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5029A -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75029A
CN106075029A CN201610620615.3A CN201610620615A CN106075029A CN 106075029 A CN106075029 A CN 106075029A CN 201610620615 A CN201610620615 A CN 201610620615A CN 106075029 A CN106075029 A CN 106075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oral liquid
chicken
day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06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75029B (zh
Inventor
黄中利
林树乾
宋敏训
冯敏燕
赵增成
傅剑
李桂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ultr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oultr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ultr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oultr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06206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75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75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5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75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5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6Fritillaria, e.g. checker lily or mission b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06Aluminium, calcium or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e.g. c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1Brassicaceae or Cruciferae (Mustard family), e.g. broccoli, cabbage or kohlrabi
    • A61K36/315Isatis, e.g. Dyer's wo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5Caprifoliaceae (Honeysuckle family)
    • A61K36/355Lonicera (honeysuck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9Scutellaria (skullc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4Anemarrhen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8Solu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它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生石膏、金银花、知母、板蓝根、黄芩和浙贝母。该口服液清泻肺热、化痰平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外感邪热入肺所致的发热、痰多、咳喘之证。本发明口服液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增重快、安全性高;对气管、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显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即白虎定喘口服液。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机体外感致病的主要因素有六淫、疫疠之气等。疫疠之气,又称为疠气、戾气、异气、乖疠之气、瘟疫、疫毒,是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病邪。这与现代医学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致病因素类似。
现代家禽多为高生产性能品种,产蛋、产肉突出,但机体抗病力弱。同时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群体量大、禽舍纵向长跨度大、纵向通风等客观条件,导致设备使用、管理难度大,禽舍前后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变动范围大,禽群极易出现应激反应,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侵染机体。病原微生物首先通过皮肤、呼吸道侵染机体外表。而肺主皮毛,主气,司呼吸;主肃降,通调水道。病邪致使卫气郁闭,邪热雍肺,肺功能受阻,出现轻微恶寒、发热、缩颈杂毛、身痛不愿走动、鼻流清涕、咳嗽、气喘等卫气分证。由于鸡气囊分布全身,鸡舍内空气质量较差,病情如不能及时控制,极易转为营血证,出现高热、拉稀、组织器官严重出血、神经症状,甚至导致严重死亡,因此鸡卫分证阶段和气分证阶段的治疗非常重要。中药在预防和治疗鸡病方面具有灵活配伍、随症加减、标本兼治、低毒、高效等特点,是预防和治疗鸡病的首选药物,是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禽产品质量,保证人类健康的绿色、高效的新兽药。
针对鸡外感温热病卫气分证的治疗,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中药制剂为麻杏石甘口服液。麻杏石甘口服液主要由麻黄、苦杏仁、石膏和甘草配伍而成,具有清热、宣肺、平喘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喘。该中药口服液的治愈率在80-90%,效果较好。但是该药物的起效比较慢,且在用药24h观察,鸡的气管、肾脏仍然具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在此基础上寻找一种起效快、治愈率更高、对气管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中药制剂是当前兽药研究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白虎定喘口服液,该口服液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安全性高,对气管、肾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显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20~28、金银花10~15、知母15~20、板蓝根18~22、黄芩18~22、浙贝母3~8。
