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0407A - 用于电气开关元件的触桥布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气开关元件的触桥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0407A
CN106340407A CN201610532246.2A CN201610532246A CN106340407A CN 106340407 A CN106340407 A CN 106340407A CN 201610532246 A CN201610532246 A CN 201610532246A CN 106340407 A CN106340407 A CN 106340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ctile bridge
retainer
actuation
tactil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22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0407B (zh
Inventor
M.克罗克
P.桑德克
U.加贝尔
T.黑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340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0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08Facilitate mounting or replacing contact bridge and pressure spring on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桥布置(1),用于诸如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电气开关元件,具有触桥(3);致动构件(5),触桥(3)沿致动方向(B)以可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致动构件上;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插入到致动构件上的弹簧基座(53)和触桥(3)之间;以及至少一个止动件(9),触桥(3)被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按压抵靠止动件。根据本发明,为了提供具有更小的总尺寸、稳定、快速且易于组装的触桥布置,意图为使得至少一个止动件(9)和弹簧基座(53)位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的背离触桥(3)的侧面(83)上。

Description

用于电气开关元件的触桥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桥布置(contact bridge arrangement),用于诸如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电气开关元件,所述触桥布置具有触桥;致动构件,所述触桥沿致动方向以可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致动构件上;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插入到所述致动构件上的弹簧基座和所述触桥之间;以及,至少一个止动件,所述触桥被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按压抵靠所述止动件。
背景技术
上文所述类型的触桥布置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DE 102012201967A1示出了已知类型的触桥布置。在已知的装置中,触桥通常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致动构件的两个止动件之间。这里,通过被支撑在第一止动件上的弹簧将触桥按压抵靠第二止动件。止动件通常被设计为致动构件上的凸缘。沿致动构件布置在触桥和第一止动件之间的螺旋压力弹簧通常被使用作为弹簧元件。这种类型的装置是合适的,但具有一些缺点。首先,组装可能过于复杂。此外,当在致动构件上移动时,由于缺乏引导,触桥可能倾斜或扭曲。其他已知的方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通过提供触桥笼(cage)或触桥配件,在触桥笼或触桥配件中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触桥。这样的方案也是合适的,但它们需要过于复杂的设计、高制造成本和大量的构造空间。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触桥布置,其具有简化的设计、并且占据少量的构造空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其中,至少一个止动件和弹簧基座位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背离触桥的一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使得以下成为可能:一方面,实现了少量的构造空间。另一方面,可能免除在触桥已就位在致动构件上之后的组装过程中,必须使第二止动件或凸缘就位在致动构件上,同时触桥必须保持在位。通过免除如 已知技术中的触桥的上侧之上的止动件,更多空间可以例如用于触桥的上侧之上的接触表面。
触桥可以具有桥本体,该桥本体在接触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接触表面。用于致动构件的引导孔可以定位为通过该桥本体。这样的引导孔可特别地被布置在桥本体上的中间在两个接触表面之间。触桥或桥本体优选以伸长的方式沿纵向方向延伸。这里,纵向方式垂直于致动方向分布。致动方向通常与接触方向相同,在该方向上触桥可以朝向反向接触移动。特定的致动构件通常是杆形或轴形,且平行于致动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各种分别独立的有利配置来进一步改善,这些配置可以根据需要彼此结合。这些配置以及相关联的优势将在下文更详细的探讨。
