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1746A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91746A CN106391746A CN201610365008.7A CN201610365008A CN106391746A CN 106391746 A CN106391746 A CN 106391746A CN 201610365008 A CN201610365008 A CN 201610365008A CN 106391746 A CN106391746 A CN 106391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wheel
- annular groove
- section
- steel band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2—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第一压轮机构将待加工的长条形钢带压制成第一预定形状;S2、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二预定形状;S3、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三预定形状;S4、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将S3中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四预定形状;S5、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将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五预定形状;S6、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将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风道压制成第六预定形状。本发明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获得理想的零件尺寸精度,使零件的强度远高于原材料的强度,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直线度高,电机功率小,机器运作更加顺畅,阻力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窗用钢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述,图1为防盗窗用钢带的结构示意图,其在防盗窗中作用很大,在压制成型过程中一般需要多次加工才能成型,现有技术压制机构结构复杂,压制效果差,直线度低,加工精度低,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压轮机构将待加工的长条形钢带压制成第一预定形状,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包括主体段、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主体段一端与第一加工段连接且主体段与第一加工段之间呈锐角θ,主体段另一端与第二加工段连接且主体段与第二加工段之间呈锐角θ,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位于主体段的同一侧,第一加工段远离第二加工段一侧与主体段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二加工段远离第一加工段一侧与主体段连接处圆滑过渡;
S2: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压制成第二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加工段压制成第一侧段和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一端与主体段连接,第一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一侧段连接,第一侧段与主体段平行,第一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呈锐角β,第一侧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一连接段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加工段压制成第二侧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一端与主体段连接,第二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二侧段连接,第二侧段与主体段平行且第二侧段、第一侧段位于主体段的同一侧,第二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呈锐角β,第二侧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得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
S3: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三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侧段压制成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第一水平段一端与第一连接段连接且第一水平段与主体段平行,第一水平段另一端与第一竖直段垂直连接,第一竖直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一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一竖直段与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侧;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侧段压制成第二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二水平段一端与第二连接段连接且第二水平段与主体段平行,第二水平段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段垂直连接,第二竖直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二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二竖直段与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侧,即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
S4: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将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四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压制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竖直段与第一水平段相平行且第一竖直段与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侧,第一竖直段与第一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压制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竖直段与第二水平段相平行且第二竖直段与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侧,第二竖直段与第二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
S5: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将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五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压制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与主体段相垂直且第一竖直段与主体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侧、使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水平段与主体段相垂直且第二竖直段与主体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侧,即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
S6: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将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六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压制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使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即得第六预定形状的钢带。