优选配比为(重量份):生石膏24、金银花13、知母18、板蓝根20、黄芩20、浙贝母5。
制备方法:水煎煮,制成口服液,口服液的生药含量为1.0±0.2g/ml,优选生药含量为1.0g/ml。其中煎煮时生石膏粉碎用两层纱布单包。
优选制备方法:
(1)称量: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其中生石膏粉碎用两层纱布单包;
(2)浸泡与煎煮:单包的生石膏和其他5味中药合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5~10倍质量水,浸泡20~40分钟,煎煮20~40分钟,第二次加3~5倍质量水,煎煮20~40分钟,第三次加2~4倍质量水,煎煮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
(3)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0.05(20℃),静置10~20小时,滤过;
(4)防腐、定容:加入0.3%苯甲酸钠,加水定容至生药含量1±0.2g/ml;
(5)灌装:灌装,封口。
功效:清泻肺热、化痰平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外感邪热(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入肺所致的发热、痰多、咳喘之证。
使用方法:预防,每日0.25~0.5g/kg体重,饮水,2次/日,连用3~5日;治疗,每日1.0g~1.5g/kg体重,饮水,2次/日,连用5~7日。
本发明所选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析如下:
1.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主治温病发热,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血痢,乳房肿痛,痈肿疔疮。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有机酸、挥发油类、三萜类、肌醇、p-谷甾醇、无机元素等。
抗病毒活性:王林青等金银花和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绿原酸类提取物和挥发油活性成分均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李永梅等研究证明金银花醇提液、水提液、水超声提取液均能显著增强体外细胞抗腺病毒感染的能力。邵红等研究证实连翘、黄芩、金银花对NDV有直接灭活作用。
2.板蓝根: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肝心、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板蓝根含靛蓝(indigotin,indigo),靛玉红(indirubin),蒽醌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抗病毒活性:研究证明板蓝根对柯萨B3病毒、肾综合证出血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苞疹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3.黄芩: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is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胃肠湿热,泻痢,黄胆,高热贪饮,便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物质,主要有黄芩苷(bajcalin)、黄芩苷元(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min)、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新素Ⅰ(skullsapfavone Ⅰ)和黄芩新素Ⅱ(skullsapfavone Ⅱ),此外还含有酚、醇、有机酸、苷类、萜类、酶及其微量元素等。
抗病毒活性:黄芩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菌作用。LiY等采用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法证实了黄芩提取物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作用。张道广等证明黄芩多糖可在细胞水平抑制病毒增殖等。
4.生石膏:石膏Gypsum fibrosum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Gypsum的矿石,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味辛、甘,性大寒。归肺、胃经。具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主治肺胃实热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之作用。《本草备要》云:“石膏甘辛而淡,体重而降足阳明胃大寒之药,色白入肺兼入三焦,诸经气分之药。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益气,生津止渴(淡而下行,消炎利尿)。(故)阳明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壮热、小便赤浊、大渴引饮、中暑自汗,舌焦苔厚无津牙痛······为发斑发疹之要品”。
5.知母: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效。主治外感热病,胃热,肺热咳嗽,消渴,肠燥便秘,阴虚内热。主要含有皂苷、双苯吡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有机酸类、粘液质及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知母浸膏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所含芒果甙有镇咳祛痰作用。
6.浙贝母: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鳞茎。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乳痈,疮疡肿毒。主要含浙贝碱、浙贝次碱,另含有四种微量生物碱:贝米新、贝米芬、贝米定及贝米替定。
药理作用:钱伯初等的研究证实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是浙贝母镇咳的有效成分。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能够延长小鼠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率,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也有抑制作用。
