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6481B -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6481B
CN106136481B CN201510132776.3A CN201510132776A CN106136481B CN 106136481 B CN106136481 B CN 106136481B CN 201510132776 A CN201510132776 A CN 201510132776A CN 106136481 B CN106136481 B CN 106136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rt
side stopper
stopper
supporter
camber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27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6481A (zh
Inventor
林于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Zhong Chuan Zip Fastener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3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6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6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6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所述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一滑动件、一锁钩件、一拉动件、一帽盖本体及一弹性件。滑动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一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并且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上。拉动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活动地设置在锁钩件与第一滑动部的弧形外表面之间的枢接部。帽盖本体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上,以覆盖锁钩件。弹性件设置在帽盖本体的内表面与锁钩件之间。藉此,本发明通过弧形外表面的设计提升拉动件的抗扭强度。

Description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尤指一种用于提升拉动件的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背景技术
一般的拉链结构在服装或配件上为常见的基本元素,相对于钮扣,拉链具有更高的使用便利性,拉链结构具有一拉链头及一拉链带,拉链头主要配合拉链带作为拉链结构往复拉动的连接元件,现今,拉链头已普遍地应用在衣服、裤子及背包上。
已知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有一拉头、一拉片、一马钩及一帽盖。已知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组合顺序是先将拉片的端部置于拉头的凹陷空间内,并将拉片推向拉头的一端,使得拉片上的套孔将拉头上的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套置于其中。接着将马钩固定于拉头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其中马钩的头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的凹槽内,马钩的尾部靠坐于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底部,马钩的腹部承靠于拉片的端部上,而马钩的挡止部由设于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之间的马钩孔伸入拉头的滑槽内。最后,将帽盖盖合于拉头上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其中帽盖内卡置有一弹片,弹片压抵于马钩上。
然而,已知用于置放拉片的端部的凹陷空间都受到限缩而无法加大,导致拉片的端部的尺寸无法加大,进而限制或降低了拉片的抗扭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提升拉动件的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件、一锁钩件、一拉动件、一帽盖本体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彼此相对应地设置的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具有一卡钩槽,且所述第二支撑体具有一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卡钩孔;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其中所述锁钩件具有一设置在所述卡钩槽内的第一末端部、一贯穿所述卡钩孔的第二末端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接触部;所述拉动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钩件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之间的枢接部;所述帽盖本体具有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的第一侧端部及一与所述第一侧端部相对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第二侧端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帽盖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锁钩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所述锁钩件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弧形外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拉动件的所述枢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左侧补强肋、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一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右侧补强肋,所述第一左侧挡部及所述左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及所述右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二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左侧倾斜面、一面向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的第二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右侧补强肋的右侧倾斜面,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本发明另外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件、一锁钩件、一拉动件、一帽盖本体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彼此相对应地设置的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且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拉动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钩件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弧形外表面之间的枢接部;所述帽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以覆盖所述锁钩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帽盖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锁钩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左侧补强肋、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一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右侧补强肋,所述第一左侧挡部及所述左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及所述右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本发明另外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滑动件,其包括:一第一滑动部、一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彼此相对应地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且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左侧补强肋、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一