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7549A -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17549A
CN106117549A CN201610559468.3A CN201610559468A CN106117549A CN 106117549 A CN106117549 A CN 106117549A CN 201610559468 A CN201610559468 A CN 201610559468A CN 106117549 A CN106117549 A CN 106117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diamidogen
semi
diacid
di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94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7549B (zh
Inventor
张传辉
曹民
姜苏俊
曾祥斌
刘奇祥
孙华伟
高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594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17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17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7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7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7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5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amines or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4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6Additives defined by their aspect ratio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A)二胺,包括基于全部二胺的量,30mol%‑100mol%的1,11‑十一二胺和0‑7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B)二酸,包括基于全部二酸的量,30mol%‑10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0‑7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其中,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含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单体、且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单体中不含内酰胺或氨基酸类单体。本发明采用具有十一个碳原子的二胺作为共聚组分,并控制二胺和二酸的比例,使之满足特定要求,能够得到具有改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由该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也具有改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等,其被广泛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近几年来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于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更优而被重点开发。
然而,PA6T半芳香族聚酰胺通常吸水率较高,颜色较差。吸水率较高容易导致回流焊接工艺中制件起泡,而颜色较差则会导致无法生产浅色制件。
对于PA6T半芳香族聚酰胺的上述问题,业内一般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长碳链二胺取代己二胺,降低酰胺键浓度,从而降低吸水率。如:CN101298517采用癸二胺和己二胺共聚的方法得到PA10T/6T,该材料具有较低的吸水率。CN1477153采用1,9-壬二胺和2-甲基-1,8-辛二胺替代己二胺,同样能够降低吸水率,解决SMT工艺中的制件起泡问题。
业内对于长碳链二元胺相关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多是基于壬二胺、癸二胺和十二二胺,对于基于十一二胺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公开较为少见。如:US3515703提出了一种合成PA11T/6共聚物的方法,其中,己内酰胺单元在共聚酰胺中的含量为3-40wt%。PA11T/6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杨氏模量和可纺性。Wang等(Wang, W.;Wang, X.; Li, R.; Liu, B.; Wang, E.; Zhang, Y., "Environment-friendlysynthesis of long chain semiaromatic polyamides with high heat resistanc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9, 114(4): 2036-2042.)使用环境友好方法合成了4种长碳链半芳香族聚酰胺PA10T、PA11T、PA12T和PA13T,这些聚酰胺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低吸水率。
CN104710612提出了一种陶瓷晶须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11提出,将11T盐、氮化硅单晶晶须、去离子水和其它小料混合后进行原位高压熔融聚合反应,得到耐高温、尺寸稳定性好、吸水率低的氮化硅增强PA11T半芳香族聚酰胺。
CN103122063提出了一种来自生物基单体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将氨基十一酸、对氨基苯甲酸、蒸馏水和催化剂混合成盐后,进行熔融聚合反应,得到该专利中称之为“PA11T”的聚酰胺。实际上,这种聚酰胺并不同于传统的PA11T,而是两种氨基酸的共聚物。
总体而言,该领域亟需一种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及其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采用具有十一个碳原子的二胺作为共聚组分,并控制二胺和二酸的比例,使之满足特定要求,能够得到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由该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也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
(A)二胺,包括
基于全部二胺的量,30mol%-100mol%的1,11-十一二胺和0-7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
(B)二酸,包括
基于全部二酸的量,30mol%-10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0-7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
其中,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含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单体、且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单体中不含内酰胺或氨基酸类单体。
优选地,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
(A)二胺,包括
基于全部二胺的量,30mol%-95mol%的1,11-十一二胺和5mol%-7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优选40mol%-80mol%的1,11-十一二胺和20mol%-6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
