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1465U - 一种防伪标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标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1465U
CN206441465U CN201720107889.2U CN201720107889U CN206441465U CN 206441465 U CN206441465 U CN 206441465U CN 201720107889 U CN201720107889 U CN 201720107889U CN 206441465 U CN206441465 U CN 206441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ure
counterfeiting mark
mark according
ink
grain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78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S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S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S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SIYUA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1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1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识,所述防伪标识包含载体(1)和载体(1)上的随机纹理分布层(2),所述纹理分布层(2)中的纹理(3)为立体形状,所述纹理(3)的顶端还印涂有油墨(4),所述纹理密集排列且相邻纹理的顶端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使得至少在放大条件下所述纹理(3)立体形状的至少部分侧部可被看到;所述油墨为使得从上方各个角度观察所述纹理时均至少可见到顶端上的部分油墨。本实用新型的纹理分布为密集排列同时又不密集重叠,油墨图案使得纹理形成的具有空隙的图像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既能方便使用、又能增加造假者的造价成本,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标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识,特别是一种纹理能密集分布且不重叠的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纹理防伪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防伪中,所述纹理防伪是指事先将防伪标识上的纹理分布图案或图案的随机特征存储在数据库中,识别时调取数据库中的随机纹理图案进行对比以确定产品真伪。实用新型专利CN99801139.8【结构纹理防伪方法】详细描述了这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后来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造假者利用摆放的纹理分布进行造假模仿时,不管肉眼直接对比识别还是手机拍摄图像对比识别,均无法区分这种造假行为,尽管人工纹理分布摆放有一定造假成本,但是对于造假附加值较高或很高的产品,造假行为均有利可图。
目前,手机拍摄图像直接传送至互联网数据库进行纹理分布的自动识别是一种发展趋势,不但使用户识别变得更加简单,并且,相对纹理分布的肉眼直接对比识别,纹理分布密度可以更大。
为了使造假者通过摆放纹理分布造假的方式无利可图,增加单位面积的纹理数量就显得十分重要,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自动对比识别时,要求密集布撒时纹理不重叠,且纹理相隔距离不能太近以确保手机图像采集时的分辨率能区分开,现有的技术还没有解决,以下列举了一些现有的纹理分布方法:
1、水中分散纹理。例如造纸过程,由于过程随机,根本无法保证纹理不重叠,也无法控制任意两个纹理之间的间隔大小。
2、抛洒附着在粘附的表面上。例如目前金葱粉的抛洒附着方法,尽管密集布撒时可以去掉重叠,但是无法控制纹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以便手机或人眼可以分辨。
因此,通过不重叠密集排列来增加造假者的摆放成本,通过控制纹理之间的距离来保证计算机对随机纹理分布图像的处理是目前纹理防伪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防伪标识,不但增加了单位面积纹理的数量,还适应了人眼的分辨或者是手机拍摄图片的分辨或者是其它专门拍摄识别的分辨及图像对比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防伪标识,包含载体(1)和载体(1)上的随机纹理分布层(2),所述纹理分布层(2)中的纹理(3)为立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的顶端还印涂有油墨(4),所述纹理密集排列且相邻纹理的顶端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使得至少在放大条件下所述纹理(3)立体形状的至少部分侧部可被看到;所述油墨为使得从上方各个角度观察所述纹理时均至少可见到顶端上的部分油墨。
所述载体(1)和随机纹理分布层(2)之间还可以有粘胶层(5)。
所述纹理(3)优选的为长条状,长条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1.5。
长条状的所述纹理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优选的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
所述纹理(3)优选的为球形或其它形状的立体颗粒。
所述纹理(3)优选的为白色或透明色。
所述纹理(3)还可以为浅色,对应的油墨(4)为深色。即做灰度处理后,深色区域的灰度值大于浅色区域。
所述纹理(3)可以为金属材料。适用于一些特别要求的使用场合。
所述纹理(3)还可以为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表面镀有金属膜层。
所述密集排列为纹理排列面积密度大于50%。
所述纹理分布层(2)中混入有胶料。
所述胶料的溶剂为挥发性溶剂。
所述相邻纹理(3)顶端之间空隙平均间隔优选为20um~1000um尺寸范围。
所述纹理(3)之间优选的具有颜色区别或所述纹理分布层包括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布。
所述油墨(4)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油墨。进一步的,还包括编码。
