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10637Y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10637Y CN2310637Y CN 96241944 CN96241944U CN2310637Y CN 2310637 Y CN2310637 Y CN 2310637Y CN 96241944 CN96241944 CN 96241944 CN 96241944 U CN96241944 U CN 96241944U CN 2310637 Y CN2310637 Y CN 231063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dome
- flank
- group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该滚轮装置是由数个不同形态的滚轮组所构成,于金属板体进入成型机的滚轮装置时,可平整的滚压出一般的金属板体,或含有隔热棉的金属板体,形成浪板、隔热浪板的形态,由此滚压成型出来的浪板、隔热浪板,皆能获得几何空间中更为优异的平整性效果。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装置,特别是一种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当今建筑材料的应用,在材料取用上,已有别于过去老式建筑所使用的砖瓦形态,尤其对屋顶上所铺设的浪板而言,更是一日千里。一般的成型浪板,或是具有隔热防火效能的浪板,皆能由机器滚压成型后加以铺设使用,请配合参看图26、27所示,图中为当今最常见到的成型浪板60的形态,其由金属板体61经浪板成型机的滚轮组70滚压,形成具有数个平行沟槽62的造型,此为最简易的成型技术即可加工者,一般来说,其成型之后在几何空间的平整度,皆能掌握在相当的程度中,即使金属板体61特有的材料特性,在弯曲变形时,所可能引起的翘曲现象,以及各沟槽62折边的折痕深浅,皆能在浪板成型机上适度的调整,使其经滚压成型后可形成适当的弯折,以获得较佳的平整度,用以铺设组装的使用,此为现阶段成型技术的产物。
再看图27所示,该滚轮组70是由上滚轮71、下滚轮73的多数轮组所组合而成,其中,上滚轮71中形成含有两侧为相对斜面的凹槽72,下滚轮73则形成相对应的凸圆74,而可以将金属板体61滚压成成型浪板60,然而,若在金属板体61底端铺设一层隔热棉,再由此种滚轮组70滚压成型,其成型后的浪板在整片浪板的两侧端,皆会形成以浪板中间部位为圆心向上弯曲翘起的现象,其滚压成型后的形态如图28所示,对于此种现象,通常制造的业者,都不明就理地误以为凡经滚压加工的金属板体61,原本就会有此种弯曲的现象产生,因此,在调整加工的过程中,都仅止于对上、下滚轮71、73的间距加以调整,使其滚压成型的折痕,形成深浅不同的差异,试图改变此一现象。
然而,此种调整依然无法改变含有隔热棉的浪板在两端所形成向上弯曲的现象,为此,业界即习惯于所见到的事实,而于铺设施工时,再以螺丝将已然弯曲的浪板两侧端加以压平,此一不当的加工方式,对于施工质量常造成直接的影响,例如:弯曲变形量大时宽度不易掌握,而影响各浪板之间铺设的精确度,或施工完成后经一段时间的使用,才发现浪板在应力作用之下,又回复原来成型时弯曲翘起的形状,造成各浪板在接缝处形成空隙等不良情形产生。
分析上述现象,则不得不对金属板体与隔热棉在材质上的差异性加以说明,其中,由于金属板体上铺设隔热棉之后,其与原来的金属材质特性,已产生相当程度的变化,不仅在弯曲变形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并且在所形成的抗弯应力、弯曲力矩皆与原来单纯的金属板体形成极大的差异,因此,用制造一般金属浪板的成型技术来制造含有隔热棉的浪板,确实无法获得所要求的平整度,为此,浪板成型技术的滚轮组实有加以改进的必要,以使其能平整的滚压出含有隔热棉材质的金属浪板。
针对上述现阶段浪板成型制造上的技术,及制造含有隔热棉的浪板时,所产生不良缺点的影响,本创作者特别加以研究改良,以期能创作出一种可以克服材料不同的浪板成型制造,以获致更为优异的平整成型效果,其间,经不断的实验机台测试,及不同滚轮组的调整设计,终于创作出一种可以滚压出平整的浪板及隔热浪板的滚轮装置,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使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该滚轮装置是包含有二十组滚轮的滚轮组形态,各滚轮组的结构变化,由第一组滚轮至第十八组滚轮可以其中的变化差异,滚压出含有隔热棉的金属板体形成隔热浪板,其可以各滚轮组在滚压时,针对金属板体的各弯折处施力,并且在每一滚轮组滚压处旁侧所形成的自由间隙,可容置滚压中的隔热棉,侧向伸展的空间,使得不同材质的隔热棉,在弯曲程度上的差异减至最低,甚至完全不受其影响,达到滚压含有隔热棉的金属板体,可获得空间中更具平整效果的隔热浪板,其可以滚压一般的金属浪板,亦可以滚压含有隔热棉的金属板体,获得几何空间中优异的平整性,达到浪板可便于精确施工的最佳使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其是在基座上设置有依序排列的成组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二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三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四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第一组滚轮、第二组滚轮、第三组滚轮、第四组滚轮中上滚轮组的中间轮的凹槽依序逐渐加深,而下滚轮组相对应的凸圆的直径相应的增大,
第五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六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七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八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第五组滚轮、第六组滚轮、第七组滚轮及第八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分别与第四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相等,并且位於上滚轮组中间轮两侧的侧翼滚轮斜锥面的邻侧面的直径逐渐变小,而下滚轮组中侧翼凸圆的直径相应增大,
第九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十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压合,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压合,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十一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十二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的第九组滚轮、第十组滚轮、第十一组滚轮及第十二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分别与第八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相等,并且在各下滚轮组两侧翼凸圆外侧的轮套的直径依序逐渐缩小,
第十三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第十四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第十五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第十六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前述第十三组滚轮、第十四组滚轮、第十五组滚轮及第十六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的中间轮、侧翼滚轮、凸圆及侧翼凸圆与第十二组滚轮的中间轮、侧翼滚轮、凸圆及侧翼凸圆的结构完全相同,各上滚轮组的端边滚轮的凹槽的直径逐渐变小,而下滚轮组中相对的端边凸圆的直径依序渐次增大,
