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0814A -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 Google Patents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0814A
CN106040814A CN201610589475.8A CN201610589475A CN106040814A CN 106040814 A CN106040814 A CN 106040814A CN 201610589475 A CN201610589475 A CN 201610589475A CN 106040814 A CN106040814 A CN 106040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ed
material cavity
stamping
treat
thinn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94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94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08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0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0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待冲压结构包括主体、待减薄区以及容料空腔,所述待减薄区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容料空腔设置在所述待减薄区的内部。冲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所述的待冲压结构放入模具内,b、冲压合模,使模具冲压所述待冲压结构,同时降低所述待减薄区的厚度,并将多余材料压入所述容料空腔内,c、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产品由所述的冲压方法冲压形成。本申请所提供的带冲压结构能够通过冲压工艺直接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从而避免了使用金属腐蚀处理所存在的成本高、不易控制等问题。

Description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背景技术
大尺寸智能机时代,壳料使用五金支架是必然选择。当前,支架材料有压铸和冲压两种实现工艺,其中,压铸方式材料强度高,设计方式灵活,可以轻松实现不均匀壁厚,但成本高昂,交付周期长,而冲压支架具有成本低,交付周期短,强度高的特点,所以行业使用更广泛的是成本较低的冲压支架方式。
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冲压方式是板材一体成型,设计需局部减薄时比较困难,目前行业常用方式只有金属局部腐蚀的办法,成本较高,而且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能够通过冲压方式实现产品的局部减薄。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冲压结构,包括主体、待减薄区以及容料空腔,
所述待减薄区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容料空腔设置在所述待减薄区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的总体积不小于待减薄区需减薄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沿所述待减薄区的厚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为贯穿所述待减薄区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的孔径为0.8~1.2mm。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的孔径为1mm。
优选地,所述容料空腔均匀分布于所述待减薄区内。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冲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待冲压结构放入模具内,
b、冲压合模,使模具冲压所述待冲压结构,同时降低所述待减薄区的厚度,并将多余材料压入所述容料空腔内,
c、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冲压压力为100~150吨。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由所述的冲压方法冲压形成。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带冲压结构能够通过冲压工艺直接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从而避免了使用金属腐蚀处理所存在的成本高、不易控制等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待冲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形成的带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主体;
12-待减薄区;
14-容料空腔。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待冲压结构以及冲压方法所形成的产品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待冲压结构,包括主体10、待减薄区12以及容料空腔14,其中,主体10构成基本结构,待减薄区12设置在主体10上,其是设计需要减薄的区域,当冲压完成后,该区域的厚度便会小于主体10上的其它部分,形成局部减薄结构。冲压工艺之所以无法形成局部减薄,是因为冲压所采用的待冲压结构都是固体件,本身材料的流动性较差,并且冲压的持续过程短,因此自身材料根本来不及转移至其它位置。故而,本实施例将容料空腔14设置在待减薄区12的内部,在冲压时待减薄区12受到压迫后多余的材料会就近容置在容料空腔14内,或者直接通过局部形变的方式使容料空腔14所在的空间被多余的材料所填充,从而保证产品的顺利减薄。
为了完全容置多余的材料,容料空腔14的总体积最好不小于待减薄区12需减薄的体积。例如,主体10的厚度为5mm,待减薄区12为10mm见方的方形截面,需要减薄的厚度为2mm,则所需减薄的体积为10*10*2=200mm3,为了使这200mm3的材料能够顺利被转移出原来的位置,则容料空腔14的总体积就要至少也为200mm3。而考虑到材料自身形变能力以及冲压工艺的限制,容料空腔14的总体积最好大于这一数值,从而预留出一部分余量,以保证容置多余材料。
容料空腔14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槽状、孔状等,考虑到加工的便捷性,容料空腔14一般可沿待减薄区12的厚度方向延伸,例如设置为深槽、通槽等。而通孔则是其中最易加工的一种结构,因此推荐采用。此外,为了能够使待减薄区12内各个位置的多余材料均能够快速进入到容料空腔14内,最好在待减薄区12上同时分布多个容料空腔14。分布方式以均匀分布为最佳选择。如果容料空腔14采用通孔形式,则通孔的孔径以在0.8~1.2mm范围内为宜,一般可保持在1mm左右。
上述实施例中的带冲压结构可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冲压作业:
步骤a、将待冲压结构放入模具内。这一过程是为冲压做准备,由于要冲压形成局部减薄结构,因此模具的模腔内需要在对应待减薄区12的位置具备一个凸起,从而使待减薄区12能够受到凸起的压迫而减薄。放置完成后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b、冲压合模,使模具冲压待冲压结构,同时降低待减薄区12的厚度,并将多余材料压入容料空腔14内。该步骤是利用巨大的合模压力压迫带冲压结构,从而使其发生形变,成为与模腔一致的结构。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需要依靠冲压合模的力量将待减薄区12内部多余的材料压入容料空间14,因此所需的冲压压力最好较传统的冲压压力更大一些,一般可以采用100~150吨的冲压压力,以使多余的材料能够充分压入容料空间14。
