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4392A -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4392A
CN106094392A CN201610266799.8A CN201610266799A CN106094392A CN 106094392 A CN106094392 A CN 106094392A CN 201610266799 A CN201610266799 A CN 201610266799A CN 106094392 A CN106094392 A CN 106094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information
control
source information
defocus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6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4392B (zh
Inventor
林宗郎
林宗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94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4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4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43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285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includ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ocus detection devices, e.g. both an active and a passive focus detect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获取部210a),用于获取与用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设置单元(设置部210b),用于根据用户所进行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以及存储器单元(存储器240),用于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基于焦点信号所检测到的散焦量进行校正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以更高的精度进行调焦控制,日本特开2013-80187公开了如下的摄像设备,其中该摄像设备除存储在工厂出货时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散焦量的调整值外,还存储用户可以任意设置的校正值(微调整校正值)。日本特开2006-72084公开了如下的照相机系统,其中该照相机系统判断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的类型,并且根据预先存储的色像差来校正散焦量。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3-80187所公开的摄像设备中,用户可以任意设置的校正值针对各摄像镜头仅有一个值。因此,在拍摄时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不同于在设置调焦所用的校正值时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的情况下,难以进行高度精确的自动调焦控制。
可以考虑在利用日本特开2013-80187所公开的结构对散焦量进行校正之后、利用日本特开2006-72084所公开的结构对散焦量进行校正。然而,如果从摄像镜头起直到用于检测散焦量的传感器为止的光学系统的路径发生移位、或者预先存储了相对于拍摄时所判断出的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的类型的色像差,则散焦量的校正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根据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来由用户任意设置散焦量的校正值的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控制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以及存储器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对经由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以输出图像信号;散焦量检测单元,用于通过使用经由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所获得的焦点信号来检测散焦量;光源检测单元,用于通过使用经由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所获得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来检测与对该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光源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光源信息;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所述散焦量的校正信息;存储器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以及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的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微调整校正值的示例性设置画面。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AF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确定微调整校正值的示例性显示画面。
图6是示出光源、摄像元件和辅助光的各个的光谱灵敏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例示的组件的大小、形状和相对配置可以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设备的结构或者各种条件而适当改变,因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典型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包括具有用于检测散焦量的传感器的焦点检测系统和具有用于拍摄图像的传感器的摄像系统。在典型的银盐胶片中,摄像系统的光谱灵敏度特性通常对波长约为400~650nm的光最敏感,从而具有与人眼的特性相对应的颜色再现性。摄像系统的传感器(诸如CMOS传感器等的图像传感器)通常在约800nm处具有灵敏度峰值,并且该传感器在长波长侧具有直到1100nm为止的灵敏度。然而,为了强调颜色再现性,以牺牲灵敏度为代价,将波长在该频率范围外的光设计成通过使用光学滤波器来截止。
