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1213B -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1213B
CN106061213B CN201610633987.XA CN201610633987A CN106061213B CN 106061213 B CN106061213 B CN 106061213B CN 201610633987 A CN201610633987 A CN 201610633987A CN 106061213 B CN106061213 B CN 106061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board
core board
heat
rad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39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1213A (zh
Inventor
张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39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1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1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1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2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 H05K9/002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of components 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05K9/0024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其系统包括显示屏体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该显示屏体以及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同时设置在一壳体中,该壳体包括屏框、架板以及散热后盖,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包括核心板以及外围板,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使该核心板形成一集中发热区,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使该外围板形成一低发热区,在该核心板顶部罩设有屏蔽散热罩,该屏蔽散热罩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通过该屏蔽散热罩以及该散热后盖对产品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装设在汽车中的进行人机互动的显示屏的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交通工具的机动车辆目前已经很普遍的被应用在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了,广义的机动车辆一般包括以汽油、柴油、电力等为动力源进行驱动的车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种机动车辆中普遍装配有车载导航以及车载显示器,其中,车载导航是利用车载GPS配合电子地图来进行的,它能方便且准确地告诉驾驶者去往目的地的最短或者最快路径,是驾驶员的好帮手。车载导航其具有的自动语音导航、最佳路径搜索等功能让人们一路捷径、畅行无阻,集成的办公、娱乐功能让人们轻松行驶、高效出行,一般的车载导航的功能都有DVD播放器、收音接收、蓝牙免提、触摸屏、选配功能、智能轨迹倒车、胎压检测功能、后台控制功能等众多功能。
车载导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上的GPS接收机和显示设备组成;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行联系。计算机控制中心是由机动车管理部门授权和组建的,它负责随时观察辖区内指定监控的汽车的动态和交通情况,因此整个汽车导航系统起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汽车踪迹监控功能,只要将已编码的GPS接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该汽车无论行驶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指示出它的所在方位;另一个是驾驶指南功能,车主可以将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电子图存储在软盘上,只要在车上接收装置中插入软盘,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该车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状态,既可输入要去的目的地,预先编制出最佳行驶路线,又可接受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选择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方向。
车载显示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放置在客车上观看的电视,实质上就是车载电视,另一种是小尺寸车载显示器,一般有两路视频输入,一路可以接车载DVD用,另一路接倒车影像车载摄像头用,有的还带有MP5视频播放和蓝牙功能,能够在汽车同类运动工具上使用的显示器,方便在汽车运动中使用。车载电视简单地说就是数字电视的移动接收(和数字电视的区别),主要包括机顶盒、液晶显示屏、天线、车载电源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将车载导航与车载显示器的功能进行叠加减少显示屏个数,同时将更多的功能集成设置在单个模组中并通过一个显示屏对外显示相关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比如,目前的车辆中都会设置一块面积较大的显示屏通过该显示屏切换不同的显示界面以分别显示GPS信息、娱乐信息、车况信息等等,然而如果需要实现上述的功能必然需要有众多的模组、芯片、电路板等电子元件进行相关的匹配,如此数量庞大的电子元件集成设置到一起必然出现散热不佳、难于生产等诸多问题,而传统的车辆显示屏受限于其结构以及设计思路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包括显示屏体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该显示屏体以及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同时设置在一壳体中。
该壳体包括屏框、架板以及散热后盖,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包括核心板以及外围板,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相互独立设置,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使该核心板形成一集中发热区。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该周边电路以及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使该外围板形成一低发热区。
在该核心板顶部罩设有屏蔽散热罩,该屏蔽散热罩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该屏蔽散热罩包括罩顶,该罩顶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紧密贴合,该屏蔽散热罩与该散热后盖紧密连接,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屏蔽散热罩中,而后该热量由该屏蔽散热罩传递给该散热后盖,由该散热后盖将该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方法,将显示屏体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同时设置在一壳体中,该壳体包括屏框、架板以及散热后盖,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固定设置在该架板上,将该散热后盖罩设在该架板上,并且该散热后盖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罩设于其中。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包括核心板以及外围板,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相互独立设置,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使该核心板形成一集中发热区,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该周边电路以及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使该外围板形成一低发热区。
