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2532B - 室内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内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2532B
CN106322532B CN201610808738.XA CN201610808738A CN106322532B CN 106322532 B CN106322532 B CN 106322532B CN 201610808738 A CN201610808738 A CN 201610808738A CN 106322532 B CN106322532 B CN 106322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door
blades
pai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87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2532A (zh
Inventor
八重樫正宽
镰田重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2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2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2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2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63Insulation for air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室内空调系统。包括多个室内单元(10A、10B)和控制部。多个室内单元(10A、10B)包括:形成有多个吹风口(37)的空调机主体;设置在吹风口(37)的、可独立地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角度的多个叶片;和检测室内单元(10A、10B)的下方有无人存在的人感传感器(42)。控制部在避风控制被室内空调系统的状态下,在多个室内单元(10A、10B)中的任一个的感传感器(42)检测出无人存在时,进行检测出无人存在的室内单元(10A、10B)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提供能够消除室内的温度不均的室内空调系统。

Description

室内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的室内空调系统,其在吹风口设置有各自能够独立地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角度的至少4个水平叶片(flap)。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室内顶棚的类型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099609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第5310792号公报中有公开。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室内单元包括控制部和人检测传感器。控制部在供暖运行开始时、人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人的情况下,对与检测到有人的空调对象区域对应的吹风口的水平叶片进行控制。由此,抑制直接吹着人的送风。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室内单元,与专利文献1的控制部同样,首先利用人检测传感器检测各吹风区域中是否有人。接着,在检测到有人时,控制部实施控制,将多个风向改变叶片之中的与检测到有人的吹风区域对应的风向改变叶片的风向角度设定为水平吹风的风向。
即,专利文献1的室内单元在人检测传感器设置可转动的开口部,使开口部转动。由此,对各空调对象区域中是否有人进行检测。此外,专利文献2的室内单元,在人检测传感器集合体设置有对各吹风区域中是否有人进行检测的多个人检测传感器。
但是,上述任意室内单元均利用人检测传感器对与4个吹风区域对应的区域中的人进行检测,因此传感器的构造复杂。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直接对着人送风且能够消除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室内空调系统。
即,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包括:设置于顶棚的多个室内单元;和进行多个室内单元的避风控制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控制部。多个室内单元包括:空调机主体,其沿下表面的周缘部形成有多个吹风口;多个叶片(flap,也可称为“摆叶”),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吹风口,各自可独立地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角度;和人感传感器,其对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下方有无人存在进行检测。控制部在避风控制被选择了的状态下,在多个室内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室内单元的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无人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出无人存在的室内单元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通过这样的结构,控制部在避风(防风)控制被选择的状态下,在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无人的情况下,对该室内单元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够防止直接对着人送风并消除室内温度的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的一例的纵截面图。
图2是从地板侧观看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时的俯视图。
图3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叶片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6A是对该实施方式中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时的叶片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6B是对该实施方式中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时的叶片的其他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供暖运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供冷动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室内空调系统。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的一例的纵截面图。图2是从地板侧观看室内单元的装饰板时的俯视图。图3是说明室内单元的叶片动作的部分截面图。
此外,下文中以顶棚设置型的室内空调系统为例来说明室内空调系统。此外,按照图1中示出的上方、下方以及侧面(侧方),说明各构成要素的配置。
即,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具有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棚11的室内单元10。室内单元10如图1所示,设置在顶棚11与设于顶棚11的下方的顶棚板(吊顶板)12之间的顶棚空间13之中。
