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574B -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3574B TWI643574B TW106140962A TW106140962A TWI643574B TW I643574 B TWI643574 B TW I643574B TW 106140962 A TW106140962 A TW 106140962A TW 106140962 A TW106140962 A TW 106140962A TW I643574 B TWI643574 B TW I64357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 body
- elastic piece
- locking
- cap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8—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46—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 B21D53/5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metal slide-fastener parts
- B21D53/54—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metal slide-fastener parts sl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Buckle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帽蓋結構包括一帽蓋本體以及一彈片。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貫穿開口。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連接於內表面與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兩個第一內凹槽設置在帽蓋本體的內表面上,並且兩個第一貫穿開口貫穿帽蓋本體,以在帽蓋本體的內表面與外表面之間構成其中兩個破孔特徵。彈片設置在帽蓋本體的內表面上,其中兩個第一卡固凸塊接觸彈片,以使得彈片被兩個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多個破孔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一般的拉鍊結構於服裝或者配件上為常見的基本元素,相對於鈕釦,拉鍊具有更高的使用便利性,拉鍊結構具有一拉鍊頭及一拉鍊帶,拉鍊頭主要配合拉鍊帶作為拉鍊結構往復拉動的連結元件,現今,拉鍊頭已普遍地應用在衣服、褲子及背包上。
習知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包括有一拉頭、一拉片、一馬鉤及一帽蓋。習知的拉鍊頭組合結構的組合順序係先將拉片的端部置於拉頭的凹陷空間內,並將拉片推向拉頭的一端,使得拉片上的套孔將拉頭上的第一固定座或者第二固定座套置於其中。接著將馬鉤固定於拉頭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其中馬鉤的頭部係設置於第一固定座的凹槽內,馬鉤的尾部係靠坐於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底部,馬鉤的腹部係承靠於拉片的端部上,而馬鉤的擋止部係由設於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之間的馬鉤孔伸入拉頭的滑槽內。最後,將帽蓋蓋合於拉頭上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其中帽蓋內係卡置有一彈片,彈片係壓抵於馬鉤上。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
是,提供一種帽蓋結構,其包括:一帽蓋本體以及一彈片。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貫穿開口。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貫穿開口貫穿所述帽蓋本體,以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構成其中兩個所述破孔特徵。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向內延伸,且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第一可調整角度。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具有一第一上側端面、一與所述第一上側端面相對設置的第一下側端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第一上側端面與所述第一下側端面之間的第一前端面,且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兩個所述第一上側端面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第一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體、一拉動片、一鎖鉤件、一帽蓋本體以及一彈片。所述滑動體具有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卡鉤槽,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卡鉤孔。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於所述第一固定座與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間。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且所述鎖鉤件具有一設置在所述卡鉤槽內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穿過所述卡鉤孔的第二末端部。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與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貫穿開口。所述
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貫穿開口貫穿所述帽蓋本體,以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構成其中兩個所述破孔特徵。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鎖鉤件之間且頂抵所述鎖鉤件。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向內延伸,且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第一可調整角度。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具有一第一上側端面、一與所述第一上側端面相對設置的第一下側端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第一上側端面與所述第一下側端面之間的第一前端面,且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兩個所述第一上側端面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第一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再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體、一鎖鉤件、一拉動片、一帽蓋本體以及一彈片。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在所述滑動體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帽蓋本體設置在所述所述滑動體上,且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貫穿開口。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內且頂抵所述鎖鉤件。其中,每一個所述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可調整角度,且所述彈片被每一個所述卡固凸塊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其能通過“每一個所述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可調整角度”以及“所述彈
片被每一個所述卡固凸塊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的技術方案,以使得所述彈片能持維在所述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Z‧‧‧拉鍊頭組合結構
