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8412B -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8412B
CN106188412B CN201610634403.0A CN201610634403A CN106188412B CN 106188412 B CN106188412 B CN 106188412B CN 201610634403 A CN201610634403 A CN 201610634403A CN 106188412 B CN106188412 B CN 106188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erbranched
resins
water
am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44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8412A (zh
Inventor
李武松
刘聪聪
刘晓东
许士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CY DENDRIM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CY DENDRI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CY DENDRIM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CY DENDRI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44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8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8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8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8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8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2/00 - C08G81/00
    • C08G83/002Dendritic macromolecules
    • C08G83/005Hyperbranched macro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09D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D159/00 - C09D187/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支化UV树脂,具体涉及一种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如下:(1)超支化聚酯‑胺、丙烯酸类单体、催化剂和阻聚剂,于氮气保护下反应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初产物;(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水中,搅拌后静置,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水层的pH值为7,得粘稠物;(4)将粘稠物真空旋蒸,得超支化UV树脂。本发明制备的树脂水油通用,既可以制成溶剂型UV涂料,也可以制成水性固化的UV涂料,并可以大幅度提升涂膜的韧性,附着力,耐化学品性;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所述的应用容易实现,具有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支化UV树脂,具体涉及一种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涂料,又称UV固化涂料,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来的,传入我国较晚,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正在蓬勃发展。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绿色工业涂料,它具有涂层硬度高、光泽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不断加深对UV固化技术的研究,新型树脂不断涌现,这就使得UV固化涂料向传统的涂料应用的各个领域扩展。现今,工业生产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环保的法律政策更加严格,能源的压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下,发展UV固化技术,研发新型UV树脂,赶超国际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光固化树脂主要有:环氧丙烯酸酯树脂(EA)、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PUA)、聚酯丙烯酸酯树脂(PEA)、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等。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EA)的优点是:固化速度快、涂膜硬度高、附着力优,因含有环氧树脂部分,所以耐化学品性能好、耐热性能好、价格低,是目前广泛使用的UV固化主体树脂。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固化成膜后,涂膜硬度高,耐化学品性优。但是,树脂本身粘度大,固化成膜后残余内应力大,柔韧性差,抗冲击性差,易发生脆裂,因含有环氧树脂链段所以耐候性差。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是最早用于光固化涂料的树脂。但是作为光固化树脂,传统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速度低,固化后体积收缩率大,附着力差,涂膜太脆,涂膜耐候性差。因为它价格最低,光泽高,容易打磨,所以在木器用UV涂料中还有少量的应用。
聚酯丙烯酸酯树脂(PEA),由于它的价格比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要低,树脂本身粘度较低,可以充当主体树脂,必要时也可以作为活性稀释剂来使用。聚酯丙烯酸酯的气味很低,有比较好的柔韧性和对颜料的润湿性,特别适用于UV固化的油墨和带有颜料的UV涂料。缺点是:反应活性太低,固化速度慢,固化后涂膜硬度低,所以不宜单独使用。
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这种树脂UV固化后可以得到坚韧的涂膜,硬度高,韧性好。因为聚氨酯可以通过灵活调节刚性链段与柔性链段的比例而得到性能各异的树脂,其树脂固化后的涂膜硬度可以很柔软,也可以很硬,而且耐磨性能特别优异。缺点是:价格比较高,树脂合成工艺比较复杂,固化速度、反应活性比环氧丙烯酸酯要低。
