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5307B -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5307B
CN106105307B CN201580013791.4A CN201580013791A CN106105307B CN 106105307 B CN106105307 B CN 106105307B CN 201580013791 A CN201580013791 A CN 201580013791A CN 106105307 B CN106105307 B CN 106105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hreshold value
transmission buffer
uplink data
data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7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5307A (zh
Inventor
高桥秀明
内野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05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5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Abstract

公开一种在双重连接中用于有效率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技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具有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功能的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具有:发送缓冲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对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进行管理;以及发送控制单元,接收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所存储的所述数据量为所述阈值以下时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第一基站,且根据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所述阈值以下,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要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的下一代的通信标准,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制定了实现LTE-Advanced的高功能化的规格。在LTE-Advanced系统中,为了在确保与LTE系统的向后兼容性的同时实现超过LTE系统的吞吐量,导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在载波聚合中,具有由LTE系统所支持的20MHz的最大带宽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作为基本分量而被利用,且通过同时使用这些多个分量载波,试图实现更宽的带域的通信。
在载波聚合中,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UE)能够同时使用多个分量载波而与基站(演进的(evolved)NodeB:eNB)进行通信。在载波聚合中,设定有保证与用户装置的连接性的可靠性高的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和对已与主小区连接的用户装置追加设定的副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
主小区是与LTE系统的服务小区同样的小区,是用于保证用户装置和网络之间的连接性的小区。另一方面,副小区是对主小区追加而对用户装置设定的小区。副小区的追加以及删除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的设置(Configuration)而被执行。
在LTE Release 10(Rel-10)以前的载波聚合中,如图1的左图所示,规定了用户装置使用由同一个基站所提供的多个分量载波进行同时通信。另一方面,在Rel-12中,Rel-10的载波聚合被进一步扩展,如图1的右图所示,研究了用户装置使用由多个基站所提供的多个分量载波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例如,在单一的基站内不能容纳全部分量载波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与Rel-10相同程度的吞吐量,考虑有效地利用双重连接。
在双重连接中,研究了如图2所示那样用户装置(UE)通过预定的方法而分割1个EPS(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或者分组序列,并将被分割的各分组序列使用由多个基站(eNB#1、eNB#2)所提供的分量载波进行同时发送的承载分割(BearerSplitting)。具体而言,如图所示,用户装置将发送对象的EPS承载以特定的比率(在图示的例中,eNB#1:eNB#2=4:3)分割为发往eNB#1以及eNB#2的分组序列,并将所分割的各分组序列分别通过分量载波CC#1、CC#2而发送给基站eNB#1、eNB#2。若经由CC#2接收到被分割的分组序列,则作为非锚节点基站的eNB#2将接收到的分组序列转发给作为锚基站的eNB#1。若接收到从eNB#2转发的分组序列,则eNB#1将经由CC#1接收到的分组序列和从eNB#2接收到的分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Reordering)而重构来自用户装置的分组序列,并将重构的分组序列转发给核心节点(CN)。
关于进一步的细节,请参照例如3GPP TR36.842"Study on Small Cellenhancements for E-UTRA and E-UTRAN;Higher layer aspect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在执行上行链路数据的承载分割时的分组的分配方法,提出了半静态地设定对各分量载波或者分量组(CG)分配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的比率(在图2的例中,eNB#1:eNB#2=4:3)的方法。
但是,在通过提出的半静态的数据量比率设定方法,数据量的比率没有被适当地设定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提高上行链路的吞吐量。例如,在因通信质量的劣化,某小区不能实现足以发送被分配的数据的吞吐量的情况下,在保持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缓冲器中,被分配给该小区的数据被滞留。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双重连接中用于有效率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具有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功能的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具有:发送缓冲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对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进行管理;以及发送控制单元,接收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所存储的所述数据量为所述阈值以下时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第一基站,且该发送控制单元根据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所述阈值以下,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要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在具有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功能的用户装置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接收分割触发信息的步骤,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所存储的所述数据量为所述阈值以下时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第一基站;判定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所述阈值以下的步骤;根据所述判定的结果,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要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的步骤;以及对所选择的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双重连接中用于有效率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载波聚合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双重连接中的承载分割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处理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处理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缓冲器尺寸级别的索引值的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公开一种具有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功能的用户装置。用户装置从主基站接收表示触发对于多个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分割发送(承载分割)的信息的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发送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在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用户装置根据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阈值以下,从多个基站中选择要发送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