另一方面,与摄像系统的传感器相同,焦点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具有直到约1100nm为止的灵敏度。然而,如果在低亮度情形下无法进行调焦控制,则从摄像设备向被摄体照射近红外辅助光(波长约为700nm)。因此,焦点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具有直到包括与摄像系统的传感器相比长出了约100nm的波长的波长带为止的灵敏度。
图6是示出光源、图像传感器和辅助光的各个的光谱灵敏度的图,并且横轴示出波长(nm),纵轴示出相对能量(灵敏度)或摄像镜头的色像差所引起的相对焦点位置。在图6中,符号C表示摄像镜头的色像差,符号B、G和R分别表示图像传感器的蓝色像素、绿色像素和红色像素的光谱灵敏度,符号F、L和A分别表示荧光灯、泛光灯和辅助光的光谱灵敏度。
如图6所示,荧光灯(F)基本不包括比620nm更长的波长成分,而泛光灯(L)的相对灵敏度随着波长变长而增大。另一方面,摄像镜头的色像差C根据波长来改变焦点位置,使得色像差C在长波长侧沿焦距增加的方向改变。因此,在使用在波长700nm处具有最大灵敏度的自动焦点检测所用的传感器(辅助光(A))的情况下,在长波长成分的量少的荧光灯(F)与波长越长则相对灵敏度越大的泛光灯(L)之间,所检测到的焦点位置有所不同。结果,在摄像面处焦点发生移位(即,偏移)。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根据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的类型来设置散焦量的校正值,因此可以以高精度进行调焦控制。以下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
首先,将参考图1来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的示意结构。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1的框图。摄像设备1包括摄像镜头10(可更换镜头)和本体20(照相机本体),并且摄像设备1是摄像镜头10可移除地安装在本体20上的可更换镜头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本体20具有调焦功能,其中该调焦功能调整经由卡口M以可更换且可移除的方式安装的摄像镜头10的焦点位置。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而且还可应用于包括呈一体化的摄像镜头10和本体20的摄像设备。
摄像镜头10包括镜头MPU(微处理器单元)110、包含多个透镜的透镜单元122和用于驱动透镜单元122的透镜驱动器120。摄像镜头10还包括光圈132和用于驱动光圈132的光圈驱动器130。另外,摄像镜头10包括:距离环位置检测器140,用于检测用以通过手动操作使透镜单元122中所包括的调焦透镜移动的距离环(未示出)的位置;以及包括诸如EEP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器150(存储器单元)。存储器150存储用以标识摄像镜头10的个体(的类型)的特有的镜头标识信息151(镜头ID)。存储器150中所存储的镜头标识信息151可以经由能够与本体MPU 210进行通信的镜头MPU 110发送至本体20。发送至本体20的镜头标识信息151作为镜头标识信息152存储在存储器240(存储器单元)的校正表246中。
本体20包括包含主镜232a和辅助镜232b的快速返回镜232。快速返回镜232在取景器观察状态下倾斜地设置在摄像光路中,并且在摄像状态下退避到摄像光路外。主镜232a是半透半反镜,并且主镜232a在倾斜地设置在摄像光路中的情况下,使来自被摄体的光线的约一半向着以下所述的焦点检测光学系统透过。图像传感器252(摄像元件)对经由摄像镜头10(摄像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光学图像)进行光电转换,以输出图像信号。显示面板272显示所拍摄图像和各种设置信息等。
本体20包括聚焦板290、五棱镜291、取景器292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入射到五棱镜291上的光被分光成进入取景器292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这两者。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包括用于检测入射光的色温和亮度(光源的类型)的传感器,并且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将表示入射光的光源的值(表示光源的类型的光源信息)输出至本体MPU 210。
本体20包括本体MPU 210(控制器或处理器)、散焦量检测器220、镜驱动器230、存储器240、摄像单元250、记录单元260、显示单元270和操作构件28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包括本体MPU 210和存储器240。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40设置在本体MPU 210的外部,并且可选地,存储器240可以包括在本体MPU 210中。本体MPU 210包括获取部210a(获取单元)、设置部210b(设置单元)和控制器210c(控制单元)。获取部210a获取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光源的类型)有关的光源信息294。设置部210b根据用户经由操作构件280所进行的操作来设置与光源信息294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微调整校正值)。控制器210c基于与光源信息294相关联的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
散焦量检测器220(散焦量检测单元)通过使用经由摄像镜头10所获得的焦点信号来检测散焦量。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光源检测单元)通过使用经由摄像镜头10所获得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来检测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操作构件280和显示单元270来确认以下所述的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此外,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操作构件280和显示单元270来任意设置易于识别的名称作为光源信息的名称(光源标识信息295),从而将该名称以与光源信息294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存储器240的光源信息表247中。在光源信息表247中,可以针对一个光源信息294(特定类型的光源)登记多个光源标识信息295。