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右侧补强肋,所述第一左侧挡部及所述左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及所述右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其可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所述锁钩件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弧形外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拉动件的所述枢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设计,以提升所述拉动件的抗扭强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其中一观看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另外一观看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侧视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滑动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滑动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1的A-A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的B-B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1的C-C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拉链头组合结构 Z
滑动件 1
第一滑动部 11
第一支撑体 11A
卡钩槽 110A
第二支撑体 11B
卡钩孔 110B
弧形外表面 110
第一弧面 1101
第二弧面 1102
第三弧面 1103
第一预定半径 R1
第二预定半径 R2
第三预定半径 R3
第一左侧挡部 111
左侧补强肋 112
第一右侧挡部 113
右侧补强肋 114
第二滑动部 12
第二左侧挡部 121
左侧倾斜面 122
第二右侧挡部 123
右侧倾斜面 124
连接部 13
锁钩件 2
第一末端部 21
第二末端部 22
接触部 23
拉动件 3
枢接部 30
帽盖本体 4
凹槽 400
第一侧端部 41
第二侧端部 42
弹性件 5
第一容置空间 S1
第二容置空间 S2
最大距离 d1
最小距离 d2
第一中心轴线 C1
第二中心轴线 C2
第三中心轴线 C3
第一厚度 H11、H21
第二厚度 H12、H22
第一最短距离 D11、D21
第二最短距离 D12、D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所披露有关“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披露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图式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披露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Z,其包括:一滑动件1(或称拉头、拉链头)、一锁钩件2(或称马钩)、一拉动件3(或称拉片)、一帽盖本体4及一弹性件5。
首先,配合图1、图3及图4所示,滑动件1具有一第一滑动部11、一与第一滑动部11彼此相对应地设置的第二滑动部12及一连接于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12之间的连接部13。更进一步来说,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12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并且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12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S1。此外,第一滑动部11具有一第一支撑体11A及一对应于第一支撑体11A的第二支撑体11B,第一支撑体11A具有一卡钩槽110A,并且第二支撑体11B具有一连通于第一容置空间S1的卡钩孔110B。
再者,配合图1、图3及图4所示,锁钩件2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1A及第二支撑体11B上。更进一步来说,锁钩件2具有一设置在卡钩槽110A内的第一末端部21、一贯穿卡钩孔110B的第二末端部22及一连接于第一末端部21与第二末端部22之间的接触部23。另外,拉动件3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可活动地设置在锁钩件2与第一滑动部11之间的枢接部30。此外,帽盖本体4具有一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1A上的第一侧端部41及一与第一侧端部41相对且设置在第二支撑体11B上的第二侧端部42,并且帽盖本体4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1A及第二支撑体11B上,以覆盖锁钩件2。再者,弹性件5设置在帽盖本体4的内表面与锁钩件2之间,并且帽盖本体4的内表面上具有连接至帽盖本体4的最底端的多个凹槽400(如图2所示)。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图4、图5及图6所示,第一滑动部11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110,锁钩件2的连接部13与第一滑动部11的弧形外表面110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S2,并且拉动件3的枢接部30容置于第二容置空间S2。换言之,本发明可通过“第一滑动部11的顶端形成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110”的设计,以加大所第二容置空间S2的可容置体积,进而使得拉动件3的枢接部30的尺寸(例如直径)也可被加大,以有效提升拉动件3的抗扭强度。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动件3能够通过更严格的抗扭力测试。
更进一步来说,弧形外表面110可为单一弧面或是由多个弧面所构成。举例来说,配合图5及图6所示,弧形外表面110具有一邻近或连接第一支撑体11A的第一弧面1101、一邻近或连接第二支撑体11B的第二弧面1102、一连接于第一弧面1101与第二弧面1102之间第三弧面1103。另外,第一弧面1101具有一第一预定半径R1,第二弧面1102具有一第二预定半径R2,第三弧面1103具有一第三预定半径R3,其中第一弧面1101的第一预定半径R1小于第三弧面1103的第三预定半径R3,并且第三弧面1103的第三预定半径R3小于第二弧面1102的第二预定半径R2。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图5及图7所示,其中图7为图1的A-A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第一滑动部11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111、一连接于第一左侧挡部111的左侧补强肋112、一对应于第一左侧挡部111的第一右侧挡部113及一连接于第一右侧挡部113且对应于左侧补强肋112的右侧补强肋114。另外,第一左侧挡部111及左侧补强肋112都从第一滑动部11的其中一侧端朝向第二滑动部12的方向延伸而出,并且第一右侧挡部113及右侧补强肋114都从第一滑动部11的另外一侧端朝向第二滑动部12的方向延伸而出。
承上所述,第二滑动部12具有一面向第一左侧挡部111的第二左侧挡部121、一连接于第二左侧挡部121且面向左侧补强肋112的左侧倾斜面122、一面向第一右侧挡部113且对应于第二左侧挡部121的第二右侧挡部123及一连接于第二右侧挡部123且面向右侧补强肋114的右侧倾斜面124。另外,第二左侧挡部121从第二滑动部12的其中一侧端朝向第一滑动部11的方向延伸而出,且第二右侧挡部123从第二滑动部12的另外一侧端朝向第一滑动部11的方向延伸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5所示,第一右侧挡部113与第二右侧挡部123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d1要小于右侧补强肋114的最底端与弧形外表面110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d2。另外,第一左侧挡部111(被第一右侧挡部113遮挡而以虚线表示)与第二左侧挡部121(被第二右侧挡部123遮挡而以虚线表示)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d1(同上述最大距离d1)小于左侧补强肋112(被右侧补强肋114遮挡而以虚线表示)的最底端与弧形外表面110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d2(同上述最小距离d2)。藉此,当多个滑动件放在一起进行毛边清除时,由于第一滑动部11可通过左侧补强肋112与右侧补强肋114的设计来增加厚度,所以两两滑动件就不会产生互咬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图7、图8及图9所示,其中图8为图1的B-B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1的C-C剖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首先,如图8所示,滑动件1具有一第一中心轴线C1,滑动件1的连接部13具有一第二中心轴线C2,第二支撑体11B的卡钩孔110B具有一第三中心轴线C3,连接部13的第二中心轴线C2朝向一第一预定方向水平偏移一第一预定距离,并且卡钩孔110B的第三中心轴线C3朝向一与第一预定方向相反的第二预定方向水平偏移一第二预定距离。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7及图8所示,第一左侧挡部111的第一厚度H11大于第一右侧挡部113的第二厚度H12,并且第一左侧挡部111相距第一中心轴线C1的第一最短距离D11小于第一右侧挡部113相距第一中心轴线C1的第二最短距离D12。配合图7及图9所示,第二左侧挡部121的第一厚度H21大于第二右侧挡部123的第二厚度H22,并且第二左侧挡部121相距第一中心轴线C1的第一最短距离D21小于第二右侧挡部123相距第一中心轴线C1的第二最短距离D22。