S‧‧‧帽蓋結構
1‧‧‧滑動體
11‧‧‧第一固定座
110‧‧‧卡鉤槽
12‧‧‧第二固定座
120‧‧‧卡鉤孔
13‧‧‧容置空間
2‧‧‧拉動片
20‧‧‧末端部
3‧‧‧鎖鉤件
31‧‧‧第一末端部
32‧‧‧第二末端部
4‧‧‧帽蓋本體
41、42‧‧‧末端部
400‧‧‧內表面
401‧‧‧外表面
4011、4012‧‧‧末端
402‧‧‧下表面
40A‧‧‧第一內凹槽
401A‧‧‧第一末端
402A‧‧‧第二末端
41A‧‧‧第一卡固凸塊
410A‧‧‧內表面
411A‧‧‧第一上側端面
412A‧‧‧第一下側端面
413A‧‧‧第一前端面
42A‧‧‧第一貫穿開口
40B‧‧‧第二內凹槽
401B‧‧‧第一末端
402B‧‧‧第二末端
41B‧‧‧第二卡固凸塊
410B‧‧‧內表面
411B‧‧‧第二上側端面
412B‧‧‧第二下側端面
413B‧‧‧第二前端面
42B‧‧‧第二貫穿開口
4’‧‧‧帽蓋本體
5‧‧‧彈片
W‧‧‧寬度
θ1‧‧‧第一可調整角度
θ2‧‧‧第二可調整角度
P‧‧‧預定平面
M1‧‧‧第一模具
M10‧‧‧第一加工刀具
M2‧‧‧第二模具
M20‧‧‧第二加工刀具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拉鍊頭組合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拉鍊頭組合結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圖2的III-II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圖6為圖4的VI-V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帽蓋結構形成有兩個第一卡固凸塊之前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帽蓋結構形成有兩個第一卡固凸塊之後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帽蓋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圖12為圖10的XII-XI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帽蓋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
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理解,雖然本文中可能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Z,其包括:一滑動體1(或者稱拉頭)、一拉動片2(或者稱拉片)、一鎖鉤件3(或者稱馬鉤)、一帽蓋本體4(或者稱帽蓋)以及一彈片5(或者稱板簧),並且帽蓋本體4及彈片5兩者可組合成一種具有多個破孔特徵的帽蓋結構S。
首先,配合圖1至圖3所示,滑動體1具有一第一固定座11以及一第二固定座12。第一固定座11具有一形成盲孔狀的卡鉤槽110,並且第二固定座12具有一形成穿孔狀的卡鉤孔120。拉動片2的一末端部20設置於第一固定座11及第二固定座12之間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13內。鎖鉤件3設置在滑動體1上,並且鎖鉤件3的兩相反未端分別具有一設置在卡鉤槽110內的第一末端部31以及一穿過卡鉤孔120以形成一擋止件的第二末端部32。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部(41、42)分別設置在第一固定座11及第二固定座12上。彈片5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與鎖鉤件3之間且頂抵鎖鉤件3,並且鎖鉤件3與彈片5都被包覆在滑動體1
與帽蓋本體4之間(配合圖2與圖3所示)。
再者,配合圖4至圖6所示,帽蓋本體4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41A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第一貫穿開口42A,並且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可接觸或者頂抵彈片5,以使得彈片5被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所卡固。另外,帽蓋本體4具有一內表面400、一外表面401以及一連接於內表面400及外表面401之間的下表面402。其中,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凹陷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並且兩個第一貫穿開口42A貫穿帽蓋本體4,以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與外表面401之間構成其中兩個破孔特徵(亦即從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向內打點後所形成的破孔特徵)。藉此,由於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可預先形成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所以帽蓋本體4位於內表面400與外表面401之間的厚度即可有效縮小(亦即材料被打薄而縮小厚度),以使得本發明可輕易通過機械打點的方式,來同時形成第一貫穿開口42A與第一卡固凸塊41A。
更進一步來說,如圖5所示,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並且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可呈對角線地分別設置在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內,並且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一貫穿開口42A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上,並且兩個第一貫穿開口42A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換言之,由於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及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都位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側邊上,並且兩個第一貫穿開口42A位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的側邊上,所以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或者
兩個第一貫穿開口42A的位置大致上為相對於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轉90度的位置。
舉例來說,如圖4所示,每一個第一內凹槽40A具有一連接於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一末端401A及一相反於第一末端401A且遠離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二末端402A,並且第一內凹槽40A的寬度W可從第一末端401A朝向第二末端402A的方向漸漸變窄。另外,配合圖5與圖6所示,每一個第一卡扣凸塊41A鄰近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二末端402A,並且每一個第一貫穿開口42A鄰近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二末端402A。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圖4至圖6所示,每一個第一卡固凸塊41A(也就是卡固凸塊)的內表面410A從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向內横向延伸(也就是說,是沿著帽蓋本體4的長軸方向延伸,而非短軸方向),並且每一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內表面410A相對於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傾斜一第一可調整角度θ 1(也就是可調整角度)。另外,每一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具有一第一上側端面411A、一與第一上側端面411A相對設置的第一下側端面412A以及一連接於第一上側端面411A與第一下側端面412A之間的第一前端面413A。此外,彈片5被至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兩個第一上側端面411A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P上,而不會受到第一可調整角度θ 1的改變而變動。也就是說,第一可調整角度θ 1不管被如何的調整或者改變,彈片5都會通過兩個第一上側端面411A的支撐而持維在預定平面P上,彈片5並不會因為第一可調整角度θ 1的調整或者改變而產生傾斜的問題。
