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6971A - 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6971A
CN106096971A CN201610254076.6A CN201610254076A CN106096971A CN 106096971 A CN106096971 A CN 106096971A CN 201610254076 A CN201610254076 A CN 201610254076A CN 106096971 A CN106096971 A CN 106096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picture
text
printing
pho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40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6971B (zh
Inventor
孔小威
蔡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 a picture of (Hain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Asian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369442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609697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Asian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filed Critical Hainan Asian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Publication of CN10609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6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6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6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297Forms or constructions including a machine-readable marking, e.g. a bar c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14Security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B42D25/405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80Recognising image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unique random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22Characte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writing
    • G06V30/224Characte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writing of printed characters having additional code marks or containing code mark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95Pattern authentication; Markers therefor; Forgery de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它使产品编码和/或图文的墨沿随机产生微小锯齿并将锯齿放大拍照,再将拍摄采集到的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本发明具有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几乎无需增加设备投资、对现有印刷工艺的工序和成本影响较小,且能够在产品上实现有效的防伪功能,并能够避免电码等现行数码防伪技术“家贼难防”的问题。

Description

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墨沿(即油墨边沿)进行防伪的方法及其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它是一种促使编码和/或图文等(油)墨(边)沿产生随机微变形,从而形成个性化锯齿边等难以复制的随机墨沿特征的防伪方法与鉴别系统。
背景技术
防伪行业国际公认的防伪技术三要素为:1、难以伪造、2、易于识别、3、长期有效。几百年来,成千上万的防伪技术工作者围绕着这三要素,研究开发、生产推广了无数种防伪技术产品。难以伪造、易于识别、长期有效等三要素,已经成为防伪行业国际公认的防伪技术产品优劣的检验标准。
中国实用新型(CN202563817U)授权了一种“动态彩码防伪标识”,它将10-21位防伪数码阿拉伯字符设计成随机变化的彩色字符,以期增加复制造假难度。查询验证时,数据完全相符,且每个字符的颜色也与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记录备案的字符特征颜色相符,才能认定标识为真。
中国实用新型(CN2476070Y)授权了一种“密码图形防伪标识物”,它在防伪标识上加印了一些随机图形,以期增加复制造假难度。查询验证时,数据完全相符,且每个图形也与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记录备案的特征图形相符,才能认定标识为真。
《中国青年报》2009年6月4日在《经济特刊》发表整版文章——全国性电码防伪推广行动无声落幕。文中指出了电码防伪的四大漏洞,其漏洞之三为盗码批量造假:“获取密码的手法可以是多种的,例如,不能排除造假集团以金钱收买内部工作人员,获取电码造假的可能,或者雇佣黑客高手从互联网上闯入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拷贝大量防伪数据(防伪特征信息)进而大肆伪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数码防伪是以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的绝对安全为前提的,一旦数据泄密,防伪系统工程将全线崩溃。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公司管理环节的疏忽、高科技透视仪器扫瞄获取密码等等,也是可能的方法之一”。综上所述,现行电码防伪技术的漏洞之三是家贼难防,内部工作人员只要拷贝盗取到数据库中备案的防伪特征信息,卖给造假者就能轻易批量造假,并且鉴别不出真伪。
综上所述,现行电码等数码防伪技术具有一个共同的漏洞——家贼难防。这是因为,现行电码防伪标识物上的防伪特征随机数码、字符颜色、随机图形等防伪特征信息,是事先在电脑中生成的打印文件,经数码印刷机打印输出而成的油墨分布特征。这样一来,内部工作人员或网络黑客、只要拷贝窃取到随机数码、字符颜色、随机图形等原始防伪特征信息,就可用数码印刷机打印输出同样的油墨分布特征。
换言之,现行电码防伪标识的防伪特征完全来源于事先设计的原始防伪特征信息、是原始防伪特征信息的打印输出结论,只要拷贝窃取到原始防伪特征信息即可复制伪造。而为了印刷生产、为了查询验证真假,随机数码、字符颜色、随机图形等特征的原始防伪特征信息,必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经手,必然需要完整地存储在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这样一来,内部工作人员或黑客必然有机会拷贝盗取到原始防伪特征信息,因此,现行电码防伪技术漏洞之三“家贼难防”的漏洞,就难以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克服现有防伪技术可通过盗取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造假的缺陷,简单易行地堵住“家贼难防”的现行防伪技术漏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墨沿防伪方法,包括:
①在欲防伪的承印物(2)上印刷一种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包括预设的编码(4)和/或图文(5);
②所述锯齿边(6)上的一些(无须全部)单个锯齿尺寸处于一预定规格区间【以使锯齿边(6)在肉眼观察下墨沿整齐(即肉眼看不见微小的锯齿)】,且在按照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的放大拍摄后、能够被用户肉眼从所拍摄的照片上观察到锯齿边(6)上的一些单个锯齿;
③所述一些(无须全部)单个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高度为0.3毫米(宽度W最好为0.03~1毫米),下限高度为0.03毫米(宽度W最好为0.03~1毫米);
④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拍摄)采集所述锯齿边(6)上的锯齿特征信息,将所采集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应所述编码(4)信息保存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或者,将所生成的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电子文件(13)作为锯齿特征信息、保存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⑤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来的待鉴别承印物(2)上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和/或待检锯齿特征信息;在数据库服务器端或拍照手机端、将所述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与对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别,并将【关于承印物(2)真假的】鉴别结论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屏幕上;
或者
用户用接入互联网的电脑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网站,键入编码(4)、浏览(即调阅)对应的锯齿特征照片(8),放大观察(用拍照手机放大观察或用放大镜放大观察或用其他放大工具)待检锯齿特征是否与所浏览的锯齿特征照片(8)相符,从而鉴别承印物(2)的真假(即人工自我观察比对判别真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包括: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承印物(2)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及其与编码(4)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承印物(2)上印刷有一种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包括预设的编码(4)和/或图文(5),所述锯齿边(6)上的一些单个锯齿尺寸处于一预定规格区间,且在按照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的放大拍摄后、能够被用户肉眼从所拍摄照片上观察到,所述锯齿特征信息档案是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放大拍摄所述防伪部获得的锯齿特征信息;其中,所述一些单个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为高度小于等于0.3毫米、宽度最好小于等于1毫米,下限为高度大于等于0.03毫米、宽度最好小于等于1毫米;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来的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或/和锯齿特征信息档案;
鉴别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根据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进行防伪鉴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极难复制:编码(4)和/或图文(5)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油墨(3)印刷到承印物(2)上之后、再发生随机微变形所形成的墨沿个性化特征。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喷墨印刷等许多印刷工艺所喷印的编码(4)和/或图文(5),用放大镜来观察,其墨沿都不是平滑笔直的,其墨沿上总会产生一些因油墨扩散等原因造成的无规则锯齿。换言之,所述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印刷后油墨残缺或扩散或流延变形或刮擦而产生的,其个性化锯齿边(6)在印版(包括印刷稿)上是不存在的,是印后新增的墨沿个性化特征。即使“家贼”拷贝复制了真实的防伪码、也拷贝了防伪特征信息,即便是拷贝了个性化锯齿边(6)的高清照片,再次印刷造假时,其假冒产品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也将再次产生随机微变形,不同于数据库中的防伪特征信息。
本发明人做过如下实验:把最简单的数字“1”,用3号宋体字、用水性喷墨打印机在免施胶发票纸(扩散性很强的纸)上打印100次,然后用拍照手机作为放大镜观察,发现这100个“1”的墨沿上所具有的微小锯齿都不一样。换言之,用手机作为放大镜来观看,任何人都无法复制出第二个连微小锯齿都一模一样的“1”。综上所述,本发明首创性地将随机形成的个性化锯齿边(6)放大拍摄记录、用于防伪,具有极难复制伪造的特性,以另外一种更加简单易行的方法堵住了电码等现行数码防伪技术“家贼难防”的防伪技术漏洞。这一有益效果,完全满足了防伪三要素的第一要素——难以伪造。
2)易于识别:现行拍照手机中的二维码扫描软件,例如微信扫一扫、QQ扫一扫、我查查扫一扫、百度扫一扫、淘宝扫一扫等,均可调出编码(4)和/或图文(5)的锯齿特征照片(8),用户可借助拍照手机的放大镜功能,查看承印物(2)上墨沿的微小锯齿、鉴别真伪。这一有益效果,完全满足了防伪三要素的第二要素——易于识别。
3)公众下载为本发明开发的专用防伪鉴别APP后,就可用拍照手机扫描编码(4)和/或图文(5),自动验证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相符,届时将更加方便快捷地识别真伪。
4)实施极其容易:例如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4)若采用本发明防伪技术,则只需在用品检机品检验时,顺便保存下来药品电子监管码(4)及其个性化锯齿边(6)的放大(高清)照片,然后将照片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即可。换言之,本发明无需增加设备投资、不增加工序、不增加成本、不降低编码(4)和图文(5)印刷质量,但却赋予了采用药品电子监管码(4)等产品的防伪功能,堵住了电码等现行数码防伪技术“家贼难防”的漏洞。
5)放大识别极其容易、非常实用:公众可利用手机照相功能,采用微距模式拍摄一张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照片,然后再将照片放大、观察其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调取(浏览)的锯齿特征照片(8)相符来鉴别真伪,无需配备专用放大镜。换言之,能够看清本发明所述的个性化锯齿边(6)所需的放大镜,现行拍照手机里就有现成的,无需公众专门购置。换言之,采用本发明的产品,公众识别容易、技术非常实用。
6)本发明尤其具有创造性的是,单个锯齿的尺寸S:0.3mm(H)×0.3mm(W) ≥S≥0.03mm(H)×0.03mm(W)的技术参数选定。这一尺寸S的锯齿,是当今世界主流手机(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能够微距拍摄、放大察看清的最小(物体)尺寸,选定这一尺寸作为个性化锯齿边(6)的锯齿标准,满足了公众识别真伪的迫切需求。换言之,选定单个锯齿的尺寸:0.3mm(H) ≥S≥0.03mm(H)是保证公众能够使用拍照手机辨别产品真伪的技术保障。反之,如果单个锯齿的尺寸S <0.03mm(H) ,广大人民群众就很难使用拍照手机辨别产品真伪,就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正因为本发明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辨别真伪的条件,所以,本发明属于大众防伪(亦称公众防伪),而不是专家防伪。
7)长期有效:综上所述,本发明个性化锯齿边(6)由于极难复制(几乎无法复制)、易于识别,因此,它必然是一项长期有效的防伪技术。这一有益效果,完全满足了防伪三要素的第三要素——长期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B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行一个药品电子监管码(无锯齿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编码或图文(有锯齿边且有转移层)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编码或图文(有锯齿边)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二维码(有锯齿边)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二维码(局部有锯齿边)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电子监管码(局部有锯齿边)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渐变色的轮廓不清晰的锯齿边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转移有转移层的轮廓清晰的锯齿边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及其花边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二维码及其花边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及其文字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一种凹凸不平的承印面上印设的二维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预设的具有锯齿边的编码及图文的电子文件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电子文件被加设干扰条纹后的模拟照片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凸凹不平发承印面(药品铝塑泡罩)示意图。
图18为公众用自己的拍照手机从数据库调取的备案锯齿边照片(上方)与公众自己用拍照手机拍摄的待检锯齿边照片(下方)显示在同一手机屏幕上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包装物上的点阵喷码生产日期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生产日期)的两滴单个墨点放大示意图。
图21为图9中锯齿边线的多种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斑痕等质量缺陷(瑕疵)的二维码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二维码(中心设有多重回字图)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图文上设有二进制代码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印刷机、2-承印物、3-油墨、4-编码、5-图文、6-(个性化)锯齿边、7-转移层、8-锯齿特征照片、9-压辊、10-(冷或热)烫膜、11-强风、12-数码照相机、13-电子文件、14-干扰条纹、15-模拟照片、16-微损伤痕迹、17-药粒、18-待检照片、19-干燥灯、20-凹坑、21-网点或单个墨点、22-白痕(等瑕疵) 、23-代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墨沿防伪方法,首先,在欲防伪的承印物(2)上印刷一种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包括预设的编码(4)和/或图文(5),所述锯齿边(6)上的一些单个锯齿尺寸处于一预定规格区间,且在按照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的放大拍摄后能够被用户肉眼观察到锯齿边(6)上的单个锯齿。
然后,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采集所述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以及采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建立所述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档案并保存至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然后,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待鉴别承印物(2)上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或/和待检锯齿特征信息。
