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3169A - 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3169A
CN106233169A CN201580020078.2A CN201580020078A CN106233169A CN 106233169 A CN106233169 A CN 106233169A CN 201580020078 A CN201580020078 A CN 201580020078A CN 106233169 A CN106233169 A CN 106233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e film
light reflective
layer
index layer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00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友香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233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3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 G02B5/282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reflecting for infrared and transparent for visible light, e.g. heat reflectors, laser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6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jumbo rolls; for rolls of floor cov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67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web or tape-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28Wound package of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04Kinds or types
    • B65H75/08Kinds or types of circular or polygonal cross-section
    • B65H75/10Kinds or types of circular or polygonal cross-section without flanges, e.g. cop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8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securing ends of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16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 G02B5/0825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 G02B5/0841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4Winding
    • B65H2301/41419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 B65H2301/41427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involving arrangements for securing leading edge to core, e.g. adhesive t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反射薄膜卷,该光反射薄膜卷能够抑制对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的、具有粘合层和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施加力,能够在粘贴于玻璃时减少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到的斑纹。这是通过下面那样的光反射薄膜卷来实现的,该光反射薄膜卷具有:芯主体,其形成为圆筒状,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缓冲层,其设于所述芯主体的外表面,由发泡树脂构成;光反射薄膜,其具有光反射膜、在所述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的粘合层和在所述光反射膜的另一方的最外层的硬涂层,所述光反射膜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该光反射薄膜卷绕于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

Description

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节能对策的关注日益提高,正在大力开发一种阻断太阳光中的热射线从建筑物、车辆的窗玻璃透过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这是因为,由此能够减少施加于制冷设备的负荷,作为节能对策较为有效。
近年来,提出了使用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作为近红外光反射薄膜,选择性地使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近红外光,它是太阳光中的热射线)反射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另一方面,作为维持平滑状态卷起的显像纸卷,在芯主体上设置缓冲层和平滑层的技术已为众所知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092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7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专利文献1记载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是以将近红外光反射薄膜卷绕于芯主体的光反射薄膜卷的形态保管、输送。已经发现,由于光反射薄膜卷的形态,在从该光反射薄膜卷取出所需量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裁断,并粘贴在玻璃(例如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建筑物的窗玻璃等)上使用时,会产生可通过照射太阳光确认的斑纹。尤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若芯主体的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则特别容易视觉确认到太阳光下的斑纹。其理由如下。若光反射薄膜卷绕于芯主体,则芯主体的表面与光反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之间会产生高度差。若芯主体的宽度方向长度达到1.2m以上,则在支承芯主体两端的情况下,会由于芯主体及光反射薄膜的自重而使光反射薄膜卷产生挠曲。据推测是因为由于该挠曲,卷绕于芯主体的光反射薄膜中的重叠在上述高度差之上的部分会被施加应力,使光反射薄膜容易产生细微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及其包装体,该光反射薄膜卷及其包装体能够抑制对开始将光反射薄膜卷绕在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的芯主体上的端部或其附近的、特别是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施加来自外部的应力(负荷),能够在从该光反射薄膜卷拉出必要量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裁断,并将其粘贴在玻璃上时,减少可通过照射太阳光确认到的斑纹。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于是,本发明人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置可抑制对开始卷绕的端部或其附近的、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施加来自外部的应力(负荷)的芯结构(构造),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下的结构实现。
1.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其特征在于,具有:
芯主体,其形成为圆筒状,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
缓冲层,其设于所述芯主体的外表面,由发泡树脂构成;
光反射薄膜,其具有光反射膜、在所述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的粘合层和在所述光反射膜的另一方的最外层的硬涂层,所述光反射膜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
该光反射薄膜卷绕于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
2.如上述1所述的光反射薄膜卷,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被用缓冲部件粘贴在设于所述芯主体的所述缓冲层上。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光反射薄膜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被用胶带至少固定两处,距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最近的胶带的位置均满足以下的算式:
[式1]
(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100=0.5~25%
在此,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为,距该宽度方向的左侧的端部最近的胶带为自左侧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距该宽度方向的右侧的端部最近的胶带为自右侧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分别满足上述要件。胶带的位置为胶带宽度的中央部。在此,宽度方向指的是光反射薄膜卷、芯主体等筒体的中心线(轴)方向(或轴向)。
4.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将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反射薄膜卷装入到管状的袋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存在容易视觉确认到太阳光下的斑纹的问题的、使用了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的芯主体的光反射薄膜卷中,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其能够抑制对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或其附近的、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施加来自外部的应力(负荷),能够减少可通过照射太阳光确认到的斑纹。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设为将上述光反射薄膜卷装入管状的袋中的包装形态,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其能够防止上述光反射薄膜卷的最外周的表面部分的硬涂层面和包装片带来的卷绕偏离所导致的故障等(光反射薄膜卷的表面的擦伤和细微的斑纹、光反射薄膜的端部的弯折、翘起、松弛等)。
附图说明
图1A示意性地表示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薄膜卷的代表性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1B是与图1A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概略剖面图。
图1C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光学反射薄膜卷的代表性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A的光学反射薄膜卷的缓冲芯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B是表示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被粘贴在图1C的芯主体上的情况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薄膜卷包装体的基本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光学反射薄膜卷及其包装体的方式详细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当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确定,并非仅限制于以下的方式。
[光反射薄膜卷]
本方式的光反射薄膜卷的特征在于,具有:芯主体,其形成为圆筒状,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缓冲层,其设于所述芯主体的外表面,由发泡树脂构成;光反射薄膜,其具有光反射膜、在所述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的粘合层和在所述光反射膜的另一方的最外层的硬涂层,所述光反射膜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该光反射薄膜卷绕于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另外,本方式的光反射薄膜卷还优选为所述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被用缓冲部件粘贴在设于所述芯主体的所述缓冲层上。
注意,本说明书中,将折射率相对于另一方较高的折射率层称作高折射率层,将折射率相对于另一方较低的折射率层称作低折射率层。在本说明书中,“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这些术语的意思是,在比较邻接的两层的折射率差的情况下,将折射率高的一方的折射率层设为高折射率层,将折射率低的一方的折射率层设为低折射率层。
以下,参照随附的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详细进行说明。注意,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的尺寸比例为了便于说明而有所夸张,有时与实际比例不同。
图1A是表示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薄膜卷的代表性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B是与图1A的宽度方向(轴向)垂直的剖面图。图1C是表示以往的光学反射薄膜卷的代表性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A是表示图1A的光学反射薄膜卷的缓冲芯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B是表示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卷绕端)被粘贴在图1C的芯主体上的情况的、与宽度方向(轴向)垂直的局部剖面图。