第十七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平行排列的并列滚轮,其中间部位形成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向两侧延设出肩部锥面及邻接的侧腹锥面,下滚轮组中则于对应位置设有凸圆,该凸圆两侧形成斜面,
前述上滚轮组的并列滚轮两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接续滚轮,端边滚轮的中间部位形成平面凹槽,邻接两侧向外延伸出肩部锥面及侧腹锥面,下滚轮组与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端边凸轮,端边凸轮中间部位形成平顶凸圆,平顶凸圆向两侧延设出外径较小的圆柱体,其邻接处形成肩部小圆角,圆柱体外侧形成斜面,
前述接续滚轮的中间部位形成平面凹槽,平面凹槽朝向并列滚轮侧设有深层肩部锥面,下滚轮组与其对应位置处设有接续凸轮,其上形成宽幅凸圆,并且朝向所述凸圆的邻接处形成深层肩部及斜面,宽幅凸圆的另端设有轮套,
第十八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任一并列滚轮两侧皆设有沟槽滚轮,沟槽滚轮中间部位形成一定宽度的沟槽,沟槽两侧形成凸边,
前述上滚轮组的两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接续滚轮,与上滚轮组的并列滚轮、沟槽滚轮、端边滚轮、接续滚轮相对应,于下滚轮组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并列凸轮、沟槽凸轮、端边凸轮、接续凸轮,其中,并列凸轮上形成外径较大的凸圆及两侧外径较小的弧面锥柱,端边凸轮两侧形成外径较小的圆柱体,接续凸轮上所形成的凸圆两侧分别形成弧面锥柱及圆柱体,圆柱体侧邻接轮套。
所述的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第十八组滚轮之后设有:
第十九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并列滚轮两侧皆设有沟槽滚轮,且于上滚轮组两侧设置端边滚轮及接续滚轮,
前述沟槽滚轮两侧形成向外侧斜向下侧的斜切边,而在接续滚轮外侧形成宽幅斜边,其相对应的下滚轮组中与上滚轮组中的并列滚轮、沟槽滚轮、端边滚轮、接续滚轮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并列凸轮、沟槽凸轮、端边凸轮、接续凸轮,且于沟槽凸轮邻接两侧形成密合于沟槽滚轮的斜切边,接续凸轮外侧设有相对于接续滚轮的宽幅斜边,以及
第二十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上滚轮组两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接续滚轮,接续滚轮侧端设有宽幅斜边,下滚轮组对应于上滚轮组的并列滚轮位置处设有轮套,两侧的轮套向外延伸形成辅助轮套,在该轮套和辅助轮套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一微小的直径落差。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所提供的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包含有二十组滚轮结构,其中经第一组滚轮至第十八组滚轮的特殊结构形态,可滚压成型出含有隔热棉的金属板体,使之形成隔热浪板,并且可在同一成型机上,配合第十九组滚轮及第二十组滚轮的结构特征,而可将一般的金属板体滚压成平整的浪板形态,此即能以特殊的滚轮组结构,克服金属材质与隔热棉弯曲变形程度方面的差异,制造出平整的隔热浪板。
2·滚压出来的浪板成品,在几何空间中可确保平整,而不会有弯曲变形的不良形态,使得浪板在施工时,可以更精确的判断出接合宽度,以适合于密合的接续铺设,且于接合部位所形成的导水沟,更可用于疏导水流。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属机台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八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九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组滚轮的形态配置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浪板形态立体外观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浪板形态端面剖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隔热浪板形态端面剖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隔热浪板,搭设组装后的端面形态示意图。
图26传统成型浪板的形态外观图。
图27传统浪板成型机的滚轮组装置外观图。
图28传统成型浪板底端面设置隔热棉后的成型形态示意图。
请参看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1的正视图,其是由原料供应装置2上所卷设的金属板体3,自基座4前方送入滚轮装置5,经基座4中所设的动力系统,传动滚轮装置5中所设的各组滚轮,滚压成浪板的形态,再经后端所设的裁切装置6加以裁切,形成完整的浪板加以组合使用,在基座上设置的滚轮装置5中包含有二十组滚轮,各组滚轮中皆包含有上滚轮组及下滚轮组的组合形态,再于其中形成规则性区段变化,而可以兼顾到含有隔热棉的浪板,如此滚压才能获得平整的实效。
首先,请配合参看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组滚轮11,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11,中间轮11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112,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113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13两侧设有轮套1131,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1131大的凸圆114,凸圆114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11的凹槽112相触压,凸圆114两侧与凹槽112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可预留给受滚压的隔热棉产生侧向变形量,而让金属板体3上所铺设的隔热棉在此形成一自由间隙,且可使得此一部位的隔热棉不受滚轮组的滚压作用。
请配合参看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组滚轮12,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21,中间轮12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122,凹槽122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23两侧设有轮套1231,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24,凸圆124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21的凹槽122相触压,凸圆124两侧与凹槽122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可预留给受滚压的隔热棉产生侧向变形量,而让金属板体3上所铺设的隔热棉在此形成一自由间隙,且可使得此一部位的隔热棉不受滚轮组的滚压作用。