在一实施例中,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用户装置将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在分割触发信息中被指定的基站,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阈值时,将在发送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相当于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被指定的基站,将超过了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其他基站。
由此,与半静态地设定用于对多个基站分配发送对象的分组的比率的方法相比,例如,通过适当地设定分割触发信息的阈值以及被指定的基站,能够期待提高上行链路的吞吐量。
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图。
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具有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A、200B。无线通信系统10支持用户装置100使用由多个基站200A、200B所提供的分量载波CC#1、CC#2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如图所示,用户装置100利用双重连接功能,与主基站(MeNB)200A和副基站(SeNB)200B之间进行通信。
用户装置100具有与多个基站200A、200B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功能。典型地,如图所示,用户装置100可以是智能手机、便携电话、平板、移动路由器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意的适当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户装置100由处理器等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或闪存等存储器装置、用于在与基站200A、200B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装置等构成。例如,后述的用户装置100的各功能以及处理也可以通过由CPU对在存储器装置中所存储的数据或程序进行处理或者执行而实现。但是,用户装置100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硬件结构,也可以由实现一种以上的后述的处理的电路等构成。
基站200A、200B(以后,也可以统称为基站200)通过与用户装置100进行无线连接,将从在核心网络(未图示)上进行了通信连接的上位站或服务器等网络装置接收到的下行链路(DL)分组发送给用户装置100,且将从用户装置100接收到的上行链路(UL)分组发送给网络装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站200A作为主基站(MeNB)或者主管基站(Primary BaseStation)来发挥作用,基站200B作为副基站(SeNB)来发挥作用。在双重连接中,主基站200A对基于用户装置100和基站200A、200B之间的双重连接的同时通信进行控制,且对与上位的核心网络(未图示)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在双重连接中,主基站200A对用户装置100设定副基站200B的副小区CC#2,并将经由主小区CC#1以及副小区CC#2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转发给核心网络。具体而言,用户装置100根据预定的分割方法,将上行链路数据分割为2个分组序列,并将所分割的各分组序列分别经由CC#1以及CC#2发送给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若从用户装置100接收到被分割的分组序列,则副基站200B将接收到的分组序列转发给主基站200A。若接收到被转发的分组序列,则主基站200A通过对从副基站200B接收到的分组和从用户装置100经由CC#1接收到的分组执行重新排序处理而重构分组序列,并将重构的分组序列转发给核心网络。
接着,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4所示,用户装置100具有发送缓冲器110、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120以及发送控制单元130。
发送缓冲器110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发送缓冲器110存储上行链路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由于对各PDCP PDU分配了序列号(PDCP SN),所以PDCPPDU的分组序列能够基于该序列号进行重新排序。
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120对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进行管理。例如,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120决定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的字节数,并将所决定的字节数通知给发送控制单元130。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120也可以对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进行监视,并定期地或者响应于预定的通知事件的发生,将所监视的数据量通知给发送控制单元130。例如,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120也可以响应于来自发送控制单元130的指示,对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进行检测,并将所检测的数据量通知给发送控制单元130。
发送控制单元130接收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发送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200A或者基站200B,且该发送控制单元130根据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阈值以下,选择要发送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200A或者基站200B。
这里,分割触发信息表示触发对于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分割发送(承载分割)的信息。例如,通过分割触发信息而被指定的基站200可以是提供能够期待更高的吞吐量的小区的基站200A或者200B、或者提供能够稳定地实现预定级别以上的吞吐量的小区的基站200A或者200B。此外,该阈值可以是能够利用被指定的基站200的小区而保证预定级别以上的吞吐量的数据量,或者也可以是在被指定的基站200中能够利用可对用户装置100调度的最大无线资源而发送的数据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通过任意的适当的基准而选择的基站和/或阈值。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在通过RRC而被设定承载分割或者分割发送时,从双重连接的主基站200A接收分割触发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将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通过分割触发信息而被指定的基站200A或者基站200B,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阈值时,将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被指定的基站200A以及基站200B。另一方面,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阈值时,将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相当于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被指定的基站200A或者200B,将超过了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基站200A或者200B中的另一个。
如图5所示,例如,假设发送控制单元130从主基站200A接收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指定89272字节的阈值,且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为89272字节以下的期间,作为应发送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而指定主基站200A。在图5的例中,由于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为6074字节,是被指定的阈值以下,所以发送控制单元130将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经由CC#1只发送给主基站200A。即,在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的期间,发送控制单元130将副基站200B不使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为了请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对主基站200A通知被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例如,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通过BSR(缓冲器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对主基站200A通知被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若接收到该通知,则主基站200A对用户装置100调度用于发送6074字节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发送控制单元130使用被调度的无线资源,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主基站200A。