(B)基于全部二酸的量,100mol%的对苯二甲酸。
优选地,所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
(A)基于全部二胺的量,100mol%的1,11-十一二胺;
(B)二酸,包括
基于全部二酸的量,30mol%-95mol%的对苯二甲酸和5mol%-7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优选40mol%-8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20mol%-6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
其中,所述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选自直链或支链脂族二胺、环脂族二胺、芳脂族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直链或支链脂族二胺选自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 戊二胺(MPMD)、1,8-辛二胺(OMDA)、1,9-壬二胺(NMDA)、2-甲基-1,8- 辛二胺(MODA)、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TMHMD)、2,4,4-三甲基六 亚甲基二胺(TMHMD)、5-甲基-1,9-壬二胺、1,11-十一烷二胺、2-丁基-2- 乙基-1,5-戊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 1,16-十六烷二胺、1,18-十八烷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环脂族二胺选自环己二胺、1,3-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BAC)、异佛尔酮二胺、降莰烷二甲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2,2-(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PACP)、3,3’-二甲基-4,4’-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MACM)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芳脂族二胺选自间苯二甲胺(MXDA)。
其中,所述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选自萘二羧酸(NDA)、间苯二酸(IPS)、己二酸、辛二酸、 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 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聚体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 -1,4-二羧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 30wt%-100wt%;
b、增强填料 0-70wt%;
c、添加剂和/或其它聚合物 0-50wt%;
其中,a、b、c三种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wt%。
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总重量,所述组分b的含量优选为10wt%-50wt%,更优选为15wt%-40wt%;
增强填料含量过低,导致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力学性能较差;增强填料含量过高,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制品表面浮纤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所述增强填料的形状为纤维状,其平均长度为0.01mm-20mm,优选为0.1mm-6mm;其长径比为5:1-2000:1,优选为30:1-600:1,当纤维状的增强填料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就会表现出高热变形温度和增高的高温刚性。
所述增强填料为无机增强填料或有机增强填料;
所述无机增强填料选自玻璃纤维、钛酸钾纤维、金属包层的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硅灰石纤维、金属碳化物纤维、金属固化纤维、石棉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石膏纤维或硼纤维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玻璃纤维;
使用玻璃纤维不仅可提高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可模塑性,而且可提高力学性能例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及提高耐热性例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模塑时的热变形温度。
所述有机增强填料选自芳族聚酰胺纤维和/或碳纤维。
所述增强填料的形状为非纤维状,例如粉末状、颗粒状、板状、针状、织物或毡状,其平均粒径为0.001μm-100μm,优选为0.01μm-50μm。
当增强填料的平均粒径小于0.001μm将导致聚酰胺树脂差的熔融加工性;当增强填料的平均粒径大于100μm,将导致不良的注塑成型品表面外观。
上述增强填料的平均粒径通过吸附法来测定,其可选自钛酸钾晶须、氧化锌晶须、硼酸铝晶须、硅灰石、沸石、绢云母、高岭土、云母、滑石、粘土、叶腊石、膨润土、蒙脱土、锂蒙脱土、合成云母、石棉、硅铝酸盐、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铁、碳酸钙、碳酸镁、白云石、硫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玻璃珠、陶瓷珠、氮化硼、碳化硅或二氧化硅的一种或几种。
这些增强填料可以是中空的;此外,对于膨润土、蒙脱土、锂蒙脱土、合成云母等溶胀性层状硅酸盐,可以使用采用有机铵盐将层间离子进行阳离子交换后的有机化蒙脱土。
为了使聚酰胺模塑组合物获得更为优良的机械性能,可采用偶联剂对无机增强填料进行功能性处理。
其中偶联剂选自异氰酸酯系化合物、有机硅烷系化合物、有机钛酸酯系化合物、有机硼烷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优选为有机硅烷系化合物;
其中,所述有机硅烷系化合物选自含有环氧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巯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脲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端胺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羟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碳-碳不饱和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有酸酐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环氧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巯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含有脲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脲基乙基)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氯硅烷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端胺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2-端胺基乙基)端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2-端胺基乙基)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羟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羟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羟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含有碳-碳不饱和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端胺基乙基)-γ-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酸酐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选自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