活性稀释剂,主要有单官能度、双官能度以及三官能度的含有丙烯酸端基的小分子化合物,因为反应活性低,固化成膜后膜的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能单独使用,主要是用来调节涂料粘度、交联密度等。主要的活性稀释剂有: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一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随着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UV涂料水性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水性UV树脂的需求逐渐增大。市场上水性UV树脂有水分散型和水溶型两种,其中,水溶型产品,更环保,反应更完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树脂具有较高的硬度,较高的光泽,固化体积收缩小,附着力优,韧性与抗冲击性能优良,使用综合成本低的特点;本发明同时提供其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器中,加入超支化聚酯-胺、丙烯酸类单体、催化剂和阻聚剂,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240℃反应2~48h后,减压条件下反应至反应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3~20倍体积的水中,搅拌0.5~1h,然后静置0.5~14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分离出来的水层的pH值为7,得粘稠物;
(4)将粘稠物在30~60℃下真空旋蒸4~8h,得超支化UV树脂;
步骤(3)中,所述的重复步骤(2)操作为重复“倒入3~20倍体积的水中,搅拌0.5~1h,然后静置0.5~14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的过程。
所述的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加入量为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10~100%,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以羟值表示;
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钛酸丁酯、对甲苯磺酸或浓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加入量为超支化聚酯-胺和丙烯酸类单体总质量的0.1~5%;
所述的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醚,加入量为超支化聚酯-胺和丙烯酸类单体总质量的0.1~5%。
步骤(2)中,倒入水中是为了提纯,步骤(3)中,分离出来的水层中含有未反应单体的废液,pH值为含有未反应单体的废液的pH值。
所述的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反应器中,加入多元醇胺化合物、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和催化剂,氮气保护下,在-20~300℃,反应1~48h后,进一步抽真空减压条件下反应直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得超支化聚酯-胺。
反应温度优选为50~210℃。
所述的多元醇胺化合物与末端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3:1;所述的多元醇胺化合物为二异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丁醇胺或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末端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3-丁烯酸、3-丁烯酸甲酯、4-戊烯酸或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钛酸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或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用量为多元醇胺化合物和末端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1~10%。
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应用如下:
在超支化UV树脂中加入光引发剂、助剂,然后加入活性稀释剂调节粘度至650~850mPa·s,即得光固化涂料。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84或光引发剂1173,加入量为超支化UV树脂质量的2.5~5%;所述的助剂为流平剂和消泡剂,加入量为超支化UV树脂质量的0.1~0.5%;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一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当所述的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84或光引发剂1173中的一种或两种时,制备得到的光固化涂料为溶剂型UV涂料;当所述的光引发剂为改性后的亲水性光引发剂1173时,制备得到的光固化涂料为水性固化的UV涂料。
所述的改性后的亲水性光引发剂1173为常规市售产品。
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与现有树脂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超支化UV树脂同时兼具多种传统树脂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硬度、较高的光泽、固化体积收缩小、附着力优、韧性与抗冲击性能优良,其综合性能很优异。性能达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反应活性达到环氧丙烯酸树脂的活性,生产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新型超支化UV树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含有该超支化UV树脂的光固化涂料相对于传统UV固化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固化体积收缩小,光泽高,附着力好,硬度高,韧性优良,抗冲击性能优良,不易脆裂,耐候性优良,溶剂挥发少等优点,综合性能显著。
(3)本发明所述的超支化UV树脂可以水油通用,既可以制成普通的溶剂型UV涂料,也可以制成水性固化的UV涂料,并可以大幅度提升涂膜的韧性,附着力,耐化学品性。
(4)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市购。
实施例1
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0.5g二乙醇胺和2.87g丙烯酸甲酯,加入1.34g催化剂辛酸亚锡,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50℃,反应6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超支化聚酯-胺HBPE-1,羟值为342mgKOH/g。
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
(1)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4.1gHBPE-1、6.2g丙烯酸(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100%)、0.02g催化剂钛酸丁酯和1.02g阻聚剂对苯二酚,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70℃,反应8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液体,即为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60.9mL水中,搅拌0.5h,然后静置1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水液的pH为7,得粘稠物;