所述编码每张防伪标识均不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纹理优选为纤维,纤维横截面为多色。横截面为多色更能在放大观察的时候观察体现纹理的立体效果,对于想利用模压、雕刻方式的造假行为有更好的防范。
优选的,纤维横截面为多色,沿纤维长度方向扭曲延伸。该纹理结构更能在放大观察的时候观察体现纹理的立体效果,对于想利用模压、雕刻方式的造假行为有更好的防范。
优选的,单股纤维横截面为多根纤维,多根纤维合股沿纤维长度方向扭曲延伸。该纹理结构更能在放大观察的时候观察体现纹理的立体效果,对于想利用模压、雕刻方式的造假行为有更好的防范。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标识可应用于一种防伪系统,所述防伪标识上纹理(3)顶端油墨(4)至少部分的分布图案或/和所述分布图案的特征值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以备识别者查询核对。
优选的所述防伪标识上还印设有编码或所述防伪标识旁还印设有编码。
所述编码可以是多标一码。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标识可进一步的应用于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具有立体形状的纹理(3);
步骤2:将纹理(3)密集布散到在载体(1)表面上,且相邻纹理的顶端之间具有空隙;
步骤:3:去掉未直接粘附在载体表面上的纹理(3);
步骤4:在纹理(3)的顶端印设油墨(4)所述油墨为使得从上方各个角度观察所述纹理时均至少可见到顶端上的部分油墨;
步骤5:将防伪标识上的油墨(4)的分布图案和/或所述分布图案的特征值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识别者调取核对。
优选的,每次所述布散均为随机布散。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标识可进一步的应用于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具有立体形状的纹理(3);
步骤2:将纹理(3)混入胶料中形成混合料,所述纹理密集排列且相邻纹理的顶端之间
具有空隙;
步骤3:将混合料涂布在载体材料表面,使胶料由流动变成固化,胶料的固化过程存在收缩,使其胶料中的纹理(3)能从胶料表面凸起;
步骤4:在纹理(3)的顶端印设油墨(4)所述油墨为使得从上方各个角度观察所述纹理时均至少可见到顶端上的部分油墨;
步骤5:将防伪标识上的油墨(4)的分布图案和/或所述分布图案的特征值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识别者调取核对。
优选的,在步骤3胶料固化前还包括一个抹平步骤,抹平的目的是使纹理之间不会出现重叠。所述抹平可以包括滚平,压平等多种工艺方式,只要是纹理之间不出现重叠即可。
优选的,所述胶料为挥发性胶料,挥发后胶料的体积会变小,胶料收缩率大于30%。
优选的,每次涂布均为随机涂布。
随机所实现的结构是每张防伪标识上纤维的分布图案都不相同。
进一步的在所述纹理防伪标识上可印设编码。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明显的,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纹理分布为密集排列,通过随机密集排列可以极大的提高造假者的摆放成本;第二,这种纹理分布在密集排列的同时,又可以通过使纹理顶端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来达到不密集重叠的效果,并在纹理顶端印刷有油墨图案,使得纹理形成的具有空隙的图像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可以与计算机图像实现自动对比的支持。特别适用于人眼和拍摄设备、特别是适用于手机的拍摄进而识别,既能方便使用、又能增加造假者的造价成本,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载体和随机纹理分布层之间具有粘胶层,保证纹理分布的稳定,从而保证其与计算机数据库存储的信息保持一致。
纹理为长条状、进一步的横截面为圆或椭圆形,或纹理为球形,可使得间隙足够大同时顶端的油墨形成的图案具有较佳的分辨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增大伪造成本的效果,所述密集排列优选的纹理排列面积密度优选的要大于50%。
为了保证纹理之间的不密集重叠,实现手机甚至人眼的识别,所述相邻纹理顶端之间空隙平均间隔优选的处于20um~1000um的尺寸范围。
纹理选取为纤维,更进一步的采用多色扭曲延伸,可以在放大识别纹理立体结构的时候,视觉感觉更明显;且纤维的视觉特征可以和相应的油墨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纹理图案。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密集排列的纹理的不带有粘胶层的防伪标识截面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密集排列的纹理的带有粘胶层的防伪标识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密集排列的纹理的防伪标识的俯视图。
图4为带有编码的防伪标识的俯视图。
图5为扭曲延伸的双色纤维纹理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扭曲延伸的双色纤维纹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四色纤维纹理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顶端印有两层油墨的纹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防伪标识密集排列截面示意图及图3防伪标识密集排列平面示意图所示,包含载体1和载体1上的随机纹理分布层2,纹理分布层2中的纹理3为长条圆柱形状,材料为高分子PET,长度为350~450um,直径为200um,纹理排列面积密度大于50%,纹理3的顶端还印涂有油墨4,印刷墨层的厚度小于10um。相邻纹理(3)顶端之间空隙平均间隔优选为20um~200um尺寸范围。
一些特殊场合可以选择金属材料,例如铝丝、不锈钢丝等,可以应对耐磨或温度具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根据识别工具的不同,空隙也可增大到2000um的尺寸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纹理3为纤维,且横截面为双色,进一步的还可以是两股纤维扭曲延伸,如图5和图6所示。
更进一步的,还可以是更多色纤维,如图7所示为四股纤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纹理3顶端涂有两次不同颜色的油墨,如图8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或其它实施例所述的防伪标识上印设二维码,如图4所示,所述二维码与防伪标识一一对应,将二维码结合油墨4形成的图案或图案特征一起存入计算机数据库。
