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2012A -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2012A
CN106292012A CN201610956665.9A CN201610956665A CN106292012A CN 106292012 A CN106292012 A CN 106292012A CN 201610956665 A CN201610956665 A CN 201610956665A CN 106292012 A CN106292012 A CN 106292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reflector plate
platform
side glue
lamin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66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2012B (zh
Inventor
曾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566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2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2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2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平台、裁切刀具以及第二贴合平台,其中第一贴合平台用于吸附单面胶的非胶合面,裁切刀具用于在第一贴合平台上对单面胶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第二贴合平台用于吸附反射片并将反射片移动至第一贴合平台的上方并下压,使得反射片的边缘与单面胶的胶合面相贴合。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贴合精准、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这些电子设备的边框越来越窄,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边框也势必要越来越窄,但是当边框变窄,背光模组存在边缘漏光的风险。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模组非光源侧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反射片20、导光板30、光学膜片组40、以及遮光胶带(口字胶)50等,光学膜片组40通过遮光胶带50固定在胶框10上,反射片20通过双面胶60贴于胶框10底面,显示屏70通过口字胶与背光模组贴合。
若背光模组边框过窄,光线容易从反射片20与胶框10的贴合处漏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可在背光模组4个侧边贴合黑色遮光单面胶80,该黑色遮光单面胶80可将背光模组边缘漏出的光线吸收,以达到防漏光的作用。
在贴合过程中,有其中一个步骤,如图2所示,就是将4条黑色遮光单面胶80贴合在反射片20背面。一般地,此过程可人工贴合,但是人工贴合效率和精度低,会增加产品不良率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贴合单面胶效率和精度低,会增加产品不良率和成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平台、裁切刀具以及第二贴合平台,其中第一贴合平台用于吸附单面胶的非胶合面,所述裁切刀具用于在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对所述单面胶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所述第二贴合平台用于吸附反射片并将所述反射片移动至所述第一贴合平台的上方并下压,使得所述反射片的边缘与所述单面胶的胶合面相贴合。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单面胶的非胶合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排布呈矩形框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的宽度与所述单面胶的宽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设有多个刀具切合槽,所述多个刀具切合槽用于接收所述裁切刀具下压切入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以对所述单面胶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刀具切合槽共有八条,在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的各边均设有两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设有反射片轮廓线,所述反射片轮廓线落在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内,所述反射片轮廓线用于在所述第二贴合平台下压所述反射片时辅助对位。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裁切刀具包括两个垂直刀片和设于所述两个垂直刀片上的压板。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用于拉动所述单面胶在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上方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贴合平台上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反射片,所述第二贴合平台的面积与所述反射片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贴合精准、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模组非光源侧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反射片各边贴设单面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进行单面胶贴合过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进行单面胶贴合过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进行单面胶贴合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平台100、裁切刀具300以及第二贴合平台400,其中第一贴合平台100用于吸附单面胶210的非胶合面,裁切刀具300用于在第一贴合平台100上对单面胶210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第二贴合平台400用于吸附反射片500并将反射片500移动至第一贴合平台100的上方并下压,使得反射片500的边缘与单面胶210的胶合面相贴合。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贴合平台100上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110,多个真空吸附孔110用于吸附单面胶210的非胶合面。
优选地,多个真空吸附孔110排布呈矩形框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具体的尺寸可根据反射片500的尺寸来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真空吸附孔110所形成的矩形框的宽度与单面胶210的宽度相同,以便判断单面胶210是否对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贴合平台100上设有多个刀具切合槽130,多个刀具切合槽130用于接收裁切刀具300下压切入第一贴合平台100以对单面胶210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具体地,刀具切合槽130共有八条,在多个真空吸附孔110所形成的矩形框的各边均设有两条。
