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5030A - 一种吊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5030A
CN106365030A CN201611108940.8A CN201611108940A CN106365030A CN 106365030 A CN106365030 A CN 106365030A CN 201611108940 A CN201611108940 A CN 201611108940A CN 106365030 A CN106365030 A CN 106365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hanging
top frame
hanging box
hanging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89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5030B (zh
Inventor
董琦
冯忠志
琚军
吴宽
王晓辉
张兴军
蔡政
张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 63926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UNIT 63926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 63926 OF PLA filed Critical UNIT 63926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6111089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5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5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5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5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50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B66C1/16Slings with load-engaging platforms or frame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吊篮,包括顶框和位于该顶框下方的若干分吊框,各所述分吊框上端部的外端均铰接于所述顶框,各所述分吊框能够沿其与顶框的铰接处朝外转动至打开所述吊篮的第一工作位;各所述分吊框的上端部均设有吊绳,所述吊绳能够拉动各所述分吊框沿其与顶框的铰接处朝内转动至闭合所述吊篮的第二工作位;各所述分吊框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各所述分吊框围合形成可容纳待吊运物料的容纳腔。本发明所提供的吊篮,在吊绳拉力及各分吊框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各分吊框可自行开启与闭合,整个物料的装载、吊运及卸下过程基本无需依靠人力,人工劳动强度低,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吊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篮。
背景技术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建筑用料如砖块、水泥以及钢筋等需要从地面运输至相应的楼层内,以便于施工。
传统的施工现场,其所采用的吊运设备通常为栏式装卸吊篮,该吊篮的四周和底部均设有固定相连的框件。在吊运时,需要靠人力将砖块、水泥等建筑用料搬运至吊篮中;当载有建筑用料的吊篮上升至相应楼层时,仍需依靠人力将相应的建筑用料搬出吊篮,并运送至施工地点,整个吊运过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吊篮,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吊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吊篮,包括顶框和位于该顶框下方的若干分吊框,各所述分吊框上端部的外端均铰接于所述顶框,各所述分吊框能够沿其与顶框的铰接处朝外转动至打开所述吊篮的第一工作位;各所述分吊框的上端部均设有吊绳,所述吊绳能够拉动各所述分吊框沿其与顶框的铰接处朝内转动至闭合所述吊篮的第二工作位;各所述分吊框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各所述分吊框围合形成可容纳待吊运物料的容纳腔。
本发明所提供的吊篮,其各分吊框上端部的外端均铰接于顶框,无外力作用时,各分吊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自动地沿其与顶框的铰接处朝外转动,进而打开吊篮。而各分吊框的上端部还设有吊绳,在吊绳拉力的作用下,各分吊框可克服自身重力,进而沿其与顶框的铰接处朝内转动,从而闭合该吊篮。如此,在吊绳拉力及各分吊框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上述吊篮可自行打开和关闭,以方便地装卸待吊运物料。
具体实施时,可先使得该吊篮处于打开状态,并置于待吊运物料的上方,然后拉紧吊绳,使得各分吊框处于第二工作位,以闭合吊篮,如此,待吊运物料即可自动进入吊篮的容纳腔内,而无需依靠人力搬运;当吊运至目的地之后,将吊篮放置于地面或相应的楼层面,并逐步放松吊绳,在重力作用下,各分吊框可自行打开,以将物料自行卸下,而无需依靠人力搬出。整个待吊运物料的装载、吊运及卸下的过程基本无需依靠人力,人工劳动强度低,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各所述分吊框与顶框的铰接处还设有推弹装置,所述吊绳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推弹装置能够驱动各所述分吊框朝外转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
