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3241A -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3241A
CN106163241A CN201610795982.7A CN201610795982A CN106163241A CN 106163241 A CN106163241 A CN 106163241A CN 201610795982 A CN201610795982 A CN 201610795982A CN 106163241 A CN106163241 A CN 106163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device
produced
heat abs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5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3241B (zh
Inventor
张华�
郑聪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59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3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3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3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9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和显示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显示设备包括:外壳、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其中,外壳的主体与后盖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光学系统固定设置在外壳的主体内,且位于该移动终端的正面;散热装置与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且位于移动终端的背面,用于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设备的后盖增加散热装置,从而可以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亦即,能够解决移动终端过热而导致处理器降频、加快器件老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已经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其中,VR头盔由于其便携以及良好的体验逐渐成为各VR厂商研究的主流方向。
具体而言,VR头盔,又称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是一种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例如,在用户使用VR头盔看视频或者玩游戏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该VR头盔进入虚拟环境中直接观察事物的内在变化并与事物发生交互作用,以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目前,VR头盔通常是将诸如手机等移动终端放在光学系统后,屏幕朝向人眼,后盖盖着移动终端的背面。但是,使用VR头盔通常是诸如看视频、玩游戏等耗电大、发热严重的应用,且VR头盔中空气流通不好,因此VR头盔中的移动终端温度相对较高,容易造成过热导致的处理器降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和显示设备,以对位于显示设备中的移动终端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移动终端位于显示设备中温度高而导致处理器降频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外壳、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其中,外壳的主体与后盖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光学系统固定设置在外壳的主体内,且位于该移动终端的正面;散热装置与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且位于移动终端的背面,用于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显示设备中,该方法包括:启动散热装置;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设备的后盖增加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位于移动终端的背面,从而可以通过该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亦即,能够解决移动终端过热而导致处理器降频、加快器件老化的问题,从而可以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保证移动终端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热管的冷凝段穿过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热管的冷凝段穿过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U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具体示例中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热管穿过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具体示例中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热管穿过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2F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后盖上设置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外壳、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
其中,该显示设备的外壳可以包括主体和后盖,且主体和后盖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可以用于放置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显示设备的光学系统可以固定设置在外壳的主体内,且可以位于移动终端的正面,以使移动终端的屏幕朝向人眼,从而可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设备的光学系统观看移动终端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显示设备的散热装置与后盖固定连接,且位于移动终端的背面,用于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具体的,散热装置可以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后盖上,并且可以靠近移动终端的背面,以对移动终端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移动终端的温度高而导致处理器降频的问题。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中,散热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散热风扇和温度检测模块;该散热风扇可以与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温度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温度。处理器一端连接散热风扇,另一端连接温度检测模块,且可以用于依据该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例如,诸如VR头盔等显示设备可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移动终端的背面的温度信息,从而使得处理器可以依据该温度检测模块所反馈的温度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散发风扇的运行速度,并可以根据该运行速度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亦即,显示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根据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进而可以保证散热,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静音。
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盖可以设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可以用于将移动终端所生产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具体而言,显示设备外侧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通风孔流入显示设备的凹槽内,以及该凹槽内携带移动终端所散发的热量的空气可以流出显示设备。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通过在后盖上设置通风孔,改善显示设备内的空气流动性,从而增强了散热效果。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通过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该显示设备包括:外壳、光学系统101、散热装置和处理器。该外壳可以包括主体和后盖,且外壳的主体与外壳的后盖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移动终端102的凹槽。其中,光学系统101可以位于外壳的主体内,且位于移动终端102的正面;散热装置可以与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且位于移动终端102的背面,用于对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具体可以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散热风扇103。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外壳的后盖上固定安装散热装置的若干个散热风扇103,以及可以在紧贴移动终端102的背面的位置上安装温度检测模块的若干个温度检测点104,以通过紧贴移动终端102的背面的温度检测点104检测移动终端102的温度。例如,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风扇103可以是无极变频风扇。该无极变频风扇可以在其转速范围内连续变化调速,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风速与静音之间达到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温度检测点、散热风扇的数量可以依据显示设备的散热性能要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检测模块可以采用诸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电气元件作为温度检测点104,以利用温度检测点104实时检测移动终端102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显示设备的处理器。