在该核心板顶部罩设屏蔽散热罩,该屏蔽散热罩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该屏蔽散热罩包括罩顶,该罩顶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紧密贴合,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屏蔽散热罩中,而后该热量由该屏蔽散热罩传递给该散热后盖,由该散热后盖将该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
将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加工成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而后将该核心板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核心板上得到成品核心板。
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而后将该外围板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外围板上得到成品外围板。
在该外围板中央位置开设有板体窗,在该板体窗四周并且在该外围板上设置有若干外围板连接触点,与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相对应在该核心板四周设置有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该核心板连接在该板体窗上方,此刻,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另外,该核心板为双面线路板,在该核心板的顶面形成该集中发热区,在该核心板的底面上设置有次发热电子元件单元,从而在该核心板的底面上形成一次发热区,该次发热区通过该核心板、该架板腔直接向外散发热量,并间接通过该屏蔽散热罩向外散发热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于一般的线路板而言其工作发热主要的工作热量源头都是一些设置在线路板上的控制驱动电子元件,比如,驱动芯片、控制芯片、功能性电子元件等等,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如果不能对这些电子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势必会缩短整体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电子元件过热的情况下会出现产品不能正常工作、误判、烧毁等情况的发生,本发明对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设计思路是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中的电子元件以及线路首先进行区分,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中发热量较高、比较核心的芯片部分集中设置在该集中发热区中进行统一的集中散热以及屏蔽,而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中发热量较低的部分设置在该外围板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方式能够显著提升产品的散热效果以及屏蔽效果。值得强调的是本发明的该屏蔽散热罩在进行热量传导散热的同时,该屏蔽散热罩还能够作为屏蔽罩屏蔽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电磁信号从而大大降低整体产品的电磁干扰,若干该导热爪在进行热量传导散热的同时,借助若干该导热爪形成若干屏蔽网,每一个该屏蔽网用以屏蔽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中一个该电子元件的电磁信号,并将该电子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包括显示屏体10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该显示屏体10以及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同时设置在一壳体40中。
工作的时候,该显示屏电路集成模块化系统整体装设在机动车辆中,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装设在机动车辆的中控台中,借助一集成插口单元30使该显示屏电路集成模块化系统与机动车辆的线路连接,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驱动该显示屏体10使该显示屏体10能够向驾驶人员显示GPS信息、娱乐信息、车况信息等等。
其中,该壳体40包括屏框41、架板42以及散热后盖43。
该屏框41环设在该显示屏体10四周,该架板42设置在该屏框41一侧,并且该架板42设置在该显示屏体10后方。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固定设置在该架板42上。
该散热后盖43罩设在该架板42上,并且该散热后盖43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罩设于其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架板42中央位置开设有架板窗口421,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设置在该架板窗口421上方。
借助该架板42的底面与该显示屏体10的背面围绕形成一架板腔422,该架板窗口421与该架板腔422相连通。
该显示屏体10的电源线以及数据线A延伸到该显示屏体10背面,并且该电源线以及该数据线设置在该架板腔422中,该电源线以及该数据线通过该架板窗口421与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相连接,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隐藏该电源线以及该数据线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同时通过该架板腔422以及该架板窗口421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该显示屏体10以及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架板42上并且在该架板窗口421的两侧设置有两块架板连接板423。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设置在两块该架板连接板423之间,同时,两块该架板连接板423顶持在该散热后盖43侧壁431的内表面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使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该架板42以及该散热后盖43稳定连接,并且能够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如图2、3所示,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包括核心板21以及外围板22,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相互独立设置。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还包括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包括若干驱动芯片、若干控制芯片、若干功能性电子元件等等。
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21上,使该核心板21形成一集中发热区。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还包括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包括收音天线、收音模块、GPS天线、功放IC、排插等等。
该周边电路以及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22上,使该外围板22形成一低发热区。
在该核心板21顶部罩设有屏蔽散热罩23,该屏蔽散热罩23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
该屏蔽散热罩23包括罩顶231,该罩顶231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紧密贴合。
在该罩顶231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之间都填充有导热胶层。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罩顶231上设置有若干接触区232,若干该接触区232采用内凹或者外凸的形式设置在该罩顶231上,由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的高度都各不相同,所以采用若干该接触区232的方式能够使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都一一对应的与相应的该接触区232紧密贴合,进而达到使该罩顶231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都紧密贴合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每一个该接触区232的四周位置都从该罩顶231上向下伸设有若干导热爪233。
一个该接触区232四周的该导热爪233将与该接触区232相对应的该电子元件包裹于其中,通过若干该导热爪233能够进一步提升传热效率,另外,值得强调的是该屏蔽散热罩23在进行热量传导散热的同时,该屏蔽散热罩23还能够作为屏蔽罩屏蔽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电磁信号从而大大降低整体产品的电磁干扰。