另一方面,如图6的例所示,若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成为100000字节,超过被指定的阈值,则发送控制单元130将在所存储的100000字节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相当于阈值的89272字节的上行链路数据经由CC#1发送给主基站200A,将超过了阈值的10728字节(=100000字节-89272字节)的上行链路数据经由CC#2发送给副基站200B。即,若所存储的数据量超过阈值,则发送控制单元130开始对副基站200B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为了请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对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通知各自被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例如,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通过BSR将被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通知给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若接收到该通知,则主基站200A对用户装置100调度用于发送89272字节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副基站200B对用户装置100调度用于发送10728字节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发送控制单元130使用被调度的无线资源,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另外,在图5、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在分割触发信息中指定了主基站200A,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指定副基站200B。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发送控制单元130具有表示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各范围和表示该范围的索引值的关联的对应信息,发送控制单元130接收具有由对应的索引值所示的阈值的分割触发信息。同样地,也可以是发送控制单元130通过对应的索引值而对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通知被发送给主基站200A以及副基站200B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例如,该对应信息也可以由如图7所示的表形式构成。根据图7所示的对应信息,图5、6的具体例中的89272字节的阈值相当于索引45,主基站200A也可以在分割触发信息中通过索引45而指定该阈值。同样地,在图5的具体例中,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在BSR中通过索引32而通知被发送给主基站200A的6074字节的数据量。此外,在图6的具体例中,发送控制单元130也可以在BSR中通过索引45而通知被发送给主基站200A的89272字节的数据量,在BSR中通过索引35而通知被发送给副基站200B的10728字节的数据量。这样,与对数据量进行比特表示相比,使用索引而表现数据量能够以较少的比特数来表示数据量。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处理。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在步骤S101中,用户装置100接收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发送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200A或者200B。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通过RRC而被设定承载分割时,用户装置100从主基站200A接收分割触发信息。此外,用户装置100也可以预先具有表示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的各范围和表示该范围的索引值的关联的对应信息,该阈值也可以通过索引值而被指定。以下,假设分割触发信息指定主基站200A,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步骤S102中,用户装置100判定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阈值以下。根据步骤S102的判定结果,用户装置100从基站200A、200B中选择要发送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200A或者基站200B。
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S102:是),用户装置100对在分割触发信息中被指定的主基站200A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另一方面,在发送缓冲器110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S102:否),用户装置100将相当于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在分割触发信息中被指定的主基站200A,将超过了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即剩余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副基站200B。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用户装置100为了请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通过BSR而通知被发送给主基站200A和/或副基站200B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此外,该数据量也可以通过索引值而被通知。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14年3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55169号的优先权,将2014-055169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中。
标号说明
10 无线通信系统
100 用户装置
200A、200B 基站

Claims (7)

1.一种用户装置,具有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功能,所述用户装置具有:
发送缓冲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
缓冲器状态管理单元,对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进行管理;以及
发送控制单元,接收分割触发信息,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存储的所述数据量为所述阈值以下时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第一基站,且该发送控制单元根据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所述阈值以下,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要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
在承载分割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而被设定时,所述发送控制单元从双重连接的主基站接收包含与所述阈值对应的索引值的所述分割触发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为所述阈值以下时,将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阈值时,将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多个基站的第二基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装置,
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阈值时,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将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相当于所述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将超过了所述阈值的数据量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装置,
为了请求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对所述第一基站以及所述第二基站通知向各自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通过对应的索引值将被发送的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通知给所述多个基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将所述索引值通过BSR(缓冲器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而通知给所述第一基站以及所述第二基站。
7.一种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用于具有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通信的双重连接功能的用户装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分割触发信息的接收步骤,该分割触发信息表示对于在存储发送对象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的阈值和在存储的所述数据量为所述阈值以下时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第一基站;
判定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为所述阈值以下的步骤;
根据所述判定的结果,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要发送在所述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基站的步骤;以及
对所选择的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步骤,
所述接收步骤包含在承载分割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而被设定时,从双重连接的主基站接收包含与所述阈值对应的索引值的所述分割触发信息的步骤。
CN201580013791.4A 2014-03-18 2015-02-26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Active CN106105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5169 2014-03-18
