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9120B -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9120B
CN106339120B CN201610531780.1A CN201610531780A CN106339120B CN 106339120 B CN106339120 B CN 106339120B CN 201610531780 A CN201610531780 A CN 201610531780A CN 106339120 B CN106339120 B CN 106339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etection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17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9120A (zh
Inventor
仓泽隼人
石崎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339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9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9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9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对静电等电磁噪声的耐性的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具备:基板;触摸检测电极,其设于与上述基板平行的面上,具有多根金属配线,多根上述金属配线以设置间隔的方式配置;以及导电层,其具有比上述金属配线高的薄层电阻值,与上述金属配线连接并与上述金属配线重叠。

Description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检测外部接近物体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和触摸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被称为所谓的触摸面板的、能检测外部接近物体的触摸检测装置受到关注。触摸面板在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上装配或者一体化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中使用。并且,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装置中显示各种按钮图像等从而能使触摸面板取代通常的机械式按钮进行信息输入。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实现薄型化、大画面化或高清晰度化而在触摸检测电极中使用金属材料、能实现触摸检测电极的低电阻化并且抑制图案的视认性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1099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具有窄宽度的金属配线,触摸检测电极的面积小。因此,在来自外部的静电等电磁噪声与触摸检测电极重叠的情况下,触摸检测电极所带的电荷不易向外部流动,触摸检测精度或者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对静电等电磁噪声的耐性的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触摸检测装置具备:基板;触摸检测电极,其设于与上述基板平行的面上,具有多根金属配线,多根上述金属配线以设置间隔的方式配置;以及导电层,其具有比上述金属配线高的薄层电阻值,与上述金属配线连接并与上述金属配线重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触摸检测装置;多个像素电极,其在与上述基板平行的面上与上述触摸检测电极相对并按矩阵配置;以及显示功能层,其基于图像信号发挥图像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等价电路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等价电路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驱动信号和触摸检测信号的波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模块的一例的、表示驱动电极的一例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模块的一例的、表示触摸检测电极的一例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的像素排列的电路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的排列与彩色滤光片的颜色区域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的驱动电极和触摸检测电极的一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1帧期间的显示动作期间和触摸检测动作期间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层和触摸检测电极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的示意平面图。
图16是表示触摸检测电极相对于导电层的配置面积率与触摸检测动作的关系的表。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
图20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局部地放大后表示的示意平面图。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2是用于说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用于说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驱动信号和触摸检测信号的波形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
图26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放大后表示的示意平面图。
图27是图26的用B-B线切断后从箭头方向观看时的示意截面图。
图2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另外,在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容易地设想的、实质上相同的内容。而且,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素能适当地进行组合。此外,公开终究仅为一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关于保护发明的宗旨的适当变更而能容易地想到的内容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另外,为了进一步明确说明,附图与实际的方式相比,有时示意性地表示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其终究是一例,不对本发明的解释进行限定。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关于已出的图对与前述内容同样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有时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具备: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控制部11、栅极驱动器12、源极驱动器13、驱动电极驱动器14以及触摸检测部40。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是内置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是将作为显示元件使用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20和检测触摸输入的触摸检测装置即触摸面板30实现了一体化的装置。此外,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也可以是在显示面板20上装配了触摸面板30的、所谓的单元上(on-cell)类型的装置。此外,显示面板20例如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20如后所述是根据从栅极驱动器12供应的扫描信号Vscan以每次1水平线的方式依次扫描而进行显示的元件。控制部11是进行控制使得基于从外部供应的视频信号Vdisp对栅极驱动器12、源极驱动器13、驱动电极驱动器14和触摸检测部40分别供应控制信号而使它们相互同步地动作的电路。
栅极驱动器12具有基于从控制部11供应的控制信号依次选择作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的显示驱动的对象的1水平线的功能。
源极驱动器13是基于从控制部11供应的控制信号对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的、后述的各子像素SPix供应像素信号Vpix的电路。
驱动电极驱动器14是基于从控制部11供应的控制信号对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的、后述的驱动电极COML供应驱动信号Vcom的电路。
触摸面板30基于静电电容型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动作,通过相互静电电容方式进行触摸检测动作,检测外部的导体相对于显示区域的接触或者接近。
触摸检测部40是基于从控制部11供应的控制信号和从触摸面板30供应的触摸检测信号Vdet1来检测对触摸面板30的触摸的有无的电路。另外,触摸检测部40在有触摸的情况下求出进行触摸输入的坐标等。该触摸检测部40具备: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A/D转换部43、信号处理部44、坐标抽取部45以及检测定时控制部46。
如上所述,触摸面板30基于静电电容型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动作。在此,参照图2~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的基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图2是用于说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等价电路的例子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说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等价电路的例子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驱动信号和触摸检测信号的波形的一例的图。此外,在以下说明中,说明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情况,但不限于手指,也可以是包括例如手写笔等导体的物体。