根据第一有利配置,至少一个止动件和弹簧基座可以形成一体(monolithic)结构。因此,可以实现尤其简单的设计和紧凑的结构。特别地,至少一个止动件和弹簧基座可以形成通用部件。该一体结构或通用部件可以特别地附接至致动构件或与其形成为一个零件。
弹簧基座和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是凸缘形状的区段的部分,特别是在致动器构件上的凸缘。按照这种方式,弹簧基座和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设计的尤其简单。例如,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由凸缘形状的区段的远离触桥的下侧形成,且弹簧基座可以由其上侧形成。这意味着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以被支撑在上侧之上并在致动方向上按压触桥,同时凸缘形状的区段的下侧充当触桥的止动件。因此,一旦触桥撞击至少一个止动件,触桥在致动方向上的移动可以被停止。凸缘形状的区段,特别是凸缘,可以由致动构件一体地形成。可替代地,其也可以附接并连接至致动构件。
为了使触桥更易于倚靠至少一个止动件,触桥可以包围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特别是反向于致动方向。触桥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反向于致动方向被引导经过弹簧元件,从其余的触桥观察,触桥的该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弹簧元件的后面。特别地,触桥可以从后面夹持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触桥从后面不仅包围或夹持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还有至少一个止动件。
触桥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围一定的体积(volume),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被接收在该体积中。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因此部分地布置在触桥内。因此,弹簧元件可以被保护。可以同样地实现触桥布置的紧凑设计。
根据进一步的有利配置,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穿过触桥的至少一个孔。因此,例如至少一个止动件,以及因此致动构件,也可以被固定防止丢失。可以同样地使得紧凑设计成为可能。
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至少沿致动方向在至少一个孔中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引导。例如,至少一个孔可以通过平行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壁区段形成用于至少一个止动件的引导表面。
根据进一步的有利配置,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被按压抵靠至少一个孔的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壁区段。特别地,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壁区段可以形成用于至少一个止动件的反向表面或反向止动件。在触桥布置为静止的或未连接至反向接触的状态中,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倚靠壁区段。因此防止了至少一个止动件反向于致动方向超出壁区段的进一步的移动。按照这种方式,触桥可以被特别牢固地保持在致动构件上。在致动方向上,通过被支撑在弹簧基座上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将触桥按压抵靠至少一个止动件。如果至少一个止动件通过触桥的至少一个孔突出,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以形式适配的方式被固定,防止从孔的壁区段丢失。
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壁区段可以和与其相邻、并且平行于致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孔的两个侧向壁区段一起形成用于至少一个止动件的座。当触桥布置在静止状态时,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被布置在座中,因此实现了触桥在致动构件上的固定保持。
为了简化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的组装,至少一个孔可以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基本上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且远离座延伸,以将至少一个止动件插入到座中。安装槽可以被特别地布置在孔的一侧,从致动方向观察,该侧定位为与用于至少一个止动件的座相反。