优选的,第一压轮机构包括第一压轮组件、第二压轮组件、第三压轮组件和两个第四压轮组件;第一压轮组件包括第一上压轮、第一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一上压轮、第二上压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压轮组件包括第二上压轮、第二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二上压轮、第二下压轮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上压轮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一底面和两个第一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二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三压轮组件包括第三上压轮、第三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三上压轮、第三下压轮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三上压轮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二底面和两个第二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二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二环形凸起;第四压轮组件包括第四上压轮、第四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四上压轮、第四下压轮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第四上压轮上设有第三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三底面和两个第三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两个第三侧面与第三底面连接处均圆滑过渡,第四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三环形凸起;优选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二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三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优选的,第二压轮机构包括第五压轮组件、第六压轮组件、第七压轮组件、第八压轮组件、第九压轮组件;第五压轮组件包括第五上压轮、第五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五上压轮和第五下压轮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上压轮上设有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四底面、两个第一连接面、两个第四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四侧面与第一连接面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四底面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四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五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四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四环形凸起;第六压轮组件包括第六上压轮、第六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六上压轮和第六下压轮转动的第六驱动机构,第六上压轮上设有第五环形凹槽,第五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五底面、两个第二连接面、两个第五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五侧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第二连接面与第五底面连接且第二连接面与第二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六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五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五环形凸起;第七压轮组件包括第七上压轮、第七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七上压轮和第七下压轮转动的第七驱动机构,第七上压轮上设有第六环形凹槽,第六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六底面、两个第三连接面、两个第六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六侧面与第三连接面连接,第三连接面与第六底面连接且第三连接面与第六底面圆滑过渡,第七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六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六环形凸起;第八压轮组件包括第八上压轮、第八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八上压轮和第八下压轮转动的第八驱动机构,第八上压轮上设有第七环形凹槽,第七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七底面、两个第四连接面、两个第七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七侧面与第四连接面连接,第四连接面与第七底面连接且第四连接面与第七底面圆滑过渡,第八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七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七环形凸起;第九压轮组件包括第九上压轮、第九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九上压轮和第九下压轮转动的第九驱动机构,第九上压轮上设有第八环形凹槽,第八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八底面和两个第五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五连接面与第八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九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八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八环形凸起;优选的,第四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五侧面与第五底面之间的夹角、第六侧面与第六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七侧面与第七底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优选的,第三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压轮组件和第十一压轮组件;第十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上压轮、第十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十上压轮和第十下压轮转动的第十驱动机构,第十上压轮上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九环形凸起,第九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九环形凹槽,第九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九底面和两个第六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六连接面与第九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九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第十环形凹槽,第十环形凹槽中部设有与第九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环形凸起;第十一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一上压轮、第十一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一上压轮和第十一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一驱动机构,第十一上压轮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一环形凸起,第十一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一环形凹槽,第十一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底面和两个第七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三连接面与第十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一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十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十环形凹槽,第十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与第十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十一环形凸起。
优选的,第十一压轮组件出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一水平抱紧轮包括两个第一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一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一压轮组件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一压轮组件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与第一竖直段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段与第二竖直段垂直连接。
