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8144A - 繩索鎖定具 - Google Patents

繩索鎖定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8144A
TW201808144A TW106115110A TW106115110A TW201808144A TW 201808144 A TW201808144 A TW 201808144A TW 106115110 A TW106115110 A TW 106115110A TW 106115110 A TW106115110 A TW 106115110A TW 201808144 A TW201808144 A TW 2018081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rope
body portion
push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5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6150B (zh
Inventor
石井大陽
Original Assignee
仁不古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不古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不古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6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61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8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1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1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forming the cable by moving a part of the faste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03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incorporating resiliently-mounted members for attachment of the cable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00Shoe lacing fasten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14Clamp fastenings, e.g. strap fastenings; Clamp-buckle fastenings; Fastenings with toggle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7/00Holding-devices for l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7/00Holding-devices for laces
    • A43C7/08Clamps drawn tight by l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44B17/0011Press-button fasteners in which the elastic retaining action is obtained by a spring working in the plane of the faste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5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6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using a toothe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ckl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繩索鎖定具,課題在於使彈推手段的彈推力確實傳遞至繩索件,俾提升繩索件的固持力。
推壓部(40)係以可朝前後方向移動方式收納於本體部(30)內。例如第1圖所示,在本體部(30),於構成開口部(31)的側壁(例如,本體部30的外側壁70)之兩個部位形成有供繩索件(20)通過的本體部孔(71)。在推壓部(40),係於前面具有推壓面(81),內部則設有可和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連通且供繩索件(20)通過的推壓部穿繩部(100)。在推壓部(40)的內部,設有讓繩索件(20)彎曲穿過的彎曲穿通部(102)。在與下述之虛擬立體重疊的位置,設有將推壓部(40)向本體部(30)之前方彈推的彈推手段(例如線圈彈簧50),其中,該虛擬立體係將側壁(例如,本體部30的外側壁70)之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繩索件(20)之外形所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藉由直線連結而形成者。

Description

繩索鎖定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繩索鎖定具,其可使彈推手段的彈推力確實傳遞至繩索件,以提升繩索件之固持力。
習知技術中,在盒子型繩索固定具中,將繩索以直線狀穿通,且將線圈彈簧配置於偏離繩索之偏移位置的「繩索扣具」已為公知(參照專利文獻1的段落編號「0027」、以及第1圖、第15圖及第16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34052號公報
然而,上述的習知「繩索扣具」中,因供繩索以直線狀穿通的中空部與線圈彈簧之軸係橫向並排,會形成公構件的推壓部傾斜而由彈簧推壓的狀態,有難以產生固持繩索的固持載荷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固持力 而提高彈簧的載荷時,會有繩索的釋放操作負載升高的疑慮。
再者,在上述的習知「繩索扣具」中,若推壓部傾斜,會卡鉤到母構件而造成阻力,會有釋放負載增加而成為操作性惡化的主要因素的疑慮,此為其第2問題點。依此方式,因繩索為直線狀,通常難以獲得固持力。
因此,分別記載於各項申請專利範圍的各發明係為有鑒於上述習知技術所具有的問題點而研創的技術,其目的在於下述各點。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以下述之點為目的。