进而,根据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在数据库服务器端或下载到拍照手机端、依据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检锯齿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
所述一些单个锯齿(即一部分锯齿而不要求全部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为高度小于等于0.3毫米、宽度最好小于等于1毫米,下限为高度大于等于0.03毫米、宽度最好小于等于1毫米。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以查验真伪。例如,用户终端通过移动网络(3G/4G/LTE网络、WLAN网络)或者有线网络(如ADSL、本地局域网等方式),连接至上述数据库中,上传其通过用户终端(如拍照手机)放大拍摄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或/和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以进行防伪鉴别。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墨沿防伪方法,将产品编码及图文(5)墨沿的锯齿放大拍照,并将拍到的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到墨沿防伪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以用于后续与拍照手机获得的待检锯齿特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具有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且无需增加设备投资、对现有印刷工艺的工序和成本影响较小,且能够在产品上实现有效的防伪功能,并能够避免电码等数码防伪技术“家贼难防”的问题。同时,由于用户可以通过广泛使用的拍照手机、非常方便的获得待鉴别承印物(2)上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或/和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使得该鉴别方法具有很好的易用性和实用性,满足了普通大众用户的鉴别需求。
考虑到用户肉眼通常的观察能力,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一些单个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设置为高度小于等于0.3毫米、宽度为0.3-1毫米,下限设置为高度大于等于0.03毫米,宽度为0.03-1毫米。即使锯齿边(6)上还有一些更小的肉眼看不见的锯齿存在,它也不会影响鉴别结论。
总而言之,那些更小的肉眼看不见的锯齿可不作为鉴别真假的依据,那些更大的肉眼可见的锯齿,只要不影响美观和质量,也是允许存在的。
本发明实施例在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可以采用以下印刷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生成所需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在承印物(2)上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对构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未干油墨(3)进行挤压,如压辊(9)碾压或吹风或刮擦,以借助外力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产生随机扩散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2:提高油墨(3)的流平性和/或在印刷后将未干油墨(3)延时干燥(例如延时0.1-10秒再干燥),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这里所述的延时干燥,是指尽量延长印刷之后到干燥之前的一段时间(例如尽量拉长喷头到干燥灯之间的距离),使油墨(3)具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扩散开(渗开),从而产生较明显的微变形。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延时干燥、促使未干电子油墨(3)扩散变形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的印刷方式,是违背现行喷墨印刷工艺技术标准的。现行喷墨印刷工艺技术标准要求喷墨后立刻干燥,以防止未干电子油墨(3)扩散变形。因此,现行喷墨印刷工艺技术标准要求尽量缩短喷头到干燥灯之间的距离,要求该距离≤150mm。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喷头到干燥灯(19)之间的距离≥170mm(例如,距离设置为500mm或800mm等数值)才能产生普通像素手机镜头能够拍到的个性化锯齿边(6)。或者,自油墨(3)印出之时起到彻底干燥固化,期间所用干燥时长≥0.1秒(例如,设置为1秒或60秒或3小时或8小时等数值),这样,等待电子油墨(3)慢慢干燥,就可充分使其扩散渗开,从而产生符合要求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3:在承印物(2)上编码(4)和/或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一个扩散剂涂层,再将编码(4)和/或图文(5)印刷到扩散剂涂层上,促使未干油墨(3)加速扩散或收缩,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这里所述的扩散剂涂层,当其表面张力大于油墨(3)的表面张力时,具有正向扩散性,油墨(3)会向外扩散;当其表面张力小于油墨(3)的表面张力时,具有反向扩散性,油墨(3)会向内收缩。
印刷方式4:向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依靠承印面凸凹不平、粘附力不匀的特性,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产生随机残缺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这里,可以采用有版印刷机(1)或采用橡皮布转印数字印刷机(1),向承印面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以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5:在承印物(2)上喷印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将冷烫膜(10)覆贴到形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油墨(3)(即电子胶水)上并用压辊(9)压紧;干燥后再剥离所述冷烫膜(10),从而将冷烫膜(10)上的部分转移层(7)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这里,在采用上述印刷方式1或5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所述压辊(9)具有凸凹不平的表面,以形成更加明显的锯齿边(6)。
印刷方式6:通过热烫膜(10),将编码(4)和/或图文(5)烫印到(例如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7:生成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关于编码(4)或图文(5)的】电子文件(13),将所述电子文件(13)印刷输出至承印物(2)上、印出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
可取得是,采用该印刷方式7所印出的个性化锯齿边(6)上,众多单个锯齿排列成表示某种含义的(二进制)代码(23),例如表示防伪对象的商品代码、商品条码、用户企业代码等代码信息。
这里,在将所述电子文件(13)删除前,还可以针对所述电子文件加设有形成于所述防伪部上的干扰条纹,得到防伪部的模拟照片(15),作为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
印刷方式8:所述承印物(2)为铝塑泡罩包装物时,向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喷印编码(4),对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进行热压封装,使所述图文(5)形成随机损伤,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这里,在所述承印物(2)为铝塑泡罩等包装物时,所述防伪特征信息为铝塑泡罩上编码(4)和/或图文(5)的微损伤痕迹(16)信息。
印刷方式9:采用喷码机(1)将一个或多个墨点(21)喷射到所述承印物(2)上、使墨点(21)溅开变形,并用所喷墨点(21)排列成编码(4),从而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以上印刷方式中,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进一步采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电子油墨(3)在承印物(2)上喷墨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转移层(7)上方进一步覆盖一透明的消光保护层。
印刷方式10:在印刷后将未干油墨(3)延时0.01-10秒干燥(即等待0.01-10秒后再进行干燥固化),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1:在油墨(3)中添加0.5%-5%的慢干剂, 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所述慢干剂是一种可以抑制和减缓油墨的干燥速度的化学品,它能够防止油墨在印版或者网纹辊上发生干燥,减少堵版和糊版等印刷故障。
印刷方式12:在承印物(2)上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并向承印物(2)及未干油墨(3)上覆上薄膜 ,先碾压薄膜、然后再将油墨干燥,使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被压延而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3:选用施胶度在0.25-0.75毫米的轻施胶纸或不施胶纸(如吸墨纸)作为承应物(2),在其上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绘图纸、打字纸是施胶度在0.25-0.75毫米的轻施胶纸;而新闻纸、卷烟纸、滤纸、吸墨纸等则是不施胶纸,没有施胶度。以上13种印刷方式仅为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的印刷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考虑到数据库的存储容量以及锯齿特征照片(8)的清晰程度,如果拍摄放大倍率n(即所述的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太小,则当用户在其终端(如拍照手机)上很难看清个性化锯齿边(6);而如果拍摄放大倍率n太大,则浪费数据库存储空间、也浪费手机数据流量,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发明人通过研究常见用户终端的显示情况后发现,拍摄放大倍率n(预设放大拍摄倍率),以所拍摄取得的锯齿特征照片(8),下载到屏幕≥4英寸、屏幕分辨率≥1136×640像素的拍照手机(例如苹果5s)上显示时,能够看清实物尺寸S在上述规格区间内的一些单个锯齿为设定标准、较为适宜。进一步研究显示:在这一标准拍摄放大倍率n下、所拍摄取得的锯齿特征照片(8),由于拍摄放大倍率n还不够大,因此,下载到屏幕≥4英寸、屏幕分辨率≥1136×640像素的拍照手机上显示时,尚不能看清纸张类承印物(2)上的纸浆纤维,还不能依据纸上纸浆纤维的分布特征来鉴别真伪。
在建立所述防伪数据库之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该防伪数据库中保存的锯齿特征照片(8)进行防伪鉴别,此时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和/或待检照片(18)等待检锯齿特征信息。这里,待检照片(18)里记录有待检锯齿特征信息,该待检照片(18)是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终端(如拍照手机)、采用物距小于290mm的微距拍摄方式拍摄采集的;根据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防伪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等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依据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检照片(18)等待检锯齿特征信息进行鉴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鉴别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对待检验的对象进行防伪检验:
鉴别方式1:用拍照手机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依据编码(4)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再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作为放大镜,将手机镜头置于距离编码(4)或/和图文(5)小于290mm的位置、放大观察承印物(2)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与否,用肉眼观察做出真假判断。这里,放大观察既可以是用手机的拍照摄像头直接放大观察承印物(2)上的锯齿边(6),也可以是按照上述方式拍照后,放大照片观察承印物(2)照片上的锯齿边(6)。
鉴别方式2: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或/和图文(5),以获取编码(4)信息和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再依据拍摄获取的编码(4)信息从所述数据库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一并显示到手机屏幕上;然后,以肉眼观察待检照片(18)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鉴别方式3:先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或/和图文(5),以获取编码(4)和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然后再将待检照片(18)上传至所述防伪网络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如果编码(4)相符,则反馈初步鉴定结论信息和最终鉴定结论的链接到用户拍照手机上;在最终鉴定结论的链接被用户点开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所述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进行精确分析鉴定,做出最终鉴定结论,以等待用户点开链接、获取最终结论;如果编码(4)不相符,则反馈鉴定结论为假冒产品的信息到用户的拍照手机上。
鉴别方式4: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辅助防伪认证信息进行辅助防伪认证,具体的:
在采集上述锯齿特征照片(8)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所具有的一些(微小)斑痕等质量缺陷(例如灰尘/斑点/白痕/断笔/拉丝/拖尾/糊版等瑕疵)作为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将所述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和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一起、与所述编码(4)信息对应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在进行防伪鉴别时,将待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和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一起、与所述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和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别。
鉴别方式5: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采用物距小于290mm的微距拍摄方式、放大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将拍摄取得的锯齿边(6)上的待检锯齿特征信息及其编码(4)信息一并上传至所述数据库中,由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将之与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定,反馈鉴定结论到拍照手机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5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所述冷烫膜(10)上的转移层(7)具有随机分布特征信息,所述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包括以下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模压有激光图文;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印设有多彩图文;以及,所述转移层(7)里预先随机掺杂有细微粉末。此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上述随机分布特征信息作为辅助防伪认证信息辅助防伪认证。具体的:
在采集上述锯齿特征照片(8)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转移层(7)所具有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数据库,并建立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与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档案并保存至数据库;
在进行防伪鉴别时,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并基于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进行防伪鉴别。
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在防伪部中增加相关的辅助防伪认证信息,例如,进一步采用掺杂有细微粉末的油墨在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承印物(2)上设置一些随机分布的细微粉末;所述细微粉末的宽度为0.01~0.05mm、长度为0.2~0.6mm;然后,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中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档案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所述细微粉末最好是宽度0.01~0.05mm、长度0.2~0.6mm的(1-3D静电植绒用)绒毛。这样,在进行防伪鉴别时,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并基于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对待检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