优选的,第四压轮机构包括第十二压轮组件和第十三压轮组件;第十二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二上压轮、第十二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二上压轮和第十二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二驱动机构,第十二上压轮上设有第十二环形凹槽,第十二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一底面和两个第八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十二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二环形凸起,第十二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三环形凹槽,第十三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二底面和两个第八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十二下压轮组件上设有第十四环形凹槽,第十四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三底面和两个第九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第九侧面与第十三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四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与第十三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三环形凸起,第十三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三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三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三上压轮、第十三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三上压轮和第十三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三驱动机构,第十三上压轮上设有第十五环形凹槽,第十五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四底面和两个第十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两个第十侧面与第十四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四环形凸起,第十四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六环形凹槽,第十六环形凹槽是有一个第十五底面和两个第九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九连接面与第十五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三下压轮上设有第十七环形凹槽,第十七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六底面和两个第十一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第十一侧面与第十六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七环形凹槽槽底设有与第十六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五环形凸起,第十五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六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
优选的,第五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四压轮组件和第十五压轮组件,第十四压轮组件包括第十四上压轮、第十四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四上压轮和第十四下压轮转动的第十四驱动机构,第十四上压轮上设有第十八环形凹槽,第十八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六环形凸起,第十六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八环形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九环形凹槽,第十四下压轮上设有第十九环形凹槽,第十九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七环形凸起,第十七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九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五上压轮、第十五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五上压轮和第十五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五驱动机构,第十五上压轮上设有第二十环形凹槽,第二十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八环形凸起,第十八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下压轮上设有第二十一环形凹槽,第二十一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九环形凸起,第十九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一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
优选的,第十五压轮组件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二水平抱紧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二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五压轮组件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五压轮组件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与主体段相垂直、第二水平段与主体段垂直。
优选的,第六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六压轮组件,第十六压轮组件包括第十六上压轮、第十六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六上压轮和第十六下压轮转动的第十六驱动机构,第十六上压轮上设有截面为矩形的第二十二环形凹槽,第二十二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十环形凸起,第二十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二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上压轮上设有第二十三环形凹槽,第二十三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十一环形凸起,第二十一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三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
优选的,第十六压轮组件出料口处均设有第三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三水平抱紧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三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三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六压轮组件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六压轮组件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六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第二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
本发明提出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获得理想的零件尺寸精度,使零件的强度远高于原材料的强度,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直线度高,电机功率小,机器运作更加顺畅,阻力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为防盗窗用钢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二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三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四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五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六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七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八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九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一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二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三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四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五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六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用压制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包括
S1、通过第一压轮机构将待加工的长条形钢带压制成第一预定形状;