若干该导热爪233在进行热量传导散热的同时,借助若干该导热爪233形成若干屏蔽网,每一个该屏蔽网用以屏蔽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中一个该电子元件的电磁信号,并将该电子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降低。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屏蔽散热罩23上还开设有通风口。
该屏蔽散热罩23与该散热后盖43紧密连接,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屏蔽散热罩23中,而后该热量由该屏蔽散热罩23传递给该散热后盖43,由该散热后盖43将该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屏蔽散热罩23与该散热后盖43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通过该导热胶层首先能够保证该屏蔽散热罩23与该散热后盖43的紧密连接关系,其次,该导热胶层能够使该屏蔽散热罩23与该散热后盖43高效的进行热量传导。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散热后盖43具有内表面接触区域,该屏蔽散热罩23的顶面紧密靠贴在该内表面接触区域上,另外,在该散热后盖4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凸肋432,每一个该散热凸肋432都具有通风槽433,通过若干该散热凸肋432以及该通风槽433的结构设计能够使该散热后盖43进行高效的散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外围板22中央位置开设有板体窗24,该板体窗24与该架板窗口421相对应,在该板体窗24四周并且在该外围板22上设置有若干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相对应在该核心板21四周设置有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该核心板21连接在该板体窗24上方,此刻,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核心板21为双面线路板,在该核心板21的顶面形成该集中发热区,在该核心板21的底面上设置有次发热电子元件单元,从而在该核心板21的底面上形成一次发热区,该次发热区通过该核心板21、该架板腔422直接向外散发热量,并间接通过该屏蔽散热罩23向外散发热量。
对于一般的线路板而言其工作发热主要的工作热量源头都是一些设置在线路板上的控制驱动电子元件,比如,驱动芯片、控制芯片、功能性电子元件等等,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如果不能对这些电子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势必会缩短整体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电子元件过热的情况下会出现产品不能正常工作、误判、烧毁等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对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设计思路是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中的电子元件以及线路首先进行区分,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中发热量较高、比较核心的芯片部分集中设置在该集中发热区中进行统一的集中散热以及屏蔽,而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中发热量较低的部分设置在该外围板22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方式能够显著提升产品的散热效果以及屏蔽效果。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设计成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的形式能够简化生产方式,降低产品不良率,具体描述如下。
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21上,而后将该核心板21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核心板21上得到成品核心板。
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22上,而后将该外围板22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外围板22上得到成品外围板。
将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一一对应连接,形成该成品核心板与该成品外围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完成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生产。
在上述的步骤中,可以将该核心板21、该外围板22送入微波热焊炉等设备中进行加热焊接,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完成对应连接。
由于在具体生产的时候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焊接在该核心板21上所需要的温度以及条件不同于将该低热量电子元件焊接在该外围板22上所需要的温度以及条件,将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独立分开进行分别生产后进行组合焊接组装的方式能够达到保护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不会由于过热而发生损坏的作用,从而能够显著降低产品不良率。
同时,本发明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设计成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的形式能够提升线路板的集成度,大大缩小线路板的面积,传统的产品中都需要两块线路板,而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只需要同等面积的一块线路板就能够实现产品的各项功能。
如图1至6所示,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方法,将显示屏体10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同时设置在一壳体40中。
其中,该壳体40包括屏框41、架板42以及散热后盖43。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固定设置在该架板42上。
该散热后盖43罩设在该架板42上,并且该散热后盖43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罩设于其中。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包括核心板21以及外围板22,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相互独立设置。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还包括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包括若干驱动芯片、若干控制芯片、若干功能性电子元件等等。
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21上,使该核心板21形成一集中发热区。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还包括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包括收音天线、收音模块、GPS天线、功放IC、排插等等。
该周边电路以及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22上,使该外围板22形成一低发热区。
在该核心板21顶部罩设有屏蔽散热罩23,该屏蔽散热罩23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
该屏蔽散热罩23包括罩顶231,该罩顶231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紧密贴合。
该屏蔽散热罩23与该散热后盖43紧密连接,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屏蔽散热罩23中,而后该热量由该屏蔽散热罩23传递给该散热后盖43,由该散热后盖43将该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外围板22中央位置开设有板体窗24,该板体窗24与该架板窗口421相对应,在该板体窗24四周并且在该外围板22上设置有若干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相对应在该核心板21四周设置有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该核心板21连接在该板体窗24上方,此刻,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核心板21为双面线路板,在该核心板21的顶面形成该集中发热区,在该核心板21的底面上设置有次发热电子元件单元,从而在该核心板21的底面上形成一次发热区,该次发热区通过该核心板21、该架板腔422直接向外散发热量,并间接通过该屏蔽散热罩23向外散发热量。
将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加工成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
