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227B - 分散供给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散供给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227B
CN106104227B CN201580014379.4A CN201580014379A CN106104227B CN 106104227 B CN106104227 B CN 106104227B CN 201580014379 A CN201580014379 A CN 201580014379A CN 106104227 B CN106104227 B CN 106104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ispersion
elastic
elastic portion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4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4227A (zh
Inventor
影山寿晴
冈本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4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4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 G01G19/39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using two or more weigh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4Load carriers other than helical or spiral channels or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8Supports or mountings for load-carriers, e.g. framework, bases, spr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32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direction, frequency or amplitude of vibration or shaking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散供给装置(20),包括:分散工作台(22),接收从上方供给的物品,并向外周部的多处供给该物品;第一弹性部(41),与所述分散工作台(22)倾斜地连结,并具有第一固有振动频率;第二弹性部(42),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41)不同的方向上与所述分散工作台(22)倾斜地连结,并具有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第二固有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源(32、33),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41)与所述第二弹性部(42)而使所述分散工作台(22)发生振动。

Description

分散供给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使物品分散边向外周部的多处供给的分散供给装置、以及包括该分散供给装置的组合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组合计量装置的一个例子。该组合计量装置包括:具有圆锥状的分散工作台的分散供给部;具有从分散工作台的周围呈放射状延伸的槽的多个放射供给器;配置在槽前端的下方的多个池料斗;配置在池料斗的下方的多个计量料斗;以及配置在计量料斗的下方的收集槽。从上方向分散工作台供给的物品边沿周向分散边朝径向外侧输送,以落下的方式供给到多个放射供给器的槽中。各槽上的物品被放射供给器朝径向外侧输送,经由池料斗以落下的方式供给到计量料斗。收容于多个计量料斗的物品被计量,通过计算机来组合这些计量值,计算多个组合计量值。而且,通过计算机来选择在组合计量值之中最接近设定重量的组合,从与选择出的组合对应的多个计量料斗向收集槽以落下的方式供给物品。
在这种组合计量装置中,为了获得接近于设定重量的组合计量值,则谋求向各计量料斗适当地供给物品。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用于通过放射供给器朝向池料斗及计量料斗适当地供给物品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的放射供给器中,在槽的下表面连结有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第一板簧以及第二板簧。第一板簧配置为朝着与向池料斗输送物品的供给方向相反的一侧而向斜上方倾斜,第二板簧配置为朝着供给方向而向斜上方倾斜。当通过振动源来产生接近第一板簧的固有振动频率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时,第一板簧以其下端部为支点而使上端部朝着供给方向而向斜上方摆动,将该摆动方向的振动向槽下表面传递,由此将槽上的物品朝向池料斗输送。另一方面,当产生接近第二板簧的固有振动频率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时,第二板簧以其下端部为支点而使上端部朝着与供给方向相反的一侧而向斜上方摆动,该摆动方向的振动向槽下表面传递,由此槽上的物品朝向与池料斗相反的一侧返回。
根据这样的专利文献2的技术,通过控制振动源的振动频率,由此在槽上使物品前进以及后退、或者调整物品朝供给方向的进料量,由此能够实现基于放射供给器的适当地输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6-74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9/07827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分散供给部的分散工作台通常对于来自上方一处的供给而向多个放射供给器排出物品。并且,在以往的分散供给部中,仅能够以使单一的分散工作台进行单一的动作的方式来控制。因此,难以适当地进行朝向多处排出部的排出控制。特别是在使用俯视观察下呈半圆状的分散工作台的情况下,存在有在分散工作台上的周向的一方的边缘部物品集中、在另一方的边缘部物品不足的趋势。因此,有时因排出位置而使物品的排出量不足、或者变得过度。为了解决该现象,现状为仅可以调整朝向分散工作台的一处供给位置。
实现物品的供给状态的合理的专利文献2的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相对于将从一处供给的物品朝向一处排出部单纯地输送的放射供给器而进行,在从一处供给部朝向多处排出部、或者从多处供给部朝向多处排出部输送物品的情况下,由于供给部与排出部的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因此现状为尚未实现专利文献2的技术的应用。
对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实现从分散工作台向多处适当地供给物品。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分散工作台,接收从上方供给的物品,并向外周部的多处供给该物品;第一弹性部,与所述分散工作台倾斜地连结,并具有第一固有振动频率;第二弹性部,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不同的方向上与所述分散工作台倾斜地连结,并具有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第二固有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源,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而使所述分散工作台发生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通过利用振动源产生第一固有振动频率或者接近第一固有振动频率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增大第一弹性部的振动的振幅,由此能够在分散工作台上增大物品朝着与第一弹性部的倾斜对应的方向的进料量。另外,通过利用振动源产生第二固有振动频率或者接近第二固有振动频率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增大第二弹性部的振动的振幅,由此在分散工作台上增大物品朝着与第二弹性部的倾斜对应的方向的进料量。因此,通过调整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能够适当地调整输送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方向以及量,由此,能够抑制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因而,能够向分散工作台的外周部的多处适当地供给物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包括多个具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性部组,所述多个弹性部组在周向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有多个弹性部组,从分散工作台向各弹性部组施加的负载被分散。因此,能够提高各第一弹性部以及各第二弹性部的耐老化性。