存储器240由诸如EEP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并且存储器240存储用于对散焦量检测器220所检测到的散焦量进行校正的校正值(校正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器240针对本体20上曾安装过的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1(即,存储器240中所存储的镜头标识信息152)与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294的各组合,存储校正值。用于对散焦量检测器220所检测到的散焦量进行校正的校正值(校正信息)表示根据用户所进行的输入(操作)可任意设置的校正值(微调整校正值)。在本实施例中,将校正表246存储在存储器240中,其中在该校正表246中,镜头标识信息152、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294以及微调整校正值(校正信息)作为组合而彼此相关联。在工厂出货时,在校正表246中设置表示校正表246尚未设置的初始值(例如,全部为零)。
摄像单元250将图像传感器252中所累积的电荷作为图像信号(图像数据)输出至本体MPU 210。记录单元260将图像传感器252所拍摄到的图像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显示单元270具有如下功能:将与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相对应的图像、设置画面、镜头标识信息152、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294和用户所设置的光源标识信息295等显示在显示面板272上。显示面板272是同时显示存储器240中所存储的光源信息以及与该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校正信息的显示器。
操作构件280包括用于设置与摄像设备1的摄像有关的操作(例如,快门速度、光圈值和摄像模式)的按钮或拨盘、以及用于指示摄像的释放按钮。该释放按钮包括通过半按下而处于ON(接通)状态的用于准备摄像的开关SW1、以及通过全按下而处于ON状态的用于开始摄像的开关SW2。此外,操作构件280包括诸如微调整设置开关和微调整校正值输入拨盘等的操作构件,以由用户进行与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和光源标识信息295的设置有关的操作。
在该结构中,在开关SW1处于ON状态(接通)的情况下,摄像设备1开始调焦操作(调焦功能)。具体地,首先,本体MPU 210根据来自散焦量检测器220的输出(散焦量)来向镜头MPU 110发送透镜驱动指示。然后,镜头MPU110基于从本体MPU 210发送来的透镜驱动指示来控制透镜驱动器120,因而镜头MPU 110通过驱动摄像镜头10的距离环来进行调焦。此外,在开关SW2处于ON状态的情况下,本体MPU 210、摄像单元250、镜头MPU 110和光圈驱动器130等进行用以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一系列操作。在开关SW1处于OFF状态(断开)的情况下,摄像设备1停止调焦功能。
即使通过调焦操作所检测到的散焦量为零,根据焦点检测系统等的公差,被摄体也未必存在于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处。因此,在图像传感器252上被摄体聚焦的状态下,需要将用以使本体MPU 210和散焦量检测器220所获得的散焦量调整为零的调整值存储在存储器240中。
具体地,首先,测量摄像设备1的凸缘衬圈(即,从摄像镜头10(卡口M)起直到图像传感器252(摄像面)为止的距离),以获得凸缘衬圈相对于设计值的移位(偏移量)。接着,对焦点位置预先调整至位于已知距离处的被摄体(基准被摄体)的基准镜头进行安装,并且检测该基准被摄体的散焦量。然后,将用于使所检测到的散焦量调整为零的调整值存储在存储器240中。在调焦操作期间,使用通过将存储器240中所存储的调整值与散焦量检测器220所检测到并输出的散焦量(检测散焦量)相加所获得的值作为散焦量(调整散焦量)。结果,可以在吸收了摄像设备1的个体差异的状态下进行调焦(焦点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设备1进一步将最佳焦点校正值和微调整校正值与通过加上存储器240中所存储的调整值所获得的散焦量(调整散焦量)进行相加,以计算校正散焦量。
最佳焦点校正值是针对拍摄时的被摄体光束的焦点与利用焦点检测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束的焦点之间的移位(偏移量)的校正值。拍摄时的被摄体光束的焦点和利用焦点检测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束的焦点之间的移位是由图像传感器252和散焦量检测器220之间的光谱灵敏度的差异、以及由摄像镜头10的球面像差所引起的,因此该移位针对摄像镜头10的各距离环位置而不同。由图像传感器252和散焦量检测器220的光谱灵敏度的差异所引起的移位根据对要拍摄的对象(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的类型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将最佳焦点校正值存储在本体20上所安装的摄像镜头10的镜头MPU 110中。镜头MPU 110将与从距离环位置检测器140输出的当前距离环位置相对应的最佳焦点校正值发送至本体20的本体MPU 210。本体MPU 210将通过最佳焦点校正值与调整散焦量相加所获得的值设置(确定)为散焦量,因而可以针对各摄像镜头10进行最佳调焦(焦点检测)。
微调整校正值是用户为了校正散焦量而针对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各光源信息任意设置的校正值。在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可更换镜头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微调整校正值是用户针对本体20上所安装的各摄像镜头10(即,根据摄像镜头10的标识)任意设置的校正值。
接着,将参考图2来说明用于设置微调整校正值(校正值或校正信息)的方法。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微调整校正值的示例性设置画面。如图2所示,在显示面板272上所显示的设置画面中,用户可以通过对构成操作构件280的一部分的微调整校正值输入拨盘进行操作,来任意设置微调整校正值。
图2所示的设置画面显示校正表246中的输入编号“No.5”、摄像镜头10的型号名称“SNS300mm/2.8SCM”和对型号名称相同的摄像镜头10进行标识的编号“#2”。此外,图2的设置画面显示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光源值:300”、以及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光源信息“光源值:300”的光源标识信息“溜冰场”。将指定型号名称相同的摄像镜头10的编号顺次分配至通过使用摄像镜头10的型号名称在校正表246中进行搜索所得到的一致的摄像镜头10。
