320、真空吸盘330、控制销340以及参考销360。
夹具框架310可拆卸地安装在操作机器人301的臂的前顶端上。夹具框架310包括主框架311以及整体连接至主框架311的前端和后端的副框架313。
主框架311具有梯形形状并且包括与操作机器人301的臂的前顶端耦接的机器人耦接零件315。副框架313具有线性形状并且沿着水平方向(车身的宽度方向)布置在主框架311的前端和后端。
夹具框架310的前端和后端中的每个的两侧,即,每个副框架313的两端固定地设置有对接支架317,该对接支架如上所述对接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支撑支架233中。对接支架317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318。当对接支架317对接在支撑支架233中时,橡胶垫318用于缓冲对接支架317施加至支撑支架233的震动。
如图10中所示,对接支架317设置有销孔319,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固定销235被构造成插入该销孔中。即,当对接支架317对接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支撑支架233中时,固定销235与对接支架317的销孔319耦接。
当车顶按压夹具300固定地定位并按压顶板5时,该“对接”可被定义为对接支架317定位在支撑支架233中的状态。
控制垫320被构造成支撑在车身1的两个侧板3上装载的顶板5,并且沿着两个侧板3的长度方向支撑顶板5的两个侧边缘部分。
控制垫320分别固定地安装在夹具框架中的主框架311的左侧和右侧上,并且沿着主框架311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控制垫320具有与顶板5对应的形状。
控制垫320由具有优良导热性的铝材料制成,以防止在两个侧板3和顶板5通过激光钎焊彼此结合时这些侧板和顶板过热。
真空吸盘330被构造成真空粘附至顶板5的两个侧边缘部分的外壳表面,并且真空吸盘安装在夹具框架310的主框架311上并与控制垫320对应。
如图11中所示,真空吸盘330可被构造成穿过多个通孔325以真空粘附至顶板5的两个侧边缘部分的外壳表面,多个通孔沿着顶板5的两个侧边缘部分连续形成在控制垫320中。
真空吸盘330安装在夹具框架310的主框架311上并且沿着主框架311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彼此隔开,并且通过固定至主框架311的固定支架331进行安装。
在此,固定支架331固定地设置有安装杆333。安装杆333的上端固定至固定支架331,并且安装杆333的下端布置在控制垫320的通孔325中。安装杆333的下端设置有真空吸盘330。真空吸盘330可通过弹簧335连接至安装杆333的下端。
当控制销340利用控制垫320和真空吸盘330控制顶板5时,如图12中所示,控制销340从上向下插入顶板5中设置的控制孔6a中,以便控制顶板5。控制销340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夹具框架310的主框架311处并位于控制垫320的前端。
因而,夹具框架310设置有控制销气缸341,该控制销气缸被构造成使控制销340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控制销气缸341连接至控制销340并且固定地安装在夹具框架310的主框架311上。
控制销气缸341包括控制销操作杆343,该控制销操作杆被构造成通过气压或油压前后操作。控制销操作杆343设置有控制支架345,该控制支架被构造成支撑顶板5的下表面并且固定控制销340。控制支架345形成平坦的上表面。控制销340固定地安装在控制支架345的上表面上。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中,如果控制销气缸341的控制销操作杆343从其已经向下操作的状态向上操作,则控制销340可插入顶板5的控制孔6a中,同时控制支架345支撑顶板5的下表面,以便控制顶板5。
如图13中所示,当参考销360使用控制垫320、真空吸盘330和控制销340来控制顶板5时,参考销360从上向下插入安装在顶板5上的参考孔6b中。参考销360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夹具框架310的主框架311处并位于控制垫320的后端。
夹具框架310设置有参考销气缸361,该参考销气缸被构造成使参考销360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参考销气缸361连接至参考销360并且固定地安装在夹具框架310的主框架311上。
参考销气缸361包括参考销操作杆363,该参考销操作杆被构造成通过气压或油压前后操作。参考销操作杆363设置有参考销360。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中,当控制垫320、真空吸盘330和控制销340控制顶板5时,如果参考销气缸361的参考销操作杆363从其已经在向上方向上操作的状态下向下操作,则参考销360插入顶板5的参考孔6b中并且保持顶板5的参考位置。
在图1和图14中,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方式中,每个钎焊组件400被构造成通过使用激光作为热源而利用钎焊将一个侧板3的结合部分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结合,这些结合部分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按压和粘附至彼此。
每个钎焊组件400在钎焊区段8的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处安装在一对钎焊机器人401中一个钎焊机器人上。钎焊机器人401分别安装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上,使得车身1的转移路径布置在其间。
在此,钎焊组件400可被构造成使用激光作为热源来熔化填充金属(焊料)并且通过钎焊结合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
例如,钎焊组件400被构造成发射通过激光振荡器振荡的连续波Nd:YAG激光束403,以辐射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而熔化为填充金属的填充焊丝405,从而通过钎焊结合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
在图15至图17中,钎焊组件400包括钎焊支架410、激光头430和送丝器450。
钎焊支架410安装在钎焊机器人401的臂的前顶端上。钎焊支架410由钎焊机器人401可旋转地保持并且可以沿着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通过钎焊机器人401进行转移。
考虑到激光头430的对诸如振动的外部环境敏感的特征,钎焊支架410直接安装在钎焊机器人401的臂上。钎焊支架410具有近似U形,并且包括增强板411,该增强板设置在转角部分以缓解转角部分的脆弱。
激光头430被构造成将激光束辐射至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并且激光头安装在钎焊支架410上。激光头430被设置为Nd:YAG光学头,该光学头被构造成从通过控制器5控制的激光振荡器发射连续波Nd:YAG激光束,以沿着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进行辐射。
在此,在通过光学系统聚焦的同时,从激光振荡器振荡的激光可被构造成通过激光头430辐射一个侧板3与顶板5的结合部分。
送丝器450被构造成将填充焊丝405(填充金属)供应至从激光头430发射的激光束的聚焦位置。送丝器450安装在钎焊支架410上。
激光头430和送丝器450被构造为在本技术中众所周知的激光光学头装置和送丝装置,并且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该构造的更详细说明。
