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3048B - 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3048B
CN106163048B CN201610315812.4A CN201610315812A CN106163048B CN 106163048 B CN106163048 B CN 106163048B CN 201610315812 A CN201610315812 A CN 201610315812A CN 106163048 B CN106163048 B CN 106163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egion
determination unit
determined
ligh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58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3048A (zh
Inventor
菊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6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3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7/001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using an image reference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147Scene change de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控制成仅在使用者在特定区域停留时适当使该区域的照明设备亮灯或熄灯。具备:将规定的区域(4c)照明的照明设备(LT4c);每隔规定时间间隔地依次取得表示区域(4c)的空间温度分布的热像(H4c)的取得部(SP4c);根据由取得部(SP4c)取得的热像(H4c)判定在区域(4c)是否存在使用者(UA)的存在判定部(52);滞留判定部(53),其在存在判定部(52)判定为存在使用者(UA)的区域(4c)中,根据由取得部SP4c)依次取得的多个热像(H4c、H4c’)间的变化(df2)判定使用者(UA)是否停留于区域(4c);和在由滞留判定部(53)判定为使用者(UA)停留于区域(4c)时,控制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的控制部(6)。

Description

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特别涉及控制在设施中设置的多个照明设备的亮灯或者熄灯的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使用被称为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来探测人的存在或者不存在,根据其探测结果来对照明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利用仅在处于室内空间的人活动的情况下同时引起照度变化和热移动这样的特性。照明装置具备:在周围的照度比基准高时输出高的电压、在周围的照度比基准低时输出低的电压的照度探测部;以及在未感知到人的情况下输出值为H(High,高)、在感知到人的情况下输出值为L(Low,低)的作为人探测部的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该照明装置通过对照度探测部和人探测部的输出进行AND处理,能够可靠地感知室内空间中的人的存在、不存在,控制照明的接通断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93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中,根据照度探测部和人探测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对人的感知,但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当即使在人仅是经过该照明装置的前方的情况下也通过人探测部判断为“感知到人”的情况下,其后尽管人从照明装置的前方离开,仍使照明设备亮灯。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成仅在使用者在特定的区域停留时适当地使该区域的照明设备亮灯或者熄灯的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具备:照明设备(LT4c),其对规定的区域(4c)进行照明;取得部(SP4c),其每隔规定时间间隔地依次取得表示所述区域(4c)的空间上的温度分布的热像(H4c);存在判定部(52),其根据通过所述取得部(SP4c)取得的所述热像(H4c)来判定在所述区域(4c)中是否存在使用者(UA);滞留判定部(53),其在被所述存在判定部(52)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UA)的所述区域(4c)中,根据通过所述取得部(SP4c)依次取得的多个热像(H4c、H4c′)间的变化(df2)来判定所述使用者(UA)是否停留在所述区域(4c)中;以及控制部(6),其根据所述滞留判定部(53)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照明设备(LT4c)。
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6)将所述照明设备(LT4c)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
在本发明中,还具备:第2取得部(SPE),其取得包括存在于所述区域(4c)的外侧的所述使用者(UA)的热像(H4c);使用者确定部(56),其在通过所述存在判定部(52)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UA)的情况下,根据包括所述使用者(UA)的热像(H4c)来确定所述使用者(UA);以及规定位置判定部(58),其判定通过所述滞留判定部(53)判定为所述使用者(UA)停留的所述区域(4c)是否为所述使用者(UA)原本应该位于的规定位置,所述控制部(6)根据所述规定位置判定部(58)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照明设备(LT4c)。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存在判定部(52)判定为所述使用者(UA)从被所述规定位置判定部(58)判定为规定位置的所述区域(4c)离开了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6)将所述照明设备(LT4c)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
在本发明中,具有:第1步骤,通过取得部(SP4c)每隔规定时间间隔地依次取得表示照明设备(LT4c)进行照明的规定的区域(4c)的空间上的温度分布的热像(H4c);第2步骤,根据通过所述第1步骤取得的所述热像(H4c),通过存在判定部(52)判定在所述区域(4c)中是否存在使用者(UA);第3步骤,在被所述第2步骤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UA)的所述区域(4c)中,根据通过所述取得部(SP4c)依次取得的多个热像(H4c、H4c′)间的变化(df2),通过滞留判定部(53)判定所述使用者(UA)是否停留在所述区域(4c)中;以及第4步骤,在通过所述第3步骤判定为所述使用者(UA)停留在所述区域(4c)中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6)控制所述区域(4c)的所述照明设备(LT4c)。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仅在判定为使用者(UA)停留在区域(4c)中的情况下才控制照明设备(LT4c),所以能够在使用者(UA)停留在区域(4c)中时适当地控制照明设备(LT4c)。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区块S的内侧空间配置的热电堆和照明设备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出照明控制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照明设备设为接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7是示出在区块S的外侧配置的入口热电堆以及在区块S的内侧配置的室内热电堆和照明设备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核对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9是示出出入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登记的表格T1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由核对装置实施的核对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由出入控制装置实施的出入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将照明设备设为接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使用者进入在设施中设置的区块的内侧空间即房间并且该使用者持续停留在房间内的某个区域的情况下,使设置于该区域的照明设备亮灯,在仅仅是经过该区域的情况下,不使设置于该区域的照明设备亮灯。以下,说明这样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