这里,基于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对待检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具体可以是: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并基于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中记录的所述粉末的长宽比、对待检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中记录的所述粉末的长宽比进行防伪鉴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采集所述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时,可以进一步按照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承印物(2)上的防伪部进行局部放大拍摄,获得所述局部锯齿特征照片(8),该局部锯齿特征照片(8)中包括有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这样,后续在进行防伪鉴别时,拍照手机也只需要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进行局部放大拍摄,以减少拍摄照片的大小,降低通过网络上传照片所需要的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按照每平方毫米的防伪部至少用125或250或500或1000或2500或5000或10000或25000或50000个像素、至多用1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来(推算)设定。换言之,每平方毫米的防伪部至少用125或250或500或1000或2500或5000或10000或25000或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至多用1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来记载,例如用所拍摄的特写照片来记载。这一记载防伪部的分辨率,本发明称之为(防伪部的)记载分辨率。
举例来说,如果从本发明所述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调取的某张照片具有12500个像素点,而该照片记载的是实物尺寸为1平方厘米的完整二维码,则该二维码的记载分辨率是每平方毫米125个像素,即该二维码的记载分辨率是每平方厘米1.25万个像素,也即该二维码的记载分辨率是每平方英寸8.0645万个像素。
反向实验显示:所述每平方毫米的防伪部用小于125个像素(点)的(低)分辨率所拍摄的锯齿特征照片(8),人的肉眼很难从照片上看清实物高度接近于0.3毫米、宽度接近于0.3毫米的一个个微小锯齿。
反向实验还显示:所述每平方毫米的防伪部用小于1000个像素(点)的(低)分辨率所拍摄的锯齿特征照片(8),人的肉眼很难从照片上看清实物高度接近于0.03毫米、宽度接近于0.03毫米的一个个微小锯齿。
相比而言,“结构纹理防伪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74563C)”、十余年来一直拍摄存储使用每平方毫米40-80个像素的低分辨率“纹理图像(即照片)”。实践证明:这类低分辨率的防伪照片完全可满足广大消费者肉眼辨别纹理分布、文字倾斜角度、随机图形、文字色彩等特征的需要,但却不能满足本发明辨别微小锯齿真伪的需要。
实验还显示:即使所述防伪部采用每平方毫米150000个像素的上限高分辨率来拍摄承印物(2)的印刷用纸,从所拍照片上仍然看不见纸浆纤维。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与锯齿的预定规格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防伪数据库侧进行防伪鉴别,然后将鉴别结论返回给用户终端。此时,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携带有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检照片(18)和编码(4)信息的鉴别请求,所述待检照片(18)是采用镜头分辨率大于一预设像素门限的镜头,按照拍摄物距小于一预设距离且放大倍数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进行放大拍摄后得到的;在所述防伪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依据锯齿特征照片(8)对所述待检照片(18)的锯齿边(6)进行鉴定,获得一鉴定结论,并将所述鉴定结论发送给所述用户拍照手机。这里,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满足预设要求时,按照预定比对算法,对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照片(18)进行比对,获得所述鉴定结论;以及,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将所述待检照片(18)和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至一人工在线辅助鉴定地址,并接收人工鉴定后返回的鉴定结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锯齿特征照片(8)返回给用户终端,以在用户终端侧进行防伪鉴别。此时,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携带有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的鉴别请求;在所述防伪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并将查找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给所述用户拍照手机,以在用户拍照手机侧利用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与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检照片(18)进行防伪鉴别,所述待检照片(18)是采用镜头分辨率大于一预设像素门限的镜头,按照拍摄物距小于一预设距离且放大倍数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放大拍摄或扫描后得到的。
例如,可以采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采用物距小于290mm的微距拍摄方式、放大拍摄(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将拍摄取得的锯齿特征照片(8)及其编码(4)信息一并上传至网络侧的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由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将之与防伪数据库中存储的防伪特征信息进行比对鉴定,反馈鉴定结论到拍照手机上;
或者,用拍照手机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依据编码(4)信息从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再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同一部或另一部)拍照手机作为放大镜,将手机镜头置于距离编码(4)和/或图文(5)小于290mm的位置、(也可拍摄一张照片)放大(照片)并由用户肉眼观察承印物(2)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与否,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又或者,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扫描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从而获取编码(4)信息和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再依据扫描获取的编码(4)信息从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等两张照片)一并同屏显示到手机屏幕上;然后,用肉眼观察待检照片(18)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做出真假判断。
再或者,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将编码(4)信息上传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调出相应防伪特征信息(档案照片),并由拍照手机上的相关应用程序,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的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进行比对鉴定,获得鉴定结论。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局部区域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即所述锯齿边(6)形成在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局部区域;或者,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局部区域的个性化锯齿边(6)被放大拍摄,该局部区域的锯齿特征照片(8)被当作防伪特征信息,即,本发明实施例在采集所述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时,进一步按照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拍摄,以获得局部锯齿特征照片(8),该局部锯齿特征照片(8)中包括有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换言之,为了减轻数据库存储压力、为了节省数据流量、为了提高查询速度,拍摄存储个性化锯齿边(6)的局部放大拍照,就显得非常有益。
本发明实施例中,放大拍摄所采用的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按照肉眼能够从所拍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中观察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中的印刷网点或单个墨点(21)的形状为设定标准。该设定标准的设定,可以预先统计多个用户对不同拍摄倍率下拍摄的印刷网点或单个墨点的观察识别的结论;然后,根据该结论,以能够满足预定比例的用户观察到印刷网点或单个墨点的拍摄倍数,来设置该预设放大拍摄倍率。
本发明人在应用研究中发现,流延或扩散微变形所形成的油墨个性化锯齿边(6),其油墨颜色呈现过渡式变浅,易导致个性化锯齿边(6)轮廓模糊不清,继而导致不易识别,尤其是不易被防伪查询APP识别出来。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个性化锯齿边(6)轮廓清晰易于识别,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印刷方式5中,在喷印后干燥前,先将冷烫膜(10)覆盖到形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油墨(3)上并用压辊(9)压紧,经干燥灯(19)干燥后再剥离冷烫膜(10),从而将冷烫膜(10)上的部分转移层(7)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具有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这样一来,模糊不清的油墨个性化锯齿边(6)就转换成了清晰可见的转移层(7)的个性化锯齿边(6)。换言之,编码(4)和/或图文(5)上方转移有与之相应的转移层(7)。在这里,电子油墨(3)充当了冷烫胶水的作用,这是本发明人的首创应用,因此,也可称之为电子胶水,它用于将转移层(7)粘住并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
当然,用金色热烫膜(10)将图文(5)烫印到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上,从而使图文(5)具有金属光泽的个性化锯齿边(6),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为了提高仿制门槛,可提高编码(4)和/或图文(5)上方转移层(7)的个性化特征,例如:在冷烫膜(10)的转移层(7)上模压一些激光图案或线条;或者,在冷烫膜(10)的转移层(7)上事先印设一些多彩线条或图案。这样一来,编码(4)和/或图文(5)上方转移层(7)的个性化特征信息——即随机截取的一段激光图案或线条或多彩线条或多彩图案,也可一并拍照采集下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另外一种个性化的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以备公众进一步来查验辨别真伪。
换言之,将编码(4)和/或图文(5)上方转移层(7)上的、随机截取的一段激光图案或一段线条或一段多彩线条或一段多彩图案,拍照采集下来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另一种个性化的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备案,以供公众进一步来查验辨别真伪。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墨沿防伪方法,在采用上述印刷方式5生成个性化锯齿时,还可以按照下列①~⑤中的至少一种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以增加防伪特征信息或使防伪特征信息更加明显。
①所述转移层(7)上模压有一些激光图案或线条。
②所述转移层(7)上印设有多彩线条或图案。
③所述转移层(7)里掺杂有一些细微粉末,细微粉末被转移在编码(4)和/或图文(5)上,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作为一种辅助防伪特征信息、采集备案在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④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转移层(7)上方,还覆盖有一个透明的消光保护层;或者,所述电子油墨(3)里参入了(例如3-5%的)消光剂;这样,就可消除电子油墨(3)因反光而影响所拍锯齿特征照片(8)的质量;例如白色反光点很像是缺口,这种因反光产生的缺口两边凸起,看起来很像是锯齿,换言之,为保证照片与实物的一致性、就必须消除这种反光。
⑤采用具有凸凹不平辊面的压辊(9)进行挤压。为了提高仿制门槛、为了便于识别,可增强转移层(7)之个性化锯齿边(6)的个性化特征,例如:使冷烫膜(10)的压辊(9)辊面凸凹不平。这样一来,辊面凸凹不平的压辊(9)就可给转移层(7)下方未干的电子油墨(3)施加不均匀的压力,从而导致电子油墨(3)产生明显的随机微变形,继而增强转移层(7)之个性化锯齿边(6)的个性化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方转移层(7)上的、随机截取的一段激光图案或一段激光线条或一段多彩线条或一段多彩图案,拍照采集下来存储到接入互联网的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另一种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以备公众进一步来查验辨别真伪。
为了防止拍照采集后的转移层(7)的个性化锯齿边(6)意外损伤,从而导致档案与实物不符,造成误判,还可以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转移层(7)上方,还覆盖有一个透明保护层。这样,先覆盖上透明保护层再拍照采集锯齿特征照片(8),就可避免档案与实物不符。
另外,为了保证编码(4)的质量,本发明实施例可采取二次喷印的方法,将防伪部〔即编码(4) 和/或图文(5)〕的一部分区域先行喷印出来,使这一区域无锯齿边(6),然后,再将编码(4)的另一部分区域喷印出来,使这一区域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
换言之,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局部区域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例如,可以是编码(4)无个性化锯齿边(6),与之对应的图文(5)有个性化锯齿边(6),以便于识别编码(4)信息。
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个性化锯齿边(6)特征不明显(例如无锯齿)的质量问题。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文(5)和/或编码(4),采用参杂有细微粉末的油墨印制而成;又或者,所述承印物(2)上具有一些随机分布的细微粉末;所述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也被放大拍摄,其分布特征信息作为另一种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存储在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这里所述的细微粉末包括各种形状,例如各种颜色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六边形、长条形、短纤维等。这样一来,当个性化锯齿边(6)特征不明显时,就可验证细微粉末的分布特征,从而鉴别真伪。
可选的,在采用上述印刷方式5时,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转移层(7)里可以掺杂一些细微粉末,细微粉末被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作为一种辅助防伪特征信息、采集备案在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这里,上述细微粉末的尺寸≥0.01mm,由于粉末具有不特定的形状,因此这里的粉末尺寸是指在任意方向测得的具有最大长度值的尺寸。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采用UV墨、水性墨、油溶剂墨等喷墨印刷方式所喷印的编码(4)和/或图文(5),其个性化锯齿边(6)最明显,特别适用于本发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采用上述喷墨。这是因为:喷墨印刷机目前所喷出的墨水体积为3~30微微升——即一个单个墨点(21),所喷印的任何编码(4)和图文(5)都是由一个个单个墨点(21)排列组合而成的,而单个墨点(21)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冲向承印物(2)的,因此,每一单个墨点(21)会在承印物(2)上溅开,从而变形成形状各异的单个墨点(21)的个性化锯齿边(6)。换言之,所述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和/或图文(5),优选采用喷墨印刷机(1)喷印的。研究还发现:在浸润性能好的纸张上以及涂层上喷印编码(4)和/或图文(5),其个性化锯齿边(6)也很明显。例如:在免施胶纸、亲水或亲油涂层上喷印编码(4)和/或图文(5),无需采取挤压、吹风等辅助措施,其个性化锯齿边(6)就很明显。因此,本发明可采用较好浸润性能的纸张或涂层作为承印物(2)。
由于公众所拥有的用户终端(如拍照手机)千差万别、拍摄水平高低有别、拍摄环境光线也不尽相同,因此,鉴定商品真伪时所拍摄的关于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质量也会千差万别,可能会有一些待检照片(18)不符合质量要求,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难以将其自动识别,为解决此难题,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接收到(公众)用户终端上传的待检照片(18)及其编码(4)后,如系统软件如果不能完成自动识别和比对,则依据编码(4)调出数据库中对应的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一并显示到辅助鉴定人员的工作电脑显示屏上;然后,由辅助鉴定人员观察鉴定待检照片(18)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从而人工做出真假的鉴定结论,并将上述鉴定结论信息通过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反馈到用户终端。
本发明所述的编码(4),用以唯一标识编码(4)所在的承印物(2),具体可以是以下各种编码(4)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序列号、一维条码、二维码、生产日期、产品批号、防伪电码、防伪数码、促销积分码、兑奖码、防窜货编码、商品溯源码等等。
本发明所述的图文(5),泛指各种图形、文字、标点符号、笔划、点、线等。
本发明所述承印物(2)泛指一切可印设编码(4)和/或图文(5)的物品,它是一些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或可激光雕刻并呈现编码(4)和/或图文(5)的各种物品。例如:各种商品包装物、各种票证、各种标签、各种书籍、各种零配件、各种元器件、各种管材、各种塑料制品、各种金属制品、各种木制品、各种玻璃制品、各种陶瓷制品、各种皮革制品、各种织物、各种水果、鸡蛋鸭蛋等各种产品及其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锯齿尺寸(即锯齿面积)按照国际惯例用字母S表示、锯齿高度用字母H表示、锯齿宽度用字母W表示。
本发明所述的个性化锯齿边(6),用肉眼直接看时,看不清或看不太清其上的一个个微小锯齿,但是借助现行拍照手机放大(间接)观察时,却能够看清其上的一个个微小锯齿的个性化锯齿边(6)。如图21所示,当锯齿边(6)上的单个锯齿高度H相同,宽度W由小到大变化时,其锯齿边(6)线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曲线,其中,(a)、(b)、(c)、(d)、(e)为五种锯齿高度H相同、锯齿宽度W由小到大变化的锯齿边(6)线。图中还可看出:当锯齿高度H很小、锯齿宽度W很大时,锯齿边(6)线就很像是一条随机弯曲的曲线,换言之,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因随机变形所形成的随机曲线,也即本发明所述的锯齿边(6)。
本发明所述锯齿,既包括编码(4)和/或图文(5)等油墨边沿上凸起的锯齿,也包括凹下去的锯齿(俗称豁口/裂缝),还包括激光模切边沿的锯齿、激光喷码(字符/线条边沿)的锯齿。