请配合参看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组滚轮13,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31,中间轮13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132,凹槽132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33两侧设有轮套1331,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34,凸圆134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31的凹槽132相触压,凸圆134两侧与凹槽132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可预留给受滚压的隔热棉产生侧向变形量,而让金属板体3上所铺设的隔热棉在此形成一自由间隙,且可使得此一部位的隔热棉不受滚轮组的滚压作用。
请配合参看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组滚轮14,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41,中间轮14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142,凹槽142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43两侧设有轮套1431,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44,凸圆144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41的凹槽142相触压,凸圆144两侧与凹槽142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可预留给受滚压的隔热棉产生侧向变形量,而让金属板体3上所铺设的隔热棉在此形成一自由间隙,且可使得此一部位的隔热棉不受滚轮组的滚压作用。
前述第一组滚轮11、第二组滚轮12、第三组滚轮13、第四组滚轮14中上滚轮组的中间轮111、121、131、141的凹槽112、122、132、142依序逐渐加深,而下滚轮组113、123、133、143相对应的凸圆114、124、134、144的直径相应的增大。
再请配合参看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组滚轮15,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51,中间轮15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152,该侧翼滚轮152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153,斜锥面153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159,下滚轮组154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54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55,凸圆155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5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155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156,该侧翼凸圆156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152的邻侧面159相触压,侧翼凸圆156内侧与侧翼滚轮152的斜锥面153之间形成透空。
请配合参看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组滚轮16,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61,中间轮16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162,该侧翼滚轮162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163,斜锥面163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169,下滚轮组164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64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65,凸圆165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6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165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166,该侧翼凸圆166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162的邻侧面169相触压,侧翼凸圆166内侧与侧翼滚轮162的斜锥面163之间形成透空。
再请配合参看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组滚轮17,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71,中间轮17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172,该侧翼滚轮172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173,斜锥面173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179,下滚轮组174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74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75,凸圆175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7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175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176,该侧翼凸圆176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172的邻侧面179相触压,侧翼凸圆176内侧与侧翼滚轮172的斜锥面173之间形成透空。