<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照明控制系统1具备设置于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内的区域4c的热电堆SP4c、与区域4c的热电堆SP4c成对地设置的照明设备LT4c、确定使用者UA存在的区域的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以及控制照明设备LT4c的照明控制器6。此外,关于区域4c,根据热电堆SP4c固有的视角来确定该区域4c的宽度。
<热电堆>
热电堆SP4c是二维地排列有多个红外线检测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传感器阵列,该红外线检测传感器产生与从物体放射的红外线的入射能量相应的热电动势。
该热电堆SP4c设置于在设施中的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中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域1a~10e中的例如区域4c的天花板。通过该热电堆SP4c,能够取得针对规定范围的空间(区域4c)的热像H4c。
此外,也可以不仅仅在区域4c中设置热电堆SP4c,针对其他需要的区域也设置热电堆。具体来说,在设置照明设备的区域中必须设置热电堆。
<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LT4c是例如由荧光灯或者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构成的照明设备。该照明设备LT4c与热电堆SP4c成对地设置于区域4c的天花板,对该区域4c进行照明,通过照明控制器6来控制亮灯、熄灯和调光等照明动作。此外,照明设备LT4c不一定必须设置于区域4c,只要是能够对区域4c进行照明的位置,则也可以设置在区域4c的外侧。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
如图3所示,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具备热像取得部51、存在判定部52、滞留判定部53和通信接口部55等。
热像取得部51是经由网络从热电堆SP4c取得区域4c的热像H4c的功能部。
存在判定部52是判定使用者UA是否存在于区域4c的功能部。存在判定部52具备内部存储器与运算处理部。
存在判定部52的内部存储器存储有在使用者UA不存在于区域4c的状态下通过热电堆SP4c取得的热像RE4c以及用于判定使用者UA的存在的阈值th1。在这里,热像RE4c是在使用者UA不存在的状态下取得的参考图像,被用作与通过热电堆SP4c取得的热像H4c进行运算处理时的基准。
存在判定部52的运算处理部根据通过热像取得部51取得的热像H4c与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基准的热像RE4c来进行运算处理。
具体来说,存在判定部52的运算处理部计算在使用者UA进入区域4c时通过热像取得部51取得的热像H4c与在内部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基准的热像RE4c的差分图像中的规定的亮度等级以上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以下,将其称为“第1差分”)df1。然后,存在判定部52的运算处理部在该第1差分df1超过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判定为使用者UA存在于区域4c。
当基于第1阈值th1而判定为使用者UA存在于区域4c时,存在判定部52的运算处理部将表示区域4c的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输出到滞留判定部53。另外,当基于第1阈值th1而判定为使用者UA不存在于区域4c时,存在判定部52的运算处理部将其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到照明控制器6。
滞留判定部53是在通过存在判定部52基于第1阈值th1而判定为使用者UA存在于区域4c的情况下判定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是否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功能部。滞留判定部53具备计数器53a、内部存储器和运算处理部。
滞留判定部53的计数器53a对在照明控制系统1中使用的共同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滞留判定部53的内部存储器存储用于根据热像H4c间的差分图像中的规定的亮度等级以上的像素数(以下,将其称为“第2差分”)df2来判定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是否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第2阈值th2。
另外,滞留判定部53的内部存储器还存储用于判定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是仅仅经过区域4c还是与使用者UA一起停留在区域4c中的第3阈值th3(th2<th3)。
滞留判定部53的运算处理部使用第2阈值th2来判定使用者UA是否停留在区域4c中,另外,使用第3阈值th3来判定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是仅仅经过区域4c还是与使用者UA一起停留在区域4c中。然后,滞留判定部53的运算处理部通过通信接口部55将基于第2阈值th2的判定结果或者基于第3阈值th3的判定结果以及表示区域4c的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
通信接口部55是将存在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或者将滞留判定部53的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的功能部。
此外,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热像取得部51、存在判定部52、滞留判定部53分别通过CPU读入并执行程序来实现。
<照明控制器>
如图4所示,照明控制器6具备设备信息数据库61、设备控制部62、存储部63和通信接口部64等。
设备信息数据库61是记录与设置于区块S的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有关的设备信息的数据库。具体来说,设备信息数据库61中记录的设备信息是确定区域4c的区域编号(AR4c)、确定照明设备LT4c的设备ID(LTD4c)、确定照明设备LT4c的设备名称(LT4c)。
设备控制部62是在经由通信接口部64而从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接收到存在判定部52或者滞留判定部53的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时,输出用于控制与该区域编号AR4c的设备ID(LTD4c)对应的照明设备LT4c的控制命令的功能部。
存储部63存储通过设备控制部62控制的照明设备LT4c的动作历史等。
<照明控制系统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如下的一系列动作:在照明控制系统1中,在使用者UA进入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判定该使用者UA是否持续停留在区域4c中,根据其判定结果,通过照明控制器6控制设置于该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
照明控制系统1的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经由通信接口部55而从热电堆SP4c取得进入到区块S的房间的使用者UA存在于区域4c时的热像H4c(步骤SP11)。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存在判定部52计算从热电堆SP4c取得的包括使用者UA的热像H4c与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基准的热像RE4c的第1差分df1,判定该第1差分df1是否超过了第1阈值th1(步骤SP12)。