在图1和图15至图17中,间隙测量单元500被构造成在两个侧板3和顶板5使用钎焊组件400的激光头430和送丝器450通过激光钎焊结合至彼此之前,测量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按压的顶板5与每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
间隙测量单元500被构造成测量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按压的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并且将测量值输出至控制器(未示出)。
在此,控制器可被构造成基于通过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的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测定值来控制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操作。
例如,控制器可被构造成基于通过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的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间隙测定值将控制信号施加至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第二驱动单元253,并且从而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控制一个侧板3的夹持器250。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中,基于通过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的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间隙测定值,可以移动一个侧板3并且通过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将该一个侧板固定地定位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并且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可设置为零。
间隙测量单元500安装在钎焊组件400的钎焊支架410上。间隙测量单元500包括第一轮廓传感器510,该第一轮廓传感器被构造成扫描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匹配部分,并且测量该匹配部分之间的间隙。
第一轮廓传感器510被构造成使用激光狭缝扫描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匹配部分以测量匹配部分之间的间隙。例如,第一轮廓传感器510被构造成基于顶板5的直立部分(straight portion)设置虚拟参考线,并且计算在参考线上生成的轮廓之间的间隔,以测量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
轮廓传感器在本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轮廓传感器的更详细构造的描述。
在此,第一轮廓传感器510通过传感器支架511安装在钎焊组件400的钎焊支架410上。进一步地,传感器支架511固定第一轮廓传感器510并且安装为关于钎焊支架410前后移动。
为了这个目的,钎焊支架410固定地安装有操作气缸520。操作气缸520包括操作杆521,该操作杆构造成通过气压或油压前后操作。操作杆521的前顶端可连接地设置有第一轮廓传感器510固定至此的传感器支架511。因此,传感器支架511可通过操作气缸520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操作气缸520设置有一对引导杆525,该引导杆被构造成当通过操作杆521前后移动时引导传感器支架511。引导杆525可滑动地插入操作气缸520的本体中并且通过固定块527与操作杆521的前端耦接。固定块527将操作杆521的前端连接至引导杆525的前端(附图中的下端),并且固定块固定至传感器支架511。
传感器支架511可被构造成在一个侧板3与顶板5由钎焊组件400通过激光钎焊结合至彼此之前,通过操作气缸520向前移动以使用第一轮廓传感器510测量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
传感器支架511被构造成通过操作气缸520向后移动,并且因此,传感器支架可被构造成当一个侧板3与顶板5由钎焊组件400通过激光钎焊结合至彼此时,避免与钎焊组件400的干扰。
如图18中所示,传感器支架511设置有鼓风机550,该鼓风机被构造成当一个侧板3与顶板5由钎焊组件400通过激光钎焊结合至彼此时,将空气喷射到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钎焊结合部分上。
即,鼓风机550被构造成将空气喷射到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钎焊结合部分上,并且从而防止异物附接至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激光钎焊结合部分。
鼓风机550可被供应有通过空气压缩器(未示出)供应的预定压力的空气,并且可被构造成将空气喷射至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钎焊结合部分。
例如,鼓风机550可被构造成在相对于从钎焊组件400的激光头430发射的激光束的辐射方向的垂直的方向上喷射空气。
为此,传感器支架511设置有连接至鼓风机550的空气喷射路径555。空气喷射路径555沿着从激光头430发射的激光束的辐射方向形成,并且被设置为在相对于激光束的辐射方向的垂直的方向上开放的路径。在此,空气喷射路径555沿着竖直方向形成在传感器支架511中,并且可被构造成通过其下端喷射空气。
在图1中,每个磨削组件600被构造成磨削通过钎焊组件400结合的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激光钎焊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未示出)。
磨削组件600可被构造成在两个侧板3和顶板5由钎焊组件400通过激光钎焊已经在车身转移路径的钎焊区段8中结合之后磨削钎焊焊珠,并且车身1已经沿着车身转移路径转移至磨削区段9。
在此,每个磨削组件600被构造在车身转移路径的磨削区段9中的一对磨削机器人601的一个磨削机器人中。磨削机器人601安装在两侧,使得车身1的转移路径布置在其间。
在这种情况下,磨削组件600可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预定教导(teaching)路径移动,以磨削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
在图1和图19至图22中,磨削组件600可包括磨削支架610、磨削马达620、磨削轮630、轮罩640、移动板650、压力控制气缸660以及止动件气缸670。
磨削支架610可安装在磨削机器人601的臂的顶端处,可通过磨削机器人601可旋转地保持,并且可以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转移。
磨削马达620被构造成使(以下将描述的)磨削轮630旋转,并且可相对于附图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磨削支架610处。
磨削轮630被构造成磨削通过激光钎焊彼此结合的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磨削轮630具有盘形形状并且可被构造成在与磨削马达620的驱动轴621耦接时旋转。
轮罩640被构造成覆盖磨削轮630,并且构造成在不妨碍磨削马达620的竖直移动的情况下收集磨削粉,该磨削粉是在通过磨削轮630磨削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时分散的。
轮罩640被设置为壳体,其下端开放,而其他部分包围与磨削马达620的驱动轴621耦接的整个磨削轮630,并且轮罩固定地安装在磨削支架610处。