室内单元10包括下表面(底面)14a开放的例如为箱形的空调机主体14。空调机主体14通过悬吊螺栓15以从顶棚(天花板)向下悬吊的状态设置。
在空调机主体14的内侧,配置有例如泡沫苯乙烯(注册商标)制的隔热部件16。隔热部件16以与空调机主体14的侧板17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配置。由此,能够防止空调机主体14的侧板17结露。
此外,空调机主体14在上板18的下表面安装有风扇电机(风扇马达)21。风扇电机21具有向下方延伸的、通过风扇电机21的驱动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22。在旋转轴22的下端部分安装有离心风扇23。风扇电机21和离心风扇23构成送风装置20。
离心风扇23包括为板形状且形成为环形状的主板24。主板24在中心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倒圆锥体形(倒圆锥台形)的电机收纳部25。
电机收纳部25收纳风扇电机21。风扇电机21的旋转轴22向下方延伸,其下端部分与电机收纳部25的底面25a连接。通过风扇电机21的驱动,使得与旋转轴22连接的离心风扇23旋转。
此外,主板24在下方设置有周面例如形成为弧形状的环状遮蔽部件(shroud)26。在主板24与遮蔽部件26的内周面之间一体地形成有在周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翼片27。
在遮蔽部件26的下方配置有开口部28。开口部28形成为环状,其周面例如形成为弧形状。
在送风装置20与隔热部件16之间,配置有在俯视时弯折形成为大致四边形(包括四边形)的热交换器30。热交换器30配置成包围送风装置20的侧面。
热交换器30在供冷运行时作为冷却介质(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在供暖运行时作为冷却介质的散热器发挥作用。热交换器30使吸入空调机主体14内部的室内空气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30在供冷运行时冷却空调室内的空气。另一方面,热交换器30在供暖运行时加热室内的空气。
此外,在热交换器30的下侧以与热交换器30的下表面30a对应的方式配置的排水盘31。排水盘31接受热交换器30上产生的排水,防止其落到地板上。此外,排水盘31在中央部分形成有送风装置20的吸气口32。
在空调机主体14的下表面,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有大致四边形(包括四边形)的装饰板33。装饰板33配置成覆盖空调机主体14的下表面14a的下侧开口。
装饰板33在中央部分形成有与排水盘31的吸气口32连通的吸气口34。在装饰板33上可装卸地安装有覆盖吸气口34的吸气栅35。在吸气栅35的空调机主体14侧设有过滤器36。过滤器36除去经装饰板33的吸气口34吸入到空调机主体14内的空气中的尘埃等。
此外,装饰板33形成有将由室内单元10空气调节后的空气送向室内的吹风口37。吹风口37设置于装饰板33的四边形的吸气口34的外侧的、沿着装饰板33的四边的位置。由此,室内空气通过借助于风扇电机21的旋转轴22而转动的离心风扇23,从装饰板33的吸气口34和排水盘31的吸气口32被吸入。此时,吸入的空气通过过滤器36而被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等。之后,空气通过热交换器30进行热交换,被调节至适当的温度。调节后的空气从装饰板33的吹风口37送向室内,调节室内的温度。
此外,在形成于装饰板33的四边的吹风口37,如图2和图3所示,设有变更(改变)风向的叶片38。另外,在总称叶片的情况下记作叶片38,在个别称呼叶片的情况下记作叶片38A和叶片38B,以下进行说明。
即,本实施方式的叶片38由相对配置的一对叶片38B(例如,第一对叶片)和另一对叶片38A(例如第二对叶片)2对叶片构成。一对叶片38B相对的方向与另一对叶片38A相对的方向正交。叶片38通过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的支承轴(未图示),支承于吹风口37的两短边。由此,叶片38以支承轴为中心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承。进一步,叶片38在背面(空调机主体14侧的面)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包括中央),设置有铰链部39。铰链部39通过叶片驱动电机40(参照图5)被驱动。由此,叶片38构成为通过叶片驱动电机40能各自独立地转动驱动。
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叶片38构成为能够按从第一阶段(F1)至第五阶段(F5)的5阶段进行角度调节,调节从吹风口37吹出的风向。第一阶段(F1)为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最小,向横向吹风的角度位置。第五阶段(F5)为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最大(接近铅垂方向)、向大致正下方吹风的角度。第二阶段(F2)到第四阶段(F4)对应于从最小角度逐渐变化至最大角度的中途阶段的角度位置。
此外,如图2所示,装饰板33在角部设置有地面温度传感器41和人感传感器42。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室内地面的温度。人感传感器42检测室内是否有人、以及人的位置。
如上所述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
以下,使用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配置于室内的具体示例。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
通常在1个空调室内在顶棚部分设置多个室内单元10。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例示设置两个室内单元10A和室内单元10B的状态。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在总称室内单元时记作室内单元10,在个别称呼室内单元时,记作室内单元10A和室内单元10B。
首先,如图4所示,室内单元10A、10B各自具有1个人感传感器42。室内单元10A、10B上搭载的人感传感器42检测各自的室内单元10A、10B下方的规定区域中是否有人。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室内单元10A和室内单元10B设置1个人感传感器42。由此能检测出室内单元10A和室内单元10B各自下方的区域中是否有人。
接着,使用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
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包括控制部45。控制部45例如由CPU和存储器等构成,基于规定(预设)的程序动作。控制部45对构成与控制部45连接的多个室内单元10的各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各设备例如是风扇电机21、叶片驱动电机40、地面温度传感器41、人感传感器42等。
以下以包括两台室内单元10A、10B的室内空调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室内单元10A、10B包括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的地面温度传感器41和检测室内的人的人感传感器42。
首先通过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通过人感传感器42检测是否有人,并向控制部45输入检测结果。控制部45基于所输入的检测结果,控制室内单元10A、10B的风扇电机21和叶片驱动电机40的动作。
同样,控制部45根据人感传感器42的检测结果,判断与室内单元10A、10B对应的下方的位置是否有人存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系统中,控制部45构成为能够实施避风控制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避风控制为使得不直接对着室内的人送风的控制。温度不均消除控制为搅拌室内的空气,消除室内的温度不均(即,温度分布不均)的控制。此外,避风控制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例如能够通过配置在室内的遥控器46的操作由使用者任意选择而执行。