该处理器通过对该温度进行计算,可以实时地确定出散热风扇103的运行速度,以及可以按照该运行速度控制散热风扇103的转速,从而可以保证移动终端102的温度受控于合理范围,保证用户体验和移动终端性能,解决了移动终端过热而导致处理器降频、加快器件老化的问题,亦即,可以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盖可以设有通风孔105,以增加显示设备内的空气流动性。例如,外壳的后盖可以在移动终端侧面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通风孔105,以通过该通风孔105将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增强散热效果。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外壳的其他位置增加通风孔,如在后盖的顶部和底部增加通风孔,本发明实施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具体可以包括若干个诸如热管等导热器件。需要说明的是,热管是一种优良的导热器件,具体可包括蒸发段(又称加热段)和冷凝段(又称散热段)。在加热热管的蒸发段时,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该热量为工作液体的蒸发潜热;蒸汽通过热管的中心通道流向热管的冷凝段,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潜热;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冷凝段的液体可以回流到蒸发段,这样就可以完成了一个闭合循环,从而可以将大量的热量从蒸发段传到冷凝段。本发明实施例中热管的数量可以依据显示设备的散热性能要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设备的散热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热管106和散热片107。其中,热管106的蒸发段连接移动终端102,热管的冷凝段连接散热片107,用于将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07;该散热片107与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且用于将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热管106的蒸发段可以与移动终端102的背面连接,以使位于该蒸发段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以及带走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例如,热管106的蒸发段可以紧贴着移动终端102的背面,从而可以采用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对蒸发段内的工作液体进行加热,亦即,对移动终端102进行降温。热管106的冷凝段可以与散热片107紧密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散热片107对冷凝段内的蒸汽进行冷凝,亦即,可与通过散热片107对冷凝段进行散热,以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可选的,热管106的冷凝段可以穿过散热片107。其中,若干个热管106的冷凝段穿过散热片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A所示;也可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的热管106可以是环形,也可以是U形,本发明实施例对热管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热管106为U形,其中紧贴移动终端背面的一端为蒸发段,嵌入到散热片中的另一端为冷凝段,如图2所示;或者,热管106为环形,该环形可以设有缺口,该缺口可以位于嵌入到散热片107的冷凝段中,如图2C所示;或者,该缺口可以位于紧贴移动终端102背面的蒸发段中,如图2D和图2E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其中,图2D为本发明具体示例中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热管穿过散热片的示意图,图2E为本发明具体示例中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热管穿过散热片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导热点垫片。该导热垫片可以位于热管106的蒸发段与移动终端102之间,用于将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热管的蒸发段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管106与移动终端102需要保持良好的接触,以通过热管106对移动终端102进行降温。金属表面很难做到平整,通常会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凹凸,因此金属接触接的工艺要求难度较大,且导热效果比较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热管106与移动终端102之间增加导热垫片,以采用导热垫片增强接触导热效果,以及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同时可以避免在热管和移动终端之间涂抹导热硅脂而弄脏移动终端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可以在外壳的后盖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105,以改善显示设备内的空气流动性,增强散热效果。例如,如图2F所示,外壳的后盖可以在移动设备侧面对应的位置设置通风孔105,从而可以通过该通风孔105,使得显示设备外侧的空气可以流入显示设备的凹槽内,以及使得凹槽内的空气可以携带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流出显示设备,从而增强了散热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通过采用热管106的蒸发段连接移动终端背面,以及采用热管107的冷凝段连接显示设备的后盖上的散热片107,使得移动终端102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热管106快速传递到散热片107,进而可以通过该散热片107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亦即,散热片107可以采取自然散热方式为手机降温,实现了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简单易于实现,且不需要耗电,以及不会产生噪声,在节省电量的同时达到了静音的效果。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设备的散热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散热风扇103、温度检测模块、散热片107和热管106。如图3所示,在显示设备的移动终端背后的位置紧贴增加温度检测模块的若干个温度检测点104;以及采用热管106的一端连接移动终端的背面,且热管106另外一端可以连接在外壳后盖上的散热片107,以使移动终端102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106传递到散热片107。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散热片107的下方增加散热风扇103,以及可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检测点104测试移动终端背面的温度,将温度反馈回给显示设备的处理器,从而使得处理器可以根据温度确定无散热风扇的运行速度,以加快散热片散热,为移动终端102降温。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启动散热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外壳、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其中,外壳的主体和后盖之间设有用于放置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凹槽。当用户将移动终端放置于显示设备的凹槽中,以通过显示设备的光学系统观看移动终端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时,显示设备可以启动散热装置,以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步骤402,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增加了散热装置,从而可以采用该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温度高而导致处理器降频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显示设备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具体可以包括: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依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地监测移动终端的温度,以及可以通过处理器对检测到的温度进行计算,确定出散热风扇所需要的运行速度,进而可以按安照所确定的运行速度实时调整该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对位于凹槽内的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具体而言,诸如VR头盔等显示设备通过在移动终端的背面增加温度检测模块的若干个诸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温度检测点104,从而可以实时监控移动终端的温度,并且可以采用处理器依据检测到的温度确定散热风扇的转速,以为移动终端降温。其中,散热风扇可以按照处理器所确定的转速进行运转,从而可以加强内槽中空气的流动性,以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例如,VR头盔可以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检测点,以利用热敏电阻的电阻大小随温度变化的这一特性,将该热敏电阻与其它电阻串联分压,从而可以通过检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经过模数转换可以将电压信息传递给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根据电压信息计算阻值,从而可以得出移动终端当前温度,进而可以依据当前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运行速度,即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温度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以保证散热效果。