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包括主体段A1、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主体段A1一端与第一加工段连接且主体段A1与第一加工段之间呈锐角θ,主体段A1另一端与第二加工段连接且主体段A1与第二加工段之间呈锐角θ,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位于主体段A1的同一侧,第一加工段远离第二加工段一侧与主体段A1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二加工段远离第一加工段一侧与主体段A1连接处圆滑过渡;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上述第一压轮机构包括第一压轮组1、第二压轮组2、第三压轮组3和两个第四压轮组4;第一压轮组1包括第一上压轮101、第一下压轮102以及驱动第一上压轮101、第二上压轮20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压轮组2包括第二上压轮201、第二下压轮202以及驱动第二上压轮201、第二下压轮20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上压轮201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3,第一环形凹槽203是由一个第一底面和两个第一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二下压轮202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203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一环形凸起204;第三压轮组3包括第三上压轮301、第三下压轮302以及驱动第三上压轮301、第三下压轮302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三上压轮301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03,第二环形凹槽303是由一个第二底面和两个第二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二下压轮202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303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二环形凸起304;第四压轮组4包括第四上压轮401、第四下压轮402以及驱动第四上压轮401、第四下压轮402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第四上压轮401上设有第三环形凹槽403,第三环形凹槽403是由一个第三底面和两个第三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两个第三侧面与第三底面连接处均圆滑过渡,第四下压轮402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凹槽403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三环形凸起404;第一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二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三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S2: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压制成第二预定形状;
具体地: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加工段压制成第一侧段和第一连接段A2,第一连接段A2一端与主体段A1连接,第一连接段A2另一端与第一侧段连接,第一侧段与主体段A1平行,第一连接段A2与主体段A1之间呈锐角β,第一侧段远离主体段A1一侧与第一连接段A2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加工段压制成第二侧段和第二连接段A3,第二连接段A3一端与主体段A1连接,第二连接段A3另一端与第二侧段连接,第二侧段与主体段A1平行且第二侧段、第一侧段位于主体段A1的同一侧,第二连接段A3与主体段A1之间呈锐角β,第二侧段远离主体段A1一侧与第二连接段A3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得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上述第二压轮机构包括第五压轮组5、第六压轮组6、第七压轮组7、第八压轮组8、第九压轮组9;第五压轮组5包括第五上压轮501、第五下压轮502以及用于驱动第五上压轮501和第五下压轮502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上压轮501上设有第四环形凹槽503,第四环形凹槽503是由一个第四底面、两个第一连接面、两个第四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四侧面与第一连接面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四底面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四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五下压轮502上设有与第四环形凹槽503相匹配的第四环形凸起504;第六压轮组6包括第六上压轮601、第六下压轮602以及驱动第六上压轮601和第六下压轮602转动的第六驱动机构,第六上压轮601上设有第五环形凹槽603,第五环形凹槽603是由一个第五底面、两个第二连接面、两个第五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五侧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第二连接面与第五底面连接且第二连接面与第二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六下压轮602上设有与第五环形凹槽603相匹配的第五环形凸起604;第七压轮组7包括第七上压轮701、第七下压轮702以及驱动第七上压轮701和第七下压轮702转动的第七驱动机构,第七上压轮701上设有第六环形凹槽703,第六环形凹槽703是由一个第六底面、两个第三连接面、两个第六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六侧面与第三连接面连接,第三连接面与第六底面连接且第三连接面与第六底面圆滑过渡,第七下压轮702上设有与第六环形凹槽703相匹配的第六环形凸起704;第八压轮组8包括第八上压轮801、第八下压轮802以及驱动第八上压轮801和第八下压轮802转动的第八驱动机构,第八上压轮801上设有第七环形凹槽803,第七环形凹槽803是由一个第七底面、两个第四连接面、两个第七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七侧面与第四连接面连接,第四连接面与第七底面连接且第四连接面与第七底面圆滑过渡,第八下压轮802上设有与第七环形凹槽803相匹配的第七环形凸起804;第九压轮组9包括第九上压轮901、第九下压轮902以及驱动第九上压轮901和第九下压轮902转动的第九驱动机构,第九上压轮901上设有第八环形凹槽903,第八环形凹槽903是由一个第八底面和两个第五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五连接面与第八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九下压轮902上设有与第八环形凹槽903相匹配的第八环形凸起904。第四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五侧面与第五底面之间的夹角、第六侧面与第六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七侧面与第七底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S3: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三预定形状;
具体地: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侧段压制成第一水平段A4和第一竖直段A5,第一水平段A4一端与第一连接段A2连接且第一水平段A4与主体段A1平行,第一水平段A4另一端与第一竖直段A5垂直连接,第一竖直段A5远离主体段A1一侧与第一水平段A4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一竖直段A5与第一连接段A2位于第一水平段A4的同一侧;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侧段压制成第二水平段A6和第二竖直段A7,第二水平段A6一端与第二连接段A3连接且第二水平段A6与主体段A1平行,第二水平段A6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段A7垂直连接,第二竖直段A7远离主体段A1一侧与第二水平段A6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二竖直段A7与第二连接段A3位于第二水平段A6的同一侧,即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
如图12、图13所示,上述第三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压轮组件10和第十一压轮组件11;第十压轮组件10包括第十上压轮1001、第十下压轮1002以及驱动第十上压轮1001和第十下压轮1002转动的第十驱动机构,第十上压轮1001上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九环形凸起1003,第九环形凸起1003中部设有第九环形凹槽1004,第九环形凹槽1004是由一个第九底面和两个第六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六连接面与第九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下压轮1002上设有与第九环形凸起1003相匹配的第十环形凹槽1005,第十环形凹槽1005中部设有与第九环形凹槽1004相匹配的第十环形凸起1006;第十一压轮组件11包括第十一上压轮1101、第十一下压轮1102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一上压轮1101和第十一下压轮1102转动的第十一驱动机构,第十一上压轮1101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一环形凸起1103,第十一环形凸起1103中部设有第十一环形凹槽1104,第十一环形凹槽1104是由一个第十底面和两个第七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三连接面与第十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一下压轮1102上设有与第十一环形凸起1103相适配的第十二环形凹槽1105,第十二环形凹槽1105槽底中部设有与第十一环形凹槽1104相适配的第十二环形凸起1106;第十一压轮组件11出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一水平抱紧轮包括两个第一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一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一压轮组件11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一压轮组件11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A4与第一竖直段A5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段A6与第二竖直段A7垂直连接;