以下对使用者用遥控器46选择了避风控制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用者选择了避风控制的情况下,首先,控制部45通过人感传感器42检测室内单元10的下方是否有人。此时,在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控制部45控制叶片38的角度,使得不对着检测到的室内单元10(相当于图4的室内单元10A)下方的人送风。具体而言,控制部45例如控制叶片38在第一阶段(F1)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进行送风。
另一方面,即使在选择上述的避风控制的情况下,在人感传感器42检测出室内单元10(相当于图4的室内单元10B)的下方没有人存在的情况下,控制部45使室内单元10B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具体而言,在图4所示的右侧设置的室内单元10A的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有人存在、左侧设置的室内单元10B的人感传感器42未检测到有人存在时,控制部45对室内单元10B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够消除对着人送风所引起的不适,并且能够使室内温度更加均匀。
以下,使用图6A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室内空调系统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一个例子。
图6A为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时的叶片的动作的图。
如图6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按照叶片38的转动位置由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这3个步骤构成。
具体而言,第一步骤为使彼此相对的一对叶片38B(例如第一对叶片)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使相对的另一对叶片38A(例如第二对叶片)转动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送风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的运行步骤。第二步骤为使所有的叶片38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送风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的运行步骤。第三步骤为使在第一步骤中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的一对叶片38B转动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同时,使在第一步骤中转动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的另一对叶片38A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送风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的运行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5首先依次执行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第三步骤。之后,控制部45按照相反顺序依次执行第三步骤、第二步骤、第一步骤进行送风。即,按照在第一步骤与第三步骤之间,夹着使所有叶片38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的第二步骤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消除室内空气的温度不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第一步骤和第三步骤中,采用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和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的组合进行送风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并非限定于此。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阶段(F1)至第五阶段(F5)之中,第一阶段(F1)和第二阶段设定为风不对着室内的人吹的角度。于是,在温度不均消除控制中,在下方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第三阶段(F3)作为风吹向人且角度最小的位置。因此,在叶片38的风向角度位置设定为例如6个阶段以上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第四阶段(F4)和第六阶段(F6)的角度位置组合,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此外,在设定为最大4个阶段(F4)的角度位置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第二阶段(F2)和第四阶段(F4)的角度位置组合,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接着,使用图6B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室内空调系统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其他动作的一个示例。
图6B为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时的叶片的其他动作的图。
在图6B所示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中,与图6A同样,按照叶片38的转动位置,由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这3个步骤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6B所示,第一步骤为使相邻的一对叶片38A、38B(例如第一对叶片)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相邻的另一对叶片38A、38B(例如第二对叶片)转动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送风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的运行步骤。与图6A同样,第二步骤为使全部叶片38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送风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的运行步骤。第三步骤为使在第一步骤中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的相邻的一对叶片38A、38B转动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并且使在第一步骤中转动至第三阶段(F3)的角度位置的相邻的另一对叶片38A、38B转动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送风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的步骤。
与图6A同样,控制部45首先依次执行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第三步骤。之后,控制部45按照相反顺序依次执行第三步骤、第二步骤、第一步骤进行送风。由此消除室内空气的温度不均。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除了上述第三阶段(F3)之外,也可以使叶片转动至例如第四阶段(F4)或者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朝向更下方送风。此外,也可以进行控制使得执行所谓的摇摆动作,即使叶片38在第一阶段(F1)至第五阶段(F5)的角度位置连续地往返动作。由此,同样能获得消除温度不均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执行本实施方式中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动作。