例如如图2所示,电容元件C1具备隔着电介质D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驱动电极E1和触摸检测电极E2。如图3所示,电容元件C1的一端与交流信号源(驱动信号源)S连接,另一端与电压检测器(触摸检测部)DET连接。电压检测器DET例如是图1所示的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所包含的积分电路。
在从交流信号源S对驱动电极E1(电容元件C1的一端)施加规定的频率(例如数kHz~数百kHz程度)的交流矩形波Sg时,经由与触摸检测电极E2(电容元件C1的另一端)侧连接的电压检测器DET呈现图6所示的输出波形(触摸检测信号Vdet1)。此外,该交流矩形波Sg相当于从驱动电极驱动器14输入的驱动信号Vcom。
在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触摸面板的状态(非接触状态)下,如图2和图3所示,与对电容元件C1的充放电相伴地,与电容元件C1的电容值相应的电流I0流动。图3所示的电压检测器DET将与交流矩形波Sg相应的电流I0的变动转换为电压的变动(实线的波形V0(参照图6))。
另一方面,在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接触状态)下,如图4所示,由手指形成的静电电容C2由于与触摸检测电极E2接触或者位于触摸检测电极E2的附近,位于驱动电极E1和触摸检测电极E2之间的边缘的量的静电电容被阻挡。因此,电容元件C1作为电容值比非接触状态的电容值小的电容元件C1'起作用。并且,若是图5所示的等价电路,则在电容元件C1'中电流I1流动。如图6所示,电压检测器DET将与交流矩形波Sg相应的电流I1的变动转换为电压的变动(虚线的波形V1)。在这种情况下,波形V1与上述波形V0相比振幅变小。由此,波形V0与波形V1的电压差分的绝对值|ΔV|根据手指等从外部接触或者接近的导体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此外,为了精度良好地检测波形V0和波形V1的电压差分的绝对值|ΔV|,电压检测器DET通过电路内的开关与交流矩形波Sg的频率相应地进行设有重置电容器的充放电的期间Reset的动作,这是更优选的。
图1所示的触摸面板30根据从驱动电极驱动器14供应的驱动信号Vcom以每次1检测块的方式依次扫描,进行基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
触摸面板30从多个后述的触摸检测电极TDL经由图3或者图5所示的电压检测器DET按每一检测块输出触摸检测信号Vdet1,将其供应到触摸检测部40的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
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将从触摸面板30供应的触摸检测信号Vdet1放大。此外,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也可以具备将触摸检测信号Vdet1所包含的高频成分(噪声成分)除去而输出的低通模拟滤波器即模拟LPF(Low Pass Filter)。
A/D转换部43按与驱动信号Vcom同步的定时将从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输出的模拟信号分别采样后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部44具备将A/D转换部43的输出信号所包含的、对驱动信号Vcom进行了采样的频率以外的频率成分(噪声成分)降低的数字滤波器。信号处理部44是基于A/D转换部43的输出信号检测对触摸面板30的触摸的有无的逻辑电路。信号处理部44进行仅取出基于手指的检测信号的差分的处理。基于该手指的差分的信号是上述波形V0与波形V1的差分的绝对值|ΔV|。信号处理部44也可以进行将每1检测块的绝对值|ΔV|平均化的运算,求出绝对值|ΔV|的平均值。由此,信号处理部44能降低由噪声带来的影响。信号处理部44将检测出的基于手指的差分的信号与规定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若不到该阈值电压,则判断为外部接近物体是非接触状态。另一方面,信号处理部44将检测出的数字电压与规定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若是阈值电压以上,则判断为外部接近导体的接触状态。这样触摸检测部40能进行触摸检测。
坐标抽取部45是在由信号处理部44检测出触摸时求出该触摸面板坐标的逻辑电路。检测定时控制部46进行控制使得A/D转换部43、信号处理部44和坐标抽取部45同步地动作。坐标抽取部45将触摸面板坐标作为检测信号输出Vout输出。
图7和图8是表示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模块的一例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驱动电极的一例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触摸检测电极的一例的平面图。
如图7所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具备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21和挠性印刷基板72。TFT基板21形成有搭载COG(Chip On Glass:玻璃上芯片)19、并与显示面板20(参照图1)的显示区域10a和包围显示区域10a的边框区域10b对应的区域。COG19是安装于TFT基板21的IC驱动器的芯片,内置有图1所示的控制部11、栅极驱动器12、源极驱动器13等、显示动作所需的各电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极驱动器14也可以形成于作为玻璃基板的TFT基板21。COG19和驱动电极驱动器14设于边框区域10b。此外,COG19也可以内置驱动电极驱动器14。在这种情况下,能缩窄边框区域10b。挠性印刷基板72与COG19连接,经由挠性印刷基板72从外部将视频信号Vdisp或电源电压供应到COG19。
如图7所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在与显示区域10a重叠的区域中设有多个驱动电极COML。多个驱动电极COML分别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延伸,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长边的方向以设置间隔的方式排列。多个驱动电极COML分别与驱动电极驱动器14连接。
如图8所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还具备玻璃基板31和挠性印刷基板71。玻璃基板31在图7所示的TFT基板21的表面的垂直方向与TFT基板21相对。如图8所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在与显示区域10a重叠的区域中设有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分别在与图7所示的驱动电极COML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在驱动电极COML的延伸方向以设置间隔的方式排列。即,多个驱动电极COML和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以立体交叉的方式配置,在相互重叠的部分形成静电电容。
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如后所述在进行显示动作时,以每次1水平线的方式进行依次扫描。即,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与沿着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的1边的方向平行地进行显示扫描(参照图8)。一方面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在进行触摸检测动作时从驱动电极驱动器14对驱动电极COML依次施加驱动信号Vcom从而以每次1检测线的方式进行依次扫描。即,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与沿着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的其它边的方向平行地进行触摸检测扫描(参照图7)。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TDL具有多根金属配线33a~33d。金属配线33a~33d分别具有相对于与显示区域10a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倾斜的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相互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在与显示区域10a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反复交替地配置,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通过弯曲部33r、弯曲部33s折返连接。这样金属配线33a~33d形成为具有弯曲部33r、弯曲部33s的锯齿线或者波浪线。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是直线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曲线状。
多根金属配线33a~33d分别是窄宽度,在显示区域10a中,在与金属配线33a~33d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显示区域10a的短边方向)以相互设置间隔的方式配置。多根金属配线33a~33d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配置于边框区域10b的焊盘部34a、34b连接。由此,多根金属配线33a~33d被相互电连接,作为1个触摸检测电极TDL发挥功能。多个焊盘部34b分别连接着配线37,触摸检测电极TDL和挠性印刷基板71被配线37连接。