S4: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将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四预定形状;
具体地: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压制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竖直段A5与第一水平段A4相平行且第一竖直段A5与第一连接段A2位于第一水平段A4的同一侧,第一竖直段A5与第一水平段A4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压制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竖直段A7与第二水平段A6相平行且第二竖直段A7与第二连接段A3位于第二水平段A6的同一侧,第二竖直段A7与第二水平段A6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
如图14、图15所示,上述第四压轮机构包括第十二压轮组件12和第十三压轮组件13;第十二压轮组件12包括第十二上压轮1201、第十二下压轮1202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二上压轮1201和第十二下压轮1202转动的第十二驱动机构,第十二上压轮1201上设有第十三环形凹槽1203,第十三环形凹槽1203是由一个第十一底面和两个第八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十三环形凹槽1203槽底中部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三环形凸起1204,第十三环形凸起1204中部设有第十四环形凹槽1205,第十四环形凹槽1205,是由一个第十二底面和两个第八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十二下压轮1202组件上设有第十五环形凹槽1206,第十五环形凹槽1206是由一个第十三底面和两个第九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第九侧面与第十三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环形凹槽1206槽底中部设有与第十四环形凹槽1205相匹配的第十四环形凸起1207,第十三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三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三压轮组件13包括第十三上压轮1301、第十三下压轮1302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三上压轮1301和第十三下压轮1302转动的第十三驱动机构,第十三上压轮1301上设有第十六环形凹槽1303,第十六环形凹槽1303是由一个第十四底面和两个第十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两个第十侧面与第十四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环形凹槽1303槽底中部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五环形凸起1304,第十五环形凸起1304中部设有第十七环形凹槽1305,第十七环形凹槽1305是有一个第十五底面和两个第九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九连接面与第十五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三下压轮1302上设有第十八环形凹槽1306,第十八环形凹槽1306是由一个第十六底面和两个第十一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第十一侧面与第十六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八环形凹槽1306槽底设有与第十七环形凹槽1305相匹配的第十六环形凸起1307,第十六环形凸起1307底部与第十六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
S5: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将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五预定形状;
具体地: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压制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A4与主体段A1相垂直且第一竖直段A5与主体段A1位于第一水平段A4的同一侧、使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水平段A6与主体段A1相垂直且第二竖直段A7与主体段A1位于第二水平段A6的同一侧,即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
如图16、图17所示,上述第五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四压轮组件14和第十五压轮组件15,第十四压轮组件14包括第十四上压轮1401、第十四下压轮1402以及用于驱动第十四上压轮1401和第十四下压轮1402转动的第十四驱动机构,第十四上压轮1401上设有第十九环形凹槽1403,第十九环形凹槽1403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七环形凸起1404,第十七环形凸起1404底部与第十九环形凹槽1403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七环形凸起1404中部设有第二十环形凹槽1405,第十四下压轮1402上设有第二十环形凹槽1406,第二十环形凹槽1406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八环形凸起1407,第十八环形凸起1407底部与第二十环形凹槽1406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压轮组件15包括第十五上压轮1501、第十五下压轮1502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五上压轮1501和第十五下压轮1502转动的第十五驱动机构,第十五上压轮1501上设有第二十一环形凹槽1503,第二十一环形凹槽1503内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九环形凸起1504,第十九环形凸起1504底部与第二十一环形凹槽1503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下压轮1502上设有第二十二环形凹槽1505,第二十二环形凹槽1505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十环形凸起1506,第二十环形凸起1506底部与第二十二环形凹槽1505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压轮组件15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二水平抱紧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二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五压轮组件15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五压轮组件15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A4与主体段A1相垂直、第二水平段A6与主体段A1垂直;
S6: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将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六预定形状;
具体地: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压制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连接段A2与主体段A1相垂直、使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连接段A3与主体段A1相垂直,即得第六预定形状的钢带。
如图18所示,上述第六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六压轮组件16,第十六压轮组件16包括第十六上压轮1601、第十六下压轮1602以及用于驱动第十六上压轮1601和第十六下压轮1602转动的第十六驱动机构,第十六上压轮1601上设有截面为矩形的第二十三环形凹槽1603,第二十三环形凹槽1603内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十一环形凸起1604,第二十一环形凸起1604底部与第二十三环形凹槽1603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上压轮1601上设有第二十四环形凹槽1605,第二十四环形凹槽1605内设有第二十二环形凸起1606,第二十二环形凸起1606底部与第二十四环形凹槽1605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压轮组件16出料口处均设有第三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三水平抱紧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三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三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六压轮组件16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六压轮组件16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六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连接段A2与主体段A1相垂直、第二连接段A3与主体段A1相垂直;
S7:通过断料机构将S6中第七预定形状的钢带切成预定长度。