可选地,所述推弹装置包括扭簧,各所述分吊框与所述顶框的铰接处设有铰轴,所述扭簧外套于所述铰轴,且所述扭簧的两伸出端分别与所述顶框、相应的所述分吊框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分吊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分吊框分别位于所述顶框的下方的两侧;所述分吊框包括第一框面、第二框面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若干连杆,所述第一框面和所述第二框面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杆、下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
可选地,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相互平行,且所述上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杆的长度;所述第一竖杆连接于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的外端部,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竖杆连接于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的内端部,并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面和所述第二框面的两所述下杆的内端部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杆还外套安装有滚杠,滚杠可绕所述第一连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顶框包括依次相连的四条边梁;所述分吊框与所述顶框之间设有U形环,所述U形环外套于所述边梁,且所述U形环的开口处与分吊框的上杆相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杆的锁板,所述锁板设有锁孔,所述顶框的上部设有锁杆;各所述分吊框处于第一工作位时,U形环的底部与所述边梁相抵靠,所述锁杆可插接于所述锁孔,以限制各所述分吊框的转动。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框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锁杆相连,以驱动所述锁杆伸出或缩回;所述U形环的底部设有传感器,所述U形环的底部与所述边梁相抵靠时,所述传感器能够发送锁定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响应所述锁定信号,以控制所述锁杆伸出,并插接于所述锁板的锁孔。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信号连接的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可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响应所述解锁信号,以控制所述锁杆缩回,并脱离所述锁板的锁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吊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推弹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分吊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驱动装置在顶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正视图;
图9为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吊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0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顶框、11边梁、12支撑梁、13撑板;
2分吊框、21上杆、22下杆、23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5第一连杆、251滚杠、26U形环、261传感器、262吊耳、27锁板、271锁孔、28顶托;
3吊绳;
4推弹装置、41扭簧、42铰轴、43铰轴座、44L形铰页、45定位套筒;
5驱动装置、51锁杆、52电池、53泵站、54双头油缸、55导向座、
56保护罩;
6托板、61枕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两个以上部件或结构的数量时,不能理解为这些部件的数量相同。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多个部件或结构,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中所述“上”、“下”、“上端”、“下端”等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除特别指明外,均是基于图1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请参考图1-5,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吊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顶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推弹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分吊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吊篮,包括顶框1和位于该顶框1下方的若干分吊框2,各分吊框2上端部的外端均铰接于顶框1,各分吊框2能够沿其与顶框1的铰接处朝外转动至打开吊篮的第一工作位。
各分吊框2的上端部均设有吊绳3,吊绳3能够拉动各分吊框2沿其与顶框1的铰接处朝内转动至闭合吊篮的第二工作位,此时,各分吊框2围合形成可容纳待吊运物料的容纳腔。
