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115B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115B
CN112996115B CN201911311497.8A CN201911311497A CN112996115B CN 112996115 B CN112996115 B CN 112996115B CN 201911311497 A CN201911311497 A CN 201911311497A CN 112996115 B CN112996115 B CN 112996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plink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14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115A (zh
Inventor
刘康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14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6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6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所述基站不能针对不同终端设备进行合理资源分配的问题,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后,确定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综上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小于目标资源的上行授权资源,既能保证基站为当前时刻数据缓存量较大的终端设备持续分配少量上行授权资源分配,避免导致基站可用资源过少而无法分配给其他终端设备,最终,该方法实现基站为更多的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提高基站的上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进而避免终端设备由于未分配上行资源而导致的额外信令开销和信道资源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调度过程如下:
1、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没有上行授权,且存在待发送上行数据时,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向连接的基站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请求所述基站为其分配资源。
2、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SR后,若存在可用上行资源,则为其分配上行授权资源并通过上行授权配置信息(ULgrant)将上行授权资源通知给终端设备;若不存在可用上行资源,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配置信息。
3、当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ULgran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后,会通过所述上行授权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其中,BSR中包含逻辑信道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信息和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缓存量(BO)。
4、然后,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BSR后,根据BSR中的LCG信息的优先级和BO的大小来分配上行授权资源。当所述LCG信息的优先级较高或BO较大,基站优先为其分配上行授权资源,并通过上行授权配置信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当所述LCG信息的优先级较低或BO较小,基站优先为其他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授权资源。
5、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授权配置信息后,使用上行授权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待发送上行数据。
当终端设备在发送SR或发送BSR之后,未接收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则继续向基站发送SR。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发送SR达到设定阈值时,仍未接收上行授权配置信息,则发起新的随机接入过程,重新接入所述基站。
通过以上对上行资源调度过程的描述可知,当多个终端设备接入基站后,基站优先为BO较大的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授权资源,这就导致基站的可用上行资源大幅降低,从而不能满足为BO较小的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授权资源。进一步导致BO较小的终端设备未接收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时,会发送多次SR以及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最终导致增加了通信系统的信令开销,也增加了通信系统中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以及信道资源的额外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用以解决基站针对不同终端设备无法合理进行资源分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的大小,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的;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请求的数据缓存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包括: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
其中n>m。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的;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的大小,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的;或者
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请求的数据缓存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之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在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
其中n>m。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的;或者
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上所述任意一个可能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所述任意一个可能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上所述任意一个可能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到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所述基站不能针对不同终端设备进行合理资源分配的问题。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综上所述,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确定目标资源后,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小于目标资源的上行授权资源,这样,这样既能保证基站为当前时刻数据缓存量较大的终端设备持续分配少量上行授权资源分配,避免同时将可用资源分配给该终端设备导致可用资源过少而无法分配给其他终端设备的情况,最终,该方法可以实现基站为更多的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从而可以提高基站的上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进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由于未分配上行资源而导致的额外信令开销和信道资源开销。
以下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等。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2、基站(base station,BS),也可称为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
目前,一些基站的举例为:gNB、NR基站、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或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等。
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所述基站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这种结构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eNB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3、核心网设备,位于核心网中的网络设备。它不但具有接入功能还具备移动管理的功能,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统计管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类,以及数据的分发,例如4G核心网设备、5G核心网设备等。
4、SR,用于终端设备向基站申请上行授权资源。
SR属于物理层的信息,终端设备发送SR这个动作的本身不需要无线承载资源,可以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当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但没有上行授权资源且有SR资源时,先向基站发送SR,请求分配少量上行授权资源。在基站成功解码到终端设备的SR之后,可能会通过下行控制消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将分配的上行授权资源通知给UE。
5、逻辑信道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通信系统为了减少上行信道开销,一般把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LC划分成逻辑信道组LCGs。不同的LCG对应的调度优先级不同。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LCG,确定调度优先级,并根据所述调度优先级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授权资源。
6、多个,为至少两个。
7、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三种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调度方法使用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1、核心网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3(包括终端设备a103、终端设备m103、终端设备n103)。
终端设备103通过基站101接入无线网络,且通过核心网设备102实现终端103与数据网络的通信。该通信系统中,基站101和核心网设备102以及终端设备103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
在该通信系统中,基站101与终端设备103之间的接口称为Uu口,又称之为空口,基站101与终端设备103之间通过空口进行通信。
基站101与核心网设备101之间的接口称为S1接口,基站101与核心网设备102通过S1接口进行通信。
下面以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m和终端设备n为例,对通信系统中的上行资源调度过程进行说明:
1、存在待发送上行数据的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m和终端设备n分别向连接的基站发送调度请求SR,请求所述基站为其分配资源。
2、基站在分别接收到三个终端设备发送的SR后,向其发送上行授权配置信息。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m和终端设备n分别接收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后,通过所述上行授权资源分别向所述基站发送BSR,其中,BSR中包含LCG和数据缓存量BO。
3、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m和终端设备n发送的BSR后,确定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m对应的LCG信息的优先级比终端设备n高,且BO也比较大,基站优先为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m分配较多的上行授权资源,并通过上行授权配置信息通知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m;然而,基站维护的可用资源过低,无法为终端设备n分配的上行授权资源,导致终端设备n未接收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则继续向基站发送SR。