本发明所述锯齿特征信息,既包括锯齿特征照片(8)、防伪部的模拟照片(15),也包括能够反映个性化锯齿边(6)特征的各种数据、代码、灰度值、色彩、图表、曲线、矢量图等信息,还包括所生成的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电子文件(13)。为了节约数据库存储空间、也为了节省数据流量,防伪数据库优选的存储从锯齿特征照片(8)上提取的能够反映个性化锯齿边(6)特征的各种数据、代码、灰度值、色彩、图表、曲线、矢量图等信息,以及印刷前所生成的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电子文件(13),而不要直接存储占据较大空间的锯齿特征照片(8)。
本发明所述单个锯齿的尺寸≥0.03mm(H)、且≤0.3mm(H)这一技术特征的设定、是很不容易想到的、是来之不易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公众常用的、普及率最高的现行拍照手机,其摄像镜头的分辨率为500~1300万像素,采用这些拍照手机镜头对承印物(2)上所印刷的编码(4)和/或图文(5)拍照,然后将所拍照片放大查看,公众从中能够看清所印刷的、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单个锯齿的最小尺寸为0.03mm(H)×0.03mm(W),最大尺寸为0.3mm(H)×0.3mm(W)。为了保证本发明所述的个性化锯齿边(6)、能够被公众用手机拍照后识别,满足防伪技术三要素的第二要素——易于识别,本发明实施例才选定单个锯齿的尺寸≥0.03mm(H)这一技术参数。这一参数的设定,使得编码(4)和/或图文(5)用肉眼正常观看时,墨沿整齐、不影响美观、不会有质量投诉,而用拍照手机拍照、放大查看时,能够看清个性化锯齿边(6),从而便于公众辨别真伪。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摄像头的分辨率也在继续提高,届时,单个锯齿的尺寸还可以进一步缩小,继而可使字符和线条的墨沿用肉眼看起来、显得更加整齐、美观。因此,锯齿的尺寸规格可以根据当前常用的用户终端的识别能力来适应性的调整。
本发明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肉眼看起来整齐,泛指肉眼看基本符合印刷质量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或用户标准或用户接受标准,例如:一维条码、二维码,达到C级印刷标准。换言之,所述的墨沿整齐,泛指普通视力的人肉眼直接去看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看不见或看不太清墨沿上的一个个微小锯齿。这样所产生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可以不变形或不转向,仅仅是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笔划等墨沿产生细小的锯齿等肉眼不易觉察的微变形,因此,可保持现行设计印刷排版习惯,可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设计美观。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干扰条纹(14),泛指各种图形、文字、符号、线条、杂点及其构成的前景图或背景图(例如模拟承印面的背景图)等,每张模拟照片(15)上的干扰条纹(14),最好都不相同。这样一来,便可增加造假者将模拟照片(15)还原成原电子文件(13)、再用数字印刷机(1)二次印刷造假的难度和成本。换言之,印刷后,用软件(自动)生成的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文件(13)被修改成了具有干扰条纹(14)的模拟照片(15),模拟照片(15)上因多出了干扰条纹(14),而无法直接印刷使用,必须人工去除干扰条纹(14)后才能印刷造假,这样一来,就大幅提高了造假成本、从而提高了仿制门槛。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扩散剂涂层是本发明人首创的一种添加有扩散剂的印刷涂料印刷而成的,将现行市售化工产品扩散剂(电熨斗等产品需用的)添加到油墨等涂料中,即可配置出所需的扩散剂印刷涂料,该扩散剂涂层,能够将滴落于其上的水滴或墨滴快速地沿涂层表面扩散开来或收缩起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承印面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其所用承印材料可以是布纹纸、压纹纸、编制布(俗称蛇皮袋布)、具有凸点凹坑的药品铝塑板、皱纹油墨印刷面、发泡油墨印刷面、裂纹油墨印刷面、冰花油墨印刷面、多彩涂料喷涂面等承印面粗糙的承印材料。
基于以上所述的防伪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该系统包括: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承印物(2)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及其与编码(4)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承印物(2)上印刷有一种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包括预设的编码(4)和/或图文(5),所述锯齿边(6)上的单个锯齿尺寸处于一预定规格区间【以使锯齿边(6)在肉眼观察下墨沿整齐(即肉眼看不见微小的锯齿)】,且在按照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的放大拍摄后能够被用户肉眼从所拍摄照片上观察到,所述锯齿特征信息档案是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放大拍摄所述防伪部后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其中,所述单个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为高度小于等于0.3毫米,下限为高度大于等于0.03毫米;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或/和锯齿特征信息档案;
鉴别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以根据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进行防伪鉴别。
为了采集档案照片以及维护防伪数据库,上述系统还包括:
印刷处理单元,用于在欲防伪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防伪部。
采集维护单元,用于采集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放大拍摄所述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以及唯一标识所述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这里,上述印刷处理单元,可以进一步按照以下印刷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
印刷方式1:在承印物(2)上喷墨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对构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未干油墨(3)进行挤压或吹风或刮擦,借助外力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产生随机扩散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2:提高油墨(3)的流平性和/或在喷墨印刷后将未干油墨(3)延时干燥,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3:在承印物(2)上编码(4)和/或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一个扩散剂涂层,然后再将编码(4)和/或图文(5)印刷到扩散剂涂层上,促使未干油墨(3)加速扩散形成锯齿边(6)。
印刷方式4:向具有凸凹不平的承印面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以依靠承印面凸凹不平、粘附力不匀的特性,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产生随机残缺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5:在承印物(2)上喷印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将冷烫膜(10)覆贴到形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油墨(3)(即电子胶水)上并用压辊(9)压紧;干燥后再剥离所述冷烫膜(10),将冷烫膜(10)上的部分转移层(7)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6:通过热烫膜(10),将编码(4)和/或图文(5)烫印到具有凸凹不平的承印面的承印物(2)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7:生成具有所述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编码(4)和/或图文(5)】电子文件(13),将所述电子文件(13)印刷输出至承印物(2)上,从而印出个性化锯齿边(6) 和/或斑痕;然后,最好再将所述电子文件(13)删除且不再保存任何原文副本。
印刷方式8:所述承印物(2)为铝塑泡罩包装物时,向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喷印编码(4),对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进行热压封装,使所述图文(5)形成随机损伤,以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9:采用喷码机(1)将一个或多个墨点(21)喷射到所述承印物(2)上,并用所喷墨点(21)排列成编码(4);待墨点干燥固化后,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可选的,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5印刷所述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转移层(7)具有随机分布特征信息,所述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包括以下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模压有激光图文;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印设有多彩图文;以及,所述转移层(7)里预先随机掺杂有细微粉末;
所述采集维护单元,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转移层(7)所具有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并基于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
可选的,所述印刷处理单元,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5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进一步采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电子油墨(3)在承印物(2)上喷墨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或在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转移层(7)上方进一步覆盖一透明的消光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印刷处理单元,进一步采用掺杂有粉末的油墨在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承印物(2)上设置一些随机分布的细微粉末,所述细微粉末的尺寸范围为:0.05mm≥W≥0.01mm。
所述采集维护单元,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中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和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并基于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和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
可选的,所述鉴别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携带有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检照片(18)和编码(4)信息的鉴别请求,所述待检照片(18)是采用镜头分辨率大于一预设像素门限的镜头,按照拍摄物距小于一预设距离且放大倍数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放大拍摄后得到的。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对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照片(18)的锯齿边(6)进行比对鉴定,获得一鉴定结论,并将所述鉴定结论发送给所述用户拍照手机。
可选的,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满足预设要求时,按照预定比对算法,对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照片(18)进行比对,获得所述鉴定结论;以及,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将所述待检照片(18)和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至一人工在线辅助鉴定地址,并接收人工鉴定后返回的鉴定结论。
可选的,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携带有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的鉴别请求;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并将查找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给用户拍照手机,以在用户拍照手机侧利用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与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检照片(18)进行防伪鉴别,所述待检照片(18)是采用镜头分辨率大于一预设像素门限的镜头,按照拍摄物距小于一预设距离且放大倍数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放大拍摄或扫描后得到的。
接下来,将进一步通过多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采用本发明墨沿防伪方法制作一种药品电子监管码——编码(4)。
如图1、图5、图9所示,在生产线上,采用UV喷码机等印刷机(1)对输送过来的药盒等承印物(2)进行喷码,从而生产出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编码(4),该编码(4)肉眼看起来墨沿基本整齐,达到C级印刷标准。
为了促使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条杠和字符发生微变形,从而产生出更加显著的、单个锯齿的尺寸S≥0.03mm(H)×0.03mm(W)的个性化锯齿边(6)。可以在喷墨印刷机(1)与UV干燥灯(19)之间的位置,架设上风枪,将强风(11)等高压气流吹向所喷印的未干的电子油墨(3),通过风压促使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条杠和字符发生扩散微变形。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防粘压辊(9)碾压(各种印刷工艺所印刷的)未干的电子油墨(3),迫使印刷网点、墨点以及字符墨沿发生微变形,从而产生符合本发明设计要求的、0.3mm(H)≥S≥0.03mm(H)的锯齿。这样制作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个性化锯齿边(6),其可能存在以下不足:有渐变色、轮廓模糊不清,参见图9。
再准备一个工业级微距镜头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产生了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进行放大拍照,放大倍数n以肉眼能够从所拍锯齿特征照片(8)上看清个性化锯齿边(6)为设定标准;其中n≥1或2或4或8或16或32或48;将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信息、结合编码(4)信息一起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即鉴别真伪的依据),以备公众查验真伪。具体的,查验真伪的方式有:
公众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智能拍照手机关注微信防伪公众帐号后或下载为此专门开发的防伪查询APP后,就可用智能拍照手机(作为放大照相机)近距离(例如小于65mm)放大拍摄一张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的放大照片——锯齿特征照片(8),将锯齿特征照片(8)等防伪特征信息及其编码(4)信息一起上传(包括短信或彩信等方式发送)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由墨沿防伪鉴别系统将之〔待检锯齿边(6)的特征〕与对应的防伪特征信息〔锯齿边(6)特征档案〕比对;若匹配,则反馈结论为真的信息到拍照手机上,若不匹配,则反馈结论为假的信息到拍照手机上。
按照以上方法喷印、变形、拍照、备案而成的药品电子监管码或二维码,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可(也可用PC电脑机)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从数据库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再用另一部(或同一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智能拍照手机(作为放大照相机)近距离(例如小于65mm)放大拍摄一张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个性化锯齿(边)特征照片——待检照片(18),在手机屏上在放大该待检照片(18)、仔细观察两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是否完全相符,就可自辨真伪。为了更加方便地鉴别真伪,消费者将来可下载防伪查询APP,自动鉴别真伪。
公众还可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扫描拍摄承印物(2)上的二维码等编码(4)和/或图文(5),从而获取编码(4)信息和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再依据扫描获取的编码(4)信息从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调出个性化锯齿边(6)的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再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作为放大照相机)近距离(例如小于65mm)放大拍摄一张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一并同屏显示到手机屏幕上;然后,用肉眼观察待检照片(18)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公众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下载为此专门开发的防伪查询APP后,还可用镜头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将编码(4)信息上传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取对应防伪特征信息档案由拍照手机中的相关应用程序将之(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与待检的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信息比对;若匹配,则在拍照手机上显示结论为真的信息,若不匹配,则在拍照手机上显示结论为假的信息。
公众还可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近距离(例如55mm)放大拍摄一张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的照片,再将照片通过短信、或彩信、或微信公众账号等方式,发送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从而等待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核验锯齿特征,做出真假结论。