首先,参照图7说明通过室内单元10进行供暖运行时的控制动作。此时,作为室内单元10,不加以特别区别地进行说明,在室内配置多个例如室内单元10A、10B等。
图7为表示该实施方式中供暖运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控制部45在各室内单元10为供暖运行的状态下判断避风控制是否被选择(步骤ST1)。此时,在避风控制没有被选择的情况下(ST1为“否”),待机至避风控制被选择。
另一方面,在为避风控制被旋转的打开动作(ON动作)的情况下(ST1为“是”),通过各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42检测各室内单元10的下方是否有人存在(步骤ST2)。此时,在各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ST2为“是”),待机至检测到无人存在。
另一方面,在任意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42没有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ST2为“否”),通过没有检测到有人存在的室内单元10的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是否为18℃以下(步骤ST3)。此时,在地面温度超过18℃的情况下(步骤ST3为“否”),返回到步骤ST2,执行之后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到室内地面温度在一定温度(例如18℃)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T3为“是”),控制部45开始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步骤ST4)。
之后,当开始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时,控制部45开始计时(步骤ST5)。在执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期间,控制部45通过人感传感器42检测各室内单元10的下方是否有人存在(步骤ST6)。此时,例如在有人进入室内的情况下等,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人(步骤ST6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5直接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步骤ST8)。
另一方面,在人感传感器42未检测到人的情况下(步骤ST6为“否”),控制部45判断自开始温度不均消除控制起是否已经过例如10分钟(步骤ST7)。在未经过10分钟的情况下(步骤ST7为“否”),返回至步骤ST6,执行之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已经过10分钟的情况下(步骤ST7为“是”),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步骤ST8)。
之后,判断所谓的热关闭动作(thermo-off动作)、即停止热交换器30的压缩机的动作是否已被执行(步骤ST9)。在热关闭动作未被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T9为“否”),一直待机至热关闭动作被执行为止。
另一方面,在热关闭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T9为“是”),返回至步骤ST1,继续执行之后的动作。
如上所述地执行供暖运行时的控制动作。
接着,参照图8说明室内单元10进行供冷运行时的控制动作。此时,作为室内单元10,不加以特别区别地进行说明,在室内配置多个例如室内单元10A、10B等。
图8为表示该实施方式中供冷运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控制部45在各室内单元10为供冷运行的状态下,判断避风控制是否已被选择(步骤ST11)。此时,在避风控制没有被选择的情况下(ST11为“否”),待机至避风控制被选择为止。
另一方面,在为避风控制被选择的打开动作的情况下(S11为“是”),利用各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42检测各室内单元10的下方是否有人存在(步骤ST12)。此时,在各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ST12为“是”),待机至检测到无人存在为止。
另一方面,在任意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42没有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ST12为“否”),通过未检测到有人存在的室内单元10的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步骤ST13)。
具体而言,控制部45通过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是否在一定温度(例如设定温度+α℃(2℃到3℃左右))以上(步骤ST13)。此时,在地面温度不到一定温度的情况下(步骤ST3为“否”),返回至步骤ST12,执行之后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通过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到室内地面温度为一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T13为“是”),控制部45开始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步骤ST14)。
接着,当开始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时,控制部45开始计时(步骤ST15)。在执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期间,控制部45通过人感传感器42检测各室内单元10的下方是否有人存在(步骤ST16)。此时,在检测到有人的情况下(步骤ST16为“是”),控制部45立刻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步骤ST18)。
另一方面,在检测到无人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T16为“否”),控制部45判断自开始温度不均消除控制起是否已经过例如10分钟(步骤ST17)。在没有经过10分钟的情况下(步骤ST17为“否”),返回至步骤ST16,执行之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已经过10分钟的情况下(步骤ST17为“是”),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步骤ST18)。
之后,判断所谓的热关闭动作、即停止热交换器30的压缩机的动作是否已被执行(步骤ST19)。在热关闭动作没有被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T19为“否”),待机至热关闭动作被执行为止。
另一方面,在热关闭动作已被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T19为“是”),返回至步骤ST11,继续执行之后的动作。