(4)将所得粘稠物在30℃下真空旋蒸8h,得到琥珀色粘稠透明液体,为超支化UV树脂A。
应用超支化UV树脂制备光固化涂料:
在100g超支化UV树脂A中,加入2.5g光引发剂184和2.5g光引发剂1173(汽巴精化有限公司),0.3g BYK333助剂,0.1g BYK555助剂,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调节粘度至650mPa·s即可。
实施例2
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4g二异丙醇胺和20.3g 3-丁烯酸甲酯,加入0.003g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90℃,反应4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无色透明固体,即为超支化聚酯-胺HBPE-2,羟值为869mgKOH/g。
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
(1)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0gHBPE-2、1.6g甲基丙烯酸(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10%)、0.68g催化剂钛酸丁酯和0.02g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210℃,反应4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液体,即为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272mL水中,搅拌1h,然后静置14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水液的pH为7,得粘稠物;
(4)将所得粘稠物在60℃下真空旋蒸4h,得到琥珀色粘稠透明液体,为超支化UV树脂B。
应用超支化UV树脂制备光固化涂料:
在100g超支化UV树脂B中加入2g光引发剂184和2.5g光引发剂1173(汽巴精化有限公司),0.3g BYK333助剂,0.1g BYK555助剂,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调节粘度至750mPa·s即可。
实施例3
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8.7g三异丙醇胺、27.6g 4-戊烯酸和10.3g丙烯酸,加入2.36g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80℃,反应4h,继续升温至110℃反应3小时,继续升温至180℃反应7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液体,即为超支化聚酯-胺HBPE-3,羟值为679mgKOH/g。
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
(1)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0gHBPE-3、6.0g丙烯酸(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57%)、0.54g催化剂钛酸丁酯和0.54g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60℃,反应2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液体,即为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180ml水中,搅拌0.7h,然后静置4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水液的pH为7,得粘稠物;
(4)将所得粘稠物在50℃下真空旋蒸6h,得到琥珀色粘稠透明液体,为超支化UV树脂C。
应用超支化UV树脂制备光固化涂料:
在100g超支化UV树脂C中加入1.5g光引发剂184和2.5g光引发剂1173(汽巴精化有限公司),0.3g BYK333助剂,0.1g BYK555助剂,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调节粘度至750mPa·s即可。
实施例4
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4g二异丙醇胺、7.8g二乙醇胺和16.3g 3-丁烯酸甲酯,加入0.66g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50℃,反应48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无色透明固体,即为超支化聚酯-胺HBPE-4,羟值为571mgKOH/g。
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
(1)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0gHBPE-4、8.0g甲基丙烯酸(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76%)、0.2g催化剂钛酸丁酯和0.3g阻聚剂对苯二酚,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60℃,反应2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液体,即为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300mL水中,搅拌0.8h,然后静置10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水液的pH为7,得粘稠物;
(4)将所得粘稠物在40℃下真空旋蒸7h,得到琥珀色粘稠透明液体,为超支化UV树脂D。
应用超支化UV树脂制备光固化涂料:
在100g超支化UV树脂D中加入2g光引发剂184和2.5g光引发剂1173(汽巴精化有限公司),0.3g BYK333助剂,0.1g BYK555助剂,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调节粘度至700mPa·s即可。
实施例5
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4g三乙醇胺、8.9g三异丙醇胺、16.3g 3-丁烯酸甲酯和7.2g丙烯酸甲酯,加入0.36g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0.34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210℃,反应1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无色透明固体,即为超支化聚酯-胺HBPE-5,羟值为469mgKOH/g。
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
(1)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球形回流冷凝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0gHBPE-5和12.0g丙烯酸(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31%),加入0.72g催化剂钛酸丁酯和0.81g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于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60℃,反应4h,抽真空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到黄色液体,即为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240mL水中,搅拌0.5h,然后静置1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水液的pH为7,得粘稠物;