步骤c、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所形成的产品结构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冲压结构能够通过冲压工艺直接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从而避免了使用金属腐蚀处理所存在的成本高、不易控制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待减薄区以及容料空腔,
所述待减薄区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容料空腔设置在所述待减薄区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的总体积不小于待减薄区需减薄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沿所述待减薄区的厚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为贯穿所述待减薄区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的数量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的孔径为0.8~1.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的孔径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空腔均匀分布于所述待减薄区内。
9.一种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待冲压结构放入模具内,
b、冲压合模,使模具冲压所述待冲压结构,同时降低所述待减薄区的厚度,并将多余材料压入所述容料空腔内,
c、形成具有局部减薄结构的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冲压压力为100~150吨。
11.一种产品,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冲压方法冲压形成。
CN201610589475.8A 2016-07-22 2016-07-22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Pending CN1060408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9475.8A CN106040814A (zh) 2016-07-22 2016-07-22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9475.8A CN106040814A (zh) 2016-07-22 2016-07-22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0814A true CN106040814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41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9475.8A Pending CN106040814A (zh) 2016-07-22 2016-07-22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081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529A (ja) * 1982-07-14 1984-01-24 Hitachi Ltd 張出し成形法
JP2002239652A (ja) * 2001-02-20 2002-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突起形状板金加工法
CN103100593A (zh) * 2013-01-22 2013-05-15 东莞市祥鑫汽车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在厚钢板上采用冷冲方式加工柱形沉孔的方法
CN10376945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南京光华冲压件厂 避免车门内板内凹处拉延起皱的冲压方法
JP2014091148A (ja) * 2012-11-02 2014-05-19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カップ状部材のプレス成形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529A (ja) * 1982-07-14 1984-01-24 Hitachi Ltd 張出し成形法
JP2002239652A (ja) * 2001-02-20 2002-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突起形状板金加工法
CN10376945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南京光华冲压件厂 避免车门内板内凹处拉延起皱的冲压方法
JP2014091148A (ja) * 2012-11-02 2014-05-19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カップ状部材のプレス成形法
CN103100593A (zh) * 2013-01-22 2013-05-15 东莞市祥鑫汽车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在厚钢板上采用冷冲方式加工柱形沉孔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华林 等: "《精冲技术与装备》", 31 January 2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5376B (zh) 一种手机金属底壳的加工方法和相关产品
CN107756722B (zh) 手机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MX2018011781A (es) Metodo para producir un producto formado por prensado.
SG149008A1 (en) Extended life sputter target
BR112018014338A2 (pt) máquina de prensagem e método para a fabricação de um produto conformado em prensa
CN205833927U (zh) 待冲压结构
CN106040814A (zh) 待冲压结构、冲压方法及该方法所形成的产品
CN206882576U (zh) 一种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
CN204018525U (zh) 成型模具
CN205464126U (zh) 一种改进的钟形壳精锻沟冷缩径模具
CN205085242U (zh) 一种修边整形模具
CN207589283U (zh) 一种pcb板边定深锣板的装置
CN209476968U (zh) 一种变截面深孔件成型模具
CN208715296U (zh) 平板式汽车中段内板的车身结构
CN207463975U (zh) 一种模具用抽插板结构
CN208178348U (zh) 含多边形基板的小尺寸零件的冷锻模具
CN207494329U (zh) 一种零件加工连续模
CN202591390U (zh) 一种拉延模具
CN201201015Y (zh) 简易拉伸模具
CN204523931U (zh) 一种便于切开拉伸的拉延板料结构
CN105798168A (zh) 一种深冲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加强板的连续模加工工艺
CN207547322U (zh) 一种五金件冲压折弯装置
CN205244681U (zh) 一种法兰
CN203426432U (zh) 一种分体式滑板砖模具
CN204524005U (zh) 一种吸油烟机外壳冲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