亦即,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在與下述之虛擬立體重疊的位置設置彈推手段,而可使彈推手段的彈推力確實傳遞至繩索件,其中,該虛擬立體係將側壁之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的繩索件之外形所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藉由直線連結而形成者,或者,藉由在推壓部的內部設置讓繩索件彎曲穿過的彎曲穿通部,即可提高繩索件的固持力。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目的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目的。
亦即,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係以線圈彈簧構成 彈推手段,藉由將該線圈彈簧收納在設於推壓部的圓筒凹部中,即可縮小彈推手段的設置空間,且可確實產生彈推力。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目的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目的。
亦即,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係藉由設成彎曲穿通部通過圓筒凹部之周壁,即可將該彎曲穿通部設定成較小。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發明目的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目的。
亦即,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係藉由彎曲穿通部使繩索件穿通於比將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之相同側孔緣彼此連結的虛擬線偏靠外側處,即可使彎曲穿通部的彎曲度加大,使繩索件的固持力更為提高。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發明目的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目的。
亦即,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係藉由使推壓部穿繩部的兩個部位的開口與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配置在大致 同一位置,使在推壓部開口與本體部孔緣間,也可產生繩索件的固持力。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發明目的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目的。
亦即,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係藉由將推壓部之推壓面之相反面側的一部分係於彎曲穿通部開口而形成,而可容易形成彎曲穿通部。
分別記載於各申請專利範圍的各發明係為了達成上述各目的而研發者,茲使用將各發明特徵點揭示於圖式的發明實施形態說明如下。
另外,括號內的符號係表示發明實施形態中所使用的符號,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再者,圖式編號也表示發明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圖號,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以下述之點為特徵。
第1,例如第1圖所示,繩索鎖定具(10)具備以下的構成。
(1)本體部(30)
例如第1圖所示,本體部(30)係在前面具有開口部 (31)。
(2)推壓部(40)
例如第2圖及第15圖所示,推壓部(40)係以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之方式被收納於本體部(30)內。
第2,例如第1圖所示,本體部(30)係在構成開口部(31)的側壁(例如,本體部30的外側壁70)的兩個部位形成供繩索件(20)通過的本體部孔(71)。
第3,例如第1圖及第17圖所示,推壓部(40)在前面具有推壓面(81),內部設有可和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連通且供繩索件(20)通過的推壓部穿繩部(100)。
第4,例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推壓部(40)內部設有讓繩索件(20)彎曲穿過的彎曲穿通部(102)。
第5,例如第1圖、第2圖及第14圖所示,在與下述之虛擬立體重疊的位置設有將推壓部(40)向本體部(30)之前方彈推的彈推手段,其中,該虛擬立體係將側壁(例如,本體部30之外側壁70)之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繩索件(20)之外形所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藉由直線連結而形成者(例如,線圈彈簧50)。
此處,「側壁(例如,本體部30之外側壁70)之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繩索件(20)之外形所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若簡單說明,係相當於例如第1圖所示的推壓部孔(101)的方形孔面。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特徵點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特徵。
亦即,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彈推手段係為被收納在設於推壓部(40)的圓筒凹部(110)的線圈彈簧(50)。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特徵點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特徵。
亦即,如例如第12圖所示,彎曲穿通部(102)係設成通過圓筒凹部(110)的周壁(111)。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發明特徵點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特徵。
亦即,例如第12圖所示,彎曲穿通部(102)係使繩索件(20)穿通於比將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相同側孔緣間彼此連結的虛擬線偏靠外側處。
此處,所稱「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相同側孔緣」,係例如第12圖所示,相當於例如推壓部(40)的「推壓部孔101」的孔緣。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的發明特徵點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特徵。