当然,本发明实施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集成电路来检测移动终端温度,若检测到温度信息为数字信号,则可以直接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处理;若检测到温度信息为模拟信号则可以先通过模数转换,亦即,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根据检测到的温度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具体的调节方式可以依据处理器所述的处理系统和散热风扇的类型进行确定,如可以选择利用诸如电压调节、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Modulation,PFM)或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等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的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对移动终端的温度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具体可以是一个信息处理和对诸如散热风扇等外围器件控制的系统。具体的,处理系统可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所反馈的信息,经过计算得到手机背面温度,再根据具体得到的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紧贴移动终端背面的位置设置温度检测模块的若干个温度检测点,以使得显示设备可以通过该温度检测点实时监测到移动终端的温度,进而可以通过显示设备的处理器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温度,在散热风扇的转速范围内调整该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加快散热片散热,为移动终端降温。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具体可以包括: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热管将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片;采用所述散热片将所述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中的热管可以利用液体的蒸发潜热和凝结潜热的相变过程,亦即,管内介质的在连接移动终端背面的蒸发段受热蒸发,以及在连接散热片的冷凝段冷凝散热,使得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散热片中,实现了通过散热片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热管将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片,具体可以包括:通过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吸收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从所述蒸发段传递到所述热管的冷凝段;采用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垫片将所述冷凝端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可以不检测移动终端的温度,而利用空气对流进行散热。其中,显示设备的散热片与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积越大,散热效果就越好。显示设备可以依据散热性能要求以及散热片的重量确定散热片与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可以在外壳上设有通风孔,以通过该通风孔增加显示设备内的空气流动性,增强散热效果。其中,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还可以包括:通过通风孔,将显示设备外侧的空气流入显示设备的凹槽内,以及将所述凹槽内携带热量的空气流出所述显示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第三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5中的移动终端5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5中的移动终端5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510、存储器520、输入单元530、显示单元540、处理器560、音频电路570、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580和电源59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500可以放置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凹槽中,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设备的光学系统观看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内容。
其中,输入单元5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5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5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531。触控面板5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5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5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560,并能接收处理器5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531。除了触控面板531,输入单元5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532,其他输入设备5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5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5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540可包括显示面板5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41。
应注意,触控面板5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5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处理器560是移动终端5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5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5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5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522内的数据,处理器560用于启动散热装置;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50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可选地,处理器560还可以用于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移动终端500的温度;依据该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对所述移动终端50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可选的,散热装置可以通过热管将所述移动终端500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以通过该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可选的,散热装置可以通过热管的蒸发段吸收移动终端500所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从所述蒸发段传递到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从而可以采用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垫片将所述冷凝端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片。
可选的,显示设备还可以通过通风孔,将显示设备外侧的空气流入显示设备的凹槽内,以及将所述凹槽内携带热量的空气流出所述显示设备。
可见,本发明实施通过在显示设备中增加散热装置,从而可以对位于显示设备凹槽内的移动终端50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以对移动终端进行降温,从而解决了移动终端过热而导致处理器降频、加快器件老化的问题,亦即,可以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显示设备和基于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外壳、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
其中,所述外壳的主体与后盖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
所述光学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主体内,且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
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处理器;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外壳的后盖固定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
所述处理器一端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另一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散热片;
其中,所述热管的蒸发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热管的冷凝段连接所述散热片,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且用于将所述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垫片;
其中,所述导热垫片位于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盖设有通风孔;
其中,所述通风孔用于将所述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6.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散热装置;
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包括:
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
依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包括:
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热管将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片;
采用所述散热片将所述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散热装置的热管将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片,包括:
通过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吸收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从所述蒸发段传递到所述热管的冷凝段;
采用所述散热装置的导热垫片将所述冷凝端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散热装置对所述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还包括:
通过通风孔,将显示设备外侧的空气流入显示设备的凹槽内,以及将所述凹槽内携带热量的空气流出所述显示设备。
CN201610795982.7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Active CN106163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5982.7A CN10616324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5982.7A CN10616324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241A true CN106163241A (zh) 2016-11-23