如上所述地执行供冷运行时的控制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经过一定时间后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控制为例进行了说明,然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45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通过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地面温度,在地面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例如26℃)后,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够防止脚下等过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人感传感器42未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使未检测到有人的室内单元10执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并非限定于此。即,在未检测到有人存在的室内单元10与相邻配置的室内单元10之间的设置间隔狭窄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以下的不良情况。具体而言,例如在图4所示的未检测到有人存在的状态的室内单元10B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情况下,存在可能会对相邻配置的室内单元10A的下方的人送风的问题。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控制部45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相邻配置的室内单元10A侧的室内单元10B的叶片38仍然在避风控制的角度位置(如第一阶段(F1)或第二阶段(F2))继续送风;仅使室内单元10B的其他3个吹风口37的叶片38的角度位置转动,执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防止送出的风吹到相邻配置的室内单元10A下方的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5在避风控制已被选择的状态下,通过室内单元10的人感传感器42检测有无人存在。在未检测到有人的情况下,进行未检测到有人的室内单元10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防止送出的风吹到人。同时还能消除室内的温度的不均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5在未检测到有人存在的情况下,根据地面温度传感器41检测的地面温度,进行以下的控制。具体而言,在供暖运行时地面温度比一定温度(28℃)低的情况下,或者在供冷运行时地面温度比一定温度(25℃)高的情况下,执行未检测出人的室内单元10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即,在相对于设定温度产生一定的温度差的情况下,执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有效地消除室内空气的温度不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5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当从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时,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因此,可以不进行不必要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5在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期间通过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有人存在时,中止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防止直接对人送风。
以上虽然基于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包括:设置于顶棚(也称为“天花板”)的多个室内单元;和使多个室内单元进行避风控制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控制部。多个室内单元包括:空调机主体,其沿下表面的周缘部形成有多个吹风口;多个叶片,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吹风口,各自可独立地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角度;和人感传感器,其对室内单元的下方有无人存在进行检测。控制部,也可以在避风控制被选择了的状态下,在多个室内单元中的任意室内单元的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无人存在的情况下,使检测出无人存在的室内单元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够防止所送的风吹着人。同时,还能消除室内温度的不均匀。
此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还包括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的地面温度传感器。控制部在检测出无人存在、并且在通过地面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室内的地面温度在供暖运行时比预定温度低或者在供冷运行时比预定温度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检测出所述状态的室内单元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有效地消除室内空气的温度的不均匀。
此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部,也可以在从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时,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其结果是,能够使室内空调系统高效地运行。
此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部,也可以在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期间,在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有人存在的情况下,结束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由此能防止送出的风吹着人。
此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也可以构成为,多个叶片由相对配置的第一对叶片和相对配置的第二对叶片这2组叶片构成,2组叶片配置在彼此正交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的控制部,也可以通过依次进行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来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步骤使多个叶片之中的第一对叶片位于最下方的角度,并且使正交的第二对叶片位于中间位置的角度,所述第二步骤使多个叶片全部位于最下方的角度,所述第三步骤使第一对叶片位于中间位置的角度,并且使第二对叶片位于最下方的角度。
此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系统中,多个叶片由相邻配置的第一对叶片和相邻配置的第二对叶片这2组叶片构成。控制部也可以通过依次进行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来进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步骤使2组叶片之中的第一对叶片位于最下方的角度,并且使第二对叶片位于中间位置的角度,所述第二步骤使多个叶片全部位于最下方的角度,所述第三步骤使第一对叶片位于中间位置的角度,并且使第二对叶片位于最下方的角度。
由此,能防止送出的风吹着人,并且还能有效地消除室内温度的不均匀。

Claims (5)

1.一种室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顶棚的多个室内单元;和进行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避风控制和温度不均消除控制的控制部,