〔实施例的可能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Z及其滑动件1,其可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部11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110,所述锁钩件2的所述接触部23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1的所述弧形外表面110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S2,且所述拉动件3的所述枢接部30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S2内”的设计,以加大所第二容置空间S2的可容置体积,进而使得拉动件3的枢接部30的尺寸(例如直径)也可被加大,以有效提升拉动件3的抗扭强度。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动件3能够通过更严格的抗扭力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彼此相对应地设置的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具有一卡钩槽,且所述第二支撑体具有一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卡钩孔;
一锁钩件,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其中所述锁钩件具有一设置在所述卡钩槽内的第一末端部、一贯穿所述卡钩孔的第二末端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接触部;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钩件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之间的枢接部;
一帽盖本体,所述帽盖本体具有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的第一侧端部及一与所述第一侧端部相对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第二侧端部;以及
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帽盖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锁钩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所述锁钩件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弧形外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拉动件的所述枢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左侧补强肋、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一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右侧补强肋,所述第一左侧挡部及所述左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及所述右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二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左侧倾斜面、一面向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的第二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右侧补强肋的右侧倾斜面,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宽度与一长度分别沿着一短轴方向与一长轴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弧形外表面的一宽度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短轴方向水平地延伸;
其中,所述弧形外表面的一弧度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长轴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弧形外表面在所述长轴方向有弧度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外表面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弧面、一邻近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二弧面、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之间的第三弧面,其中所述第一弧面具有一第一预定半径,所述第二弧面具有一第二预定半径,所述第三弧面具有一第三预定半径,所述第一弧面的所述第一预定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弧面的所述第三预定半径,且所述第三弧面的所述第三预定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所述第二预定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左侧挡部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最底端与所述弧形外表面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右侧补强肋的最底端与所述弧形外表面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一中心轴线,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一第二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所述卡钩孔具有一第三中心轴线,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中心轴线朝向一第一预定方向水平偏移一第一预定距离,且所述卡钩孔的所述第三中心轴线朝向一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相反的第二预定方向水平偏移一第二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的厚度,且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
4.一种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一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彼此相对应地设置的第二滑动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且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
一锁钩件,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钩件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弧形外表面之间的枢接部;
一帽盖本体,所述帽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以覆盖所述锁钩件;以及
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帽盖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锁钩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左侧补强肋、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一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右侧补强肋,所述第一左侧挡部及所述左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及所述右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宽度与一长度分别沿着一短轴方向与一长轴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弧形外表面的一宽度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短轴方向水平地延伸;
