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0147A - 压力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构件 - Google Patents

压力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0147A
CN106030147A CN201480076134.XA CN201480076134A CN106030147A CN 106030147 A CN106030147 A CN 106030147A CN 201480076134 A CN201480076134 A CN 201480076134A CN 106030147 A CN106030147 A CN 106030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valve
forming portion
cylinde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61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0147B (zh
Inventor
瀬能直树
金子谦郎
金子谦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Corp filed Critical Show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30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0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16F9/5126Piston, or piston-like val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85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05Throttling passages in or on piston body, e.g. slo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1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in piston

Abstract

活塞部包括:阀座30,其形成第一压缩侧油路32,油根据活塞杆21相对于第一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压缩侧阀部40,其对阀座30的第一压缩侧油路32进行打开‑关闭操作;内环形部34,其环状地形成为在阀座30的轴向上从阀座30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以及延伸部35,其在阀座30的径向上从内环形部34的外侧延伸至比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且在轴向上从阀座30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

Description

压力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和一种阻尼力产生构件。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活塞杆、工作流体随着活塞的滑动而流过的通路、以及设置在通路的一部分处并通过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来产生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机构。此处,阻尼力产生机构包括在外座和内座之间突出且在多个开口之间径向延伸并支撑圆盘的圆盘支撑部,其突出高度低于外座且等于或高于内座。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包括打开-关闭在油口的输出端处形成的开口窗的叶片阀,该叶片阀抵靠凸台部和座部且其座端侧的背面通过环形基座支撑。环形基座由具有锥面的阀止动器支撑,该锥面的梯度从基端侧向外端升高。另外,沿着凸台部的周向设置有突出至比环形基座的外端更靠外侧的位置且从凸台的端面延续的多个凸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107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2-130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处,要求压力缓冲装置在实际产生阻尼力时提供预先设计好的阻尼力。但是,在压力缓冲装置中,所产生的阻尼力有可能发生波动,例如当在流路形成部处产生流体流动扰动和停滞时或者阀门运转不稳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压力缓冲装置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包括:气缸,其存储流体;杆,其在气缸的轴向上移动,其在一侧的端部位于气缸内,其在另一侧的端部从气缸的开口突出;以及阻尼力产生部,其产生针对杆相对于气缸的相对移动的阻尼力。此处,阻尼力产生部包括:通道形成部,其形成通道,流体根据杆相对于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通道;阀,其对通道形成部的通道进行打开-关闭操作;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通道形成部的轴向上从通道形成部向阀突出;以及延伸部,其在通道形成部的径向上从环形突出部的外侧延伸至比通道的通道开口更靠内侧的位置,且在轴向上从通道形成部向阀突出。
根据上述配置,由于通道的通道开口在径向上与延伸部分开,因流体抵靠延伸部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从而可以减少压力缓冲装置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包括:气缸,其存储流体;杆,其在气缸的轴向上移动,其在一侧的端部位于气缸内,其在另一侧的端部从气缸的开口突出;以及阻尼力产生部,其产生针对杆相对于气缸的相对移动的阻尼力。此处,阻尼力产生部包括:通道形成部,其形成通道,流体根据杆相对于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通道;阀,其对通道形成部的通道进行打开-关闭操作;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通道形成部的轴向上从通道形成部向阀突出;以及延伸部,其在通道形成部的径向上从环形突出部的外侧进一步向外延伸,且其从通道形成部突出的高度低于环形突出部。
根据上述配置,阀对延伸部的贴附得以抑制,阀的运转得以稳定。从而可以抑制压力缓冲装置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力产生构件,其包括:通道形成部,其形成通道,流体根据杆相对于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通道;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通道形成部的轴向上突出;以及延伸部,其在通道形成部的径向上从环形突出部的外侧延伸至比通道的通道开口更靠内侧的位置,且在轴向上从通道形成部突出。