在图2所示的设置画面上,通过使用比例尺上方的三角形标记来显示当前微调整校正值。用户可以通过对微调整校正值输入拨盘进行操作来沿前焦点方向(即,焦点位置在被摄体的前方的方向)或后焦点方向(即,焦点位置在被摄体的后方的方向)改变微调整校正值。光源标识信息295是响应于用户经由操作构件280所进行的操作能够任意设置的。
将用户在图2的设置画面中所输入的微调整校正值、以及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2和光源信息294作为校正数据写入校正表246中。然后,本体MPU 210在存储器240的校正表246中搜索与本体20上所安装的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2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在本体MPU 210检测到与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2和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的情况下,本体MPU 210确定校正散焦量。换句话说,本体MPU 210计算通过将微调整校正值(校正值或校正信息)与散焦量检测器220所检测到的散焦量(检测散焦量)相加所获得的散焦量(校正散焦量)。因此,摄像设备1能够根据摄像镜头10的类型和光源信息294来任意进行调焦。
另一方面,在没有检测到与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2和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的情况下,本体MPU 210搜索与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2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在检测到与镜头标识信息152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的情况下,本体MPU 210通过使用与存储器240内所存储的光源信息294中与该光源信息最相似的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校正值来校正散焦量。换句话说,本体MPU 210使用与镜头标识信息152相对应的所存储的微调整校正值中的、与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294最相似的光源信息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
接着,将参考图3来说明摄像设备1所进行的自动调焦(AF操作)的过程。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AF操作的流程图。图3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从散焦量检测器220获取散焦量;以及通过使用针对各摄像镜头10的调整值、最佳焦点校正值和微调整校正值来校正散焦量。图3的各步骤主要由各部基于本体MPU 210的指示来进行。
首先,在步骤S111中,本体MPU 210经由镜头MPU 110获取本体20上所安装的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1、摄像镜头10的型号名称、以及针对各摄像镜头10的调整值和最佳焦点校正值。这类信息预先存储在摄像镜头10的存储器150中。随后,在步骤S112中,本体MPU 210驱动快速返回镜232以使得光束被引导至散焦量检测器220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在快速返回镜232的驱动完成之后,在散焦量检测器220内所包括的散焦量检测传感器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内所包括的光源信息检测传感器中,累积了电荷。
随后,在步骤S113中,散焦量检测器220基于步骤S112中所累积的电荷(焦点检测信号)来检测散焦量。然后,本体MPU 210获取散焦量检测器220所计算出的散焦量(检测散焦量)。随后,在步骤S114中,光源信息检测器293基于步骤S112中所累积的电荷(光源信息检测信号)来检测光源信息。然后,本体MPU 210获取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计算出的光源信息294。
随后,在步骤S115中,本体MPU 210将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针对各摄像镜头10的调整值与步骤S113中所获得的散焦量相加,以计算新的散焦量(调整散焦量)。随后,在步骤S116中,本体MPU 210将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最佳焦点校正值与步骤S115中所获得的散焦量相加,以计算新的散焦量(第一校正散焦量)。
随后,在步骤S117中,本体MPU 210通过使用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152)作为搜索关键字来在存储器240内所存储的校正表246中进行搜索。换句话说,本体MPU 210判断校正表246中是否存在与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如果校正表246中存储了与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则流程进入步骤S119。
另一方面,如果校正表246中没有存储与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则流程进入步骤S118。在步骤S118中,由于在步骤S117中校正表246中没有存储微调整校正值,因此本体MPU 210判断为校正量为零。
在步骤S119中,本体MPU 210通过使用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和步骤S114中所获得的光源信息294作为搜索关键字来在存储器240内所存储的校正表246内进行搜索。换句话说,本体MPU 210判断校正表246中是否存在与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和步骤S114中所获得的光源信息294的组合(对)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如果在校正表246中存储了与步骤S11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1和步骤S114中所获得的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则流程进入步骤S121。
另一方面,如果在校正表246中没有存储与镜头标识信息151和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则流程进入步骤S120。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19中,在校正表246中没有存储与镜头标识信息151和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另一方面,在步骤S117中,校正表246中存储了与镜头标识信息151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因此,在步骤S120中,本体MPU 210将与镜头标识信息151相对应地存储的微调整校正值中的、与同光源信息294最相似的光源信息相对应地存储的微调整校正值设置(确定)为校正量。