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包括:
空调机主体,其沿下表面的周缘部形成有多个吹风口;
多个叶片,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吹风口,各自可独立地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角度;和
人感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多个室内单元的下方有无人存在,
所述多个叶片由相对配置的第一对叶片和相对配置的第二对叶片这2组叶片构成,所述第一对叶片与第二对叶片配置在彼此正交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避风控制被选择了的状态下,在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无人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出无人存在的室内单元的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所述控制部通过依次进行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第三步骤、第二步骤、第一步骤来进行所述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在一定时间使所述第一对叶片位于最下方的角度,并且使所述第二对叶片位于中间位置的角度,
所述第二步骤在一定时间使所述多个叶片全部位于最下方的角度,
所述第三步骤在一定时间使所述第一对叶片位于中间位置的角度,并且使所述第二对叶片位于最下方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各自还包括检测室内的地面温度的地面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无人存在的情况下,对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地面温度传感器检测出所述室内的所述地面温度在供暖运行时比预定温度低或者在供冷运行时比预定温度高的所述室内单元进行所述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温度不均消除控制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时,结束所述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温度不均消除控制期间,在所述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有人存在的情况下,结束所述温度不均消除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叶片和所述第二对叶片相邻配置。
CN201610808738.XA 2015-05-20 2016-05-20 室内空调系统 Active CN1063225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2565 2015-05-20
JP2015102565A JP6767688B2 (ja) 2015-05-20 2015-05-20 室内空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2532A CN106322532A (zh) 2017-01-11
CN106322532B true CN106322532B (zh) 2021-01-19

Family

ID=56014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8738.XA Active CN106322532B (zh) 2015-05-20 2016-05-20 室内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8303B2 (zh)
EP (1) EP3096088B1 (zh)
JP (1) JP6767688B2 (zh)
CN (1) CN106322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351A (zh) * 2017-04-20 2017-06-23 广东高村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
WO2018229923A1 (ja) * 2017-06-15 2018-1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US20210080141A1 (en) * 2017-07-14 2021-03-18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system, device control system,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und information analysis system
JP2020506357A (ja) * 2017-08-25 2020-02-27 広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空調機室内機用の温度感知パッケージブラケットおよび空調機室内機
EP4321816A2 (en) * 2017-09-20 2024-02-14 LG Electronics Inc. Ceiling typ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8302729B (zh) * 2018-01-03 2020-06-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人体检测方法、人体检测设备和空调器
CN108302695B (zh) * 2018-01-03 2020-05-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人体检测方法、人体检测设备和空调器
JP7049167B2 (ja) * 2018-04-20 2022-04-06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8758802A (zh) * 2018-04-26 2018-1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KR102167891B1 (ko) * 2018-06-01 2020-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639774B1 (ko) * 2018-12-18 2024-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천장형 실내기
JP7329332B2 (ja) * 2019-02-06 2023-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20170289A1 (ja) * 2019-02-18 2020-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10108007B (zh) * 2019-05-16 2020-03-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出风设备扫风范围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WO2020240759A1 (ja) 2019-05-30 2020-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0274364A (zh) * 2019-06-28 2019-09-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送风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WO2021040634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Ozyegin Universitesi An adaptive vent system for providing localized and customized thermal comfort.