亦即,例如第17圖所示,推壓部穿繩部(100)的兩個部位的開口與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係位在大致同一位置。
此處,例如第17圖所示,「推壓部穿繩部(100)的兩個部位的開口」,係相當於例如推壓部(40)的「推壓部孔101」。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的發明特徵點外,再以下述之點為特徵。
亦即,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推壓部(40)之推壓面(81)的相反面側的一部分係在彎曲穿通部(102)開口而形成。
此處,「推壓部(40)之推壓面(81)的相反面側的一部分係在彎曲穿通部(102)開口而形成」,從例如第14圖的對比即可明瞭,係相當於第13圖所示的「窗部103」。
本發明因係依上述方式構成,故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亦即,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在與虛擬立體重疊的位置設有彈推手段,其中該虛擬立體係將側壁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的繩索件之外形所相交之兩 個部位的虛擬面藉由直線連結而形成者,藉此彈推手段的彈推力即可確實傳遞至繩索件,或者藉由在推壓部內部設置讓繩索件彎曲穿過的彎曲穿通部,繩索件的固持力即得以提高。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
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功效外,還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亦即,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藉由以線圈彈簧構成彈推手段,且將該線圈彈簧收納在設於推壓部的圓筒凹部,彈推手段的設置空間可以縮小,且可確實產生彈推力。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功效外,還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亦即,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藉由設成彎曲穿通部通過圓筒凹部的周壁,該彎曲穿通部可設定成較小。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係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發明功效外,還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亦即,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藉由彎曲穿通部使繩索件穿通於比將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的相同側孔緣間彼此連結的虛擬線偏靠外側處,彎曲穿通部的彎曲度可以加大,使繩索件的固持力更加提高。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
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的發明功效外,還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亦即,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藉由將推壓部穿繩部的兩個部位開口及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配置於大致相同位置,即使在推壓部開口及本體部孔緣間也可產生繩索件的固持力。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的發明功效外,還可達成下述的功效。
亦即,若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藉由將推壓部之推壓面的相反面側的一部分係在彎曲穿通部開口而形成,得以容易形成彎曲穿通部。
(第1實施形態)
10‧‧‧繩索鎖定具
20‧‧‧繩索件
30‧‧‧本體部
31‧‧‧開口部
40‧‧‧推壓部
50‧‧‧線圈彈簧(彈推手段)
60‧‧‧後壁
61‧‧‧凸轂部
62‧‧‧隆起部
70‧‧‧外側壁
71‧‧‧本體部孔
72‧‧‧滑動溝
73‧‧‧穿繩框
80‧‧‧前壁
81‧‧‧推壓面
90‧‧‧內側壁
91‧‧‧滑動突起
100‧‧‧推壓部穿繩部
101‧‧‧推壓部孔
102‧‧‧彎曲穿通部
103‧‧‧窗部
110‧‧‧圓筒凹部
111‧‧‧周壁
(第2實施形態)
200‧‧‧繩索鎖定具
220‧‧‧繩索件
221‧‧‧第1端部
222‧‧‧第2端部
230‧‧‧本體部
231‧‧‧開口部
240‧‧‧推壓部
250‧‧‧線圈彈簧(彈推手段)
260‧‧‧後壁
261‧‧‧凸轂部
262、263‧‧‧第1隆起部
264、265‧‧‧第2隆起部
270‧‧‧外側壁
271‧‧‧第1本體部孔
272‧‧‧第2本體部孔
273‧‧‧穿繩框
280‧‧‧前壁
281‧‧‧推壓面
290‧‧‧內側壁
291‧‧‧窗部
292‧‧‧滑動突起
300‧‧‧第1推壓部穿繩部
301‧‧‧第1推壓部孔
302‧‧‧第1彎曲穿通部
303‧‧‧第1彎曲部
310‧‧‧第2推壓部穿繩部
311‧‧‧第2推壓部孔
312‧‧‧第2彎曲穿通部
313‧‧‧第2彎曲部
320‧‧‧分叉部
321‧‧‧基部
322‧‧‧雙叉部
第1圖至第18圖係揭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第1 圖為繩索鎖定具的分解斜視圖。
第2圖為繩索鎖定具的分解剖面圖。
第3圖為本體部的前視圖。
第4圖為本體部的左側視圖。
第5圖為本體部的右側視圖。
第6圖為本體部的仰視圖。
第7圖為沿第4圖A-A線的剖面圖。
第8圖為推壓部的前視圖。
第9圖為推壓部的左側視圖。
第10圖為推壓部的右側視圖。
第11圖為推壓部的仰視圖。
第12圖為沿第8圖B-B線的剖面圖。
第13圖為沿第9圖C-C線的剖面圖。
第14圖為沿第10圖D-D線的剖面圖。
第15圖為組裝狀態的繩索鎖定具前視圖。
第16圖為組裝狀態的繩索鎖定具右側視圖。
第17圖為第15圖的縱剖面圖。
第18圖係對應第17圖,其為繩索件穿通狀態的縱剖面圖。
第19圖至第3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第19圖為繩索鎖定具的分解斜視圖。
第20圖為組裝狀態的繩索鎖定具斜視圖。
第21圖為第20圖的前視圖。
第22圖為第21圖的左側視圖。
第23圖為第21圖的俯視圖。
第24圖為沿第21圖E-E線的剖面圖。
第25圖係對應於第24圖,其為繩索件穿通狀態的縱剖面圖。