在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分散工作台包括在俯视观察下呈圆形或圆弧状的外周部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弹性部组在俯视观察下以不同的角度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俯视观察下的弹性部组的角度在各个弹性部组中不同,因此能够在周向的多处使彼此不同的方向的振动作用于分散工作台。因此,能够将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沿在俯视观察下的扭转方向输送,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物品的偏移。
在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振动源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驱动部,该驱动部以使所述多个振动源各自的振动频率不同的方式驱动所述多个振动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多个振动源以不同的振动频率进行驱动,能够独立地调整第一弹性部的振动的振幅与第二弹性部的振动的振幅。因此,能够更细致地调整从各弹性部组向分散工作台传递的合成振动的方向以及振幅,由此,能够将位于分散工作台上的预定位置的物品朝向外周部的期望位置输送。因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物品朝向分散工作台的外周部的各处的供给量。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包括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而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的配重,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在所述分散工作台与所述配重之间串联连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上端部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上端部与所述配重连结,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下端部彼此连结。在这种情况下,从分散工作台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一弹性部的下端部与从配重以与第一弹性部不同的角度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弹性部的下端部在分散工作台与配重之间串联连结。通过这样的连结,即使第二弹性部从配重向斜上方延伸,与将该第二弹性部的上端部连结于第一弹性部的下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配重、分散工作台、第一弹性部以及第二弹性部作为整体在上下方向下紧凑配置。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包括连结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连结构件的情况下,所述连结构件包括大致水平配置的水平部以及从该水平部立起的立起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从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的连结部朝着所述周向的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并在下端部处与所述立起部连结,所述第二弹性部从与所述配重连结的连结部朝着所述周向的另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并在下端部处与所述水平部连结。由此,能够将从与分散工作台连结的连结部朝着周向的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一弹性部和从与配重连结的连结部朝着周向的另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弹性部通过具有水平部与立起部的连结构件在上下方向以及周向上紧凑地连结。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分散供给装置还包括:偏移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以及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控制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控制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的振动的振幅,由此能够以减少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的方式调整输送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方向以及量。
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分散供给装置;多个计量料斗,配置为沿周向排列于所述分散工作台的周围,并保持从所述分散工作台供给的物品;计量单元,计测所述计量料斗所保持的物品的重量;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计量单元计测出的重量,计算向所述计量料斗供给物品的供给量的目标值;以及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目标值,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通过控制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控制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的振动的振幅,由此能够以使物品向各计量料斗的供给量接近目标值的方式调整输送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方向以及量。因而,通过向各计量料斗供给适量的物品,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组合计量。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的偏移检测单元,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目标值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并且使物品从分散工作台向各计量料斗的供给量高精度地接近目标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调整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能够适当地调整输送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方向以及量。由此,能够抑制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从而向分散工作台的外周部的多处适当地供给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散供给装置的组合计量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组合计量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散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与图5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分散供给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主要构件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激振机构的示意性地侧视图。
图9是示出振动源的振动频率与合成振动的振幅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10是示出组合计量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散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图11所示的分散供给装置的主要构件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比较例的激振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组合计量装置)
图1及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计量装置(以下,仅称为“计量装置”)1。
如图1及图2所示,计量装置1包括:具有之后说明的分散供给装置的分散供给部2、包围分散供给部2的环状的输送部3、配置在输送部3的外周部下方的多个池料斗8、配置在池料斗8的下方的多个计量料斗10、配置在计量料斗10的下方的收集槽14、以及支承这些构成要素的框架16。
分散供给部2由一个或多个分散供给装置构成。例如,在后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组合两个分散供给装置20(20a、20b)来构成分散供给部2,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仅由一个分散供给装置120构成分散供给部2。然而,也可以组合三个以上的分散供给装置来构成分散供给部2。关于分散供给装置的具体的构造,之后在各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分散供给装置的个数无关,分散供给部2包括一个圆锥形的分散工作台122(参照图11)、或者以作为整体而成为圆锥形的方式沿周向分割而成的多个分散工作台22。另外,分散供给部2包括向分散工作台施加振动的激振机构30。