参照图19,钢带压制成型装置,包括进料机构17、17组旋转微调节机构、主机架18、调直矫正机构19、电控箱20、断料机构21、出料平台22,进料机构17用于向17组旋转微调节机构送入待加工的钢带,17组旋转微调节机构安装在主机架18上,17组旋转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压轮机构、第二压轮机构、第三压轮机构、第四压轮机构、第五压轮机构、第六压轮机构和第七压轮机构,17组旋转微调节机构用于将待加工钢带压制成如图1所示结构,调直矫正机构19安装在主机架18上,调直矫正机构19由电控箱20控制调节钢带行驶路径使其呈直线运动,断料机构21将压制成型后的钢带切成预定长度并由出料平台22出料。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压制效果好,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高,直线度高,电机功率小,机器运作更加顺畅,阻力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通过第一压轮机构将待加工的长条形钢带压制成第一预定形状,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包括主体段、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主体段一端与第一加工段连接且主体段与第一加工段之间呈锐角θ,主体段另一端与第二加工段连接且主体段与第二加工段之间呈锐角θ,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位于主体段的同一侧,第一加工段远离第二加工段一侧与主体段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二加工段远离第一加工段一侧与主体段连接处圆滑过渡;
S2: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压制成第二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加工段压制成第一侧段和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一端与主体段连接,第一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一侧段连接,第一侧段与主体段平行,第一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呈锐角β,第一侧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一连接段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二压轮机构将S1中第一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加工段压制成第二侧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一端与主体段连接,第二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二侧段连接,第二侧段与主体段平行且第二侧段、第一侧段位于主体段的同一侧,第二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呈锐角β,第二侧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得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
S3: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三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侧段压制成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第一水平段一端与第一连接段连接且第一水平段与主体段平行,第一水平段另一端与第一竖直段垂直连接,第一竖直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一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一竖直段与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侧;通过第三压轮机构将S2中的第二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侧段压 制成第二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二水平段一端与第二连接段连接且第二水平段与主体段平行,第二水平段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段垂直连接,第二竖直段远离主体段一侧与第二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二竖直段与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侧,即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
S4: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将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四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压制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竖直段与第一水平段相平行且第一竖直段与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侧,第一竖直段与第一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四压轮机构压制S3中的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竖直段与第二水平段相平行且第二竖直段与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侧,第二竖直段与第二水平段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
S5: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将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五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五压轮机构压制S4中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与主体段相垂直且第一竖直段与主体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侧、使得第四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水平段与主体段相垂直且第二竖直段与主体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侧,即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
S6: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将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压制成第六预定形状,具体地:通过第六压轮机构压制S5中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使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使得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二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即得第六预定形状的钢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压轮机构包括第一压轮组件、第二压轮组件、第三压轮组件和两个第四压轮组件;第一压轮组件包括第一上压轮、第一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一上压轮、第二上压轮 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压轮组件包括第二上压轮、第二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二上压轮、第二下压轮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上压轮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一底面和两个第一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二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三压轮组件包括第三上压轮、第三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三上压轮、第三下压轮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三上压轮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二底面和两个第二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二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二环形凸起;第四压轮组件包括第四上压轮、第四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四上压轮、第四下压轮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第四上压轮上设有第三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三底面和两个第三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两个第三侧面与第三底面连接处均圆滑过渡,第四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三环形凸起;优选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二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三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压轮机构包括第五压轮组件、第六压轮组件、第七压轮组件、第八压轮组件、第九压轮组件;第五压轮组件包括第五上压轮、第五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五上压轮和第五下压轮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上压轮上设有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四底面、两个第一连接面、两个第四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四侧面与第一连接面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四底面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四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五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四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四环形凸起;第六压轮组件包括第六上压轮、第六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六上压轮和第六下压轮转动的第六驱动机构,第六上压轮上设有第五环形凹槽,第五环形凹槽是 