在此,磨削轮630被构造成通过磨削马达620在轮罩640内部旋转,并且可被构造成通过轮罩640的开放下端磨削钎焊焊珠。
轮罩640设置有第一引导槽641,该第一引导槽被构造成在不妨碍磨削马达620的竖直移动的情况下引导磨削马达620的竖直移动。第一引导槽641形成在轮罩640的固定至磨削支架6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从轮罩640的开放下端向上延伸。
轮罩640设置有用于吸取磨削粉的入口645,该磨削粉是在通过磨削轮630磨削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时分散的。
入口645被构造成吸取分散在轮罩640中的磨削粉并且将磨削粉排出至轮罩640的外部,并且入口可通过例如排尘线路(未示出)连接至真空泵(未示出)。
移动板650将磨削马达620支撑至磨削支架610,并且引导磨削马达620的竖直移动,并且布置在磨削支架610与轮罩640之间。
移动板650通过衬套651连接至磨削马达620的驱动轴621并且安装在磨削支架610处以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
衬套651安装在磨削马达620的驱动轴621上并且可旋转地支撑驱动轴621,并且被安装为具有柱形形状的旋转支撑件。
对于如上所述的移动板650的竖直移动,磨削支架610的与移动板650对应的一个表面设置有一对轨道块653。移动板650的与轨道块653对应的一个表面设置有与轨道块653可滑动地耦接的一对滑动块655。
在此,磨削马达620通过驱动轴621上的衬套651连接至移动板650,并且因此可被构造成相对于磨削支架610通过轨道块653和滑动块65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即,磨削马达620可被构造成在其自身的重量下向下移动,并通过预定外力向上移动,并且磨削马达620的最低移动位置及其最高移动位置可通过分离止动件,例如设置在轨道块653的上端和下端处的止动件(突出部等)来确定。
磨削支架610设置有第二引导槽615,该第二引导槽被构造成在竖直方向上引导衬套651而不妨碍磨削马达620的竖直移动。
第二引导槽615可从位于磨削支架610的与移动板650对应的一个表面处的下端向上延伸,并且可被构造成竖直引导磨削马达620的驱动轴621上的衬套651。
压力控制气缸660被构造成控制磨削轮630施加至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的磨削压力。
压力控制气缸660固定地安装在磨削支架610处并且被构造成连接至移动板650。压力控制气缸660可通过安装支架661固定地安装在磨削支架610的上端,并且可通过压力控制杆663连接至移动板650。
压力控制气缸660是比例压力控制器,其可被构造成将压力控制为0巴至10巴的压力,并且可被构造成基于电压和电流将预定气压施加至压力控制杆663,以便控制施加至钎焊焊珠的磨削轮630的磨削压力。
止动件气缸670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限制移动板650的竖直移动并且固定地安装在磨削支架610处。即,止动件气缸670被构造成通过其自身的重量以及如上所述的磨削马达620的外力限制竖直移动。
止动件气缸670包括止动件操作杆671,该止动件操作杆穿过磨削支架610并且被构造成朝向移动板650前后操作。因此,磨削支架610设置有通孔673,止动件操作杆671在固定地安装止动件气缸670的部分处穿过该通孔。
进一步地,移动板650的与止动件操作杆671的前端对应的一个表面设置有摩擦垫675。摩擦垫675可粘附至止动件操作杆671的前端,以通过其自身的重量以及磨削马达620的外力限制竖直移动。摩擦垫675可由例如特氟隆(Teflon)材料的橡胶材料制成。
考虑到由于利用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而出现的磨削轮630的磨损,磨削马达620通过它自身的重量并且通过磨削马达620上的外力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被构造为受到止动件气缸670的限制。
换言之,因为磨削组件600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预定教导路径移动,并且利用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所以所述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需要总是在预设位置磨削钎焊焊珠。
然而,当磨削轮630重新安装在磨削马达620中时,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基于钎焊焊珠的位置定位于参考位置下。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分离的支撑装置603被构造成将外力施加至磨削轮630以通过移动板650将磨削马达620与磨削轮630一起向上移动,并且将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定位在预设位置。进一步地,磨削马达620的移动可受到止动件气缸670的限制,并且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可固定在预设位置。
相反,当随着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而使得磨削轮630磨损时,基于钎焊焊珠的位置,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定位在参考位置之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如果对磨削马达620的移动上的限制通过止动件气缸670释放,则磨削马达620在其自身的重量下与磨削轮630一起向下移动,并且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通过支撑装置603定位在预设位置。进一步地,磨削马达620的移动可受到止动件气缸670的限制,并且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可固定在预设位置。
止动件气缸670可被构造成基于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的预设位置由位置传感器(未示出)进行操作,该位置传感器被构造成感测磨削表面。
在图1和图19至图22中,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中,每个焊珠检查单元700被构造成检查通过磨削组件600磨削的钎焊焊珠。即,焊珠检查单元700被构造成自动检测通过磨削组件600磨削的钎焊焊珠的缺陷。
焊珠检查单元700安装在磨削组件600上并且可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磨削钎焊焊珠转移。
如图23中所示,焊珠检查单元700包括安装支架710、视觉相机730和第二轮廓传感器750。
安装支架710固定地安装至磨削组件600的磨削支架610。安装支架710可通过磨削机器人601与磨削支架610一起旋转。
视觉相机730被构造成视觉拍摄磨削钎焊焊珠并且将视觉数据输出至如上所述的控制器,并且视觉相机固定地安装在安装支架710上。
安装支架710设置有照明单元731,该照明单元被构造成发出照射磨削钎焊焊珠的照明光。照明单元731在视觉相机730的视觉拍摄区域中固定地安装在安装支架710上。
控制器被构造成分析从视觉相机730接收的视觉数据以计算磨削钎焊焊珠的宽度等,并且将所计算的值与参考值(磨削钎焊焊珠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磨削钎焊焊珠的缺陷。
同时,视觉相机730可被构造成在通过磨削组件600磨削钎焊焊珠之前视觉拍摄车身1的预定参考点,例如,挡风玻璃安装孔和中央填充侧的钎焊部分,并且将视觉数据输出至控制器。即,视觉相机730可被构造成在钎焊焊珠通过磨削组件600磨削之前感测车身1的位置。
控制器可被构造成分析从视觉相机730接收的视觉数据以计算车身1的位置值,并且将所计算的值与参考值(车身的参考位置值)进行比较,以校正磨削组件600的磨削位置。
第二轮廓传感器750被构造成扫描磨削钎焊焊珠以测量钎焊焊珠的高度等,并且与视觉相机730一起固定地安装在安装支架710上。