舉例來說,配合圖7與圖8所示,第一模具M1的第一加工刀具M10與第二模具M2的第二加工刀具M20能分別插入加工前的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長側邊,以使得本發明能以沖壓的方式分別形成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圖5與圖9所示,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延伸方向可以隨著不同的需求而改變,但是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延伸方向不管如何改變,彈片5都會通過兩個第一上側端面411A的支撐而持維在預定平面P上,彈片5並不會因為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延伸方向改變而產生傾斜的問題。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10至圖12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Z,並且帽蓋本體4及彈片5兩者可組合成一種具有多個破孔特徵的帽蓋結構S。由圖4至圖6與圖10至圖12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大的差別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配合圖10至圖12所示,帽蓋本體4具有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40B、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41B以及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第二貫穿開口42B。此外,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凹陷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並且兩個第二貫穿開口42B貫穿帽蓋本體4,以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與外表面401之間構成另外兩個破孔特徵(亦即從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向內打點後所形成的破孔特徵),並且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接觸或者頂抵彈片5,以使得彈片5被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所卡固。藉此,由於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可預先形成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所以帽蓋本體4位於內表面400與外表面401之間的厚度即可有效縮小(亦即打薄),以使得本發明可輕易通過機械打點的方式,來同時形成第二貫穿開口42B與第二卡固凸塊41B。
更進一步來說,如圖11所示,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並且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二卡固凸
塊41B可呈對角線地分別設置在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內,並且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二貫穿開口42B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上,並且兩個第二貫穿開口42B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換言之,由於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及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都位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側邊上,並且兩個第二貫穿開口42B位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的側邊上,所以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或者兩個第二貫穿開口42B的位置大致上為相對於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轉90度的位置。
舉例來說,配合圖4與圖10所示,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是,每一個第二內凹槽40B具有一連接於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一末端401B及一相反於第一末端401B且遠離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二末端402B,並且第二內凹槽40B的寬度(圖未標示)可從第一末端401B朝向第二末端402B的方向漸漸變窄。
再者,配合圖5、圖6、圖11、圖12所示,每一個第二卡扣凸塊41B鄰近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2B,並且每一個第二貫穿開口42B鄰近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2B。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圖4至圖6所示,每一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內表面410B從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向內橫向延伸(也就是說,是沿著帽蓋本體4的長軸方向延伸,而非短軸方向),並且每一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內表面410B相對於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傾斜一第二可調整角度θ2。另外,每一個第二卡固凸塊41B具有一第二上側端面411B、一與第二上側端面411B相對設置的第二下側端面412B以及一連接於第二上側端面411B與第二下側端面412B之間的第二前端面413B。此外,彈片5被至少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兩個第二上側端面411B所支撐以持維在一
預定平面P上,而不會受到第二可調整角度θ 2的改變而變動。也就是說,第二可調整角度θ 2不管被如何的調整或者改變,彈片5都會通過兩個第二上側端面411B的支撐而持維在預定平面P上,彈片5並不會因為第二可調整角度θ 2的調整或者改變而產生傾斜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圖11與圖13所示,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延伸方向可以隨著不同的需求而改變,但是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延伸方向不管如何改變,彈片5都會通過兩個第二上側端面411B的支撐而持維在預定平面P上,彈片5並不會因為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延伸方向改變而產生傾斜的問題。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帽蓋結構S及拉鍊頭組合結構Z,其能通過“每一個卡固凸塊(41A或41B)的內表面相對於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傾斜一可調整角度(θ 1或θ 2)”以及“彈片5被每一個卡固凸塊(41A或41B)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P上”的技術方案,以使得彈片5能持維在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可調整角度(θ 1或θ 2)的改變而變動。
更進一步來說,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帽蓋結構S能通過壓鑄的方式以形成“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的結構設計,並且帽蓋結構S能通過機械打點(例如使用鉚刀來進行打點)的方式以形成“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41A”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第一貫穿開口42A”。因此,當彈片5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時,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會接觸彈片5,以使得彈片5順勢被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所卡固,以增加彈片5卡固在帽蓋本體4內的加工效率及穩固性。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9)