由一个第五底面、两个第二连接面、两个第五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五侧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第二连接面与第五底面连接且第二连接面与第二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六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五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五环形凸起;第七压轮组件包括第七上压轮、第七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七上压轮和第七下压轮转动的第七驱动机构,第七上压轮上设有第六环形凹槽,第六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六底面、两个第三连接面、两个第六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六侧面与第三连接面连接,第三连接面与第六底面连接且第三连接面与第六底面圆滑过渡,第七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六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六环形凸起;第八压轮组件包括第八上压轮、第八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八上压轮和第八下压轮转动的第八驱动机构,第八上压轮上设有第七环形凹槽,第七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七底面、两个第四连接面、两个第七侧面围成的开口槽,第七侧面与第四连接面连接,第四连接面与第七底面连接且第四连接面与第七底面圆滑过渡,第八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七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七环形凸起;第九压轮组件包括第九上压轮、第九下压轮以及驱动第九上压轮和第九下压轮转动的第九驱动机构,第九上压轮上设有第八环形凹槽,第八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八底面和两个第五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五连接面与第八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九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八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八环形凸起;优选的,第四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五侧面与第五底面之间的夹角、第六侧面与第六底面之间的夹角、第七侧面与第七底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压轮组件和第十一压轮组件;第十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上压轮、第十下压轮以及驱动第十上压轮和第十下压轮转动的第十驱动机构,第十上压轮上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九环形凸起,第九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九环形凹槽,第 九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九底面和两个第六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六连接面与第九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下压轮上设有与第九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第十环形凹槽,第十环形凹槽中部设有与第九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环形凸起;第十一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一上压轮、第十一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一上压轮和第十一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一驱动机构,第十一上压轮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一环形凸起,第十一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一环形凹槽,第十一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底面和两个第七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三连接面与第十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一下压轮上设有与第十一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第十二环形凹槽,第十二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与第十一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十二环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一压轮组件出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一水平抱紧轮包括两个第一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一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一压轮组件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一压轮组件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三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与第一竖直段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段与第二竖直段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压轮机构包括第十二压轮组件和第十三压轮组件;第十二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二上压轮、第十二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二上压轮和第十二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二驱动机构,第十二上压轮上设有第十三环形凹槽,第十三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一底面和两个第八侧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十三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三环形凸起,第十三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四环形凹槽,第十四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二底面和两个第八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十二下压轮组件上设有第十五环形凹槽,第十五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三底面和两个 第九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第九侧面与第十三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与第十四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四环形凸起,第十四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三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三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三上压轮、第十三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三上压轮和第十三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三驱动机构,第十三上压轮上设有第十六环形凹槽,第十六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四底面和两个第十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两个第十侧面与第十四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环形凹槽槽底中部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五环形凸起,第十五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十七环形凹槽,第十七环形凹槽是有一个第十五底面