第26圖為沿第22圖F-F線的剖面圖。
第27圖為本體部的斜視圖。
第28圖為第27圖的前視圖。
第29圖為第28圖的左側視圖。
第30圖為第28圖的右側視圖。
第31圖為第28圖的仰視圖。
第32圖為推壓部的斜視圖。
第33圖為從下側觀看第32圖的斜視圖。
第34圖為第32圖的前視圖。
第35圖為第32圖的左側視圖。
第36圖為第32圖的右側視圖。
第37圖為第32圖的俯視圖。
[發明的實施形態] (繩索鎖定具10)
茲使用第1圖至第18圖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
於第1圖中雖未圖示,繩索鎖定具10係穿通有通過附兜帽式戶外夾克等衣物等的兜帽或下擺等的繩索件20,用 於進行該繩索件20的長度調整。
繩索件20包含圓繩、扁繩、帶件、帶繩、繩索等。
另外,繩索鎖定具10雖係使用於衣物等的繩索件20,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使用於手提包、背包、小物袋、鞋帶或者吊帶等。
如第1圖所示,若大致區分,繩索鎖定具10係由下述組件構成。
另外,有關下述的(1)至(3)組件,容後陳述。
(1)本體部30
(2)推壓部40
(3)線圈彈簧50(彈推手段)
(本體部30)
如第1圖、第2圖、第4圖及第7圖所示,本體部30在前面具有開口部31。此處所謂「前面」,以第7圖為例,係相當於朝向右側,也稱為「前方」。面向該圖的左側為「後面」,由後述的後壁60封閉,也稱為「後方」。
如第1圖至第7圖所示,本體部30係形成盒子型,若大致區分,具有下述各部,且由具有適度剛性的熱塑性樹脂,例如「POM」(聚縮醛或聚氧乙烯)一體成形。
另外,有關下述的(1)及(2),容後陳述。
(1)後壁60
(2)外側壁70
另外,本體部30的材質,雖例示為「POM」,但並不 限定於此,也可用其他樹脂材料,或採金屬製。
(推壓部40)
如第2圖及第15圖所示,推壓部40係以可往前後方向移動之方式收納於本體部30內。
如第1圖、第2圖、第8圖至第11圖所示,若大致區分,推壓部40具有下述的各部,並與本體部30同樣地,藉由具有適度剛性以及彈性的熱塑性樹脂(例如,「POM」(聚縮醛或聚氧乙烯))一體成形。
另外,有關下述的(1)至(4),容後陳述。
(1)前壁80
(2)內側壁90
(3)推壓部穿繩部100
(4)圓筒凹部110
另外,推壓部40的材質,雖例示為「POM」,但並不限定於此,與本體部30同樣地也可使用其他樹脂材料,或也可採金屬製。此外,雖使推壓部40的材質與本體部30的材質為一致,但也可不同。
(線圈彈簧50)
如第2圖及第15圖所示,線圈彈簧50係位於本體部30與推壓部40之間,將推壓部40向本體部30的前方彈推,作為「彈推手段」而發揮功能。
如第1圖、第2圖及第14圖所示,線圈彈簧50係位 與虛擬立體重疊的位置,該虛擬立體係將側壁亦即推壓部40的後述內側壁90之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後述本體部孔71的繩索件20之外形所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藉由直線連結而成者。
此處,「側壁之內面與通過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繩索件20之外形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若簡單說明,係相當於第1圖所示的後述推壓部孔101的方形孔面。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線圈彈簧50係收納於設在推壓部40的後述圓筒凹部110,且壓縮在圓筒凹部110的底部與本體部30的後述後壁60間。
另外,彈推手段雖例示為線圈彈簧50,但不限定於此,也可使用例如板簧、緩衝構件,另外也不限定於金屬製,也可使用樹脂彈簧,也可在本體部30或推壓部40的一方或兩方一體形成樹脂彈簧。
(後壁60)
如第7圖所示,後壁60係為將和開口部31相對的相反側面亦即後面封閉的部分。如第5圖所示,後壁60係形成平面呈左右較長的略長方形,或下方窄縮的大致梯形,且形成為板狀。
另外,後壁60的平面形狀雖例示為略長方形或大致梯形,但不限定於此,也可為三角形、五角形以上的多角形、楕圓形、長圓形、或者模仿動物或花等角色的形狀。
如第1圖、第2圖至第4圖及第7圖所示, 若大致區分,後壁60具有以下各部。
(1)凸轂部61
如第7圖所示,凸轂部61係從後壁60向開口部31延伸,供線圈彈簧50之一端部嵌合。如第3圖、第4圖及第7圖所示,凸轂部61係位於連結外側壁70之後述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虛擬線上,並使其中心位在該虛擬線上的中點。
(2)隆起部62
如第7圖所示,隆起部62係從後壁60朝開口部31隆起,且如第4圖所示,以凸轂部61為中心的平面係形成圓弧狀。隆起部62係位於和推壓部40的後述推壓部穿繩部100相對向的位置。如第7圖所示,相對於連結外側壁70的後述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的虛擬線,隆起部62係和凸轂部61不同地形成於偏移的位置。
(外側壁70)
如第1圖至第4圖、第6圖及第7圖所示,外側壁70係形成為圍繞後壁60的周圍之框狀。
如第3圖至第7圖所示,若大致區分,外側壁70具備以下各部。
(1)本體部孔71
如第3圖、第4圖、第7圖及第18圖所示,本體部孔71係形成在構成開口部31的側壁亦即本體部30的外側壁 70的兩個部位,供繩索件20穿通。本體部孔71係內外貫通外側壁70,並形成略方形,且如第4圖所示,係隔著凸轂部61以線對稱形成在左右兩側。
(2)滑動溝72
雖未圖示,滑動溝72係供推壓部40的後述滑動突起91嵌入,藉以限制推壓部40的前後方向移動。如第7圖所示,滑動溝72係內外貫通外側壁70,且在該圖中係形成左右方向較長的溝狀。滑動溝72之開口部31側係以外側壁70形成盡頭,而限制推壓部40的最大突出位置,並且阻止推壓部40從開口部31脫出。
如第7圖所示,滑動溝72係在外側壁70的上下形成一對。
(3)穿繩框73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穿繩框73係位於滑動溝72外側,從外側壁70突出成略ㄇ字形。
穿繩框73係在外側壁70上下形成一對。
除了繩索件20之外,也可在穿繩框73穿通固定較寬之帶構件(但未圖示)。
另外,雖設置有一對穿繩框73,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一對穿繩框73也可完全省去、或只設1個、或設3個以上。穿繩框73雖是上下設置,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設於左右方向。
(前壁80)
如第8圖及第15圖所示,前壁80在前面具有推壓面81,其外形係設定在本體部30之開口部31的內形以下。
(內側壁90)
如第8圖、第10圖至第14圖所示,內側壁90係朝前壁80的厚度方向隆起。
內側壁90的外面設有以勾狀向外方突出的滑動突起91。
如第13圖所示,滑動突起91係位在內側壁90的後方側即面向該圖中時之左側,且在該內側壁90的上下形成一對。滑動突起91分別嵌入本體部30的一對滑動溝72,而在推壓部40朝前後方向移動時,係沿著滑動溝72移動。
(推壓部穿繩部100)