再请配合参看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组滚轮18,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81,中间轮18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182,该侧翼滚轮182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183,斜锥面183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189,下滚轮组184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184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85,凸圆185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8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185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186,该侧翼凸圆186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182的邻侧面189相触压,侧翼凸圆186内侧与侧翼滚轮182的斜锥面183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图6、7、8、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组滚轮15、第六组滚轮16、第七组滚轮17及第八组滚轮18,其中中间轮151、161、171、181及凸圆155、165、175、185与第四滚轮组14的中间轮141及凸圆144的结构相同,中间轮151、161、171、181的凹槽及凸圆155、165、175、185的直径分别与第四组滚轮14的中间轮141的凹槽及凸圆144的直径相等,位於上滚轮组中间轮151、161、171、181两侧的侧翼滚轮152、162、172、182斜锥面153、163、173、183邻侧面159、169、179、189的直径逐渐变小,而下滚轮组中侧翼凸圆155、165、175、185的直径相应增大。
参看图10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组滚轮19,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191,中间轮19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19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192,于侧翼滚轮192上设有凹槽193,在凹槽193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194,下滚轮组19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196,凸圆19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19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196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196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197,并且于两侧翼凸圆197外侧设有轮套198,该侧翼凸圆19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192的凹槽193相触压,侧翼凸圆197两侧与侧翼滚轮192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参看图1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组滚轮20,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01,中间轮20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20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02,于侧翼滚轮202上设有凹槽203,在凹槽203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204,下滚轮组20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06,凸圆20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0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06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06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07,并且于两侧翼凸圆207外侧设有轮套208,该侧翼凸圆20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02的凹槽203相触压,侧翼凸圆207两侧与侧翼滚轮202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参看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组滚轮21,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11,中间轮21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21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12,于侧翼滚轮212上设有凹槽213,在凹槽213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214,下滚轮组21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16,凸圆21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1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16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16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17,并且于两侧翼凸圆217外侧设有轮套218,该侧翼凸圆21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12的凹槽213相触压,侧翼凸圆217两侧与侧翼滚轮212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参看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组滚轮22,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21,中间轮22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22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22,于侧翼滚轮222上设有凹槽223,在凹槽223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224,下滚轮组22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26,凸圆22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2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26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26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27,并且于两侧翼凸圆227外侧设有轮套228,该侧翼凸圆22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22的凹槽223相触压,侧翼凸圆227两侧与侧翼滚轮222