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1300A - 环形带 - Google Patents

环形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1300A
CN106371300A CN201610416360.9A CN201610416360A CN106371300A CN 106371300 A CN106371300 A CN 106371300A CN 201610416360 A CN201610416360 A CN 201610416360A CN 106371300 A CN106371300 A CN 106371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elastic layer
mass
rubber composition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163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原辉佳
伊藤大辉
藤田司
林洋介
堀内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71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1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带,可以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和带放置折印。环形带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环形带具有形成为筒状的基层和层叠在基层的外周的弹性层。弹性层由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物制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基质聚合物,其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以及多价异氰酸酯,其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基质聚合物包含20质量%~80质量%的氢化丁二烯橡胶。

Description

环形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带。
背景技术
以往,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印刷机等图像形成设备领域中,使用环形带。作为这种环形带,例如已知一种中间转印带。通过中间转印带,将由多个感光体形成不同颜色的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带表面。通过一次转印而重合的各颜色调色剂图像从带表面被二次转印到纸等印字介质上。
作为上述环形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子照相设备用的环形带,其具有:树脂制的基层和设在基层表面的弹性层,该弹性层由交联橡胶制成,该交联橡胶是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利用树脂交联剂交联而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67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现有技术在以下方面具有改良的余地。即,环形带为了在带表面接受调色剂而被施加电压。由于该电压的施加而产生臭氧,所产生的臭氧会切断构成弹性层的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的双键。因此,以往的环形带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带表面的臭氧劣化而容易产生表面龟裂。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作为中间转印带而安装的环形带,由感光体和一次转印辊夹持。一次转印辊以垂直于带表面且在包含感光体的中心轴的面内不含该中心轴的方式,配置在从感光体稍稍错开的位置。而且,一次转印辊配置在垂直于带表面的方向且稍稍偏向感光体侧的位置。在由呈此种偏置状态配置的感光体和一次转印辊夹持的环形带静置时,会在环形带产生S字形的带放置折印。如果环形带的恢复弹性模量或变形恢复性能差,则在带旋转后带放置折印也不会消除,产生因带放置折印而引起的条纹的图像异常。具有使用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的弹性层的以往的环形带存在难以抑制上述带放置折印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以及带放置折印的环形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环形带,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形成为筒状的基层和层叠在该基层的外周的弹性层,
所述弹性层由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物制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基质聚合物,其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以及多价异氰酸酯,其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
上述环形带在构成用于形成弹性层的橡胶组合物的基质聚合物(matrixpolymer)中包含氢化丁二烯橡胶。因此,上述环形带所形成的弹性层中的双键变少,能够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