CN112361550B (zh) * 2020-10-29 202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JP7303449B2 (ja) * 2021-03-31 2023-07-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3819529A (zh) * 2021-08-31 2021-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柜机
CN113932369A (zh) * 2021-11-25 2022-01-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838484B (zh) * 2022-04-24 2024-01-23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0731A (ja) * 2002-10-31 2004-05-2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201488140U (zh) * 2009-08-22 2010-05-2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ifp空调器
JP2011185591A (ja) * 2010-02-15 2011-09-22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2725589A (zh) * 2010-01-26 2012-10-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顶置式室内单元
CN102759173A (zh) * 2011-04-26 2012-10-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运行方式的方法和空调
JP2013224755A (ja) * 2012-04-20 2013-10-31 Coron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912960A (zh) * 2013-01-07 2014-07-09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61152C (da) 1983-03-03 1991-11-11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 med egenskaber som human beta-nervevaekstfaktor og fremgangsmaade til fremstilling deraf, dna-isolat omfattende en sekvens som koder for polypeptidet, replicerbar udtrykkelsesvektor for dna-sekvensen, rekombinant vaertscelle transformeret med vektoren, farmaceutisk praeparat indeholdende polypeptidet og fremg. der omfatter anvendelsen af polypeptidet til fremst. af et farmaceutisk praeparat
JP4311212B2 (ja) * 2004-01-26 2009-08-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640801B1 (ko) * 2005-05-10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의 베인 제어방법
JP4537903B2 (ja) 2005-07-25 2010-09-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1584801B1 (ko) * 2008-12-23 2016-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484986B1 (en) * 2009-09-28 2020-08-05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trol device
JP5304574B2 (ja) * 2009-09-28 2013-10-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JP2011196666A (ja) 2010-03-24 2011-10-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099609A (ja) 2009-11-05 2011-05-19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5310792B2 (ja) 2010-01-26 2013-10-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天井設置型室内ユニット
JP5967358B2 (ja) * 2012-04-27 2016-08-1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用の制御回路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32998B2 (ja) 2012-06-22 2016-06-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161452B2 (ja) * 2013-07-24 2017-07-12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調機システム
JP6631826B2 (ja) 2015-01-28 2020-01-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室内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0731A (ja) * 2002-10-31 2004-05-2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201488140U (zh) * 2009-08-22 2010-05-2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ifp空调器
CN102725589A (zh) * 2010-01-26 2012-10-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顶置式室内单元
JP2011185591A (ja) * 2010-02-15 2011-09-22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2759173A (zh) * 2011-04-26 2012-10-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运行方式的方法和空调
JP2013224755A (ja) * 2012-04-20 2013-10-31 Coron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912960A (zh) * 2013-01-07 2014-07-09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88303B2 (en) 2019-05-14
EP3096088B1 (en) 2021-09-22
EP3096088A1 (en) 2016-11-23
JP6767688B2 (ja) 2020-10-14
CN106322532A (zh) 2017-01-11
US20160341438A1 (en) 2016-11-24
JP2016217618A (ja)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2532B (zh) 室内空调系统
JP693200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EP2530395B1 (en) Ceiling-mounte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975937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98788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73462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498598B2 (ja) 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方法
JP680899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841227B (zh) 顶棚嵌入型室内单元
JP5372671B2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吹出気流制御方法
WO201504541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1153725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天井設置型室内ユニット
JP6631832B2 (ja) 天井埋込型室内ユニット
JP200011112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3346204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20100089711A (ko) 바닥 공조방식의 냉난방 시스템
JP201007825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21728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618380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418147B2 (ja) 空調機
JP2014092287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その制御方法
KR102336631B1 (ko) 에어컨
JP682349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59288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16217693A (ja) 天井埋込型室内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