如图1A~图1C、图2A所示,本方式的光学反射薄膜卷1具有芯主体11和缓冲层12,芯主体11形成为圆筒状,宽度方向长度(图1A中的用附图标记L所示的长度)为1.2m以上,缓冲层12设于所述芯主体的外表面,由发泡树脂构成。将它们统称为缓冲芯14。此外,在于缓冲层1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下述缓冲部件(例如,具有缓冲性的双面胶带)13的情况下,将它们合称为缓冲芯14(参照图2A)。
并且,所述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中心侧的端部)期望用缓冲胶带13粘贴在设于所述芯主体11的所述缓冲层12上。这是因为,通过使将光反射薄膜15在开始卷绕的端部粘贴于缓冲芯14的双面胶带为双面具有粘合层的缓冲部件(换言之是具有缓冲层的双面胶带)13,能够大幅度减少可通过照射太阳光确认的斑纹。出于生产性、施工性的观点,未必要用缓冲部件13粘贴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中心侧的端部)整个区域,也可以使一部分突出。出于生产性、施工性的观点,反而也可以只是用缓冲部件13的一部分粘贴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中心侧的端部)。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薄膜卷1的基本结构为这样的结构,即其具有:芯主体11;缓冲层12,其设于芯主体11的外表面,由发泡树脂构成;光反射薄膜15,其具有光反射膜、在所述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的粘合层和在所述光反射膜的另一方的最外层的硬涂(HC)层,所述光反射膜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该光反射薄膜15被卷绕于所述缓冲层12的外表面。并且,作为光学反射薄膜15,除了上述基本结构之外,例如期望采用将分隔物+粘合层+光反射膜+PET(基材)+HC层按该依次层叠的结构。这是因为,通过在最外层另外设置分隔物,便利性提高,如不用担心在从光学反射薄膜卷取出或裁断光反射薄膜15时粘接于对象物(玻璃)以外、作业效率优异等。并且,在即将粘贴于对象物(玻璃)前剥离分隔物、使粘合层露出,然后进行粘贴即可。注意,对分隔物(剥离层),能够适当利用以往公知的结构(剥离层)。
以往(专利文献1等)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通常以光反射薄膜卷的形态保管、输送,之后,由于光反射薄膜卷的形态,在从光反射薄膜卷取出必要量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裁断,并将其粘贴于窗、车的玻璃时,会产生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认为其机理如下,完成了本发明。
即,在将光反射薄膜15卷绕于纸芯、塑料芯等芯主体11的光反射薄膜卷1’中,已经发现原因是:通过对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卷绕端)或其附近的、特别是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施加力F,会产生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到的斑纹(参照图1C、图2B)。特别是,如图2B所示,在以往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卷1’的没有缓冲性的硬的芯主体11中,在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图中的附图标记A的部分)处,光反射薄膜15弯折,产生微小的间隙(图中的附图标记C的部分)。由此,光反射薄膜15的第一圈的开始卷绕的端部A与第二圈(以后)之间产生高度差。因此,认为是:力F施加于光反射薄膜15的该部分,压弯第二圈(以后)的光反射薄膜15以便填补该微小的间隙C,在使用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构造的光反射膜的光反射薄膜15中产生固有的细微缺陷,由此产生在荧光灯的照射下不能视觉确认、但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基于这样的见解,在本发明中,发现通过在具有缓冲层12(优选为缓冲部件13)的缓冲芯14上卷绕光反射薄膜15,能够抑制对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施加规定的力F,可通照射过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也能够减少,完成了本发明(参照图1A、图1B、图2A、图2B)。特别是,在本发明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卷1的缓冲芯14中,使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处在第二圈(以后)也发挥着一定的张力地卷绕在其上,由此将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处向缓冲层12、进而向缓冲部件13下压,由此吸收高度差而不产生间隙(不产生高度差地卷绕)。因此,即使对光反射薄膜15的该部分施加了力F,也是既没有微小的间隙也没有高度差,因此第二圈(以后)的光反射薄膜15也几乎不会被压弯,也几乎不会产生细微缺陷,因此认为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乃至消除虽然在荧光灯的照射下不能视觉确认、但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参照表2)。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将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粘贴于缓冲芯14的双面胶带为双面具有粘合层的缓冲部件13,可以吸收高度差至既不会使光反射薄膜15被压弯、也不会产生细微缺陷的状态(不产生高度差地卷绕),因此能够使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还发现了:其结果是,能够使在荧光灯的照射下不能视觉确认、但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消失(消除)(参照图1A~图1B、图2A、表2)。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发现了:在具有与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的芯主体11相同的宽度方向长度的光反射薄膜卷1的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图1A中的附图标记B的部分),通过使粘贴胶带的(利用胶带固定的)位置为两处以上来确定位置,既消除了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翘起(图1C中的附图标记W的部分),在施工性上也不存在问题(例如,在向车等的玻璃上展开时能够抑制引发卷曲,能够在短时间内顺畅地施工)(参照图1A、图1C)。
即,在本发明中,光反射薄膜卷1的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的部分)被用胶带20a、20b、……(以下未图示)固定两处以上(在图1A中表示固定两处的情况),自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1、B2的部分)起的所述胶带20a、20b的位置都优选为5~30cm,更优选为10~25cm,进一步优选为15~25cm,其中尤以20±2cm的范围优选。在此所说的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端部指的是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的部分)的更靠两端的角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1、B2的部分)。由此,如果自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端部B1或B2起的胶带20a、20b的位置(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L1、L2的部分)为5cm以上,则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正中央(中央部;图1A的附图标记C的部分)的附近就不会凸起(翘起),能够保持卷绕的状态,这一点较为优异。另一方面,如果自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的部分)的更靠两端的角部B1或B2起的胶带20a、20b的位置为30cm以下,则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B的更靠两端的角部B1或B2就不会翘起(能够不发生卷曲),能够保持卷绕的状态,这一点较为优异。考虑到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B的更靠两端的角部B1或B2和结束卷绕的端部的正中央C双方的凸起、卷起等的平衡,自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1及B2的部分)起的胶带20a及20b的位置(在图1A中为用附图标记L1、L2所示的长度)都优选设为20±2cm左右。
在此,自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B1及B2)起的胶带20a、20b的位置(L1、L2所示的长度)为,距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一方(左侧)的端部最近的胶带20a为从一方(左侧)的端部B1至胶带20a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L1所示的长度),距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右侧)的端部最近的胶带20b为从另一方(右侧)的端部B2至胶带20b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L2所示的长度),分别满足上述要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B)被用胶带20a、20b固定两处以上(在图1A中表示固定两处的情况),优选为固定两至三处,特别优选为固定两处,以固定两处为例,距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两方(左右)的端部最近的胶带的位置也可以均满足以下的算式:
[式2]
(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100=0.5~25%
如果上述算式“(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B1及B2)起的胶带(20a、20b)的位置/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L))×100”为0.5%以上,则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正中央(中央部;图1A的附图标记C的部分)就不会凸起(翘起),能够保持卷绕的状态,这一点较为优异。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算式“(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100”为25%以下,则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更靠两端的角部(B1及B2)就不会翘起,能够不发生卷曲,能够保持卷绕的状态,这一点较为优异。优选的是(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100=1.0~20%的范围。
在此,自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B1及B2)起的胶带20a、20b的位置为,距该宽度方向的左侧的端部B1最近的胶带20a为从左侧的端部B1至胶带20a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L1,距该宽度方向的右侧的端部B2最近的胶带20b为从右侧的端部B2至胶带20b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L2,分别满足上述要件。另外,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指的是图1A中的附图标记L的长度。因此,上述算式可简写为(L1/L)×100=0.5~25%或(L2/L)×100=0.5~25%。另外,胶带20a、20b的距端部(B1及B2)最近的部分自光反射薄膜卷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B1及B2)起的距离相对于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优选在0~25%,更优选在0.5~15%。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卷的特征部分的说明。以下,对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卷的各构成要件的每一个简单地进行说明。
[芯主体11]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芯主体11只要是形成为圆筒状、宽度方向长度(指的是图1A的附图标记L的长度)为1.2m以上即可,能够适当利用以往公知的结构。例如,能够使用纸芯、含浸了树脂的纸芯、玻璃环氧芯、塑料芯、金属(不锈钢)芯等。优选的是,期望使用可实现轻量化(能够实现以辊对辊方式进行卷绕时的运转成本的减少和输送成本等的减少)、再生利用(再循环)的纸芯、含浸了树脂的纸芯、塑料芯等。其中,尤其期望的是价廉且可实现轻量化、再生利用、对环境(生态学)也温和的纸芯。
<芯主体11的形成为圆筒状的宽度方向长度(图1A的附图标记L的长度)>
若向芯主体11上卷绕光反射薄膜15,则会在芯主体11的表面与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之间产生高度差。若芯主体11的形成为圆筒状的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则在支承芯主体11的两端的情况下,会由于芯主体11及光反射薄膜15的自重而使光反射薄膜卷1产生挠曲。由于该挠曲,卷绕于芯主体11的光反射薄膜15中的重叠在上述高度差之上的部分会被施加应力,使光反射薄膜15容易产生细微缺陷,特别是容易视觉确认到太阳光下的斑纹。因此,在芯主体11的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时能够减少在太阳光下对斑纹的视觉确认这一效果显著,这一点较为优异。
<芯主体11的圆筒体的外径>
作为芯主体11的圆筒体的外径(芯的尺寸),不特别限制,具体而言,芯主体11的圆筒体的外径为5~150mm的范围,但优选为通常使用的3英寸芯(外径7.62mm)。
[缓冲层12]
如图1A、图1B所示,本方式的缓冲层12只要是设于所述芯主体11的外表面且由发泡树脂构成即可,能够适当利用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进行制作。例如,可列举一边使芯主体旋转,一边在其外表面以一定的厚度涂覆发泡树脂,并将其隔开规定的间隔(间隙)地组合到规定的外筒体的内部,之后进行发泡等方法,但完全不限制于这些方法。由此,能够形成缓冲芯14。或者,也可以通过将形成为带状且由发泡树脂构成的缓冲片在芯主体11的外表面卷绕多次并粘接于芯主体11的外表面来形成。这样一来,在缓冲层12中,形成位于相互邻接的缓冲片之间的交界(卷线(巻き筋))。缓冲片相对于芯主体11的中心轴倾斜地卷绕,并粘接于芯主体11的外表面。在该情况下,在芯主体11的外表面或缓冲片的内表面预先涂覆粘接剂为好。此外,缓冲层12被如下形成即可:使芯主体11的形成为圆筒状的宽度方向长度(图中的附图标记L)与缓冲层12的宽度方向长度为相同长度,以遍及芯主体11的外表面的整个区域而设置缓冲层12(参照图1A、图2A)。