金属配线33a~33d由铝(Al)、铜(Cu)、银(Ag)、钼(Mo)或者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1种金属材料形成。另外,金属配线33a~33d也可以设为将上述金属材料使用1种以上并层叠有多个的层叠体。铝(Al)、铜(Cu)、银(Ag)或者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1种金属材料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是比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光性导电氧化物低的电阻。铝(Al)、铜(Cu)、银(Ag)或者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1种金属材料与ITO等透光性导电氧化物相比具有遮光性,因此存在透射率降低的可能性或者触摸检测电极TDL的图案被看到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触摸检测电极TDL具有多个宽度窄的金属配线33a~33d,金属配线33a~33d以设置比线宽大的间隔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实现低电阻化和不可视化。其结果是,触摸检测电极TDL能实现低电阻化,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能实现薄型化、大画面化或高清晰度化。
优选金属配线33a~33d的宽度处于2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其原因是,若金属配线33a~33d的宽度是10μm以下,则显示区域10a中的覆盖开口部的面积变小,上述开口部是通过黑矩阵或者后述的扫描信号线GCL和像素信号线SGL无法抑制光的透射的区域,损害开口率的可能性变低。另外,若金属配线33a~33d的宽度为2μm以上,则形状稳定,断线的可能性低。
图9是表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如图9所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具备:像素基板2;在与该像素基板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相对配置的相对基板3;以及插设于像素基板2和相对基板3之间的液晶层6。
像素基板2包括:作为电路基板的TFT基板21;以矩阵状配设于该TFT基板21的上方的多个像素电极22;形成在TFT基板21和像素电极22之间的多个驱动电极COML;以及使像素电极22和驱动电极COML绝缘的绝缘层24。在TFT基板21的下侧隔着粘接层66设有偏振板65。
相对基板3包括玻璃基板31和形成于该玻璃基板31的一面的彩色滤光片32。在玻璃基板31的另一面中设有导电层36,在导电层36上形成有作为触摸面板30的检测电极的触摸检测电极TDL。而且,在该触摸检测电极TDL上,设有用于保护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金属配线33a~33d的保护层38。保护层38能使用丙烯酸系树脂等透光性树脂。在保护层38上隔着粘接层39设有偏振板35。
TFT基板21与玻璃基板31通过间隔物61设置规定的间隔相对配置。在被TFT基板21、玻璃基板31和间隔物61包围的空间设有液晶层6。液晶层6根据电场的状态调制经过其的光,例如使用应用包括FFS(边缘场切换)的IPS(面内切换)等横电场模式的液晶的显示面板。此外,也可以在图9所示的液晶层6和像素基板2之间以及液晶层6和相对基板3之间分别配设取向膜。
如图9所示,在玻璃基板31的上方设有导电层36,在导电层36上设有触摸检测电极TDL(金属配线33a~33d)。导电层36与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金属配线33a~33d直接连接,与金属配线33a~33d重叠。导电层36形成于玻璃基板31的大致整个面,涵盖显示区域10a的整个面和边框区域10b(参照图8)而连续地设置。即,导电层36具有与金属配线33a~33d重叠的部分和不与金属配线33a~33d重叠的部分,不与金属配线33a~33d重叠的部分将相邻配置的金属配线33a~33d彼此连接。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优选导电层36设于与焊盘部34a、34b和配线37重叠的位置。
在未设置导电层36的情况下,当静电等电磁噪声从外部侵入时,由于金属配线33a~33d是低电阻且是窄宽度,因此金属配线33a~33d所带的电荷不易被除去。因此,存在由于金属配线33a~33d的静电而使液晶层6的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且显示面板20的显示质量降低的可能性、或者由于触摸检测信号Vdet1发生变化而使触摸面板30的触摸检测精度降低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将导电层36直接与金属配线33a~33d连接配置来提高上述静电除去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金属配线33a~33d连接而设有导电层36。导电层36与金属配线33a~33d直接连接并重叠,并且在俯视时在相邻的金属配线33a~33d之间连续地设置,具有比金属配线33a~33d大的面积。导电层36例如经由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的壳体等接地。因此,在静电等电磁噪声从外部侵入后使金属配线33a~33d带静电的情况下,金属配线33a~33d的静电也流到导电层36。因而,导电层36能在短时间内将金属配线33a~33d所带的静电除去。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能提高对静电等电磁噪声的耐性。
导电层36是包括例如氧化锡(SnO2)等氧化物的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导电层36可以使用例如特开2007-148201号公报、特开2013-142194号公报所记载的、以氧化锡(SnO2)和二氧化硅(SiO2)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层、以氧化镓(Ga2O3)、氧化铟(In2O3)和氧化锡(SnO2)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层、将ITO作为主要材料并含有硅(Si)的透光性的导电层等。以上述氧化物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导电层36不易使触摸检测电极TDL所包含的金属配线33a~33d变质或者腐蚀。
导电层36的薄层电阻值是例如109Ω/□以上、1013Ω/□以下,导电层36的薄层电阻值比金属配线33a~33d的薄层电阻值高。若是该薄层电阻值的范围,则金属配线33a~33d的静电流动至导电层36,能将静电在短时间内除去。而且,在多根金属配线33a~33d彼此之间连续地设有导电层36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触摸检测电极TDL彼此的短路,能基于触摸检测电极TDL和驱动电极COML之间的相互静电电容检测触摸输入。此外,所谓薄层电阻是指关于俯视时为正方形状的电阻体相对的2边之间的电阻值。导电层36的薄层电阻值能使用在玻璃基板31中通过溅射法等形成的导电层并且利用公知的四端子法来测定。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的像素排列的电路图。在图9所示的TFT基板21中,形成有图10所示的各子像素SPix的薄膜晶体管元件(以下为TFT元件)Tr、对各像素电极22供应像素信号Vpix的像素信号线SGL、驱动各TFT元件Tr的扫描信号线GCL等配线。像素信号线SGL和扫描信号线GCL在与TFT基板21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内延伸。
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20具有以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子像素SPix。子像素SPix分别具备TFT元件Tr和液晶元件LC。TFT元件Tr是通过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元件,在该例中,包括n沟道的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的TFT。TFT元件Tr的源极或者漏极中的一方与像素信号线SGL连接,栅极与扫描信号线GCL连接,源极或者漏极中的另一方与液晶元件LC的一端连接。液晶元件LC的一端与TFT元件Tr的源极或者漏极中的另一方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极COML连接。
子像素SPix通过扫描信号线GCL与显示面板20的属于相同行的其它子像素SPix相互连接。扫描信号线GCL与栅极驱动器12(参照图1)连接,从栅极驱动器12供应扫描信号Vscan。另外,子像素SPix通过像素信号线SGL与显示面板20的属于相同列的其它子像素SPix相互连接。像素信号线SGL与源极驱动器13(参照图1)连接,从源极驱动器13供应像素信号Vpix。而且,子像素SPix通过驱动电极COML与属于相同行的其它子像素SPix相互连接。驱动电极COML与驱动电极驱动器14(参照图1)连接,从驱动电极驱动器14供应驱动信号Vcom。即,在该例中,属于相同的一行的多个子像素SPix共有一个驱动电极COML。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COML的延伸方向与扫描信号线GCL的延伸方向平行。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COML的延伸方向不限于此,例如驱动电极COML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与像素信号线SGL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
图1所示的栅极驱动器12以依次扫描扫描信号线GCL的方式驱动。扫描信号Vscan(参照图1)经由扫描信号线GCL施加到子像素SPix的TFT元件Tr的栅极,子像素SPix中的1水平线作为显示驱动的对象被依次选择。另外,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通过源极驱动器13对属于1水平线的子像素SPix供应像素信号Vpix而以每次1水平线的方式进行显示。在进行该显示动作时,驱动电极驱动器14对与该1水平线对应的驱动电极COML施加驱动信号Vcom。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的排列与彩色滤光片的颜色区域的关系的示意图。图9所示的彩色滤光片32周期性地排列例如着色为红(R)、绿(G)、蓝(B)的3色的彩色滤光片的颜色区域32R、32G、32B。R、G、B的3色的颜色区域32R、32G、32B作为1组与上述图10所示的各子像素SPix对应,将颜色区域32R、32G、32B作为1组来构成像素Pix。如图9所示,彩色滤光片32在与TFT基板21垂直的方向与液晶层6相对。此外,彩色滤光片32若着色为不同的色,则也可以是其它色的组合。另外,彩色滤光片32不限于3色的组合,也可以是4色以上的组合。