所述有机硅烷系化合物优选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端胺基乙基)端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2-端胺基乙基)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
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采用上述有机硅烷系化合物对无机增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将其与聚酰胺树脂进行熔融混炼,以制备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也可以直接在无机增强填料与聚酰胺树脂熔融混炼的同时,加入有机硅烷系化合物进行原位共混。
其中,所述偶联剂的用量为相对于无机增强填料重量的0.05wt%-10wt%,优选为0.1wt%-5wt%。
当偶联剂的用量小于0.05wt%时,其达不到明显的改良机械性能的效果;当偶联剂的用量大于10wt%时,无机增强填料容易发生凝聚,并且在聚酰胺树脂中分散不良的风险,最终导致机械性能发生下降。
所述添加剂选自阻燃剂、冲击改性剂、其它聚合物、加工助剂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它聚合物优选为脂肪族聚酰胺、聚烯烃均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加工助剂选自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候剂、脱模剂、润滑剂、颜料、染料、增塑剂、抗静电剂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阻燃剂为阻燃剂或阻燃剂与阻燃协助剂的组合物,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总重量,其含量优选为0-40wt%;阻燃剂含量过低导致阻燃效果变差,阻燃剂含量过高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所述阻燃剂为卤系阻燃剂或无卤阻燃剂;
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溴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苯氧基树脂、十溴二苯醚、十溴代联苯、溴化聚碳酸酯、全溴三环十五烷或溴化芳香族交联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优选溴化聚苯乙烯;
所述无卤阻燃剂选自含氮阻燃剂、含磷阻燃剂或含氮和磷的阻燃剂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含磷阻燃剂。
所述含磷阻燃剂选自单磷酸芳基磷酸酯、双磷酸芳基磷酸酯、烷基膦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二甲苯)酯、丙苯系磷酸酯、丁苯系磷酸酯或次膦酸盐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次膦酸盐;
次膦酸盐化合物以例如下式I和/或II表示的化合物为代表。
在式I及式II中,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直链状或分支状的C1-C6-烷基、芳基或苯基。R3表示直链状或分支状的C1-C10-亚烷基、C6-C10-亚芳基、C6-C10-烷基亚芳基、C6-C10-芳基亚烷基。M表示钙原子、镁原子、铝原子和/或锌原子。M是2或3,n是1或3,x是1或2。
次膦酸盐化合物的更具体例子包括二甲基次膦酸钙、二甲基次膦酸镁、二甲基次膦酸铝、二甲基次膦酸锌、乙基甲基次膦酸钙、乙基甲基次膦酸镁、乙基甲基次膦酸铝、乙基甲基次膦酸锌、二乙基次膦酸钙、二乙基次膦酸镁、二乙基次膦酸铝、二乙基次膦酸锌、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钙、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镁、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铝、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锌、甲烧二 (甲基次膦酸)钙、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镁、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铝、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锌、苯-1,4-( 二甲基次膦酸)钙、苯-1,4-( 二甲基次膦酸)镁、苯-1,4-( 二甲基次膦酸)铝、苯-1,4-( 二甲基次膦酸)锌、甲基苯基次膦酸钙、甲基苯基次膦酸镁、甲基苯基次膦酸铝、甲基苯基次膦酸锌、二苯基次膦酸钙、二苯基次膦酸镁、二苯基次膦酸铝、二苯基次膦酸锌等,优选二甲基次膦酸钙、二甲基次膦酸铝、二甲基次膦酸锌、乙基甲基次膦酸 I丐、乙基甲基次膦酸铝、乙基甲基次膦酸锌、二乙基次膦酸钙、二乙基次膦酸铝、二乙基次膦酸锌,更优选二乙基次膦酸铝。
作为阻燃剂的次膦酸盐化合物可容易地从市场获得。可从市场获得的次膦酸盐化合物的例子包括科莱恩公司(Clariant)制造的EXOLIT OP1230、OP1311、OP1312、OP930、OP935等。
本发明的包含上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添加剂组分还可以包含至多45wt%的一种或更多种冲击改性剂,优选为5wt%-30wt%。
其中,所述冲击改性剂可以是天然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或与苯乙烯衍生物和与其它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氢化共聚物、和/或通过接枝或与酐、(甲基)丙烯酸或其酯共聚而制得的共聚物;所述冲击改性剂还可以是具有交联弹性体芯的接枝橡胶,所述交联弹性体芯由丁二烯、异戊二烯或烷基丙烯酸酯构成,并且具有由聚苯乙烯构成的接枝壳或者可以是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乙丙橡胶,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或乙烯-辛烯橡胶,或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或通过接枝或与酐、(甲基)丙烯酸或其酯共聚而得到的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冲击改性剂还可以是羧酸官能化的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或聚(乙烯-1-烯烃-共-(甲基)丙烯酸),其中1-烯烃是链烯烃或者具有多于4个原子的不饱和(甲基)丙烯酸酯,包括酸基团被金属离子中和到一定程度的那些共聚物。
基于苯乙烯单体(苯乙烯和苯乙烯衍生物)和其它乙烯基芳族单体的冲击改性剂,是由链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和由链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构成的氢化嵌段共聚物,和这些类型冲击改性剂的组合。所述嵌段共聚物包含至少一种衍生自链烯基芳族化合物的嵌段a和至少一种衍生自共轭二烯烃的嵌段b。在氢化嵌段共聚物的情况下,脂肪族不饱和碳-碳双键的比例通过氢化而降低。合适的嵌段共聚物是具有直链结构的二、三、四和多嵌段共聚物。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支化和星形结构。以已知方式获得支化嵌段共聚物,例如通过聚合物“侧支链”到聚合物主链的接枝反应。
可以与苯乙烯一起使用或以与苯乙烯的混合物形式使用的其它链烯基芳族化合物是在芳环和/或在C=C双键上被C1~20烃基或被卤原子取代的乙烯基芳族单体。