此外,氢化丁二烯橡胶不含具有极性的丙烯腈基。因此,上述环形带能够降低因具有极性的丙烯腈基而引起的分子间力,能够提高弹性层的恢复弹性模量和变形恢复性能。而且,上述环形带在用于形成弹性层的橡胶组合物中含有多价异氰酸酯。因此,在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时,形成包括氢化丁二烯橡胶分子在内多价异氰酸酯彼此自交联的交联结构,弥补因弹性层中的双键的减少而引起的交联点的减少。因此,上述环形带能够抑制弹性层的恢复弹性模量和变形恢复性能的降低。因此,上述环形带能够抑制带放置折印。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和带放置折印的环形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实施例1的环形带的说明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环形带(无缝带)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作为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可以例示:使用静电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合机、即需即印(on-demand)印刷机等。
上述环形带具体来说可以用作安装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带是在将承载在潜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带表面后,为了将该调色剂图像从带表面二次转印到纸等印字介质而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环形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抑制中间转印带中的弹性层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同时可以抑制带放置折印,因此可以实现具有高耐久性能的、因带放置折印而引起的条纹的图像异常少的图像形成设备。
上述环形带具有形成为筒状的基层。基层可以将树脂作为主成分。作为基层所用的树脂,例如可以例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砜树脂、氟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用于形成基层的树脂优选包含:选自由聚酰亚胺及聚酰胺酰亚胺所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层的刚性变高,因此有利于提高环形带的耐久性。
根据需要,基层可以包含导电剂、阻燃剂、交联剂、匀平剂、填充剂、抗氧化剂等各种添加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导电剂,例如可以例示:碳系导电材料、金属粉末材料、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等电子导电剂等。这些导电剂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碳系导电材料具体来说例如可以列举: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等。金属粉末材料具体来说例如可以列举:铝粉末、不锈钢粉末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具体来说例如可以列举:导电性氧化锌(c-ZnO)、导电性氧化钛(c-TiO2)、导电性氧化铁(c-Fe3O4)、导电性氧化锡(c-SnO2)等。此外,基层的筒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例如图像形成设备的机种、大小等)适当决定。基层的筒径例如可以设为120mm~1000mm左右。基层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30μm~200μm左右。
上述环形带在基层的外周层叠有弹性层。弹性层具有橡胶弹性。弹性层具体来说可以是其表面露出到外部的结构。
在上述环形带中,弹性层由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物制成,上述橡胶组合物包含:基质聚合物,其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HBR);以及多价异氰酸酯,其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
在弹性层中,氢化丁二烯橡胶可以通过过氧化物硫化及/或硫硫化等进行硫化。在利用过氧化物硫化时,橡胶组合物可以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系硫化剂。由此,可以在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时不依于赖氢化丁二烯橡胶中的双键的量而进行橡胶硫化。另一方面,在利用硫硫化时,橡胶组合物可以含有硫等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等。由此,可以在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时利用氢化丁二烯橡胶中的双键进行橡胶硫化。此外,氢化丁二烯橡胶也可以利用与多价异氰酸酯的反应来进行氨酯交联。此时,橡胶组合物可以不含有硫等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等。
在上述环形带中,基质聚合物可以含有20质量%~80质量%的氢化丁二烯橡胶。此时,能够确实地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和抑制带放置折印。关于基质聚合物中的氢化丁二烯橡胶的含量,从确实确保耐臭氧性、提高反复放电的表面电阻率的稳定性等观点来看,优选为2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35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关于基质聚合物中的氢化丁二烯橡胶的含量,从提高反复放电的表面电阻率的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7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65质量%以下。