如图11所示,触摸检测电极TDL的多根金属配线33a~33d按规定的节距配置,触摸检测电极TDL作为整体在与彩色滤光片32的各颜色区域32R、32G、32B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即,触摸检测电极TDL在与图10所示的像素信号线SGL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为了使各金属配线33a~33d不会遮挡彩色滤光片32的特定的颜色区域,金属配线33a~33d成为相互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被反复连接的锯齿线。金属配线33a~33d也可以是波浪线。细线片U1和细线片U2相对于与颜色区域32R、32G、32B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具有角度θ而相互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细线片U1、U2被连接的部位形成弯曲部33r、33s,金属配线33a~33d规则地设有弯曲部33r、33s。例如角度θ是5度以上且75度以下,优选是25度以上且40度以下,进一步优选是5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这样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金属配线33a~33d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彩色滤光片32的各颜色区域32R、32G、32B的延伸方向具有角度。其结果是,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金属配线33a~33d按顺序遮挡彩色滤光片32的各颜色区域32R、32G、32B,所以能抑制彩色滤光片32的特定颜色区域的透射率的降低。另外,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金属配线33a~33d也可以在优选的范围内具有变动地配置。即,触摸检测电极TDL也可以使金属配线33a~33d彼此的间隔不同。
图7和图9所示的驱动电极COML作为对显示面板20的多个像素电极22提供共用的电位的共用电极发挥功能,并且还作为触摸面板30进行基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时的驱动电极发挥功能。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的驱动电极和触摸检测电极的一构成例的立体图。触摸面板30包括设于像素基板2的驱动电极COML和设于相对基板3的触摸检测电极TDL。
驱动电极COML分割为在图12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条纹状的电极图案。触摸检测电极TDL包括具有在与驱动电极COML的电极图案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根金属配线(在图12中省略表示)的电极图案。并且,触摸检测电极TDL在与TFT基板21(参照图9)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与驱动电极COML相对。触摸检测电极TDL的各电极图案分别与触摸检测部40的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42的输入端连接(参照图1)。通过驱动电极COML和触摸检测电极TDL相互交叉的电极图案在其交叉部分产生静电电容。
驱动电极COML使用例如ITO等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此外,触摸检测电极TDL和驱动电极COML(驱动电极块)不限于按条纹状分割为多个的形状。例如触摸检测电极TDL和驱动电极COML也可以是梳齿形状。或者触摸检测电极TDL和驱动电极COML只要分割为多个即可,对驱动电极COML进行分割的狭缝的形状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根据该构成,在触摸面板30进行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动作时,驱动电极驱动器14驱动驱动电极COML使其作为驱动电极块以分时的方式依次扫描,由此依次选择驱动电极COML的1检测块。并且,从触摸检测电极TDL输出触摸检测信号Vdet1,由此进行1检测块的触摸检测。即,驱动电极块与上述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驱动电极E1对应,触摸检测电极TDL与触摸检测电极E2对应,触摸面板30根据该基本原理检测触摸输入。如图12所示,在触摸面板30中,相互交叉的触摸检测电极TDL和驱动电极COML将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构成为矩阵状。因而,涵盖触摸面板30的触摸检测面整体进行扫描,由此能检测发生来自外部的导体的接触或者接近的位置。
作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的动作方法的一例,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通过分时进行触摸检测动作(触摸检测期间)和显示动作(显示动作期间)。触摸检测动作和显示动作如何分开进行都可以,以下关于显示面板20的1帧期间(1F期间)、即在显示一画面量的视频信息所需的时间中分别将触摸检测动作和显示动作分割为多次进行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1帧期间的显示动作期间和触摸检测动作期间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1帧期间(1F)包括2个显示动作期间Pd1、Pd2和2个触摸检测动作期间Pt1、Pt2,上述各期间在时间轴上交替地配置为显示动作期间Pd1、触摸检测动作期间Pt1、显示动作期间Pd2、触摸检测动作期间Pt2。
控制部11(参照图1)经由栅极驱动器12和源极驱动器13对在各显示动作期间Pd1、Pd2内被选择的多个行的像素Pix(参照图10)供应像素信号Vpix。
另外,控制部11(参照图1)经由驱动电极驱动器14对在各触摸检测动作期间Pt1、Pt2内被选择的驱动电极COML(参照图12)供应触摸检测用的驱动信号Vcom。触摸检测部40基于从触摸检测电极TDL供应的触摸检测信号Vdet1进行触摸输入的有无和输入位置的坐标的运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极COML兼用显示面板20的共用电极,因此控制部11在显示动作期间Pd1、Pd2内经由驱动电极驱动器14对选择的驱动电极COML供应作为显示用的共用电极电位的驱动信号Vcom。
在触摸检测动作中未使用驱动电极COML、仅通过触摸检测电极TDL进行检测动作的情况下,在例如基于后述的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原理进行触摸检测的情况下,驱动电极驱动器14也可以对触摸检测电极TDL供应触摸检测用的驱动信号Vcom。
在图13中,在1帧期间(1F)内分为2次进行1画面量的视频显示,但也可以将1帧期间(1F)内的显示动作期间分为更多的次数。关于触摸检测动作期间,也可以在1帧期间(1F)中设置更多的次数。
触摸检测动作期间Pt1、Pt2既可以分别进行每次一画面的一半的触摸检测,也可以分别进行一画面量的触摸检测。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间断检测等。另外,也可以不将1帧期间(1F)中的显示动作和触摸检测动作分为多次而一次次地进行。
图1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层和触摸检测电极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4是图8的用A-A线切断后从箭头方向观看时的截面图。如图14所示,首先,在玻璃基板31的上表面使用上述包含氧化物的材料形成导电层36,在导电层36上使用上述金属材料形成金属层133(步骤ST1)。导电层36和金属层133能利用溅射法等在1个工序中连续地形成。
接着,在金属层133上形成抗蚀剂137(步骤ST2)。抗蚀剂137通过光刻形成图案,形成于与图8所示的金属配线33a~33d的图案重叠的位置。
之后,将从抗蚀剂137露出的部分金属层133通过蚀刻除去(步骤ST3)。与抗蚀剂137重叠的部分金属层133没有通过蚀刻被除去,形成为金属配线33a~33d的图案。在金属层133的蚀刻液中能使用磷酸系的蚀刻液、例如磷酸醋酸。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6使用上述包含氧化物的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包括多晶结构。因此,相对于金属层133的蚀刻液,导电层36的蚀刻率小于金属层133的蚀刻率。在将不与抗蚀剂137重叠的部分金属层133除去时,导电层36成为蚀刻阻挡物,可抑制蚀刻的进行。此时,不与抗蚀剂137重叠的部分导电层36稍微被蚀刻。
接着,通过除去抗蚀剂137而在导电层36上形成金属配线33a、33b的图案(步骤ST4)。此外,在图14中,示出金属配线33a、33b,但在玻璃基板31的整个面中可同时进行上述工序。由此,形成如图8所示的具有金属配线33a~33d的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
通过以上工序形成导电层36和金属配线33a、33b,由此如图14所示,导电层36具有与金属配线33a、33b重叠的第1部分36a和不与金属配线33a、33b重叠的第2部分36b。并且,导电层36的第1部分36a的厚度比第2部分36b的厚度厚。导电层36由于使用包含多晶结构的材料,因此相对于金属层133的蚀刻液不易被蚀刻。因而,导电层36的第1部分36a未被侧面蚀刻,具有与金属配线33a、33b大致相等的宽度或者稍大的宽度。因此,在导电层36和金属配线33a~33d上通过印刷等涂敷保护层38(参照图9)时能抑制在第1部分36a的侧面和保护层38之间产生空隙。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导电层36上形成金属配线33a、33b,因此导电层36和金属层133可通过溅射法等在1个工序中连续地形成(参照图14的步骤ST1)。因此,能抑制用于形成导电层36的溅射工序的增加,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实施例)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的示意平面图。图16是表示触摸检测电极的配置面积率与触摸检测动作的关系的表。图16的表1表示针对使金属配线33a~33d的线宽L和间隔宽度S变化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能否检测出手指等导体接触或者接近的位置。图16的“OK”表示能检测出触摸输入的位置,“NG”表示不易检测出触摸输入的位置。
此外,线宽L如图15所示表示与金属配线33a~33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间隔宽度S表示与金属配线33a~33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相邻的金属配线之间的距离。配置面积率表示触摸检测电极TDL(金属配线33a~33d)的面积相对于俯视时的导电层36的面积所占的比率。例如如用图15的虚线表示的区域S1所示,也可以将4根金属配线33a~33d的包括细线片U1、U2的区域设为单位面积。
如图16的表1所示,在将线宽L设为4μm的情况下,间隔宽度S是37.5μm以上,能检测出触摸输入的位置,在将线宽L设为10μm的情况下,间隔宽度S是90μm以上,能检测出触摸输入的位置。即,在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配置面积率是10%以下的情况下,能检测出触摸输入的位置。另外,在线宽L是2.25μm且间隔宽度S是250μm的情况下,即在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配置面积率是0.89%以上的情况下,能检测出触摸输入的位置。