本发明所提供的吊篮,其各分吊框2上端部的外端均铰接于顶框1,无外力作用时,各分吊框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自动地沿其与顶框1的铰接处朝外转动,进而打开吊篮。而各分吊框2的上端部还设有吊绳3,在吊绳3拉力的作用下,各分吊框2可克服自身重力,进而沿其与顶框1的铰接处朝内转动,从而闭合该吊篮。如此,在吊绳3拉力及各分吊框2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上述吊篮可自行打开和关闭,以方便地装卸待吊运物料。上述“内”、“外”等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相对于吊篮中部而言,其中,靠近吊篮中部的位置称之为“内”,远离吊篮中部的位置称之为“外”。
具体实施时,可先使得该吊篮处于打开状态,并置于待吊运物料的上方,然后拉紧吊绳3,使得各分吊框2处于第二工作位,以闭合吊篮,如此,待吊运物料即可自动进入吊篮的容纳腔内,而无需依靠人力搬运;当吊运至目的地之后,将吊篮放置于地面或相应的楼层面,并逐步放松吊绳3,在重力作用下,各分吊框2可自行打开,以将物料自行卸下,而无需依靠人力搬出。整个待吊运物料的装载、吊运及卸下的过程基本无需依靠人力,人工劳动强度低,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在设计制造时,上述顶框1(包括在顶框1上安装的各附属部件,具体见下文)的重量应当大于各分吊框2的重量,以保证在吊绳3拉力的作用下,各分吊框2可自由地朝内转动以闭合上述吊篮。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各分吊框2可通过铰轴42和L形铰页44铰接于顶框1,该铰轴42的两端可以设有铰轴座43,以便于该铰轴42的安装和固定。
上述L形铰页44的上端可以外套于该铰轴42,且该铰轴42还可以外套有两定位套筒45,两定位套筒45分别位于上述L形铰页44的两侧,以限制该L形铰页44沿铰轴42的轴向位移。
上述各分吊框2可以挂接于该L形铰页44的下端,并可采用焊接、粘结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该L形铰页44的下端,以使得各分吊框2可随该L形铰页44同步进行转动。
通过上述L形铰页44的设置,在完成铰接的同时,可大幅缩短铰轴42的长度,以节省材料。且该L形铰页44的设置还可避免分吊框2与铰轴42的直接接触,在吊篮的转动开合过程中,分吊框2不会与铰轴42产生摩擦损伤,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上述先挂接、再固定的连接结构,使得L形铰页44的下端的弯折结构可对各分吊框2起到一定的吊挂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焊接、粘结等连接方式对二者进行固定,一方面可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便于操作。
安装时,对于上述任一分吊框2可分别设置多个上述的L形铰页44,并设于该分吊框2的不同部位,以固定分吊框2,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上述L形铰页44也可以替换为弯钩形铰页,同样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各分吊框2与顶框1铰接结构的描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吊篮实施范围的限定,在满足上述吊篮功能的前提下,各分吊框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铰接于顶框1。例如,上述的铰轴42可直接穿过分吊框2,并固定于顶框1,也可实现分吊框2与顶框1的铰接。
进一步地,上述各分吊框2与顶框1的铰接处还可以设有推弹装置4,当吊绳3处于松弛状态时,推弹装置4可配合各分吊框2的自身重力作用,以较大程度地保证各分吊框2获得足够的驱动力以朝外转动至第一工作位。
另一方面,上述推弹装置4的设置还将对处于第一工作位的各分吊框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避免处于第一工作位的各分吊框2在风吹、吊篮震动等外力干扰下的回转,进而保证本发明所提供吊篮工作时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设计制造时,上述顶框1(包括在顶框1上安装的各附属部件,具体见下文)的重量亦当大于该推弹装置4的弹性力,以使得在吊绳3的作用下,各分吊框2克服该推弹装置4的弹性力,并回转至闭合吊篮的第二工作位。
如图3所示,上述推弹装置4可以包括扭簧41,扭簧41可以外套于铰轴42,该扭簧41的两伸出端可以分别与顶框1、相应的分吊框2(即上述L形铰页44)相抵接。如此,当吊绳3处于松弛状态时,在扭簧41弹性力的驱动下,各分吊框2可自行打开。又由于分吊框2通过上述L形铰页44铰接于该铰轴42,上述扭簧41与该L形铰页44相接触的伸出端可以设置为挂钩形,并钩挂于该L形铰页44的上端部,从而保证扭簧41与该L形铰页44连接的可靠性,进而使得扭簧41可更为稳定地作用于该L形铰页44,以带动各分吊框2转动至打开吊篮的第一工作位。
仍以图1为视角,上述分吊框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可以分别安装于顶框1下方的两侧。上述分吊框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更多,此时,则需根据分吊框2的数量,对各分吊框2的安装位置进行设置,以使得各分吊框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可闭合吊篮,并形成可容纳待吊运物料的容纳腔。
如图4所示,当分吊框2的数量为两个时,该分吊框2可以包括第一框面、第二框面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若干连杆,第一框面和第二框面结构相同,均可以包括上杆21、下杆22、第一竖杆23和第二竖杆24。
具体而言,上述上杆21和上述下杆22可以相互平行,且上杆21的长度可以大于下杆22的长度,且连接于上杆21和下杆22的外端部的第一竖杆23可以竖直设置,而连接于上杆21和下杆22的内端部的第二竖杆24则可倾斜设置。即该分吊框2的第一框面、第二框面均为上宽下窄的直角梯形结构,由于下杆22较短,当各分吊框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吊篮的下部开口更大,更便于容纳待吊运物料。