根据本发明,抑制压力缓冲装置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是有可能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2(a)至2(c)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
图3(a)至3(b)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的活塞部处的油的流动。
图4为示出活塞体的油路开口处的油的流动的视图。
图5(a)至5(c)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
图6(a)至6(c)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的修改例(第一修改例)的视图。
图7(a)至7(c)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
图8(a)至8(c)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的修改例(第二修改例)的视图。
图9(a)至9(c)为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
图10(a)至10(c)为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的修改例(第三修改例)的视图。
图11(a)至11(c)为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
图12(a)为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图12(b)为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的视图。
图13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活塞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4(a)至14(c)为示出根据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的视图。
图15(a)至15(c)为示出根据第七修改例至第九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的视图。
附图标号
1 液压缓冲装置
11 第一气缸
21 活塞杆
30 活塞体
32 第一压缩侧油路
33 第一膨胀侧油路
34 内环形部
35 延伸部
35S 切口部
36 外环形部
40 第一压缩侧阀部
41 压缩侧第一阀
42 压缩侧第二阀
43 压缩侧第三阀
44 环形基座
50 第一膨胀侧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总体结构图。
在以下说明中,图1所示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纵向称为“轴向”。在轴向上,液压缓冲装置1的下侧称为“一侧”,液压缓冲装置1的上侧称为“另一侧”。图1所示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横向称为“径向”,而朝向中轴的一侧和远离中轴的一侧分别称为“内侧”和“外侧”。
[液压缓冲装置1的配置]
首先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配置。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包括:第一气缸11,其存储油;第二气缸12;活塞杆21,其在轴向上可移动,其一部分位于第一气缸11的内侧;活塞部100,其固定至活塞杆21且可在第一气缸11内移动;以及底阀部60,其设置于第一气缸11的一侧的底部。
[第一气缸11和第一气缸12的配置]
如图1所示,液压缓冲装置1具有所谓的双缸结构,沿径向从内侧到外侧依次具有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
第一气缸11在一侧的端部(底部)被底阀部60封闭。第二气缸12在一侧的端部被底盖13封闭。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两者在另一侧的端部(上部)被杆导向件14、油封15和封盖16封闭,同时活塞杆21能够从中穿过。圆柱形空间的储存腔室R形成于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之间。油存储于储存腔室R中,气体封装于储存腔室R的另一侧。
[活塞杆21的配置]
如图1所示,活塞杆21设置为可沿轴向移动,其在一侧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气缸11的内侧,其在另一侧的其余部分暴露于第一气缸11的外侧。活塞杆21在其一侧的端部设有活塞部100。活塞杆21和活塞部100在轴向上一体地移动。活塞部100设置为沿气缸的内周面在轴向上可移动。
[活塞部100的配置]
如图1所示,活塞部100包括:活塞体30,其中多个油路(下文将说明)形成为在轴向上贯穿;第一压缩侧阀部40,其设置在活塞体30的另一侧;以及第一膨胀侧阀部50,其设置在活塞体30的一侧。活塞部100将第一气缸11内的空间分割成第一油室Y1和第二油室Y2,第一油室Y1为在轴向上的一侧(图1中的下侧)的空间,第二油室Y2为在轴向上的另一侧(图1中的上侧)的空间。
[底阀部60的配置]
如图1所示,底阀部60设置于液压缓冲装置1在一侧的端部,并提供储存腔室R与第一油室Y1之间的隔断。底阀部60包括:底部活塞体61,其中形成有在轴向上贯穿的多个油路61R;第二膨胀侧阀部622,其设置于底部活塞体61的另一侧(第一油路Y1侧);以及第二压缩侧阀部621,其设置于底部活塞体61的一侧(储存腔室R侧)。
接下来详细说明活塞部100的活塞体30、第一压缩侧阀部40和第一膨胀侧阀部50。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30。
图2(a)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30的俯视图,图2(b)为图2(a)所示活塞体30沿IIb-IIb线的剖视图,图2(c)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30的局部透视图。图2(b)示出活塞杆21、第一压缩侧阀部40、还有第一膨胀侧阀部50。
如图1和2所示,液压缓冲装置1(压力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1(气缸),其存储油(流体);活塞杆21(杆),其在气缸的轴向上移动,其在一侧的端部位于第一气缸11中而在另一侧的端部从第一气缸11的开口突出;以及活塞部100(阻尼力产生部、阻尼力产生构件),其产生针对活塞杆21相对于第一气缸11的相对移动的阻尼力。