链烯基芳族单体的实例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1,2-二苯基乙烯、1,1-二苯基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溴代苯乙烯、和氯代苯乙烯、及其组合。优选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萘。
优选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1,2-二苯基乙烯、1,1-二苯基乙烯、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特别优选的是使用苯乙烯。但是,也可以使用链烯基萘。
可以使用的二烯烃单体的实例是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和间戊二烯。优选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尤其是1,3-丁二烯(下文中以缩写形式丁二烯表示)。
所使用的链烯基芳族单体优选包括苯乙烯,所使用的二烯烃单体优选包括丁二烯,这意味着优选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通常通过阴离子聚合以其本身已知的方式制备。
除了苯乙烯单体和二烯烃单体以外,还可以同时使用其它另外的单体。基于所使用单体的总量,共聚单体的比例优选为0-50wt%,特别优选为0-30wt%,特别优选为0-15wt%。合适的共聚单体的实例分别是丙烯酸酯,尤其是丙烯酸C1~C12烷基酯,例如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尤其是甲基丙烯酸C1~C12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其它可能的共聚单体是(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甲基醚、二元醇的二烯丙基和二乙烯基醚、二乙烯基苯和乙酸乙烯酯。
除了共轭二烯烃之外,如果合适的话,氢化嵌段共聚物还包含低级烃部分,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二环戊二烯或非共轭二烯烃。源于嵌段b的未还原的脂肪族不饱和键在氢化嵌段共聚物中的比例小于50%,优选小于25%,尤其是小于10%。衍生自嵌段a的芳族部分还原到至多25%的程度。通过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氢化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氢化,得到氢化嵌段共聚物,即苯乙烯-(乙烯-丁烯)双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优选包含20wt%-90wt%的嵌段a、尤其是50wt%-85wt%的嵌段a。二烯烃可以以1,2-取向或1,4-取向引入到嵌段b中。
嵌段共聚物的摩尔质量为5000g/mol-500000g/mol,优选20000g/mol-300000g/mol,特别是40000g/mol-200000g/mol。
合适的氢化嵌段共聚物是可以从市场上购得的产品,例如(Kraton聚合物)G1650、G1651和G1652,以及(Asahi Chemicals)H1041、H1043、H1052、H1062、H1141和H1272。
非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实例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和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及其组合。
可以从市场上购得的合适的非氢化嵌段共聚物有商标为(Phillips)、(Shell)、(Dexco)和(Kuraray)的多种产品。
本发明的包含上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分还可以包含其它聚合物,所述其它聚合物选自脂肪族聚酰胺、聚烯烃均聚物或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所述脂肪族聚酰胺包括但不仅限于源自4-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酸和脂肪族二胺,或者4-20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者4-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酸、脂肪族二胺和内酰胺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但不仅限于,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聚己内酰胺(PA6)、聚癸二酰己二胺(PA610)、聚癸二酰癸二胺(PA1010)、己二酸-己二胺-己内酰胺共聚物(PA66/6)、聚十一内酰胺(PA11)、聚十二内酰胺(PA12),及其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EP弹性体和/或EPDM弹性体(分别是乙烯-丙烯橡胶和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例如,弹性体可以包括基于含有20wt%-96wt%、优选25wt%-85wt%乙烯的乙烯-C3-C12-α-烯烃共聚物的弹性体,其中此处特别优选的是C3-C12-α-烯烃包括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的烯烃,特别优选其它聚合物包括乙烯-丙烯橡胶、LLDPE、VLDPE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替代地或附加地(例如在混合物中),所述其它聚合物还可以包含基于乙烯-C3-C12-α-烯烃和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此处优选的是其含有25wt%-85wt%乙烯和至多最大量为10wt%的非共轭二烯烃,此处特别优选C3-C12-α-烯烃包括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的烯烃,和/或其中非共轭二烯烃优选地选自二环[2.2.1]庚二烯、1,4-己二烯、双环戊二烯和/或尤其是5-亚乙基降冰片烯。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也可以用作所述其它聚合物的成分。
所述其它聚合物的其它可能形式分别是乙烯-丁烯共聚物和包含这些体系的混合物(共混物)。
优选地,所述其它聚合物包含具有酐基团的成分,这些通过主链聚合物与不饱和二酸酐、与不饱和二羧酸、或与不饱和二羧酸的单烷基酯的热反应或自由基反应,以足以与聚酰胺良好结合的浓度引入,并且此处优选的是使用选自以下的试剂:
马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单丁酯、富马酸、乌头酸和/或衣康酸酐。优选0.1wt%-4.0wt%的不饱和酸酐接枝到作为C的成分的抗冲击组分上,或者不饱和二酸酐或其前体通过与其它不饱和单体一起接枝来施加。通常优选接枝度为0.1%-1.0%,特别优选为0.3%-0.7%。其它聚合物的另一可能成分是由乙烯-丙烯共聚物和乙烯-丁烯共聚物构成的混合物,此处马来酸酐接枝度(MA接枝度)为0.3%-0.7%。
用于该其它聚合物的上述可能体系还可以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此外,所述添加剂组分可以包含具有官能团的组分,所述官能团例如为羧酸基团、酯基团、环氧基团、噁唑啉基团、碳二亚胺基团、异氰酸酯基团、硅烷醇基团、和羧酸酯基团,或者所述添加剂组分可以包含上述官能团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具有所述官能团的单体可以通过共聚或接枝到弹性体聚烯烃上来结合。
此外,基于烯烃聚合物的冲击改性剂还可以通过用不饱和硅烷化合物接枝来改性,所述不饱和硅烷化合物例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弹性体聚烯烃是具有直链、支链或核壳结构的无规、交替或嵌段共聚物,并含有可以与聚酰胺的端基反应的官能团,由此在聚酰胺和冲击改性剂之间提供足够的可相容性。
因此,本发明的冲击改性剂包括烯烃(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者烯烃和可共聚单体(例如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己二烯)的共聚物。
结晶性烯烃聚合物的实例是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以及上述聚合物的组合。