- 一種帽蓋結構,其包括: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貫穿開口,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貫穿開口貫穿所述帽蓋本體,以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構成其中兩個所述破孔特徵;以及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向內延伸,且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第一可調整角度;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具有一第一上側端面、一與所述第一上側端面相對設置的第一下側端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第一上側端面與所述第一下側端面之間的第一前端面,且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兩個所述第一上側端面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第一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帽蓋結構,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分別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貫穿開口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貫穿開口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帽蓋結構,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具有一連接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一末端以及一相反於所述第一末端且遠離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二末端,且所述第一內凹槽的寬度從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窄。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帽蓋結構,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第二貫穿開口,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貫穿開口貫穿所述帽蓋本體,以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構成另外兩個所述破孔特徵,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所卡固,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內表面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向內延伸,且每一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第二可調整角度,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具有一第二上側端面、一與所述第二上側端面相對設置的第二下側端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第二上側端面與所述第二下側端面之間的第二前端面,且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兩個所述第二上側端面所支撐以持維在所述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第二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帽蓋結構,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分別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貫穿開口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貫穿開口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 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體,所述滑動體具有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第二固定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卡鉤槽,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卡鉤孔;一拉動片,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於所述第一固定座與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間;一鎖鉤件,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設置在所述卡鉤槽內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穿過所述卡鉤孔的第二末端部;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與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貫穿開口,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貫穿開口貫穿所述帽蓋本體,以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構成其中兩個所述破孔特徵;以及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鎖鉤件之間且頂抵所述鎖鉤件,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向內延伸,且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第一可調整角度;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具有一第一上側端面、一與所述第一上側端面相對設置的第一下側端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第一上側端面與所述第一下側端面之間的第一前端面,且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兩個所述第一上側端面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第一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 如請求項6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第二貫穿開口,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貫穿開口貫穿所述帽蓋本體,以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外表面之間構成另外兩個所述破孔特徵,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所卡固,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內表面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向內延伸,且每一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傾斜一第二可調整角度;其中,每一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具有一第二上側端面、一與所述第二上側端面相對設置的第二下側端面以及一連接於所述第二上側端面與所述第二下側端面之間的第二前端面,且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兩個所述第二上側端面所支撐以持維在所述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第二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