输送部3包括沿分散工作台22的周向92(参照图2)排列的多个放射供给器4。放射供给器4包括从分散工作台22的周围呈放射状延伸的槽5、以及将该槽5上的物品朝向池料斗8输送的输送装置6。输送装置6例如是通过向槽5施加振动而使槽5上的物品移动的激振器。但是,输送槽5上的物品的机构并不限定于激振式,也可以替代激振式的输送装置6,例如可以设置在槽5上具有能够旋转驱动的线圈单元的旋转驱动式的输送装置。
池料斗8及计量料斗10被设于各个放射供给器4上,并配置在对应的放射供给器4的槽5的径向94(参照图2)外侧端部的下方。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计量装置1,通过如下的动作,能够获得接近设定重量的重量的物品(被计量物)。
首先,从配置在分散工作台22的上方的供给输送器18(18a、18b)向分散工作台22上以落下的方式供给物品。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边通过基于激振机构30的分散工作台22的振动朝周向分散,边通过分散工作台22的上表面的倾斜朝径向外侧输送,向放射供给器4的槽5以落下的方式供给。
各槽5上的物品被放射供给器4朝径向94(参照图2)外侧输送,向池料斗8以落下的方式供给。接着,物品在被池料斗8暂时保持之后,向计量料斗10以落下的方式供给。
收容于多个计量料斗10的物品通过计量传感器12(参照图10)来计量。计量传感器12例如由设于各个计量料斗10的称重传感器构成。计量传感器12的计量值被后述的控制器100的控制部102(参照图10)组合而获得多个组合计量值。而且,由控制部102选择在组合计量值之中最接近设定重量的组合,打开与选择出的组合对应的多个计量料斗10的闸门(未图示)。打开闸门的多个计量料斗10内的物品向收集槽14以落下的方式供给,由此,获得接近设定重量的重量的物品。
(分散供给装置)
以下,针对分散供给装置的具体地结构而在各个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构造的两个分散供给装置20(20a、20b)搭载于计量装置1。各分散供给装置20a、20b具有在俯视观察下呈半圆形的分散工作台22。两个分散供给装置20a、20b以使这些分散工作台22呈大致圆锥状组合的方式相邻而配置。
如图1所示,在各分散供给装置20a、20b的分散工作台22的上方,独立地设有对应的供给输送器18a、18b。由此,能够向两个分散工作台22以落下的方式供给不同种类的物品。但是,也可以从一个供给输送器18将相同种类的物品向两个分散工作台22供给。不管怎样,均可以从上方的一处向各分散工作台22供给物品。然而,也可以从上方的多处向分散工作台22供给物品。
激振机构30设于各个分散工作台22。由此,在两个分散工作台22上,通过分别对应的激振机构30独立地施加振动。然而,也可以通过共用的激振机构30向两个分散工作台22施加共用的振动。
参照图3~图8,并说明分散供给装置20的构造的具体例。
如图3~图6所示,分散供给装置20包括单一的分散工作台22。分散工作台22包括工作台主体23、经由连结部28而支承工作台主体23的工作台基底部26。
工作台主体23例如由半圆锥形的一片板状构件构成。工作台主体23的上表面包括大致水平配置的大致半圆形的中心部23a与从该中心部23a朝着径向外侧而向斜下方扩展的倾斜面部23b。倾斜面部23b的外周部在俯视观察下为圆弧状,在全长范围内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中心部23a及倾斜面部23b例如由平坦的面构成,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在倾斜面部23b设置凹凸。例如,也可以将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部设于倾斜面部23b,利用这些肋部将倾斜面部23b上的物品向各放射供给器4(参照图1及图2)引导。
在工作台主体23上固定有分隔壁部24。分隔壁部24沿着铅垂方向配置。分隔壁部24设置为堵塞工作台主体23的周向92的两端部。
工作台基底部26经由连结部28而与工作台主体23一体化。当向工作台基底部26施加振动时,工作台主体23与工作台基底部26一起一体地振动。在工作台基底部26的外周部的周向92的多处设有供后述的第一弹性部41(41a、41b、41c)的一端部安装的安装部27a、27b、27c。上述多个安装部27a、27b、27c配置为距离中心部23a的距离与高度彼此相等。
激振机构30包括:具有第一弹性部41(41a、41b、41c)与第二弹性部42(42a、42b、42c)的多个弹性部组40(40a、40b、40c)、经由该弹性部组40(40a、40b、40c)而与分散工作台22连结的配重36、经由弹性部组40(40a、40b、40c)而使分散工作台22振动的振动源32、33。
配重36配置在分散工作台22的工作台基底部26的下方。在配重36的外周部的周向92的多处设有供第二弹性部42(42a、42b、42c)的一端部安装的安装部38a、38b、38c。在配重36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贯通孔37a、37b(参照图5)。
配重36经由从配重36向下方突出的多个腿部39设置在框架16(参照图1)上。腿部39包括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的螺旋弹簧,利用该螺旋弹簧来吸收配重36的振动。由此,抑制从分散供给装置20a、20b向框架16的振动传递。
在配重36的下方配置连结基底部49。在连结基底部49的外周部的周向92的多处固定有设于各个弹性部组40a、40b、40c的多个连结构件50a、50b、50c。由此,多个连结构件50a、50b、50c经由共用的连结基底部49而一体化。
各连结构件50(50a、50b、50c)包括大致水平配置的水平部51与从该水平部51立起的立起部52。水平部51沿着周向92呈直线状延伸。立起部52从水平部51的一方的端部向上方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源由第一振动源32与第二振动源33构成。第一振动源32包括:安装于配重36的电磁线圈32a及固定铁心32b、和安装于分散工作台22的工作台基底部26的可动铁心32c。第二振动源33包括:安装于配重36的电磁线圈33a及固定铁心33b、和安装于连结基底部49的可动铁心33c。第一振动源32的电磁线圈32a及固定铁心32b收容于配重36的一方的贯通孔37a(参照图5),第二振动源33的电磁线圈33a以及固定铁心33b收容于配重36的另一方的贯通孔37b(参照图5)。
在第一振动源32的电磁线圈32a上电连接第一电流供给电路71(参照图8),在第二振动源33的电磁线圈33a上电连接第二电流供给电路72(参照图8)。当在电磁线圈32a、33a中流通交流电流时,产生振动磁场,可动铁心32c、33c在上下方向上振动。
多个弹性部组40(40a、40b、40c)配置在周向92的不同位置(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弹性部组40a、40b、40c在俯视观察下隔开60°的角度间隔而配置,但弹性部组的个数不限于此。
多个弹性部组40a、40b、40c并联地设置在分散工作台22与配重36之间。在各弹性部组40(40a、40b、40c)中,第一弹性部41(41a、41b、41c)与第二弹性部42(42a、42b、42c)经由连结构件50(50a、50b、50c)串联地连结。
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由以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为支点而使另一端部容易向弯曲方向振动的细长构件构成。具体来说,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例如由层叠的多个板簧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变更板簧的片数,能够容易调整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固有振动频率。第一弹性部41具有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第二弹性部42具有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不同的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
第一弹性部41配置为相对于铅垂方向而倾斜。第二弹性部42配置为相对于铅垂方向而向与第一弹性部41不同的方向倾斜。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倾斜方向并不限定,例如,第一弹性部41沿朝着周向92的一方而向下侧倾斜45°的方向延伸,第二弹性部42沿朝着周向92的另一方而向下侧倾斜45°的方向延伸。在从径向94(参照图7)的外侧观察时,第一弹性部41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弹性部42的倾斜角度之差成为90°。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倾斜角度之差并不限于此,但优选为60°以上。
第一弹性部41的上端部固定于分散工作台22的安装部27a、27b、27c。从与该分散工作台22连结的连结部朝着周向92的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一弹性部41的下端部固定于连结构件50的立起部52的上端部。第二弹性部42的上端部固定于配重36的安装部38a、38b、38c。从与该配重36连结的连结部朝着周向92的另一方向而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弹性部42的下端部固定于连结构件50的水平部51中的与立起部5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由此,第一弹性部41的下端部与第二弹性部42的下端部通过连结构件50沿上下方向以及周向92紧凑地连结。另外,第一弹性部41与第二弹性部42沿上下方向以及周向92重叠地配置,从而实现在这些方向上的进一步小型化。