此时,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存在判定部52在判定为区域4c的第1差分df1未超过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P12:“否”),识别为在区域4c中不存在使用者UA,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输出到照明控制器6。因此,照明控制器6输出将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断开状态的控制信号(步骤SP13),再次回到步骤SP11。
另一方面,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存在判定部52在判定为例如在区域4c中第1差分df1超过了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P12:“是”),识别为在区域4c中存在使用者UA。
然后,在从存在判定部52接受了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时,关于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计算当前的热像H4c与在下一定时取得的热像H4c′的变化即第2差分df2,判定该第2差分df2是否超过了第2阈值th2(步骤SP14)。在这里,通过热电堆SP4c在1秒钟内取得例如10张热像H4c,所以每隔0.1秒地计算第2差分df2。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判定为区域4c的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步骤SP14:“否”),识别为即使使用者UA稍微活动也保持停留在区域4c中,判定该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步骤SP15)。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区域4c的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状态未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5:“否”),识别为使用者UA从区域4c移动了,再次回到步骤SP11。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区域4c的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5:“是”),判定为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经由通信接口部55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
当经由通信接口部64从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接受了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时,照明控制器6输出用于将与该区域编号AR4c的设备ID(LTD4c)对应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接通状态的控制命令。由此,照明控制器6将照明设备LT4c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步骤SP16),将在区域4c中停留的使用者UA的周围照亮,之后再次回到步骤SP11。
其后,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存在判定部52在判定为通过热电堆SP4c取得的热像H4c与成为基准的热像RE4c的第1差分df1未超过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P12:“否”),识别为使用者UA从区域4c移动了,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到照明控制器6。
照明控制器6根据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输出用于将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断开状态的控制命令,将照明设备LT4c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步骤SP13),其后再次回到步骤SP11。
另一方面,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判定为第2差分df2超过了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步骤SP14:“是”),判定第2差分df2是否超过了第3阈值th3(步骤SP17)。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判定为区域4c的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3阈值th3的情况下(步骤SP17:“否”),这意味着在区域4c中未检测到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的存在,仅使用者UA已经从区域4c移动,此时再次回到步骤SP11。
与此相对地,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判定为区域4c的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情况下(步骤SP17:“是”),意味着在区域4c中检测到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的存在。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判定区域4c的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步骤SP18)。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区域4c的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状态未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8:“否”),这判定为在区域4c中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经过了区域4c或者与使用者UA一起第三者也从区域4c移动了,但不将该判定结果发送到照明控制器6,再次回到步骤SP17。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在区域4c中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8:“是”),判定为在区域4c中第三者与使用者UA一起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经由通信接口部55而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
当经由通信接口部64而从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接受了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时,照明控制器6输出用于将与该区域编号AR4c的设备ID(LTD4c)对应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接通状态的控制命令。由此,照明控制器6将照明设备LT4c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步骤SP19),将在区域4c中停留的使用者UA和第三者的周围照亮,之后再次回到步骤SP11。
<效果>
这样在照明控制系统1中,如果进入到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的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不停留而仅仅是经过,则使设置于该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保持为断开状态,但在识别为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
其后,当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的使用者UA移动而从该区域4c离开时,照明控制系统1能够立即将照明设备LT4c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