- 如請求項7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分別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貫穿開口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貫穿開口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 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體;一鎖鉤件,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一拉動片,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在所述滑動體與所述鎖鉤件之間;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設置在所述所述滑動體上,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卡固凸塊以及至少兩個貫穿開口;以及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內且頂抵所述鎖鉤件;其中,每一個所述卡固凸塊的內表面相對於所述帽蓋本體的一內表面傾斜一可調整角度,且所述彈片被每一個所述卡固凸塊所支撐以持維在一預定平面上,而不會受到所述可調整角度的改變而變動;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0962A TWI643574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CN201711401833.9A CN109832725A (zh) | 2017-11-24 | 2017-12-22 | 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
US15/870,798 US20190159556A1 (en) | 2017-11-24 | 2018-01-12 | Cap structure an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
DE202018101960.0U DE202018101960U1 (de) | 2017-11-24 | 2018-04-11 | Kappenstruktur und Schieberanordnung |
KR2020180003580U KR200490453Y1 (ko) | 2017-11-24 | 2018-08-02 | 캡 구조 및 지퍼 헤드 어셈블리 구조 |
TR2018/13149U TR201813149U5 (tr) | 2017-11-24 | 2018-09-13 | Kapak yapısı ve fermuar kafası düzeneği yapısı. |
JP2018003621U JP3220567U (ja) | 2017-11-24 | 2018-09-18 | キャップ構造及びスライダー組立構造体 |
US16/811,703 US11122868B2 (en) | 2017-11-24 | 2020-03-06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ap structur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0962A TWI643574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3574B true TWI643574B (zh) | 2018-12-11 |
TW201924564A TW201924564A (zh) | 2019-07-01 |
Family
ID=6256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0962A TWI643574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159556A1 (zh) |
JP (1) | JP3220567U (zh) |
KR (1) | KR200490453Y1 (zh) |
CN (1) | CN109832725A (zh) |
DE (1) | DE202018101960U1 (zh) |
TR (1) | TR201813149U5 (zh) |
TW (1) | TWI6435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873708S1 (en) * | 2017-01-05 | 2020-01-28 | Woojin Plastic Co., Ltd | Slider zipper head |
USD880354S1 (en) * | 2017-09-26 | 2020-04-07 |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 Slider |
USD881750S1 (en) * | 2017-09-26 | 2020-04-21 |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 Slider |
USD880355S1 (en) * | 2017-09-26 | 2020-04-07 |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 Slider |
USD850324S1 (en) * | 2017-09-28 | 2019-06-04 | Ideal Fastener (Jiangsu) Ltd. | Slider |
TWD208107S (zh) * | 2019-01-30 | 2020-11-1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拉鏈頭之帽蓋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07650U (en) * | 2010-09-24 | 2011-07-2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Improved structure of cap of zipper head |
TW201212841A (en) * | 2010-09-29 | 2012-04-01 | Ykk Corp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s |
CN102726895A (zh) * | 2011-04-04 | 2012-10-17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锁式拉链头的帽盖及使用该帽盖的自锁式拉链头 |
TW201304706A (zh) * | 2011-07-28 | 2013-02-01 | Ykk Corp | 拉鏈用之滑件 |
TW201444492A (zh) * | 2013-05-20 | 2014-12-0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具有內表面凹陷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CN205214407U (zh) * | 2015-12-03 | 2016-05-11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拉头本体与帽盖的形变连接结构 |
TWM565992U (zh) * | 2017-11-24 | 2018-09-0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Cap structure and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37607Y2 (zh) * | 1976-09-20 | 1981-09-03 | ||
JPS5893209U (ja) * | 1981-12-21 | 1983-06-24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 |
JP3935819B2 (ja) * | 2002-10-29 | 2007-06-27 | Ykk株式会社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4109618B2 (ja) * | 2003-12-16 | 2008-07-02 | Ykk株式会社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US7464445B1 (en) * | 2007-06-29 | 2008-12-16 | Yu-Pau Lin | Cap structure for zipper |
JP5008518B2 (ja) * | 2007-10-12 | 2012-08-22 | Ykk株式会社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KR20120002326U (ko) * | 2010-09-24 | 2012-04-03 | 충 츠완 엔터플라이즈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의 캡 구조 |
CN201888335U (zh) * | 2010-10-13 | 2011-07-06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拉链头的帽盖结构 |
US20120131768A1 (en) * | 2010-11-29 | 2012-05-31 | Yu-Pau Lin | Crown structure of zipper head |