(4)将所得粘稠物在60℃下真空旋蒸4h,得到琥珀色粘稠透明液体,为超支化UV树脂E。
应用超支化UV树脂制备光固化涂料:
在100g超支化UV树脂E中加入1.5g光引发剂184和2.5g光引发剂1173(汽巴精化有限公司),0.3g BYK333助剂,0.1g BYK555助剂,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调节粘度至800mPa·s即可。
将实施例1-5中所得的超支化UV树脂和SM6202(江苏三木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市售)、U400(德国拜耳,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市售)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比较,结果见表1。
表1物理化学性能比较结果
官能度 粘度/25℃
实施例1,超支化UV树脂A ≥9 20000至25000mPa·s
实施例2,超支化UV树脂B ≥9 18000至25000mPa·s
实施例3,超支化UV树脂C ≥9 15000至20000mPa·s
实施例4,超支化UV树脂D ≥9 20000至25000mPa·s
实施例5,超支化UV树脂E ≥9 10000至20000mPa·s
SM6202 2 30000至50000mPa·s
U400 6 60000至90000mPa·s
分别采用实施例1-5所制得的光固化涂料,在打磨过的尺寸为10*25的平整马口铁片上用100μm的漆膜涂布器涂布15cm漆膜。在设有三支80W/cm高压汞灯的光固化机中固化15s,灯管距离铁片30cm。将铁片静置于室温环境中,24小时后检测涂膜性能,见表2。
对比试验:
分别采用M6202(江苏三木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市售)、U400(德国拜耳,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市售)加入1.5g光引发剂184和2.5g光引发剂1173(汽巴精化有限公司),0.3g BYK333助剂,0.1g BYK555助剂,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调节粘度至750mPa·s,得涂料。将其在打磨过的尺寸为10*25的平整马口铁片上用100μm的漆膜涂布器涂布15cm漆膜。在设有三支80W/cm高压汞灯的光固化机中固化15s,灯管距离铁片30cm。将铁片静置于室温环境中,24小时后检测涂膜性能,见表2。
表2涂膜性能检测结果
涂膜外观 光泽 硬度 柔韧性 附着力
实施例1 平整光滑 97 4H 1mm 0级
实施例2 平整光滑 98 4H 1mm 0级
实施例3 平整光滑 96 4H 1mm 0级
实施例4 平整光滑 93 3H 2.5mm 1级
实施例5 平整光滑 96 3H 2.5mm 1级
M6202 平整光滑 95 2H 2.5mm 1级
U400 平整光滑 95 4H 2.5mm 2级
将实施例1-5应用超支化UV树脂制备光固化涂料步骤中的光引发剂置换为改性后的亲水性光引发剂1173,可以制得水性固化的UV涂料,其性能指标见表3。
表3制得的水性固化的UV涂料的性能指标
涂膜外观 涂膜光泽 涂膜硬度 涂膜韧性 附着力
实施例1 平整光滑 大于96 2H 1mm 0级
实施例2 平整光滑 大于98 2H 1mm 0级
实施例3 平整光滑 大于96 2H 1mm 0级
实施例4 平整光滑 大于96 3H 1mm 0级
实施例5 平整光滑 大于98 3H 1mm 0级
备注:表格中附着力的测试是在ABS、PC、PA以及有底漆处理过的木块,四种底材上进行的测试。
由此可以得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树脂,可以水油通用,既可以制成普通的溶剂型UV涂料,也可以制成水性固化UV涂料,并可以大幅度提升涂膜的韧性、附着力、耐化学品性。
由以上对比结果可见,实施例1-5所制得的超支化水油通用UV树脂比传统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粘度要低很多,官能度要高很多,但是价格远低于聚氨酯丙烯酸酸树脂,而现今市场所售的各种树脂而言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是综合性能最优的树脂,因此可见,实施例1-5所制得的超支化UV树脂是一种性价比优异的光固化超支化树脂。
由实施例1-5所制得的超支化水油通用UV树脂所制得的溶剂型光固化涂料、水性光固化涂料对比传统的线型UV树脂涂料对比可见,在涂膜硬度与柔韧性的平衡上,对基材的附着力上,同样具有优越的性能和成本优势。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以上所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法。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也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鉴于篇幅原因,本发明不对以上所提的各种替换实例一一阐述。

Claims (6)

1.一种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器中,加入超支化聚酯-胺、丙烯酸类单体、催化剂和阻聚剂,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240℃反应2~48h后,减压条件下反应至反应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冷却,得初产物;
(2)将初产物趁热倒入3~20倍体积的水中,搅拌0.5~1h,然后静置0.5~14h,将上层水层分离去除,收集下层液体;
(3)下层液体重复步骤(2)操作,至分离出来的水层的pH值为7,得粘稠物;
(4)将粘稠物在30~60℃下真空旋蒸4~8h,得超支化UV树脂;
所述的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加入量为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的10~100%,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胺的羟基摩尔数以羟值表示;
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钛酸丁酯、对甲苯磺酸或浓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加入量为超支化聚酯-胺和丙烯酸类单体总质量的0.1~5%;
所述的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醚,加入量为超支化聚酯-胺和丙烯酸类单体总质量的0.1~5%;