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图10、11、12、13所示的,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组滚轮19、第十组滚轮20、第十一组滚轮21及第十二组滚轮22,其中中间轮191、201、211、221及凸圆196、206、216、226与第八组滚轮18中的中间轮181及凸圆185具有相同的结构,前述的第九组滚轮19、第十组滚轮20、第十一组滚轮21及第十二组滚轮22的中间轮191、201、211、221的凹槽及凸圆196、206、216、226的直径分别与第八组滚轮的中间轮181的凹槽及凸圆185的直径相等,并且在各下滚轮组195、205、215、225两侧的轮套198、208、218、228的直径依序逐渐缩小,位於各上滚轮组中间轮191、201、211、221两侧的侧翼滚轮192、202、212、222的斜锥面194、204、214、224角度可依序变化,于其中金属板体3的成型变化即在于成型出凸形槽体形态,并且侧翼凸圆197、207、217、227亦仅为以顶端面与侧翼滚轮192、202、212、222凹槽193、203、213、223形成滚压的形态,而两侧则形成透空的自由间隙,以便使含有隔热棉的金属板体3,其隔热棉能够在滚压部位的侧向,留置隔热棉的侧向展延空间,以避免金属板体3在弯折后形成不当的弯曲变形。
配合参看图1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组滚轮23,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31,中间轮23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23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32,于侧翼滚轮232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232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233,于端边滚轮233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23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36,凸圆23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3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36两侧与该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36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232及端边滚轮233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37及端边凸圆238,该侧翼凸圆23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32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238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233的凹槽相触压。
配合参看图1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组滚轮24,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41,中间轮24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24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42,于侧翼滚轮242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242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243,于端边滚轮243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24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46,凸圆24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4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46两侧与该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46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242及端边滚轮243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47及端边凸圆248,该侧翼凸圆24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42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248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243的凹槽相触压。
配合参看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组滚轮25,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51,中间轮25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25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52,于侧翼滚轮252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252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253,于端边滚轮253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25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56,凸圆25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5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56两侧与该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56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252及端边滚轮253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57及端边凸圆258,该侧翼凸圆25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52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258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253的凹槽相触压。