JP2014055169A JP6148635B2 (ja) 2014-03-18 2014-03-18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PCT/JP2015/055564 WO2015141425A1 (ja) 2014-03-18 2015-02-26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307A CN106105307A (zh) 2016-11-09
CN106105307B true CN106105307B (zh) 2019-09-17

Family

ID=5414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791.4A Active CN106105307B (zh) 2014-03-18 2015-02-26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4242B2 (zh)
EP (1) EP3122114B1 (zh)
JP (1) JP6148635B2 (zh)
CN (1) CN106105307B (zh)
CL (1) CL2016002297A1 (zh)
ES (1) ES2905299T3 (zh)
WO (1) WO20151414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29452T3 (es) * 2015-02-13 2022-11-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Planific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con agregación de wlan/3gpp
WO2017140361A1 (en) * 2016-02-18 2017-08-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plink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network cell weight and link-specific weight for wireless links
JP6749487B2 (ja) 2016-06-30 2020-09-0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マルチコネクティビティ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US10320519B1 (en) * 2017-01-23 2019-06-11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ve discontinuation of carrier aggregation service to facilitate service of other device
WO2018172542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buffer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11291036B2 (en) * 2017-03-24 2022-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requests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s for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9309563B (zh) * 2017-07-27 2021-12-24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纠错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109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908039A4 (en) * 2019-01-31 2022-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EP4066554A4 (en) * 2019-11-25 2023-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TO A SPLIT UPLINK CARRIER
CN112996115B (zh) * 2019-12-18 2023-04-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US11350313B1 (en) * 2020-09-03 2022-05-3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control of uplink communication from a dual-connected device, based on antenna pattern efficiency per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2789A (en) * 2009-08-17 2011-02-23 Nec Corp In a lte-advanced network a target enb sends a source enb information to indicate to the ue which of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is to be used for initail acc
US8625415B2 (en) * 2010-04-02 2014-0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ynamic buffer status report selec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629025B2 (en) * 2013-05-03 2017-04-18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ling data offload in response to feedback inform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BSR and LCP procedures for split bearers;Ericsson;《3GPP TSG-RAN WG2 #85 Tdoc R2-140656》;20140214;全文
BSR for small cell enhancement;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 R2-140058》;20140214;全文
BSR Reporting Opt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Panasonic;《3GPP TSG RAN WG2 #85 R2-140475》;20140214;正文第1-2节,图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 TS 36.321 V12.0.0》.20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2114B1 (en) 2022-01-12
JP6148635B2 (ja) 2017-06-14
EP3122114A1 (en) 2017-01-25
US20170079015A1 (en) 2017-03-16
WO2015141425A1 (ja) 2015-09-24
CL2016002297A1 (es) 2017-02-10
CN106105307A (zh) 2016-11-09
JP2015177530A (ja) 2015-10-05
ES2905299T3 (es) 2022-04-07
US10524242B2 (en) 2019-12-31
EP3122114A4 (en)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5307B (zh)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US1147063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cheduling reques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8931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JP6425707B2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KR101719224B1 (ko) 기기 간 동작을 처리하는 방법
US9894558B2 (en)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or flow-control data requests between network nodes
CA3051981C (en)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ling
US861961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in multi-carrier system
WO2015115205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
KR20180091050A (ko) 무선국 시스템, 무선 단말, 및 이들의 방법
TWI491293B (zh)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KR10232665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자원 요청을 처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TW201911960A (zh) 處理彈性雙工的裝置及方法
CN110447297A (zh) 用户装置和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方法
JP6510694B2 (ja) 移動局及び上りリンクデータ量報告方法
CN107078868A (zh) 载波的激活
JP6438524B2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CN111034242A (zh) 一种发送小区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032877A (ja) 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20210095173A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무선 전송 기법에 대한 단말 능력을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6831828B2 (ja) 基地局
JP2016123051A (ja) 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