至少一个孔,特别是与至少一个安装槽以及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一起成为卡口(bayonet)连接。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例如沿基本上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安装方向被引导,通过至少一个安装槽直至止动件被布置在孔上。至少一个止动件随后通过弹簧力移动进入座,该弹簧力作用在至少一个止动件上并在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壁区段的方向上按压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例如通过围绕由致动方向形成的轴线旋转至少一个止动件和/或致动构件来执行至少一个止动件在安装方向上的移动。
为了获得尽可能紧凑的设计,触桥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腿部,该至少一个 腿部反向于致动方向延伸并具有至少一个孔。腿部可以特别地形成平行于触桥的纵向方向分布的侧表面。至少一个孔可以通过腿部横向于致动方向延伸。特别地,至少一个孔可以通过形成横向于致动方向且横向于纵向方向的侧表面的腿部延伸。
特别优选地,触桥具有两个腿部,该两个腿部横向于致动方向位于彼此的对面。通过这两个腿部,触桥的总体U形的截面可以横向于其纵向方向形成。两个腿部可以至少包围至少一个止动件。
至少一个腿部,特别是彼此相对的两个腿部可以由触桥一体地形成。特别地,可以通过重塑(reshaping)触桥材料来形成至少一个腿部。
触桥与至少一个腿部可以一起形成为冲压弯曲零件。
根据进一步的有利配置,触桥可以具有两个腿部,该两个腿部横向于致动方向位于彼此的对面。横向于致动方向,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具有一长度,该长度至少和两个腿部的区域中的触桥的外部宽度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从横向于致动方向观察,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具有一宽度,该宽度小于腿部的内部间隔。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止动件优选形成为致动构件的凸缘形状的区段,其具有伸长的形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势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止动件的以及触桥的前述形式来显现。例如,如果腿部的孔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安装槽,可以有助于安装。为了安装,至少一个止动件可以被引导在触桥的腿部之间,使至少一个止动件的长侧平行于接触的方向的纵向方向分布。由于止动件的短侧短于腿部的内部间隔,止动件适配在两个腿部之间。在致动方向上观察,如果至少一个止动件定位于和腿部中的安装槽相同的高度,则止动件可以被引导通过两个彼此相对的安装槽。这可以通过围绕平行于致动方向分布的轴线旋转致动构件来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止动件的长侧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穿入安装槽。在这种情况下,在致动方向上观察,止动件可以移动,直至被布置在座上并与这些座对准。
通过止动件和触桥之间的弹簧力,止动件的两个端部被按压通过两个腿部的两个孔进入两个座。随后,止动件与两个腿部的每一个静止在一个座中。这样的止动件因此具有两个止动表面。可替代地,凸缘形状的区段也可以被视为两个止动件。然而,下文我们将讨论具有两个止动表面的一个止动件。由于止动件在其纵向方向上至少和腿部的区域中的触桥一样大,其在两个腿 部处倚靠横向于致动方向分布的壁区段,这意味着在致动方向上可以存在形式适配。如果触桥布置被用于接触,即如果通过致动构件按压触桥抵靠反向接触,则一旦触桥倚靠反向接触且致动构件进一步在致动方向上移动时,止动件在致动方向上挠曲离开其座或两个座。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可以作用在触桥和止动件上,使得止动件尽力返回进入其至少一个座。当止动件沿致动方向挠曲离开至少座时,优选由孔的引导表面引导止动件。在操作过程中,止动件不应变得如此远离其座,或在致动方向上被引导通过孔,以至其在致动方向上位于和至少一个安装槽的高度一样的程度。该可能但非必须的限制可以通过以下来设定:通过规定孔的、止动件的、致动构件的致动路径的合适尺寸,和/或通过合适的致动器系统,以及尤其(not least)通过电气开关元件中的触桥和反向接触之间的间隔。
为了减少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的总尺寸,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以是叶片弹簧。特别地,叶片弹簧可以从弹簧基座基本上横向于致动方向延伸,并倚靠其端部的区域中的触桥,其端部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
为了实现叶片弹簧的预应力,其可以例如在触桥的方向上弯曲和/或为天鹅颈式(swan-necked)。可替代地,在每种情况下,触桥可以在叶片弹簧的端部倚靠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间隔件,叶片弹簧的端部通过该至少一个间隔件与桥本体分隔开。还可能的是,叶片弹簧是弯曲的和/或天鹅颈式,且间隔件附加地存在于触桥处。在每个长侧端部,触桥优选具有两个间隔件,该两个间隔件横向于纵向方向位于彼此的对面,且反向于致动方向远离桥本体延伸。按照这种方式,每个U形截面形成在端部的区域中。叶片弹簧可以在其端部形成为T形,从而其可以静止在触桥的每个端部处的两个间隔件上。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使用有利的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来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根据上文的评述,对于特定的应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绘示的特征的组合可以相应地由附加的特征来补充。根据上文的评述,还可能在描述的实施例中省略个别的特征,如果该特征的效果在特定的应用中不重要。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用于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或相同的设计的元件。