由此,能够仅在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的期间内使照明设备LT4c亮灯,当使用者UA从区域4c离开后,立即使照明设备LT4c熄灯。这样一来,照明控制系统1能够不损害对于在区域4c中停留的使用者UA的舒适性而最佳地控制照明设备LT4c的亮灯和熄灯。
进而,照明控制系统1在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并且照明设备LT4c被设为接通状态时(步骤SP11~SP16),即使在第三者仅仅是经过了使用者UA的区域4c的情况下,也不会将照明设备LT4c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步骤SP14、SP17、步骤SP18:“否”)。
另外,照明控制系统1在除使用者UA之外还有第三者存在于区域4c并且两者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步骤SP11~SP14、SP17~SP19)。
此外,在使用将温度变化判断为探测到人的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的情况下,有时即使仅仅是经过区域4c,也将照明设备LT4c设为接通状态,从而产生无用的功耗。
然而,在照明控制系统1中,使用以非接触的方式二维地检测使用者UA的热像的热电堆SP4c,只有在判定为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的情况下才使照明设备LT4c亮灯,从而与使用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无用的功耗。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中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使用者进入在设施中设置的区块的内侧空间即房间并且该使用者在房间内移动并在某个区域持续停留的情况下,并且在判定为该区域是针对该使用者而预先登记的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情况下,使设置于该区域的照明设备亮灯,在判定为该区域不是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不使设置于该区域的照明设备亮灯。以下,说明这样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
<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
如图6和图7所示,照明控制系统100具备核对装置2、入口热电堆SPE、出入控制装置4、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照明设备LT1a~LT10e、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和照明控制器6。在第2实施方式的照明控制系统100中,针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控制系统1中示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照明控制器6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入口热电堆>
入口热电堆SPE是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热电堆SP4c相同的红外线检测传感器阵列。
该入口热电堆SPE设置于在区块S的外侧设置的核对装置2的附近的天花板,取得位于核对装置2的正面的使用者UA的热像。即,入口热电堆SPE在位于门Dr的附近的核对装置2的正面的使用者UA使用IC卡C1通过该核对装置2进行核对请求的期间,取得该使用者UA的热像S1(以下,将其称为“外侧热像S1”)。
<室内热电堆>
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等间隔地设置于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的天花板,是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热电堆SP4c和入口热电堆SPE相同的红外线检测传感器阵列。
这些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分别设置于将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假想地均等分割而设置的多个区域1a~10e的天花板。这些多个区域1a~10e根据室内热电堆固有的视角来确定各区域的宽度。
即,通过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将区块S的内侧空间的全部区域1a~10e包罗在内,取得各区域1a~10e的空间上的温度分布的信息即热像(以下,将其称为“内侧热像”)H1a~H10e。
但是,也可以不将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分别设置于各区域1a~10e而仅设置于必要的区域。具体来说,也可以仅在设置有照明设备的区域中设置室内热电堆,在未设置照明设备的区域中不设置室内热电堆。
<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LT1a~LT10e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设备LT4c相同,是由荧光灯或者LED等构成的照明设备。
该照明设备LT1a~LT10e与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成对地分别设置于各区域1a~10e的天花板,对各区域1a~10e的空间进行照明,通过照明控制器6针对每个区域1a~10e单独地控制亮灯、熄灯和调光等照明动作。此外,照明设备LT1a~LT10e不一定必须设置于所有的区域1a~10e,只要是能够分别对区域1a~10e进行照明的位置,则也可以设置于区域1a~10e的外侧。
<核对装置>
核对装置2例如由读卡机构成,是对想要进入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的使用者UA进行核对的功能部。
核对装置2具有如下功能:当将从该区块S的门Dr出入的使用者UA所持有的ID卡C1遮挡到该核对装置2的卡天线(card antenna)处时,从该ID卡C1读出用于识别该使用者UA的用户ID,并将其通知给出入控制装置4。
另外,核对装置2具有将对该核对装置2分配的固有的装置识别信息连同使用者UA的用户ID一起通知给出入控制装置4的功能。
此外,核对装置2不限于从ID卡C1以非接触的方式读出用户ID的非接触型的读卡机,也可以是通过将ID卡C1插入到卡插槽来读出用户ID的接触型的读卡机。另外,也能够使用利用使用者UA的指纹、静脉、虹膜等生物体信息的核对装置。
如图8所示,核对装置2具备卡接口部21、存储部22、通信接口部23和对使用者UA出入区块S进行管理的出入处理部24。
卡接口部21由包括卡天线的专用的接口电路构成,具有如下功能:根据使用ID卡C1的使用者UA的卡操作,从ID卡C1以非接触的方式读出用于识别出入该区块S的使用者UA的用户ID。
存储部22由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存储装置构成,存储设置有该核对装置2的区块S的区块ID、该核对装置2固有的装置识别信息以及经由卡接口部21从ID卡C1读出了的用户ID等。
出入处理部24具有如下功能:生成用于出入许可判定的核对请求,该核对请求包括经由卡接口部21而读出了的用户ID、在存储部22中存储的区块ID和核对装置2固有的装置识别信息,通过通信接口部23将其发送给出入控制装置4。此外,出入处理部24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读入并执行程序来实现。
通信接口部23在核对装置2与上一级的出入控制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将上述用于出入许可判定的核对请求发送给出入控制装置4,或者接收来自该出入控制装置4的出入许可判定的判定结果。关于该出入许可判定的判定结果,在未图示的显示部中显示。
在这里,ID卡C1由存储器卡、IC卡等可携带的信息处理用的卡状存储介质构成,作为判定持有该ID卡C1的使用者UA的出入许可所需的信息,存储有使用者固有的用户ID等。
<出入控制装置>
如图9所示,出入控制装置4具备个人信息数据库41、核对请求处理部42、赋予部43、存储部44和通信接口部45。
个人信息数据库41是存储与利用区块S的使用者UA有关的个人信息的数据库。具体来说,登记有使用者UA的用户ID、许可区块ID。该许可区块ID是表示许可使用者UA的出入的区块S的ID。
核对请求处理部42具有:根据经由通信接口部45而从核对装置2接收到的使用者UA的核对请求,取得在个人信息数据库41中登记的个人信息中的使用者UA的许可区块ID的功能;对该许可区块ID与来自核对装置2的核对请求信息中包括的区块ID进行核对,判定使用者UA能否出入该区块S的功能;以及以及根据能否出入的判定结果来打开区块S的门Dr的电锁的功能。