其中,所述弧形外表面的一弧度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长轴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弧形外表面在所述长轴方向有弧度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二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左侧倾斜面、一面向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的第二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右侧补强肋的右侧倾斜面,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外表面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弧面、一邻近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二弧面、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之间的第三弧面,其中所述第一弧面具有一第一预定半径,所述第二弧面具有一第二预定半径,所述第三弧面具有一第三预定半径,所述第一弧面的所述第一预定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弧面的所述第三预定半径,且所述第三弧面的所述第三预定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所述第二预定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左侧挡部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最底端与所述弧形外表面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右侧补强肋的最底端与所述弧形外表面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一中心轴线,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一第二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卡钩孔具有一第三中心轴线,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中心轴线朝向一第一预定方向水平偏移一第一预定距离,且所述卡钩孔的所述第三中心轴线朝向一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相反的第二预定方向水平偏移一第二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的厚度,且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相距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
8.一种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
一第一滑动部;
一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彼此相对应地设置;以及
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支撑体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支撑体,且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端上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外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左侧补强肋、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一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右侧补强肋,所述第一左侧挡部及所述左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及所述右侧补强肋都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宽度与一长度分别沿着一短轴方向与一长轴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弧形外表面的一宽度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短轴方向水平地延伸;
其中,所述弧形外表面的一弧度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长轴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弧形外表面在所述长轴方向有弧度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一左侧挡部的第二左侧挡部、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左侧补强肋的左侧倾斜面、一面向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的第二右侧挡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且面向所述右侧补强肋的右侧倾斜面,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其中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另外一侧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方向延伸而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外表面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弧面、一邻近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二弧面、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之间的第三弧面,其中所述第一弧面具有一第一预定半径,所述第二弧面具有一第二预定半径,所述第三弧面具有一第三预定半径,所述第一弧面的所述第一预定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弧面的所述第三预定半径,且所述第三弧面的所述第三预定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所述第二预定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左侧挡部与所述第二左侧挡部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左侧补强肋的最底端与所述弧形外表面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且所述第一右侧挡部与所述第二右侧挡部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右侧补强肋的最底端与所述弧形外表面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
CN201510132776.3A 2015-03-13 2015-03-25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Active CN106136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8084 2015-03-13
TW104108084A TWI592106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用於提升抗扭強度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6481A CN106136481A (zh) 2016-11-23
CN106136481B true CN106136481B (zh) 2019-04-16

Family

ID=53801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2776.3A Active CN106136481B (zh) 2015-03-13 2015-03-25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70225B1 (zh)
JP (1) JP3202594U (zh)
KR (1) KR101690214B1 (zh)
CN (1) CN106136481B (zh)
DE (1) DE202015103152U1 (zh)
TW (1) TWI592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9559U (zh) * 2014-12-05 2015-10-0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具有多個破孔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JP1559943S (zh) * 2016-05-05 2016-10-03
TW201740831A (zh) * 2016-05-27 2017-12-0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JP3206107U (ja) * 2016-06-17 2016-09-01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スライダーカバーおよびスライダーセット
USD804989S1 (en) * 2016-06-30 2017-12-12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Slider
US11678728B2 (en) * 2016-11-23 2023-06-20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Zipper and garment having the same
TWI646914B (zh) * 2017-01-18 2019-01-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I679948B (zh) * 2017-08-07 2019-12-2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EP3677140B1 (en) * 2017-09-01 2023-06-21 YKK Corporatio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 fastener