上述上杆21与下杆22的长度也可以相同,第一竖杆23和第二竖杆24均可以竖直设置,如此,第一框面、第二框面均为规则的长方形结构,当吊篮闭合时,包裹于待吊运物料四周及底部的框面的面积增大,从而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待吊运物料自容纳腔中掉出,以保障本发明所提供吊篮的使用安全。
上述第一框面、第二框面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状,如梯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的不规则形状,而无论设计为何种形状,只要能满足上述功能即可。但应当理解,本发明所提供吊篮用于高空吊运,为使得在吊运过程中物料能够稳定地置于容纳腔内,上述各框面的形状优选为规则的直角梯形、长方形等结构。
仍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竖杆23的中部还可以顶托28,以使得第一框面、第二框面的结构更加紧密,在使用本发明所提供吊篮进行吊运时,可更好地将待吊运物料限制于容纳腔中,而避免其自容纳腔内掉出。
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框面和第二框面的两下杆22的内端部可以通过第一连杆25相连,第一连杆25可外套安装滚杠251,该滚杠251可绕第一连杆25转动。如此,上述滚杠251的转动可一定程度地抵消吊篮开合过程中各分吊框2的下部与待吊运物料之间的摩擦,有利于延长各分吊框2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顶框1可以为长方形结构,并包括依次相连的四条边梁11。再如图4所示,分吊框2与顶框1之间可以设有U形环26,上述U形环26可以外套于边梁11,且其开口处可与分吊框2的上杆21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分吊框2的旋转打开过程中,U形环26将随分吊框2同步进行转动,而当U形环26的底部与上杆21相抵靠时,则可限制分吊框2的转动,从而控制分吊框2的转动行程,以避免分吊框2的转动范围过大。
进一步地,上述上杆21还可以设有锁板27,锁板27设有锁孔271,而顶框1的上部则可以设有锁杆51。当分吊框2转动至第一工作位时,U形环26的底部可与边梁11相抵靠,锁杆51与锁孔271相对,此时,可轴向移动该锁杆51,使其插接于锁孔271,以限制分吊框2的转动。如此,当本发明所提供吊篮卸下一批物料以装载下一批物料,而该吊篮从卸下点吊运至装载点的过程中,吊篮不会因为吊绳3的拉紧而闭合,而是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在装载下一批物料时,无需重新打开吊篮,使得吊运的效率更高。
仍如图5所示,上述U形环26还可设置吊耳262,吊绳3可通过该吊耳262与U形环26相连,以便于拉动该U形环26,进而带动分吊框2旋转。采用这种结构,则无需在分吊框2设置专门的吊绳3的安装孔,使得分吊框2的制备及安装更为简单。
请参考图6-8,图6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驱动装置在顶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正视图。
基于上述U形环26、锁板27及锁杆51的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还可在顶框1的上方设置驱动装置5,该驱动装置5可以包括电池52、泵站53以及双头油缸54,电池52可为泵站53提供电力,而泵站53则控制双头油缸54以驱动与之相连的锁杆51伸出或缩回。
而U形环26的底部可以设有传感器261,当U形环26的底部与边梁11相抵靠时,即各分吊框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传感器261能够发送锁定信号至泵站53,泵站53可响应该锁定信号,并控制双头油缸54以驱动锁杆51伸出,以插接于锁板27的锁孔271,进而限制各分吊框2的转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提供吊篮还可包括与驱动装置5信号连接的遥控装置,该遥控装置可发送解锁信号至泵站53,泵站53可响应该解锁信号,并控制双头油缸54以驱动锁杆51缩回,以脱离锁板27的锁孔271。
通过上述驱动装置5以及遥控装置的配合使用,即可实现锁杆51的自动伸出与缩回,以提高本发明所提供吊篮的自动化程度,且可进一步地减少了人力参与,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请再次参考图2,为便于上述驱动装置5的安装、设置,可在顶框1内设置若干支撑梁12,并在支撑梁12上设置撑板13,进而可将上述驱动装置5设于该撑板13,以使得该驱动装置5可稳定地工作。
如图8所示,上述驱动装置5还可以包括覆盖于整个驱动装置5外表面的保护罩56,以防止本发明所提供吊篮使用过程中灰尘、物料颗粒等杂质进入驱动装置5中,而影响驱动装置5的正常工作。
上述顶框1的边梁11上还可设置导向座55,该导向座55中设有导向孔,锁杆51的前端设于该导向孔中,且当该分吊框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锁板27的锁孔271可与该导向孔相对应。如此,在双头油缸54的驱动下,锁杆51可自该导向孔中伸出并准确地插入锁孔271中。
仍如图6所示,上述锁杆51的前端可以设有外螺纹,锁孔271内可以设有内螺纹,在双头油缸54控制锁杆51伸出时,该锁杆51在轴向位移的同时还可绕其轴向转动,以螺纹连接于该锁板27,如此,可保证锁杆51与锁板27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为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吊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吊篮还可以包括托板6,托板6的底部可设置枕垫61,以使得该托板6的承载面可高于地面。在利用本发明所提供吊篮进行吊运时,可先将待吊运物料置于该托板6的承载面上,然后再进行吊运。
具体实施时,还可提前预备多个托板6,并在多个托板6的承载面上提前放置待吊运物料,当吊篮过来时,即可直接吊运,而无需临时才进行装载,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吊运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1)和位于该顶框(1)下方的若干分吊框(2),各所述分吊框(2)上端部的外端均铰接于所述顶框(1),各所述分吊框(2)能够沿其与顶框(1)的铰接处朝外转动至打开所述吊篮的第一工作位;