附图示出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平行于触桥的纵向方向且平行于致动方向的通过触桥布置的中截面图;
图2是平行于致动方向且垂直于触桥的纵向方向的通过来自图1的触桥布置的中截面图;
图3是反向于致动方向的在来自图1的触桥布置上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的示意透视图,以分解图附加地示出了弹簧元件和致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图1-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其中以各种视图绘示了有利的实施例。这里,在图3中的平面图中,在触桥布置的内部中的一些元件由虚线绘示,以使得他们易于被看到。
根据本发明,触桥布置1具有触桥3、致动构件5、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和至少一个止动件9。
触桥3基本上沿纵向方向L延伸,并以可移动的方式沿致动方向B保持在致动构件5上。在这种情况下,其在致动方向B上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按压抵靠止动件9。
触桥3可以具有触桥本体11,触桥本体11沿纵向方向L延伸。至少两个接触表面13(其在致动方向B上是自由的)优选布置在触桥3上。接触表面13优选平行于纵向方向L且垂直于致动方向B延伸。接触表面13可以布置在触桥3或触桥本体11的上侧15的上面。接触表面13可以形成作为触桥上的接触区域或作为连接至触桥3的接触元件17。在纵向方向L上观察,接触表面13在致动构件5上位于彼此的对面。
触桥3优选具有用于致动构件5的引导孔19,引导孔19在致动方向B上通过触桥本体11和上侧15延伸。在纵向方向L上观察,引导孔19优选布置在触桥3的中间,并同样地优选在宽度方向Q上,宽度方向Q横向于纵向方向L和致动方向B分布。
触桥3具有两个腿部21,两个腿部21从触桥本体11反向于致动方向B延伸。两个腿部21在宽度方向Q上彼此相对,以使得致动构件5布置在它们之间。腿部21优选与触桥3一体地形成。例如,它们可以通过反向于致 动方向B重塑触桥材料23来形成。腿部21形成触桥3的侧向表面25,侧向表面25至少部分地平行于纵向方向L且平行于致动方向B延伸。在这种情况下,腿部21优选不在致动方向上突出在触桥3的上侧15的上面。
腿部21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在触桥3的整个长度27上延伸。这不是必须的,但是有利的,这是由于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通过重塑而快速地生产触桥3。因此不必要移除在纵向方向L上彼此相对的端部29处的材料。此外,该设计可以确保:相较于在致动方向上弯曲,触桥具有增加的稳定性。腿部21优选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至一定程度,以使得从纵向方向L上观察,腿部21至少部分地与接触表面13在相同的高度。按照这种方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产生的弹簧力的良好的力传递通过触桥3实现在接触表面13上。
在触桥3的端部33(端部33在纵向方向L上位于彼此的对面)的区域中,触桥3优选具有间隔件31,该间隔件31反向于致动方向B远离触桥本体11延伸。间隔件31优选与腿部21一体地形成。同样地,间隔件31优选在纵向方向L上与腿部21的端部29重合,或者形成腿部21的端部29。间隔件31可以用于使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倚靠触桥3,以使得弹簧元件7可以在致动方向B上在触桥3上产生弹簧力。弹簧元件7可以通过间隔件被施加预应力。触桥3优选地分别在两个腿部21的两个端部29处具有间隔件31,这意味着一共设置有四个间隔件31。
两个腿部21中的每一个优选具有孔35。孔35优选在宽度方向Q上延伸通过腿部21。在纵向方向L上观察,孔35可以特别地被布置在腿部的中间。孔35可以用来接收止动件9。下文将参考止动件9进一步详细描述止动件9和孔35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探讨孔35的配置。孔35可以平行于致动方向通过腿部21延伸,直至平行于致动方向B分布的壁区段37。壁区段37可以是孔35的端部,该端部定位为反向于致动方向B。壁区段37可以是腿部21的腹板(web)39的部分,该腹板39限制了孔35反向于致动方向B。腹板39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分布。
孔35可以在致动方向B上从壁区段37延伸,该孔由两个侧向壁区段41侧向包围(flank),从纵向方向L上观察,该两个侧向壁区段41位于彼此的对面。壁区段37可以,特别是与侧向壁区段41联合在一起,代表用于止动件9的座43。侧向壁区段41可以代表用于止动件9的沿致动方向B的引导件。
实施例示出的每个腿部21具有两个安装槽45。安装槽45基本上横向于致动方向B或在纵向方向L上分布,并远离座43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例示出的两个安装槽45在纵向方向L上在相反的方向上的远离座43延伸。安装槽45可以在致动方向B上延伸,直至触桥本体11的下侧47。安装槽45并非必须平行于纵向方向L分布。它们也可以倾斜地朝向座43分布。
安装槽45可以与孔35一起在腿部21中形成公共凹陷49。公共凹陷49可以具有T形,该T形的垂直腿部平行于致动方向B分布并由孔35形成,而该T形的两个水平腿部由安装槽45形成。原则上,还可能的是,每个腿部21仅具有一个安装槽45,该安装槽朝向腿部端部29远离孔35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腿部21可以形成为使得两个安装槽45分别在纵向方向L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分布。