可以用于所述添加剂组分的可市购的冲击改性剂实例有:
TAFMER MC201:g-MA(-0.6%)67%EP共聚物(20mol%丙烯)+33%EB共聚物(15mol%1-丁烯))的共混物:Mitsui Chemicals,日本。
TAFMER MH5010:g-MA(-0.6%)乙烯-丁烯共聚物;Mitsui。
TAFMER MH7010:g-MA(-0.7%)乙烯-丁烯共聚物;Mitsui。
TAFMER MH7020:g-MA(-0.7%)EP共聚物;Mitsui。
EXXELOR VA1801:g-MA(-0.7%)EP共聚物;Exxon Mobile Chemicals,US。
EXXELOR VA1803:g-MA(0.5-0.9%)EP共聚物,无定形,Exxon。
EXXELOR VA1810:g-MA(-0.5%)EP共聚物,Exxon。
EXXELOR MDEX 941l:g-MA(0.7%)EPDM,Exxon。
FUSABOND MN493D:g-MA(-0.5%)乙烯-辛烯共聚物,DuPont,US。
FUSABOND A EB560D:(g-MA)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DuPont ELVALOY,DuPont。
还优选为离子聚合物,其中聚合物键合的羧基通过金属离子全部相互键合或键合到一定程度。
特别优选马来酸酐接枝官能化的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通过与马来酸酐接枝制得的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以及羧酸官能化的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或聚(乙烯-共-1-烯烃-共-(甲基)丙烯酸),其中所述酸基团已在一定程度上被金属离子中和。
此外,在不破坏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在任意时刻在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中添加各种加工助剂,例如抗氧化剂和/或耐热稳定剂(受阻酚系、氢醌系、亚磷酸酯系以及它们的取代体、卤化铜、碘化合物等)、耐候剂(间苯二酚系、水杨酸酯系、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受阻胺系等)、脱模剂和润滑剂(脂肪族醇、脂肪族酰胺、脂肪族双酰胺、二脲和聚乙烯蜡等)、颜料(硫化镉、酞菁、炭黑等)、染料(尼格洛辛、苯胺黑等)、增塑剂(对羟基苯甲酸辛酯、N-丁基苯磺酰胺等)、抗静电剂(烷基硫酸盐型阴离子系抗静电剂、季铵盐型阳离子系抗静电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等非离子系抗静电剂、甜菜碱系两性抗静电剂等)。
为了获得本发明的成型品,可以将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或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通过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真空成型、熔融纺丝、膜成型等任意成型方法来成型。可以将这些成型品成型成所需形状,并可以在汽车部件、机械部件等的树脂成型品等中使用。作为具体的用途,在下列用途中是有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系部件、特别是散热器水箱的顶部和底部等散热器水箱部件、冷却液储备箱、水管、水泵壳、水泵叶轮、阀等水泵部件等在汽车发动机房内与冷却水接触下使用的部件,以开关类、超小型滑动开关、DIP开关、开关的外壳、灯座、捆扎带、连接器、连接器的外壳、连接器的壳、IC插座类、绕线轴、线轴罩、继电器、继电器箱、电容器壳体、马达的内部部件、小型马达壳体、齿轮凸轮、均衡轮、垫片、绝缘体、紧固件、扣、线夹、自行车车轮、小脚轮、安全帽、端子台、电动工具的外壳、起动器的绝缘部分、阻流板、罐、散热器水箱、腔罐(Chamber tank)、贮液罐、保险丝盒、空气净化器壳体、空调风扇、端子的外壳、轮罩、吸排气管、轴承承托、气缸头盖、进气歧管、水管叶轮(waterpipeimpeller)、离合器分离杆、扬声器振动板、耐热容器、微波炉部件、电饭煲部件、打印机色带导向器等为代表的电气/电子相关部件,汽车/车辆相关部件、家电/办公电器部件、计算机相关部件、传真机/复印机相关部件、机械相关部件、其它各种用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具有十一个碳原子的二胺作为共聚组分,并控制二胺和二酸的比例,使之满足特定要求,能够得到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由该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也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熔点的测试方法:参照ASTM D3418-2003,StandardTest Method for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Polymers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具体测试方法是:采用Perkin Elmer Dimond DSC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熔点;氮气气氛,流速为40mL/min;测试时先以10℃/min升温至340℃,在340℃保持2min,然后以10℃/min冷却到50℃,再以10℃/min升温至340℃,将此时的吸热峰温度设为熔点T m
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相对粘度的测试方法:参照GB12006.1-89,聚酰胺粘数测定方法;具体测试方法为:在25℃±0.01℃的98%的浓硫酸中测量浓度为10mg/ml的聚酰胺的相对粘度ηr;
吸水率的测试方法:将样品注塑成20mm×20mm×2mm的制件,其重量记为a0。然后将其置于95℃水中240h后,称量其重量记为a1。则吸水率=(a1-a0)/a0*100%。
收缩率的测试方法:将样品注塑成20mm×10mm×2mm的制件,然后将其置于95℃水中240h后,按照ISO 294-4标准测试其吸水后的收缩率。
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模塑组合物)制品颜色的测试方法:使用色板模具50*30*2mm,取3000g聚合物粒子进行注塑后,得到一面光滑的色板。将该色板置于理宝Color-Eye7000A电脑测色仪上得到b值。该值即可反映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模塑组合物)制品的颜色,该值越高,说明制品颜色越差。
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A-J和A’-G’的合成
在配有磁力偶合搅拌、冷凝管、气相口、加料口、压力防爆口的压力釜中按表1中的比例加入反应原料。再加入苯甲酸、次磷酸钠和去离子水;苯甲酸物质的量为所有单体摩尔量的2%-4%,次磷酸钠重量为除去离子水外其他投料重量的1‰-5‰,去离子水重量为总投料重量的25%-30%;抽真空充入高纯氮气作为保护气,在搅拌下1-3个小时内升温到210℃-230℃,将反应混合物在210℃-230℃搅拌0.5小时-1.5小时,然后在搅拌下使反应物的温度升高到220℃-240℃;反应在220℃-240℃的恒温和2.0MPa-2.4MPa的恒压下继续进行1小时-3小时,通过移去所形成的水而保持压力恒定;反应完成后出料,预聚物于70℃-90℃下真空干燥22小时-26小时,得到预聚产物,所述预聚产物在低于熔点30℃-60℃、40Pa-60Pa真空条件下固相增粘,得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所得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熔点、吸水率、收缩率及b值等性能指标列于表1中。
表1
树脂A 树脂B 树脂C 树脂D 树脂E 树脂F 树脂G 树脂H 树脂I 树脂J
1,11-十一二胺/mol 30 60 95 100 100 95 40 80 100 100
1,6-己二胺/mol 70 40 5 60 20
1,12-十二二胺/mol 5
对苯二甲酸/mol 100 100 95 30 60 95 100 100 40 80
癸二酸/mol 70 40 5 60 20
己二酸/mol 5
熔点/oC 323 277 283 255 267 288 317 293 257 283
相对粘度 2.31 2.29 2.39 2.28 2.40 2.33 2.30 2.29 2.35 2.32
吸水率/% 2.5 2.3 2.1 2.0 2.2 2.1 2.4 2.2 2.1 1.9