<发泡树脂>
作为能够在缓冲层12的形成中使用的发泡树脂,只要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上述作用效果(对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的减少乃至消除效果)即可,并不特别限制。具体而言,优选的是聚乙烯的发泡体,但除此以外,也还能够使用聚氨酯的发泡体。
[缓冲芯14]
本发明的缓冲芯14具有图2A所示的结构(也有包括不包括缓冲部件13的情况)。
<缓冲芯14的厚度>
本发明的缓冲芯14的厚度(除缓冲部件13的厚度之外)优选为1~20mm,更优选为3~10mm的范围。缓冲芯14的厚度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上述作用效果(对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的减少乃至消除效果),这一点较为优异。
<缓冲层12占缓冲芯14的比例>
相对于整个缓冲芯14的厚度(除缓冲部件13的厚度之外),本发明的缓冲层12占缓冲芯14的比例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0~40%。缓冲层12占缓冲芯14的比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上述作用效果(对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的减少乃至消除效果),这一点特别优异。
[缓冲部件13]
本发明的缓冲部件13由双面胶带构成。如图2A所示,缓冲部件13的内侧粘贴在设于所述芯主体11的所述缓冲层12上。另外,缓冲部件13的外侧为粘贴有所述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卷绕端)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形成缓冲芯14。通过使用缓冲部件13,能够有效且高效地体现出上述作用效果(对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的减少乃至消除效果),这一点较为优异。并且,可充分地获得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与缓冲层12的紧贴力,这一点也较为优异。特别是,在为了卷绕光反射薄膜15而启动对缓冲芯14的旋转的时机时,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的一部分若没有被粘贴于缓冲部件13,则其将会从缓冲芯14上剥离。其结果是,将会弯折或者是歪扭(翘起)。本发明在能够高效地防止这种情况这一点较为优异。出于这样的观点,期望利用缓冲部件13粘贴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不过,出于施工性等的观点,如果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从缓冲芯14仅突出极其微小的程度的话,则也不会存在上述那样的问题,而且无需精密地进行对位操作,极其合理且具有生产性。此外,关于缓冲部件13的粘接力,如以下说明那样,由于能够使用与以往使用的双面胶带相同的粘接剂构成缓冲部件13,因此,特别是只要具有与以往使用的双面胶带相同程度的粘接力,就能够充分地进行使用。
<缓冲部件13的厚度>
缓冲部件13的厚度优选为50~200μm,更优选为60~150μm的范围。只要缓冲部件13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上述作用效果(对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的减少乃至消除效果),这一点较为优异。另外,能够使缓冲部件13切实地粘接于缓冲层12的外表面及光反射薄膜15的内表面,这一点也较为优异。
<缓冲部件13的结构>
作为缓冲部件13的结构,不特别限制,也可以采用在通常的双面胶带的粘接层/基材/粘接层的结构中向基材与粘接层之间设置缓冲层的粘接层/缓冲层/基材/粘接层的结构。或者,在能够取代基材而使用缓冲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粘接层/缓冲层/粘接层的结构等,不特别限制。对于缓冲部件13,既可以进行制造,也可以使用市售的部件。
作为用于缓冲部件13的基材的材料,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能够用于现有的胶带(不限于双面胶带)的以往公知的基材用材料。具体而言,能够使用玻璃纸、日本纸等纸材、无纺布等,但完全不限制于这些。
作为用于缓冲部件13的缓冲层的粘接剂(粘合剂),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能够用于现有的胶带(不限于双面胶带)的以往公知的粘接剂。即,作为粘接剂(粘合剂),可以选择能够在常温下粘接(粘合)的所谓的粘接剂(粘合剂)。例如,能够选择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丙烯酸树脂系粘接剂(粘合剂)等。并且,也能够适当利用光反射薄膜15的粘合层所使用的粘合剂(粘接剂)等。作为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出氯丁二烯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丁腈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天然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等。此外,天然橡胶系粘接剂(粘合剂)与其他粘接剂(粘合剂)相比可获得对光反射薄膜较为良好的紧贴力,在这一点上是所期望的。
作为用于缓冲部件13的缓冲层的缓冲材料,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在上述缓冲层12中使用的发泡树脂。具体而言,优选聚乙烯的发泡体,但除此以外,也能够使用聚氨酯的发泡体等,但完全不限制于这些。
<缓冲部件13的形状、配置>
缓冲部件13被如下配置即可:使缓冲层12的宽度方向长度与缓冲部件13的宽度方向长度为相同长度(图中的附图标记L),以使缓冲部件13呈带状地设于缓冲层12的外表面的宽向方向整个区域(参照图2A)。不过,图2A所示的缓冲部件13的形状、宽度方向长度(附图标记L)及配置只是一个例子,例如,缓冲部件13也可以不呈带状地配置于缓冲层12的外表面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而是将块状(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等多边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等)的缓冲部件13遍及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分散地配置。或者,也可以遍及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地配置将波状、网状、纵条纹状(细长带状的线形的缓冲部件13)沿宽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配置多个的形态、将横条纹状(细长带状的线形的缓冲部件13)、不确定形状隔开一定间隔且与宽度方向垂直地配置多个的形态的缓冲部件13等,并不受限制。作为缓冲部件13的形状、配置,如图2A所示,呈带状地设于缓冲层12的外表面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这能够将卷绕的光反射薄膜15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粘贴于缓冲层12(缓冲部件13),能够容易地消除光反射薄膜15从缓冲层12(缓冲部件13)上剥离的问题。
<缓冲部件13的宽度>
将缓冲部件13沿缓冲层12的外表面的宽向方向(宽度方向)以上述各种配置(带状等)进行配置,以使缓冲层12的宽度(宽度方向长度)L与缓冲部件13的宽度(从一端至另一端,在为块状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中途空出)为相同的长度L(参照图2A)即可。缓冲部件的宽度(宽度方向长度)优选与卷宽度L相同,但也可以根据情况在宽向方向上分为几处。
<缓冲部件13的长度d>
缓冲部件13的长度(图2A中的附图标记d是缓冲部件13的沿着圆筒形状的长度)优选为0.5~30cm,更优选为1~10cm的范围。如果缓冲部件13的长度d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对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的消除效果。另外,能够使缓冲部件13切实地粘接于缓冲层12的外表面及光反射膜15的内表面,这一点也较为优异。
<缓冲部件13的粘合力>
缓冲部件13的粘合力只要具有与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1’中使用的双面胶带(未图示)相同的粘合力即可,不特别限制。这是因为,以往的双面胶带(未图示)自身与本发明的缓冲部件13相同,都是出于使其内侧通过双面胶带粘贴于芯主体11、并且使双面胶带的外侧粘贴所述光反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这一目的而使用的。
<使用缓冲部件13的光反射薄膜的卷绕方法>
在本发明中,在将光反射薄膜15的开始卷绕的端部经由缓冲部件13粘贴于缓冲芯14之后,向所述缓冲芯14呈卷状地卷绕所述光反射薄膜15即可,不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适当利用辊对辊方式、层压方式等以往公知的卷绕方法(卷形成方法)来制作。优选地,一旦卷绕结束,就如上述那样将光反射薄膜卷1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的部分)用胶带20a、20b等固定两处以上(在图1A中表示固定两处的情况)。
<胶带20a、20b>
在光反射薄膜卷1中,优选用胶带20a、20b等将光反射薄膜15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在图1A中为附图标记B的部分)固定两处以上(在图1A中表示固定两处的情况)。这是因为,如以往的图1C那样用胶带20c固定一处的话,光反射薄膜卷1’的结束卷绕的端部会翘起(参照图中的附图标记W),在施工时会发生卷曲,因此如图1A所示,能够尽可能防止光反射薄膜卷1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翘起,在施工时不发生卷曲。作为这样的胶带20a、20b等,只要是不留痕迹的胶带、并且不会剥取光反射薄膜15表面的构成成分即可,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与在图1C所示的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1’中使用的胶带20c(作为临时固定用的纸密封材料的、被印刷了撕下方向(参照图1A、图1C的箭头)的胶带等)相同的胶带。具体而言,也可以在纸基材的背面具有粘合层,在纸基材的表面形成薄的薄膜以使印刷变得容易。对于粘合层,例如能够适当利用用于光反射薄膜15的粘合层的粘合剂等。胶带20a、20b等的大小也能够使用与图1C所示的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1’中使用的胶带20c相同或同等程度的大小。具体而言,只要是纵5~20cm×横2~5cm左右,就能够充分地发挥上述作用效果。
[光反射薄膜]
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15具有光反射膜,在所述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内侧)具有粘合层,在所述光反射膜的另一方的最外层(外侧)具有硬涂层,所述光反射膜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另外,如图1A、图1B所示,光反射薄膜15卷绕于所述缓冲层12(还包括缓冲部件13)的外表面。在本发明中,在如下方面展现其特征,即,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乃至消除由于在光反射薄膜卷1的光反射薄膜15中使用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而产生的固有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虽然在荧光灯的照射下不能视觉确认但可通过照射太阳光视觉确认的斑纹。对于光反射膜,本申请人已经进行了很多的专利申请,且多数已被公开,对于其详细情况,只要适当参照已经公知的本申请人的公报就能够制作,因此以下将简单地说明各结构。
光反射膜具有形成在基材上的底涂层和形成在底涂层上的反射单元。反射单元构成为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层叠了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层叠体。例如,在层叠体数为9个的结构的情况下,成为形成有单面18层叠层品(反射单元)的结构,其中,单面18层叠层品(反射单元)是以在基材侧的最下层配置高折射率层、在最上层配置低折射率层的方式,将9层的低折射率层和9层的高折射率层交替层叠而成的。
在本发明中,在基材的单面的18层叠层品(反射单元)的最上层的低折射率层上形成有透明的粘合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有HC层。在该情况下,通过从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卷1卷出(拉出)光反射薄膜15并切出适当的大小,从而在汽车窗、建筑物的玻璃窗等基体的屋内(车内或室内)侧粘贴光反射薄膜15的粘合层即可。
另外,在本发明中,示出了在基材单面形成底涂层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形成底涂层,在基材上直接形成反射单元。另外,根据使用形态,基材未必是必需的,也能够采用不设置基材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透明的粘合层上设置分隔物(剥离层),在向基体粘贴时剥离该分隔物。同样,在HC层上也可以设置分隔物(剥离层),在粘贴于基体之后剥离该分隔物。
能够使用于本发明的光反射膜的折射率层也可以包含聚合物。作为聚合物,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表2002-509279号公报所记载的聚合物。作为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及其异构体、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无规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纤维素衍生物、聚亚烷基聚合物、氟化聚合物、氯化聚合物、聚砜、聚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硅酮树脂、环氧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醚酰胺、离聚物树脂、弹性体及聚氨酯,但完全不限制于这些,只要是(日本)特表2002-509279号公报所记载的折射率层用的聚合物就能够无限制地使用。并且,共聚物、例如PEN的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的共聚物以及苯乙烯共聚物4,4-双苯甲酸及乙二醇也合适。并且,各层可以分别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上述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掺和物(例如间规聚苯乙烯(SPS)与无规聚苯乙烯的掺和物)。