根据本发明,触桥3优选地制造为冲压弯曲零件。为此,触桥材料23,其开始是平坦的,可以被冲压,由此触桥3的形状由腿部21、凹陷49以及引导孔19形成。为了不取走太多的触桥3的材料,例如当生产安装槽45时触桥本体11的材料,例如在引导孔19周围的区域中的凹陷49,可以围绕引导孔19形成环形区段51,该环形区段51具有充足的触桥材料23以保证引导孔的区域中的触桥3的稳定性。
在下文中,参考图1和图3以及绘示在图4的下面的区域中的致动构件5来描述本发明的致动构件5。致动构件5具有弹簧基座53,弹簧基座53可以用来支撑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弹簧基座53优选形成为致动构件5的凸缘形状的区段55的部分。凸缘形状的区段55可以特别地由致动构件5上的凸缘形成。凸缘形状的区段55可以特别地与剩余的致动构件5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连接至其。剩余的致动构件5优选为杆形或轴形。然而,进一步的技术有利的配置也是可能的。致动构件5可以用来致动触桥布置1通过致动器系统。
凸缘形状的区段55不仅具有弹簧基座53,例如通过其上侧57形成,而且还形成止动件9。止动件9具有止动表面59,止动表面59由凸缘形状的区段的下侧61形成。上侧57和下侧61与致动方向B相关,即上侧57指向致动方向B且下侧61指向反向于该方向。止动件9具有两个止动表面59,这两个止动表面59横向于致动方向B位于彼此的对面。凸缘形状的区段55因此是形成弹簧基座53和止动件9两者的部件。止动件9和弹簧基座53由 凸缘形状的区段55一体地配置。图3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以虚线示出了止动件9。
凸缘形状的区段55或止动件9具有总体伸长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从横向于致动方向B观察,其具有长度63和宽度65。在插入触桥3的状态中,如图1-3以及图4的上区域所绘示,止动件的长度63优选至少和触桥3的外部宽度67一样大,至少在腿部21的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平行于宽度方向Q来测量外部宽度67。止动件的宽度65优选小于腿部21的内部间隔69。平行于触桥3的外部宽度67来测量腿部21的内部间隔69。
触桥布置1具有弹簧元件7,弹簧元件7优选由叶片弹簧71形成。可替代地,弹簧元件7也可以由螺旋弹簧或其他合适的弹簧元件形成。组合的布置也是可能的,其中有若干叶片弹簧或者至少一个叶片弹簧和至少一个螺旋弹簧的组合。然而,为了简洁起见,在下文的描述中使用单独的叶片弹簧71。
叶片弹簧71具有总体伸长的形状,且在布置在触桥3的状态中,平行于触桥的纵向方向L分布。叶片弹簧71在中间区域具有用于致动构件5的插入孔73。致动构件5可以螺纹穿过叶片弹簧71的插入孔73,从而叶片弹簧71横向于致动方向B主动地保持在致动构件上。在插入状态,叶片弹簧71倚靠弹簧基座53。致动构件5因此可以在致动方向B上(或反之亦然)经由弹簧基座53在叶片弹簧71上施加压力。
在非插入状态,如图4的下区域所示,叶片弹簧71优选在横向于致动方向B分布的平面中分布。因此,叶片弹簧71可以特别容易地由弹簧钢切割出或冲压出。
在其端部75(端部75在纵向方向L上位于彼此的对面)处,叶片弹簧优选具有端部宽度77,端部宽度77至少和触桥3的外部宽度67一样大。因此,触桥3的间隔件31可以倚靠叶片弹簧71的端部75。可以通过在其端部75具有截面加宽部79的叶片弹簧71来实现宽度77,在截面加宽部79中叶片弹簧71相对于位于端部75之间的其他叶片弹簧71被加宽。在纵向方向上观察,叶片弹簧71在端部75之间具有小于端部宽度77的中间区域宽度81。中间区域宽度81优选小于腿部21的内部间隔69。因此,叶片弹簧71可以在致动方向B上在腿部21之间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引导,至少由没有超出中间区域宽度81的区域引导。
在下文中,以组装状态描述本发明。在图1中,以实线和淡剖面线绘示 的止动件9与以实线绘示的叶片弹簧71示出了组装状态。在图4中,叶片弹簧由虚线表示,这是由于其否则是被隐藏的。
触桥3沿致动方向B以可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致动构件5上。在这种情况下,触桥3至少被突出通过引导孔19的致动构件5引导。沿致动方向B进一步的引导可能是由于止动件9被两个腿部21的侧向壁区段41引导在孔35中。
配置为叶片弹簧71的弹簧元件7被支撑在弹簧基座53上并在致动方向B上按压触桥3。叶片弹簧71倚靠弹簧基座53,并通过其倚靠间隔件31的的端部75按压抵靠触桥。止动件9和弹簧基座53两者都位于弹簧元件7的背离触桥3的侧面83上。
止动件9穿过两个孔35,并通过叶片弹簧71按压抵靠两个壁区段37。在非接触的状态,如图1-4所示,止动件9倚靠壁区段37。两个孔35形成用于止动件9的两个座43,从分别承载在其上的壁区段37和侧向壁区段41。在座43中,止动件9以形式适配的方式保持为反向于致动方向且横向于致动方向,或在纵向方向L上。止动件9仅在一个致动方向上可以移出每个座43,必须克服叶片弹簧71的弹簧力。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1时,优选确保止动件9不在致动方向B上移动超出侧向壁区段41,以使得其进入安装槽35中的操作。止动件9优选仅在其由侧向壁区段41引导的区域中移动。
触桥3以其腿部21包围弹簧元件7或叶片弹簧71。在这种情况下,触桥3至少部分地包围体积V,叶片弹簧71被接收在体积V中。按照这种方式,可能节省用于触桥布置1的构造空间。
从纵向方向L观察,触桥3具有基本上U形的截面。该U形截面基本上由触桥本体11形成(作为U的基部和远离基部延伸的两个腿部21),通过该U形截面,触桥3可以具有抵抗致动方向B上的弯曲的高度稳定性。