赋予部43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来自核对装置2的核对请求中包括的核对装置2的装置识别信息,确定是通过哪个区块S的入口热电堆SPE取得的外侧热像S1,针对该外侧热像S1赋予来自核对装置2的核对请求中包括的使用者UA的用户ID。由此,出入控制装置4能够将使用者UA的用户ID与该区块S的外侧热像S1关联起来。
存储部44存储针对使用者UA的能否出入的判定结果和开锁的历史等信息。
通信接口部45具有接收来自核对装置2的通信接口部23的核对请求并将核对请求处理部42的能否出入的判定结果发送给核对装置2的功能以及将通过赋予部43赋予了用户ID的使用者UA的外侧热像S1发送给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功能。
此外,个人信息数据库41和存储部44由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存储装置构成,核对请求处理部42和赋予部43分别通过CPU读入并执行程序来实现。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
如图10所示,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具备热像取得部51、存在判定部56、跟踪部57、滞留判定部53、原始位置判定部58和通信接口部55等。此外,在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中示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热像取得部51、滞留判定部53、通信接口部55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热像取得部51具有取得经由网络而从出入控制装置4发送来的使用者UA的外侧热像S1的功能以及取得经由网络而分别从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发送来的各区域1a~10e的内侧热像H1a~H10e的功能。
存在判定部56是判定使用者UA存在的区域的功能部,具备存在判定处理部56a和匹配处理部56b。存在判定处理部56a具有判定使用者UA是否存在于区域1a~10e中的某个区域的功能,具备内部存储器和运算处理部。
存在判定处理部56a的内部存储器存储有在使用者UA不存在的状态下通过内侧热电堆SPR1a~SPR10e取得的热像RE1a~RE10e和用于判定使用者UA的存在的阈值th1。
在这里,热像RE1a~RE10e是在使用者UA不存在的状态下通过内侧热电堆SPR1a~SPR10e取得的成为基准的参考图像,在与在使用者UA存在的状态下通过内侧热电堆SPR1a~SPR10e取得的内侧热像H1a~H10e进行运算处理时使用。
存在判定处理部56a的运算处理部根据通过热像取得部51取得的、通过内侧热电堆SPR1a~SPR10e取得的内侧热像H1a~H10e和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基准的热像RE1a~RE10e来进行运算处理。
存在判定部56的匹配处理部56b具有根据像素单位的亮度等级来判定被存在判定处理部56a判定为存在使用者UA的区域4c的内侧热像H4c与经由热像取得部51而从入口热电堆SPE取得的使用者UA存在时的外侧热像S1是否一致的匹配功能。在这里,关于外侧热像S1与内侧热像H4c的匹配,采用公知的模式匹配的方法来进行。
因此,在存在判定部56的匹配处理部56b中,在使用者UA存在时的外侧热像S1与区域4c的内侧热像H4c一致时,确定为存在于区域4c的是使用者UA,识别与取得该一致的内侧热像H4c的室内热电堆SPR4c的编号(以下,将其称为“室内热电堆编号”)对应的区域4c的区域编号AR4c。由此,匹配处理部56b能够确定为在作为该识别结果的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中当前存在的是使用者UA。
跟踪部57是跟踪示出通过存在判定部56的匹配处理部52b确定了的使用者UA的当前位置的区域(以下,将其称为“匹配区域”)的时序变化的功能部。即跟踪部57通过跟踪该匹配区域,在区块S的内侧空间中始终识别使用者UA的当前位置的区域,将表示该使用者UA的当前位置(区域)的区域编号AR的信息输出到滞留判定部53。
滞留判定部53是判定使用者UA是否在区域1a~10e中的某个区域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功能部,其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原始位置判定部58是判定被滞留判定部53判定为使用者UA处于持续停留的状态的区域4c是否为对于该使用者UA来说预先确定的原本应该位于的原始位置的功能部,具备内部存储器与运算处理部。
在这里,原始位置是指对于使用者UA来说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置,例如当在区域4c中配置有使用者UA的桌子那样的情况下,该区域4c被登记为使用者UA的原始位置。
原始位置判定部58的内部存储器将使用者UA的用户ID和被登记为该使用者UA的原始位置的区域编号AR1a~AR10e以对应起来的状态进行存储。原始位置判定部58的运算处理部具有根据用户ID来判定经由滞留判定部53判定了的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是否被登记为对于使用者UA来说的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功能。
通信接口部55是在通过原始位置判定部58判定为区域4c是对于使用者UA来说的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情况下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4c的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经由网络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的功能部。
此外,热像取得部51、存在判定部52、跟踪部57、滞留判定部53、原始位置判定部58分别通过CPU读入并执行程序来实现。
<照明控制器>
照明控制器6(参照图4)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具备设备信息数据库61、设备控制部62、存储部63和通信接口部64等。
设备信息数据库61是存储与分别设置于在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中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各区域1a~10e的照明设备LT1a~LT10e有关的设备信息的数据库。
具体来说,设备信息数据库61如图11所示,具有将确定各区域1a~10e的区域编号(AR1a~AR10e)、设备ID(LTD1a~LTD10e)、设备名称(照明设备LT1a~LT10e)对应起来而得到的表格T1。
设备控制部62是在接收到来自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存在判定部56或者原始位置判定部58的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的信息时输出用于控制与该区域编号的设备ID对应的照明设备的控制命令的功能部。存储部63存储通过设备控制部62控制的照明设备的动作历史。
<照明控制系统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12至图14的流程图,说明如下动作:在照明控制系统100中,通过核对装置2和出入控制装置4确定使用者UA,在该使用者UA进入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的情况下,在判定出该使用者UA在区块S的房间的哪个区域持续停留时,根据该区域是否为对于使用者UA来说的原始位置的判定结果,控制设置于该区域的照明设备LT。
如图12所示,照明控制系统100的核对装置2基于从使用者UA的ID卡C1读出了的用户ID等生成核对请求(步骤SP101),通过通信接口部23将其发送给出入控制装置4(步骤SP102),结束核对请求处理。
如图13所示,照明控制系统100的出入控制装置4根据从核对装置2接收到的核对请求中包括的用户ID来确定使用者UA(步骤SP111)。与此同时,出入控制装置4根据核对请求中包括的核对装置2的固有的装置识别信息,确定该核对装置2是设置在区块S中的装置。
出入控制装置4能够确定使用者UA和区块S,所以打开该区块S的门Dr的电锁(步骤SP112),针对通过该区块S的入口热电堆SPE取得的外侧热像S1赋予使用者UA的用户ID来进行标签附加(步骤SP113),之后将被赋予了该用户ID的使用者UA的外侧热像S1发送给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步骤SP114),结束出入控制处理。
如图14所示,照明控制系统100的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通过通信接口55接收经由入口热电堆SPE而取得的外侧热像S1和经由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而取得的内侧热像H1a~H10e(步骤SP121)。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存在判定部56分别计算通过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取得的内侧热像H1a~H10e与成为基准的热像RE1a~RE10e的第1差分df1,判定该第1差分df1是否超过了第1阈值th1(步骤SP122)。