收缩率/% 0.2/0.8 0.2/0.7 0.2/0.6 0.2/0.7 0.3/0.7 0.3/0.8 0.3/0.7 0.2/0.6 0.2/0.6 0.2/0.5
b值 -1.3 -2.5 -1.1 -1.0 -2.2 -1.3 -2.1 -2.3 -2.0 -2.1
树脂A’ 树脂B’ 树脂C’ 树脂D’ 树脂E’ 树脂F’ 树脂G’
1,11-十一二胺/mol 10 20 100 100 100
1,10-癸二胺/mol 30 60
1,6-己二胺/mol 70 40 90 80
对苯二甲酸/mol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癸二酸/mol
己内酰胺/mol 40
11-氨基十一酸/mol 40
熔点/oC 343 297 355 347 300 255 248
相对粘度 2.41 2.42 2.33 2.39 2.35 2.28 2.29
吸水率/% 2.9 2.4 4.2 3.7 2.1 3.6 2.3
收缩率/% 0.4/1.0 0.3/0.8 0.7/1.4 0.5/1.2 0.2/0.6 0.5/1.1 0.2/0.7
b值 2.3 2.5 1.0 1.3 1.1 2.7 2.2
从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得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良好尺寸稳定性。另外,从树脂A、B、A’和B’的合成可以看出,相对于1,10-癸二胺,基于1,11-十一二胺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和树脂B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更好的颜色;而树脂C’和D’由于1,11-十一二胺含量过低,导致其吸水率较高,并且颜色也很差;树脂E’只含有两种单体1,11-十一二胺和对苯二甲酸,其b值较高,颜色较差;树脂F’和G’由于含有己内酰胺或11-氨基十一酸单体,颜色差。
实施例1-4及对比例1-7: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制备
按表2的配方将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添加剂和/或其它聚合物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后,通过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增强填料通过侧喂料秤侧喂;挤出,过水冷却,造粒并干燥后得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中,挤出温度设定为熔点以上20℃。
表2 下表中各组分均为重量百分比(%)
从表2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得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制备得到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具有明显改善的颜色性能、低吸水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

Claims (10)

1.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
(A)二胺,包括
基于全部二胺的量,30mol%-100mol%的1,11-十一二胺和0-7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
(B)二酸,包括
基于全部二酸的量,30mol%-10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0-7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
其中,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含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单体、且所述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单体中不含内酰胺或氨基酸类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
(A)二胺,包括
基于全部二胺的量,30mol%-95mol%的1,11-十一二胺和5mol%-7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优选40mol%-80mol%的1,11-十一二胺和20mol%-60mol%的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
(B)基于全部二酸的量,100mol%的对苯二甲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衍生自如下组分的重复单元:
(A)基于全部二胺的量,100mol%的1,11-十一二胺;
(B)二酸,包括
基于全部二酸的量,30mol%-95mol%的对苯二甲酸和5mol%-7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优选40mol%-8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20mol%-60mol%的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4-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胺选自直链或支链脂族二胺、环脂族二胺、芳脂族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直链或支链脂族二胺选自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 戊二胺(MPMD)、1,8-辛二胺(OMDA)、1,9-壬二胺(NMDA)、2-甲基-1,8- 辛二胺(MODA)、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TMHMD)、2,4,4-三甲基六 亚甲基二胺(TMHMD)、5-甲基-1,9-壬二胺、1,11-十一烷二胺、2-丁基-2- 乙基-1,5-戊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 1,16-十六烷二胺、1,18-十八烷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环脂族二胺选自环己二胺、1,3-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BAC)、异佛尔酮二胺、降莰烷二甲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2,2-(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PACP)、3,3’-二甲基-4,4’-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MACM)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芳脂族二胺选自间苯二甲胺(MXD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6-36个碳原子的其它二酸选自萘二羧酸(NDA)、间苯二酸(IPS)、己二酸、辛二酸、 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 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聚体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 -1,4-二羧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 30wt%-100wt%;
b、增强填料 0-70wt%;
c、添加剂和/或其它聚合物 0-50wt%;