中兽医认为畜禽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六淫”、“疫疠”等。“疫疠”是天地间一种可以传染的不正之气,又有“瘟疫”、“疠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之称,比“六淫”之气对畜禽健康的危害更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主要是在机体正气虚弱或“疫疠”之气IBV毒力过强时,通过呼吸道感染所致。“疫疠”客于肺卫,致使卫气郁闭,肺气不宣,出现恶寒发热、身痛、缩颈杂毛、不愿走动、鼻流清涕、咳嗽等症状。如邪疫入里,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之功能受阻,肺气上逆,水湿不得及时下泻郁而化痰,就会出现气喘、痰鸣。治宜清肺热解毒、宣肺平喘化痰。
本发明以生石膏、金银花、知母、板蓝根、黄芩和浙贝母六味中药组方。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入肺能清泻肺热,入胃则清泻胃火,亦可外泻气分实热。知母,苦甘性寒质润,滋阴润燥力强,偏重滋润肺胃之燥。石膏与知母为伍既能克服石膏退热快但短暂、知母作用缓慢之缺点,又能润燥滋阴、清肺胃实热,对家禽温热病邪入气分所致的肺热咳喘效果更好。黄芩苦寒,归肺、胃、大肠、胆四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尤长于清肺热。石膏与黄芩为伍上行疏肺清热,中走清胃除烦,下行清泻相火,故能清三焦实热,可用于治疗各种实热症所致的发热,热退而不发汗之优点,更适合家禽的生理特点。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胃、心、脾四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清热之中有轻微宣散之功,可助黄芩宣散肺热。板蓝根味苦性寒,入心、肺二经,具解毒清热、凉血、利咽消肿之功效,血凉则不妄行,家禽喉头、气管充血、出血、粘液增多、痰多、气喘等症状自然消失。浙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二经,具清热化痰、润燥散结之功,用于外感湿热之邪或痰火郁结的咳喘效果更佳。本方以生石膏、知母滋阴、降火为君,黄芩清肺热、燥湿化痰为臣,金银花、板蓝根清热、凉血、利咽为佐,浙贝母化痰散结为使,共凑清泻肺热、化痰平喘之功效,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家禽外感邪热入肺所致的发热、痰多、咳喘之证。
本发明通过对18日龄SPF鸡按低、中、高三个剂量灌服,观察其临床表现,测定其增重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并对鸡只进行剖检和组织病理学切片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对上述因素均无不良影响,证明本发明的白虎定喘口服液对靶动物(鸡)是安全的。
本发明的白虎定喘口服液分别就临床计分、痊愈率、病理组织学三项指标与阳性对照组、药物对照组(麻杏石甘口服液)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1)从用药后第5天开始,白虎定喘口服液临床症状明显轻于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证明该药物的起效快;
(2)从用药后第5天开始,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的痊愈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药后第9天,高、中、低剂量组已基本痊愈,而阳性对照组痊愈率仅为60%,药物对照组的痊愈率为85%;证明该药物的痊愈率高;
(3)白虎定喘口服液组气管黏膜、肾脏均未见明显病变,而对照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见明显病理变化;说明试验药物对IBV感染鸡的气管、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综上,本发明的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鸡人工感染IBV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白虎定喘口服液和麻杏石甘口服液的扩大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的临床症状改善快(白虎定喘口服液组用药3天呼吸道症状减轻,第5天明显减轻,停药后第2天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麻杏石甘口服液组用药第3天呼吸道症状仍较严重,第5天减轻;停药后5天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痊愈率高(白虎定喘口服液组治愈率达94.0%,麻杏石甘口服液组治愈率89.5%,差异显著),证明其临床疗效优于麻杏石甘口服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麻杏石甘口服液,本发明的白虎定喘口服液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增重快;对气管、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显著效果,同时无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开始用药后各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3组、4组、5组鸡群痊愈速度最快,2组鸡群较快,1组鸡群痊愈较慢,6组鸡群痊愈最慢;
图2为用药24h的气管黏膜图,其中a、b、c图分别为试验药物组、对照药物组和IBV对照组用药24h的气管黏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用药24h试验药物组气管黏膜未见明显的病变;对照药物组部分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轻度水肿;IBV对照组气管黏膜固有层充血、水肿;
图3为试验结束的气管黏膜图,其中a、b、c图分别为试验药物组、对照药物组和IBV对照组的气管黏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试验结束时,试验药物组气管黏膜未见明显的病变200;对照药物组气管黏膜固有层见淋巴细胞浸润200;IBV对照组气管黏膜固有层充血200;
图4为试验结束的肾脏图,其中a、b、c图分别为试验药物组、对照药物组和IBV对照组的肾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试验药物组皮质区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未见明显病变200;对照药物组淋巴细胞局灶性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及水泡变性100;IBV对照组肾皮质区充血、出血1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白虎定喘口服液最佳组方筛选实验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SPF雏鸡:11日龄,由山东昊泰实验动物繁育中心提供。
SPF鸡隔离器:江苏常熟生产。
IBV-M41株:由山东省家禽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提供,EID50为1.0×10-6.5/0.1mL。
试验药物:自拟5个中药组方,为白虎定喘口服液的待选方,制成每1ml相当于1g生药的水煎液。
组方1:金银花80g,板蓝根180g,黄芩160g,生石膏240g,知母100g,桔梗140g,炒杏仁50g,浙贝母50g。