如图16的表1所示,在线宽L是4μm、间隔宽度S是35μm以下的情况下,不易检测触摸输入的位置。在将线宽L设为10μm的情况下,间隔宽度S是80μm以下,不易检测触摸输入的位置。其原因是,在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配置面积率大于10%时,存在金属配线彼此经由导电层36导通,相邻的触摸检测电极TDL彼此的一部分导通的可能性。
如上所示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以与金属配线33a~33d连接的方式设置导电层36,从而能使侵入金属配线33a~33d的来自外部的静电等流到导电层36,并且通过将触摸检测电极TDL的配置面积率设为10%以下,从而能抑制触摸检测电极TDL彼此导通,能检测触摸输入位置。
(第2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如图17所示,触摸检测电极TDL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多根金属配线33a~33d。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A的不同点在于:在玻璃基板31上按触摸检测电极TDL、导电层36的顺序层叠。即,金属配线33a~33d设于玻璃基板31的上方,导电层36至少设于金属配线33a~33d上。
如图17所示,导电层36设于玻璃基板31的大致整个面,在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焊盘部34a、34b和配线37上重叠。在导电层36的外周的一部分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36c,在与凹部36c重叠的位置,配线37的一部分露出。在凹部36c的位置露出的配线37和挠性印刷基板71被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导电层36在相邻的金属配线33a~33d之间连续地设置,且与金属配线33a~33d直接连接并与金属配线33a~33d重叠。导电层36具有比金属配线33a~33d大的面积。因此,在静电等电磁噪声从外部侵入并与金属配线33a~33d重叠的情况下,金属配线33a~33d所带的静电也流到导电层36。因而,导电层36能将金属配线33a~33d所带的静电在短时间内除去。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A对静电等来自外部的噪声的耐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6设于金属配线33a~33d上,因此兼有保护金属配线33a~33d的保护层的功能。因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A能省略图9所示的保护层38,在导电层36上隔着粘接层39设有偏振板35。另外,在金属配线33a~33d和粘接层39之间设有导电层36,因此可抑制由粘接层39的成分导致的对金属配线33a~33d的腐蚀等。另外,作为粘接层39使用的材料的制约变少。
导电层36也可以使用上述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通过溅射法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与金属配线33a~33d不同的工序形成。另外,导电层36也可以使用包含上述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的树脂材料并通过印刷法等涂敷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第3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图20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局部地放大后表示的示意平面图。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1A中,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10的驱动电极COML作为对显示面板20的多个像素电极22提供共用的电位的共用电极发挥功能,并且还作为触摸面板30进行基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时的驱动电极发挥功能。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在显示面板20上装配触摸面板30,触摸面板30进行基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TDLA包括按矩阵配置的多个小电极部TA。多个小电极部TA具有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延伸的多根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是锯齿线或者波浪线,是以与显示区域10a的短边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的形状。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长边的方向交替地排列,在显示区域10a的大致整个面中形成网眼状的金属配线。
如图19所示,金属配线33e、33f通过设于虚线51a所示的部位的狭缝和设于虚线51b所示的部位的狭缝与相邻的小电极部TA的金属配线33e、33f电分离。由此,多个小电极部TA相互分开而以矩阵状配置。多个小电极部TA分别经由设于边框区域10b的配线37A与挠性印刷基板71连接。多个小电极部TA分别作为触摸检测电极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能基于多个小电极部TA的自静电电容检测来自外部的导体的接触或者接近。多个小电极部TA分别构成静电电容触摸传感器,在显示区域10a中以矩阵状配置,因此能通过涵盖触摸面板30的触摸检测面整体而进行扫描来检测发生来自外部的导体的接触或者接近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22~图2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的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图22是用于说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3是用于说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的、表示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驱动信号和触摸检测信号的波形的一例的图。此外,图22和图23一并示出检测电路。
如图22所示,在手指没有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下,对触摸检测电极E2施加规定的频率(例如数kHz~数百kHz程度)的交流矩形波Sg。触摸检测电极E2具有静电电容C3,与静电电容C3相应的电流流动。电压检测器DET将与交流矩形波Sg相应的电流的变动转换为电压的变动(实线的波形V4(参照图24))。
接着,如图23所示,在手指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下,手指和触摸检测电极E2之间的静电电容C4施加到触摸检测电极E2的静电电容C3。因而,在对触摸检测电极E2施加交流矩形波Sg时,与静电电容C3和C4相应的电流流动。如图24所示,电压检测器DET将与交流矩形波Sg相应的电流的变动转换为电压的变动(虚线的波形V5)。并且,分别对所得到的波形V4和波形V5的电压值进行积分,比较上述值,由此能辨别手指向触摸检测电极E2的接触或者接近的有无。此外,在图24中,也可以是关于波形V4和波形V5求出直至降低到规定的基准电压的期间并比较上述期间等的方法。
具体地说,如图22和图23所示,触摸检测电极E2是能通过开关SW1和开关SW2与电源和电压检测器DET分别分开的构成。在图24中,在时刻T01的定时,交流矩形波Sg使相当于电压V0的电压电平上升。此时,开关SW1接通,开关SW2断开。因此触摸检测电极E2的电压也上升到电压V0。接着,在时刻T11的定时之前将开关SW1断开。此时虽然触摸检测电极E2是浮置状态,但是通过触摸检测电极E2的静电电容C3(参照图22)或者触摸检测电极E2的静电电容C3加上由手指等的接触或者接近导致的静电电容C4所得到的电容(C3+C4、参照图23)使触摸检测电极E2的电位可维持V0。而且,在时刻T11的定时之前使开关SW3接通并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使其断开而使电压检测器DET重置。通过该重置动作使输出电压成为与Vref大致相等的电压。
接下来,在时刻T11的定时使开关SW2接通时,电压检测器DET的反转输入部成为触摸检测电极E2的电压V0,之后,电压检测器DET的反转输入部根据触摸检测电极E2的静电电容C3(或者C3+C4)和电压检测器DET内的电容C5的时间常数而降低到基准电压Vref。此时,由触摸检测电极E2的静电电容C3(或者C3+C4)积蓄的电荷移动到电压检测器DET内的电容C5,因此电压检测器DET的输出上升(Vdet2)。电压检测器DET的输出(Vdet2)在手指等没有接近触摸检测电极E2时,成为用实线表示的波形V4,使得Vdet2=C3×V0/C5。在被施加由手指等的影响带来的电容时,成为用虚线表示的波形V5,使得Vdet2=(C3+C4)×V0/C5。
之后,在触摸检测电极E2的静电电容C3(或者C3+C4)的电荷充分地移动到电容C5后的时刻T31的定时使开关SW2断开,使开关SW1和开关SW3接通,由此使触摸检测电极E2的电位成为与交流矩形波Sg为相同电位的低电平并且使电压检测器DET重置。此外,此时,使开关SW1接通的定时若是使开关SW2断开后且是时刻T02以前,则可以是任一定时。另外,使电压检测器DET重置的定时若是使开关SW2断开后且是时刻T12以前,则可以设为任一定时。将以上动作按规定的频率(例如数kHz~数百kHz程度)重复。能基于波形V4与波形V5的差分的绝对值|ΔV|来测定外部接近物体的有无(触摸的有无)。此外,触摸检测电极E2的电位如图24所示在手指等没有接近时成为V2的波形,在被施加由手指等的影响带来的静电电容C4时成为V3的波形。也能通过测定波形V2和波形V3分别下降到规定的电压VTH的时间来测定外部接近物体的有无(触摸的有无)。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30根据从图1所示的驱动电极驱动器14供应的驱动信号Vx对多个小电极部TA分别供应电荷,进行基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多个小电极部TA分别将触摸检测信号Vdet2输出到触摸检测部40,触摸检测部40进行触摸输入的有无和输入位置的坐标的运算。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详细的构成。此外,在图20中,将与图10所示的子像素SPix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扫描信号线GCL的延伸方向)作为第1方向Dx,将子像素SPix的排列方向(像素信号线SGL的延伸方向)作为第2方向Dy表示。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TDLA包括小电极部TA11、TA21、TA31、TA12、TA22、TA32。小电极部TA11包括在与相对基板3(参照图21)平行的平面上在第2方向Dy延伸的多根金属配线33e和多根金属配线33f。多根金属配线33e和多根金属配线33f构成为在第1方向Dx交替地并排并结合。多根金属配线33e和多根金属配线33f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使用上述金属材料。