在步骤S121中,将与镜头标识信息151和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存储在校正表246中。因此,本体MPU 210将与镜头标识信息151和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设置(确定)为校正量。
随后,在步骤S122中,本体MPU 210经由显示单元270向用户通知步骤S118、S120或S121中所确定的校正量(校正信息)。随后,在步骤S123中,本体MPU 210将步骤S118、S120或S121中所确定的校正值与步骤S116中所获得的散焦量相加,以计算新的散焦量(第二校正散焦量)。然后,在步骤S124中,本体MPU 210向本体20上安装的摄像镜头10中所设置的镜头MPU 110通知步骤S123中所获得的散焦量(第二校正散焦量)和透镜驱动指示。镜头MPU 110按照所通知的散焦量(第二校正散焦量)经由透镜驱动器120来驱动透镜单元122中所包括的调焦透镜。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本体MPU 210)在进行调焦操作(AF操作)时,基于微调整校正值来校正散焦量检测器220所检测到的散焦量。该微调整校正值是与本体20上所安装的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1和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的光源信息294的组合相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器240中的校正值。然后,本体MPU 210调整摄像镜头10的焦点位置以使得校正散焦量为零。因此,在多个不同的光源下(即,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的类型彼此不同的摄像环境下)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可以识别出各个光源信息以进行适合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各光源的调焦(调焦控制)。
接着,将参考图4来说明摄像设备1中的用于设置微调整校正值的过程。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操作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操作包括以下步骤:拍摄确定校正值所要使用的图像;确定校正值;以及将用户所命名的光源信息和该校正值存储在校正表中。在用户操作(按下)构成操作构件280的一部分的微调整设置开关的情况下,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操作开始。图4的各步骤主要由各部基于本体MPU 210的指示来进行。
在步骤S211~S214中,本体MPU 210判断用户是否要进行以下步骤中的任一步骤:拍摄确定校正值所要使用的图像;确定校正值;删除校正值;以及结束校正值的设置操作。首先,在步骤S211中,本体MPU 210判断是否按下了构成操作构件280的一部分的摄像开始按钮。在按下了摄像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21。在步骤S221中,本体MPU 210开始用于拍摄确定微调整校正值(校正值或校正信息)所要使用的图像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1中没有按下摄像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12。在步骤S212中,本体MPU 210判断是否按下了构成操作构件280的一部分的校正值输入开始按钮。在步骤S212中按下了校正值输入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31。在步骤S231中,本体MPU 210开始用于确定校正值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2中没有按下校正值输入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13。在步骤S213中,本体MPU 210判断是否按下了构成操作构件280的一部分的校正值删除开始按钮。在步骤S213中按下了校正值删除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41。在步骤S241中,本体MPU 210开始删除校正值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3中没有按下校正值删除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14。在步骤S214中,本体MPU 210判断是否按下了构成操作构件280的一部分的结束按钮。在步骤S214中按下了结束按钮的情况下,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操作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214中没有按下结束按钮的情况下,流程返回至步骤S211,并且重复上述的各步骤,直到按下了摄像开始按钮、校正值输入开始按钮、校正值删除开始按钮和结束按钮中的任一个为止。
在步骤S221中,本体MPU 210根据图3所示的流程图来进行调焦操作(AF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本体MPU 210获取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以及本体20上所安装的摄像镜头10的镜头标识信息151。本体MPU210所获取到的信息临时存储在存储器240中。
随后,在步骤S222中,本体MPU 210拍摄图像。换句话说,本体MPU 210控制镜驱动器230以驱动快速返回镜232从而将光束引导到图像传感器252上,并且本体MPU 210将图像传感器252中所累积的电荷作为图像(所拍摄图像)从摄像单元250输出。接着,本体MPU 210经由记录单元260将所拍摄图像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在步骤S223中,本体MPU 210将步骤S222中所拍摄到的图像和步骤S221中所获取到的光源信息经由显示单元270显示在显示面板272上。图5是示出显示有为了确定校正值所拍摄的图像和在拍摄该图像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光源信息的示例性显示画面的图。在光源信息表247中存在与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光源信息294相对应的光源标识信息295的情况下,同时还显示光源标识信息295。图5所示的显示画面包括光源信息检测器293所检测到的光源信息“光源值300”、以及用于使得用户易于识别光源信息“光源值:300”的光源标识信息“溜冰场”。