组方2:金银花130g,板蓝根200g,黄芩200g,生石膏240g,知母180g,浙贝母50g。
组方3:金银花200g,板蓝根350g,黄芩200g,桔梗150g,炒杏仁100g。
组方4:金银花200g,板蓝根300g,黄芩400g,浙贝母100g。
组方5:金银花80g,连翘100g,大青叶80g,板蓝根100g,黄芩80g,桔梗70g,生石膏190g,知母100g,栀子80g,浙贝母30g,苦杏仁(炒)50g,甘草40g。
1.2方法
①IBV人工感染模型的构建:每只SPF鸡两侧鼻孔均匀滴IB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尿囊液0.3mL,构建发病模型。
②试验分组:试验分7组,其中1-5组为中药治疗组、6组为攻毒对照组、7组为空白对照组,每组21只鸡。其中1-6组攻毒,7组不攻毒。
③用药方法:攻毒36h后开始用药。每日1次,每次0.5mL/只,灌服,连用5天;攻毒对照组采用同样方式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用药,正常饮水。
④临床观察:用药后连续观察至停药第7天。凡雏鸡精神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的,判定为痊愈;相反,雏鸡凡具有精神不振、气喘、甩鼻、鼻孔粘液堵塞等临床症状的均判为未痊愈。分别统计各组痊愈率。
2.2结果
表1各组雏鸡痊愈率统计结果(%)
注:与6组比较,*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从上表可见,停药第2天,用药各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6组(P<0.05);停药第3天,2组痊愈率极显著高于6组(P<0.01),3组显著高于6组(P<0.05);停药第4天、5天、6天,2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6组(P<0.05)。
2.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组方2制成的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模型的鸡卫气分证的保护率最高,效果最好,确定为白虎定喘口服液的最佳组方为:金银花130g,板蓝根200g,黄芩200g,生石膏240g,知母180g,浙贝母50g。
白虎定喘口服液的生产工艺为:以上6味中药(生石膏粉碎后用两层纱布单包),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浸泡0.5h,煮沸0.5h,滤过;第二次加4倍量水,煮沸0.5h,滤过;第三次加3倍量水,煮沸0.5h,滤过。合并3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5(20℃),静置12h,滤过,滤液加水加0.3%苯甲酸钠防腐,并加水定容至1000mL,灌装,即得。
实施方式2白虎定喘口服液剂量筛选试验
1试验材料
1.1试验药物:白虎定喘口服液,生药含量1g/ml,山东昊泰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试制,批号为20141201。
1.2试验动物:17日龄SPF雏鸡,山东昊泰实验动物繁育中心提供。
1.3毒株:IBV-M41,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由山东省家禽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试验室保存,EID50为1×10-6.5/0.1mL。
1.4SPF鸡饲养隔离器:苏州冯氏实验动设备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
2.1试验分组:挑取体重、大小均匀一致的雏鸡,随机分为以下7组,每组20只。逐只编号,饲养在SPF鸡隔离器内,温度控制在15-18℃。
第1组,用药剂量为每天每kg体重0.25mL。
第2组,用药剂量为每天每kg体重0.5mL。
第3组,用药剂量为每天每kg体重1mL。
第4组,用药剂量为每天每kg体重2mL。
第5组,用药剂量为每天每kg体重3mL。
第6组,为阳性对照组,只攻毒,不使用任何药物。
第7组,为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使用任何药物。
2.2攻毒:第1-6组,每只鸡用IBV-M41进行滴鼻,0.3mL/只。
2.3用药:攻毒24h后,1-5组每只鸡按照设定的不同剂量灌服药液,每天上、下午2次灌服,连用5天。第6组、第7组,每只每天灌服生理盐水0.2mL。
2.4观察指标
2.4.1临床症状:攻毒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每只鸡的具体临床症状按下列方法分级打分。
一级(0分)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
二级(2分)精神不振,缩头、闭眼、头部羽毛逆立。
三级(3分)甩鼻。
四级(5分)鼻孔粘液堵塞。
五级(8分)甩鼻+鼻孔粘液堵塞。
六级(10分)气喘。
七级(20分)死亡。
2.4.2痊愈率:用药3天后,开始统计各组雏鸡每天的痊愈数、未痊愈数,计算痊愈率。凡雏鸡精神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的,判定为痊愈;相反,雏鸡凡具有精神不振、气喘、甩鼻、鼻孔粘液堵塞等临床症状的均判为未痊愈。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临床表现
人工感染IBV-M41株24h后,各感染组开始出现发病症状,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羽毛松乱,怕冷,拥挤在一起。严重的出现甩鼻、流鼻液、气喘等症状。开始用药后的前3天,各用药组鸡群症状眼观上与攻毒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用药第5天开始,用药组鸡群症状开始减轻,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开始用药后的第9天,第3组、第4组、第5组雏鸡已全部恢复正常,而攻毒对照组呼吸道症状仍然明显。各攻毒组均无雏鸡死亡。阴性对照组鸡群精神正常,无任何异常症状。各组临床症状计分情况见表2。
表2开始用药后不同天数各组鸡群临床症状计分
注:同一行内,肩标字母相同者差异不显著(P>0.05),肩标字母不同差异显著(P<0.05)。
使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法,Duncan多重比较,对各组雏鸡每天的临床症状计分进行了统计分析,按α=0.05水准进行了检验。统计结果表明,从开始用药后的第5天至第10天,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与第6组(攻毒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0.5mL/kg、1mL/kg、2mL/kg、3mL/kg 4种剂量下,对临床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剂量大于1mL/kg时,效果更明显。
3.2痊愈率:从开始用药后第3天开始,每天各组鸡群的痊愈情况见表3。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将各剂量组痊愈率与第6组(攻毒对照)进行比较,检验有无差异性。
表3开始用药后不同天数各组鸡群的痊愈率(%)