4、当终端设备n确定发送SR达到设定阈值时,仍未接收上行授权配置信息,则发起新的随机接入过程,重新接入所述基站。
通过以上对上行资源调度过程的描述可知,由于基站为三个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授权资源不合理,导致未接收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n发送多次SR请求。另外当所述终端设备n发送SR的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后重新进行随机接入,最终导致增加了通信系统的信令开销和信道资源的额外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用以解决基站针对不同终端设备无法合理进行资源分配的问题。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架构,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具体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01: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资源调度请求,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
S202: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
所述基站在执行步骤S202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实施方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
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后,根据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并将确定的数据缓存量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
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为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给所述基站的,或者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
其中,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所述核心网设备或者所述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
所述核心网设备或者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不同时刻和对应的数据缓存量。示例性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从核心网设备中的线性数据库中获得。
所述核心网设备或者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
由于终端设备行为受限于用户的行为,而用户行为往往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和习惯性。用户受限于居住和工作场所,经常连接的基站可以认为是比较稳定,可以通过该用户经常连接的基站在不同时刻接收的BSR统计BO,并对BO的大小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从而得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BO(t)。
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基站可以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缓存量。例如,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中包含BO。又例如所述基站在接收到资源调度请求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授权配置信息中的上行授权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携带有BO的BSR。
S203:当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的大小,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可选的,其中,第一阈值为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的所在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所在时间段内的数据缓存量的平均值。可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这样当所述基站为当前时刻数据缓存量较大的终端设备分配目标资源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小于目标资源的上行授权资源,这样,这样既能保证基站为当前时刻数据缓存量较大的终端设备持续分配少量上行授权资源分配,避免同时将可用资源分配给该终端设备导致可用资源过少而无法分配给其他终端设备的情况,最终,该方法可以实现基站为更多的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从而可以提高基站的上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进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由于未分配上行资源而导致的额外信令开销和信道资源开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这样基站为终端设备发送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保证终端设备在发送下个资源调度请求之前,所述基站能为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授权资源,避免所述终端设备由于上次分配的上行授权资源不够再次向基站发送资源调度请求,以减少通信系统的信令开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通过以下实施方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
第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目标资源的大小,然后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大小的平均分为多个资源大小,并在可用资源中确定所述将所述多个资源大小的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
例如,所述基站确定需要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目标资源为100PRB,将所述目标资源分为4个较小的上行授权资源。所述基站通过向所述终端设备分配4个25PRB或26PRB的上行授权资源,以尽量保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传输待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二个实施方式: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其中n>m。
可选的,其中,第二阈值为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的所在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连接的不同基站的剩余驻留时长的平均值。可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的。
示例性的,所述基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实施方式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后,根据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并将确定的剩余驻留时长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剩余驻留时长。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给所述基站的,或者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
其中,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核心网设备或者所述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
所述核心网设备或者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示例性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从核心网设备中的线性数据库中获得。
所述核心网设备或者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
由于终端设备行为受限于用户的行为,而用户行为往往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和习惯性。用户受限于居住和工作场所,经常连接的基站可以认为是比较稳定,可以通过该用户经常连接的基站统计其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资源调度的时刻,从而得到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f(x,t,T),其中,x代表基站,t为调度时刻,T为剩余驻留时长。
另外,当存在多个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资源调度请求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在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时,还可以考虑所述终端设备所述LCG的优先级。
示例的,以图1为例,所述基站确定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m和终端设备n对应的LCG优先级分别为3、2、1,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a优先级最高,所述终端设备n优先级次之,所述终端设备m优先级最低,则所述基站最先为所述终端设备a分配上行授权资源,其次为所述终端设备n分配上行授权资源,最后为所述终端设备m分配上行授权资源。
S205: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站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授权配置信息。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通信单元301、处理单元302。可以实现以上图2的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下面对基站装置300中的各个单元的功能进行介绍:
通信单元301,用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
处理单元302,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302,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的;或者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请求的数据缓存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302,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之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302在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
其中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302,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的;或者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上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该基站设备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终端设备,并可以实现如图2所示的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参阅图4所示,所述通信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401、处理器402以及存储器403。其中,所述收发器401、所述处理器402以及所述存储器403之间相互连接。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401、所述处理器402以及所述存储器403之间通过总线4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下面对基站设备400中的各个设备的功能进行介绍:
收发器401,用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