如第17圖所示,推壓部穿繩部100係位於推壓部40的內部,且可和本體部30之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連通,並供繩索件20穿通。如第12圖所示,推壓部穿繩部100係形成為供繩索件20通過的溝狀。
如第8圖、第10圖及第12圖至第14圖所示,若大致區分,推壓部穿繩部100具有以下各部。另外,有關以下的(1)至(3),容後陳述。
(1)推壓部孔101
(2)彎曲穿通部102
(3)窗部103
(圓筒凹部110)
如第10圖、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圓筒凹部110係形成圓筒形的凹狀,且朝向後方亦即面向第13圖時之左側形成開口,線圈彈簧50則從該開口收納於其中。如第17圖所示,圓筒凹部110係從該開口嵌入有本體部30的凸轂部61。
如第12圖所示,圓筒凹部110形成有以圓弧狀向推壓部穿繩部100突出的周壁111,且設成後述的彎曲穿通部102係通過該周壁111。
因此,如第18圖所示,因通過推壓部穿繩部100的繩索件20的位置和收納於圓筒凹部110內的線圈彈簧50間隔有周壁111,故不僅是繩索件20容易通過推壓部穿繩部100,且繩索件20容易移動,而且具有可預先防止繩索件20卡入線圈彈簧50之間隙內的優點。
(推壓部孔101)
如第8圖及第12圖所示,推壓部孔101係位於推壓部穿繩部100的兩端部,且如第17圖所示,在將推壓部40從本體部30的開口部31插入的組裝狀態中,推壓部孔101係配置在和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大致相同的位置。推壓部孔101係內外貫通內側壁90,並形成和本體部孔71大 致相同的略方形,且側夾著圓筒凹部110以線對稱形成在左右兩側。
(彎曲穿通部102)
如第12圖所示,彎曲穿通部102係位在推壓部穿繩部100的中途位置,且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係在推壓部40的內部讓繩索件20彎曲並穿通。如第12圖所示,彎曲穿通部102係設置成可通過圓筒凹部110的周壁111。彎曲穿通部102可將兩個部位的推壓部孔101加以連結,且形成為繞圓筒凹部110半周的圓弧狀。
如第12圖所示,彎曲穿通部102係使繩索件20穿通於比將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之相同側孔緣彼此間連結之虛擬線更偏靠外側。
此處,如第12圖所示,所稱「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71之相同側孔緣」,係相當於推壓部40的「推壓部孔101」的孔緣。
(窗部103)
如第1圖、第2圖、第10圖及第13圖所示,窗部103係使推壓部40之推壓面81的相反面側的一部分在彎曲穿通部102開口而形成。窗部103係沿著彎曲穿通部102形成圓弧狀。藉由形成窗部103,可在成形時容易形成推壓部40的彎曲穿通部102。
(繩索鎖定具10的使用方法)
接著,說明有關組裝狀態的繩索鎖定具10的使用方法。
如第15圖所示,藉由線圈彈簧50的彈力,推壓部40會從本體部30的開口部31突出。此時,本體部30的本體部孔71與推壓部40的推壓部孔101係沿前後方向亦即第15圖的左右方向位於彼此錯開的不同位置。
雖未圖式,惟要穿通繩索件20時,係反抗線圈彈簧50的彈力而將推壓部40的推壓面81向本體部30的開口部31壓入。
如第17圖所示,推壓部40壓入時,本體部孔71與推壓部孔101的位置係呈一致,本體部孔71與推壓部穿繩部100互相連通。
在推壓部40的壓入狀態中,如第18圖所示,將繩索件20的前端部從兩個部位之本體部孔71的一方插入推壓部穿繩部100。繩索件20插入時,係沿著彎曲穿通部102彎曲成圓弧狀,然後從另一方的本體部孔71穿出。
繩索件20穿通後,將推壓部40的壓入力量放開時,藉由線圈彈簧50的彈力,推壓部40會朝著從本體部30的開口部31突出的方向前進。因此,藉由本體部孔71與推壓部孔101朝前後方向亦即第15圖的左右方向互相錯開,繩索件20即可被繩索鎖定具10內鎖住,繩索件20的移動受到阻止。
另外,要調節繩索件20的長度時,藉由壓入推壓部40以解除鎖住狀態,繩索件20即可對繩索鎖定具10相對移動。
(使用第19圖之後的第2實施形態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19圖至第37圖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
雖未圖示,本實施形態的特徵之第1點係在於可穿通兩條繩索件220,或如第19圖及第25圖所示,讓繩索件220圍圈可穿通兩條兩端部221、222。
本實施形態的特徵之第2點係在於將使用第1圖至第18圖先進行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所具有之,圓筒凹部110的周壁111省略,藉此如第25圖所示,使兩條之兩端部221、222靠近配置,以減少該圖的左右方向寬度。
如第19圖所示,若大致區分,本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200具備以下的構成。另外,有關下述的(1)至(3)各部分,容後陳述。
(1)本體部230
(2)推壓部240
(3)線圈彈簧250
(本體部230)
如第25圖所示,本體部230除了使繩索件220圍圈而可穿通兩條第1、第2端部221、222穿通之外,基本上具 有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本體部30相同的構造,其說明容予省略。
如第27圖至第31圖所示,若大致區分,本體部230具備下述的各部。另外,有關下述的(1)至(3)各部,容後陳述。
(1)開口部231
(2)後壁260
(3)外側壁270
(推壓部240)
推壓部240具有基本上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推壓部40相同的構造,故省略其說明容。
如第32圖至第37圖所示,若大致區分,推壓部240具備下述各部。另外,有關下述(1)至(4)的各部,容後陳述。
(1)前壁280
(2)內側壁290
(3)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
(4)分叉部320
(線圈彈簧250)
如第19圖所示,線圈彈簧250係位於本體部230與推壓部240之間,將推壓部240向本體部230的前方彈推,作為「彈推手段」而發揮功能。
再者,將線圈彈簧250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 線圈彈簧50比較,係藉由縮小節距,俾預先防止繩索件220夾入線圈彈簧250之間隙內。
另外,雖例示了線圈彈簧250作為彈推手段,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使用例如板簧、緩衝構件,而且也不限定於金屬製,也可為樹脂彈簧,也可將樹脂彈簧一體形成在本體部230或推壓部240的一方、或兩方。
(開口部231)
開口部231係朝向本體部30的前面亦即第27圖中之上方形成開口。
(後壁260)
後壁260係具有基本上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後壁60相同之構造,故省略其說明。
如第26圖、第27圖及第29圖所示,若大致區分,後壁260上具備下述的各部。
(1)凸轂部261