注:同一行内,与攻毒对照组比较,*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统计结果表明,从用药第3天开始,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和第6组相比痊愈率先后出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而且随剂量的增加,痊愈率增高。用药后第9天,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鸡群已全部痊愈,而第6组痊愈率仅为60%,差异极显著(P<0.01)。第1组与第6组相比,除用药后第8天以外,其余各天均无显著差异(P>0.05)。
将各组每天的痊愈率制成折线图(见图1),可直观看出,第3组、4组、5组鸡群痊愈速度最快,2组鸡群较快,1组鸡群痊愈较慢,6组鸡群痊愈最慢。
4结论
4.1将各药物剂量组的临床计分、痊愈率与攻毒对照组进行分析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用药剂量高于每天1kg体重0.5mL时,对鸡IBV感染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用药剂量超过每天1kg体重1mL时,则疗效极显著。
4.2从试验结果和药物成本综合考虑,初步推荐该制剂的临床剂量为,鸡每天1kg体重1mL。
实施方式3白虎定喘口服液靶动物安全性试验
1试验材料
1.1试验药物:白虎定喘口服液,山东昊泰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试制,批号为20141201。
1.2试验动物:18日龄SPF雏鸡,山东昊泰实验动物繁育中心提供。
1.3SYSMEX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产品。
1.4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产品。
2试验方法
2.1剂量设计: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应以推荐的临床用药剂量为基础设置不少于三个剂量组,一般为1倍、3倍、5倍剂量组。根据剂量筛选试验结果,我们采用每kg体重1ml作为推荐的临床用药剂量,因此本试验设计了每kg体重1ml(低剂量)、3ml(中剂量)、5ml(高剂量)三个剂量组。
2.2动物分组及处理
挑取80只大小均一的18日龄雏鸡,每组20只,随机分为如下4组。
第1组,为低剂量组,每天每kg体重1ml,每天灌服1次,连用5天。
第2组,为中剂量组,每天每kg体重3ml,每天灌服1次,连用5天。
第3组,为高剂量组,每天每kg体重5ml,每天灌服1次,连用5天。
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天每kg体重1ml,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次,连用5天。
2.3观察指标
2.3.1临床体征
每天观察各组的外观表现,行为活动,粪便情况,并记录死亡情况,发病和死亡情况。
2.3.2称重
用药前1天和用药结束后第二天,各组全部称重,并计算增重率。
2.3.3血常规检测
停药24h后,鸡翅下静脉采血,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约1mL血液,放入EDTA-K2抗凝管中,1mL血液用1.5-2.0mg的EDTA-K2抗凝,将血样置SYSMEX 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因为人和哺乳动物红细胞不含细胞核,而家禽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干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家禽白细胞的测定,因此不测定白细胞数。
2.3.4血生化指标测定
停药24h后,鸡翅下静脉采血,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约5mL血液,放入分离胶-促凝剂真空管中,将血样置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指标测定。
2.2.5数据统计分析
用SPSS应用软件进行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平均增重、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是否具有差异性。
3试验结果
3.1临床体征
各组鸡精神均正常,外观健康,粪便无异常,未出现病鸡和死亡鸡。
3.2增重率
各组鸡在18日龄、24日龄的体重见表4。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表明各个组间雏鸡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
表4不同剂量组雏鸡平均体重结果
4.2血常规指标
各组鸡24日龄血常规检测结果见表5。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对各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选用了S-N-K(Newman Keuls)法,按α=0.05水准急性了检验。访查分析表明,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在剂量为每kg体重5mL以下时,对血常规指标无明显影响。
表5不同剂量组雏鸡平均体重结果
3.4血生化指标
各组鸡26日龄血生化的检测结果见表6。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对各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选用了S-N-K(Newman Keuls)法,按α=0.05水准进行了检验。访查分析表明,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在剂量为每kg体重5mL以下时,对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表6用药5d对鸡生化指标的影响
3.5病理学检查
试验结束时对各组处死的雏鸡进行剖检,发现各组脏器大小正常;胸腔、腹腔、心包无积液与粘连;肝、脾、肾色泽均匀。表面光滑,无肿大及包块;胃、十二指肠亦未发现溃疡、出血点及其他异常变,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表明,5倍推荐剂量组的心、肝、脾、肺、肾等均未发现显微病理学变化。
4结论
18日龄SPF鸡每天按每kg体重1mL、3mL、5mL三种剂量灌服白虎定喘口服液,连用5天,对其临床表现、生长水平和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等均无不良影响,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对靶动物(鸡)是安全的。
实施方式4白虎定喘口服液实验性临床试验
1试验材料
1.1药物
试验药物:白虎定喘口服液,生药含量1g/ml,山东昊泰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试制,批号为20141201。
对照药物:麻杏石甘口服液,烟台绿叶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50531。
1.2试验动物:17日龄SPF雏鸡,山东昊泰实验动物繁育中心提供。
1.3毒株:IBV-M41,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由山东省家禽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保存,EID50为1×10-6.5/0.1mL。