对于上述聚合物,能够如美国专利第6049419号说明书记载的那样,通过聚合物的熔融挤出及拉伸,形成反射单元。在本发明中,作为形成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聚合物的优选组合,可以列举出P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EN/聚偏氟乙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另外,也可以利用包含水溶性粘结剂的层形成折射率层。例如,低折射率层由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的水系涂覆液形成,构成为包含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胶体二氧化硅粒子等)、水溶性树脂及水系溶剂。高折射率层由高折射率层形成用的水系涂覆液形成,构成为包含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氧化钛粒子等)、水溶性树脂及水系溶剂。在本发明中,在形成由这些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构成的反射单元中的至少一层的涂覆液中,可以包含两性界面活性剂。在本发明中,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低折射率材料发挥功能,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高折射率材料发挥功能。
并且,通过涂覆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的水系涂覆液A与高折射率层形成用的水系涂覆液B并进行干燥,从包含作为低折射率材料的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水溶性树脂的水系涂覆液A形成低折射率层,从包含作为高折射率材料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水溶性树脂的涂覆液B形成高折射率层。通过重复这样的涂覆液A和涂覆液B的涂覆、干燥,能够形成反射单元(例如,18层叠层品)。或者,也可以将涂覆液A及涂覆液B同时向基材的单面叠层涂覆并进行干燥,形成9层叠层品,并在其上进一步同样地同时叠层涂覆涂覆液A及涂覆液B并进行干燥,形成9层叠层品,进而形成反射单元(例如,单面18层叠层品)。
一般来说,在光反射膜中,出于能够以较少的层数提高红外线等的光反射率的观点,优选将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之差设计为较大。在本发明中,在由低折射率层及高折射率层构成的反射单元的至少一个中,邻接的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在光反射膜具有多个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的情况下,全部的反射单元中的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差优选均处于上述适当的范围内。不过,关于最表层、最下层,也可以是上述适当的范围外的结构。另外,低折射率层的优选的折射率为1.10~1.60,更优选为1.30~1.50。另外,高折射率层的优选的折射率为1.80~2.50,更优选为1.90~2.20。此外,折射率的测定能够通过以下记载的方法进行。
<各层的单膜折射率的测定>
制作把要测定折射率的对象层(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分别单层涂设在基材上而成的样品,按照下述的方法,求出各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
作为分光光度计,使用U-4000型(日立制作所公司制),在对各样品的测定侧的背面进行了粗糙化处理之后,利用黑色的喷雾进行光吸收处理来防止光在背面的反射,在5度正反射的条件下根据可见光区域(400nm~700nm)的反射率的测定结果,能够求出折射率。
特定波长区域的反射率由邻接的两层的折射率差和层叠数决定,折射率之差越大,越可通过更少的层数获得相同的反射率。对于该折射率差和所需的层数,能够使用市售的光学设计软件来计算。
作为光反射膜的光学特性,优选地,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为50%以上,优选为75%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另外,优选在波长900nm~1400nm的区域中具有超过50%的反射率的区域。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的测定能够通过JIS R3106-1998来测定。详细地说,使用分光光度计(例如,U-4000型:日立制作所公司制),除了光反射薄膜或光反射膜(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之外,还能够测定红外透过率及红外反射率。
光反射膜只要具有至少包含一个由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构成的层叠体(反射单元)的结构即可。作为优选的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层数,出于上述观点,作为总层数的范围为100层以下即50单元以下,更优选为40层(20单元)以下。另外,本发明的光反射膜只要是至少层叠一个上述反射单元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层叠膜的最表层、最下层任意一者都为高折射率层或低折射率层的光反射膜。作为本发明的光反射膜,优选的是与基材邻接的最下层为低折射率层、最表层也为低折射率层的层结构。
以上以按分隔物+粘合层+光反射膜+PET(基材)+HC层的顺序层叠的层结构为光反射薄膜的结构的例子,对设于基材上的光反射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不过,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使用上述基材,而是取代基材,增加与基材邻接的最下层的高折射率层或低折射率层的膜厚来具有基材要求的支承功能等。即,也可以采用按分隔物+粘合层+光反射膜(与HC层邻接的最下层的高折射率层或低折射率层也作为基材发挥功能)+HC层的顺序层叠的层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从最下层的高折射率层或低折射率层起依次层叠(也可以是同时层叠)来形成所希望的层叠体(反射单元)即可。
光反射薄膜15整体的厚度优选为12μm~315μm,更优选为15μm~200μm。另外,低折射率层的每一层的厚度优选为20~800nm,更优选为50~350nm。另一方面,高折射率层的每一层的厚度优选为20~800nm,更优选为50~350nm。光反射薄膜整体、低折射率层的一层及高折射率层的一层的厚度能够通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光反射薄膜的切断面来求出。此外,在形成包含高折射率层成分与低折射率层成分的层(混合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用上述XPS表面分析装置和EDX进行测定来求出。
光反射薄膜还可以以进一步附加功能为目的,具有导电性层、防带电层、阻气层、易粘接层(粘接层)、防污层、除臭层、滴流层、易滑层、硬涂层、耐磨损性层、防反射层、电磁波屏蔽层、紫外线吸收层、红外线吸收层、印刷层、荧光发光层、全息层、剥离层、粘合层、粘接层、本方式的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以外的红外线截止层(金属层、液晶层)、着色层(可见光线吸收层)、夹层玻璃所使用的中间膜层等功能层中的一个以上。
〔水溶性树脂〕
在光反射膜的形成中能够使用粘结剂树脂。这样的粘结剂树脂优选由水溶性树脂构成。作为水溶性树脂,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明胶、纤维素类、增粘多糖类、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聚合物类,特别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这些水溶性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聚乙烯醇系树脂>
作为被用作水溶性树脂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聚合度(平均聚合度)优选为1500~7000,更优选为2000~6000。
在此,聚合度(P)指的是粘度平均聚合度,根据JIS-K6726(1994)测定,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完全再皂化并提纯之后,通过下式从在30℃的水中测定的极限粘度[η](dl/g)求出聚合度(P)。
[式3]
P=([η]×103/8.29(1/0.62)
作为在各折射率层中比较聚合度的差异的方法,在各折射率层包含聚合度不同的多个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情况下,采用对折射率层中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求平均而得的值作为“聚合度”。
光反射膜优选在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中分别含有皂化度不同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另外,虽然也可以是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任意一者的皂化度都高,但更优选的是高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的皂化度比低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的皂化度高。
并且,低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与高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的绝对值之差优选为3mol%以上。更优选为5mol%以上。
在此,皂化度指的是聚乙烯醇系树脂中的羟基相对于乙酰氧基(由原料的乙酸乙烯酯而来)与羟基的合计数所占的比例。
在各折射率层包含(皂化度不同的)多个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情况下,在各折射率层中比较皂化度的差异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是折射率层中含量最高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在此,在称作“折射率层中含量最高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时,皂化度之差为3mol%以内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被当作相同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并计算皂化度。不过,聚合度小于1000的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系树脂被当作不同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即便存在皂化度之差为3mol%以内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也不当作相同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在同一层内包含皂化度相差3mol%以上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情况下,视作不同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混合物,分别对它们计算皂化度。
出于向水中的溶解性的观点,低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及高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优选为75mol%以上。并且,低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及高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中的一方的皂化度为90mol%以上,另一方小于90mol%。
作为优选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了将聚乙酸乙烯酯水解而得到的通常的聚乙烯醇(未改性聚乙烯醇)之外,还包含对末端进行了阳离子改性的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阴离子改性聚乙烯醇、非离子改性聚乙烯醇、利用丙烯酸等进行了改性的改性聚乙烯醇、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乙烯醇系聚合物)。另外,还包含使醛与聚乙烯醇反应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具有硅烷醇基的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等。还能够同时使用聚合度、改性的种类不同等的两种以上的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
本说明书中,“水溶性”是相对于水介质溶解1质量%以上的化合物。
作为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例如是(日本)特开昭61-1048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种在上述聚乙烯醇的主链或侧链中具有伯/仲/叔氨基、季铵基的聚乙烯醇,通过将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皂化而得到。
作为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2013-44916号公报的段落[0067]所记载的那种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的例示化合物等。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的含阳离子改性基团的单体的比例相对于乙酸乙烯酯为0.1~10摩尔%,优选为0.2~5摩尔%。
阴离子改性聚乙烯醇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平1-20608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种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聚乙烯醇、(日本)特开昭61-23768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昭63-307979号公报所记载的那种乙烯醇与具有水溶性基团的乙烯系化合物的共聚物、及(日本)特开平7-285265号公报所记载的那种具有水溶性基团的改性聚乙烯醇。
另外,作为非离子改性聚乙烯醇,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平7-975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种将聚环氧烷基附加在乙烯醇的一部分上的聚乙烯醇衍生物、(日本)特开平8-25795号公报所记载的具有疏水性基团的乙烯系化合物与乙烯醇的嵌段共聚物等。也能够同时使用聚合度、改性的种类不同等的两种类以上的聚乙烯醇。
另外,作为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乙烯醇系聚合物),可以列举出EXCEVAL(商品名;株式会社可乐丽制)等,作为改性聚乙烯醇,可以列举出NICHIGO G-聚合物(商品名;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不特别限制,既可以是通过公知的方法合成的,也可以是市售品。
另外,优选在高折射率层中含有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在高折射率层中包含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高折射率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100质量%优选为1~40质量%,更优选为2~30质量%。