第二轮廓传感器750可被构造成使用激光狭缝扫描磨削钎焊焊珠以测量钎焊焊珠的高度等。例如,第二轮廓传感器750被构造成以二维轮廓形式感测磨削钎焊焊珠的截面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器。
控制器可被构造成分析从第二轮廓传感器750接收的检测信号以计算磨削钎焊焊珠的高度等,并且将所计算的值与参考值(磨削钎焊焊珠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磨削钎焊焊珠的缺陷。
轮廓传感器在本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轮廓传感器的更详细构造的描述。
在此,安装支架710设置有光束通过孔717,从第二轮廓传感器750发射的扫描光束(激光狭缝)穿过该光束通过孔。
在下文中,将参考上述附图详细地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的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操作。
首先,在车身装配线的车身总成工位过程中,将其中以预定结构装配有两个侧板3的车身1通过托架(未示出)沿着转移线路7转移至钎焊区段8的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
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移动框架220通过第一驱动单元225沿着车身1的宽度方向在远离车身1的一个侧板3的方向上移动。
使通过移动框架220上的柱形框架230安装在支撑框架240上的夹持器250通过移动框架220在远离车身1的一个侧板3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方式中,支撑框架240通过驱动马达214旋转,并且与车身1的车型对应的夹持器250定位于车身1的一个侧板3处。
如果车身1在上述状态下定位于钎焊区段8的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处,则通过第一驱动单元225使移动框架220移动至车身1的一个侧板3侧面,并且夹持器250移动至与车身1的车型相对应的预设位置。
接下来,使夹持器250沿着车身1的宽度方向通过第二驱动单元253向前移动至车身1的一个侧板3侧面,并且通过夹持器250夹持一个侧板3的上部部分。
接下来,在由夹持器250控制车身1的一个侧板3的同时,将在车顶调准夹具101中调准的顶板5通过车顶装载夹具103从车顶调准夹具101卸载,并且将顶板5装载在车身1的两个侧板3。
在此,车顶装载夹具103在顶板5安装在操作机器人301上时卸载并装载顶板。在通过车顶装载夹具103将顶板5装载在车身1的两个侧板3上时,使车顶装载夹具103与操作机器人301分离,并且将点焊枪安装在操作机器人301上。
接下来,由操作机器人301的点焊枪以及焊接机器人105的点焊枪通过一个点对顶板5和前/后车顶纵梁零件进行点焊。接下来,将点焊枪与操作机器人301分离并且将车顶按压夹具300安装在操作机器人301上。
接下来,通过操作机器人301将车顶按压夹具300移动至顶板5侧面,并且在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固定地定位的同时按压顶板5。
更详细地描述车顶按压夹具300的操作,通过操作机器人301将车顶按压夹具300的夹具框架310移动至顶板5侧面。
接下来,如果通过操作机器人301将夹具框架310按压至顶板5,则同时利用支撑顶板5的两个侧边缘部分的控制垫320,使两个侧边缘部分的外壳表面真空粘附至真空吸盘330。
在该过程期间,在使控制销气缸341的控制销操作杆343向下操作之后,使控制销操作杆343向上操作。
接下来,上面安装有控制销340的控制支架345通过控制销操作杆343支撑顶板5的下表面,并且使控制销340从下面向上插入顶板5的控制孔6a中,以控制顶板5。
同时此外,使参考销操作杆363从已经向上操作参考销气缸361的参考销操作杆363的状态中向下操作。
接下来,使参考销360通过参考销操作杆363从上向下插入到顶板5的参考孔6b中,以保持顶板5的参考位置。
在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固定地定位和按压顶板5的过程期间,可将夹具框架310的对接支架317对接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支撑支架233上。
当将对接支架317对接至支撑支架233时,支撑支架233的固定销235与对接支架317的销孔319耦接。进一步地,通过销夹持气缸238的操作使支撑支架233上的销夹持器237旋转,并且通过销夹持气缸238的操作压力将固定销235与对接支架317夹持在一起。
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可由如上所述的车顶按压夹具300固定地定位和按压在车身1的两个侧板3上装载的顶板5。
车顶按压夹具300的对接支架317可对接至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支撑支架233,并且对接支架317可通过固定销235和销夹持器237稳定地固定至支撑支架233。
在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按压顶板5时,可通过钎焊机器人401将钎焊组件400移动至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匹配部分。
接下来,通过操作气缸520使间隙测量单元500的传感器支架511向前移动至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匹配部分。
固定至传感器支架511的第一轮廓传感器510接近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匹配部分,并且钎焊机器人401沿着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匹配部分移动第一轮廓传感器510。
第一轮廓传感器510使用激光狭缝扫描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匹配部分以测量匹配部分之间的间隙。在此,第一轮廓传感器510基于顶板5的直立部分设置虚拟参考线,并且计算在参考线上生成的轮廓之间的间隔,以测量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
第一轮廓传感器510将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测量值传输至控制器,并且控制器基于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间隙测量值将控制信号施加至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第二驱动单元253。
接下来,通过第二驱动单元253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的控制车身1的一个侧板3的夹持器250,并且一个侧板3移动并且被固定地定位在车身1的宽度方向上。
在由钎焊组件400通过激光钎焊将一个侧板3和顶板5之间的匹配部分结合至彼此之前,可以通过间隙测量单元500测量匹配部分之间的间隙。
基于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间隙测量值通过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校正一个侧板3的位置,使得可将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设置为零。
如上所述,在顶板5与一个侧板3之间的匹配间隙通过如上所述的一个侧板3的位置校正被设置为零时,通过操作气缸520向后移动间隙测量单元500的传感器支架511。
接下来,通过钎焊机器人401沿着一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结合部分(匹配部分)移动钎焊组件400,并且由钎焊组件400通过激光钎焊结合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