在上述环形带中,氢化丁二烯橡胶可以是包含20质量%以上的1,2-乙烯结构的构成。此时,由于氢化丁二烯橡胶中的主链所含的双键变少,因而容易确实地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
从提高耐臭氧性等的观点来看,氢化丁二烯橡胶包含的1,2-乙烯结构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75质量%以上。
氢化丁二烯橡胶可以在两末端具有OH基。此时,利用与多价异氰酸酯的反应容易形成氨酯交联,容易提高恢复弹性模量。因此,可以获得容易抑制带放置折印的环形带。
氢化丁二烯橡胶更具体来说可以例示:下述式(1)~式(3)所示的结构等。
[式1]
式(1)中,n为正整数。从容易变为液态的观点来看,n可以优选为20~60的范围。
[式2]
式(2)中,n为正整数。从容易变为液态的观点来看,n可以优选为10~70的范围。此外,X例如可以为20~90的范围、Y例如可以为0~20的范围、Z例如可以为5~80的范围。
[式3]
式(3)中,n为正整数。从容易变为液态的观点来看,n可以优选为15~65的范围。
上述氢化丁二烯橡胶是液态、固态的任一种都可以使用。在上述氢化丁二烯橡胶为液态时,有混合性提高等优点。
从促进上述自交联的观点来看,橡胶组合物所用的多价异氰酸酯使用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价异氰酸酯。
多价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例示: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的多价异氰酸酯或这些多价异氰酸酯的异三聚氰酸酯体、缩二脲体、加合物体等衍生物等。多价异氰酸酯具体来说可以例示: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的二异氰酸酯或这些二异氰酸酯的异三聚氰酸酯体、缩二脲体、加合物体等衍生物等。
多价异氰酸酯更具体来说可以例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系、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系、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系、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H6XDI)、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H6XDI)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系、萘二异氰酸酯(NDI)、萘二异氰酸酯(NDI)系、这些的异三聚氰酸酯体、缩二脲体、加合物体等衍生物等。这些成分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上述“系”的含义是概括性地包括成为基础的异氰酸酯相同的多价异氰酸酯、其异三聚氰酸酯体、缩二脲体、加合物体等衍生物。即,例如如果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的情况,则包括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为基础的各种多价异氰酸酯、其异三聚氰酸酯体、缩二脲体、加合物体等衍生物。其他情况也相同。
上述多价异氰酸酯可以优选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等。此时,由于弹性层表面的柔软性优异,因此例如在用作中间转印带时,容易获得调色剂的转印性优异的环形带。
多价异氰酸酯更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基由嵌段剂进行嵌段的嵌段多价异氰酸酯。嵌段多价异氰酸酯由于异氰酸酯基受到嵌段剂保护,因此常温下的反应性低于非嵌段多价异氰酸酯。因此,嵌段多价异氰酸酯难以引起因环形带的制造环境中的湿气或制造时间长造成的劣化等,因此可以优选使用。另外,嵌段剂通过在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时所施加的热进行解离,从而再生成活性异氰酸酯基。此外,嵌段剂例如可以例示:醇系、酚系、活性亚甲基系、硫醇系、酸酰胺系、酸酰亚胺系、咪唑系、脲系、肟系、胺系、酰亚胺系、吡啶系的化合物等。
在上述环形带中,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可以为1质量%~15质量%的范围内。如果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为1质量%以上,则容易提高弹性层表面的耐磨性。其原因认为:多价异氰酸酯彼此的自交联容易充分产生,由上述自交联产生的交联结构变多。从提高弹性层的耐磨性等的观点来看,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可以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如果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为15质量%以下,则会抑制弹性层表面的硬度增加,且容易确保柔软性。因此,例如在将上述环形带用于中间转印带时,容易提高调色剂转印性。其原因认为:多价异氰酸酯彼此的自交联难以过度产生。从提高弹性层表面的柔软性的观点来看,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可以优选为1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1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9质量%以下。另外,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质量%)可以根据[相对于基质聚合物中的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的多价异氰酸酯的固体成分添加量(质量份)]×[多价异氰酸酯的有效NCO量(质量%)]算出。上述有效NCO是指多价异氰酸酯的热硬化时可以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上述有效NCO量可以通过电位差滴定求出。此外,多价异氰酸酯的添加量能以橡胶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成为上述范围内的方式,考虑多价异氰酸酯的种类等进行决定。