如第27圖及第29圖所示,凸轂部261係位於後壁260內面的中心位置,且向開口部231延伸,並外嵌線圈彈簧250的一端部。
(2)第1隆起部262、263
如第26圖、第27圖及第29圖所示,第1隆起部262、263係從後壁260向開口部231隆起,且設置成順沿推壓 部240的後述第1推壓部穿繩部300。
如第29圖所示,第1隆起部262、263係形成一對,於平面則朝向外側壁270的後述兩個部位的第1本體部孔271傾斜成八字。如第26圖所示,2個第1隆起部262、263中,斜面朝向彼此相對向之方向的剖面係形成大致梯形。
(3)第2隆起部264、265
如第29圖所示,第2隆起部264、265係隔著凸轂部261和第1隆起部262、263形成線對稱,且沿著推壓部240的後述第2推壓部穿繩部310定位。
(外側壁270)
外側壁270因為具有基本上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外側壁70相同之構造,故省略其說明。
如第27圖所示,若大致區分,外側壁270具備下述的各部。
(1)第1本體部孔271
如第27圖及第31圖所示,第1本體部孔271係為相對向形成在外側壁270的兩個部位,供繩索件220穿通的第1端部221。
(2)第2本體部孔272
如第27圖及第31圖所示,第2本體部孔272係和第1本體部孔271鄰接配置,相對向形成在外側壁270的兩 個部位,供繩索件220穿通的第2端部222。
(3)穿繩框273
如第27圖至第31圖所示,穿繩框273係從外側壁270突出成略ㄈ字形。第29圖及第30圖中,穿繩框273係位在外側壁70的左右方向,且形成一對。
雖未圖示,穿繩框273中,除了繩索件220之外,還可穿通固定較寬之帶構件。
(前壁280)
前壁280具有基本上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前壁80相同的構造,故省略其說明。
如第32圖、第34圖及第37圖所示,若大致區分,前壁280具備下述各部。
(1)推壓面281
推壓面281係位於前壁280的前面,亦即第32圖中之上面。
(內側壁290)
內側壁290因具有基本上和先前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內側壁90相同的構造,故省略其說明。
如第32圖至第37圖所示,若大致區分,內側壁290具有下述各部。
(1)窗部291
如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窗部291係將推壓部240之推壓面281相反面側的一部分係在後述的第1、第2彎曲穿通部302、312開口而形成。藉由形成窗部291,可使推壓部40的第1、第2彎曲穿通部302、312及後述的分叉部320在成形時容易形成。
(2)滑動突起292
如第32圖至第37圖所示,滑動突起292係從內側壁90的外面向外方突出成勾狀。
如第34圖所示,滑動突起292係位於內側壁290的後方側即面向該圖時之右側位置。如第34圖所示,滑動突起292係位於內側壁290的上下,並且如第35圖及第36圖所示,朝左右方向並排設置2個,於4個部位設置有共計4個。
如第23圖所示,4個滑動突起292係分別嵌入本體部230的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在推壓部240往前後方向移動時,沿著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移動。在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中,滑動突起292藉由抵接位於第23圖下側的內緣,而限制推壓部240的最大突出位置,並且阻止推壓部240從開口部231脫出。
(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
如第33圖及第34圖所示,第1、第2推壓側穿繩部300、310係位於推壓部240的內部,且如第24圖及第25 圖所示,可和本體部30的第1、第2體部孔271、272連通。
如第25圖所示,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之中,第1推壓部穿繩部300係供繩索件220穿通的第1端部221。
另一方的第2推壓部穿繩部310則供繩索件220的第2端部222穿通,且如第36圖所示,隔著後述的兩個部位的分叉部320和第1推壓部穿繩部300形成線對稱。
如第33圖、第36圖及第37圖所示,若大致區分,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具備下述各部。
(1)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如第32圖、第33圖及第37圖所示,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分別位於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的兩端部,且如第24圖所示,在將推壓部240從本體部230的開口部231插入的組裝狀態中,係配置於和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大致同一位置。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係貫通內側壁290之內外,形成和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大致相同的略方形。
(2)第1、第2彎曲穿通部302、312
如第24圖、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第1、第2彎曲穿通部302、312分別位於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的中途,且如第25圖所示,繩索件220的第1、第2端部221、222係分別以彎曲狀態穿通推壓部240的內部。
如第24圖所示,在推壓部240從本體部230的開口部231嵌入的組裝狀態中,第1、第2彎曲穿通部302、312中之第1彎曲穿通部302係由嵌套於本體部230之凸轂部261的線圈彈簧250之外周的半周即面向該圖時位於左側的半周,及後述的第1彎曲部303所界定如第24圖所示,在組裝狀態中,另一方的第2彎曲穿通部312係由嵌套於本體部230之凸轂部261的線圈彈簧250之外周的其餘半周即面向該圖時位於右側的半周,及後述的第2彎曲部313所界定。
(3)第1、第2彎曲部303、313
如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第1、第2彎曲部303、313係構成第1、第2彎曲穿通部302、312的一部分,且如第24圖所示,在組裝狀態中,其平面係形成以本體部230之凸轂部261為中心的圓弧狀。
(分叉部320)
如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分叉部320係位於推壓部240之內部,且位於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之間。如第25圖所示,分叉部320係為用以將分別從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插入的繩索件220的第1、第2端部221、222分別朝分開的方向引導的部分。