TWI489955B (zh) * | 2012-05-29 | 2015-07-0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可換拉片的拉頭結構及其拉片更換方法 |
US10194719B2 (en) * | 2012-08-04 | 2019-02-05 |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imited | Enhanced slider |
TWM453394U (zh) * | 2012-12-10 | 2013-05-2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拉鍊頭的帽蓋結構改良 |
CN203234148U (zh) * | 2013-03-15 | 2013-10-16 | 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拉链头及其弹片和帽盖 |
TWM475849U (en) * | 2013-05-20 | 2014-04-11 |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 Assembly structure of cap structure with concave features on interior surface and pull tab |
CN103815622A (zh) * | 2014-02-28 | 2014-05-28 | 施国荣 | 一种自锁拉链头 |
EP2952115A1 (en) * | 2014-06-04 | 2015-12-09 | Riri Sa |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
TWI556760B (zh) * | 2014-11-12 | 2016-11-1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可更換式拉片的拉鍊頭組合結構 |
TWM509559U (zh) * | 2014-12-05 | 2015-10-0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具有多個破孔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TWI592106B (zh) * | 2015-03-13 | 2017-07-2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提升抗扭強度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
-
2017
- 2017-11-24 TW TW106140962A patent/TWI643574B/zh active
- 2017-12-22 CN CN201711401833.9A patent/CN10983272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1-12 US US15/870,798 patent/US201901595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4-11 DE DE202018101960.0U patent/DE202018101960U1/de active Active
- 2018-08-02 KR KR2020180003580U patent/KR200490453Y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9-13 TR TR2018/13149U patent/TR201813149U5/tr unknown
- 2018-09-18 JP JP2018003621U patent/JP3220567U/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07650U (en) * | 2010-09-24 | 2011-07-2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Improved structure of cap of zipper head |
TW201212841A (en) * | 2010-09-29 | 2012-04-01 | Ykk Corp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s |
CN102726895A (zh) * | 2011-04-04 | 2012-10-17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锁式拉链头的帽盖及使用该帽盖的自锁式拉链头 |
TW201304706A (zh) * | 2011-07-28 | 2013-02-01 | Ykk Corp | 拉鏈用之滑件 |
TW201444492A (zh) * | 2013-05-20 | 2014-12-0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具有內表面凹陷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CN205214407U (zh) * | 2015-12-03 | 2016-05-11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拉头本体与帽盖的形变连接结构 |
TWM565992U (zh) * | 2017-11-24 | 2018-09-0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Cap structure and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202018101960U1 (de) | 2018-05-28 |
TW201924564A (zh) | 2019-07-01 |
KR20190001298U (ko) | 2019-06-03 |
TR201813149U5 (tr) | 2019-06-21 |
US20190159556A1 (en) | 2019-05-30 |
KR200490453Y1 (ko) | 2019-11-14 |
JP3220567U (ja) | 2019-03-22 |
CN109832725A (zh) | 2019-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43574B (zh) | 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 |
US9770074B2 (en) | Cap structure having a plurality of breach hole features an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 |
US9060574B2 (en) | Cap structure having an inner surface concave feature an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 |
CN106463874B (zh) | 连接器 | |
US11122868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ap structure | |
TWI517801B (zh) | 用於提升定位效果的隱形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 |
KR200478507Y1 (ko) | 내표면 요함을 가지는 덮개 구조 및 지퍼 슬라이더 조합 구조 | |
US10609989B2 (en) | Safety belt buckle | |
TW201815309A (zh) |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 |
TWM565992U (zh) | Cap structure and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 |
TWI643575B (zh) | 拉鍊頭組合結構 | |
TW201808144A (zh) | 繩索鎖定具 | |
US20170340069A1 (en) |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sliding assembly thereof | |
TWM544227U (zh) |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 |
US11166528B2 (en) | Slider and slide fastener with same | |
TWM565991U (zh) |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 |
TWI678981B (zh) | 拉鍊頭組合結構 | |
US11304482B2 (en) | Slider and slide fastener with same | |
JP4296884B2 (ja) | Ea材の取付構造 | |
US960581A (en) | Collar-stud or similar faste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