处理器402,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的大小,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所述处理器402,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的;或者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请求的数据缓存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之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所述处理器402在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
其中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402,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的;或者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
存储器403,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和数据等。具体地,程序指令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403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402执行存储器403所存放的程序指令,并使用所述存储器403中存储的数据,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调度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或终端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通过以上所述,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确定目标资源后,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小于目标资源的上行授权资源,这样,这样既能保证基站为当前时刻数据缓存量较大的终端设备持续分配少量上行授权资源分配,避免同时将可用资源分配给该终端设备导致可用资源过少而无法分配给其他终端设备的情况,最终,该方法可以实现基站为更多的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从而可以提高基站的上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进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由于未分配上行资源而导致的额外信令开销和信道资源开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上行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的大小,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包括: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 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其中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的;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请求的数据缓存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基站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的;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大于第一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目标资源的大小,所述目标资源为传输所述数据缓存量的上行数据的所需的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资源调度请求之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所述处理单元在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授权资源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n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n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小于资源阈值;
当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 m个上行授权资源,其中所述m个上行授权资源中的每个上行授权资源大于或等于资源阈值;其中n>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资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数据缓存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数据缓存量,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的;或者
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确定在当前时刻的所述数据缓存量;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用于表示每个时刻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的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缓存量分布函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请求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请求的数据缓存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是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的;或者
根据保存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时刻的剩余驻留时长;
其中,所述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为基站、时刻和剩余驻留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剩余驻留时长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得到的,其中,所述上行资源调度历史样本数据中包含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的时刻和基站。
14.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上行授权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资源调度请求的发送周期。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11497.8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996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497.8A CN112996115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497.8A CN112996115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115A CN112996115A (zh) 2021-06-18
CN112996115B true CN11299611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34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1497.8A Active CN112996115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6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885B (zh) * 2021-08-30 2023-09-29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r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793932A (zh) * 2022-09-29 2024-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703A (zh) * 2016-08-11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152025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9096386A1 (en) * 2017-11-16 2019-05-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Uplink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0536352A (zh) * 2019-02-14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及资源预申请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8635B2 (ja) * 2014-03-18 2017-06-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703A (zh) * 2016-08-11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152025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9096386A1 (en) * 2017-11-16 2019-05-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Uplink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0536352A (zh) * 2019-02-14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及资源预申请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115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8356B2 (en) V2V-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566404B2 (ja) 送信リソース要求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938643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23144B1 (ko) 반정적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9351310B2 (en) Method in a base station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o a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072892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CN107006000B (zh) 用于传输消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356172B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02912A1 (en) Uplink traffic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561464B (zh)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和分配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JP2017017666A5 (zh)
CN112996115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JP2016529832A (ja) 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6941725B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170202030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999498B (zh) 具有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调度请求过程
CN105472741B (zh) 一种获取发送数据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79468B (zh)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及设备
JP2020136822A5 (zh)
EP3113526B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311509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587803B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066028A (zh) 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193598A (zh) 一种数据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