在上述环形带中,橡胶组合物所用的基质聚合物可以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氢化丁二烯橡胶。此外,基质聚合物可以仅包含氢化丁二烯橡胶,也可以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以外的其他聚合物成分。
基质聚合物例如可以包含至少二官能以上的多元醇。此时,利用与多价异氰酸酯的反应容易形成氨酯交联,并且容易提高恢复弹性模量。因此,此时可以获得对抑制带放置折印有利的环形带。此外,可以获得已变形的弹性层容易恢复到平面状态,转印性提高而易于良好的图像形成的环形带。
上述多元醇可以包括: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聚酯二醇等。在这些多元醇中,从柔软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醚系多元醇。上述多元醇具体来说例如可以例示:在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6-己二醇、1,4-双(羟基甲基)环己烷等多元醇中加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而成的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由环氧烷形成的环氧烷单元优选包含由环氧丙烷形成的环氧丙烷单元。此时,可以表现出适度的硬度,容易提高弹性层的恢复弹性模量。
此外例如从降低双键的量等的观点来看,基质聚合物可以含有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HNBR)。此外,从调整弹性层的电阻等的观点来看,基质聚合物可以含有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此外,从调整弹性层的电阻、弹性层的阻燃化等的观点来看,基质聚合物可以包含在分子内含有卤素原子的含卤素的聚合物等。上述含卤素的聚合物具体来说可以例示: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M)、氯化丁基橡胶(CIIR)等。这些含卤素的聚合物中,优选为氯丁二烯橡胶。由于氯丁二烯橡胶具有自熄性,因此弹性层的阻燃效果高。因此,此时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环形带的有用性增大。
在上述环形带中,根据需要,橡胶组合物可以包含导电剂、阻燃剂、交联剂、交联助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受酸剂、润滑剂、填充剂、催化剂等各种添加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导电剂可以为离子导电剂、电子导电剂的任一种,也可以包含两种。从容易获得均匀的体积电阻等的观点来看,导电剂优选为离子导电剂。离子导电剂具体来说例如可以例示:季铵盐、磷酸酯、磺酸盐、脂肪族多元醇、脂肪族醇硫酸酯、离子液体等。这些离子导电剂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电子导电剂可以例示:在基层的说明中上述的导电剂等。这些电子导电剂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
阻燃剂可以为有机系阻燃剂、无机系阻燃剂的任一种,也可以包含两种。从以相对较少的添加量获得阻燃效果、难以损害弹性层的柔软性等的观点来看,阻燃剂可以优选使用有机系阻燃剂。此外,在同时使用有机系阻燃剂及无机系阻燃剂这两种时,具有能够以相对较低廉的价格提供阻燃效果的优点。
有机系阻燃剂具体来说例如可以例示:十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及其衍生物、双(五溴苯基)乙烷等多苯环化合物、溴化聚苯乙烯及聚溴化苯乙烯等溴系阻燃剂,或者芳香族磷酸酯类、芳香族缩合磷酸酯类、含卤素磷酸酯类、含卤素缩合磷酸酯类、磷腈衍生物等磷系阻燃剂等。这些有机系阻燃剂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无机系阻燃剂具体来说例如可以例示:三氧化锑或五氧化锑等锑系阻燃剂、或者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等金属氢氧化物系阻燃剂等。这些无机系阻燃剂可以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
在上述环形带中,弹性层的厚度可以考虑柔软性、阻燃性、翘曲、耐磨性、用途等来决定。弹性层的厚度可以优选为3μm以上,更优选为5μm以上,尤其优选为1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另一方面,弹性层的厚度可以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40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300μm以下。
另外,为了获得上述各作用效果等,上述的各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实施例]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例的环形带进行具体地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环形带1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在本例中,环形带1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作为中间转印带而安装使用。
环形带1具有:形成为筒状的基层2;以及层叠在基层2的外周的弹性层3。即,环形带1具体来说是沿着基层2的外周面层叠弹性层3的二层结构。图1省略了详细的带层构成。在本例中,基层2由含有电子导电剂的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形成。
此处,在环形带1中,弹性层3由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物制成,上述橡胶组合物包含:基质聚合物,其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以及多价异氰酸酯,其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