钎焊组件400从激光头430发射辐射在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激光束,同时使用操作气缸520避免传感器支架511的干扰,并且钎焊组件将填充焊丝405通过送丝器450供应至激光束的聚焦位置。
钎焊组件400可使用激光束作为热源熔化填充焊丝405并且利用钎焊通过熔化填充焊丝405将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整体地结合。
如上所述,在通过钎焊由钎焊组件400将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进行结合的过程期间,通过鼓风机550将空气供应至传感器支架511的空气喷射路径555。
接下来,将通过鼓风机550供应的空气通过空气喷射路径555喷射在垂直于激光束的辐射方向的方向上,以防止异物附接至通过激光钎焊结合的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
如上所述,随着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通过激光钎焊由钎焊组装400彼此结合,结合部分设置有钎焊焊珠。
当通过上述过程利用激光钎焊将车身1的两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结合至彼此时,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和车顶按压夹具300返回到原始位置。
接下来,使车顶按压夹具300与操作机器人301分离并且将点焊枪安装在操作机器人301上。接下来,由操作机器人301的点焊枪以及焊接机器人105的点焊枪对顶板5和前/后车顶纵梁零件进行点焊。
接下来,将车身1沿着转移线路7转移至磨削区段9,然后通过磨削区段9中的磨削机器人601将磨削组件600移动至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侧。
在磨削组件600移动至一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的钎焊焊珠侧之前,可将磨削组件600的磨削轮630重新安装在磨削马达620上。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磨削组件600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预定教导路径移动,并且利用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所以基于钎焊焊珠的位置将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定位在参考位置下。
因此,止动件气缸670的止动件操作杆671向后移动,并且释放磨削马达620的移动限制。接下来,磨削马达620在它自身重量下通过移动板650与磨削轮630一起向下移动。
在这种状态下,分离的支撑装置603将外力施加至磨削轮630,以通过移动板650将磨削马达620和磨削轮630一起向上移动,并且将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定位在参考位置。
接下来,止动件气缸670的止动件操作杆671向前移动,并且磨削马达620的移动受到粘附至止动件操作杆671的前端的摩擦垫675的限制。
如上所述,磨削组件600朝向钎焊焊珠侧移动,然后通过与磨削组件600一起安装在磨削机器人601上的焊珠检查单元700的视觉相机730感测车身1的位置。
视觉相机730视觉拍摄车身1的挡风玻璃安装孔以及中央填充侧的钎焊部分,并且将视觉数据输出至控制器。接下来,控制器可分析从视觉相机730接收的视觉数据以计算车身1的位置值并且将所计算的值与参考值(车身的参考位置值)进行比较,以校正磨削组件600的磨削位置。
接下来,通过磨削马达620使磨削轮630旋转,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钎焊焊珠移动磨削轮,并且通过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
将在磨削钎焊焊珠时分散的磨削粉收集在包围磨削轮630的轮罩640中,并且通过轮罩640的入口645吸取磨削粉并将其排出至轮罩640的外部。压力控制气缸660可控制磨削轮630施加至钎焊焊珠的磨削压力。
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并且因此磨削轮630被磨损。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磨削组件600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预定教导路径移动,并且通过磨削轮630磨削钎焊焊珠,所以基于钎焊焊珠的位置将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定位在参考位置上。
因此,止动件气缸670的止动件操作杆671向后移动,并且释放磨削马达620的移动限制。接下来,磨削马达620在其自身重量下与磨削轮630一起向下移动,并且通过支撑装置603将磨削轮630的磨削表面定位在预设位置。
接下来,止动件气缸670的止动件操作杆671向前移动,并且磨削马达620的移动受到粘附至止动件操作杆671的前端的摩擦垫675的限制。
当通过磨削组件600磨削钎焊焊珠时,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旋转磨削组件600的磨削支架610。
接下来,焊珠检查单元700的安装支架710与磨削支架610一起旋转,并且焊珠检查单元700的视觉相机730和第二轮廓传感器750定位在磨削钎焊焊珠侧。
接下来,焊珠检查单元700通过磨削机器人601沿着磨削钎焊焊珠移动以使用视觉相机730视觉拍摄磨削钎焊焊珠,并且将视觉数据输出至控制器。
控制器分析从视觉相机730接收的视觉数据以计算磨削钎焊焊珠的宽度,并且将所计算的值与参考值(磨削钎焊焊珠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磨削钎焊焊珠的缺陷。
通过第二轮廓传感器750以二维轮廓形式感测磨削钎焊焊珠的截面,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器。
控制器分析从第二轮廓传感器750接收的检测信号以计算磨削钎焊焊珠的高度,并且将所计算的值与参考值(磨削钎焊焊珠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磨削钎焊焊珠的缺陷。
如上所述,如果通过焊珠检查单元700检测到钎焊焊珠的缺陷,则通过显示器显示所检测的结果并且将该结果传输至维修处理和质量历史管理服务器。
如果检测到磨削钎焊焊珠的缺陷,则磨削机器人601返回至原始位置,并且将结合至顶板5的车身1通过转移线路7转移至后续过程。
因此车顶激光钎焊系统100可使用如上所述的一系列过程通过激光钎焊方法基于车身1将顶板5结合至两个侧板3。
通过如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车身1的两个侧板3和顶板5的结合部分通过钎焊组件400使用激光钎焊方法彼此结合,从而消除相关技术的车顶成型件。
进一步地,根据本形式的示例性形式,省略相关技术的车顶成型件,使得车身的外观可以有美感,可以节省材料成本,并且可以节省由于车顶成型件的安装所造成的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通过车顶按压夹具300可以将顶板5控制为固定地定位在两个侧板3处,通过侧板固定定位夹具200和间隙测量单元500可以将两个侧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设置为零,通过激光钎焊可以将两个侧板3和顶板5彼此结合,并且通过焊珠检查单元700可以自动检测钎焊焊珠的磨削缺陷,使得可以更好改善通过顶板5的钎焊进行结合的质量。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通过激光钎焊可以将顶板5结合至多个相应车型的车身1,使得可以灵活生产多个车型,可以减少设施准备时间,可以改善重量减少以及整个设施的简化,并且可以节省初期以及增加车型时的投资成本。