以下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桥布置可以如何组装的简要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触桥3已具有其最终形式,且凸缘形状的区段55已呈现在致动构件5上。首先,叶片弹簧71通过其插入孔73就位在致动构件5上,直至其倚靠弹簧基座53。随后致动构件5,与叶片弹簧71一起,在致动方向B上被插入触桥3。在这种情况下,凸缘形状的区段55或止动件9取向为使得其纵向方向平行于触桥3的纵向方向L分布。按照这种方式,止动件9适配在 两个腿部21之间。由于叶片弹簧71在其端部75具有大于触桥3的外部宽度67的端部宽度77,一旦达到间隔件31的高度(在致动方向B上观察),叶片弹簧71的端部75可能已静止在间隔件31上。当进一步插入时,叶片弹簧71可以拱起(arch),使叶片弹簧71的围绕插入孔73的区域定位为比端部75更接近触桥本体11,端部75被间隔件31推动远离叶片弹簧71的中间区域。因此,在插入过程中必须克服弹簧71的弹簧张力。
在插入过程中,致动构件5的上端85被插入触桥3的引导孔19。致动构件5在致动方向B上移动,直至止动件9被布置在与安装槽45相同的高度。这在图1中由粗剖面线的致动构件5和止动件9以及虚线的叶片弹簧71来绘示。在这种情况下,叶片弹簧71可以拱起,直至其倚靠触桥本体11的下侧47。由于很大的拱起导致叶片弹簧71在致动方向B上从止动件9提升离开,止动件9通过导致叶片弹簧71的拱起与触桥本体11的下侧47分隔开。当规定安装槽45的尺寸时,这可以被纳入考虑。这意味着安装槽45可以具有安装槽高度87,这使得可能把止动件9带至安装槽45的高度,即使在止动件9通过导致叶片弹簧71的拱起与触桥本体11的下侧47分隔开的情况下。
如果止动件9或凸缘形状的区段55位于与安装槽45同样的高度,则致动构件5可以围绕轴线A旋转,轴线A平行于致动方向B分布且在中间通过致动构件5的纵向轴线且通过引导孔19。在这种情况下,止动件9可以移动通过两个腿部21的安装槽45,并被引导至孔35。一旦止动件9取向为横向于触桥3的纵向方向L时,其被布置在座43上。随后,可以通过叶片弹簧71的弹簧力将止动件9按压进入两个座43。如果止动件9被布置在两个座43中,其通过其两个止动表面59倚靠两个壁区段37。通过安装槽45、座43以及止动件9形成致动构件5和触桥3之间的卡口连接。
下文给出了未在附图中绘示的可替代地配置和安装方法的简要说明。在可替代地实施例中,触桥3可以形成为没有安装槽45。取而代之的是,每个腿部21仅具有一个孔35以及用于止动件9的一个座43。在安装前,触桥3不形成为使得U形截面形成,而是使得两个腿部21甚至比在U形截面的情况中彼此更加分隔开。随后致动构件5和弹簧元件7被带入期望的位置。随后触桥3的腿部21拱起,直至产生触桥3的最终形状。这可以特别地保持U形截面。当反向于致动方向B重塑触桥3或弯曲腿部21时,止动件9可 以在触桥3的两侧上穿入孔35,从而其被布置在每个腿处的座43中。在该实施例中,在致动方向上观察,止动件9或凸缘形状的区段55可以形成为圆形,即圆形止动件。其也可以同样地具有正方形形状,或其他合适的形状。
附图标记
1 触桥布置
3 触桥
5 致动构件
7 弹簧元件
9 止动件
11 触桥本体
13 接触表面
15 上侧
17 接触元件
19 引导孔
21 腿部
23 触桥材料
25 侧向表面
27 触桥的长度
29 腿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
31 间隔件
33 触桥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
35 孔
37 壁区段
39 腹板
41 侧向壁区段
43 座
45 安装槽
47 触桥本体的下侧
49 凹陷
51 环形区段
53 弹簧基座
55 凸缘形状的区段
57 凸缘形状的区段的上侧
59 止动表面
61 凸缘形状的区段的下侧
63 止动件的长度
65 止动件的宽度
67 触桥的外部宽度
69 腿部的内部间隔
71 叶片弹簧
73 插入孔
75 叶片弹簧的端部
77 叶片弹簧的端部宽度
79 截面加宽部
81 中间区域宽度
83 弹簧元件的背离触桥的侧面
85 致动构件的上端部
87 安装槽高度
B 致动方向
L 纵向方向
Q 宽度方向
V 体积。

Claims (15)

1.一种触桥布置(1),用于诸如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电气开关元件,所述触桥布置(1)包括:
触桥(3);
致动构件(5),所述触桥(3)沿致动方向(B)以可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致动构件(5)上;
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插入到所述致动构件(5)上的弹簧基座(53)和所述触桥(3)之间;以及
至少一个止动件(9),所述触桥(3)被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按压抵靠所述止动件(9),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和所述弹簧基座(53)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的背离所述触桥(3)的侧面(8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和所述弹簧基座(53)形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基座(53)和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是所述致动构件(5)上的凸缘形状的区段(55)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3)包围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3)至少部分地包围体积(V),所述至少一个弹簧(7)被接收在所述体积(V)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穿过所述触桥(3)的至少一个孔(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至少沿所述致动方向(B)在所述至少一个孔(35)中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