聚乙烯醇系树脂(全部聚乙烯醇系树脂)相对于各折射率层的全部质量(固体成分)的100质量%优选含有5~5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10~40质量%。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膜面”指的是涂膜的表面,有时也称为“表面”。
全部聚乙烯醇系树脂指的是各折射率层所包含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合计量。例如,聚合度小于1000的低聚合度聚乙烯醇系树脂等也包含在全部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含量中。
〔保护剂〕
低折射率层及/或高折射率层优选含有包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水溶性树脂。以下,对包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水溶性树脂进行说明。注意,该水溶性树脂具有用于使金属氧化物粒子容易分散于溶剂的作用,以下称作“保护剂”。
作为保护剂,是聚合度优选为100~700、更优选为200~500的水溶性树脂。另外,虽然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但更优选的是改性聚乙烯醇。并且,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优选为95%mol以上,更优选为98~99.5mol%。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已在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一栏中进行了描述,所以省略。
相对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100质量%,保护剂的含量优选为0.1~3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0.5~20质量%。
〔固化剂〕
低折射率层及/或高折射率层也可以包含固化剂。
作为能够与聚乙烯醇系树脂一同使用的固化剂,只要是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发生固化反应的物质即可,不特别限制,但优选从硼酸、硼酸盐及硼砂组成的群组中选择。作为固化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出环氧类固化剂、醛系固化剂、活性卤系固化剂、活性乙烯系化合物、铝明矾等。
硼酸或硼酸盐指的是以硼原子为中心原子的含氧酸及其盐。
硼砂指的是由Na2B4O5(OH)4·8H2O(四硼酸钠Na2B4O7的十水合物)表示的矿物。
作为固化剂的具有硼原子的硼酸、硼酸盐及硼砂可以是单独的水溶液,还可以混合两种以上而使用。特别优选的是硼酸和硼砂的混合水溶液。
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硼酸及其盐和/或硼砂。
上述固化剂的总使用量是每1g粘结剂树脂优选为1~600mg,更优选为100~600mg。
〔金属氧化物粒子〕
高折射率层及/或低折射率层优选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
〔低折射率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
作为用于低折射率层的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能够列举出氧化锌、合成非晶态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等二氧化硅、氧化铝、胶体氧化铝。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既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使用二氧化硅,特别优选的是使用胶体二氧化硅。
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平均粒径(数均)优选为1~100nm,更优选为3~50nm。在本说明书中,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自身或是出现在折射率层的剖面、表面的粒子,测定1000个任意粒子的粒径,求出其单纯平均值(数均)来作为金属氧化物微粒子的平均粒径(数均)。在此,各个粒子的粒径由设想与其投影面积相等的圆时的直径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胶体二氧化硅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昭57-1409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21908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219084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0792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8818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1780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9328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7832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9201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18313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29783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8121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0114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7902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37431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94/26530号手册等。
这种胶体二氧化硅既可以使用合成品,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可以列举出由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的SNOWTEX系列(SNOWTEX OS、OXS、S、OS、20、30、40、O、N、C等)。
胶体二氧化硅既可以是对其表面进行了阳离子改性的物质,还可以是利用Al、Ca、Mg或Ba等处理过的物质。
相对于低折射率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100质量%,低折射率层中的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优选为20~75质量%,更优选为30~70质量%。
〔高折射率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
高折射率层优选包含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可包含在高折射率层中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是与低折射率层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作为用于高折射率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能够列举出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铝、胶体氧化铝、氧化铌、氧化铕、锆石。第二金属氧化物既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为了形成透明且折射率较高的高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优选含有具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即氧化钛粒子、氧化锆粒子。另外,更优选的是含有体积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金红石型(正方晶形)氧化钛粒子。另外,也可以混合多种氧化钛粒子。
另外,低折射率层所包含的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与高折射率层所包含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为使离子性一致的状态(即电荷为相同符号)。作为使离子性一致的手段,例如在低折射率层中使用二氧化硅(阴离子)、在高折射率层中使用氧化钛(阳离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铝等处理二氧化硅而使其阳离子化,或者利用含硅的水合氧化物处理氧化钛而使其阴离子化。
另外,高折射率层所包含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特别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1~45nm。
在此所说的体积平均粒径指的是分散在介质中的一次粒子或二次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能够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动态光散射法等测定。具体而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自身或是出现在折射率层的剖面、表面的粒子,测定1000个任意粒子的粒径,在分别具有d1、d2……di……dk的粒径的粒子分别存在n1、n2……ni……nk个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群体中,在将每一个粒子的体积设为vi的情况下,算出由体积平均粒径mv={Σ(vi·di)}/{Σ(vi)}表示的按照体积进行了加权后的平均粒径。
并且,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为单分散。在此所说的单分散指的是,通过下述算式求出的单分散度为40%以下。该单分散度更优选为30%以下。下述单分散度的算式中的粒子的平均值指的是粒子的体积平均值。
[式4]
单分散度=(粒径的标准偏差)/(粒径的平均值)×100
作为高折射率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高折射率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100质量%,优选为15~85质量%,更优选为20~80质量%。
优选用作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氧化钛粒子对氧化钛溶胶的表面进行改性而成为能够分散于水或有机溶剂等的状态。
作为水系的氧化钛溶胶的调配方法,例如能够参照(日本)特开昭63-1722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81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6521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43327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17221号公报等所记载的事项。
在使用氧化钛粒子作为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情况下,对于氧化钛粒子的其他制造方法,例如能够参考《酸化チタン―物性と応用技術》(外文书籍中文译名:《氧化钛——物性与应用技术》)清野学p255~258(2000年)技报堂出版株式会社、或者WO2007/039953号说明书的第[0011]~[0023]段所记载的工序(2)的方法。
上述工序(2)的制造方法由下面的工序(2)组成,即:在利用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土类金属的氢氧化物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碱性化合物对二氧化钛水合物进行处理的工序(1)之后,利用含羧酸基的化合物及无机酸对所得到的二氧化钛分散物进行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氧化钛粒子被含硅的水合氧化物包覆的核壳粒子的形态。作为核壳粒子为如下结构:核的部分即氧化钛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超过1nm且小于30nm,利用由含硅的水合氧化物组合的壳,以相对于成为核的氧化钛的100质量%使含硅的水合氧化物的包覆量作为SiO2为3~30质量%的方式,包覆该氧化钛粒子的表面。
本说明书中的含硅的水合氧化物可以是无机硅化合物的水合物、有机硅化合物的水解物及/或缩合物中的任意一者,但更优选的是具有硅烷醇基。因此,作为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为对氧化钛粒子进行了二氧化硅改性的二氧化硅改性(硅烷醇改性)氧化钛粒子。
氧化钛的含硅的水合化合物的包覆量为,相对于氧化钛的100质量%,作为SiO2是3~30质量%,优选为3~10质量%。
另外,作为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也能够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的核壳粒子。例如,可以列举出通过(日本)特开平10-15801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0534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06311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20430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550753号公报等文献所给出的方法制造的核壳粒子。
〔折射率层的其他添加剂〕
能够根据需要使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也可以含有(日本)特开昭57-7419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7-87988号公报及(日本)特开昭62-261476号公报所记载的紫外线吸收剂、(日本)特开昭57-74192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7-8798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7278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4659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9509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3-13376号公报等所记载的防退色剂、(日本)特开昭59-4299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9-5268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28006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4287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4-219266号公报等所记载的荧光增白剂、硫酸、磷酸、乙酸、柠檬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等pH调整剂、消泡剂、二乙二醇等润滑剂、防腐剂、防带电剂、消光剂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粘合层>