尽管以上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形式,但是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理念不限于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示例性形式,并且因此,理解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理念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在相同技术理念的范围内补充、改变、删除、添加部件等容易地提出示例性形式,并且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建议的形式被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所述车顶激光钎焊系统包括沿着车身的转移路径设置的钎焊区段和磨削区段,以基于包括两个侧板的所述车身将顶板结合至两个侧板,所述钎焊组件构造成当所述两个侧板和所述顶板通过侧板固定定位夹具和车顶按压夹具固定地定位时,通过使用激光作为热源对一个所述侧板的结合部分与所述顶板的结合部分进行钎焊而将一个所述侧板结合至所述顶板,用于所述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所述钎焊组件包括:
钎焊支架,构造成在所述钎焊区段中安装至至少一个钎焊机器人;
激光头,安装至所述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发射激光束以辐射一个所述侧板的结合部分和所述顶板的结合部分;以及
送丝器,安装至所述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将填充焊丝供应至所述激光束的聚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钎焊支架连接至间隙测量单元,所述间隙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所述顶板与一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匹配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钎焊支架具有U形形状,并且所述钎焊支架的转角部分连接至增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间隙测量单元包括轮廓传感器,所述轮廓传感器安装至所述钎焊支架,并且所述轮廓传感器构造成扫描一个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的匹配部分以测量所述匹配部分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轮廓传感器构造成:
基于所述顶板的直立部分设置虚拟参考线;
计算在所述虚拟参考线上生成的轮廓之间的间隔;并且
测量所述顶板与一个所述侧板之间的所述匹配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轮廓传感器安装至所述钎焊支架并且构造成通过操作气缸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钎焊支架固定地安装至操作气缸,并且所述操作气缸的操作杆与传感器支架连接,所述轮廓传感器固定至所述传感器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操作气缸连接至一对引导杆,所述引导杆构造成当所述传感器支架通过操作杆前后移动时引导所述传感器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连接至喷射空气的鼓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连接至所述鼓风机的空气喷射路径,并且所述钎焊组件构造成通过所述空气喷射路径在垂直于所述激光束的辐射方向的方向上喷射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钎焊组件,其中,所述空气喷射路径沿着竖直方向形成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中,并且所述钎焊组件构造成通过所述空气喷射路径的下端喷射空气。
CN201610169841.4A 2015-07-31 2016-03-23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 Active CN106392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08917A KR101713728B1 (ko) 2015-07-31 2015-07-31 루프 레이저 브레이징 시스템용 브레이징 어셈블리
KR10-2015-0108917 2015-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2232A true CN106392232A (zh) 2017-02-15
CN106392232B CN106392232B (zh) 2021-08-13

Family

ID=5788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9841.4A Active CN106392232B (zh) 2015-07-31 2016-03-23 车顶激光钎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28496A1 (zh)
KR (1) KR101713728B1 (zh)
CN (1) CN1063922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8425A (zh) * 2017-06-28 2019-01-04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顶激光钎焊柔性随行工装系统及汽车车顶激光焊接方法
CN112654455A (zh) * 2018-05-15 2021-04-13 自动工程有限公司 激光切割系统和方法
CN113382817A (zh) * 2019-01-25 2021-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钎焊装置和钎焊方法
CN113573835A (zh) * 2019-03-13 2021-10-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钎焊方法和钎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4805A (zh) * 2018-03-02 2018-07-31 郑州大学 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
US10780515B2 (en) 2018-04-26 2020-09-22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adaptive braze dispen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238151B (zh) * 2018-06-29 2020-06-0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CN110434420A (zh) * 2019-08-30 2019-11-12 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钎焊丝预装填埋设备
CN113263235B (zh) * 2021-04-29 2022-06-14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5g介质滤波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4799405B (zh) * 2022-06-27 2022-09-16 凯瑞电子(诸城)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组合钎焊的夹具