此时,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存在判定部56在判定为第1差分df1未超过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P122:“否”),识别为在区域1a~10e中不存在使用者UA,即,识别为使用者UA未进入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将该判定结果输出到照明控制器6。因此,照明控制器6根据该判定结果,针对任一个区域的照明设备LT都输出设为断开状态的控制信号(步骤SP123),再次回到步骤SP121。
与此相对地,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存在判定部56在判定为第1差分df1超过了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P122:“是”),通过匹配处理部56b判定为通过存在判定处理部56a判定为存在使用者UA的例如区域4c的内侧热像H4c与包括使用者UA的外侧热像S1一致,确定为当前位于区域4c的是使用者UA,之后将该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输出到跟踪部57(步骤SP124)。
其后,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跟踪部57通过监视匹配区域的时序变化,跟踪并确定使用者UA当前位于的区域(步骤SP125)。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计算在作为使用者UA的当前位置的区域4c中的第2差分df2,即由该区域编号AR4c的室内热电堆SPR4c取得的热像H4c与在下一定时取得的热像H4c′的变化,判定该第2差分df2是否超过了第2阈值th2(步骤SP126)。
在这里,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步骤SP126:“否”),识别为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停留,判定该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步骤SP127)。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状态未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27:“否”),判定为在区域4c中使用者UA未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再次回到步骤SP121。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27:“是”),判定为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判定该区域4c是否为使用者UA的规定位置(原始位置)(步骤SP128)。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原始位置判定部58在根据用户ID判定为对于使用者UA来说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未被预先登记为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P127:“否”),不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到照明控制器6,再次回到步骤SP121。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原始位置判定部58在根据用户ID判定为对于使用者UA来说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被预先登记为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P128:“是”),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
当接收到来自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时,照明控制系统100的照明控制器6输出控制信号,以将根据表格T1而与区域编号4c对应起来的设备ID(LTD4c)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接通状态,从而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步骤SP129)。
另一方面,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在判定为第2差分df2超过了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步骤SP126:“是”),判定第2差分df2是否超过了第3阈值th3(SP130)。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判定为区域4c的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3阈值th3的情况下(步骤SP130:“否”),这意味着在区域4c中未检测到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的存在,仅使用者UA已经从区域4c移动,此时再次回到步骤SP121。
与此相对地,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判定为区域4c的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情况下(步骤SP130:“是”),意味着在区域4c中检测到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的存在。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判定区域4c的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步骤SP131)。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在区域4c中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31:“是”),判定为在区域4c中第三者与使用者UA一起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
与此相对地,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滞留判定部53在通过计数器53a检测到在区域4c中第2差分df2超过第3阈值th3的状态未持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P131:“否”),这判定为在区域4c中使用者UA以外的第三者经过了区域4c或者第三者也与使用者UA一起从区域4c移动了,但不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到照明控制器6,再次回到步骤SP130。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原始位置判定部58判定该区域4c是否为使用者UA的规定位置(原始位置)(步骤SP132)。
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原始位置判定部58在根据用户ID判定为对于使用者UA来说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被预先登记为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P132:“是”),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给照明控制器6。
与此相对地,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原始位置判定部58在根据用户ID判定为对于使用者UA来说区域编号AR4c的区域4c未被预先登记为规定位置(原始位置)的情况下,不将该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发送到照明控制器6,再次回到步骤SP121。
当接收到来自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判定结果和区域编号AR4c的信息时,照明控制系统100的照明控制器6输出控制信号,以将根据表格T1而与区域编号4c对应起来的设备ID(LTD4c)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接通状态,从而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步骤SP133),将在区域4c中停留的使用者UA和第三者的周围照亮,之后再次回到步骤SP121。