由于公众所拥有的拍照手机千差万别、拍摄水平高低有别、拍摄环境光线各不相同,因此,鉴定商品真伪时所拍摄的关于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质量也会千差万别,总有一些待检照片(18)不符合质量要求,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难以将其自动识别,为解决此难题,可将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接收到(公众)拍照手机上传来的待检照片(18)及其编码(4)后(系统软件如果不能完成自动识别),依据编码(4)调出数据库中(存储的)对应的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一并显示到辅助鉴定人员的工作电脑显示屏上;然后,由辅助鉴定人员观察鉴定待检照片(18)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从而人工做出真假结论,并将鉴定结论信息通过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反馈到(公众)拍照手机上。
为了增强复制伪造难度,防止家贼拷贝防伪特征信息而用于造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照相机镜头前方加设一个网纱,从而在照片上行成一个干扰条纹(14)。这样一来,即使内部工作人员拷贝盗取了照片,依据照片喷印出来的假冒编码(4)上就会多出一个网纱来,这样一来,就会发现仿制品与真品明显不符。当然,也可不在镜头前方加设网纱,而在照片拍摄形成时,通过软件模拟加上一个类似网纱的干扰条纹(14)。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制作一种药品电子监管码——编码(4)。
如图1、图2、图4、图10所示,在印刷线上,采用UV喷码机等喷墨印刷机(1)对输送过来的某种承印物(2)进行喷码,将所喷印的电子油墨(3)充当冷烫胶水,将银色激光冷烫膜(10)覆贴上去,经压辊(9)碾压后再剥离,从而将银色转移层(7)转移到电子油墨(3)上去,生产出轮廓清晰的(无渐变色的)、单个锯齿的尺寸S≥0.03mm(H)的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这样制作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优点是:个性化锯齿边(6)轮廓清晰、无渐变色、易于防伪查询APP自动识别,且编码(4)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甚至是个性化的激光图文。该个性化的激光图文由于是随机从冷烫膜(10)上截取下来的,因此极难二次(截取)套准、极难复制造假,并可随同个性化锯齿边(6)一起被拍照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以供公众查询核对、辨别真伪。
为了更好地防伪,可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方转移层(7)上的、随机截取的一段激光图案或一段激光线条或一段多彩线条或一段多彩图案,一起拍照采集下来存储到接入互联网的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另一种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以备公众进一步来查验辨别真伪。
所述转移层(7)里还可参杂一些随机分布的细微粉末,将细微粉末也转移在编码(4)和/或图文(5)上,并将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作为另外一种辅助防伪特征信息、采集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为促使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条杠和字符发生扩散微变形,从而产生随机的个性化锯齿边(6)。可在喷墨印刷机(1)与UV干燥灯(19)之间设置压辊(9),最好将辊面设计成凸凹不平的辊面,以碾压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条杠和字符,使其发生随机扩散微变形。
再准备一个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固化后的、产生了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进行拍照,并把照片存储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制作一种内容为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网址和序号的二维码。例如(图6)内容为http://t.ppk365.com/y3655j77BB56的二维码等。
如图5、图6、图9所示,在印刷线上,采用UV喷码机等喷墨印刷机(1)对输送过来的承印物(2)进行喷码,从而生产出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二维码——编码(4)。
为了促使二维码发生扩散微变形,从而产生出个性化锯齿边(6)。可在喷墨印刷机(1)与UV干燥灯(19)之间的位置架设上风枪,将强风(11)吹向所喷印的未干的电子油墨(3),通过风压促使二维码受外力推动而发生微变形、从而产生出更加显著的、单个锯齿的尺寸S≥0.03mm(H)×0.03mm(W)的个性化锯齿边(6)。
为了促使二维码产生较大的扩散变形幅度,可将干燥灯(19)设置在远离喷头的位置,以尽量延时干燥、使所印油墨(3)具有足够的时间扩散或收缩。标准的干燥灯(19)安装位置距离喷头都会小于等于80mm,为了延时干燥,本实施例可将干燥灯(19)安装在距离喷头大于160mm或2000mm的位置。
为了促使二维码产生较大的扩散变形幅度,也可在承印物(2)上编码(4)和/或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一个扩散剂涂层,即添加有扩散剂的印刷涂层,然后,再将编码(4)和/或图文(5)印刷到扩散剂涂层上,促使未干油墨(3)加速扩散或收缩,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个性化锯齿边(6)。扩散剂是一种市售化工产品(电熨斗等产品需用的),将其添加到油墨等涂料中,即可配置出所需的扩散剂印刷涂料。
为了促使二维码产生较大的扩散变形幅度,还可调高所喷油墨(3)的流平性(流动性),从而加速油墨(3)扩散(流动)变形。
再准备一个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产生了个性化锯齿边(6)的二维码进行拍照,并把照片存储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按照以上方法喷印、变形、拍照、备案而成的二维码,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就可通过软件程序自动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然后,再用另一部(或同一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作为放大照相机)近距离(例如小于65mm)放大拍摄一张二维码的锯齿(边)特征照片——待检照片(18),在手机屏上在放大该待检照片(18)、仔细观察两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是否完全相符,就可自辨真伪。
当然,也可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作为放大镜,将手机镜头置于距离编码(4)和/或图文(5)小于65mm的位置、打开照相软件、或打开放大镜软件、放大观察承印物(2)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与否,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实施例四。
采用本发明制作一种局部区域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或二维码。
如图7、图8、图9所示,在印刷线上,采用UV喷码机等喷墨印刷机(1)对承印物(2)进行喷码,从而生产出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或二维码,即编码(4)。
为了促使编码(4)的局部区域发生微变形,从而产生随机的个性化的局部区域个性化锯齿边(6)。可采取二次喷印的方法,将编码(4)的一部分区域先行喷印出来,不挤压、不吹风,使这一区域无锯齿边(6),然后,再将编码(4)的另一部分区域喷印出来,使这一区域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可选的是,在喷墨印刷机(1)与UV干燥灯(19)之间的位置,架设上风枪,将强风(11)等压缩空气吹向所第二次喷印的未干的局部油墨(例如利用点胶机向二维码中心区滴入一滴红色UV胶水),通过风压促使局部区域(例胶水)受外力推动而发生扩散微变形,从而产生出显著的、单个锯齿的尺寸S≥0.03mm(H)×0.03mm(W)的个性化锯齿边(6)。
也可如图7所示,在药品电子监管码旁边多印一条竖杠——图文(5),仅使其竖杠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还可如图11、图12所示,在二维码四周印设一个花边——图文(5),仅使其花边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还可如图13所示,在二维码旁边印刷上“手机扫真假知”等说明性图文(5),使其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
再准备一个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产生了局部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进行拍照,并把照片存储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这样一来,公众就可用拍照手机镜头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选取编码(4)和/或图文(5)上某些局部区域锯齿边(6)的特征信息及其编码(4)信息一起上传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由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将之与相应防伪特征信息档案比对;若匹配,则反馈结论为真的信息到拍照手机上,若不匹配,则反馈结论为假的信息到拍照手机上。
实施例五。
采用本发明制作一种个性化锯齿边(6)二维码——编码(4)。
如图14所示,可采用HP Indigo数字印刷机(1)对输送过来的布纹纸或压纹纸等承印物(2)进行印刷,依靠低凹处无法触及印版而不会粘上油墨(3)的特性、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产生随机残缺微变形,从而产生出更加显著的、单个锯齿的尺寸S≥0.03mm(H)×0.03mm(W)的个性化锯齿边(6)的二维码。
再准备一个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产生了局部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进行拍照,并把照片存储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按照以上方法印刷、拍照、备案而成的编码(4),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手机就可快速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出照片,再用拍照手机当作放大镜、仔细观察局部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是否完全与照片相符,就可自辨真伪。为更方便地鉴别真伪,公众将来可下载专用防伪查询APP,实现自动比对、鉴别真伪。
实施例六。
采用本发明制作一种个性化锯齿边(6)二维码——即编码(4)。
如图15、图16所示,采用HP Indigo数字印刷机(1)对承印物(2)进行印刷。
印刷前,用软件自动生成一些个性化锯齿边(6),然后随机加载到管理者提供的一个个原本无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和/或图文(5)上,从而生成一份临时打印文件——加载了个性化锯齿边(6)的电子文件(13),并用HP Indigo数字印刷机(1)印刷输出,然后再将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电子文件(13)删除而不要有任何留存,以防被家贼盗去,从而印出单个锯齿的尺寸S≥0.03mm(H)×0.03mm(W)的个性化锯齿边(6)。
可取得是,如图24所示,采用上述印刷方式,用加密软件自动生成一些个性化锯齿边(6)加载到字母H上,使其上的众多单个锯齿排列成表示某种含义的(二进制)代码(23)。例如图24中字母H上的凸起锯齿表示数字1、凹坑锯齿表示数字0,这样一来,字母H左边自上而下排列出的代码(23)为二进制数010101101101011010(即十进制的88922)、字母H右边自上而下排列出的代码(23)为二进制数010110101101101010(即十进制的93034)。
编制一个模拟拍照采集软件装入HP Indigo数字印刷机(1),将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文件(13),于印刷输出后转换成加设有干扰条纹(14)的模拟照片(15),然后交由管理者,由管理者将模拟照片(15)结合编码(4)信息一起上传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锯齿特征信息,以备公众查验来辨别真伪。
当然,为了简化工艺,也可不采用模拟拍照采集软件,不进行放大拍照采集,只将印刷前所生成的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电子文件(13)作为锯齿特征信息、保存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不过,此种简化做法会降低伪造门槛、降低防伪效果。
按照以上方法印刷备案而成的编码(4),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手机就可快速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出照片,再用拍照手机当作放大镜、仔细观察局部个性化锯齿边(6)的特征、是否完全与照片相符,就可自辨真伪。为了更方便地鉴别真伪,消费者将来可下载专用防伪查询APP,自动比对锯齿边(6)的特征或解密(二进制)代码(23)、从而鉴别真伪。
本发明所述加载了干扰条纹(14)的模拟照片(15),可将其分辨率设置的很低,让肉眼能够看见但不能够看清,如若用其打印造假,则其打印结论严重失真,并且还有干扰条纹(14)存在,公众一看便知是假冒产品。
实施例七。
采用本发明制作一种药品铝塑泡罩——承印物(2)。
如图17所示,喷码印刷机(1)对输送过来的药品铝塑泡罩——承印物(2),进行喷印编码,使每一板药品铝塑泡罩具有一个仅属于它的编码(4)。
然后,使用药品泡罩包装机将药粒(17)热压封装,由于热压模板上具有一些凸点,因此在药品铝塑泡罩上就压出了一些对应的凹坑(20)。仔细观察发现,凹坑(20)对编码(4)和药品名称、规格、厂名等图文(5)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随机微损伤(包括随机残缺、随机凹陷、随机凸起、随机扭曲等微损伤),从而造成编码(4)和/或图文(5)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等尺寸S≥0.03mm(H)×0.03mm(W)的微损伤痕迹(16)。
将编码(4)和/或图文(5)的微损伤痕迹(16)拍照采集,并将损伤痕迹(16)照片结合编码(4)信息一起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即作为鉴别真伪的依据),以备公众查验来辨别真伪。换言之,所述承印物(2)为铝塑泡罩等包装物,所述防伪特征信息为铝塑泡罩上编码(4)和/或图文(5)的微损伤痕迹(16)信息。
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手机就可快速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出照片,再用拍照手机当作放大镜、仔细观察损伤痕迹的特征、是否完全与照片相符,就可自辨真伪。为了更方便地鉴别真伪,消费者将来可下载防伪查询APP,实现自动比对、自动鉴别真伪。
实施例八。
采用本发明制作一种局部区域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二维码。
如图5、图7所示,在饮料灌装流水线上,采用UV喷码机等喷墨印刷机(1)对输送过来的易拉罐等承印物(2)进行喷码,从而喷印出具有顺序性的序列号——编码(4)。
用点胶机在编码(4)即二维码的中心区域,滴入一滴透明红UV胶水,通过强风(11)促使所滴透明红UV胶水受风力压迫而发生扩散微变形,干燥后形成图7中的不规则的透明红UV胶水图文(5);其中,透明红UV胶水里事先参杂有3%的黑色细微粉末(例如片径为0.05mm、厚度为12微米的PET薄片)。
准备一带有微距镜头的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编码(4)和透明红UV胶水图文(5)进行放大拍照,并把拍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存储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按照以上方法喷印、变形、拍照、备案而成的编码(4)及其图文(5),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手机就可快速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出其高清锯齿特征照片(8)。
再用同一部拍照手机或另一部拍照手机、给易拉罐上编码(4)和透明红UV胶水图文(5)拍一张放大的锯齿(边)特征照片——待检照片(18);然后,用肉眼查看拍照手机里的两张照片,观察两张照片上个性化锯齿边(6)和黑色细微粉末(辅助防伪特征)的分布特征是否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实施例九。
如图19、图20所示,选用Videojet1610DH染料墨水小字符喷码机,于灌装生产线上,在矿泉水瓶盖侧面、或在易拉罐底部、或在利乐包牛奶盒顶部、或在可乐饮料罐底部等产品包装物上,喷印七点阵字符类生产日期等编码(4)。
为了将所喷出的单个墨点(21)变形,从而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可在灌装生产线上加设高压空气喷枪,对所喷出的产日期等编码(4)立刻进行吹风,迫使一些单个墨点(21)产生个性化锯齿边(6)。
再在灌装生产线上安装一个带有微距镜头的工业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生产日期等编码(4)进行放大拍照,所述放大倍率n,以肉眼还能够从所拍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上看清编码(4)中的单个墨点(21)的形状为设定标准。
把拍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对应具有序列号的生产日期编码(4)、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消费者欲知产品真假,就可用屏幕≥4英寸、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近距离(例如55mm)放大拍摄一张生产日期等编码(4)的锯齿特征照片(8),再将照片通过短信、或彩信、或微信公众账号等方式,发送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从而等待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核验锯齿特征,做出真假结论。
实施例十。
参见实施例一,这是本发明最简易的一种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墨沿防伪方法制作一种药品电子监管码——编码(4)。使所述编码(4)肉眼看起来墨沿基本整齐,达到C级印刷标准。
再准备一个工业级微距镜头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产生了个性化锯齿边(6)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进行放大拍照,放大倍数n以肉眼能够从所拍锯齿特征照片(8)上看清个性化锯齿边(6)为设定标准;将锯齿特征照片(8)以及辅助防伪特征信息、结合编码(4)信息一起存储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网站、作为锯齿特征照片(8),以备公众查验真伪。
这样一来,用户就可用上网电脑(如PC机/IPAD/智能手机等)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网站,键入药品上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编码(4),浏览(调阅)对应的锯齿特征照片(8),放大观察(用拍照手机放大观察或用放大镜放大观察或用其他放大工具) 药品上的待检锯齿特征和斑痕等质量缺陷特征、是否与所浏览的锯齿特征照片(8)等档案所记载的全部防伪特征相符,就可鉴别真假(即人工自我观察比对判别真假)。
本实施例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鉴别真伪过程时间稍长、略显麻烦。从防伪类别上来说,它是一种简单可靠、通行世界的专家防伪鉴别手段。对于确实需要弄清产品真假的消费者来说,它的确是一种简单可靠的防伪鉴别手段。
实施例十一。
采用本发明制作一种局部区域有个性化锯齿边(6)的二维码。
如图23所示,采用UV喷码机等喷墨印刷机(1)对承印物(2)进行喷码,从而喷印出中心位置设有多重“回”字图文(5)的二维码——编码(4)。