与图15所示的比较例相比而进一步说明。在图15所示的比较例中,第一弹性部241及第二弹性部242以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倾斜角度配置。和上端部与配重36连结且下端部与连结构件50连结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弹性部42不同,比较例的第二弹性部242在上端部与连结构件250连结,在下端部与配重236连结。也就是说,在比较例中,从分散工作台222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一弹性部241的下端部与从配重236向斜上方延伸的第二弹性部242的上端部经由连结构件250进行连结。在这样的连结构造中,需要增大分散工作台222与配重236的上下方向的间隔,作为整体而导致在上下方向上成为大型化。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下端部彼此连结,因此能够如上述那样作为整体而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紧凑的配置。
(分散供给装置的动作)
参照图7~图9,并说明分散供给装置20的动作。
图7是示出分散供给装置20的分散工作台22及多个弹性部组40a、40b、40c等的配置的俯视图。在图7中,仅图示主要构件,省略了其它构件的图示。图8是用于说明激振机构30的示意性地侧视图。在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仅图示了一个弹性部组40以及与其对应的一个连结构件50。图9是示出由振动源32、33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与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合成振动的振幅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任意的弹性部组40a、40b、40c均由同样的连结构造来连结分散工作台22与配重36,因此将第一弹性部41和/或第二弹性部42的振动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机构在任意的弹性部组40a、40b、40c中均为共用。
参照图8,并以一个弹性部组40为例而说明将第一弹性部41和/或第二弹性部42的振动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机构。
第一弹性部41与第二弹性部42以串联的方式连结。因而,即便仅使第一弹性部41或者第二弹性部42的一方共振,也能够将该振动向分散工作台22施加,若使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两方共振,则也能够将它们的合成振动向分散工作台22施加。
第一弹性部41朝着周向92的一方而向上方倾斜地与分散工作台22连结。第二弹性部42朝着周向92的相同方向而向下方倾斜,经由连结构件50以及第一弹性部41而与分散工作台22连结。
当从第一电流供给电路71向第一振动源32供给交流电流时,第一振动源32的可动铁心32c的上下方向的振动经由分散工作台22的工作台基底部26向第一弹性部41的上端部传递。若该振动的振动频率为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或者接近该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的振动频率,则第一弹性部41发生共振。由此,第一弹性部41的上端部以下端部为支点而向与第一弹性部41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倾斜方向81摆动,该倾斜方向81的振动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
当从第二电流供给电路72向第二振动源33供给交流电流时,第二振动源33的可动铁心33c的上下方向的振动经由连结基底部49以及连结构件50向第二弹性部42的下端部传递。若该振动的振动频率为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或接近该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的振动频率,则第二弹性部42发生共振。由此,第二弹性部42的下端部以上端部为支点而向与第二弹性部42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倾斜方向82摆动,该倾斜方向82的振动经由连结构件50以及第一弹性部41而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
此外,第二弹性部42也能够通过第一振动源32的振动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共振。也就是说,当由第一振动源32产生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或者接近该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时,该振动从可动铁心32c经由工作台基底部26、第一弹性部41以及连结构件50而向第二弹性部42的下端部传递,第二弹性部42与上述同样地发生共振。
在仅第一弹性部41发生共振的情况下,在分散工作台22上,在与弹性部组40连结的周向位置处,施加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周向92倾斜的方向的振动,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向斜上方跳起。由此,将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沿周向92的第一方向D1输送。另一方面,在仅第二弹性部42发生共振的情况下,在分散工作台22上,在与弹性部组40连结的周向位置处,施加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周向92的相反一侧倾斜的方向的振动,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向与仅第一弹性部41发生共振的情况相反的一侧的斜上方跳起。由此,将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沿周向92上的与第一方向D1相反一侧的第二方向D2输送。
在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两方发生共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由振动源32、33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以及相位,能够将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合成振动控制为各种形式。由此,例如,能够使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在没有沿周向92位移的情况下朝上方跳起、在描绘椭圆那样的轨道上移动、或者沿周向92往复。
参照图9,并针对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及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充分大于腿部39的螺旋弹簧的固有振动频率f0且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大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说明由振动源32、33产生的振动的理想振动频率的一个例子。
如图9所示,当产生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中的任一者相等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时,第一弹性部41或者第二弹性部42发生共振,因此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振动的振幅成为峰值。在上述峰值周边的振动频率中,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振动的振幅急剧变小,但示出振幅的下降的斜度存在与峰值的低振动频率侧相比而高振动频率侧的斜度变得平缓的趋势。因此,由振动源32、33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中,与比峰值向低振动频率侧偏移的情况相比,在向高振动频率侧偏移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大振幅的合成振动。因而,在使第一弹性部41单独共振的情况下,若考虑到振动频率的误差,则优选如图9的附图标记G1所示那样利用第一振动源32来产生比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稍大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同样,在使第二弹性部42单独共振的情况下,优选如图9的附图标记G2所示那样,利用第二振动源33或者第一振动源32来产生比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稍大的振动频率的振动。