粘合层用于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为了将从光反射薄膜卷卷出的光反射薄膜与基体(玻璃等)贴合而使用的粘合层,优选将从光反射薄膜卷卷出的光反射薄膜设置于日光(热射线)入射面侧。另外,也能够将从光反射薄膜卷1卷出的光反射薄膜的粘合层粘贴于基体侧,将光反射薄膜夹持在窗玻璃与基体之间,设为夹层玻璃。并且,也可以将从光反射薄膜卷卷出的光反射薄膜的粘合层粘贴设置于建筑物的窗、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外侧(外贴用)。
作为能够在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的粘合层中应用的粘合剂,能够使用以光固化性或热固化性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
作为能够应用于粘合层的粘合剂,优选相对于紫外线具有耐久性,优选丙烯酸系粘合剂或硅酮系粘合剂。并且,丙烯酸系粘合剂更加优选。特别是,在丙烯酸系粘合剂中,优选溶剂系。在使用溶液聚合聚合物作为丙烯酸溶剂系粘合剂的情况下,作为其单基体,能够使用公知的物质。
另外,也可以使用被用作夹层玻璃的中间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系树脂、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具体而言,是可塑性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此外,也可以向粘合层中适当添加配合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带电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粘合调整剂等。
<硬涂(HC)层>
HC层在光反射膜的相对于设有粘合层的一侧为另一侧的最外层中使用。HC层是出于防止光反射薄膜表面的损伤和污垢的附着及实现光反射薄膜被贴于窗等时的卷曲平衡的目的而设置的。HC层的厚度优选为0.05μm以上、1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作为形成透明的HC层的材料,只要可得到透明性、耐候性、硬度、机械强度等即可,不特别限定。透明的HC层能够由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有机硅酸盐化合物、硅酮系树脂等构成。特别优选硅酮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更优选是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或热固化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或热固化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指的是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丙烯酸低聚物、反应性稀释剂等作为聚合固化成分的组合物。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增感剂、热聚合引发剂或改性剂等的物质。
丙烯酸低聚物以在丙烯酸系树脂骨架中键合了反应性的丙烯基而得到的物质为代表的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在三聚氰胺、三聚异氰酸等的硬直的骨架中键合了丙烯基而得到的物质等。此外,低聚物指的是某一程度分子量较大的、例如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小于10000的物质。
另外,反应性稀释剂作为涂布剂的介质承担涂布工序中的溶剂的功能,并且其自身具有与单官能性或多官能性的丙烯酸低聚物反应的基团,是成为涂膜的共聚成分的物质。
作为市售的多官能丙烯酸系固化涂料,能够使用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商品名“DIABEAM(注册商标)”系列等)、长濑产业株式会社(商品名“DENACOL(注册商标)”系列等)、新中村株式会社(商品名“NK Ester”系列等)、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UNIDIC(注册商标)”系列等)、东亚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ARONIX(注册商标)”系列等)、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商品名“BLEMMER(注册商标)”系列等)、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商品名“KAYARAD(注册商标)”系列等)、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商品名“LIGHT ESTER”系列、“LIGHT ACRYLATE”系列等)等的产品。
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用通过照射电子射线、紫外线而固化的树脂、热固化性的树脂等,特别优选的是由烷氧基硅烷系化合物的部分水解低聚物构成的热固化型硅酮系HC、由热固化型的聚硅氧烷树脂构成的HC、由具有不饱和基团的丙烯酸系化合物构成的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系HC、热固化型无机材料。另外,作为能够用于透明的HC层的材料,也能够列举出含水性胶体二氧化硅的丙烯酸树脂((日本)特开2005-66824号公报)、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日本)特开2005-110918号公报)、将水性硅酮化合物用作粘结剂的树脂膜((日本)特开2004-142161号公报)、有机/无机聚硅氮烷膜、对有机/无机聚硅氮烷使用了亲水化促进剂(AZ电子公司)的膜等。
在热固化型硅酮系的透明的HC层中,能够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合成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部分水解低聚物。
在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系的HC层中,能够使用例如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等作为具有不饱和基团的丙烯酸系化合物,在这之中配合使用苯偶姻、苯偶姻甲醚、二苯甲酮等光聚合引发剂。并且,将其涂覆于丙烯酸层的光入射侧,通过进行紫外线固化而形成透明的HC层。
另外,优选对透明的HC层实施表面处理,赋予亲水性。例如,能够列举出电晕处理((日本)特开平11-172028号公报)、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紫外线·臭氧处理、表面突起物形成((日本)特开2009-226613号公报)、表面微细加工处理等。
作为透明的HC层的制作方法,能够使用凹版涂布法、反向涂布法、模压涂布法等以往公知的涂敷方法。
另外,对于透明的HC层,例如能够应用已为公知的(日本)特开2012-137579号公报的段落[0105]所记载的“防止污垢附着的层”、段落[0110]~[0113]所记载的“防损伤层”。并且,也能够应用(日本)特开2011-128501号公报的段落[0015]~[0031]中记载的HC层。
另外,作为透明的HC层的特别优选的例子之一,也能够使用含有多官能丙烯酸单体和硅酮树脂的HC层。对于它们的详细情况,本申请人已经进行了很多的专利申请,且多数已被公开,因此对于其详细情况,适当参照已经公知的本申请人的公报进行制作即可。
另外,也可以使透明的HC层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防氧化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防氧化剂,能够使用紫外线吸收剂、防氧化剂。
透明的HC层、特别是含有多官能丙烯酸单体和硅酮树脂的HC层优选含有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优选使用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能够列举出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乙酮、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ミヒラーズケトン)、α-阿米罗基酯(α-アミロキシムエステル)、噻吨酮等及它们的衍生物。另外,也可以将引发剂与光增感剂一同使用。上述引发剂也能够被用作光增感剂。另外,在使用环氧丙烯酸酯系的引发剂时,能够使用正丁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增感剂。相对于含有多官能丙烯酸单体和硅酮树脂的透明HC层形成用材料的100质量份,引发剂或光增感剂的使用量为0.1~15质量份,优选为1~10质量份。也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引发剂,特别是在自由基系引发剂的情况下,使用至少两种引发剂、优选的是使用吸收互不相同的波长的自由基系引发剂。更优选的是,使用紫外线吸收波长互不相同的两种引发剂。
在透明的HC层中,还能够根据需要配合各种添加剂。例如,能够使用界面活性剂、流平剂及防带电剂等。
流平剂对减少表面凹凸有效。作为流平剂,例如作为硅酮系流平剂,二甲基聚硅氧烷-聚氧化烯共聚物(例如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SH190)较为合适。
<基材>
作为根据需要用于光反射薄膜的基材,只要由透明的有机材料形成即可,不特别限定。
作为这种基材,例如,可以列举出由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芳酯、聚苯乙烯、芳香族聚酰胺、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等的树脂构成的薄膜,还有将两层以上的所述树脂层叠而成的树脂薄膜等。其中,优选使用PET、PEN、PC等。
基材的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15~150μm。也可以重叠两张以上的基材,此时,基材的种类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基材的由JIS R3106-1998表示的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优选为85%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
另外,使用了上述树脂等的基材既可以是未拉伸薄膜,也可以是拉伸薄膜。出于提高强度、抑制热膨胀的观点,优选拉伸薄膜。
基材能够通过以往公知的一般方法进行制造。例如,利用挤出机将成为材料的树脂熔融,利用环状模或T模挤出并将其快速冷却,由此能够制造出实质上为无定形且未取向的未拉伸的基材。另外,通过单轴拉伸、拉幅机式逐次二轴拉伸、拉幅机式同时二轴拉伸、管膜式同时二轴拉伸等公知的方法,将未拉伸的基材向基材的流动(纵轴)方向或者与基材的流动方向呈直角(横轴)的方向拉伸,由此能够制造出拉伸基材。
另外,出于尺寸稳定性这一点,基材也可以进行松弛处理、离线热处理。松弛处理优选是在进行了所述聚酯薄膜的拉伸制膜工序中的热固定之后在横向拉伸的拉幅机内、或者在离开拉幅机之后的卷绕之前的工序中进行。松弛处理的处理温度优选为80~200℃,更优选为100~180℃。另外,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均优选在松弛率为0.1~10%的范围内进行,更优选是以2~6%的松弛率进行处理。
出于与层叠体的紧贴性的观点,基材优选的是在制膜过程中向单面或两面以在线方式涂覆底涂层涂覆液。在本发明中,将制膜工序中的底涂涂覆称为在线底涂。作为用于底涂层涂覆液的树脂,可以列举出聚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偏氯乙烯树脂、聚乙烯亚胺亚乙烯基树脂、聚乙烯亚胺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改性聚乙烯醇树脂及明胶等。在这些底涂层中,也能够加入以往公知的添加剂。底涂层能够通过辊涂、凹版涂布、刮刀涂布、浸涂、喷涂等公知的方法涂敷。作为底涂层的涂覆量,优选为0.01~2g/m2(干燥状态)左右。
[光反射膜的制造方法]
对于光反射膜的制造方法,不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形成具有由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构成的反射单元的光反射膜即可,可使用任何方法。对于这些详细情况,本申请人已经进行了很多的专利申请,且多数已被公开,对于其详细情况,只要适当参照已经公知的本申请人的公报就能够制作。
[光反射体]
从光反射薄膜卷卷出的光反射薄膜能够应用于广泛的领域。例如,贴合于建筑物的屋外的窗、汽车窗等长期间暴露于太阳光下的设备而赋予红外遮蔽效果的红外遮蔽薄膜(近红外反射薄膜)等窗贴用薄膜、农业用塑料大棚用薄膜等,它们主要以提高耐候性的目的来使用。
特别是,从光反射薄膜卷卷出的光反射薄膜适合经由粘合层贴合于玻璃或者代替玻璃的树脂等的基体上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将从光反射薄膜卷卷出的光反射薄膜设于基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光反射体。
作为所述基体的具体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出玻璃、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硫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金属板、陶瓷等。树脂的种类可以是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将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起来使用。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基体能够通过挤出成形、压延成形、注塑成形、中空成形、压缩成形等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基体的厚度不特别限制,通常是0.1mm~5cm。
[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21]
图3是表示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薄膜卷包装体21的基本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21的特征在于,将光反射薄膜卷1装入到管状的袋22中。这样,通过设为将上述光反射薄膜卷1装入到管状的袋22中的包装形态,可以提供一种这样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21,其能够防止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HC层19的表面(最外层表面)和以往的沿圆周(卷筒卷绕)方向卷绕的包装片带来的卷绕偏离所导致的故障等,这一点较为优异。详细地说,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是使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1’被沿其圆周(卷筒卷绕)方向卷绕的包装片包装,利用临时固定胶带对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进行固定。因此,一直在卷绕包装片时产生卷绕偏离带来的故障等(例如,对光反射薄膜卷1’的表面的擦伤、细微的斑纹,进而是光反射薄膜卷1’的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弯折、翘起、松弛等)。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设为将光反射薄膜卷1装入到管状的袋22中的包装形态,从而在光反射薄膜卷1与管状的袋22之间产生间隙,使光反射薄膜卷1的表面的HC层19与管状的袋22之间的接触面变少。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如以往那样由包装片带来的卷绕偏离所导致的故障(由于沿相同的方向卷绕,因此若此处偏离,则会引发划伤等)等。并且,通过使用具有如上述那样防止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弯折、翘起、松弛等的结构的光反射薄膜卷1,在装入管状的袋22时和之后的操作时等,不会在光反射薄膜卷1的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产生弯折、翘起、松弛等,良好地保持了管状的袋22提供的保护,这一点也较为优异。