触桥(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被按压抵靠壁区段(37),所述壁区段横向于所述至少一个孔(35)的致动方向(B)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区段(37)和所述至少一个孔(35)的两个侧向壁区段(41)一起形成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的座(43),所述至少一个孔的两个侧向壁区段(41)与所述壁区段(37)相邻、并且平行于所述致动方向(B)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孔(35)具有安装槽(45),所述安装槽(45)基本上横向于所述致动方向(B)分布、并且背离所述座(43)延伸,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插入到所述座(43)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孔(35)和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成为卡口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3)具有至少一个腿部(21),所述腿部(21)反向于所述致动方向(B)延伸、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孔(3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桥(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腿部(21)与所述触桥(3)一体地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3)具有两个腿部(21),所述两个腿部(21)横向于所述致动方向(B)位于彼此的对面,并且横向于所述致动方向(B)观察,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具有长度(63),所述长度(63)至少与所述腿部(21)的区域中的触桥(3)的外部宽度(67)一样大,并且横向于所述致动方向(B)观察,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具有宽度(65),所述宽度(65)小于所述腿部(21)的内部间隔(69)。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桥布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是叶片弹簧(71)。
CN201610532246.2A 2015-07-08 2016-07-07 用于电气开关元件的触桥布置 Active CN1063404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2817.2A DE102015212817A1 (de) 2015-07-08 2015-07-08 Kontaktbrückenanordn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element
DE102015212817.2 2015-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0407A true CN106340407A (zh) 2017-01-18
CN106340407B CN106340407B (zh) 2020-02-14

Family

ID=5640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2246.2A Active CN106340407B (zh) 2015-07-08 2016-07-07 用于电气开关元件的触桥布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0129B2 (zh)
EP (1) EP3116015B1 (zh)
JP (1) JP6905801B2 (zh)
CN (1) CN106340407B (zh)
DE (1) DE102015212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12818A1 (de) * 2015-07-08 2017-01-1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brückenanordn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element
WO2022188985A1 (de) 2021-03-11 2022-09-15 Pierburg Gmbh Kontaktbrück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schalter eines hochvoltschützes oder hochvoltrelais
DE112021007249A5 (de) 2021-03-11 2023-12-28 Pierburg Gmbh Kontaktbrück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schalter eines hochvoltschützes oder hochvoltrelai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8206A (en) * 1973-07-18 1974-11-12 Essex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magnetic solenoid with improved contact antibounce means