准备一带有微距镜头的数码照相机(12),将干燥后的编码(4) 中心位置的多重“回”字图文(5)进行局部放大拍照,并把拍到的多重“回”字图文(5)的锯齿特征照片(8) 等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备案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按照以上方法喷印、变形、拍照、备案而成的编码(4)及其多重“回”字图文(5)信息,当消费者使用装有微信、百度、淘宝、我查查等软件的拍照手机扫描时,手机就可快速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调出其高清锯齿特征照片(8)。
再用另一部拍照手机、给多重“回”字图文(5)拍一张放大的照片——待检照片(18);然后,用肉眼查看两张照片,观察两张照片上多重“回”字图文(5)上的锯齿特征是否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为了更方便地鉴别真伪,消费者也可下载专用防伪查询APP,用拍照手机扫描承印物(2)上的多重“回”字图文(5),将所采集到的多重“回”字图文(5)等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与对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别,然后将鉴别结论信息发送于拍照手机上,从而实现自动比对、自动鉴别真伪。
本实施例中,因为构成多重“回”字图文(5)的边线总长度很长,所以其产生随机锯齿边(6)的概率就很高。这样一来,生产时,在承印物(2)上印刷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就容易实现,就更有质量保证;识别时,就更容易识别,就更容易辨别真伪;并且其锯齿特征照片(8)占据的存储空间就可很小,从而可节约存储空间。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尤其是在进行防伪鉴别时,只鉴别所述辅助防伪特征(该特征难制作难记载难识别且是不应有的质量缺陷)、故意不鉴别锯齿特征(该特征易制作易记载易识别)的变劣做法,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墨沿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①在欲防伪的承印物(2)上印刷一种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包括预设的编码(4)和/或图文(5);
②所述锯齿边(6)上的一些单个锯齿尺寸处于一预定规格区间,且在按照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的放大拍摄后、能够被用户肉眼从所拍摄照片上观察到锯齿边(6)上的一些单个锯齿;
③所述一些单个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高度为0.3毫米、下限高度为0.03毫米;
④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采集所述锯齿边(6)上的锯齿特征信息,将所采集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应所述编码(4)信息保存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或者,将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电子文件(13)作为锯齿特征信息、保存至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中;
⑤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来的待鉴别承印物(2)上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和/或待检锯齿特征信息;将所述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与对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别,并将鉴别结论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屏幕上;
或者
用户用接入互联网的电脑登录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网站,键入编码(4)、浏览对应的锯齿特征照片(8),放大观察待检锯齿特征是否与所浏览的锯齿特征照片(8)相符,从而鉴别承印物(2)的真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按照以下印刷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
印刷方式1:在承印物(2)上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对构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未干油墨(3)进行挤压或吹风或刮擦,借助外力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产生随机扩散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2:提高油墨(3)的流平性和/或在印刷后将未干油墨(3)延时干燥,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3:在承印物(2)上编码(4)和/或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一个扩散剂涂层,再将编码(4)和/或图文(5)印刷到扩散剂涂层上,促使未干油墨(3)加速扩散或收缩,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4:向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依靠承印面凸凹不平的特性,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产生随机残缺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5:在承印物(2)上喷印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将冷烫膜(10)覆贴到形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油墨(3)上并用压辊(9)压紧;干燥后再剥离所述冷烫膜(10),从而将冷烫膜(10)上的部分转移层(7)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6:通过热烫膜(10),将编码(4)和/或图文(5)烫印到承印物(2)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7:生成具有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的电子文件(13),将所述电子文件(13)印刷输出至承印物(2)上,从而印出个性化锯齿边(6)和/或斑痕;
印刷方式8:所述承印物(2)为铝塑泡罩包装物时,向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喷印编码(4),对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进行热压封装,使所述图文(5)形成随机损伤,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9:采用喷码机(1)将一个或多个墨点(21)喷射到所述承印物(2)上、使墨点(21)溅开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0:在印刷后将未干油墨(3)延时0.01-10秒干燥,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1:在油墨(3)中添加0.5%-5%的慢干剂, 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2:在承印物(2)上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并向承印物(2)及未干油墨(3)上覆上薄膜 ,先碾压薄膜、然后再将油墨干燥,使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被压延而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13:选用施胶度在0.25-0.75毫米的轻施胶纸或不施胶纸作为承应物(2),在其上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的扩散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按照以下鉴别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防伪鉴别:
鉴别方式1:用拍照手机扫描承印物(2)上的编码(4)、依据编码(4)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再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作为放大镜,将手机镜头置于距离编码(4)或/和图文(5)小于290mm的位置、放大观察承印物(2)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与否,肉眼观察做出真假判断;
鉴别方式2: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或/和图文(5),以获取编码(4)信息和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再依据拍摄获取的编码(4)信息从所述数据库调出锯齿特征照片(8),该照片为档案照片;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一并显示到手机屏幕上;然后,以肉眼观察待检照片(18)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是否与档案照片上的个性化锯齿边(6)相同,从而做出真假判断;
鉴别方式3:先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或/和图文(5),以获取编码(4)和个性化锯齿边(6)的待检照片(18),然后再将待检照片(18)上传至所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如果编码(4)相符,则反馈初步鉴定结论信息和最终鉴定结论的链接或等待倒计时提示信息到用户拍照手机上;在最终鉴定结论的链接被用户点开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或等待期间,所述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将待检照片(18)与档案照片进行精确分析鉴定,做出最终鉴定结论,以等待用户点开链接或倒计时结束、获取最终结论;如果编码(4)不相符,则反馈鉴定结论为假冒产品的信息到用户的拍照手机上;
鉴别方式4: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所具有的一些斑痕特征信息作为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将所述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和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一起、与所述编码(4)信息对应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在进行防伪鉴别时,将待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和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一起、与所述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和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别;
鉴别方式5:用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采用物距小于290mm的微距拍摄方式、放大拍摄承印物(2)上的编码(4)和/或图文(5),将拍摄取得的锯齿边(6)上的待检锯齿特征信息及其编码(4)信息一并上传至所述数据库中,由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将之与锯齿特征信息档案进行比对鉴定,反馈鉴定结论到拍照手机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5印刷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所述冷烫膜(10)上的转移层(7)具有随机分布特征信息,所述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包括以下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模压有激光图文;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印设有多彩图文;以及,所述转移层(7)里预先随机掺杂有细微粉末;
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转移层(7)所具有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档案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根据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与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依据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待检锯齿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的步骤包括: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并基于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进行防伪鉴别。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进一步采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电子油墨(3)在承印物(2)上喷墨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转移层(7)上方进一步覆盖一透明的消光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掺杂有细微粉末的油墨在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承印物(2)上设置一些随机分布的细微粉末;所述细微粉末的宽度为0.01~0.05mm、长度为0.2~0.6mm;
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中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档案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根据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再根据查找到的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进行防伪鉴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按照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承印物(2)上的防伪部进行局部放大拍摄,获得所述局部锯齿特征照片(8)。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印刷方式7所印出的个性化锯齿边(6)上,众多单个锯齿排列成表示某种含义的代码(23)。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按照每平方毫米的防伪部至少用125或250或500或1000或2500或5000或10000或25000或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至多用1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来设定;或者,每平方毫米的防伪部至少用125或250或500或1000或2500或5000或10000或25000或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至多用150000个像素的分辨率来记载。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锯齿特征信息之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锯齿特征信息之待检照片(18)进行比对鉴定,获得一鉴定结论,包括: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满足预设要求时,按照预定比对算法,对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照片(18)进行比对,获得所述鉴定结论;以及,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将所述待检照片(18)和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至一人工在线辅助鉴定地址,并接收人工鉴定后返回的鉴定结论。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边(6)形成在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局部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局部区域进行放大拍摄,以获得所述局部锯齿特征照片(8)。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1或5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所述压辊(9)具有凸凹不平的辊面。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查找到的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进行防伪鉴别的步骤包括: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并基于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档案中记录的所述细微粉末的长宽比、对待检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中记录的所述细微粉末的长宽比进行防伪鉴别。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微粉末为宽度0.01~0.05mm、长度0.2~0.6mm的绒毛。
16.一种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承印物(2)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及其与编码(4)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档案,所述承印物(2)上印刷有一种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包括预设的编码(4)和/或图文(5),所述锯齿边(6)上的一些单个锯齿尺寸处于一预定规格区间,且在按照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的放大拍摄后、能够被用户肉眼从所拍摄照片上观察到,所述锯齿特征信息档案是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放大拍摄所述防伪部获得的锯齿特征信息;其中,所述一些单个锯齿尺寸预定规格区间的上限为高度小于等于0.3毫米,下限为高度大于等于0.03毫米;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来的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和/或锯齿特征信息档案;
鉴别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以根据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对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进行防伪鉴别。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印刷处理单元,用于在欲防伪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防伪部;
采集维护单元,用于采集以不小于所述预设放大拍摄倍率放大拍摄所述防伪部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以及唯一标识所述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印刷处理单元,所述印刷处理单元,进一步按照以下印刷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