此外,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21的开口侧的端部(即,管状的袋22的开口侧的端部)与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相同,是将管状的袋22的开口侧的多余端部编入到光反射薄膜卷1的芯主体12的圆筒内的内侧进行收纳。并且,如果必要,也可以在收纳后利用胶带等临时固定该部分。
<管状的袋22的材料>
作为管状的袋22的材料,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与以往的包装片相同的材料。具体而言,能够使用聚乙烯等,但完全不限制于它们。
<管状的袋22的形状>
管状的袋22的形状只要是圆筒状的一方的端部封闭、另一方的端部开口且圆筒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比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L大的形状即可。从光反射薄膜卷1突出的管状的袋22的开口端部只要压入到光反射薄膜卷1的芯主体11的圆筒内的内侧进行收纳即可。此外,也可以将管状的袋的两端设为开口部,在将光反射薄膜卷1收纳于管状的袋内部之后,将管状的袋的突出的两端都压入到光反射薄膜卷1的芯主体11的圆筒内的内侧进行收纳。
<管状的袋22的圆筒径的大小>
为了容易将光反射薄膜卷1插入管状的袋22中进而实现上述作用效果,特别是减少光反射薄膜卷1的表面的HC层与管状的袋22的接触面,管状的袋22的圆筒径的大小只要比光反射薄膜卷1的外径大即可。
实施例
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它们。注意,在实施例中,将使用“份”或“%”这样的表达,只要没有特别指明,就表示“质量份”或“质量%”。
[实施例1]
<<低折射率层用涂覆液的调配>>
首先,调配了低折射率层用涂覆液。具体而言,在45℃下依次添加了400份的胶体二氧化硅(10质量%)(SNOWTEX OXS;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50份的硼酸水溶液(30质量%)、300份的聚乙烯醇(4质量%)(JP-45;聚合度:4500,皂化度:88mol%;日本VAM&POVAL株式会社制)、3份的界面活性剂(5质量%)(Softazoline LSB-R;川研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然后,用纯水制成100份,调配了低折射率层用涂覆液。
<<高折射率层用涂覆液的调配>>
接着,调配了高折射率层用涂覆液。具体而言,预先调配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钛粒子的分散液。在其之中添加了溶剂等。
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钛粒子的分散液是以如下方式调配的。
通过公知的手法对硫酸钛水溶液进行了热水解,得到了氧化钛水合物。使得到的氧化钛水合物在水中悬浮,得到了水性悬浮液(TiO2浓度:100g/L)10L。在搅拌下向其中添加了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10mol/L)30L,升温至90℃,熟化了5小时。用盐酸中和了所得到的溶液,通过进行过滤、水洗,得到了碱处理钛化合物。
接下来,使碱处理钛化合物悬浮于纯水中并进行了搅拌,从而达到了TiO2浓度20g/L。在搅拌下,添加了相对于TiO2量为0.4mol%的量的柠檬酸。升温至95℃,加入了浓盐酸从而达到了盐酸浓度30g/L,维持着液体温度搅拌了3小时。在此,测定了所得到的混合液的pH及ζ电位,pH为1.4,ζ电位为+40mV。另外,利用ZetasizerNano(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制)进行了粒径测定,体积平均粒径为35nm,单分散度为16%。
向包含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的20.0质量%氧化钛溶胶水系分散液1kg中添加了纯水1kg,调配了10.0质量%氧化钛溶胶水系分散液。
在向上述的10.0质量%氧化钛溶胶水系分散液0.5kg中加入纯水2kg之后,加热到了90℃。之后,缓缓添加了SiO2浓度为2.0质量%的硅酸水溶液1.3kg。在高压釜中对得到的分散液以175℃进行了18小时的加热处理,进一步浓缩,由此获得了包含具有被SiO2包覆的金红石型结构的氧化钛的、20质量%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钛粒子的分散液(溶胶水分散液)。
向这样调配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钛粒子的溶胶水分散液中添加了溶剂等,调配了高折射率层用涂覆液。具体而言,在45℃下依次添加了300份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钛粒子的溶胶水分散液(20.0质量%)、20份的聚乙烯醇(10质量%)(PVA103,聚合度:300,皂化度:99mol%;株式会社可乐丽制)、100份的硼酸水溶液(3质量%)、350份的聚乙烯醇(4质量%)(PVA-124,聚合度:2400,皂化度:88mol%;株式会社可乐丽制)、1份的界面活性剂(5质量%)(Softazoline LSB-R;川研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然后,用纯水精制成100份,调配了高折射率层用涂覆液。
<<光反射薄膜卷的制作>>
使用滑料斗涂覆装置,一边将上述得到的低折射率层用涂覆液及高折射率层用涂覆液保温在45℃,一边在加温至45℃的基材(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A4300)上进行了18层同时叠层涂覆。此时,最下层及最上层设为低折射率层,除此以外设定为低折射率层及高折射率层分别交替层叠。对于涂覆量,将干燥时的膜厚调节成低折射率层为各层150nm、高折射率层为各层120nm,在基材上形成了光反射膜。
<粘合层的形成>
按照下述配方制作了粘合层涂覆液。
[表1]
利用逗点式涂布机(コンマコーター)将上述粘合层涂覆液以干燥膜厚为10μm的方式涂布在了分隔物SP-PET(牌名:PET-O2-BU;三井化学东赛璐株式会社制)的硅酮面(シリコン面)上,在80℃下干燥了1分钟,供给形成有上述制作的光反射膜的基材薄膜,将其与该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进行层压,在该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上形成了粘合层。
<硬涂层的形成>
使用ATO(商品名:SR35M;ANP公司制)作为红外线吸收剂,使用BEAMSET577(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添加了甲基乙基酮作为溶剂。并且,添加了0.08质量%的氟系界面活性剂(商品名:Ftergent(注册商标)650A,株式会社NEOS制),调配成全部固体成分为40质量份、ATO添加量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为55质量%,制作了硬涂层用涂覆液。
在利用凹版涂布机以干燥膜厚为5μm的条件将上述调配的硬涂层用涂覆液涂布于形成有上述制作的光反射膜的光反射薄膜中的、与形成有该光反射膜的粘合剂的层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之后,在90℃的干燥区间温度下干燥了1分钟,之后使用紫外线灯以照射部的照度为100mW/cm2、照射量为0.5J/cm2使硬涂层固化,形成硬涂层,从而形成了近红外光反射薄膜。
<<薄膜卷包装体的制作>>
一边利用多个辊子对在上述光反射膜的一方形成有粘合剂、在相反侧的最外层形成有硬涂层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进行输送,一边使干燥结束,卷绕于缓冲芯(芯主体:宽度方向长度1.5m的纸制的圆筒体(3英寸芯),芯主体厚度:纸4mm+缓冲层厚度:2mm),得到了膜厚100μm、宽度方向长度(宽度)1.5m、长度2000m的光反射薄膜卷。此时,在光反射薄膜的卷绕的最后,利用粘接胶带(临时固定用的纸胶带或密封材料,胶带宽度2cm,长度4cm)将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图1C的附图标记C的位置)固定了一处,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
利用作为包装体的聚乙烯薄膜包装了所得到的光反射薄膜卷,利用粘接胶带(临时固定用的纸胶带或密封材料,胶带宽度2cm,长度4cm)将包装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固定了一处,制作了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1。
[实施例2]
相比于实施例1,利用作为缓冲部件的缓冲胶带将光反射薄膜卷的近红外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固定在了缓冲芯上,除此以外相同地进行了制作,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2。
在此,缓冲芯(=缓冲层)的宽度方向长度与作为缓冲部件的缓冲胶带的宽度方向长度被配置为相同长度(图中的附图标记L)(参照图2A)。
[实施例3]
相比于实施例2,在光反射薄膜的卷绕的最后,利用粘接胶带(临时固定用的纸胶带或密封材料,胶带宽度2cm,长度4cm)将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宽度方向固定两处而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并且在利用作为包装体的聚乙烯薄膜包装了得到的光反射薄膜卷之后,利用粘接胶带固定了两处,除此以外相同地进行了制作,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3。
在此,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粘接胶带的位置为,一处的粘接胶带(图1A的附图标记20a)的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左侧端部(图1A的附图标记B1)起的胶带宽度的中心位置(图1A的附图标记L1表示的长度)为20cm,另一处的粘接胶带(图1A的附图标记20b)的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端部(图1A的附图标记B2)起的胶带宽度的中心位置(图1A的附图标记L2表示的长度)为20cm。即,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在右部、左部相对于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都分别设置在了约13%的位置。
另外,自薄膜卷包装体的包装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起的粘接胶带的位置为,一处的粘接胶带的自包装薄膜的结束卷绕的左侧端部起的位置(胶带宽度的中心位置)为20cm,另一处的粘接胶带的自包装薄膜的结束卷绕的右侧端部起的位置(胶带宽度的中心位置)为20cm。即,在光反射薄膜卷的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了两处固定的粘接胶带的位置和在薄膜卷包装体的包装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了两处固定的粘接胶带的位置在左右均固定在了相同的位置(隔着包装薄膜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实施例4]
相比于实施例3,在包装光反射薄膜卷时,将光反射薄膜卷装入到形成为管状的聚乙烯袋中而非聚乙烯薄膜中进行了包装,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相同地进行了制作,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4得。
[比较例1]
相比于实施例1,使用了纸芯(芯主体:宽度1.5m的纸制的圆筒体,厚度6mm,仅由3英寸芯(外径约7.62mm)构成)而非缓冲芯,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了制作,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5。
[比较例2]
相比于比较例1,在将光反射薄膜固定于纸芯时,利用与实施例2中使用的缓冲胶带相同的缓冲胶带将光反射薄膜粘贴于纸芯,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相同地进行了制作,得到了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6。
<<评价项目>>
<可见光透过率(VLT)及总太阳能截止率(TSER)的测定>
使用分光光度计(使用积分球,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制,U-4000型),测定了从在实施例1~4及比较例1~2中施加着张力卷绕形成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1~6中取出的各光反射薄膜卷中卷出的光反射薄膜试料的300nm~2000nm区域中的可见光透过率,根据日射透过率及日射吸收率计算了总太阳能截止率(TSER)。将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太阳光斑纹>
在荧光灯和太阳光下目视观察了从实施例1~4及比较例1~2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1~6中取出的各光反射薄膜卷中卷出的光反射薄膜试料,如下述那样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即使在太阳光下观察也没问题
○:在荧光灯下没有问题,但若在太阳光下观察可观察到少量薄斑纹
△:在荧光灯下没有问题,但若在太阳光下观察则可发现斑纹
×:即使在荧光灯下也可观察到一些斑纹,若在太阳光下观察则明显可发现斑纹。
<施工性>
将从实施例1~4及比较例1~2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1~6中取出的各光反射薄膜卷中卷出的光反射薄膜试料向汽车后车窗进行了施工。如下述那样对此时的施工状况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能够无问题地施工
△:在薄膜对位时,端部的一部分卷曲,施工耗费时间
×:在粘贴后(施工后),端部卷曲而凸起。
<光反射薄膜卷的表面的故障>
目视评价了从实施例1~4及比较例1~2的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1~6中取出的各光反射薄膜卷中卷出的、各光反射薄膜卷的表面(最外周)部分的光反射薄膜试料。将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在与包装薄膜或管袋之间无卷绕偏离带来的故障
△:在与包装薄膜或管袋之间局部可隐约观察到卷绕偏离带来的故障
×:在与包装薄膜或管袋之间整体上可明显观察到卷绕偏离带来的故障。
[表2]
本申请基于已经在2014年4月17日提出了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85798号,通过参照将其公开内容作为整体引入。
附图标记说明
1 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卷
1’ 以往的光反射薄膜卷
11 芯主体11
12 缓冲层
13 缓冲部件
14 缓冲芯
15 光反射薄膜