CN103430271A (zh) * 2011-03-22 2013-12-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104704598A (zh) * 2012-12-05 2015-06-10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3699C2 (de) * 1978-03-30 1986-08-28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romagnetischer Schalter, insbesondere für Andrehvorrichtungen von Brennkraftmaschinen
EP0162952B2 (de) 1984-03-31 1992-12-23 Square D Company (Deutschland) Gmbh Schaltbrücke für elektrische Schaltgeräte, insbesondere für Schütze
FR2717003B1 (fr) * 1994-03-04 1996-04-12 Radiall Sa Dispositif de commutation pour ouvrir et fermer une ligne électrique.
JPH10116540A (ja) * 1996-10-11 1998-05-06 Nec Shizuoka Ltd 小型電子機器のシーソ型押釦スイッチ
FR2813988B1 (fr) * 2000-09-08 2003-10-17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 Dispositif de coupure d'un appareil interrupteur
JP2002278695A (ja) * 2001-03-15 2002-09-27 Hosiden Corp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5359960B2 (ja) * 2010-03-30 2013-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器
DE102012201967B4 (de) 2012-02-09 2019-01-1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chaltkontaktbaugruppe sowie Bausatz und Montageverfahren hierfü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8206A (en) * 1973-07-18 1974-11-12 Essex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magnetic solenoid with improved contact antibounce means
CN103430271A (zh) * 2011-03-22 2013-12-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104704598A (zh) * 2012-12-05 2015-06-10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11863A1 (en) 2017-01-12
JP2017022101A (ja) 2017-01-26
EP3116015A1 (en) 2017-01-11
US10020129B2 (en) 2018-07-10
JP6905801B2 (ja) 2021-07-21
DE102015212817A1 (de) 2017-01-12
CN106340407B (zh) 2020-02-14
EP3116015B1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5340B2 (ja) 電気的切り替え要素用のコンタクトブリッジ構成
CN106340407A (zh) 用于电气开关元件的触桥布置
US8485489B2 (en)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seats
US10340668B2 (en) Stackable module
CN102543587A (zh) 电磁开关的活动触头组件
CN104115248B (zh) 具有开关接触桥和接触桥保持构件的开关触头子组件
CN10252976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托
EP2450228A2 (de) Fahrzeugsitz
ITTO950181A1 (it) Pannello per sedile, in particolare per il sedile del guidatore di un veicolo commerciale
CN104768800B (zh) 用于操作元件的操纵组件、转向柱开关杆以及转向柱组件
US10487899B2 (en) Canted coil spring shock absorber
KR20190058633A (ko) 페달력 시뮬레이터 장치
US20060054477A1 (en) Mechanical locking device for contactors, and auxiliary tool therefor
KR101806573B1 (ko) 노브와 레버의 조립체
JP2011204550A (ja) 操作装置
KR100700732B1 (ko) 커넥터하우징
CN114206160B (zh) 用于固定抽屉的装置
JP2021045804A (ja) 治具
CN101937792A (zh) 安装开关的开关机构
KR200480158Y1 (ko) 셀프 클리닝 기능을 구비한 보조 스위치
CN114206160A (zh) 用于固定抽屉的装置
JP2002509333A (ja) 電気的な切換え装置のためのマルチプルブレーク形のコンタクト装置
JP4705734B2 (ja) ガイド装置
KR20160137706A (ko) 복합 접점 스위치
US11664609B2 (en) Conductor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