<效果>
这样在照明控制系统100中,能够只有在使用者UA在区块S的房间的例如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并且在判定为该区域4c是使用者UA的原始位置的情况下,才将该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
即,在照明控制系统100中,即使在使用者UA持续停留在区块S的区域1a~10e中的某个区域的情况下,如果该区域对于使用者UA来说不是原始位置,则也很难考虑为长时间停留,所以不将该区域的照明设备LT设为接通状态。
因此,在照明控制系统100中,在例如保洁员进入区块S的内侧空间即房间而在区域1a~10e移动并进行清扫的情况下,即使在例如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由于不像使用者UA那样被登记有原始位置,所以也不将该区域4c的照明设备LT4c设为接通状态。
这样在照明控制系统100中,能够确定使用者UA,只有在该使用者UA在被预先登记为原始位置的区域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才将该区域的照明设备设为接通状态,所以能够在抑制无用的功耗的同时针对使用者UA提供舒适的照明空间。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照明设备LT4c控制为接通状态,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使用者UA在区域4c中持续停留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并且在是原始位置的情况下将照明设备LT4c控制为接通状态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处于接通状态的照明设备LT4c控制为断开状态,或者对照明设备LT4c的明亮度进行调光。
另外,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作为取得部而使用红外线检测传感器阵列的热电堆SP4c、室内热电堆SPR1a~SPR10e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取得部,也可以使用红外线摄像机、热像摄像机等。
进而,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仅在区域4c设置热电堆SP4c和照明设备LT4c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所有区域1a~10e分别设置热电堆SP1a~10e并且设置照明设备LT1a~LT10e。
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的滞留判定部53中,如果当在各区域1a~10e中第2差分df2未超过第2阈值th2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1秒钟)以上时,判定为使用者UA持续停留,则在使用者UA在区域1a~10e缓慢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使临时停留的区域1a~10e的照明设备LT1a~LT10e亮灯并且之后与使用者UA的移动同时地熄灯。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应用这样的控制。
进而,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50的匹配处理部56b使用外侧热像S1的像素值与内侧热像S2的像素值来进行匹配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使用图像的特征点的模板匹配等其他各种模式匹配的方法来进行匹配。
符号说明
1、100:照明控制系统;2:核对装置;4:出入控制装置;5、50:使用者区域确定装置;6:照明控制器(控制部);21:卡I/F部;22:存储部;23:通信接口部;24:出入处理部;41:个人信息数据库;42:核对请求处理部;43:赋予部;44:存储部(存储部);45:通信接口部;51:热像取得部;52、56:存在判定部;56a:存在判定处理部;56b:匹配处理部(使用者确定部);53:滞留判定部;55:通信接口部;57:跟踪部;58:原始位置判定部(规定位置判定部);61:设备信息数据库;62:设备控制部;63:存储部;64:通信接口部;S:区块;1a~10e:区域;C1:ID卡;UA:用户;SP4c:热电堆(取得部);SPE:入口热电堆;SPR1a~SPR10e:室内热电堆(第2取得部);LT1a~LT10e:照明设备。

Claims (4)

1.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照明设备,其对规定的区域进行照明;
取得部,其每隔规定时间间隔地依次取得表示所述区域的空间上的温度分布的热像;
存在判定部,其根据通过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热像来判定在所述区域中是否存在使用者;
滞留判定部,其在被所述存在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的所述区域中,根据通过所述取得部依次取得的多个热像间的变化来判定所述使用者是否停留在所述区域中;
第2取得部,其取得包括存在于所述区域的外侧的所述使用者的热像;
使用者确定部,其在通过所述存在判定部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的情况下,根据包括所述使用者的热像来确定所述使用者;
规定位置判定部,其判定通过所述滞留判定部判定为所述使用者停留的所述区域是否为所述使用者原本应该位于的规定位置;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规定位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所述照明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照明设备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存在判定部判定为所述使用者从被所述规定位置判定部判定为规定位置的所述区域离开了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照明设备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
4.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步骤,通过取得部每隔规定时间间隔地依次取得表示照明设备进行照明的规定的区域的空间上的温度分布的热像;
第2步骤,根据通过所述第1步骤取得的所述热像,通过存在判定部判定在所述区域中是否存在使用者;
第3步骤,在通过所述第2步骤而被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的所述区域中,根据通过所述取得部依次取得的多个热像间的变化,通过滞留判定部判定所述使用者是否停留在所述区域中;
第4步骤,通过第2取得部取得包括存在于所述区域的外侧的所述使用者的热像;
第5步骤,在通过所述第2步骤而判定为存在所述使用者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者确定部根据包括所述使用者的热像来确定所述使用者;
第6步骤,通过规定位置判定部来判定由所述第3步骤而判定为所述使用者停留的所述区域是否为所述使用者原本应该位于的规定位置,以及
第7步骤,在通过所述第6步骤判定为所述使用者停留的所述区域是所述使用者原本应该位于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控制所述区域的所述照明设备。
CN201610315812.4A 2015-05-15 2016-05-12 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163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9691 2015-05-15
JP2015099691A JP6577235B2 (ja) 2015-05-15 2015-05-15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048A CN106163048A (zh) 2016-11-23
CN106163048B true CN106163048B (zh) 2019-02-15

Family

ID=5727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5812.4A Active CN106163048B (zh) 2015-05-15 2016-05-12 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38177A1 (zh)