配合参看图1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组滚轮26,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261,中间轮261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261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262,于侧翼滚轮262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262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263,于端边滚轮263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265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266,凸圆266的顶端面与中间轮261的凹槽相触压,凸圆266两侧与该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266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262及端边滚轮263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267及端边凸圆268,该侧翼凸圆267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262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268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263的凹槽相触压。
前述图14、15、16、1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组滚轮23、第十四组滚轮24、第十五组滚轮25及第十六组滚轮26,其中上滚轮组的中间轮231、241、251、261、侧翼滚轮232、242、252、262、凸圆236、246、256、266及侧翼凸圆237、247、257、267与第十二组滚轮22的中间轮221、侧翼滚轮222、凸圆226及侧翼凸圆227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大小尺寸,各上滚轮组的端边滚轮233、243、253、263的凹槽234、244、254、264的直径逐渐变小,相对的端边凸圆238、248、258、268的直径依序渐次增大。
整个滚轮组由第一组至第十六组的设计特点皆在于:
滚压铺设有隔热棉的浪板使其形成含有凸形槽的基本形态,并且在成型的过程中,皆仅以下滚轮组的凸圆顶端面与上滚轮组的凹槽形成滚压形态,使其在滚压时能留置凸圆两侧透空处所形成的自由间隙,让此一部份的隔热棉不受滚压作用的影响,且让受到滚压处的小部份隔热棉,在受到挤压时能向两侧顺势延展开来,使其影响金属板体的弯曲变形量能够有效的降至最低点,因此,金属板体能在此一有利的成型条件之下,顺利地进入随后的各滚轮组中,继续未完成的成型加工步骤。
请参阅图1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七组滚轮27,其中,上滚轮组之中含有三个等距离平行设置的并列滚轮271,其中间部位形成弧形凹槽272,再向两侧延设出肩部锥面273及邻接的侧腹锥面274,下滚轮组281中则设有对应位置的凸圆282,及凸圆282两侧形成斜面2821。
再看上滚轮组的两侧所接设的端边滚轮275及接续滚轮277,其中,端边滚轮275的中间部位形成平面凹槽276,邻接两侧向外延伸出肩部锥面及侧腹锥面,其相对应的下滚轮组281侧边设有端边凸轮283,端边凸轮283中间部位形成平顶凸圆284,平顶凸圆284向两侧延设出外径较小的圆柱体285,其邻接处形成肩部小圆角2851,并且于圆柱体285外侧形成斜面2852。
接续滚轮277的中间部位形成平面凹槽278,平面凹槽278朝向并列滚轮271侧,设有深层肩部锥面279,其对应位置的下滚轮组281处形成接续凸轮286,其上形成宽幅凸圆287,并且朝向凸圆282的邻接处形成深层肩部288及斜面2881,宽幅凸圆287的另端设有轮套289,整个第十七组滚轮27的形态配置即侧重于滚压含隔热棉的金属板体3,使其在各个凸型槽体上形成肩部,并且在滚压的同时,皆能兼顾到各转折角在滚压接触的部位,都仅以极小的接触面,以及两侧预留的自由间隙,而可将隔热棉的材质影响减至最低,并且让滚压接触部位的隔热棉,能在受到滚压力量的同时,向两侧延展开来,使得隔热棉的材质差异,对于金属板体3而言,则几乎感受不到不同弯曲变形量的影响。
再看图1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八组滚轮29的形态配置图,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291,任一并列滚轮291两侧皆设有沟槽滚轮292,沟槽滚轮292中间部位形成适当宽度的沟槽293,其两侧形成凸边294,且于上滚轮组的两侧设有端边滚轮295、接续滚轮296,与上滚轮组相对应的下滚轮301中设有并列凸轮302、沟槽凸轮305、端边凸轮306及接续凸轮307,其中,并列凸轮302上形成外径较大的凸圆303,及两侧外径较小的弧面锥柱304,并且端边凸轮306两侧形成外径较小的圆柱体3061,以及接续凸轮307上所形成的凸圆两侧分别形成弧面锥柱308及圆柱体309,圆柱体309侧邻接轮套3011。
整个第十八组滚轮29延续第十七组滚轮27的概略形态,并且在滚压接触的各轮体之间,形成可容置隔热棉的自由间隙,使得隔热棉即使在滚压部位受力滚压的后仍能向旁侧伸展,形成更服贴的附着于金属板体3上,如图24所示,其平整的滚压成型的浪板40B形态,是经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由第一组滚轮11至第十八组滚轮29,以各滚轮组间的差异,技巧性的滚压金属板体3,且容许不同材质的隔热棉50,能在滚压成型的过程中,自由的向旁侧延展,并且尽可能的在各弯折角度的折角上滚压施力,以减少隔热棉50的接触面,其充分考虑到隔热棉50的材质与金属板体3的差异,可克服传统含隔热棉浪板在制造技术上的盲点,达到平整成型含隔热棉50浪板40B的目的,为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所在,其成型后的浪板40B搭接则如图25所示,且于接合部的中形成一导水槽51形态。
请配合参看图20及图21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组滚轮31及第二十组滚轮33的配置形态示意图,其中,含有隔热棉50的金属板体3滚压形成浪板40B至第十八组滚轮29已然完整的加以滚压成型,而可将第十九组滚轮31及第二十组滚轮33的上、下滚轮组松开,使其直接进入裁切装置6加以定位长度进行切割,而如图22及图23所示的浪板40A形态,则必需再经第十九组滚轮31及第二十组滚轮33的滚压加工,此为第十九组滚轮31与第二十组滚轮33特针对一般金属板体3制成浪板40A的形态配置,其中:
第十九组滚轮31的上滚轮组中含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311,并列滚轮311两侧皆设有沟槽滚轮312,且于两侧设置端边滚轮313及接续滚轮314,沟槽滚轮312两侧形成向外侧斜向下侧的斜切边3121,而在接续滚轮314外侧形成宽幅斜边315,其相对应的下滚轮组321中设有数个并列凸轮322、沟槽凸轮323、端边凸轮325及接续凸轮326,且于沟槽凸轮323邻接两侧形成可密合于沟槽滚轮312的斜切边324,以及接续凸轮326外侧设有相对于接续滚轮314的宽幅斜边327。
由于由第一组滚轮11至第十八组滚轮29的形态配置,皆是以含有隔热棉50的金属板体3为主要的滚压成型对象,使其能有自由间隙容置隔热棉在受力时向两侧的自然延展,因此,在滚压弯折的折边之处,其折痕深度的要求必需加以改变,才能符合不含隔热棉的金属板体3滚压成型,为此,第十九组滚轮31的上、下滚轮组,形成密接贴合的形态,使其各弯折处的折痕线更为明确,以使形成后的浪板40A在几何空间中更具平整性。
再请配合参看图21、22及23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组滚轮33形态配置图,及所制成的浪板40A的形态立体外观图、端面剖视图,该浪板40A的外观形态由第一组滚轮11至第十九组滚轮31的作用之下,已概略形成包含数个平行的凸形槽体41、凸边45、端边凸槽46及接续凸槽47,凸形槽体41的形态是由顶端的弧形头部42、两侧的肩部43及延伸下来的侧腹44所构成,而第二十组滚轮33的作用即在于加强弯折金属板体两侧的端边凸槽46及接续凸槽47,使其更为平整而不会有弯曲垂下的不良现象产生,其中:
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331,及两侧的端边滚轮332、接续滚轮333,接续滚轮333侧端设有宽幅斜边334,下滚轮组341对应于并列滚轮331处设有轮套342及辅助轮套343,两者间在邻接部344形成一微小的直径落差,此一上、下滚轮组对于金属板体3所滚压成型的浪板40A而言,正好撑持于凸形槽体41两侧,并且相对应的端边凸轮345及含有宽幅斜边347的接续凸轮346,则再次形成密接贴合滚压的形态,使得金属板体3两侧的端边凸槽46及接续凸槽47得以获得再次的弯折滚压。
此一目的即在于考虑金属板体3的材料特性,若仅以单纯的滚压成型制造,则将使得金属板体3两侧边向下弯曲垂下,因此,刻意地在金属板体3上弯折出数个凸边45,并且凸边45两侧邻接处皆形成微向上翘起的形态,而为了成型后的任一浪板40A皆能相互搭设衔接,浪板40A在接续滚轮333及接续凸轮346的作用下,使得宽幅斜边334、347能将浪板40A接续凸槽47的侧边滚压形成弯翘起的形态,使得任一浪板40A的端边凸槽46在覆盖于任一浪板40A的接续凸槽47上时,该端边凸槽46的重量向下压,而接续凸槽47则形成向上顶抵的状态,而能获得更佳的预压效果,以适合于铺设在屋顶上使用。
Claims (2)
1·一种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其是在基座上设置有依序排列的成组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二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三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四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两侧设有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第一组滚轮、第二组滚轮、第三组滚轮、第四组滚轮中上滚轮组的中间轮的凹槽依序逐渐加深,而下滚轮组相对应的凸圆的直径相应的增大,
第五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六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七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八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该侧翼滚轮包含有朝外侧的斜锥面,斜锥面旁侧延续有一邻侧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轮套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邻侧面相触压,侧翼凸圆内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第五组滚轮、第六组滚轮、第七组滚轮及第八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分别与第四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相等,并且位於上滚轮组中间轮两侧的侧翼滚轮斜锥面的邻侧面的直径逐渐变小,而下滚轮组中侧翼凸圆的直径相应增大,
第九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十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压合,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压合,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十一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第十二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斜面,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外侧设有朝向中间轮的斜锥面,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并且于两侧翼凸圆外侧设有轮套,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侧翼凸圆两侧与侧翼滚轮的斜锥面之间形成透空,
前述的第九组滚轮、第十组滚轮、第十一组滚轮及第十二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分别与第八组滚轮的中间轮的凹槽及凸圆的直径相等,并且在各下滚轮组两侧翼凸圆外侧的轮套的直径依序逐渐缩小,
第十三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第十四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第十五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第十六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设中间轮,中间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凹槽,中间轮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滚轮,于侧翼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形成有凹槽,二侧翼滚轮外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于端边滚轮的周面由两侧向中间凹下也形成有凹槽,下滚轮组位于上滚轮组下方,下滚轮组设有轮套,轮套中间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凸圆,凸圆的顶端面与中间轮的凹槽相触压,凸圆两侧与凹槽两侧的斜面形成透空,该凸圆两侧对应上滚轮组的侧翼滚轮及端边滚轮的凹槽分别设有直径较轮套大的侧翼凸圆及端边凸圆,该侧翼凸圆的顶端面与侧翼滚轮的凹槽相触压,该端边凸圆的顶端面与端边滚轮的凹槽相触压,
前述第十三组滚轮、第十四组滚轮、第十五组滚轮及第十六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的中间轮、侧翼滚轮、凸圆及侧翼凸圆与第十二组滚轮的中间轮、侧翼滚轮、凸圆及侧翼凸圆的结构完全相同,各上滚轮组的端边滚轮的凹槽的直径逐渐变小,而下滚轮组中相对的端边凸圆的直径依序渐次增大,
第十七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平行排列的并列滚轮,其中间部位形成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向两侧延设出肩部锥面及邻接的侧腹锥面,下滚轮组中则于对应位置设有凸圆,该凸圆两侧形成斜面,
前述上滚轮组的并列滚轮两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接续滚轮,端边滚轮的中间部位形成平面凹槽,邻接两侧向外延伸出肩部锥面及侧腹锥面,下滚轮组与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端边凸轮,端边凸轮中间部位形成平顶凸圆,平顶凸圆向两侧延设出外径较小的圆柱体,其邻接处形成肩部小圆角,圆柱体外侧形成斜面,
前述接续滚轮的中间部位形成平面凹槽,平面凹槽朝向并列滚轮侧设有深层肩部锥面,下滚轮组与其对应位置处设有接续凸轮,其上形成宽幅凸圆,并且朝向所述凸圆的邻接处形成深层肩部及斜面,宽幅凸圆的另端设有轮套,
第十八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任一并列滚轮两侧皆设有沟槽滚轮,沟槽滚轮中间部位形成一定宽度的沟槽,沟槽两侧形成凸边,