所述的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反应器中,加入多元醇胺化合物、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和催化剂,氮气保护下,在-20~300℃,反应1~48h后,进一步抽真空减压条件下反应直至体系酸值低于10mgKOH/g,得超支化聚酯-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胺化合物与末端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3:1;所述的多元醇胺化合物为二异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丁醇胺或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末端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3-丁烯酸、3-丁烯酸甲酯、4-戊烯酸或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钛酸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或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用量为多元醇胺化合物和末端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或末端含烯丙基官能团的羧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1~10%。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超支化UV树脂中加入光引发剂、助剂,然后加入活性稀释剂调节粘度至650~850mPa·s,即得光固化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84或光引发剂1173,加入量为超支化UV树脂质量的2.5~5%;所述的助剂为流平剂和消泡剂,加入量为超支化UV树脂质量的0.1~0.5%;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一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CN201610634403.0A 2016-08-04 2016-08-04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06188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4403.0A CN106188412B (zh) 2016-08-04 2016-08-04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4403.0A CN106188412B (zh) 2016-08-04 2016-08-04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8412A CN106188412A (zh) 2016-12-07
CN106188412B true CN106188412B (zh) 2018-09-04

Family

ID=57496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4403.0A Active CN106188412B (zh) 2016-08-04 2016-08-04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84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8467A (zh) * 2017-04-19 2017-07-07 珠海飞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的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10615894A (zh) * 2019-06-15 2019-12-27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聚酯胺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1371B (zh) * 2012-11-09 2015-01-07 长兴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933A (zh) * 2015-12-02 2016-04-06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涂料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8412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1933A (zh) 一种超支化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涂料中的应用
CN101200527B (zh) 液体橡胶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及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备
CN101307194A (zh) 用于金属表面防护的有机-无机杂化紫外光固化涂料
CN102206293B (zh) 一种光引发剂,一种光固化涂料和模内装饰方法
CN108384406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7009325A1 (fr) Resine soluble dans l'alcool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CN102212150A (zh) 含助引发剂胺的可聚合硫杂蒽酮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7568A (zh) 一种高固低黏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8412B (zh) 水油通用型超支化uv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1135222A1 (zh) 多官能环氧植物油基uv固化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34117A (zh) 一种紫外线固化撒粉丝印光油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098A (zh) 一种改性醛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325522C (zh) 组合物
CN111646918A (zh) 一种聚合型紫外吸收剂、丙烯酸树脂及改性环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6752991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6632992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1824137B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426A (zh) 月桂烯基乙烯基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2993411A (zh) 一种多元酸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3321A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1418148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作方法
CN104449428B (zh) 一种用于玻璃切割加工的水性光固化粘合剂
CN107384141A (zh) 一种水性环保uv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978472A (zh)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10317346B (zh) 树枝状荧光素钠-碘鎓盐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