以下,制作多个具有不同构成的环形带的样品,并进行评价。对其实验例进行说明。
(实验例)
<基层形成用材料的制备>
通过混合聚酰胺酰亚胺(PAI)(東洋紡績社制造的“バイロマツクスHR-16NN”)100质量份、炭黑(電気化学工業社制造的“デンカブラツク”)10质量份、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NMP)800质量份,来制备基层形成用材料。基层形成用材料为液态,粘度调整到10,000mPa·s(25℃、B型粘度计的测定值)左右。此外,该基层形成用材料在本实验例的各样品的制作中共通使用。
<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准备以下材料作为各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中所用的各材料。
-基质聚合物-
·氢化丁二烯橡胶(1)(1,2-乙烯结构:85质量%;两末端具有-OH;液态)(日本曹逹社制造、“Nisso GI-3000”)
·氢化丁二烯橡胶(2)(1,2-乙烯结构:20质量%;两末端具有-OH;液态)(出光興産社制造、“Poly bd”)
·氢化丁二烯橡胶(3)(1,2-乙烯结构:90质量%;两末端具有-H;液态)(日本曹逹社制造、“Nisso BI-3000”)
·氢化丁二烯橡胶(4)(1,2-乙烯结构:20质量%;两末端具有-OH;固态(蜡))(三菱化学社制造、“ポリテ一ルH”)
·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日本ゼオン社制造、“Zetpol2020”)
·二官能以上的多元醇(醚系多元醇)(ADEKA公司制造、“G1500”)
·表氯醇橡胶(ECO)(ダイソ一社制造、“エピクロマ一DG-102”)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日本ゼオン社制造、“ニポ一ルDN101”)
·丁二烯橡胶(宇部興産社制造、“UBEPOL BR150”)
-多价异氰酸酯-
·多价异氰酸酯(1)(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東ソ一社制造、“コロネ一トHL”)
-其他成分-
·受酸剂(氧化锌)(正同化学工業社制造、“酸化亜鉛2種(氧化锌2种)”)
·润滑剂(硬脂酸)(日油社制造、“ステアリン酸さくら(硬脂酸樱花)”)
·硫化剂(粉末硫)(鶴見化学工業社制造、“イオウPTC”)
·硫化促进剂(1)(三新化学社制造、“サンセラ一DM”)
·硫化促进剂(2)(三新化学社制造、“サンセラ一TT”)
·无机系阻燃剂(氢氧化铝)(昭和電工社制造、“ハイジライトH-42M”)
·溴系阻燃剂(乙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アルベマ一ル日本社制造、“SAYTEXBT-93/W”)
·有机系阻燃剂(磷腈衍生物)(伏見製薬所社制造、“ラビトルFP-110”)
·离子导电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富士純薬社制造)
·电子导电剂(炭黑)(オリオンエンジニアドカ一ボン社制造、“スペシヤルブラツク4”)
·催化剂(氨酯硬化催化剂)(楠本化成社制造、“K-KATXK614”)
以固体成分成为60质量%的方式,在环己酮中按照各调配比例调配表1所示的各材料,并进行混合,由此制备样品1~样品12的环形带中各弹性层的形成所用的液态各橡胶组合物。
<环形带样品的制作>
作为基体,准备铝制圆筒状模具。此外,准备具有2个喷嘴的分配器(液体定量喷出装置)。该分配器的喷嘴为内径Φ=1mm的针形喷嘴。接着,将上述制备的基层形成用材料和橡胶组合物分别收纳到不同的空气加压箱中,将模具的外周面和喷嘴的间隙设为1mm,放置模具及喷嘴。接着,在使模具垂直的状态下,一边以转速200rpm绕轴中心旋转,一边使喷出基层形成用材料的喷嘴以1mm/sec的移动速度朝着轴方向下方移动,并且对空气加压箱施加0.4MPa的压力将基层形成用材料压送进喷嘴,使基层形成用材料从喷嘴喷出,呈螺旋状涂在模具的外周面上。由此,形成由螺旋状涂膜的连续体形成的整个涂膜。接着,对所形成的整个涂膜在以2小时升温到250℃,并在250℃下保持1小时的条件下实施热处理。由此,在模具的外周面上形成了形成为筒状的聚酰胺酰亚胺制的基层(厚度80μm、筒径Φ320mm)。
接着,一边使形成了上述基层的模具以转速200rpm绕轴中心旋转,一边使喷出橡胶组合物的喷嘴以1mm/sec的移动速度朝着轴方向下方移动,并且对空气加压箱施加0.8MPa的压力将橡胶组合物压送进喷嘴,使橡胶组合物从喷嘴喷出,呈螺旋状涂在位于模具的外周面上的基层表面。由此,形成由螺旋状涂膜的连续体形成的整个涂膜。接着,对所形成的整个涂膜在以3小时升温到170℃、并在170℃下保持60分钟的条件下实施热处理,使橡胶组合物硬化。由此,沿着筒状基层的外周面层叠由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物制成的弹性层(厚度200μm)。
接着,一边使形成了上述弹性层的模具以转速60rpm绕轴中心旋转,一边使用紫外线照射机(アイグラフイツクス社制造、“UB031-2A/BM”(水银灯形式)在照射强度120mW/cm2、照射时间180秒、光源和弹性层表面的距离为100mm的条件下对弹性层表面照射紫外线,对弹性层实施紫外线(UV)处理。
接着,在基层的一端缘和模具的外周面之间吹入高压空气,抽出模具。根据以上来制作样品1~样品12的环形带。
<耐臭氧性>
对上述制备的各橡胶组合物,实施与上述环形带的制作时相同的条件的热处理,形成各弹性片。接着,从上述弹性片采集哑铃1号形状的试验片。接着,将所采集的试验片在臭氧浓度为5ppm的空气环境中暴露240小时。接着,对该试验片施加扩展10%的拉伸应变,确认表面有无龟裂及断裂。将通过目视及10倍放大镜未确认到表面龟裂的情形评价为耐臭氧性优异并设为“A”。将虽然通过目视未见到表面龟裂但通过10倍放大镜确认到的情形评价为耐臭氧性良好并设为“B”。将通过目视确认到大量的表面龟裂的情形或产生断裂的情形评价为臭氧劣化明显并设为“C”。
<耐带放置折印>
为了评价对带放置折印的耐性,评价恢复弹性模量及变形恢复性能。
-恢复弹性模量-
使用通用硬度计(フイツシヤ一社制造、“フイツシヤ一スコ一プH100”),在各环形带的弹性层的表面以2mN/30秒的恒定负荷挤入触针,算出恢复弹性模量。另外,恢复弹性模量根据ISO-14577-1的挤入功的计算式(ηIT=Welast/Wtotal×100)算出。