20a、20b、20c 胶带(临时固定胶带)
21 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22 管状的袋
A 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卷绕端)
B 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
B1 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更靠左侧的角部(左侧端部)
B2 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更靠右侧的角部(右侧端部)
C 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的正中央(中央部)
c 间隙
d 缓冲部件的沿着圆筒形状的长度
F 对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或其附近的光反射膜施加的力
L 芯主体的宽度方向长度(卷宽度)
L1 从左侧端部B1至胶带20a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
L2 从右侧端部B2至胶带20b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
L3 芯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半长度(=芯主体的从宽度方向的端部至中央部分的长度)
W 端部的翘起

Claims (4)

1.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其特征在于,具有:
芯主体,其形成为圆筒状,宽度方向长度为1.2m以上;
缓冲层,其设于所述芯主体的外表面,由发泡树脂构成;
光反射薄膜,其具有光反射膜、在所述光反射膜的一方的最外层的粘合层和在所述光反射膜的另一方的最外层的硬涂层,所述光反射膜具有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反射单元;
该光反射薄膜卷绕于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薄膜卷,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光反射薄膜的开始卷绕的端部被用缓冲部件粘贴在设于所述芯主体的所述缓冲层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反射薄膜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薄膜的结束卷绕的端部被用胶带至少固定两处,距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最近的胶带的位置均满足以下的算式:
[式1]
(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长度)×100=0.5~25%
在此,自光反射薄膜卷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为,距该宽度方向的左侧的端部最近的胶带为自左侧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距该宽度方向的右侧的端部最近的胶带为自右侧的端部起的胶带的位置,分别满足上述要件;胶带的位置为胶带宽度的中央部。
4.一种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反射薄膜卷装入到管状的袋中。
CN201580020078.2A 2014-04-17 2015-03-20 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Pending CN1062331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5798 2014-04-17
JP2014-085798 2014-04-17
PCT/JP2015/058571 WO2015159647A1 (ja) 2014-04-17 2015-03-20 光反射フィルムロール及び光反射フィルムロール包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3169A true CN106233169A (zh) 2016-12-14

Family

ID=54323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0078.2A Pending CN106233169A (zh) 2014-04-17 2015-03-20 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38508A1 (zh)
JP (1) JPWO2015159647A1 (zh)
CN (1) CN106233169A (zh)
WO (1) WO20151596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3984A (zh) * 2017-09-22 2020-05-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层叠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2638791A (zh) * 2018-09-21 2021-04-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圆筒状溅射靶的捆包体的制造方法及捆包体
CN114249022A (zh) * 2020-09-24 2022-03-29 长春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卷包装结构及薄膜卷包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6188B2 (ja) * 2015-06-05 2019-07-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誘電体多層膜フィルム
US10894385B2 (en) * 2016-03-31 2021-01-19 Konica Minolta, Inc. Optical reflective film
JP7104698B2 (ja) * 2017-06-14 2022-07-21 株式会社キッチニスタ ラップフィルム巻回体、並びに、ラップフィルム収容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7946A (en) * 1969-01-22 1971-01-26 Sylvester C Sviokla Package of recording paper
US5450949A (en) * 1992-03-13 1995-09-19 G.D. Societa Per Azioni Reel of material in tape form
US5646090A (en) * 1995-04-06 1997-07-0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CN101346650A (zh) * 2005-12-23 2009-01-14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热塑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多层膜
CN101490585A (zh) * 2006-07-21 2009-07-22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其制造方法、偏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49660A (zh) * 2010-12-17 2013-08-14 3M创新有限公司 开放间隙膜卷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9591A (ja) * 1996-08-22 1998-03-03 Ee T Giken Kk ロール状に巻かれた三次元網目状シート
JPH10165008A (ja) * 1996-12-04 1998-06-23 Hitachi Ltd 植物育成装置
JP4422872B2 (ja) * 2000-07-31 2010-02-24 東邦テナックス株式会社 ロール状プリプレグのパッケージ
JP2004341447A (ja) * 2003-05-19 2004-12-02 Hitachi Chem Co Ltd 感光性フィルム
JP2005208202A (ja) * 2004-01-21 2005-08-0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ロール状感光材料包装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8094576A (ja) * 2006-10-13 2008-04-24 Toyobo Co Ltd 高分子フィルムロール末端の巻き固定方法
JP2011180449A (ja) * 2010-03-02 2011-09-15 Sony Corp 光学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窓材、ならびに光学体の貼り合わせ方法
JP2011184152A (ja) * 2010-03-10 2011-09-22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ウェブ状物巻き取り方法およびロール状物
JP5608052B2 (ja) * 2010-11-09 2014-10-1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フィルムの貼付方法
JP2012173374A (ja) * 2011-02-18 2012-09-10 Toray Ind Inc 熱線反射部材
KR20130126935A (ko) * 2011-09-09 2013-11-21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다이싱 다이 본딩 필름의 패키징 구조 및 패키징 방법
JP5928378B2 (ja) * 2013-03-18 2016-06-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セット、フィルムセット製造方法、フィルム貼合材、フィルムを検索するため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ム貼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7946A (en) * 1969-01-22 1971-01-26 Sylvester C Sviokla Package of recording paper
US5450949A (en) * 1992-03-13 1995-09-19 G.D. Societa Per Azioni Reel of material in tape form
US5646090A (en) * 1995-04-06 1997-07-0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CN101346650A (zh) * 2005-12-23 2009-01-14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热塑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多层膜
CN101490585A (zh) * 2006-07-21 2009-07-22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其制造方法、偏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49660A (zh) * 2010-12-17 2013-08-14 3M创新有限公司 开放间隙膜卷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3984A (zh) * 2017-09-22 2020-05-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层叠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US11300712B2 (en) 2017-09-22 2022-04-12 Fujifilm Corporation Laminat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2638791A (zh) * 2018-09-21 2021-04-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圆筒状溅射靶的捆包体的制造方法及捆包体
CN112638791B (zh) * 2018-09-21 2022-08-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圆筒状溅射靶的捆包体的制造方法及捆包体
CN114249022A (zh) * 2020-09-24 2022-03-29 长春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卷包装结构及薄膜卷包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38508A1 (en) 2017-02-09
JPWO2015159647A1 (ja) 2017-04-13
WO2015159647A1 (ja)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3169A (zh) 光反射薄膜卷及光反射薄膜卷包装体
JP6044638B2 (ja) 赤外遮蔽体
CN105899977B (zh) 光反射膜及使用该光反射膜的光反射体
CN107710035B (zh) 光学膜及含有其的光学叠层体
CN105102395A (zh) 夹层玻璃
WO2013151136A1 (ja) 赤外遮蔽フィルムおよび赤外遮蔽体
CN104428699A (zh) 红外屏蔽膜
CN104185802A (zh) 光学膜
CN106104310B (zh)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JP6834984B2 (ja) 光学反射フィルム
CN109073803A (zh) 光学体、窗材料及卷帘
CN107003451A (zh) 隔热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隔热体
JP2020115157A (ja) 光反射フィルム及び光反射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5122096A (zh) 光学反射膜、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光学反射体
CN107615117A (zh) 光学反射膜
CN107430228B (zh) 光学薄膜以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JP5831242B2 (ja) 赤外遮蔽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赤外遮蔽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WO2015146564A1 (ja) 光学遮蔽フィルム、光学遮蔽体および光学遮蔽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5150851A (ja) 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08058115A2 (en) Iridescent films with multiple reflection peaks
JP6326780B2 (ja) 窓貼り用フィルム
CN105899978B (zh) 光学反射膜的制造方法
CN108885288A (zh) 光学反射膜
CN108351448A (zh) 光学反射膜及光学反射体
JP2016075816A (ja) 光学反射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光学反射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