活塞部100包括:活塞体30(通道形成部),其形成第一压缩侧油路32(通道),油根据活塞杆21相对于第一气缸11的相对移动流过该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压缩侧阀部40(阀),其对活塞体30的第一压缩侧油路32进行打开-关闭操作;内环形部34(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活塞体30的轴向上从活塞体30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以及延伸部35,其在活塞体30的径向上从内环形部34的外侧延伸至比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并在轴向上从活塞体30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其中各个结构部。
[活塞体30的配置]
如图2(a)和2(b)所示,活塞体30包括:通孔31,其在轴向上延伸;第一压缩侧油路32和第一膨胀侧油路33,两者形成在活塞体30内;内环形部34,其设置在另一侧;延伸部35,其在内环形部34的径向外侧设置于另一侧;以及外环形部36,其在延伸部35的径向外侧设置于另一侧。
另外,如图2(b)所示,活塞体30包括:一侧内环形部37,其设置在一侧;以及一侧外环形部38,其在一侧内环形部37的径向外侧设置于一侧。
通孔31是如图2(a)至2(c)所示的近似圆柱形的孔,活塞杆21插入通孔31中,如图2(b)所示。
如图2(b)所示,第一压缩侧油路32包括:第一油路开口321,其朝向位于一侧的第一油室Y1(见图1)开口;以及第二油路开口322,其朝向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油室Y2(见图1)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缩侧油路32使油能够于下文提到的压缩冲程期间在第一油室Y1和第二油室Y2之间流动。第一压缩侧油路32设置在周向上的间隔近似相等的多个位置(本实施例中为八个位置),如图2(a)所示。
每个第二油路开口322均形成为如图2(a)所示的近似矩形。每个第二油路开口322均设置在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侧,而不是设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延伸部35之间。
第一膨胀侧油路33包括:第三油路开口333,其朝向位于一侧的第一油室Y1(见图1)开口;以及第四油路开口334,其朝向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油室Y2(见图1)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膨胀侧油路33使油能够于下文提到的膨胀冲程期间在第二油室Y2和第一油室Y1之间流动。第一膨胀侧油路32设置在周向上的间隔近似相等的多个位置(本实施例中为八个位置),如图2(a)所示。
每个第四油路开口334均形成为如图2(a)所示的近似圆形。每个第四油路开口334均设置在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的外侧。
如图2(a)所示,内环形部34在通孔31的外周形成为近似环形。如图2(b)所示,内环形部34在轴向上从活塞体30在另一侧的端面30A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与外环形部36的突出高度相同。
如图2(a)所示,延伸部35设置为在内环形部34的外侧沿径向向外延伸。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八个)延伸部35设置在周向上。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如图2(a)所示的带角的近似矩形。如图2(b)和2(c)所示,延伸部35的侧部的外部形状从另一侧到一侧均匀地形成。也就是说,延伸部35形成为从端面30A近似竖立。延伸部35设置为在径向上延伸至比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另外,延伸部35和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周向上交替设置。
也就是说,每个延伸部35不是形成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油路开口322之间的空间内。此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油路开口322之间的空间即为由连接各第二油路开口322的最内周部而得的半径范围和连接各第二油路开口322的最外周部而得的半径范围所围成的区域。在第一实施例中,延伸部35设置为延伸至比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不是设置于由连接各第二油路开口322的最内周部而得的半径范围和连接各第二油路开口322的最外周部而得的半径范围所围成的区域内。
延伸部35在轴向上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5在活塞体30的轴向上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内环形部34和延伸部35一体形成,如图2(a)至2(c)所示。
此处,延伸部35在活塞体30的轴向上的突出高度也可形成为高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
如图2(a)所示,外环形部36形成为近似环形。外环形部36在径向上设置于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和第一膨胀侧油路33的第四油路开口334之间。如图2(b)所示,外环形部36在活塞体30的轴向上从另一侧的端面30A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此处,外环形部36形成为使得其突出高度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相同。
一侧内环形部37在通孔31的外周形成为近似环形。如图2(b)所示,一侧内环形部37在活塞体30的轴向上从一侧的端面30B向第一膨胀侧阀部50突出。在本实施例中,一侧内环形部37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与一侧外环形部38的突出高度相同。
一侧外环形部38形成为环形。一侧外环形部38在径向上设置于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一油路开口321和第一膨胀侧油路33的第三油路开口333之间。如图2(b)所示,一侧外环形部38在活塞体30的轴向上从一侧的端面30B向第一压缩侧阀部50突出。此处,一侧外环形部38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与一侧内环形部37的突出高度相同。
[第一压缩侧阀部40]
如图2(b)所示,第一压缩侧阀部40包括:压缩侧第一阀41,其设置为最靠近一侧;压缩侧第二阀42,其设置在压缩侧第一阀41的另一侧;压缩侧第三阀43,其设置在压缩侧第二阀42的另一侧;环形基座44,其设置在压缩侧第三阀43的另一侧;以及阀止动器45,其设置在环形基座44的另一侧。
压缩侧第一阀41、压缩侧第二阀42、压缩侧第三阀43和环形基座44是盘状金属板,各在其中心具有供活塞杆21穿过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压缩侧第一阀41、压缩侧第二阀42、压缩侧第三阀43和环形基座44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