-变形恢复性能-
在各环形带的弹性层的表面,以负荷1kg重量使直径为15mm的金属滚筒挤压180秒,目视观察5秒后的弹性层表面的变形状态。将在上述5秒后在弹性层表面未见到滚筒接地痕迹的情形评价为变形恢复性能优异并设为“A”。将在上述5秒后在弹性层表面见到少量滚筒接地痕迹的情形评价为变形恢复性能良好并设为“B”。将在上述5秒后在弹性层表面清晰地见到滚筒接地痕迹的情形评价为变形恢复性能差并设为“C”。
<放电试验>
从各环形带采集带片(大小为50mm×200mm)。接着,在照射用滚筒的表面经由铜双面胶带贴附带片。照射用滚筒是在金属轴的表面覆盖薄膜的橡胶管而成,橡胶管的电阻(试验机测定值)为5MΩ。接着,对贴附在照射用滚筒的带片的带表面在电晕输出为250W、照射距离为1.5mm、照射时间为30秒的条件下进行电晕放电。此处的电晕放电使用电晕照射机(春日電機社制造、“AGI-023”)。接着,测定电晕放电前后的带片的表面电阻率的变化。将表面电阻率的变动量级小于1个量级的情形设为“A”。将表面电阻率的变动量级为1个量级以上且小于1.3个量级的情形设为“B”。将表面电阻率的变动量级为1.3个量级以上的情形设为“C”。另外,表面电阻率的变动量级越小,则重复放电的表面电阻率的稳定性越高。
表1中汇总表示环形带样品的详细的构成及评价结果。
表1
根据表1可知以下内容。即,样品11的环形带、样品12的环形带中,在用以形成弹性层的橡胶组合物中,使用了包含未氢化的丁二烯橡胶的基质聚合物。因此,在丁二烯橡胶中含有大量的双键,因为臭氧导致的双键的切割,带表面容易劣化,容易产生表面龟裂。此外,样品12的环形带中,恢复弹性模量和变形恢复性能也差,可以说在带旋转后也难以消除带放置折印。其原因认为:因具有极性的丙烯腈基产生的分子间力难以降低。
相对于这些样品,样品1~样品10的环形带中,在构成用于形成弹性层的橡胶组合物的基质聚合物中,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因此,所形成的弹性层中的双键变少,可以抑制因臭氧劣化而引起的表面龟裂。此外,氢化丁二烯橡胶不含具有极性的丙烯腈基。因此,上述环形带可以降低因具有极性的丙烯腈基产生的分子间力,提高弹性层的恢复弹性模量、变形恢复性能。而且,上述环形带在用于形成弹性层的橡胶组合物中含有多价异氰酸酯。因此,在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时,形成包括氢化丁二烯橡胶分子在内多价异氰酸酯彼此自交联而成的交联结构,弥补因弹性层中的双键减少引起的交联点的减少。因此,上述环形带可以抑制弹性层的恢复弹性模量、变形恢复性能的降低。因此,上述环形带可以说容易抑制带放置折印。
此外,对样品1~样品10的环形带彼此进行比较后,可知以下内容。即,如样品1~样品8所示,在基质聚合物包含20质量%~80质量%的氢化丁二烯橡胶时,可以确实地抑制因臭氧劣化引起的表面龟裂、抑制带放置折印。此外,如样品9所示,如果基质聚合物中的氢化丁二烯橡胶的含量超过80质量%,则可以见到表面电阻率的变动量级变大,重复放电的表面电阻率的稳定性降低的倾向。因此,从提高重复放电的表面电阻率的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可以说优选基质聚合物中的氢化丁二烯橡胶的含量设为80质量%以下。另一方面,如果基质聚合物中的氢化丁二烯橡胶的含量小于20质量%,则可以见到耐臭氧性变差的倾向。因此,从确实地确保耐臭氧性、提高重复放电的表面电阻率的稳定性等的观点来看,可以说优选基质聚合物中的氢化丁二烯橡胶的含量设为20质量%以上。
此外,如样品1、样品4等所示可知,在氢化丁二烯橡胶包含20质量%以上的1,2-乙烯结构时,容易确实地抑制因臭氧劣化引起的表面龟裂。其原因是:氢化丁二烯橡胶中的主链所含的双键变少。
此外,如样品1~样品4等所示,在氢化丁二烯橡胶在两末端具有OH基时,利用与多价异氰酸酯的反应容易形成氨酯交联,容易提高恢复弹性模量。因此,此时可以说有利于抑制带放置折印。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环形带
2:基层
3:弹性层

Claims (7)

1.一种环形带,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形成为筒状的基层和层叠在该基层的外周的弹性层,
所述弹性层由橡胶组合物的热硬化物制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基质聚合物,其含有氢化丁二烯橡胶;以及多价异氰酸酯,其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聚合物包含20质量%~80质量%的氢化丁二烯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丁二烯橡胶包含20质量%以上的1,2-乙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丁二烯橡胶在两末端具有OH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丁二烯橡胶为液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聚合物包含至少二官能以上的多元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带用作安装到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中间转印带。
CN201610416360.9A 2015-07-24 2016-06-14 环形带 Pending CN1063713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6867A JP2017026900A (ja) 2015-07-24 2015-07-24 無端ベルト
JP2015-146867 2015-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1300A true CN106371300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8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16360.9A Pending CN106371300A (zh) 2015-07-24 2016-06-14 环形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26900A (zh)