前述上滚轮组的两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接续滚轮,与上滚轮组的并列滚轮、沟槽滚轮、端边滚轮、接续滚轮相对应,于下滚轮组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并列凸轮、沟槽凸轮、端边凸轮、接续凸轮,其中,并列凸轮上形成外径较大的凸圆及两侧外径较小的弧面锥柱,端边凸轮两侧形成外径较小的圆柱体,接续凸轮上所形成的凸圆两侧分别形成弧面锥柱及圆柱体,圆柱体侧邻接轮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第十八组滚轮之后设有:
第十九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并列滚轮两侧皆设有沟槽滚轮,且于上滚轮组两侧设置端边滚轮及接续滚轮,
前述沟槽滚轮两侧形成向外侧斜向下侧的斜切边,而在接续滚轮外侧形成宽幅斜边,其相对应的下滚轮组中与上滚轮组中的并列滚轮、沟槽滚轮、端边滚轮、接续滚轮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并列凸轮、沟槽凸轮、端边凸轮、接续凸轮,且于沟槽凸轮邻接两侧形成密合于沟槽滚轮的斜切边,接续凸轮外侧设有相对于接续滚轮的宽幅斜边,以及
第二十组滚轮,其中,上滚轮组中设有数个等距离的并列滚轮,上滚轮组两侧分别设有端边滚轮、接续滚轮,接续滚轮侧端设有宽幅斜边,下滚轮组对应于上滚轮组的并列滚轮位置处设有轮套,两侧的轮套向外延伸形成辅助轮套,在该轮套和辅助轮套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一微小的直径落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6241944 CN2310637Y (zh) | 1996-12-05 | 1996-12-05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6241944 CN2310637Y (zh) | 1996-12-05 | 1996-12-05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10637Y true CN2310637Y (zh) | 1999-03-17 |
Family
ID=3391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62419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10637Y (zh) | 1996-12-05 | 1996-12-05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10637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91746A (zh) * | 2016-05-23 | 2017-02-15 | 安徽佳乐窗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CN107186493A (zh) * | 2017-07-24 | 2017-09-22 | 西莱特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门套生产线 |
CN109365571A (zh) * | 2018-09-26 | 2019-02-22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风管联合角咬口东洋骨扩缝机 |
-
1996
- 1996-12-05 CN CN 96241944 patent/CN231063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91746A (zh) * | 2016-05-23 | 2017-02-15 | 安徽佳乐窗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CN106391746B (zh) * | 2016-05-23 | 2018-04-24 | 安徽佳乐窗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盗窗用钢带加工方法 |
CN107186493A (zh) * | 2017-07-24 | 2017-09-22 | 西莱特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门套生产线 |
CN109365571A (zh) * | 2018-09-26 | 2019-02-22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风管联合角咬口东洋骨扩缝机 |
CN109365571B (zh) * | 2018-09-26 | 2024-03-29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风管联合角咬口东洋骨扩缝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20648A (en) | Method for making roofing | |
CN1216702C (zh) | 车身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650494U (zh) | 一种板材双面清理装置 | |
CN1656654A (zh) | 存储卡用连接器及备有它的便携电话 | |
CN1159785C (zh) | 电池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和装置 | |
CN2233793Y (zh) | 波纹板及隔热波纹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
CN1268865C (zh) | 轻质电缆桥架的生产工艺 | |
CN2310637Y (zh) | 浪板及隔热浪板双用成型机的滚轮装置 | |
CN106271128A (zh) | 用于消除侧墙立柱与波纹板激光叠焊间隙的辅助压紧工装 | |
CN107243528A (zh) | 一种可双面折弯的折弯装置 | |
CN102896178B (zh) | 一种金属板弯角的冷加工方法 | |
CN105312379A (zh) | 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 |
CN206824494U (zh) | 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模具组 | |
CN206048980U (zh) | 一种夹芯板生产一体机 | |
CN1047343C (zh) | 一种生产复合墙板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09048272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metal panel roof tiles having shape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roof tiles | |
CN203160553U (zh) | 锁边支座及采用该锁边支座的金属屋面直立锁边结构 | |
CN211138327U (zh) |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的压合装置 | |
CN204899042U (zh) | 西瓦及用于制造该西瓦的模芯组和成型模具 | |
CN206898112U (zh) | 一种新型带机械手的自动折弯机 | |
CN203156904U (zh) | 多孔水泥波形瓦生产装置 | |
CN206663887U (zh) | 一种金属复合板 | |
JP2562779B2 (ja) | 建築用湾曲折版屋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5436817U (zh) | 厚钢板压弯成型模具 | |
CN202785400U (zh) | 吊车高强度起重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