如图2(b)所示,压缩侧第一阀41形成为具有比外环形部36的外径大的外径。压缩侧第一阀41盖住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并持续打开第一膨胀侧油路33的第四油路开口334。压缩侧第一阀41设有多个孔口41f(还可参见下文将说明的图4),孔口41f通过在压缩侧第一阀41形成自其径向上的外侧到内侧的切口设置而成。孔口41f使油即使在压缩侧第一阀41处于未变形状态时也能流动,如下文所述。
压缩侧第二阀42形成为使得其外径位于延伸部35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压缩侧第二阀42的外径位于延伸部35的上方意味着压缩侧第二阀42的外径位于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区域。
压缩侧第三阀43形成为使得其外径位于延伸部35的上方。环形基座44形成为使得其外径小于内环形部34的外径。
阀止动器45为盘状构件,在其中心具有供活塞杆21穿过的开口。阀止动器45形成为使得其外径与压缩侧第一阀41的外径大致相同。如图2(b)所示,阀止动器45面向压缩侧第一阀41的一面与轴向近似垂直地形成为近似平面形状,其梯度在径向上从中心侧向外侧固定不变。阀止动器45防止压缩侧第一阀41、压缩侧第二阀42和压缩侧第三阀43在变形时越过阀止动器45变形至另一侧。
此处,阀止动器45也可具有锥面,其梯度从中心向外侧(即从远端侧向外端侧)升高。
[第一膨胀侧阀部50]
第一膨胀侧阀部50包括:膨胀侧第一阀51,其设置为最靠近另一侧;膨胀侧第二阀52,其设置在膨胀侧第一阀51的一侧;膨胀侧第三阀53,其设置在膨胀侧第二阀52的一侧;环形基座54,其设置在膨胀侧第三阀53的一侧;以及阀止动器55,其设置在环形基座54的一侧。
膨胀侧第一阀51、膨胀侧第二阀52、膨胀侧第三阀53和环形基座54是盘状金属板,各在其中心具有供活塞杆21穿过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膨胀侧第一阀51、膨胀侧第二阀52、膨胀侧第三阀53和环形基座54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
如图2(b)所示,膨胀侧第一阀51形成为具有比一侧外环形部38的外径大的外径。膨胀侧第一阀51盖住第一膨胀侧油路33的第三油路开口333并持续打开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一油路开口321。膨胀侧第一阀51设有多个孔口51f,孔口51f通过在膨胀侧第一阀51形成自其径向上的外侧到内侧的切口设置而成。如下文所述,孔口51f使油即使在膨胀侧第一阀51处于未变形状态时也能流动。
膨胀侧第二阀52形成为使得其外径位于一侧外环形部38的上方。膨胀侧第三阀53形成为使得其外径位于一侧外环形部38的上方。环形基座54形成为使得其外径小于一侧内环形部37的外径。
阀止动器55为盘状构件,在其中心具有供活塞杆21穿过的开口。阀止动器55形成为使得其外径与膨胀侧第一阀51的外径大致相同。阀止动器55防止膨胀侧第一阀51、膨胀侧第二阀52和膨胀侧第三阀53在变形时越过阀止动器55变形至另一侧。
[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作用和效果。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活塞部100中的油的流动。此处,图3(a)示出压缩冲程期间的油的流动,图3(b)示出膨胀冲程期间的油的流动。
液压缓冲装置1的压缩冲程期间,活塞杆21相对于第一气缸11移动至轴向上的一侧(图1中的下侧)。固定至活塞杆21的活塞部100压缩第一油室Y1中的油并增加第一油室Y1中的压力。
此处,在活塞杆21的移动速度很慢(即所谓“超慢”)的情况下,油流过压缩侧第一阀41的孔口41f(图中以虚线箭头表示)。另一方面,在活塞杆21的移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第一油室Y1中的油打开第一压缩侧阀部40的压缩侧第一阀41(压缩侧第一阀41关闭了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图中以实线箭头表示)。随即,油流入活塞部100在另一侧的第二油室Y2。
另外,在底阀部60处,油打开第二压缩侧阀部621(第二压缩侧阀部621关闭了底活塞体61的油路61R)并从第一油室Y1流出至储存腔室R。
然后,由于在油流经各油路(第一压缩侧油路32、油路61R)和各阀(第一压缩侧阀部40、第二压缩侧阀部621)时出现的阻力,液压缓冲装置1在压缩冲程期间产生阻尼力。
在液压缓冲装置1的膨胀冲程期间,活塞杆21相对于第一气缸11移动至轴向上的另一侧(图1中的上侧)。活塞杆21的移动使得第一油室Y1因为缺少活塞杆21体积量的油而具有负压。
此处,在活塞杆21的移动速度很慢(即所谓“超慢”)的情况下,油流过膨胀侧第一阀51的孔口51f(图中以虚线箭头表示)。另一方面,当活塞杆21的移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第二油室Y2中的油打开第一膨胀侧阀部50的膨胀侧第一阀51(膨胀侧第一阀51关闭了第一膨胀侧油路33的第三油路开口333)(图中以实线箭头表示)。随即,油流入活塞部100在一侧的第一油室Y1。
另外,如图1所示,储存腔室R中的油打开第二膨胀侧阀部622(第二膨胀侧阀部622关闭了底活塞体61的油路61R)并流入第一油室Y1。
然后,由于在油流经各油路(第一膨胀侧油路33、油路61R)和各阀(第一膨胀侧阀部50、第二膨胀侧阀部622)时出现的阻力,液压缓冲装置1在膨胀冲程期间产生阻尼力。
[活塞体30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说明活塞体30的作用和效果。
图4示出活塞体30的油路开口(第二油路开口322)处的油的流动。
在活塞部100中,通过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流出的油容易在径向上向外流动,如图4所示。此时,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因此,通过第二油路开口322流出的油能够流畅地流向压缩侧第一阀41和孔口41f。从而可以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形成为弯曲形状。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在延伸部35的端部附近的油的流动扰动和停滞的发生。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图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
图5(a)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230的俯视图,图5(b)为图5(a)中示出的活塞体230沿Vb-Vb线的剖视图,图5(c)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230的局部透视图。
在对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5(a)至5(c)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包括通孔31、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膨胀侧油路33、内环形部34、延伸部35、外环形部36、一侧内环形部37、一侧外环形部38、以及设置在另一侧的突出部239。即,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与其他实施例的活塞体的区别在于包括突出部239。