其中,a、b、c三种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填料的形状为纤维状,其平均长度为0.01mm-20mm,优选为0.1mm-6mm;其长径比为5:1-2000:1,优选为30:1-600:1;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增强填料的含量为10wt%-50wt%,优选为15wt%-40wt%;所述增强填料为无机增强填料或有机增强填料,所述无机增强填料选自玻璃纤维、钛酸钾纤维、金属包层的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硅灰石纤维、金属碳化物纤维、金属固化纤维、石棉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石膏纤维或硼纤维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玻璃纤维;所述有机增强填料选自芳族聚酰胺纤维和/或碳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填料的形状为非纤维状,其平均粒径为0.001μm-100μm,优选为0.01μm-50μm,选自钛酸钾晶须、氧化锌晶须、硼酸铝晶须、硅灰石、沸石、绢云母、高岭土、云母、滑石、粘土、叶腊石、膨润土、蒙脱土、锂蒙脱土、合成云母、石棉、硅铝酸盐、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铁、碳酸钙、碳酸镁、白云石、硫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玻璃珠、陶瓷珠、氮化硼、碳化硅或二氧化硅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含有阻燃剂;阻燃剂为卤系阻燃剂或无卤阻燃剂,优选无卤阻燃剂;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溴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苯氧基树脂、十溴二苯醚、十溴代联苯、溴化聚碳酸酯、全溴三环十五烷或溴化芳香族交联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溴化聚苯乙烯;所述无卤阻燃剂选自含氮阻燃剂、含磷阻燃剂或含氮和磷的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含磷阻燃剂;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0-40wt%。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阻燃剂选自单磷酸芳基磷酸酯、双磷酸芳基磷酸酯、烷基膦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二甲苯)酯、丙苯系磷酸酯、丁苯系磷酸酯、次膦酸盐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具有如下结构式I和/或II的次膦酸盐:
在式I及式II中,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直链状或分支状的C1-C6-烷基、芳基或苯基;R3表示直链状或分支状的C1-C10-亚烷基、C6-C10-亚芳基、C6-C10-烷基亚芳基、C6-C10-芳基亚烷基;M表示钙原子、镁原子、铝原子和/或锌原子;m是2或3,n是1或3,x是1或2。
CN201610559468.3A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Active CN106117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9468.3A CN106117549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9468.3A CN106117549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7549A true CN106117549A (zh) 2016-11-16
CN106117549B CN106117549B (zh) 2019-01-22

Family

ID=5728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9468.3A Active CN106117549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17549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3392A (zh) * 2017-10-13 2018-04-1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模塑组合物
WO2018133296A1 (zh) * 2017-01-20 2018-07-26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WO2018133295A1 (zh) * 2017-01-20 2018-07-2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8559075A (zh) * 2018-04-08 2018-09-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8559076A (zh) * 2018-04-08 2018-09-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8586733A (zh) * 2018-04-08 2018-09-2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10114415A (zh) * 2016-12-22 2019-08-0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形品及聚酰胺树脂粒料的制造方法
WO2020238440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合成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12358610A (zh) * 2020-05-28 2021-02-1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13214642A (zh) * 2021-05-14 2021-08-06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稳定、高灼热丝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4241A (zh) * 2021-06-28 2021-09-28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8009A (zh) * 2021-12-13 2022-02-18 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 减少二胺单体损失的半芳族聚酰胺制备方法及半芳族聚酰胺和模塑组合物
US11505649B2 (en) 2017-09-28 2022-11-22 Dupont Polymers, In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CN115516006A (zh) * 2020-05-07 2022-12-23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聚酰胺组合物的电气和电子制品
CN115725070A (zh) * 2021-08-30 2023-03-03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成型品
WO2023040943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模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5703A (en) * 1963-05-25 1970-06-02 Kanebo Ltd Polyamide filament
JPS4914726A (zh) * 1972-06-10 1974-02-08
CN102131845A (zh) * 2008-06-30 2011-07-20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及它们的成型体
CN103539935A (zh) * 2012-07-03 2014-01-2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其合成方法及该聚酰胺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5703A (en) * 1963-05-25 1970-06-02 Kanebo Ltd Polyamide filament
JPS4914726A (zh) * 1972-06-10 1974-02-08
CN102131845A (zh) * 2008-06-30 2011-07-20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及它们的成型体