实施例5:
以上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实施例1所述的长条状纹理,也可以是其它实施例的纹理;
步骤2:将纹理随机密集布散在载体表面的粘胶层5(如图2所示)上;
步骤3:去掉未直接粘附在粘胶层5上的纹理,为了保证长条形纹理的朝向,即长条方向与载体表面平行,还可以选择采用压刮等工艺;
步骤4:在纹理分布层印刷油墨,由于印版是平面的,以及圆柱长条本身的立体结构,仅会在顶端印设上油墨层4。
步骤5:将防伪标识上的油墨(4)的分布图案和/或所述分布图案的特征值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识别者调取核对。
实施例6:
以上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的另一种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实施例1所述的长条状纹理,也可以是其它实施例的纹理;
步骤2:将纹理密集的混入胶料中形成混合料,胶料选用乙酸乙酯溶解的高温发粘热熔胶,发粘温度大于90℃;
步骤3:将混合料随机涂布在载体材料表面,使胶料由流动变成固化,由于溶剂乙酸乙酯的挥发,热熔胶溶液固化后体积会收缩70%以上。还可以在固化前增加抹平动作,使纹理之间不会出现重叠;
步骤4:在纹理3的顶端印设油墨4,或许会印在顶端的一层薄的热熔胶层上,但放大视觉观察,人眼依然看到油墨层附着在纹理的顶端,能代表纹理的分布位置和朝向。
步骤5:将防伪标识上的油墨(4)的分布图案和/或所述分布图案的特征值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识别者调取核对。

Claims (20)

1.一种防伪标识,包含载体(1)和载体(1)上的随机纹理分布层(2),所述纹理分布层(2)中的纹理(3)为立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的顶端还印涂有油墨(4),所述纹理密集排列且相邻纹理的顶端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使得放大条件下所述纹理(3)立体形状的至少部分侧部可被看到;所述油墨为使得从上方各个角度观察所述纹理时均至少可见到顶端上的部分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和随机纹理分布层(2)之间还有粘胶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长条状,长条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长条状的所述纹理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球形或其它形状的立体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白色或透明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浅色,油墨(4)为深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金属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表面镀有金属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排列为纹理排列面积密度大于5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分布层(2)中混入有胶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的溶剂为挥发性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纹理(3)顶端之间空隙平均间隔为20um~1000um尺寸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之间具有颜色区别或所述纹理分布层包括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4)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油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每张防伪标识均不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纤维,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多色。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纤维,纤维横截面为多色扭曲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3)为纤维,单股纤维横截面为多根纤维合并后扭曲延伸。
CN201720107889.2U 2016-02-05 2017-02-04 一种防伪标识 Active CN20644146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82154 2016-02-05
CN201610078215 2016-0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1465U true CN206441465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50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4502.4A Pending CN107045833A (zh) 2016-02-05 2017-02-04 一种防伪标识、防伪系统及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CN201720107889.2U Active CN206441465U (zh) 2016-02-05 2017-02-04 一种防伪标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4502.4A Pending CN107045833A (zh) 2016-02-05 2017-02-04 一种防伪标识、防伪系统及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7045833A (zh)
WO (1) WO20171336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833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识、防伪系统及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7234B (zh) * 2017-11-01 2024-03-29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纹理图像特征和随机金葱粉的防伪系统