CN115415812B (zh) * 2022-09-05 2023-08-22 江苏聚力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上梁和下梁装配流水线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5112A (ja) * 1982-10-22 1984-04-27 Nippon Steel Corp 産業用ロボツトによる寸法形状測定装置
US5155690A (en) * 1989-04-27 1992-10-13 Nissan Motor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 body assembling line control
CN1203143A (zh) * 1997-05-26 1998-12-30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带状材料的开孔装置
US5999265A (en) * 1996-12-02 1999-12-07 Espace Industrie Controles S.A. System for measuring gap and mismatch between opposing parts
JP2001334973A (ja) * 2000-05-24 2001-12-04 Sanyo Mach Works Ltd 車体の組立方法および組立装置
CN201291422Y (zh) * 2008-09-24 2009-08-19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带新型限位机构的多功能磨头
CN102500924A (zh) * 2011-11-04 2012-06-20 武汉法利莱切割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车顶盖的激光焊接装置
KR20130039955A (ko) * 2011-10-13 2013-04-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용접용 레이저 장치
CN103111922A (zh) * 2013-01-31 2013-05-22 广东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快速四边磨边机
CN203141299U (zh) * 2013-01-31 2013-08-21 广东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带底边、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头装置
CN203259109U (zh) * 2013-04-11 2013-10-30 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汽车玻璃检具
CN103968771A (zh) * 2014-05-14 2014-08-06 上海理工大学 仪表盘与仪表台的间隙面差测量方法
CN204160283U (zh) * 2014-10-29 2015-02-18 宁波神鹰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磨边机
CN1043697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装配的接头保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295456U (zh) * 2014-12-08 2015-04-29 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激光钎焊打磨设备
WO2015082816A1 (fr) * 2013-12-05 2015-06-1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oste d'assemblage d'un pavillon en haut d'un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rocede mettant en œuvre un tel poste d'assemblage
CN204504940U (zh) * 2015-03-31 2015-07-29 王宽广 一种新型玻璃倒角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1358A (en) * 1994-03-23 1997-01-07 Progressive Tool & Industries Co. Apparatus for clamping and laser welding
JPH10277606A (ja) * 1997-04-01 1998-10-20 Nippon Steel Corp バー接合装置
GB2353503B (en) * 1999-08-27 2003-02-05 Honda Motor Co Lt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vehicle body
JP4039114B2 (ja) * 2001-09-26 2008-01-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組立方法および車体組立装置
WO2003039941A1 (fr) * 2001-11-08 2003-05-15 Daihatsu Motor Co., Ltd.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corps de vehicule
FR2886561B1 (fr) * 2005-06-06 2007-09-07 Air Liquide Procede de soudo-brasage tig avec melange argon, helium et hydrogene
US8803029B2 (en) * 2006-08-03 2014-08-12 Chrysler Group Llc Dual beam laser welding head
WO2011106515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Pal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welding
KR101173062B1 (ko) * 2010-11-23 2012-08-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차종 공용 플로어 컴플리트 용접 시스템
DE102011104550B4 (de) * 2011-06-17 2014-04-30 Precitec Kg Optische Mess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r Fügenaht, Fügekopf und Laserschweißkopf mit der selben
SI2554459T1 (sl) * 2011-08-01 2017-02-28 Comau S.P.A. Sistem za sestavljanje komponent na karoseriji motornega vozila
KR101438783B1 (ko) * 2012-12-28 2014-09-1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자동차의 루프모듈 고정 구조
JP6354415B2 (ja) * 2013-08-14 2018-07-1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ザ溶接機とそれを用いたレーザ溶接方法
EP3122501A1 (en) * 2014-03-25 2017-02-01 Comau LLC Material joining inspection and repair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5112A (ja) * 1982-10-22 1984-04-27 Nippon Steel Corp 産業用ロボツトによる寸法形状測定装置