在第1方向Dx排列的多根金属配线33e和多根金属配线33f中,金属配线33e的弯曲部与金属配线33f的弯曲部结合,形成交叉部TDX。多根金属配线33e和多根金属配线33f通过交叉部TDX导通。由此,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形成由细线片Ua和细线片Ub包围的包围区域mesh1。此外,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也可以不通过弯曲部连接。例如也可以由金属配线33e的细线片Ua的中间部和金属配线33f的细线片Ub的中间部连接并导通。此外,金属配线33e、33f延伸的方向是将1根金属配线33e、33f中的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连接的直线的方向。或者金属配线33e、33f延伸的方向是第2方向Dy。另外,金属配线33e、33f是锯齿线或者波浪线。小电极部TA21、TA31、TA12、TA22、TA32也具有与小电极部TA11同样的构成。
小电极部TA11通过配线部TB11与形成于边框区域10b的端子部TE1结合。配线部TB11构成为多个细线片Ua和多个细线片Ub在第2方向Dy交替地并排并结合,从小电极部TA11到边框区域10b在第2方向Dy延伸。小电极部TA21通过从小电极部TA21到边框区域10b在第2方向Dy延伸的配线部TB21与形成于边框区域10b的端子部TE2结合。小电极部TA12通过从小电极部TA12到边框区域10b在第2方向Dy延伸的配线部TB12与形成于边框区域10b的端子部TE4结合。小电极部TA22通过从小电极部TA22到边框区域10b在第2方向Dy延伸的配线部TB22与形成于边框区域10b的端子部TE5结合。配线部TB21、TB12、TB22与配线部TB11同样构成为多个细线片Ua和多个细线片Ub在第2方向Dy交替地并排并结合。此外,小电极部TA31位于显示区域10a的端部,因此构成小电极部TA31的金属配线33e、33f不通过配线部而与形成于边框区域10b的端子部TE3直接结合。同样地,构成小电极部TA32的金属配线33e、33f由于小电极部TA32位于显示区域10a的端部,所以不通过配线部而与形成于边框区域10b的端子部TE6直接结合。端子部TE1~TE6与图19所示的配线37A分别连接。
虚拟电极TDD包括细线片Uc和细线片Ud。细线片Uc具有与细线片Ua大致相同的形状。细线片Ud具有与细线片Ub大致相同的形状。细线片Uc与细线片Ua平行地配置,细线片Ud与细线片Ub平行地配置。另外,细线片Uc和细线片Ud以由2个细线片Uc和2个细线片Ud包围的包围区域mesh2的面积与包围区域mesh1相同的方式配置。由此,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的配置有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区域和未配置有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区域的遮光性的差变小,因此能降低易于看到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构成,第3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即使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中的一方金属配线的一部分变细、导通不可靠,由于通过交叉部TDX与另一方金属配线连接,因此也能提高触摸检测的准确率。
如图21所示,导电层36设于触摸检测电极TDLA和玻璃基板31之间,与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金属配线33e、33f直接连接并重叠。导电层36设于玻璃基板31的大致整个面,涵盖图19和图20所示的显示区域10a的整个面和边框区域10b连续地设置。即,导电层36与图20所示的各小电极部TA11~TA32、虚拟电极TDD和端子部TE1~TE6重叠。
即使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构成,由于设有导电层36,所以在静电从外部进入金属配线33e、33f的情况下,金属配线33e、33f的静电也流到导电层36。因此,能在短时间内除去金属配线33e、33f的静电。
另外,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具有多个虚拟电极TDD。虚拟电极TDD是不作为触摸检测电极发挥功能的电极,与各小电极部TA11~TA32、端子部TE1~TE6、配线部TB11~TB22分开配置。因此,在假设未设置导电层36的情况下,在静电从外部侵入虚拟电极TDD而虚拟电极TDD带电时,虚拟电极TDD的电荷不易流到外部。因此,将虚拟电极TDD的静电除去是困难的,由于虚拟电极TDD的静电而存在显示面板20的显示质量降低的可能性或触摸面板30的触摸检测精度降低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6与虚拟电极TDD连接,与虚拟电极TDD重叠设置,因此虚拟电极TDD的静电在导电层36中流动。因此,能将虚拟电极TDD的静电在短时间内除去。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对静电等电磁噪声的耐性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B基于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自静电电容进行触摸检测。因此,如图21所示,在TFT基板21上设有取代驱动电极COML(参照图9)的共用电极23。共用电极23是用于对显示面板20的多个像素电极22提供共用的电位的电极,在TFT基板21上连续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分时进行显示动作和基于自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动作。如上所述,在触摸检测期间Pt1、Pt2中,触摸检测电极TDLA供应驱动信号Vx。共用电极23在触摸检测期间Pt1、Pt2中可以不施加电压信号,而将电位设为非固定的浮置。另外,共用电极23也可以与驱动信号Vx同时施加与驱动信号Vx为相同电平的电压信号,作为主动屏蔽驱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取代共用电极23在TFT基板21侧设置驱动电极COML(参照图9),基于驱动电极COML和触摸检测电极TDLA的相互静电电容进行触摸检测。
(第4实施方式)
图2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图26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电极放大后表示的示意平面图。图27是图26的用B-B线切断后从箭头方向观看时的示意截面图。图2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2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C中,在与玻璃基板31平行的同一面上设有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
驱动电极COMLB包括多个小电极部TC。小电极部TC是菱形形状,多个小电极部TC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排列。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小电极部TC彼此被电桥部52连接。如图28所示,在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上设有保护层38,电桥部52设于保护层38上。驱动电极COMLB和电桥部52设于不同的层,通过设于保护层38的通孔38a电连接。1个驱动电极COMLB由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排列并由电桥部52连接的一列小电极部TC形成。并且,多个驱动电极COMLB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长边的方向排列。
触摸检测电极TDLB包括多个小电极部TD。小电极部TD是与驱动电极COMLB的小电极部TC大致相等的平面形状的菱形形状。多个小电极部TD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长边的方向排列,在与电桥部52重叠的位置相互连接。1个触摸检测电极TDLB由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长边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小电极部TD形成。并且,多个触摸检测电极TDLB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排列。
如图25所示,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具有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短边的方向延伸的多根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是锯齿线或者波浪线,是以与显示区域10a的短边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的形状。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在沿着显示区域10a的长边的方向交替地排列,在显示区域10a的大致整个面中形成网眼状的金属配线。多根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通过设于图25的沿着虚线51c、51d的位置的狭缝与位于其它小电极部TC的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电分离。驱动电极COMLB的小电极部TC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的小电极部TD包括通过狭缝分离的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