在使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两方以共用的振动频率进行共振的情况下,如图9的附图标记G3所示那样,以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之间的振动频率产生振动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仅驱动第一振动源32,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振动频率来驱动第一振动源32以及第二振动源33的两方。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振动源的振动频率调整为接近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能够增大第一弹性部41的振动的振幅而增大物品朝向周向92的第一方向D1(参照图8)的进料量。相反,通过将振动源的振动频率调整为接近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能够增大第二弹性部42的振动的振幅而增大物品朝向周向92的第二方向D2(参照图8)的进料量。为了使第一弹性部41及第二弹性部42的两方能够以相同的振动频率进行共振,将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预先设定为彼此接近的值即可。相反,在始终使第一弹性部41或者第二弹性部42的一方单独共振的情况下,将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预先设定为两者之差成为足够值(例如10Hz以上)即可。
另外,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振动频率来驱动第一振动源32与第二振动源3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独立地调整第一弹性部41的振动的振幅与第二弹性部42的振动的振幅。由此,能够更细致地调整向分散工作台22传递的合成振动的方向以及振幅,能够通过上述那样的各种形式来移动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
如图7所示,多个弹性部组40a、40b、40c沿周向92排列而配置,在周向92的彼此不同的位置与分散工作台22连结。通过将多个弹性部组40a、40b、40c设置为沿周向92分散,从分散工作台22向各弹性部组40a、40b、40c施加的负载被分散。因此,能够提高各第一弹性部41a、41b、41c以及各第二弹性部42a、42b、42c的耐老化性。
在各弹性部组40a、40b、40c中,第一弹性部41a、41b、41c与第二弹性部42a、42b、42c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一直线上。此外,在图7中,为了便于理解,图示了第二弹性部42a、42b、42c的整体,但严格来说,第二弹性部42a、42b、42c的一端部配置为隐藏于第一弹性部41的下侧(参照图3及图4)。
多个弹性部组40a、40b、40c在俯视观察下以彼此不同且均与径向94不同的角度进行配置。由此,能够在周向92的多处,使彼此不同的方向的振动作用于分散工作台22。因此,能够将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在俯视观察下沿绕中心部23a的扭转方向输送。
在分散工作台22上的预定位置,从与该位置对应的弹性部组40a、40b、40c施加的振动所引起的物品的输送方向如上述那样为周向92的第一方向D1或者第二方向D2。另外,通过工作台主体23的倾斜面部23b的倾斜与重力,向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作用朝向径向94外侧而朝着向下侧倾斜的方向D3输送的力。因而,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实际上朝向径向94外侧而沿向下侧及周向92倾斜的两个方向D4、D5中的任一方向输送。
通过以适当地切换上述输送方向D4、D5以及进料量的方式驱动振动源32、33,能够将位于分散工作台22上的预定位置的物品朝向外周部的期望位置输送。因而,能够抑制从上方向分散工作台22的中心部23a及其周边部以落下的方式供给的物品在分散工作台22上的偏移,并且将其朝向分散工作台22的外周部的多处适当地供给。
(控制系统)
参照图10,并说明计量装置1的控制系统。
计量装置1的各种动作通过控制器100来控制。控制器100包括:控制多个放射供给器4的输送装置6、多个计量料斗10的门开闭装置62、以及分散供给装置20a、20b的第一电流供给电路71及第二电流供给电路72的各动作的控制部102;进行基于控制部102的控制所需要的各种计算的计算部104;以及存储基于控制部102的控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存储部106。
向控制器100输入来自检测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的偏移的偏移检测装置64、以及计测计量料斗10所保持的物品的重量的计量传感器12的各信号。偏移检测装置64例如可以是包括在分散工作台22的下表面安装的多个称重传感器的多点单体型的计量传感器,也可以从上方拍摄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的图像传感器。另外,也可以基于多个计量料斗10的计量传感器12的计量值而推测分散工作台22上的物品的偏移。
控制部102基于由计算部104计算出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06的信息、和/或各种输入信号,向输送装置6、门开闭装置62、第一电流供给电路71以及第二电流供给电路72输出控制信号。
为了获得尽可能接近设定重量的组合计量值,优选在计量料斗10中保持预定范围内的重量的物品。为了在全部的计量料斗10中保持预定范围内的重量的物品,控制部102控制分散供给装置20a、20b的第一电流供给电路71及第二电流供给电路72、以及放射供给器4的输送装置6的动作,控制物品朝向各计量料斗10的供给量。通过该控制,调整物品从分散供给装置20a、20b向各放射供给器4的供给量,并且调整各放射供给器4的物品的输送量,由此,向各计量料斗10供给适量的物品。为了进行该控制,计算部104在各个计量料斗10,基于由计量传感器12计测出的重量,计算物品向计量料斗10的供给量的目标值。
控制部102对分散供给装置20a、20b的控制基于由计算部104计算出的目标值与由偏移检测装置64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来进行。在该控制中,通过控制第一电流供给电路71以及第二电流供给电路72,从而控制第一振动源32和/或第二振动源33的驱动,由此,控制向分散工作台22施加的振动的形式。
例如,在分散工作台22上偏向周向92的一方侧存在物品的情况下,通过振动源32、33的振动频率和/或相位的控制而调整第一弹性部41或者第二弹性部42的振动的振幅以及相位,使得物品朝向周向92的另一方侧的进料量增大。由此,在分散工作台22上,能够使偏移周向92的一方侧的物品朝向另一方侧分散,并且将物品向分散工作台22的外周部输送。由此,能够使物品从分散工作台22向多个放射供给器4的供给量均匀化。
另外,例如,在向物品的保持量小于预定范围的计量料斗10增大物品供给量的情况下,通过振动源32、33的振动频率和/或相位的控制而调整第一弹性部41或者第二弹性部42的振动的振幅以及相位,使得物品在分散工作台22上从比较密集地存在物品的部分朝向朝着与对象的计量料斗10对应的放射供给器4的排出部进行移动。相反,在抑制朝向物品的保持量多于预定范围的计量料斗10的物品供给的情况下,调整为使在分散工作台22上比较密集地存在物品的部分的物品在从朝向与对象的计量料斗10对应的放射供给器4的排出部沿周向92偏离的位置处到达分散工作台22的外周部。由此,能够在各个放射供给器4调整物品从分散工作台22向放射供给器4的供给量。通过在这样的向放射供给器4的供给量控制中组合基于放射供给器4的输送的控制,能够调整各计量料斗10的物品的保持量。因而,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组合计量。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图14,并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计量装置1的整体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包括在俯视观察下呈圆形的分散工作台122的一个分散供给装置120搭载于计量装置1(参照图1以及图2)。分散供给装置120包括单一的分散工作台122。分散工作台122包括:具有大致圆锥形的上表面的工作台主体123、以及经由连结部128而支承工作台主体123的工作台基底部126。
工作台主体123的上表面包括:配置为大致水平的大致圆形的中心部123a、以及从该中心部123a朝着径向外侧而向斜下方扩展的倾斜面部123b。倾斜面部123b的外周部在俯视观察下呈圆形,在全长范围内配置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中心部123a以及倾斜面部123b例如由平面构成,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倾斜面部123b设置凹凸。例如,也可以将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部设于倾斜面部123b,利用这些肋部将倾斜面部123b上的物品朝向各放射供给器4(参照图1及图2)引导。
工作台基底部126经由连结部128而与工作台主体123一体化。当向工作台基底部126施加振动时,工作台主体123与工作台基底部126一起一体地振动。在工作台基底部126的外周部的周向192的多处设有供后述的第一弹性部141(141a、141b、141c)的一端部安装的安装部127a、127b、127c。上述多个安装部127a、127b、127c配置为与中心部123a相距的距离和高度彼此相等。
分散供给装置120包括向分散工作台122施加振动的激振机构130。激振机构130包括:具有第一弹性部141(141a、141b、141c)和第二弹性部142(142a、142b、142c)的多个弹性部组140(140a、140b、140c)、经由该弹性部组140(140a、140b、140c)与分散工作台122连结的配重136、以及经由弹性部组140(140a、140b、140c)而使分散工作台122振动的振动源132。