JP (1) JP6577235B2 (zh)
KR (1) KR101816993B1 (zh)
CN (1) CN106163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5124B2 (en) * 2017-03-31 2019-08-27 Osram Sylvania Inc. Thermal image occupant detection
US10634380B2 (en) * 2018-04-10 2020-04-28 Osram Sylvania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occupancy and activity in a space
KR102612312B1 (ko) * 2018-11-05 2023-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454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
CN103917027A (zh) * 2014-04-15 2014-07-09 江苏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3282A (ja) * 1999-01-27 2000-08-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KR200408566Y1 (ko) * 2005-10-06 2006-02-13 김은태 무선 분산 제어 기능의 인체 감지 센서등
JP2007200715A (ja) * 2006-01-26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252803A (ja) * 2006-03-24 2007-10-0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データ解析装置及びデータ解析方法
US7729941B2 (en) * 2006-11-17 2010-06-01 Integrated Illumination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lighting systems to enhance brand recognition
US8035320B2 (en) * 2007-04-20 2011-10-11 Sibert W Olin Illumination control network
US20080283621A1 (en) * 2007-05-16 2008-11-20 Inncom International, Inc. Occupant controll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multi-unit building
US9002522B2 (en) * 2008-09-10 2015-04-07 Enlighted, Inc. Logical grouping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fixtures
JP5404548B2 (ja) * 2010-07-26 2014-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747175B2 (ja) * 2011-02-22 2015-07-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13093103A (ja) 2011-10-24 2013-05-16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
US8934020B2 (en) * 2011-12-22 2015-01-13 Pelco, Inc. Integrated video quantization
JP6132128B2 (ja) * 2012-10-31 2017-05-24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システム、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88135A (ja) * 2013-11-01 2015-05-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行動管理システム
JP6213869B2 (ja) * 2013-11-01 2017-10-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454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
CN103917027A (zh) * 2014-04-15 2014-07-09 江苏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77235B2 (ja) 2019-09-18
US20160338177A1 (en) 2016-11-17
JP2016219128A (ja) 2016-12-22
KR20160134490A (ko) 2016-11-23
CN106163048A (zh) 2016-11-23
KR101816993B1 (ko)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7497B1 (ko) 환경 적응형 얼굴 인식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6163048B (zh) 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CN110023954B (zh)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KR101666319B1 (ko) 제어 시스템
CN107654406B (zh) 风扇送风控制设备、风扇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40104436A1 (en) Circuit to adjust backlighting for a display device
CN107861390A (zh) 基于小区门禁的家电自动控制系统
WO2019214401A1 (zh) 访客识别方法和装置、以及门禁系统
CN105675140B (zh) 人体衣着量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4266312A (zh)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07969143A (zh) 判定支援装置、判定支援方法以及程序
EP2805583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coded light sources
JP4972273B2 (ja) 適応光源を含む物体認識システム
JP6914279B2 (ja) 制御装置、空調機、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US11423762B1 (en) Providing device power-level notifications
CN110191557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照明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18165741A1 (en) Dynamic space heater
CN105468303B (zh) 智能照明设备的数据统计方法及装置
US20040230811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llowing for selection of a location to perform various authentication operations
CN110262269B (zh) 运行控制方法、模块、系统、家电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1798764B1 (ko) 제어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및 기기 제어 디바이스
US201802685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n occupant
KR20140105279A (ko) Led 모니터를 이용한 지능형 로봇의 얼굴 인식 기능에 대한 성능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7009768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fixtures
KR20220028529A (ko) 스마트 미러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의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