驱动电极COMLB在显示区域10a的长边侧与配线37B连接。另外,触摸检测电极TDLB在显示区域10a的短边侧与配线37B连接。配线37B设于边框区域10b,将驱动电极COMLB和挠性印刷基板71连接,将触摸检测电极TDLB和挠性印刷基板71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C基于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的相互静电电容进行外部的导体接触或者接近位置的检测。触摸面板30根据上述基于相互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检测的基本原理来检测触摸输入。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的详细的构成。如图26所示,驱动电极COMLB包括小电极部TC1、TC2、TC3。触摸检测电极TDLB包括小电极部TD1、TD2。触摸检测电极TDLB的小电极部TD1包括在第2方向Dy延伸的多根金属配线33g和多根金属配线33h。多根金属配线33g和多根金属配线33h构成为在第1方向Dx并排而结合。多根金属配线33g和多根金属配线33h用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使用上述金属材料。
在第1方向Dx排列的多根金属配线33g和多根金属配线33h中,金属配线33g的弯曲部和金属配线33h的弯曲部结合,形成交叉部TDX。多根金属配线33g和多根金属配线33h通过交叉部TDX导通。由此,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形成由细线片Ue和细线片Uf包围的包围区域mesh3。此外,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也可以不由弯曲部连接。例如也可以由金属配线33g的细线片Ue的中间部和金属配线33h的细线片Uf的中间部连接并导通。此外,金属配线33g、33h延伸的方向是将1根金属配线33g、33h中的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连接的直线的方向。或者金属配线33g、33h延伸的方向是第2方向Dy。另外,金属配线33g、33h是锯齿线或者波浪线。小电极部TD2和驱动电极COMLB的小电极部TC1、TC2、TC3也具有与小电极部TD1同样的构成。
如图26所示,小电极部TD1和小电极部TD2在与电桥部52重叠的位置由金属配线33g、33h连接。如图27所示,电桥部52与触摸检测电极TDLB隔着间隔配置于上方。驱动电极COMLB的小电极部TC1和小电极部TC2分别通过通孔38a内的连接电极52a与电桥部52连接。由此,小电极部TC1和小电极部TC2经由电桥部52连接。此外,电桥部52能使用ITO等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另外,连接电极52a能利用与电桥部52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序中形成。另外,电桥部52和连接电极52a也可以使用与金属配线33g、33h相同的金属材料。
相邻的小电极部TC2和小电极部TD1在图26的虚线51c、51d所示的部位通过设于金属配线33g、33h的狭缝电分离。同样地,相邻的小电极部TC2和TD2通过设于金属配线33g、33h的狭缝电分离。这样各小电极部TC和各小电极部TD分离,在驱动电极COMLB的小电极部TC和与小电极部TC相邻的触摸检测电极TDLB的小电极部TD之间形成静电电容。
如图28所示,导电层36与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直接连接并重叠。导电层36设于玻璃基板31的上方,在导电层36上设有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导电层36设于玻璃基板31的大致整个面,涵盖图25所示的显示区域10a和边框区域10b连续地设置。即,导电层36与图26所示的、各小电极部TC1~TC3、TD1、TD2的各金属配线33g、33h连接并重叠。
即使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检测电极TDLB的构成,由于与多根金属配线33g、33h直接连接并设有导电层36,因此在静电从外部侵入金属配线33g、33h的情况下,金属配线33g、33h的静电也流到导电层36。因此,能将金属配线33g、33h的静电在短时间内除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玻璃基板31平行的同一面上设有驱动电极COMLB和触摸检测电极TDLB。因此,如图22所示,在TFT基板21上设有取代驱动电极COML(参照图9)的共用电极23。共用电极23是用于对显示面板20的多个像素电极22提供共用的电位的电极,在TFT基板21上连续地设置。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所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终究仅为一例,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的适当的变更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能适当地变更金属配线33a~33h的形状、线宽、间隔宽度。另外,图20所示的金属配线33e和金属配线33f是以与第2方向Dy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图26所示的金属配线33g和金属配线33h是以与第2方向Dy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形状。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虽然在与触摸检测电极TDLA相同的平面上设置虚拟电极TDD,但是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1、1A、1C中,也可以设置虚拟电极TDD。例如既可以在图8所示的相邻的金属配线33a~33d彼此之间配置虚拟电极TDD,也可以在相邻的触摸检测电极TDL彼此之间配置虚拟电极TDD。另外,既可以在图26所示的由细线片Ue和细线片Uf包围的包围区域mesh3的内侧配置虚拟电极TDD,也可以将构成小电极部的金属配线33g、33h的一部分电分离而作为虚拟电极TDD。
附图标记说
1、1A、1B、1C 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2像素基板 3相对基板
6液晶层 10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部
10a显示区域 10b边框区域
11控制部 12栅极驱动器
13源极驱动器 14驱动电极驱动器
20显示面板 21TFT基板
22像素电极 30触摸面板
31玻璃基板 32彩色滤光片
33a~33h金属配线 33r、33s弯曲部
36导电层 36a第1部分
36b第2部分 36c凹部
37、37A、37B配线 38保护层
40触摸检测部 42触摸检测信号放大部
43A/D转换部 44信号处理部
45坐标抽取部 46检测定时控制部
52电桥部 133金属层
137抗蚀剂 COML、COMLB驱动电极
GCL扫描信号线 Pd显示期间
Pt触摸检测期间 Pix像素
SGL像素信号线 SPix子像素
TA、TA11~TA32、TC、TD 小电极部
TDL、TDLA、TDLB 触摸检测电极
TDX交叉部 Tr TFT元件
U1、U2、Ua、Ub、Uc、Ud、Ue、Uf 细线片
Vcom、Vx驱动信号 Vdet1、Vdet2触摸检测信号
Vdisp视频信号 Vpix像素信号
Vscan扫描信号
mesh1、mesh2、mesh3 包围区域

Claims (12)

1.一种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功能层,基于图像信号发挥图像显示功能;
触摸检测装置,包括
基板,
导电层,设于所述基板的上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整个面,和
触摸检测电极,设于与所述基板平行的面上,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包括多根金属配线,多根所述金属配线以彼此设置间隔的方式配置;
保护层;
粘接层,和
偏振板,通过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保护层上并位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的上方,
其中,所述金属配线设为与所述导电层重叠并且与所述导电层直接接触,所述导电层是连续的并且具有表面,所述表面作为整体与所述基板直接接触,
使得所述基板、具有比所述金属配线高的薄层电阻值的所述导电层、所述金属配线、所述保护层、所述粘接层和所述偏振板是以前述顺序、以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提供的,
所述导电层包括:
第1部分,其与所述金属配线直接接触并与所述金属配线重叠;和
第2部分,其在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中不与所述金属配线重叠;
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金属配线并且所述导电层包括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相比在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较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导电层的薄层电阻值是109Ω/□至1013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相对于用于显示图像的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导电层的俯视时的面积,所述金属配线的面积所占的面积率是1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金属配线通过蚀刻金属层而形成图案,针对所述金属层的蚀刻液,所述导电层的蚀刻率小于所述金属层的蚀刻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多根所述金属配线彼此之间的虚拟电极,所述虚拟电极与所述金属配线分开并且不作为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发挥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金属配线中的每一个具有锯齿线或者波浪线的形状;并且
所述虚拟电极设置在多根所述金属配线彼此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金属配线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第1方向形成第1角度设置的至少一个第1细线片和与所述第1方向形成第2角度设置的至少一个第2细线片,所述至少一个第1细线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2细线片彼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多个像素电极,在与所述基板平行的所述面上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相对并按矩阵形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驱动电极,设于与所述基板平行的所述面上,并且在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之间形成静电电容,其中