在图4的步骤S212中按下了校正值输入开始按钮(用于输入微调整校正值的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本体MPU 210开始输入校正值的步骤。首先,在步骤S231中,本体MPU 210判断拍摄确定校正值所要使用的图像的步骤(步骤S221~S223)是否进行了至少一次(即,是否已拍摄到图像)。在尚未进行拍摄确定校正值所要使用的图像的步骤的情况下,结束输入校正值的步骤,并且流程进入步骤S211。另一方面,在拍摄确定校正值所要使用的图像的步骤进行了至少一次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32。
在步骤S232中,本体MPU 210将微调整校正值的设置画面经由显示单元270显示在显示面板272上。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如图2所示的设置画面,并且显示步骤S221中所获得的镜头标识信息152和光源信息294。在这种情况下,本体MPU 210通过使用光源信息294(“光源值:300”)作为搜索关键字来在光源信息表247内进行搜索,并且本体MPU 210判断光源信息表247中是否存在先前登记的光源标识信息295(“溜冰场”)。在存在所登记的光源标识信息295的情况下,还将光源标识信息295显示在设置画面上。
随后,在步骤S233中,用户对微调整校正值输入拨盘(操作构件280)进行操作,并且本体MPU 210响应于用户所进行的操作来设置微调整校正值。随后,在步骤S234中,用户通过使用操作构件280和显示单元270来输入与步骤S221中所获得的光源信息294相对应的光源标识信息295,并且本体MPU 210响应于用户所进行的操作来设置光源标识信息295。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任意设置用户随后能够识别光源信息的信息,诸如获取光源信息的场所和时间等。因此,用户随后可以容易地指定设置值和光源信息。
在步骤S213中按下了校正值删除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本体MPU 210开始删除校正值的步骤。首先,在步骤S241中,本体MPU 210判断校正表246中是否存在所登记的校正值。在校正表246中不存在所登记的校正值的情况下,结束删除校正值的步骤,并且流程进入步骤S211。另一方面,在校正表246中存在所登记的校正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242中,本体MPU 210将与校正表246中的所登记的校正值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光源标识信息和镜头标识信息经由显示单元270显示在显示面板272上。随后,在步骤S243中,用户通过使用操作构件280和显示单元270来从校正表246中选择要删除的校正值。随后,在步骤S244中,本体MPU 210将步骤S243中用户所选择的校正值从校正表246中删除。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将与摄像镜头10和光源信息的组合(对)相对应的微调整校正值以与摄像镜头10特有的镜头标识信息151以及光源信息294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如果数据超过可以存储微调整校正值的存储容量,则显示用户所设置的光源标识信息和镜头标识信息。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删除不需要的校正值。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包括获取部210a(获取单元)、设置部210b(设置单元)和存储器240(存储器单元)。获取部210a获取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光源的类型)有关的光源信息(光源信息294或光源标识信息295)。设置部210b根据用户所进行的操作来设置与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微调整校正值)。存储器240将光源信息和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优选地,设置部210b在根据用户所进行的操作而被指示了改变或删除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校正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或删除该校正信息(S233,S244)。优选地,光源信息(广义上的光源信息)包括表示光源的类型的信息(狭义上的光源信息294)以及与表示光源的类型的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所设置的光源标识信息295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210c(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器210c基于与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更优选地,控制器210c基于与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校正信息以及通过使用经由摄像光学系统(摄像镜头10)获得的焦点信号所计算出的散焦量(检测散焦量),来确定校正散焦量(S123)。然后,控制器210c进行调焦控制以减小校正散焦量(S124)。优选地,控制器210c经由显示器(显示单元270、显示面板272)向用户通知调焦控制中所要使用的校正信息(S122)。
优选地,控制器210c判断拍摄时所获得的第一光源信息和与该第一光源信息相关联的第一校正信息是否分别作为光源信息和校正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S119)。然后,在第一光源信息和与该第一光源信息相关联的第一校正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情况下,控制器210c通过使用第一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S121)。更优选地,在第一校正信息没有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情况下,控制器210c通过使用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校正信息中的、与同第一光源信息最相似的第二光源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S120)。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还可被更完整地称为“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以及/或者包括用于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以及/或者控制该一个或多个电路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该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单独计算机或单独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可以从网络或存储介质将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提供至计算机。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致密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盘(BD)TM等)、闪速存储装置和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可更换镜头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且本发明还应用于诸如具有镜头的数字静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的、各自具有焦点检测设备的其它光学设备。