1.4SPF鸡饲养隔离器:苏州冯氏实验动设备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
2.1试验分组:挑取体重、大小均匀一致的雏鸡,随机分为以下6组,每组20只,逐只编号,饲养在SPF鸡隔离器内。
第1组,高剂量组,每天1kg体2mL,分2次灌服。
第2组,中剂量组,每天1kg体重1mL,分2次灌服。
第3组,低剂量组,每天1kg体重0.5mL,分2次灌服。
第4组,对照药物组,每天1kg体重1mL,分2次灌服。
第5组,为阳性对照组,只攻毒,不使用任何药物,只灌服生理盐水,每天1kg体重1mL,分2次灌服。
第6组,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使用任何药物,只灌服生理盐水,每天1kg体
2.2攻毒:第1-5组,每只鸡用0.3mL IBV-M41病毒液两侧滴鼻。
2.3用药:攻毒后24h开始,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按照规定剂量给与药物,连用5天。
2.4观察指标
2.4.1临床症状:攻毒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每只鸡的具体临床症状按下列方法分级打分。
一级(0分)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
二级(2分)精神不振,缩头、闭眼、头部羽毛逆立。
三级(3分)甩鼻。
四级(5分)鼻孔粘液堵塞。
五级(8分)甩鼻+鼻孔粘液堵塞。
六级(10分)气喘。
七级(20分)死亡。
2.4.2痊愈率:用药3天后,开始统计各组雏鸡每天的痊愈数、未痊愈数,计算痊愈率。凡雏鸡精神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的,判定为痊愈;相反,雏鸡凡具有精神不振、气喘、甩鼻、鼻孔粘液堵塞等临床症状的均判为未痊愈。
2.4.3器官病理变化:试验结束时取有症状鸡的气管、肺脏、肾脏,分别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
2.4.4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各组间的差异性,以此分析白虎定喘口服液的有效性。
3结果
3.1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24h后,各感染组雏鸡开始出现发病症状,精神沉郁,怕冷挤堆,闭目缩头,羽毛逆立,食欲下降或废绝,陆续出现甩鼻、气喘、流鼻液等症状。攻毒后第4天,各组发病症状达到顶峰。整个试验期间各组均无雏鸡死亡。阴性对照组鸡群精神正常,无任何异常症状。
开始用药后的第4天,高、中、低剂量组鸡群症状开始减轻,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至开始用药后的第9天,高、中、低剂量组鸡群已全部恢复正常。
攻毒对照组从第5天开始,症状也开始减轻,但与各用药组相比,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在药物组鸡群完全痊愈的第9天,攻毒对照组呼吸道症状依然明显。
药物对照组从用药的第5天开始,鸡群症状开始减轻,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症状较轻,但明显不如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症状改善得快。
各组临床症状几分结果祥见表7。使用SPSS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法,Duncan多重比较,对各组雏鸡每天的临床症状计分进行了统计分析,按α=0.05水准进行了检验。
表7开始用药后不同天数各组鸡群临床症状计分
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同行肩标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统计结果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从用药后第5天开始,临床症状明显轻于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
3.2痊愈率
从开始用药后第3天开始,每天各组鸡群的痊愈情况见表8。使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将各药物组疗效情况与攻毒对照组进行比较,检验有无差异性。
表8开始用药后不同天数各组鸡群的痊愈率(%)
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示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
统计结果表明,从开始用药后第5天开始,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痊愈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药后第9天,高、中、低剂量组已基本痊愈,而阳性对照组痊愈率仅为60%。
药物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用药后的第8天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从开始用药后第5、6、7、9天开始,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痊愈率差异极显著(p<0.01),第8天与与药物对照组痊愈率差异显著(p<0.05)。
3.3对气管、肾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试验组气管黏膜、肾脏均未见明显病变,而对照药物组和IBV组均见明显病理变化(详见图2-4);说明试验药物对IBV感染鸡的气管、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结论
4.1通过对临床计分、痊愈率、病理组织学三项指标与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白虎定喘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鸡人工感染IBV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以高、中、低剂量组疗效更佳。
4.2从治疗效果和药物成本综合考虑,推荐该制剂的临床剂量为每kg体重1.0mL。
实施方式5白虎定喘口服液扩大临床试验
1试验材料
1.1试验药物:白虎定喘口服液,山东昊泰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试制,批号为201241201。
1.2阳性对照药物:麻杏石甘口服液,烟台绿叶动物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50531。
1.3试验动物:32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自然发病海兰褐母鸡。
2试验方法
2.1自然发病例的确诊:济南市大桥镇山东利民种禽有限公司,饲养的8000只32日龄海兰褐商品代母鸡,3天前鸡群突然发病,病鸡精神沉郁,扎堆,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流鼻液。
剖检:病鸡的气管、鼻腔和鼻窦中有浆液性或干酪样的渗出物。