各所述分吊框(2)的上端部均设有吊绳(3),所述吊绳(3)能够拉动各所述分吊框(2)沿其与顶框(1)的铰接处朝内转动至闭合所述吊篮的第二工作位;
各所述分吊框(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各所述分吊框(2)围合形成可容纳待吊运物料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吊框(2)与顶框(1)的铰接处还设有推弹装置(4),所述吊绳(3)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推弹装置(4)能够驱动各所述分吊框(2)朝外转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弹装置(4)包括扭簧(41),各所述分吊框(2)与所述顶框(1)的铰接处设有铰轴(42),所述扭簧(41)外套于所述铰轴(42),且所述扭簧(41)的两伸出端分别与所述顶框(1)、相应的所述分吊框(2)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吊框(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分吊框(2)分别位于所述顶框(1)的下方的两侧;
所述分吊框(2)包括第一框面、第二框面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若干连杆,所述第一框面和所述第二框面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杆(21)、下杆(22)、第一竖杆(23)和第二竖杆(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21)和所述下杆(22)相互平行,且所述上杆(21)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杆(22)的长度;
所述第一竖杆(23)连接于所述上杆(21)和所述下杆(22)的外端部,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竖杆(24)连接于所述上杆(21)和所述下杆(22)的内端部,并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面和所述第二框面的两所述下杆(22)的内端部通过第一连杆(25)相连,所述第一连杆(25)还外套安装有滚杠(251),滚杠(251)可绕所述第一连杆(25)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包括依次相连的四条边梁(11);
所述分吊框(2)与所述顶框(1)之间设有U形环(26),所述U形环(26)外套于所述边梁(11),且所述U形环(26)的开口处与分吊框(2)的上杆(2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杆(21)的锁板(27),所述锁板(27)设有锁孔(271),所述顶框(1)的上部设有锁杆(51);
各所述分吊框(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U形环(26)的底部与所述边梁(11)相抵靠,所述锁杆(51)可插接于所述锁孔(271),以限制各所述分吊框(2)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框(1)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锁杆(51)相连,以驱动所述锁杆(51)伸出或缩回;
所述U形环(26)的底部设有传感器(261),所述U形环(26)的底部与所述边梁(11)相抵靠时,所述传感器(261)能够发送锁定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可响应所述锁定信号,以控制所述锁杆(51)伸出,并插接于所述锁板(27)的锁孔(27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5)信号连接的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可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可响应所述解锁信号,以控制所述锁杆(51)缩回,并脱离所述锁板(27)的锁孔(271)。
CN201611108940.8A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吊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65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8940.8A CN106365030B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8940.8A CN106365030B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吊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5030A true CN106365030A (zh) 2017-02-01
CN106365030B CN106365030B (zh) 2018-08-28

Family

ID=5789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89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65030B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50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339A (zh) * 2017-12-18 2018-04-27 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用管片卸荷装置
CN112830414A (zh) * 2020-12-11 2021-05-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动卸载的物料输送装置