US5155690A (en) * 1989-04-27 1992-10-13 Nissan Motor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 body assembling line control
US5999265A (en) * 1996-12-02 1999-12-07 Espace Industrie Controles S.A. System for measuring gap and mismatch between opposing parts
CN1203143A (zh) * 1997-05-26 1998-12-30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带状材料的开孔装置
JP2001334973A (ja) * 2000-05-24 2001-12-04 Sanyo Mach Works Ltd 車体の組立方法および組立装置
CN201291422Y (zh) * 2008-09-24 2009-08-19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带新型限位机构的多功能磨头
KR20130039955A (ko) * 2011-10-13 2013-04-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용접용 레이저 장치
CN102500924A (zh) * 2011-11-04 2012-06-20 武汉法利莱切割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车顶盖的激光焊接装置
CN103111922A (zh) * 2013-01-31 2013-05-22 广东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快速四边磨边机
CN203141299U (zh) * 2013-01-31 2013-08-21 广东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带底边、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头装置
CN203259109U (zh) * 2013-04-11 2013-10-30 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汽车玻璃检具
CN1043697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装配的接头保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082816A1 (fr) * 2013-12-05 2015-06-1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oste d'assemblage d'un pavillon en haut d'un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rocede mettant en œuvre un tel poste d'assemblage
CN103968771A (zh) * 2014-05-14 2014-08-06 上海理工大学 仪表盘与仪表台的间隙面差测量方法
CN204160283U (zh) * 2014-10-29 2015-02-18 宁波神鹰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磨边机
CN204295456U (zh) * 2014-12-08 2015-04-29 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激光钎焊打磨设备
CN204504940U (zh) * 2015-03-31 2015-07-29 王宽广 一种新型玻璃倒角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楚等: "《位移长度角度及速度传感器》", 31 December 1986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8425A (zh) * 2017-06-28 2019-01-04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顶激光钎焊柔性随行工装系统及汽车车顶激光焊接方法
CN112654455A (zh) * 2018-05-15 2021-04-13 自动工程有限公司 激光切割系统和方法
CN113382817A (zh) * 2019-01-25 2021-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钎焊装置和钎焊方法
CN113573835A (zh) * 2019-03-13 2021-10-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钎焊方法和钎焊装置
CN113573835B (zh) * 2019-03-13 2023-03-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钎焊方法和钎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13728B1 (ko) 2017-03-09
US20170028496A1 (en) 2017-02-02
CN106392232B (zh) 2021-08-13
KR20170015784A (ko)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2232A (zh) 用于车顶激光钎焊系统的钎焊组件
CN106392231B (zh) 顶棚激光钎焊系统
CN106392243B (zh) 用于顶棚激光钎焊系统的侧板原位定位夹具
CN106392244B (zh) 用于顶部激光钎焊系统的顶部压紧夹具
US9802269B2 (en) Pressure welding machine and pressure welding method
US10118270B2 (en) Post-process tool
US20020104833A1 (en) Welding head mount for robotic welding apparatus with micro adjustment capability
CN206632646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压装设备
CN104440076B (zh) 汽车悬架控制臂自动装配生产线
KR101831338B1 (ko) 리어 콤비네이션 램프 장착 구조체의 조립장치 및 방법
KR100986074B1 (ko) 플라스틱 접합용 레이저 접합 장치
CN101879649B (zh) 一种汽车自动仿形焊接装置
CN211504031U (zh) 一种盖板工件检测设备
CN108723787B (zh) 汽车座椅滑轨自动化加工流水线
US20060186092A1 (en) Joining device
KR102359947B1 (ko) 레이저 용접 품질 유지용 복합 지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용접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206883141U (zh) 一种轴承卡簧压装设备
CN109048141A (zh) 汽车减震器卡环焊接装置
CN211840712U (zh) 直缝焊机
KR101143941B1 (ko) 직선용접을 위한 마찰교반용접장치
CN109623150A (zh) 传感器引脚焊接装置
CN208543196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自动化加工流水线
CN220805863U (zh) 一种振镜式激光焊接装置
CN220658132U (zh) 一种集点胶和相机检测的一体装置
CN106493954A (zh) 车灯摩擦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