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21上,而后将该核心板21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核心板21上得到成品核心板。
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22上,而后将该外围板22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外围板22上得到成品外围板。
将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一一对应连接,形成该成品核心板与该成品外围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完成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的生产。
在上述的步骤中,可以将该核心板21、该外围板22送入微波热焊炉等设备中进行加热焊接,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221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21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完成对应连接。
由于在具体生产的时候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焊接在该核心板21上所需要的温度以及条件不同于将该低热量电子元件焊接在该外围板22上所需要的温度以及条件,将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独立分开进行分别生产后进行组合焊接组装的方式能够达到保护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不会由于过热而发生损坏的作用,从而能够显著降低产品不良率。
同时,本发明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20设计成该核心板21与该外围板22的形式能够提升线路板的集成度,大大缩小线路板的面积,传统的产品中都需要两块线路板,而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只需要同等面积的一块线路板就能够实现产品的各项功能。

Claims (10)

1.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体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该显示屏体以及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同时设置在一壳体中,
该壳体包括屏框、架板以及散热后盖,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包括核心板以及外围板,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相互独立设置,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使该核心板形成一集中发热区,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该周边电路以及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使该外围板形成一低发热区,
在该核心板顶部罩设有屏蔽散热罩,该屏蔽散热罩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该屏蔽散热罩包括罩顶,该罩顶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紧密贴合,该屏蔽散热罩与该散热后盖紧密连接,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屏蔽散热罩中,而后该热量由该屏蔽散热罩传递给该散热后盖,由该散热后盖将该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屏框环设在该显示屏体四周,该架板设置在该屏框一侧,并且该架板设置在该显示屏体后方,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固定设置在该架板上,该散热后盖罩设在该架板上,并且该散热后盖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罩设于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架板中央位置开设有架板窗口,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设置在该架板窗口上方,借助该架板的底面与该显示屏体的背面围绕形成一架板腔,该架板窗口与该架板腔相连通,该显示屏体的电源线以及数据线延伸到该显示屏体背面,并且该电源线以及该数据线设置在该架板腔中,该电源线以及该数据线通过该架板窗口与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架板上并且在该架板窗口的两侧设置有两块架板连接板,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设置在两块该架板连接板之间,同时,两块该架板连接板顶持在该散热后盖侧壁的内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罩顶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之间都填充有导热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罩顶上设置有若干接触区,若干该接触区采用内凹或者外凸的形式设置在该罩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该接触区的四周位置都从该罩顶上向下伸设有若干导热爪,一个该接触区四周的该导热爪将与该接触区相对应的该电子元件包裹于其中,该屏蔽散热罩在进行热量传导散热的同时,该屏蔽散热罩还能够作为屏蔽罩屏蔽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电磁信号,若干该导热爪在进行热量传导散热的同时,借助若干该导热爪形成若干屏蔽网,每一个该屏蔽网用以屏蔽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中一个该电子元件的电磁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屏蔽散热罩与该散热后盖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通过该导热胶层首先能够保证该屏蔽散热罩与该散热后盖的紧密连接关系,其次,该导热胶层能够使该屏蔽散热罩与该散热后盖高效的进行热量传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外围板中央位置开设有板体窗,该板体窗与该架板窗口相对应,在该板体窗四周并且在该外围板上设置有若干外围板连接触点,与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相对应在该核心板四周设置有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该核心板连接在该板体窗上方,此刻,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该核心板为双面线路板,在该核心板的顶面形成该集中发热区,在该核心板的底面上设置有次发热电子元件单元,从而在该核心板的底面上形成一次发热区,该次发热区通过该核心板、该架板腔直接向外散发热量,并间接通过该屏蔽散热罩向外散发热量。
10.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显示屏体以及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同时设置在一壳体中,该壳体包括屏框、架板以及散热后盖,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固定设置在该架板上,将该散热后盖罩设在该架板上,并且该散热后盖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罩设于其中,
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包括核心板以及外围板,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相互独立设置,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使该核心板形成一集中发热区,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还包括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该周边电路以及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使该外围板形成一低发热区,
在该核心板顶部罩设屏蔽散热罩,该屏蔽散热罩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若干电子元件统一罩设于其中,该屏蔽散热罩包括罩顶,该罩顶与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的每一个该电子元件的顶部紧密贴合,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屏蔽散热罩中,而后该热量由该屏蔽散热罩传递给该散热后盖,由该散热后盖将该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