优选地,第一贴合平台100上设有反射片轮廓线140,反射片轮廓线140落在多个真空吸附孔110所形成的矩形框内,反射片轮廓线140用于在第二贴合平台400下压反射片500时辅助对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裁切刀具300包括两个垂直刀片310和设于两个垂直刀片310上的压板320。由于反射片500通常是矩形状,包括长边和短边,因此,裁切刀具300通常为长、短两个规格,其中一个长的用于裁切反射片500的长边需要的单面胶210尺寸,另一个短的用于裁切反射片500的短边需要的单面胶210尺寸。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裁切刀具300的动作通过机械手来完成,以保证操作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贴合装置还包括滚轮220,滚轮220用于拉动单面胶210在多个真空吸附孔110所形成的矩形框上方移动。在具体实务中,单面胶210一般呈卷筒状,将卷筒状的单面胶210套置在滚轮220上即可。滚轮220的动作亦通过机械装置控制,具有预设的运动路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贴合平台400上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110,多个真空吸附孔110用于吸附反射片500,第二贴合平台400的面积优选与反射片500相同,第二贴合平台400的动作可通过机械装置控制,具有预设的运动路线。在第二贴合平台400将反射片500下压到第一贴合平台100后,将第一贴合平台100和第二贴合平台400的真空吸附关掉即完成了反射片500上的单面胶210贴合。当然,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可以多个同时使用,以便于批量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贴合精准、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平台、裁切刀具以及第二贴合平台,其中第一贴合平台用于吸附单面胶的非胶合面,所述裁切刀具用于在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对所述单面胶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所述第二贴合平台用于吸附反射片并将所述反射片移动至所述第一贴合平台的上方并下压,使得所述反射片的边缘与所述单面胶的胶合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单面胶的非胶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排布呈矩形框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的宽度与所述单面胶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设有多个刀具切合槽,所述多个刀具切合槽用于接收所述裁切刀具下压切入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以对所述单面胶进行预定长度的裁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切合槽共有八条,在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的各边均设有两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上设有反射片轮廓线,所述反射片轮廓线落在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内,所述反射片轮廓线用于在所述第二贴合平台下压所述反射片时辅助对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刀具包括两个垂直刀片和设于所述两个垂直刀片上的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用于拉动所述单面胶在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所形成的矩形框上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平台上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所述多个真空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反射片,所述第二贴合平台的面积与所述反射片相同。
CN201610956665.9A 2016-10-27 2016-10-27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Active CN106292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6665.9A CN106292012B (zh) 2016-10-27 2016-10-27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6665.9A CN106292012B (zh) 2016-10-27 2016-10-27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012A true CN106292012A (zh) 2017-01-04
CN106292012B CN106292012B (zh) 2019-07-12

Family

ID=5771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6665.9A Active CN106292012B (zh) 2016-10-27 2016-10-27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20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758A (zh) * 2017-12-24 2018-05-08 无锡市创恒机械有限公司 胶带贴附夹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0026768A1 (ja) * 2008-09-04 2012-02-02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029409A (zh) * 2011-10-03 2013-04-10 株式会社石山制作所 贴合装置
CN103287053A (zh) * 2013-06-07 2013-09-11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贴合触摸屏和背胶膜的模具
CN104723394A (zh) * 2014-12-25 2015-06-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精度柔性薄膜保形切割装置
CN205346461U (zh) * 2015-12-17 2016-06-29 深圳市鼎晖伟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贴胶纸的模切贴合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0026768A1 (ja) * 2008-09-04 2012-02-02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029409A (zh) * 2011-10-03 2013-04-10 株式会社石山制作所 贴合装置
CN103287053A (zh) * 2013-06-07 2013-09-11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贴合触摸屏和背胶膜的模具
CN104723394A (zh) * 2014-12-25 2015-06-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精度柔性薄膜保形切割装置
CN205346461U (zh) * 2015-12-17 2016-06-29 深圳市鼎晖伟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贴胶纸的模切贴合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758A (zh) * 2017-12-24 2018-05-08 无锡市创恒机械有限公司 胶带贴附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012B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006C (zh) 多个光学薄膜的粘合叠层及其制造方法
TWI621579B (zh) 光學膜連續供給裝置以及光學膜連續供給方法
US20120312470A1 (en) Rigid Panel Adhesion Method and a Smearing Module Utilized Thereby
CN104015465A (zh) 3d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
CN109878068A (zh) 一种软性片材的贴合方法和装置
CN106292012A (zh) 用于对反射片的边缘贴设单面胶的贴合装置
CN10479339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06597U (zh)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贴附遮光胶带的机器
CN206085952U (zh) 一种曲面盖板制备设备、曲面盖板及触摸屏
CN207616673U (zh) 一种感光复合膜切割纠偏机构
CN202609669U (zh) 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的导电胶带组
CN111975863B (zh) 一种用于屏下摄像头的oca光学胶片的模切方法及设备
CN203904209U (zh) 一种废材分离装置
CN107491231A (zh) 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的贴合设备以及贴合方法
CN203960053U (zh) 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
CN20402633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439866U (zh) 一种带有定位保护膜的导光膜及用于该导光膜的贴合模具
CN107450112B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光学膜
CN207908837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102967959B (zh) 一种用于投影显示的大尺寸显示屏幕的制备方法
CN202693996U (zh) 一种返工线路板绿油曝光对位的定位工具
CN105321835B (zh) 挠性薄膜结构的显示元件的光学检查方法及虚拟端子单元
CN210682710U (zh) 膜片切割装置
CN208722172U (zh) 电容屏贴合装置
CN206083300U (zh) 一种光学Base Flim自动积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