Claims (13)

1.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以及
存储器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单元在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指示改变或删除所述存储器单元中所存储的所述校正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或删除所述校正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信息包括以下信息至少之一:表示光源的类型的信息;以及与表示光源的类型的信息相对应的通过用户所设置的光源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以下操作:
基于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校正信息以及通过使用经由摄像光学系统获得的焦点信号所计算出的散焦量,来确定校正散焦量,以及
进行所述调焦控制,以使所述校正散焦量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经由显示器向用户通知所述调焦控制中要使用的所述校正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以下操作:
判断拍摄时所获得的第一光源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光源信息相关联的第一校正信息分别作为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是否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以及
在所述第一光源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校正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校正信息来进行所述调焦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校正信息没有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使用所述存储器单元内所存储的校正信息中与同所述第一光源信息最相似的第二光源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校正信息,来进行所述调焦控制。
9.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图像传感器,用于对经由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以输出图像信号;
散焦量检测单元,用于通过使用经由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所获得的焦点信号来检测散焦量;
光源检测单元,用于通过使用经由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所获得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来检测与对该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光源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光源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所述散焦量的校正信息;
存储器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同时显示所述存储器单元中所存储的所述光源信息和与该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校正信息,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在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指示改变或删除所述显示器上所显示的所述校正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或删除所述校正信息。
1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源有关的光源信息;
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设置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对应的散焦量的校正信息;以及
将所述光源信息和所述校正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校正信息的步骤包括:
拍摄图像;以及
同时显示所述图像和拍摄该图像时所确定出的所述光源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所述光源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校正信息来进行调焦控制。
CN201610266799.8A 2015-04-27 2016-04-26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943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0075A JP6562693B2 (ja) 2015-04-27 2015-04-27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5-090075 2015-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4392A true CN106094392A (zh) 2016-11-09
CN106094392B CN106094392B (zh) 2019-06-07

Family

ID=5714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679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94392B (zh) 2015-04-27 2016-04-26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7748B2 (zh)
JP (1) JP6562693B2 (zh)