通过分时方式进行触摸检测动作和显示动作,所述触摸检测动作是对所述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并基于来自所述触摸检测电极的触摸检测信号检测触摸输入,所述显示动作是对所述像素电极供应像素信号并使所述显示功能层发挥图像显示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通过分时方式进行触摸检测动作和显示动作,所述触摸检测动作是对所述触摸检测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并基于来自所述触摸检测电极的触摸检测信号检测触摸输入,所述显示动作是对所述像素电极供应像素信号并使所述显示功能层发挥图像显示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板、所述导电层以及所述触摸检测电极配置在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偏振板之间。
CN201610531780.1A 2015-07-09 2016-07-07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339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7957 2015-07-09
JP2015137957A JP6694247B2 (ja) 2015-07-09 2015-07-09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9120A CN106339120A (zh) 2017-01-18
CN106339120B true CN106339120B (zh) 2020-05-12

Family

ID=5773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1780.1A Active CN106339120B (zh) 2015-07-09 2016-07-07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156929B2 (zh)
JP (1) JP6694247B2 (zh)
CN (1) CN106339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1078B2 (en) * 2014-04-14 2019-09-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5677096B (zh) * 2016-01-04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JP6842927B2 (ja) 2017-01-06 2021-03-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6849481B2 (ja) 2017-03-02 2021-03-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7390933B (zh) * 2017-07-28 2021-0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09491529B (zh) * 2017-09-12 2021-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US10318084B2 (en) * 2017-09-18 2019-06-1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trix electrode arrays
WO2019172053A1 (ja) * 2018-03-05 2019-09-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ホバー検出値を補正するタッチセンサ
CN109669576B (zh) * 2018-12-25 2022-04-1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
CN112684939B (zh) * 2019-02-01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KR102315144B1 (ko) * 2019-04-02 2021-10-21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10703954A (zh) * 2019-10-16 2020-0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20220076845A (ko) * 2020-12-01 2022-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7235A (ja) * 2011-09-30 2013-04-25 Fujifilm Corp 電極パターン、タッチ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13149232A (ja) * 2011-12-22 2013-08-01 Fujifilm Corp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3225296A (ja) * 2012-03-23 2013-10-31 Fujifilm Corp 導電性部材、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入力装置
JP2015115021A (ja) * 2013-12-16 2015-06-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3937B2 (ja) * 2006-09-28 2014-0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710859B2 (ja) * 2007-09-21 2015-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720857B2 (ja) 2008-06-18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0894710B1 (ko) * 2008-06-27 2009-04-24 (주) 월드비젼 윈도우 일체형 터치스크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675844B1 (ko) * 2010-06-10 2016-1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458443B2 (ja) * 2010-09-14 2014-04-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2121064A1 (ja) * 2011-03-08 2012-09-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抵抗膜式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抵抗膜式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に用いる電極シート
JP5778119B2 (ja) 2012-11-30 2015-09-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013397B2 (ja) * 2013-05-10 2016-10-25 サムソン 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センサ
JP5421493B1 (ja) 2013-07-17 2014-0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069622A (ja) * 2013-10-01 2015-04-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
JP5859598B2 (ja) * 2014-04-24 2016-0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7235A (ja) * 2011-09-30 2013-04-25 Fujifilm Corp 電極パターン、タッチ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13149232A (ja) * 2011-12-22 2013-08-01 Fujifilm Corp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3225296A (ja) * 2012-03-23 2013-10-31 Fujifilm Corp 導電性部材、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入力装置
JP2015115021A (ja) * 2013-12-16 2015-06-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10738A1 (en) 2017-01-12
US20190095035A1 (en) 2019-03-28
US10496223B2 (en) 2019-12-03
JP6694247B2 (ja) 2020-05-13
JP2017021531A (ja) 2017-01-26
CN106339120A (zh) 2017-01-18
US10156929B2 (en)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9120B (zh)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7179847B (zh) 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037911B (zh)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盖部件
US11182034B2 (e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787172B1 (ko) 터치 검출 기능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6919280B (zh) 检测装置及显示装置
JP6849481B2 (ja)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537784B (zh) A display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US8970532B2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037909B (zh)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JP2018112791A (ja)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7272941B (zh) 检测装置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