CN109754259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纸包装袋的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09785734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9785733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8830363A (zh) * 2018-04-25 2018-11-16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色彩超限纹理防伪方法及印刷物和承印材料
CN109036104A (zh) * 2018-08-20 2018-12-18 链学堂教育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工艺生产的独特性防伪标贴
CN111798740B (zh) * 2020-07-29 2022-11-25 云南易见纹语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记、系统、生成方法以及防伪标记识别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9333A (ja) * 1997-03-27 1998-10-09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情報識別シート及びその情報識別方法
CN2588480Y (zh) * 2002-12-24 2003-11-26 广东正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防伪标识物
CN2715245Y (zh) * 2003-09-22 2005-08-03 兆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纹理密码标签
EP1638066A1 (de) * 2004-09-20 2006-03-22 Wolfgang Fröhlich Verfahren zur Identifizierung von aufzubewahrenden oder zu versendenden Gegenständen
CN102034086A (zh) * 2009-09-28 2011-04-27 上海柯斯造纸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
CN202003597U (zh) * 2010-11-05 2011-10-05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表面粘贴纤维的纹理防伪印刷物
CN203909841U (zh) * 2014-07-01 2014-10-29 王建程 一种一体化防伪防窜标识粘附随机防伪纤维的装置
CN204845066U (zh) * 2015-04-21 2015-12-09 广东壮丽彩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防伪包装材料
CN104809622A (zh) * 2015-05-01 2015-07-29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超限纹理防伪方法
CN105088453A (zh) * 2015-07-30 2015-11-25 天津三一防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短纤维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45833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识、防伪系统及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833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北京柯斯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识、防伪系统及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5833A (zh) 2017-08-15
WO2017133693A1 (zh)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1465U (zh) 一种防伪标识
CN100384546C (zh) 定向磁性颜料片的方法和装置
CN204833342U (zh) 锯齿码防伪印刷物
CN104992209A (zh) 锯齿码防伪方法
CN106935129B (zh)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和随机纹理防伪系统
CN104794629A (zh) 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
CN104372715A (zh) 凸显油墨发泡特征或油墨皱纹特征之纹理防伪标识物
CN103042814A (zh) 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
EP1905890A3 (en) Lens dye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dyeing base body for dyeing lenses
CN101871186B (zh) 一种具有全息模糊防伪图纹的转移纸的制造方法
CN105346329A (zh) 一种立体动态大景深防伪图案印刷品及其印刷方法
CN204348247U (zh) 一种防伪标签结构
CN113160696A (zh) 揭开验证信息防伪卡及其制备方法
CN206726626U (zh) 薄型防伪标签
CN206877593U (zh) 一种覆盖式可变微缩数码与二维码结合的防伪标识
CN103437248B (zh) 一种具有安全线的防伪无碳复写纸及生产方法
CN213815275U (zh) 一种复合防伪标识
CN205788864U (zh) 一种适于冷烫的结构烫金膜
CN215118070U (zh) 针挑纹理防伪包装物
CN112201145A (zh) 揭刮双效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CN206109869U (zh) 一种防伪装饰纸
US20180304618A1 (en) Printing sheet, printed article, makeup-applied print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makeup-applied printed article
EP1884369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inted articles
CN113706998A (zh) 揭开式隐藏随机特征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CN216697646U (zh) 嵌入式物理特征防伪标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