实验室检查:无菌取病鸡气管、肺脏混合研磨,离心取上清液,每毫升上清液中加入青、链霉素各1万单位,4℃感作4h后,尿囊腔接种9-11日龄SPF鸡胚,37℃条件下进行病毒分离培养144h,鸡胚出现典型蜷缩胚和侏儒胚、肾脏有明显尿酸盐沉积。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鸡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2.2试验分组:从自然发病鸡群中,挑取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病鸡800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白虎定喘口服液组,另一组为麻杏石甘口服液组,作为阳性药物对照。
2.3用药:白虎定喘口服液试验组,剂量为每天每kg体重1mL,分上、下午2次饮水用药,连用5天。麻杏石甘口服液对照组,按每天每kg体重1mL,分上、下午2次饮水用药,连用5天。
2.4观察指标
2.4.1临床症状:给药后,每天观察两组的外观表现,行为活动,精神状况,呼吸道症状和死亡情况等,观察鸡群临床症状改善状况。
2.4.2增重率:每组选取30只鸡,编号,用药前和试验结束分别称重,计算增重率。
2.4.3治愈率:在停药后第2天,统计各组雏鸡痊愈和未痊愈只数,计算治愈率。凡雏鸡精神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的,判为痊愈;相反,雏鸡凡具有精神不振、气喘、甩鼻、鼻孔粘液堵塞等灵床症状的,判为痊愈。
2.4.4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分别对增重率、治愈率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统计其差异性。
3结果
3.1临床表现:试验组用药第3天鸡群精神明显好转,采食量增加,呼吸道症状减轻,用药第5天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只有零星甩鼻音,停药后第2天,鸡群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而对照组用药第3天精神明显好转,但呼吸道症状仍较严重;用药第5天呼吸道症状减轻明显,但仍有部分鸡具有呼吸道症状;停药后5天,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从临床表现来看,白虎定喘口服液组要明显优于麻杏石甘口服液组。
3.2体重变化:从表9可见试验期间试验组增重104g,增重率为36.7%;对照组增重102g,增重率为35.9%,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表9各组的体重情况(g、%)
3.3治愈率:鸡群的治愈率详见表10。白虎定喘口服液组治愈率达94.0%,麻杏石甘口服液组治愈率89.5%,差异显著(p<0.05)。
表10白虎定喘口服液对IB自然发病病例治疗效果(%)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
4结论:从以上结果可见,白虎定喘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自然发病病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优于对照药物麻杏石甘口服液。
实施例2
配方:金银花150g,板蓝根190g,黄芩190g,生石膏230g,知母190g,浙贝母50g。
生产工艺为:以上6味中药(生石膏粉碎后用两层纱布单包),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7倍量水,浸泡0.5h,煮沸0.5h,滤过;第二次加4.5倍量水,煮沸0.5h,滤过;第三次加3.5倍量水,煮沸0.5h,滤过。合并3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5(20℃),静置12h,滤过,滤液加水加0.3%苯甲酸钠防腐,并加水定容至1000mL,灌装,即得。
实施例3
配方:金银花120g,板蓝根210g,黄芩200g,生石膏250g,知母170g,浙贝母50g。
生产工艺为:以上6味中药(生石膏粉碎后用两层纱布单包),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8.5倍量水,浸泡0.5h,煮沸25分钟,滤过;第二次加3.5倍量水,煮沸35分钟,滤过;第三次加3.5倍量水,煮沸25分钟,滤过。合并3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5(20℃),静置12h,滤过,滤液加水加0.3%苯甲酸钠防腐,并加水定容至1000mL,灌装,即得。

Claims (6)

1.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20~28、金银花10~15、知母15~20、板蓝根18~22、黄芩18~22、浙贝母3~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石膏24、金银花13、知母18、板蓝根20、黄芩20、浙贝母5。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口服液的方法,其特征是,水煎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煎煮时生石膏粉碎用两层纱布单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药口服液的生药含量为1.0±0.2g/ml。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称量: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其中生石膏粉碎用两层纱布单包;
(2)浸泡与煎煮:单包的生石膏和其他5味中药合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5~10倍质量水,浸泡20~40分钟,煎煮20~40分钟,第二次加3~5倍质量水,煎煮20~40分钟,第三次加2~4倍质量水,煎煮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
(3)浓缩:浓缩至20℃相对密度为1.15±0.05,静置10~20小时,滤过;
(4)防腐、定容:加入0.3%苯甲酸钠,加水定容至生药含量1±0.2g/ml;
(5)灌装:灌装,封口。
CN201610620615.3A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Active CN106075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0615.3A CN106075029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0615.3A CN106075029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5029A true CN106075029A (zh) 2016-11-09
CN106075029B CN106075029B (zh) 2019-07-02

Family