如图5(c)所示,突出部239设置在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239形成为在径向上从延伸部35的外侧进一步向外延伸至外环形部36。突出部239在径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油路开口322之间。
如图5(b)所示,突出部239从在另一侧的端面30A突出,且其突出高度低于延伸部35的突出高度。
即,突出部239在活塞体230的径向上从延伸部35的外侧朝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之间的空间设置,并且其突出高度低于延伸部35的突出高度。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因此可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由于突出部239位于外环形部36附近和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二油路开口322之间,对油流经相邻的第二油路开口322的干扰得以抑制。因此,通过第二油路开口322流出的油可朝压缩侧第一阀41顺畅地流动,并且可进一步减少在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一修改例>
图6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的修改例(第一修改例)。
如图6(a)所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中,延伸部35的突出高度可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处高度。
根据图6(a)所示的修改例的活塞体230,由于延伸部35的突出高度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处高度,在延伸部35和设置在另一侧的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之间形成间隙。由于油进入了延伸部35和压缩侧第一阀41之间的间隙,压缩侧第一阀41对延伸部35的贴附得以抑制,压缩侧第一阀41的运转得以稳定。因此,可进一步减少在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如图6(b)所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中,朝轴向一侧凹入的切口部35S可形成于延伸部35。切口部35S形成在延伸部35的径向内侧。即,切口部35S在径向上形成于内环形部34和延伸部35之间。
根据图6(b)所示的修改例的活塞体230,在压缩侧第一阀41设置在另一侧的状态下,由在径向上设置为离第二油路开口322相对较远的切口部35S促进在周向上的油的循环。因此,根据活塞体230,可在周向上将油压均匀地施加于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从而进一步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此处,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230中,突出部239的高度并未限制于(例如)图5所示的高度。例如,如图6(c)所示,其在轴向上的高度可近似地为延伸部35在轴向上的突出高度的一半。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图6(c)中示出的修改例的活塞体230,可减少在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图7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
图7(a)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330的俯视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活塞体330沿VIIb-VIIb线的剖视图,图7(c)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330的局部透视图。
在对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中,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7(a)至7(c)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包括通孔31、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膨胀侧油路33、内环形部34、设置在另一侧的延伸部335、外环形部36、一侧内环形部37、以及一侧外环形部38。即,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中,延伸部335的配置不同于其他实施例中的配置。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包括:活塞体330(通道形成部),其形成第一压缩侧油路32(通道),油(液体)根据活塞杆21(杆)(见图1)相对于第一气缸11(气缸)(见图1)的相对移动而流过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压缩侧阀部40(阀)(见图1),其对活塞体330的第一压缩侧油路32进行打开-关闭操作;内环形部34(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活塞体330的轴向上从活塞体330向第一压缩侧阀部40突出;以及延伸部335,其形成为在活塞体330的径向上从内环形部34的外侧进一步向外延伸,且其突出于活塞体330的突出高度比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低。
如图7(a)所示,延伸部335设置为在内环形部34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另外,延伸部335形成为延伸至外环形部36(外环形突出部)。多个(本实施例中为8个)延伸部335设置在周向上。如图7(a)和7(c),延伸部335在径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油路开口322之间。
如图7(b)所示,延伸部335在轴向上朝另一侧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35的突出高度设置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
在第三实施例中,由于延伸部335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对的延伸部335的贴附得以抑制,压缩侧第一阀41的运转得以稳定。因此,可减少所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二修改例>