CN103539935A (zh) * 2012-07-03 2014-01-2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其合成方法及该聚酰胺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宇辰 等: "耐高温PA10T/11共聚尼龙的合成与表征", 《塑料工业》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4415A (zh) * 2016-12-22 2019-08-0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形品及聚酰胺树脂粒料的制造方法
CN110114415B (zh) * 2016-12-22 2021-09-2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形品及聚酰胺树脂粒料的制造方法
US11078330B2 (en) 2016-12-22 2021-08-03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amide resin pellet
WO2018133296A1 (zh) * 2017-01-20 2018-07-26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WO2018133295A1 (zh) * 2017-01-20 2018-07-2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US11505649B2 (en) 2017-09-28 2022-11-22 Dupont Polymers, In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CN107903392B (zh) * 2017-10-13 2019-03-2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模塑组合物
CN107903392A (zh) * 2017-10-13 2018-04-1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模塑组合物
CN108559075A (zh) * 2018-04-08 2018-09-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8586733A (zh) * 2018-04-08 2018-09-2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8559076A (zh) * 2018-04-08 2018-09-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WO2020238440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合成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15516006A (zh) * 2020-05-07 2022-12-23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聚酰胺组合物的电气和电子制品
CN112358610A (zh) * 2020-05-28 2021-02-1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13214642A (zh) * 2021-05-14 2021-08-06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稳定、高灼热丝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4241A (zh) * 2021-06-28 2021-09-28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5070A (zh) * 2021-08-30 2023-03-03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成型品
WO2023029374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成型品
WO2023040943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模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58009A (zh) * 2021-12-13 2022-02-18 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 减少二胺单体损失的半芳族聚酰胺制备方法及半芳族聚酰胺和模塑组合物
CN114058009B (zh) * 2021-12-13 2023-11-10 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 减少二胺单体损失的半芳族聚酰胺制备方法及半芳族聚酰胺和模塑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7549B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7549B (zh)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6336508B (zh)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6046365A (zh)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7057343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262952B (zh) 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211953A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组合物
CN107903392B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模塑组合物
CN104804430B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693438B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744688B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7057345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592509B (zh) 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7759786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6633042A (zh) 一种半芳香族共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804429B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组合物
CN107057342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7057344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804186B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组合物
CN104804414B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804426B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788943A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7903390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744934B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804427B (zh) 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CN104804428A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