JP3214476U (ja) * 2017-10-31 2018-01-18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643574B (zh) * 2017-11-24 2018-12-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TWI661789B (zh) 2018-06-27 2019-06-11 大陸商濰坊中傳拉鏈配件有限公司 鎖鉤件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TWD208107S (zh) * 2019-01-30 2020-11-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鏈頭之帽蓋
US20230210227A1 (en) * 2020-06-08 2023-07-06 Ykk Corporation Sli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0645A (en) * 1966-01-06 1967-05-23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Lock slider for zipper fasteners
JPS5327653B1 (zh) * 1971-02-15 1978-08-09
JPS5542735Y2 (zh) * 1975-12-16 1980-10-07
JPS5758966Y2 (zh) * 1978-02-23 1982-12-16
JPS583527Y2 (ja) * 1978-03-30 1983-01-2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
JPH0432971Y2 (zh) * 1986-12-19 1992-08-07
JP3621446B2 (ja) * 1994-11-30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H08322611A (ja) * 1995-05-31 1996-12-10 Ykk Kk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3393568B2 (ja) * 1995-08-31 2003-04-07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H09168412A (ja) * 1995-12-21 1997-06-30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H10179216A (ja) * 1996-12-27 1998-07-07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とその成形金型
JP3560118B2 (ja) * 1997-09-19 2004-09-0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およびその成形金型
DE20100197U1 (de) * 2001-01-05 2001-05-31 Lin Yu Pau Schieberstruktur eines Reißverschlusses
US6647598B2 (en) * 2002-03-29 2003-11-18 Yu-Pau Lin Needle locking structure of a zipper slide
JP3935819B2 (ja) * 2002-10-29 2007-06-27 Ykk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4062621B2 (ja) * 2003-12-16 2008-03-19 Ykk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US7257869B2 (en) * 2006-01-17 2007-08-21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7340805B2 (en) * 2006-01-20 2008-03-11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a zipper head
JP5008518B2 (ja) * 2007-10-12 2012-08-22 Ykk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US20090313793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Yu-Pau Lin Zipper head
US20120291236A1 (en) * 2011-05-19 2012-11-22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Zipper head structure
US20120297584A1 (en) * 2011-05-24 2012-11-29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Zipper head structure
TWI489955B (zh) * 2012-05-29 2015-07-0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可換拉片的拉頭結構及其拉片更換方法
TWM475849U (en) * 2013-05-20 2014-04-11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Assembly structure of cap structure with concave features on interior surface and pull tab
CN203676316U (zh) * 2014-01-06 2014-07-02 周秀娟 一种可拆装式拉链头
TWM508938U (zh) * 2015-03-13 2015-09-2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用於提升抗扭強度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02594U (ja) 2016-02-12
DE202015103152U1 (de) 2015-07-27
TW201632104A (zh) 2016-09-16
CN106136481A (zh) 2016-11-23
KR20160110014A (ko) 2016-09-21
US9370225B1 (en) 2016-06-21
TWI592106B (zh) 2017-07-21
KR101690214B1 (ko) 201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6481B (zh)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CN204351211U (zh) 具有多个破孔特征的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EP1723868A2 (en) Slide fastener chain
CN104172676B (zh) 具有内表面凹陷的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KR200478507Y1 (ko) 내표면 요함을 가지는 덮개 구조 및 지퍼 슬라이더 조합 구조
US20130168517A1 (en) 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hooks
AU2022200303A1 (en) Container that prevents from an illegal operation and can be easily identified after being illegally operated
EP2469124A2 (en) Cord end
CN203073165U (zh) 拉链头的帽盖结构
US20100290830A1 (en) Connector for Safety Gates
CN204635285U (zh) 用于提升抗扭强度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US10405616B2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astic element thereof
CN203555261U (zh) 咬合稳固的新型拉链及其链牙
CN207912223U (zh) 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CN212337800U (zh) 一种塑料家具内置连接件、l型塑料家具连接件及收纳箱
KR200486939Y1 (ko) 탈부착이 용이한 미닫이 도어 손잡이
CN211407835U (zh) 一种拉链齿牙及拉链
CN215444745U (zh) 一种多用途挂钩
CN217502214U (zh) 一种新型的家具连接结构
CN210870135U (zh) 一种钥匙扣
CN209449849U (zh) 一种塑钢爪牙及具有新型爪牙结合形式的拉链
CN210445908U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
US3214817A (en) Separator box and pin
CN210116762U (zh) 一种塑料提手
CN220483146U (zh) 车辆座椅侧板、车辆座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3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le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ANG ZHONG CHUAN ZIP FASTENER ACCESSO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ongchu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TaiWa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