CN106163241B CN106163241B (zh) 2018-10-19

Family

ID=5734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5982.7A Active CN10616324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324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4665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头戴设备散热结构
CN106852076A (zh) * 2017-01-23 2017-06-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其的vr眼镜
EP3392690A1 (en) * 2017-04-19 2018-10-24 Oculus VR, LLC System for discharging heat out of head-mountend display based on hybrid fan and heat pipe
CN111142397A (zh) * 2019-12-27 2020-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07124A (zh) * 2021-03-31 2021-06-22 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设备风扇调速电路及方法
CN114170924A (zh) * 2021-11-02 2022-03-11 深圳市高展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装置
EP4283384A1 (en) * 2022-05-25 2023-11-2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A backlight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display apparatus integrated with a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I830243B (zh) * 2022-05-31 2024-01-2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控制方法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1344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成都梦工厂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
CN105824122A (zh) * 2016-04-26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结构和虚拟现实头盔
CN205450971U (zh) * 2016-03-22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和虚拟现实系统
CN205507253U (zh) * 2016-03-24 2016-08-24 康智钦 一种改良式3d虚拟现实眼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1344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成都梦工厂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便于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
CN205450971U (zh) * 2016-03-22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和虚拟现实系统
CN205507253U (zh) * 2016-03-24 2016-08-24 康智钦 一种改良式3d虚拟现实眼镜
CN105824122A (zh) * 2016-04-26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结构和虚拟现实头盔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4665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头戴设备散热结构
CN106852076B (zh) * 2017-01-23 2019-06-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其的vr眼镜
CN106852076A (zh) * 2017-01-23 2017-06-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其的vr眼镜
CN112954982A (zh) * 2017-04-19 2021-06-11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混合风扇和热管来将热量从头戴式显示器排出的系统
US10656690B2 (en) 2017-04-19 2020-05-19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discharging heat out of head-mounted display based on hybrid fan and heat pipe
US11029730B2 (en) 2017-04-19 2021-06-08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discharging heat out of head-mounted display based on hybrid fan
EP3392690A1 (en) * 2017-04-19 2018-10-24 Oculus VR, LLC System for discharging heat out of head-mountend display based on hybrid fan and heat pipe
US10379583B2 (en) 2017-04-19 2019-08-13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discharging heat out of head-mounted display based on hybrid fan and heat pipe
US11435784B2 (en) 2017-04-19 2022-09-06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discharging heat out of head-mounted display
CN111142397B (zh) * 2019-12-27 2023-09-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397A (zh) * 2019-12-27 2020-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07124A (zh) * 2021-03-31 2021-06-22 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设备风扇调速电路及方法
CN114170924A (zh) * 2021-11-02 2022-03-11 深圳市高展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装置
CN114170924B (zh) * 2021-11-02 2023-09-08 深圳市高展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装置
EP4283384A1 (en) * 2022-05-25 2023-11-2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A backlight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display apparatus integrated with a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GB2619037A (en) * 2022-05-25 2023-11-2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 Gmbh A backlight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display apparatus integrated with a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I830243B (zh) * 2022-05-31 2024-01-2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控制方法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241B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3241A (zh)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散热方法
CN105705923B (zh) 监视设备的表面温度
JP6595614B2 (ja) デバイスの表面温度に基づいて電力限界を変化させる電力管理
CN104182016B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8511868A (ja) デバイス状態に基づく電力制限の変更
Sundaralingam et al.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ous cold aisle containment configurations for data centers
CN105094251A (zh) 一种智能温控装置、方法及终端
JP2012526325A (ja) カスケーディングメニューを表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657033B (zh) 移动终端中图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24378A (zh) 一种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817881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CN105389073A (zh) 桌面图标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6557136A (zh) 一种充电时温度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377178A (zh) 笔记本电脑散热控制方法、系统、处理终端、储存介质
CN103500055B (zh) 一种触摸屏的显示内容定位方法、系统
CN107509025A (zh)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35867A (zh) 一种智能温控笔记本电脑架构
CN109117070A (zh) 一种实现虚拟按键触感的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250503A (zh) 一种图片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898804A (zh) 一种笔记本散热自动调节装置
CN115861535A (zh) 环境监控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59921A (zh) 一种智能调速笔记本散热架
CN10684277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902475B (zh) 数值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5135593A (zh)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