配重136配置在分散工作台122的工作台基底部126的下方。在配重136的外周部的周向192的多处设有供第二弹性部142(142a、142b、142c)的一端部安装的安装部138a、138b、138c。安装部138a、138b、138c从配重136向上方突出。这些安装部138a、138b、138c的上端配置在与分散工作台122的安装部127a、127b、127c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在配重136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37(参照图13)。
配重136经由从配重136向下方突出的多个腿部139而设置在框架16(参照图1)上。腿部139包括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的螺旋弹簧,利用该螺旋弹簧来吸收配重136的振动。由此,从分散供给装置120向框架16的振动传递得到抑制。
分散供给装置120包括配置为从径向194(参照图14)外侧包围配重136的连结框架149。连结框架149的平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在连结框架149的各顶点部,第一连结部151与第二连结部152沿周向192排列设置。第一连结部151及第二连结部152设于各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多个第一连结部151及多个第二连结部152经由共用的连结框架149而一体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仅设有一个振动源132。但是,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多个振动源设于分散供给装置120。振动源132包括:安装于配重136的电磁线圈132a及固定铁心132b、和安装于分散工作台122的工作台基底部126的可动铁心132c。电磁线圈132a以及固定铁心132b收容于配重136的贯通孔137(参照图13)。
当从电流供给电路(未图示)向振动源132的电磁线圈132a供给交流电流时,产生振动磁场,可动铁心132c沿上下方向振动。
多个弹性部组140(140a、140b、140c)配置在周向192的不同位置(参照图1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三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在俯视观察下隔开120°的角度间隔而配置,但弹性部组的个数不限于此。
多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并联地设置在分散工作台122与配重136之间。在各弹性部组140(140a、140b、140c)中,第一弹性部141(141a、141b、141c)与第二弹性部142(142a、142b、142c)经由第一连结部151及第二连结部152串联地连结。
第一弹性部14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部41相同的构件,具有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第二弹性部142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弹性部42相同的构件,具有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
第一弹性部141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部41相同,第二弹性部142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弹性部42相同。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141与第二弹性部142也配置为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第一弹性部141的上端部固定于分散工作台122的安装部127a、127b、127c。第二弹性部142的上端部固定于配重136的安装部138a、138b、138c。第一弹性部141的上端部与第二弹性部142的上端部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从与分散工作台122连结的连结部朝着周向192的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一弹性部141的下端部固定于第一连结部151。从与配重136连结的连结部朝着周向192的另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弹性部142的下端部固定于第二连结部152。第一弹性部141的下端部与第二弹性部142的下端部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这样,第一弹性部141的大致整体与第二弹性部142的大致整体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因而,能够使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弹性部141以及第二弹性部142在上下方向上紧凑地连结。
任意的弹性部组140a、140b、140c均以同样的连结构造与分散工作台122和配重136连结,因此将第一弹性部141和/或第二弹性部142的振动向分散工作台122传递的机构在任意的弹性部组140a、140b、140c中共用。
由于如上述那样将第一弹性部141与第二弹性部142以串联的方式连结,因此能够仅使第一弹性部141或者第二弹性部142的一方发生共振,将其振动向分散工作台122施加,也能够使第一弹性部141以及第二弹性部142的两方发生共振,将它们的合成振动向分散工作台122施加。
第一弹性部141朝着周向192的一方而向上方倾斜而与分散工作台122连结。第二弹性部142朝着周向192的相同方向而向下方倾斜,经由第二连结部152、第一连结部151以及第一弹性部141与分散工作台122连结。
当向振动源132供给交流电流时,振动源132的可动铁心132c的上下方向的振动经由分散工作台122的工作台基底部126而向第一弹性部141的上端部传递。另外,该振动也进一步经由第一弹性部141、第一连结部151以及第二连结部152而向第二弹性部142的下端部传递。
若该振动的振动频率为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或者接近第一固有振动频率f1的振动频率,则第一弹性部141发生共振。由此,第一弹性部141的上端部以下端部为支点而向与第一弹性部141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倾斜方向181(参照图11)摆动,该倾斜方向181的振动向分散工作台122传递。
另一方面,若该振动的振动频率为第二固有振动频率f2或者接近振动频率,则第二弹性部142发生共振。由此,第二弹性部142的下端部以上端部为支点而向与第二弹性部142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倾斜方向182(参照图11)摆动,该倾斜方向182的振动经由第一连结部151、第二连结部152以及第一弹性部141而向分散工作台122传递。
在仅使第一弹性部141发生共振的情况下,在分散工作台122中的与弹性部组140连结的周向位置处,施加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周向192倾斜的方向181(参照图11)的振动,由此将分散工作台122上的物品沿周向192的第一方向E1输送。另一方面,在仅使第二弹性部142发生共振的情况下,在分散工作台122的与弹性部组140连结的周向位置处,施加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周向192的相反侧倾斜的方向182(参照图11)的振动,由此将分散工作台122上的物品沿周向192上的与第一方向E1相反一侧的第二方向E2输送。
在第一弹性部141以及第二弹性部142的两方发生共振的情况下,控制由振动源132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以及相位,由此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向分散工作台122传递的合成振动控制为各种形式。
图14是示出分散供给装置120的分散工作台122以及多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等的配置的俯视图。在图14中,仅图示出主要构件,省略了其它的构件的图示。
如图14所示,多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沿周向192排列配置,在周向192的彼此不同的位置与分散工作台122连结。通过将多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沿周向192分散设置,从分散工作台122向各弹性部组140a、140b、140c施加的负载被分散。因此,能够提高各第一弹性部141a、141b、141c以及各第二弹性部142a、142b、142c的耐老化性。
多个弹性部组140a、140b、140c以在俯视观察下彼此不同且任一者与径向194不同的角度进行配置。由此,能够在周向192的多处使彼此不同的方向上的振动向分散工作台122作用。因此,能够将分散工作台122上的物品在俯视观察下沿绕中心部123a的扭转方向输送。
在分散工作台122上的预定位置处,从与该位置对应的弹性部组140a、140b、140c施加的振动所引起的物品的输送方向如上述那样为周向192的第一方向E1或者第二方向E2。另外,通过工作台主体123的倾斜面部123b的倾斜与重力,向分散工作台122上的物品作用朝向径向194外侧而朝着向下侧倾斜的方向E3输送的力。因而,分散工作台122上的物品实际上在朝向径向194外侧而向下侧且沿周向192倾斜的两个方向E4、E5中的任一方向上输送。
通过以适当地切换上述输送方向E4、E5以及进料量的方式驱动振动源132,能够将位于分散工作台122上的预定位置的物品朝向外周部的期望位置输送。因而,能够抑制从上方向分散工作台122的中心部123a及其周边部以落下的方式供给的物品在分散工作台122上的偏移,并且将其朝向分散工作台122的外周部的多处适当地供给。