CN (1) CN1060943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961A (zh) * 2017-11-07 2020-06-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机及焦点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1535B (zh) * 2017-06-16 2018-09-14 成都安的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射激光与目标探测光等焦性控制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2484A (ja) * 1994-08-24 1996-03-08 Nikon Corp 焦点調節装置
CN1645233A (zh) * 2004-01-21 2005-07-2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可换式照相机及照相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0567B2 (en) * 2000-12-22 2005-03-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having user interface with verification display and color cast indicator
US20020130959A1 (en) * 2001-01-12 2002-09-19 Mcgarvey James E. Venue customizable white balance digital camera system
JP2005128485A (ja) * 2003-10-02 2005-05-19 Fujinon Corp 可視光・赤外光撮影システム
JP4504031B2 (ja) * 2004-01-22 2010-07-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260322B2 (en) * 2004-01-21 2007-08-21 Olympus Corporation Changeable-lens camera, camera system, and focus detection device
JP2006072084A (ja) 2004-09-03 2006-03-16 Canon Inc 自動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843457B2 (ja) * 2011-03-28 2016-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904742B2 (ja) 2011-10-05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992404B2 (en) * 2014-09-25 2018-06-05 Avigil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camera focus to facilitate infrared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2484A (ja) * 1994-08-24 1996-03-08 Nikon Corp 焦点調節装置
CN1645233A (zh) * 2004-01-21 2005-07-2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可换式照相机及照相机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961A (zh) * 2017-11-07 2020-06-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机及焦点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16133A1 (en) 2016-10-27
JP6562693B2 (ja) 2019-08-21
US10097748B2 (en) 2018-10-09
CN106094392B (zh) 2019-06-07
JP2016206513A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1318B (zh) 图像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85173B (zh) 焦点检测装置
JP4661413B2 (ja) 撮像装置、撮影枚数管理方法及び撮影枚数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332263C (zh) 相机
CN102262333A (zh) 成像装置、成像系统、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4125394B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756381B (zh) 具有改良自動對焦效能之成像裝置
CN106257914A (zh) 焦点检测装置和焦点检测方法
US200402180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an image stability measure
JP4931225B2 (ja) 撮像装置
CN101640764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JP2006279546A (ja) 電子カメラ、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06016540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imaging program, and storing medium
JP5641771B2 (ja) 焦点検出装置
JP4743097B2 (ja) カメラ、および画像検索プログラム
CN106094392A (zh)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JP2013097154A (ja) 距離測定装置、撮像装置、距離測定方法
CN106210551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60344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29244A (zh) 摄像设备、焦点检测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794665B2 (ja) 撮像装置
JP2007033653A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6146031A (ja) カメラ
JP2005352163A (ja) カメラ、撮影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72084A (ja) 自動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