ID=5747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0615.3A Active CN106075029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750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2287A (zh) * 2018-12-21 2019-03-08 济南亿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家禽气分热盛证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1562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孙祥仓 一种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1887A (zh) * 2022-08-03 2022-11-2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无特定病原鸡研究中心) 锦灯笼在缓解鸡急性热应激损伤中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2653A (zh) * 2010-12-09 2012-07-11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化痰止咳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779A (zh) * 2012-03-22 2012-07-18 郭耀亭 一种治疗和/或预防畜禽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饲料
CN102755505A (zh) * 2012-07-11 2012-10-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一种防治鸡新城疫的中草药合剂及生产工艺
CN103585401A (zh) * 2013-03-26 2014-02-19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2653A (zh) * 2010-12-09 2012-07-11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化痰止咳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779A (zh) * 2012-03-22 2012-07-18 郭耀亭 一种治疗和/或预防畜禽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饲料
CN102755505A (zh) * 2012-07-11 2012-10-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一种防治鸡新城疫的中草药合剂及生产工艺
CN103585401A (zh) * 2013-03-26 2014-02-19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2287A (zh) * 2018-12-21 2019-03-08 济南亿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家禽气分热盛证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287B (zh) * 2018-12-21 2021-06-04 济南亿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家禽气分热盛证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1562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孙祥仓 一种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1562B (zh) * 2020-12-28 2023-08-18 孙祥仓 一种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1887A (zh) * 2022-08-03 2022-11-2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无特定病原鸡研究中心) 锦灯笼在缓解鸡急性热应激损伤中的应用
CN115381887B (zh) * 2022-08-03 2023-05-2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无特定病原鸡研究中心) 锦灯笼在缓解鸡急性热应激损伤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5029B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4193A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9332A (zh) 小柴胡提取物在治疗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
CN100409882C (zh) 一种清热解毒退烧药物
CN106075029B (zh) 一种防治鸡卫气分证的中药口服液
CN101209294A (zh) 一种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的兽用中药颗粒剂
CN105998599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7030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8821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CN103494927B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031A (zh) 一种预防或修复pm2.5致肺部损伤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14A (zh)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632116A (zh) 一种抗病毒性感冒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86866B (zh) 金贝口服液在抗病毒中的应用
CN102688457A (zh) 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2185A (zh) 膜分离技术在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CN100531757C (zh) 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944A (zh) 治疗咳嗽的中药
CN103405722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03394020A (zh) 治疗咳嗽的组合物
CN106389562A (zh) 一种蒲地蓝消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CN103446519B (zh)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96053A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3211989A (zh) 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689B (zh) 连花解毒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49C (zh)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