像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散供给装置120通过由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因而,通过将振动源132的驱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控制,能够控制向分散工作台122施加的振动的形式,由此,抑制分散工作台122上的物品的偏移,并且向各计量料斗10供给适量的物品,能够提高组合计量的精度。
以上,举出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用了在俯视观察下呈圆形以及在俯视观察下呈半圆形的分散工作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分散工作台的平面形状只要是以铅垂方向为中心的沿周向连续的形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将圆沿周向分割为三个以上的形状、或者多边形。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各弹性部组由两个弹性部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方向与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三个以上的弹性部来构成弹性部组。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一个或者两个振动源的分散供给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振动源。另外,振动源的结构不限于包括电磁线圈与可动铁心,例如也可以使用由压电元件构成的振动源。
符号说明
1、组合计量装置;2、分散供给部;3、输送部;4、放射供给器;5、槽;6、输送装置;8、池料斗;10、计量料斗;12、计量传感器;14、收集槽;16、框架;20、分散供给装置;22、分散工作台;23、工作台主体;23a、中心部;23b、倾斜面部;24、分隔壁部;26、工作台基底部;28、连结部;30、激振机构;32、第一振动源;32a、电磁线圈;32b、固定铁心;32c、可动铁心;33、第二振动源;33a、电磁线圈;33b、固定铁心;33c、可动铁心;36、配重;39、腿部;40a、40b、40c、弹性部组;41a、41b、41c、第一弹性部;42a、42b、42c、第二弹性部;49、连结基底部;50a、50b、50c、连结构件;51、水平部;52、立起部;62、门开闭装置;64、偏移检测装置;71、第一电流供给电路(驱动部);72、第二电流供给电路(驱动部);100、控制器;102、控制部;104、计算部;106、存储部;120、分散供给装置;122、分散工作台;123、工作台主体;123a、中心部;123b、倾斜面部;126、工作台基底部;128、连结部;130、激振机构;132、振动源;132a、电磁线圈;132b、固定铁心;132c、可动铁心;136、配重;139、腿部;140a、140b、140c、弹性部组;141a、141b、141c、第一弹性部;142a、142b、142c、第二弹性部;149、连结基底部;150a、150b、150c、连结部组;151、第一连结部;152、第二连结部

Claims (13)

1.一种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分散工作台,接收从上方供给的物品,并向外周部的多处供给该物品;
第一弹性部,与所述分散工作台倾斜地连结,并具有第一固有振动频率;
第二弹性部,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不同的方向上与所述分散工作台倾斜地连结,并具有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第二固有振动频率;
振动源,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而使所述分散工作台发生振动;以及
控制部,通过使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周向的所述物品的输送方向发生改变而使所述物品分散,
所述第一弹性部配置为相对于铅垂方向而倾斜,
所述第二弹性部配置为相对于铅垂方向而向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不同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多个具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性部组,
多个所述弹性部组在周向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工作台包括在俯视观察下呈圆形或圆弧状的外周部,
多个所述弹性部组在俯视观察下以不同的角度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源设置有多个,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以使多个所述振动源各自的振动频率不同的方式驱动多个所述振动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而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的配重,
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在所述分散工作台与所述配重之间串联连结,
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上端部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
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上端部与所述配重连结,
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下端部彼此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连结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连结构件,
所述连结构件包括水平配置的水平部以及从该水平部立起的立起部,
所述第一弹性部从与所述分散工作台连结的连结部朝着所述周向的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并在下端部处与所述立起部连结,
所述第二弹性部从与所述配重连结的连结部朝着所述周向的另一方而向斜下方延伸,并在下端部处与所述水平部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
偏移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
偏移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供给装置包括:
偏移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10.一种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
多个计量料斗,配置为沿周向排列于所述分散工作台的周围,并保持从所述分散工作台供给的物品;
计量单元,计测所述计量料斗所保持的物品的重量;
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计量单元计测出的重量,计算向所述计量料斗供给物品的供给量的目标值;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目标值,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计量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分散工作台上的物品的偏移的偏移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目标值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12.一种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供给装置;
多个计量料斗,配置为沿周向排列于所述分散工作台的周围,并保持从所述分散工作台供给的物品;
计量单元,计测所述计量料斗所保持的物品的重量;
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计量单元计测出的重量,计算向所述计量料斗供给物品的供给量的目标值;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目标值,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目标值与由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物品的偏移,控制由所述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
CN201580014379.4A 2014-03-18 2015-02-17 分散供给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Active CN106104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4521 2014-03-18
JP2014054521A JP6255286B2 (ja) 2014-03-18 2014-03-18 分散供給装置及び組合せ計量装置
PCT/JP2015/054330 WO2015141358A1 (ja) 2014-03-18 2015-02-17 分散供給装置及び組合せ計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227A CN106104227A (zh) 2016-11-09