如第36圖所示,在該圖中,分叉部320以線對稱上下設置有一對。
如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若大致區分,分叉部320具備下述各部。
(1)基部321
如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基部321係位於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的間隔內,且形成板狀。
(2)雙叉部322
如第33圖及第36圖所示,雙叉部322係以大致Y字形或大致T字形連接於基部321的前端部。雙叉部322係藉由從基部321緩緩的增加壁厚來使位於寬度方向兩側的外側面彎曲。如第24圖所示,在組裝狀態中,雙叉部322的端面係以本體部230之凸轂部261為中心彎曲,且和嵌套於凸轂部261的線圈彈簧250的外周隔開地相對向。
(繩索鎖定具200的使用方法)
接著,說明有關組裝狀態的繩索鎖定具200的使用方法。
如第23圖所示,推壓部240係藉線圈彈簧250的彈力從本體部230的開口部231突出。此時,本體部230的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和推壓部240的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係位在前後方向亦即第23圖的上下方向互相錯開的不同位置。
雖未圖示,在要穿通繩索件220兩繩段的第1、第2端部221、222時,係反抗線圈彈簧250的彈力將推壓部 240的推壓面281朝向本體部230的開口部231壓入。
如第24圖所示,推壓部240壓入後,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和第1、第1推壓部孔301、311的位置會一致,使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得以和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連通。
在推壓部240的壓入狀態中,如第25圖所示,將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之前端部分別從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的一方插入第1、第2推壓部穿繩部300、310。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插入後,即沿著彎曲穿通部102彎曲成圓弧狀,然後,從另一方的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穿出。
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穿通後,若將壓入推壓部240的力量放開,藉由線圈彈簧250的彈力,推壓部240會朝從本體部230的開口部231突出的方向前進。因此,藉著第1、第2本體部孔271、272與第1、第2推壓部孔301、311會朝前後方向亦即第23圖的上下方向互相錯開,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即在繩索鎖定具200內被鎖定,使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的移動受到阻止。
另外,要調節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的長度時,藉由將推壓部240壓入即可解除鎖定狀態,而可使兩條之第1、第2端部221、222可相對於繩索鎖定具200相對移動。
10‧‧‧繩索鎖定具
20‧‧‧繩索件
30‧‧‧本體部
31‧‧‧開口部
40‧‧‧推壓部
50‧‧‧線圈彈簧
60‧‧‧後壁
61‧‧‧凸轂部
62‧‧‧隆起部
70‧‧‧外側壁
71‧‧‧本體部孔
72‧‧‧滑動溝
73‧‧‧穿繩框
80‧‧‧前壁
90‧‧‧內側壁
91‧‧‧滑動突起
100‧‧‧推壓部穿繩部
101‧‧‧推壓部孔
102‧‧‧彎曲穿通部
103‧‧‧窗部
110‧‧‧圓筒凹部
111‧‧‧周壁

Claims (6)

  1. 一種繩索鎖定具,具備:本體部,於前面具有開口部;及推壓部,以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之方式被收納在前述本體部內;前述本體部在構成前述開口部的側壁的兩個部位形成有供繩索件穿通的本體部孔;前述推壓部在前面具有推壓面,內部設有可和前述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連通俾供前述繩索件穿通的推壓部穿繩部;前述推壓部的內部設有讓前述繩索件彎曲並穿通的彎曲穿通部;在與下述之虛擬立體重疊的位置,設有將前述推壓部向前述本體部前方彈推的彈推手段,其中,該虛擬立體係將前述側壁之內面與通過前述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的前述繩索件之外形所相交之兩個部位的虛擬面藉由直線連結而形成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彈推手段係為被收納於設在前述推壓部之圓筒凹部的線圈彈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彎曲穿通部係設成通過前述圓筒凹部之周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彎曲穿通部係使前述繩索件穿通於比將 前述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之相同側孔緣彼此間連結之虛擬線偏靠外側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推壓部穿繩部的兩個部位的開口與前述兩個部位的本體部孔係位在大致相同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推壓部之推壓面之相反面側的一部分係前述彎曲穿通部開口而形成。
TW106115110A 2016-06-06 2017-05-08 繩索鎖定具 TWI616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2435 2016-06-06
JP2016112435A JP6659468B2 (ja) 2016-06-06 2016-06-06 コードロ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6150B TWI616150B (zh) 2018-03-01
TW201808144A true TW201808144A (zh) 2018-03-16

Family

ID=6057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110A TWI616150B (zh) 2016-06-06 2017-05-08 繩索鎖定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4768B2 (zh)
JP (1) JP6659468B2 (zh)