将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加工成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核心板上,而后将该核心板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控制驱动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核心板上得到成品核心板,
单独将该集合散热电路板单元的周边电路以及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统一设置在该外围板上,而后将该外围板送入热炉采用加热固定的方式将该低热量电子元件单元固定在该外围板上得到成品外围板,
在该外围板中央位置开设有板体窗,在该板体窗四周并且在该外围板上设置有若干外围板连接触点,与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相对应在该核心板四周设置有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该核心板连接在该板体窗上方,此刻,若干该外围板连接触点与若干核心板连接触点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该核心板与该外围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另外,该核心板为双面线路板,在该核心板的顶面形成该集中发热区,在该核心板的底面上设置有次发热电子元件单元,从而在该核心板的底面上形成一次发热区,该次发热区通过该核心板、该架板腔直接向外散发热量,并间接通过该屏蔽散热罩向外散发热量。
CN201610633987.XA 2016-08-05 2016-08-05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1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3987.XA CN106061213B (zh) 2016-08-05 2016-08-05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3987.XA CN106061213B (zh) 2016-08-05 2016-08-05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213A CN106061213A (zh) 2016-10-26
CN106061213B true CN106061213B (zh) 2018-02-09

Family

ID=57480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39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1213B (zh) 2016-08-05 2016-08-05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12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1843A1 (de) * 2017-02-06 2018-08-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häuse zum Einhausen einer Leistungselektronik für ein Fahrzeug und Leistungselektroniksystem
CN107733294A (zh) * 2017-09-29 2018-02-23 温岭市三木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散热式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及其加工方法
CN108834383A (zh) * 2018-08-09 2018-11-1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视视觉装置和汽车智能驾驶系统
CN110225655A (zh) * 2019-06-28 2019-09-10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板的组装方法
US20230232596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Nio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Serviceable and accessible liquid cooled modul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3721A (ja) * 2004-09-01 2006-03-16 Denso Corp 冷却装置
CN104349637A (zh) * 2013-07-23 2015-02-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04684363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显示屏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3845A (en) * 1989-10-16 1991-08-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High-speed CCD sensor moun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signal to noise operation and thermal contact
DE10026353A1 (de) * 2000-05-27 2001-11-29 Mannesmann Vdo Ag Abgeschirmte, elektronische Schaltung
US6577504B1 (en) * 2000-08-30 2003-06-10 Inte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heat sink for different size components with EMI suppression features
CN202956703U (zh) * 2012-11-26 2013-05-29 深圳市合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板模块的车载信息终端
US9258878B2 (en) * 2013-02-13 2016-02-09 Gerald Ho Kim Isolation of thermal ground for multiple heat-generating devices on a substrate
CN206024372U (zh) * 2016-08-05 2017-03-15 深圳市众易畅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3721A (ja) * 2004-09-01 2006-03-16 Denso Corp 冷却装置
CN104349637A (zh) * 2013-07-23 2015-02-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04684363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显示屏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213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1213B (zh)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N101960707B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526034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6024372U (zh) 汽车内装人机互动显示屏集成散热系统
US6219245B1 (en) Electrically isolated power switching device mounting assembly for EMI reduction
CN106299231B (zh) 电池组极耳冷却结构、电池组以及具有该电池组的车辆
CN105408183A (zh) 用于车辆的电力变换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CN206472409U (zh) 车载主机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JP2005239133A (ja) 車両用オーバヘッドモジュール
CN104039073A (zh) 电子控制单元
CN206024371U (zh) 车载显示屏控制芯片集成系统
CN206021802U (zh) 机动车辆人机互动显示屏电路集成模块化系统
JP2005057928A (ja) 車載ユニット
WO2021012874A1 (zh) 一种汽车高压集成控制器
CN106023806A (zh) 机动车辆人机互动显示屏电路集成模块化系统及其模块化方法
JPH06245542A (ja) 自動車用一体型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2369550A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移動体
CN207249255U (zh) 车用hud装置和车辆
JP7251428B2 (ja) 車両
CN206002119U (zh) 车载gps模块化系统
CN204915520U (zh) 车载显示装置
JP7319270B2 (ja) 移動体用無線装置、駆動ユニット、移動体および移動体用通信システム
CN103500942B (zh) 用于无轨电车的配电箱
CN109219278A (zh) 层叠式电路板布局结构以及电动工业车辆电机控制器
CN206208271U (zh) 一种车载导航仪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