印刷方式1:在承印物(2)上喷墨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对构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未干油墨(3)进行挤压或吹风或刮擦,借助外力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的墨沿产生随机流延微变形,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2:提高油墨(3)的流平性和/或在喷墨印刷后将未干油墨(3)延时干燥,以增加编码(4)和/或图文(5)墨沿流延变形幅度,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3:在承印物(2)上编码(4)和/或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一个扩散剂涂层,再将编码(4)和/或图文(5)印刷到扩散剂涂层上,促使未干油墨(3)加速扩散或收缩,以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4:向凸凹不平的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依靠承印面凸凹不平的特性,促使编码(4)和/或图文(5)产生随机残缺微变形,以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5:在承印物(2)上喷印编码(4)和/或图文(5),并于印刷后干燥前的时段里,将冷烫膜(10)覆贴到形成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油墨(3)上并用压辊(9)压紧;干燥后再剥离所述冷烫膜(10),将冷烫膜(10)上的部分转移层(7)转移到编码(4)和/或图文(5)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6:通过热烫膜(10),将编码(4)和/或图文(5)烫印到承印物(2)上,使编码(4)和/或图文(5)形成轮廓清晰的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7:生成具有所述个性化锯齿边(6)的编码(4)和/或图文(5)的电子文件(13),将所述电子文件(13)印刷输出至承印物(2)上,从而印出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8:所述承印物(2)为铝塑泡罩包装物时,向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喷印编码(4),对所述铝塑泡罩包装物进行热压封装,使所述图文(5)形成随机损伤,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印刷方式9:采用喷码机(1)将一个或多个墨点(21)喷射到所述承印物(2)上,待墨点干燥固化后,形成个性化锯齿边(6)。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5印刷所述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转移层(7)具有随机分布特征信息,所述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包括以下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模压有激光图文;所述转移层(7)上预先印设有多彩图文;以及,所述转移层(7)里预先随机掺杂有细微粉末;
所述采集维护单元,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上的转移层(7)所具有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并基于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和第一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处理单元,在采用所述印刷方式5印刷所述具有随机产生的锯齿边(6)的防伪部时,进一步采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电子油墨(3)在承印物(2)上喷墨印刷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的转移层(7)上方进一步覆盖一透明的消光保护层。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处理单元,进一步采用掺杂有细微粉末的油墨在承印物(2)上印刷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或者,在所述承印物(2)上设置一些随机分布的细微粉末,所述细微粉末的尺寸范围为:0.05mm≥W≥0.01mm;
所述采集维护单元,进一步采集所述编码(4)和/或图文(5)中细微粉末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并作为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并建立所述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4)信息的关联关系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根据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鉴别编码(4)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信息档案和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并基于查找到的锯齿特征信息和第二辅助防伪特征信息进行防伪鉴别。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携带有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检照片(18)和编码(4)信息的鉴别请求,所述待检照片(18)是采用镜头分辨率大于一预设像素门限的镜头,按照拍摄物距小于一预设距离且放大倍数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放大拍摄后得到的;
所述鉴别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对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照片(18)的锯齿进行比对鉴定,获得一鉴定结论,并将所述鉴定结论发送给所述用户拍照手机。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满足预设要求时,按照预定比对算法,对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和所述待检照片(18)进行比对,获得所述鉴定结论;以及,在所述待检照片(18)的拍摄质量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将所述待检照片(18)和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至一人工在线辅助鉴定地址,并接收人工鉴定后返回的鉴定结论。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处理单元,进一步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的携带有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的鉴别请求;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鉴别承印物(2)的编码(4)信息关联的锯齿特征照片(8),并将查找到的锯齿特征照片(8)发送给所述用户拍照手机,以在用户拍照手机侧利用所述锯齿特征照片(8)与待鉴别承印物(2)的待检照片(18)进行防伪鉴别,所述待检照片(18)是采用镜头分辨率大于一预设像素门限的镜头,按照拍摄物距小于一预设距离且放大倍数不小于一预设放大拍摄倍率,对待鉴别承印物(2)的防伪部放大拍摄或扫描后得到的。
CN201610254076.6A 2015-05-01 2016-04-23 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 Active CN106096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6106X 2015-05-01
CN201510216106 2015-05-01
CN201510236711 2015-05-12
CN2015102367113 2015-05-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6971A true CN106096971A (zh) 2016-11-09
CN106096971B CN106096971B (zh) 2017-11-10

Family

ID=5369442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1380.0A Withdrawn CN104809622A (zh) 2015-05-01 2015-05-18 超限纹理防伪方法
CN201510269681.6A Active CN104899541B (zh) 2015-05-01 2015-05-25 超限码防伪方法
CN201510399819.4A Withdrawn CN104992209A (zh) 2015-05-01 2015-07-10 锯齿码防伪方法
CN201610209268.5A Pending CN106128292A (zh) 2015-05-01 2016-04-07 超限防伪方法
CN201610254076.6A Active CN106096971B (zh) 2015-05-01 2016-04-23 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1380.0A Withdrawn CN104809622A (zh) 2015-05-01 2015-05-18 超限纹理防伪方法
CN201510269681.6A Active CN104899541B (zh) 2015-05-01 2015-05-25 超限码防伪方法
CN201510399819.4A Withdrawn CN104992209A (zh) 2015-05-01 2015-07-10 锯齿码防伪方法
CN201610209268.5A Pending CN106128292A (zh) 2015-05-01 2016-04-07 超限防伪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5996B2 (zh)
EP (1) EP3291209B1 (zh)
CN (5) CN104809622A (zh)
MY (1) MY202310A (zh)
RU (1) RU2703113C2 (zh)
WO (1) WO2016177253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1419A (zh) * 2017-03-13 2017-07-28 特维轮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轮胎内壁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CN107194708A (zh) * 2017-06-14 2017-09-22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80501A (zh) * 2016-12-30 2018-07-13 玛尔提柯西株式会社 条形码
CN108528077A (zh) * 2018-03-23 2018-09-14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湿法印刷工艺及设备
CN108725004A (zh) * 2017-04-24 2018-11-02 湖南正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方法及印刷品信息展示方法
CN109754026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色玻璃包装容器的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09979309A (zh) * 2019-05-07 2019-07-05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防伪方法、装置和防伪验证方法
CN110014763A (zh) * 2019-05-07 2019-07-16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防伪标签制作方法和装置
US10464340B1 (en) * 2018-08-16 2019-11-05 Yilmaz Dal High security printer using color-code combination ink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428271A (zh) * 2018-09-13 2019-11-08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飞墨防伪方法及印刷物
CN110533135A (zh) * 2019-05-02 2019-12-03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非r角防伪方法
CN110569949A (zh) * 2018-09-28 2019-12-13 武汉保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图像与编码组合的防伪标签及防伪方法
CN112581147A (zh) * 2020-11-28 2021-03-30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商品保险保真防伪方法
CN112700264A (zh) * 2020-11-28 2021-04-23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甄品保防伪方法
CN113379730A (zh) * 2021-07-02 2021-09-10 广东百岁山实业有限公司 水瓶视检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298259A (zh) * 2022-01-11 2022-04-08 陈永祥 一种基于二维码和条形码的防伪溯源方法
CN116935140A (zh) * 2023-08-04 2023-10-2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油墨的奢侈品鉴定模型训练方法、鉴定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9321A1 (en) 2012-03-01 2015-12-31 Sys-Tech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a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authenticity of a mark
KR101581196B1 (ko) * 2012-03-01 2015-12-30 시스-테크 솔루션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마킹된 특징부에서 유래된 고유 식별 정보
US20150169928A1 (en) 2012-03-01 2015-06-18 Sys-Tech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a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f a printed item
WO2016177301A1 (zh) * 2015-05-01 2016-11-10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微纹防伪方法
CN106782035B (zh) * 2015-05-01 2019-11-26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锯齿码防伪方法
CN104809622A (zh) 2015-05-01 2015-07-29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超限纹理防伪方法
CN105224903B (zh) * 2015-09-28 2018-09-25 郝迎喜 一种二维码的防伪方法和二维码的读取装置
CN206322415U (zh) * 2015-12-18 2017-07-11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喷胶纹理防伪包装物
CN206441465U (zh) * 2016-02-05 2017-08-25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识
WO2017148421A1 (zh) * 2016-03-02 2017-09-08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和随机纹理防伪方法
CN106056188A (zh) * 2016-07-20 2016-10-26 无锡新光印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微纹防伪识别方法
CN106960237B (zh) * 2016-08-08 2018-07-13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局部扩散锯齿防伪印刷物
CN107798992B (zh) * 2016-09-02 2022-03-25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识及其防伪系统
CN106650865B (zh) * 2016-10-12 2018-05-11 无锡新光印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记识别方法
CN207068045U (zh) * 2017-03-06 2018-03-02 郑州新华方数字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防伪系统
CN208141671U (zh) * 2017-04-07 2018-11-23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识装置
CN107506817B (zh) * 2017-07-13 2023-06-27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基于个性图案的商品虚拟赋码方法及系统
CN109815457A (zh) * 2017-11-20 2019-05-28 湖南正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方法及印刷品信息展示方法
WO2019134431A1 (zh) * 2018-01-02 2019-07-11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手撕纹理防伪方法及其产品和材料
CN109711511A (zh) * 2018-01-02 2019-05-03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超限墨点防伪方法及印刷物
CN109559134A (zh) * 2018-02-05 2019-04-0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人工智能快速准确验证细微特征防伪方法
SG10201801042QA (en) * 2018-02-07 2019-09-27 I Sprint Innovations Pte Ltd Two-Dimensional Barcode Generating Method, Verification Method, Server and Two-Dimensional Barcode
CN108615066A (zh) * 2018-04-25 2018-10-0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超限彩码防伪方法及印刷物
CN108647980B (zh) * 2018-05-14 2020-02-18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
CN108932689A (zh) * 2018-06-08 2018-12-04 武汉保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残缺特征的编码防伪方法
CN109102046A (zh) * 2018-08-08 2018-12-28 深圳市喆道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互联网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09344939A (zh) * 2018-08-16 2019-02-15 山东圣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识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570218A (zh) * 2018-09-13 2019-12-13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真品责任保单设置方法及查询登记系统
CN109440520A (zh) * 2018-10-25 2019-03-08 叶雪静 一种超细纤维随机分布立体防伪材料的工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91394A (zh) * 2019-01-27 2020-05-01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产品防伪保险包装方法
CN109858306A (zh) * 2019-02-14 2019-06-07 杭州安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然纹路的互联网防伪方法和系统