CN (1) CN109219365B (zh)
DE (1) DE112017002828T5 (zh)
TW (1) TWI616150B (zh)
WO (1) WO2017213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38953S1 (en) * 2018-08-28 2021-12-21 New Concep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eripheral cord lock
KR102486736B1 (ko) * 2021-09-03 2023-01-11 김진호 신발끈용 텐션가이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6417A (en) * 1983-05-06 1985-03-26 Nifco Inc. Fastener for string
JP4519313B2 (ja) * 2000-12-21 2010-08-04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留め具
US6658704B2 (en) 2002-01-03 2003-12-0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ocking device
CN2891744Y (zh) * 2006-01-12 2007-04-25 力顿钮扣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绳扣
TWM328207U (en) * 2007-08-09 2008-03-11 Nifco Taiwan Corp Rope buckle
US20090094798A1 (en) 2007-10-10 2009-04-16 Nifco Taiwan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cord lock
US8181320B2 (en) * 2008-02-06 2012-05-22 Flyclip, LLC Lace adjuster
JP2013000270A (ja) * 2011-06-15 2013-01-07 Nifco Inc コードロック
JP6199750B2 (ja) 2014-01-17 2017-09-20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留め具
CN203814746U (zh) * 2014-03-04 2014-09-10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绳带扣的结构改良
JP6272169B2 (ja) * 2014-07-24 2018-01-3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ードロック
JP6483590B2 (ja) 2015-11-06 2019-03-13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留め装置
JP6272919B2 (ja) 2016-01-20 2018-01-31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遊技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6150B (zh) 2018-03-01
DE112017002828T5 (de) 2019-02-21
JP2017217125A (ja) 2017-12-14
JP6659468B2 (ja) 2020-03-04
CN109219365B (zh) 2021-05-14
WO2017213023A1 (ja) 2017-12-14
US20190145496A1 (en) 2019-05-16
CN109219365A (zh) 2019-01-15
US10584768B2 (en)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7087B (zh) Offset buckle
US9125459B1 (en) Invisible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increasing positioning effect and sliding member thereof
US9795192B2 (en) Buckle
US20070107169A1 (en) Buckle using a slide cover type female buckle member
US9770074B2 (en) Cap structure having a plurality of breach hole features an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US9936771B2 (en) Buckle
US20190159556A1 (en) Cap structure an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TWI616150B (zh) 繩索鎖定具
EP3810525B1 (en) Strap adjustment system
US10070705B2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astic member thereof
US10092066B2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astic member thereof
US20160374436A1 (en) Buckle having easy separation operation
US8819960B2 (en) Buckle
US2020020552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ap structure
US9901145B2 (en) Buckle
US20170340069A1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sliding assembly thereof
US20230023027A1 (en) Cord lock
US20190159555A1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9833046B2 (en) Thin garment closure
CN207912223U (zh) 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KR101573906B1 (ko) 길이 조절이 간편한 가방용 버클
EP2517589A1 (en) Buckle
CN214904265U (zh) 可快速扣合及分离的扣具构造
KR101214653B1 (ko) 벨트용 버클
TWM512646U (zh) 繩索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