CN106104227B true CN106104227B (zh) 2020-05-05

Family

ID=5414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4379.4A Active CN106104227B (zh) 2014-03-18 2015-02-17 分散供给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6802B2 (zh)
EP (1) EP3121569B1 (zh)
JP (1) JP6255286B2 (zh)
CN (1) CN106104227B (zh)
BR (1) BR112016021319B1 (zh)
MX (1) MX356752B (zh)
WO (1) WO2015141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592B (zh) * 2015-03-31 2020-07-24 大和制衡株式会社 组合计量装置
CN106404154B (zh) * 2016-11-23 2022-09-20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光纤声波探测系统
CN107352227B (zh) * 2017-07-13 2019-09-10 常州工学院 一种消除送料死点的电磁振动送料器
US10723492B2 (en) * 2017-09-21 2020-07-28 Yamato Corporation Depositor apparatus
JP6993680B2 (ja) * 2017-11-29 2022-01-13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ホッパ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組合せ計量装置
JP7328539B2 (ja) * 2019-11-18 2023-08-17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振動搬送装置
DE102020106350B4 (de) * 2020-03-09 2021-09-16 IMA-TEC GmbH Fördergerä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07A (zh) * 1995-03-31 1996-11-06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装置
CN102530495A (zh) * 2010-09-29 2012-07-04 Ntn株式会社 振动式零部件输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5292A (en) * 1974-09-16 1975-10-28 Fmc Corp Vibratory feeder with natural frequency adjustment
US3964600A (en) * 1974-10-17 1976-06-22 Fmc Corporation Natural frequency adjustment for vibratory feeder
US4490654A (en) * 1983-06-10 1984-12-25 The Arthur G. Russell Company, Incorporated Control circuit for vibratory devices
US4534428A (en) * 1983-08-11 1985-08-13 Package Machinery Co. Vibratory feeder control for a weighing system
US4708215A (en) * 1984-08-08 1987-11-24 Ishida Scales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Automatic weighing system
DE3713980A1 (de) * 1987-04-25 1988-11-03 Schwabe Gmbh Schwingfoerderer
US4813532A (en) * 1988-01-15 1989-03-21 Allen Fruit Co., Inc. Natural frequency vibratory conveyor
US5172512A (en) * 1991-08-19 1992-12-22 Sterling Drug, Inc. Trap for catching mice and rats
JP3112331B2 (ja) * 1992-03-11 2000-11-27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秤における分散フィーダの制御装置
JP3305816B2 (ja) 1992-06-26 2002-07-24 株式会社イシダ 組合せ計量装置
DE69313198T2 (de) 1992-06-26 1998-01-02 Ishida Scale Mfg Co Ltd Teilmengenwaage mit besonderer Zufuhrsteuerung
EP0629568B1 (en) * 1993-06-16 1997-12-10 Yk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rive of self-excited vibrating parts feeder
US5409101A (en) * 1994-02-03 1995-04-25 Allen Fruit Co., Inc. Variably-controlled vibratory conveyor
JP4041857B2 (ja) * 1997-10-17 2008-02-06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楕円振動装置
JP4190800B2 (ja) * 2002-05-10 2008-12-03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分散供給装置
JP5025946B2 (ja) * 2005-11-29 2012-09-12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物品供給装置
WO2009078273A1 (ja) * 2007-12-14 2009-06-25 Ishida Co., Ltd. 振動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07A (zh) * 1995-03-31 1996-11-06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装置
CN102530495A (zh) * 2010-09-29 2012-07-04 Ntn株式会社 振动式零部件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227A (zh) 2016-11-09
EP3121569B1 (en) 2023-05-24
MX2016012040A (es) 2017-04-13
EP3121569A1 (en) 2017-01-25
JP2015175814A (ja) 2015-10-05
MX356752B (es) 2018-06-12
US20170082481A1 (en) 2017-03-23
WO2015141358A1 (ja) 2015-09-24
US10006802B2 (en) 2018-06-26
BR112016021319A2 (zh) 2017-08-15
EP3121569A4 (en) 2017-09-27
JP6255286B2 (ja) 2017-12-27
BR112016021319B1 (pt)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4227B (zh) 分散供给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CN106687779B (zh) 分散供给装置以及组合计量装置
US8770389B2 (en) Vibrator
CN104648912B (zh) 直进式送料器
US11198563B2 (en) Vibratory conveyor
JP5606036B2 (ja) 振動フィーダの制御方法及び振動フィーダ装置と組合せ秤
JP5825637B2 (ja) 供給装置
JP6005400B2 (ja) 振動搬送装置、組合せ秤及び振動搬送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11256023A (ja) 直進フィーダ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合せ秤
US7350640B2 (en) Vibratory conveyor
JP2015137874A (ja) 自動計量装置
JP6454185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CN107407592B (zh) 组合计量装置
RU90194U1 (ru) Дозатор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JP3694307B2 (ja) 搬送装置
JP2533200Y2 (ja) 分散供給装置
JP2015006956A (ja) 供給装置
RU76899U1 (ru)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конвейер
RU93076U1 (ru)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конвейер
US201302681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bration Trans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