CN110070366A (zh) * 2019-03-11 2019-07-30 王娅雯 一种密码防伪标识物的验证方法
CN109919640A (zh) * 2019-04-12 2019-06-21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三维锯齿防伪产品
CN110070159A (zh) * 2019-04-19 2019-07-30 宁波高新区意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物和实物图像对比的防伪标签及其鉴别方法
CN110288352A (zh) * 2019-05-02 2019-09-27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没齿防伪方法
JP2022534658A (ja) * 2019-05-13 2022-08-03 プリスマーデ ラボ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導電性セキュリティ特徴を検証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導電性セキュリティ特徴のための検証装置
CN110303784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武汉红金龙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植绒效果的印刷工艺
CN110239241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武汉红金龙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直接烫金的装饰油墨印刷工艺
CN110866464A (zh) * 2019-10-29 2020-03-06 上海躲猫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纹理分区的商品溯源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10866579A (zh) * 2019-11-15 2020-03-06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及产品
CN110889479B (zh) * 2019-11-20 2023-08-29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一种基于六码合一的商品防伪方法
CN112418371B (zh) * 2019-11-22 2022-07-19 上海巨通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区块链的安全三维码以及生成和解码方法
CN111242993B (zh) * 2020-01-08 2022-04-26 暨南大学 基于基材纹理图像和外观特征图像的物品真伪鉴别方法
JP7422565B2 (ja) * 2020-03-05 2024-01-26 アルテミラ株式会社 缶体印刷方法、缶体印刷システム
CN111559572B (zh) * 2020-06-12 2023-06-02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全息防伪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7600A (zh) * 2020-11-28 2021-06-08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3d信息防伪标识
CN112764137B (zh) * 2021-02-22 2022-09-09 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水印成像装置及防伪设备
CN114399845A (zh) * 2021-05-18 2022-04-26 广州天眼互证商品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纹理防伪标识物的验证装置
CN113688650B (zh) * 2021-09-22 2022-06-1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3978152B (zh) * 2021-10-11 2023-10-20 南通真秦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系统与验证方法、系统
JP7095934B1 (ja) 2021-12-09 2022-07-05 エレファ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095933B1 (ja) * 2021-12-09 2022-07-05 エレファ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CN114889349A (zh) * 2022-06-22 2022-08-12 天津香江印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干胶标签凸起防伪工艺
CN115470878B (zh) * 2022-10-08 2023-05-02 北京微点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微点码的可变防伪超线防伪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5544A1 (de) * 2010-10-29 2012-05-0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Gitterbild mit aneinandergrenzenden gitterfeldern
CN103700000A (zh) * 2013-11-28 2014-04-0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免喷码纤维防伪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07945C1 (ru) * 1996-12-24 1998-03-27 Михаил Георгиевич Зиновьев Способ скрытой маркировки материальных объектов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кражи (варианты)
JP2002522265A (ja) 1998-08-08 2002-07-23 チェン、ミンファ 真偽識別方法
CN2476070Y (zh) 2001-04-29 2002-02-06 海南国科兆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密码图形防伪标识物
US7108170B2 (en) * 2001-06-08 2006-09-19 Psc Scanning, Inc. Add-on capture rate in a barcode scanning system
CN1141665C (zh) * 2002-06-07 2004-03-10 清华大学 微观图像特征提取及识别的方法
JP2005129183A (ja) * 2003-10-27 2005-05-1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記録媒体、記録媒体の判別方法及びカードリーダ
CN100538749C (zh) * 2005-12-29 2009-09-09 兆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取与使用随机分布纤维图像特征的防伪方法
CN101673341B (zh) * 2009-09-30 2015-07-22 权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点防伪方法
RU2448366C2 (ru) * 2010-03-04 2012-04-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чати имени Ивана Федорова"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полиграфической продукции от фальсификации
CN102394029B (zh) * 2010-10-27 2013-04-03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及其专用烫印膜与制造方法
CN202563817U (zh) 2012-05-17 2012-11-28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动态彩码防伪标识
DE102013103613B3 (de) * 2013-04-10 2014-09-18 Cüneyt Göktekin Erzeugung und Erkennung von fälschungssicher druckbaren Bildinformationsdaten
TW201502257A (zh) * 2013-07-10 2015-01-16 Sicpa Holding Sa 包括可印碼與手性液晶聚合物層的標記
CN103358741B (zh) * 2013-07-26 2015-03-04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晃动喷印防伪方法
TW201405504A (zh) * 2013-09-14 2014-02-01 Sense Digital Co Ltd 隨機浮凸防偽標籤及其製造方法
CN103810603B (zh) * 2013-11-28 2015-03-25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无码防伪方法
CN103745247A (zh) * 2014-01-21 2014-04-23 陈中英 一种标识及防伪鉴别的方法
CN104794629B (zh) 2014-05-20 2016-04-06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
CN104809622A (zh) * 2015-05-01 2015-07-29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超限纹理防伪方法
CN204833342U (zh) 2015-06-26 2015-12-0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锯齿码防伪印刷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5544A1 (de) * 2010-10-29 2012-05-0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Gitterbild mit aneinandergrenzenden gitterfeldern
CN103700000A (zh) * 2013-11-28 2014-04-0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免喷码纤维防伪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0501A (zh) * 2016-12-30 2018-07-13 玛尔提柯西株式会社 条形码
CN106991419A (zh) * 2017-03-13 2017-07-28 特维轮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轮胎内壁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CN108725004A (zh) * 2017-04-24 2018-11-02 湖南正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方法及印刷品信息展示方法
CN108725004B (zh) * 2017-04-24 2020-08-04 湖南正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方法及印刷品信息展示方法
CN107194708A (zh) * 2017-06-14 2017-09-22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CN109754026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色玻璃包装容器的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08528077A (zh) * 2018-03-23 2018-09-14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湿法印刷工艺及设备
CN108528077B (zh) * 2018-03-23 2022-07-15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有限合伙) 湿法印刷工艺及设备
US10464340B1 (en) * 2018-08-16 2019-11-05 Yilmaz Dal High security printer using color-code combination ink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428271A (zh) * 2018-09-13 2019-11-08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飞墨防伪方法及印刷物
CN110569949A (zh) * 2018-09-28 2019-12-13 武汉保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图像与编码组合的防伪标签及防伪方法
CN110533135A (zh) * 2019-05-02 2019-12-03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非r角防伪方法
CN110014763A (zh) * 2019-05-07 2019-07-16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防伪标签制作方法和装置
CN109979309A (zh) * 2019-05-07 2019-07-05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防伪方法、装置和防伪验证方法
CN112581147A (zh) * 2020-11-28 2021-03-30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商品保险保真防伪方法
CN112700264A (zh) * 2020-11-28 2021-04-23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甄品保防伪方法
CN113379730A (zh) * 2021-07-02 2021-09-10 广东百岁山实业有限公司 水瓶视检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298259A (zh) * 2022-01-11 2022-04-08 陈永祥 一种基于二维码和条形码的防伪溯源方法
CN116935140A (zh) * 2023-08-04 2023-10-2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油墨的奢侈品鉴定模型训练方法、鉴定方法及装置
CN116935140B (zh) * 2023-08-04 2024-04-1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油墨的奢侈品鉴定模型训练方法、鉴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9622A (zh) 2015-07-29
CN104899541B (zh) 2016-10-12
US10265996B2 (en) 2019-04-23
EP3291209B1 (en) 2021-08-18
MY202310A (en) 2024-04-23
RU2017141638A3 (zh) 2019-08-29
CN104899541A (zh) 2015-09-09
CN106128292A (zh) 2016-11-16
US20180178579A1 (en) 2018-06-28
RU2017141638A (ru) 2019-06-03
CN104992209A (zh) 2015-10-21
EP3291209A4 (en) 2018-12-19
RU2703113C2 (ru) 2019-10-15
EP3291209A1 (en) 2018-03-07
CN106096971B (zh) 2017-11-10
WO2016177253A1 (zh) 2016-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6971A (zh) 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
CN104794629B (zh) 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
CN204833342U (zh) 锯齿码防伪印刷物
CN106782035B (zh) 锯齿码防伪方法
US11836804B2 (en) Anti-fake packing method for product liability insurance
CN203268562U (zh) 拍拍看二维码利乐包
CN201646016U (zh) 一种防伪印章装置
WO2000008621A1 (fr) Procede de protection contre la contrefaçon
CN108509992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印章印文智能化识别防伪方法
CN103810603A (zh) 无码防伪方法
CN104091519A (zh) 一种字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26971A (zh) 超限墨点防伪方法及印刷物
CN101587663A (zh) 纹密防伪
CN106096970B (zh) 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
CN208013988U (zh) 消噪二维码防伪印刷物
CN110570218A (zh) 真品责任保单设置方法及查询登记系统
CN205028583U (zh) 基于二维码与指纹相结合的防伪标签
CN109934323A (zh) 基于图像对比的随机溶液印迹图案防伪标签及其鉴别方法
CN109572063A (zh) 一种防伪追溯标签的制造方法
CN104021725A (zh) 嵌入类微信购物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3135A (zh) 非r角防伪方法
CN206589483U (zh) 锯齿码防伪印刷物
CN2324594Y (zh) 一种可以进行对照拼对式识别标志
CN206231069U (zh) 一种防伪印刷装置
CN1152784C (zh) 防伪印公章刻制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Assignee: Shanghai super label system Co., Ltd.

Assignor: Hainan Asian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Contract record no.: 201746000001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k edge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and ink edge anti-counterfeiting network identification system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1018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70125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Longhua District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Road No. 38 building 26D nine

Patentee after: Hainan Yayuan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570125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Longhua District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Road No. 38 building 26D nine

Patentee before: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 TECH RES INST (GENERAL PARTNERSHI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9

Address after: 570311 No.1, Yaogu SANHENG Road, Xiuying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ke a picture of (Hain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70125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Longhua District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Road No. 38 building 26D nine

Patentee before: Hainan Yayuan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