CN113443543A (zh) * 2021-07-29 2021-09-28 彭欢 一种桥梁施工用沙石水泥转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88819A (en) * 1955-08-11 1958-01-08 Kwikform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evices for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loads of bricks, blocks and other like articles
CN2729027Y (zh) * 2004-09-24 2005-09-28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散装型材专用吊具
CN201165447Y (zh) * 2008-03-10 2008-12-17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料篮
CN202321955U (zh) * 2011-10-18 2012-07-11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吊篮
CN104098019A (zh) * 2013-04-10 2014-10-15 杨利如 建筑施工用载物吊笼
CN204675599U (zh) * 2015-02-03 2015-09-30 马晓权 一种园林用的吊篮
CN205222444U (zh) * 2015-11-06 2016-05-1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吊运脚手架短钢管的集装自卸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88819A (en) * 1955-08-11 1958-01-08 Kwikform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evices for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loads of bricks, blocks and other like articles
CN2729027Y (zh) * 2004-09-24 2005-09-28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散装型材专用吊具
CN201165447Y (zh) * 2008-03-10 2008-12-17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料篮
CN202321955U (zh) * 2011-10-18 2012-07-11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吊篮
CN104098019A (zh) * 2013-04-10 2014-10-15 杨利如 建筑施工用载物吊笼
CN204675599U (zh) * 2015-02-03 2015-09-30 马晓权 一种园林用的吊篮
CN205222444U (zh) * 2015-11-06 2016-05-1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吊运脚手架短钢管的集装自卸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339A (zh) * 2017-12-18 2018-04-27 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用管片卸荷装置
CN112830414A (zh) * 2020-12-11 2021-05-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动卸载的物料输送装置
CN112830414B (zh) * 2020-12-11 2022-05-2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动卸载的物料输送装置
CN113443543A (zh) * 2021-07-29 2021-09-28 彭欢 一种桥梁施工用沙石水泥转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5030B (zh)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22265U (zh) 一种外墙施工用吊篮装置
CN106365030A (zh) 一种吊篮
CN205294663U (zh) 隔离开关吊装装置
KR101239990B1 (ko) 미니크레인
CN109231023B (zh) 门座式起重机臂架系统的安装方法
CN209009974U (zh) 一种自平衡吊架
CN103588117B (zh) 内爬塔式起重机
CN109399470B (zh) 一种折臂式吊装设备
CN106829725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免拆卸吊笼
CN207312948U (zh) 一种建筑用物料运输斗
CN104176623B (zh) 超高吊点吊具组件
CN206915593U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吊篮
JP4078729B2 (ja) 垂直揚重搬送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7814318A (zh) 吊机
CN209778151U (zh) 用于幕墙板材吊运的吊具
CN107253487A (zh) 折叠山地起重车以及探测折叠山地起重车
CN206615921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免拆卸吊笼
CN208916624U (zh) 一种盾构施工卸渣系统
CN211444796U (zh) 玻璃幕墙安装吊机
CN207347040U (zh) 一种钻井泥浆泵空气包胶囊更换用辅助吊臂
CN111115449A (zh) 一种箱体吊装平衡调节机构
CN205976423U (zh) 可调大型吊篮装置
CN205443945U (zh) 钢结构拱桥自动竖转提升系统
KR200486390Y1 (ko) 접이식 인양기
CN205739930U (zh) 设置有横向轨道的脚手架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