和两个第九连接面围成的梯形开口槽,第九连接面与第十五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三下压轮上设有第十八环形凹槽,第十八环形凹槽是由一个第十六底面和两个第十一侧面围成的矩形开口槽,第十一侧面与第十六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八环形凹槽槽底设有与第十七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六环形凸起,第十六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六底面连接处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四压轮组件和第十五压轮组件,第十四压轮组件包括第十四上压轮、第十四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四上压轮和第十四下压轮转动的第十四驱动机构,第十四上压轮上设有第十九环形凹槽,第十九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七环形凸起,第十七环形凸起底部与第十九环形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七环形凸起中部设有第二十环形凹槽,第十四下压轮上设有第十九环形凹槽,第二十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八环形凸起,第十八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压轮组件包括第十五上压轮、第十五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五上压轮和第十五下压轮转动的第十五驱动机构,第十五上压轮上设有第二十一环形凹槽,第二十一环形凹槽内设 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九环形凸起,第十九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一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五下压轮上设有第二十二环形凹槽,第二十二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十环形凸起,第二十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二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五压轮组件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二水平抱紧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二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五压轮组件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五压轮组件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五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水平段与主体段相垂直、第二水平段与主体段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六压轮机构包括第十六压轮组件,第十六压轮组件包括第十六上压轮、第十六下压轮以及用于驱动第十六上压轮和第十六下压轮转动的第十六驱动机构,第十六上压轮上设有截面为矩形的第二十三环形凹槽,第二十三环形凹槽内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十一环形凸起,第二十一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三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第十六上压轮上设有第二十四环形凹槽,第二十四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十二环形凸起,第二十二环形凸起底部与第二十四环形凹槽槽底连接处圆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六压轮组件出料口处均设有第三水平抱紧轮组件,第三水平抱紧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三水平抱紧轮,两个第三水平抱紧轮相对设置在第十六压轮组件的出料口两侧,用于对第十六压轮组件压制之后的钢带进一步压制,保证第六预定形状的钢带的第一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第二连接段与主体段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5008.7A CN106391746B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5008.7A CN106391746B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91746A true CN106391746A (zh) | 2017-02-15 |
CN106391746B CN106391746B (zh) | 2018-04-24 |
Family
ID=5800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5008.7A Active CN106391746B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9174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65890A (ja) * | 1995-12-14 | 1997-06-24 | Sanko Metal Ind Co Ltd | 馳折機 |
CN2310637Y (zh) * | 1996-12-05 | 1999-03-17 | 杨金宗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CN101244438A (zh) * | 2008-03-21 | 2008-08-20 | 杜顺古 | 电动折榫机 |
CN202270883U (zh) * | 2011-06-14 | 2012-06-13 | 天津华源盛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kb型材的折边成型设备 |
CN204276609U (zh) * | 2014-11-28 | 2015-04-22 | 河南鸿宇工业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C型钢压制装置 |
CN204470328U (zh) * | 2014-12-20 | 2015-07-15 | 重庆全茂合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校直组合压轮 |
-
2016
- 2016-05-23 CN CN201610365008.7A patent/CN1063917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65890A (ja) * | 1995-12-14 | 1997-06-24 | Sanko Metal Ind Co Ltd | 馳折機 |
CN2310637Y (zh) * | 1996-12-05 | 1999-03-17 | 杨金宗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CN101244438A (zh) * | 2008-03-21 | 2008-08-20 | 杜顺古 | 电动折榫机 |
CN202270883U (zh) * | 2011-06-14 | 2012-06-13 | 天津华源盛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kb型材的折边成型设备 |
CN204276609U (zh) * | 2014-11-28 | 2015-04-22 | 河南鸿宇工业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C型钢压制装置 |
CN204470328U (zh) * | 2014-12-20 | 2015-07-15 | 重庆全茂合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校直组合压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91746B (zh) | 2018-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51420B (zh) | 电池定位夹紧装置 | |
CN203664498U (zh) | 螺旋钢带成形模 | |
CN111346963A (zh) | 一种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加工旋轮及基于其的加工方法 | |
CN107398568A (zh) | 一种对切削废屑同步进行及时清除的数控车床 | |
CN203862808U (zh) | 多列电机定子大回转高速冲级进模具 | |
CN102350781B (zh) | 一种橡胶挤出机及其进料装置 | |
CN104444116B (zh) | 一种转轴加工用输送装置 | |
CN106391746A (zh)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
CN206936771U (zh) | 一种压入式装配装置 | |
CN210549334U (zh) | 美缝管用堵头与旋帽装配装置 | |
CN210965804U (zh) | 一种钒氮合金成品筛分装置 | |
CN202934038U (zh) | 凹模扭转机构 | |
CN208113922U (zh) | 一种用于豆腐生产的涂油设备 | |
CN206047593U (zh) | 一种螺钉自动铣尾一体机 | |
CN104888917B (zh) | 一种芝麻食品生产设备 | |
CN211193263U (zh) | 一种提环机用倒角机构 | |
CN105903779B (zh)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压制成型工艺 | |
CN208556771U (zh) | 一种切割用排气管的固定工装 | |
CN112476580A (zh) | 一种聚氨酯材料内衬环制作方法 | |
CN213915523U (zh) | 一种铜扁材拉拔模具 | |
CN208895145U (zh) | 一种铜涡轮的浇铸模具 | |
CN212288933U (zh) | 一种全自动杯身压痕装置 | |
CN109822144A (zh) | 一种分丝机上的铜材分切设备及其分切方法 | |
CN214919491U (zh) | 一种铜管涡旋设备 | |
CN217750320U (zh) | 毛介子全自动组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