CN (1) CN10637130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7810A (zh) * 2003-01-17 2004-08-04 佳能株式会社 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批量生产方法、成像处理盒及电摄影装置
CN1664718A (zh) * 2004-03-04 2005-09-07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器材用无缝带
CN101178561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泡沫橡胶辊
CN102200732A (zh) * 2010-03-23 2011-09-2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部件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6906B2 (ja) * 1997-02-14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中間転写体
JP3627789B2 (ja) * 1997-12-22 2005-03-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中間転写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41104B2 (en) * 2010-09-21 2013-09-24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JP2015007191A (ja) * 2013-06-25 2015-01-1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不飽和カルボニル変性共役ジエン系水添ポリマーを用いた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7810A (zh) * 2003-01-17 2004-08-04 佳能株式会社 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批量生产方法、成像处理盒及电摄影装置
CN1664718A (zh) * 2004-03-04 2005-09-07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器材用无缝带
CN101178561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泡沫橡胶辊
CN102200732A (zh) * 2010-03-23 2011-09-2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部件和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26900A (ja)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869A (zh) 电子照相用导电性构件和季铵盐
JP5875416B2 (ja) 電子写真用導電性部材
US9599913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5882724B2 (ja) 導電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972694B2 (ja) 導電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3099207A1 (ja) 電子写真用導電性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EP2696246A1 (en) Conductive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544158B2 (en) Electroconductive rubber roller
US20130251406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harging roll, charging roll, charg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65811A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部材
JP7319907B2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ロール
CN106371300A (zh) 环形带
JP6082622B2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機器用帯電ロール
JP4117830B2 (ja) 導電性ローラ
JP2015194681A (ja) 無端ベルト
CN104730879B (zh) 充电部件、充电装置、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及制造方法
CN112005172B (zh) 电子照相设备用导电性辊
WO2017111093A1 (ja) 無端ベルト
JP2010066305A (ja) 電子写真機器の無端ベルト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機器用無端ベルト
JP2010066307A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無端ベルト
JP5570324B2 (ja) 電子写真用導電性弾性部材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6556989A (zh) 充电部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54160C (zh) 导电橡胶辊
JP2019032463A (ja) 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30834C (zh) 导电橡胶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