图8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的修改例(第二修改例)。
如图8(a)所示,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中,延伸部335可包括切口部335S,切口部335S向轴向上的一侧凹入并在周向上延伸。
根据图8(a)所示的修改例的活塞体330,在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设置在另一侧的状态下由切口部335S促进在周向上的油的循环。因此,根据活塞体330,可在周向上将油压均匀地施加于压缩侧第一阀41。
如图8(b)所示,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中,延伸部3335可形成为在径向上从内环形部34延伸至比第一压缩侧油路32的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即,延伸部3335形成为与外环形部36分开。在图8(b)所示的示例中,延伸部33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带角的形状。
根据图8(b)所示的修改例的活塞体330,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33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33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因此,可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如图8(c)所示,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330中,延伸部335a的突出高度可形成为与内环形部34在径向上从内测至外侧的突出高度相同,而低于内环形部34在径向上外侧的一部分处的突出高度。在图8(c)所示的示例中,延伸部335a的突出高度可形成为低于内环形部34在径向上形成有第二油路开口322的部分处的突出高度。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图8(c)中示出的修改例的活塞体330,可进一步减少在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图9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
图9(a)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430的俯视图,图9(b)为图9(a)所示的活塞体430沿IXb-IXb线的剖视图,图9(c)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430的局部剖视图。
在对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中,与上述其他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9(a)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包括通孔31、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膨胀侧油路33、内环形部34、设置在另一侧的延伸部435、外环形部36、一侧内环形部37、以及一侧外环形部38。此处,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中,延伸部435的配置与其他实施例中的配置不同。
如图9(a)所示,延伸部435设置为在内环形部34的外侧沿径向向外延伸。多个(本实施例中8个)延伸部435设置在周向上。如图9(a)所示,延伸部4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向外凸出的弯曲形状。延伸部435形成为在径向上延伸至比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各延伸部435和各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周向上交替设置。
如图9(b)所示,延伸部435在轴向上从活塞体430朝向另一侧突出。延伸部435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相同。另外,如图9(c)所示,每个延伸部435包括切口部435S,切口部435S在活塞体430的轴向上凹入并在活塞体430的周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切口部435S形成为凹至延伸部435在轴向上的高度的中点。
此处,延伸部435的突出高度可高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与延伸部4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4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因此,可减少在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在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a))设置在另一侧的状态下由切口部435S促进在周向上的油的循环。因此,根据活塞体430,可在周向上将油压均匀地施加于压缩侧第一阀41。从而可进一步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三修改例>
图10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的修改例(第三修改例)。
如图10(a)所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中,延伸部435的突出高度可形成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
根据图10(a)所示的活塞体430,由于延伸部435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对延伸部435的贴附得以抑制,压缩侧第一阀41的运转得以稳定,因此,可减少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中,如图10(b)所示,切口部435S在轴向上的深度可与延伸部435的突出高度相同。即,切口部435S可形成至另一侧的端面30A。
根据图10(b)所示的活塞体430,在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设置在另一侧的状态下,由设置为较深的切口部435S促进在周向上的油的循环。因此,根据活塞体430,可在周向上将油压均匀地施加于压缩侧第一阀41。从而可进一步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活塞体430中,如图10(c)所示,多个切口部可形成在各个延伸部435的径向上。具体地,除切口部435S外,第二切口部4435S也可设置在切口部435S在径向上的外侧。
根据如图10(c)所示的活塞体430,在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设置在另一侧的状态下,由切口部435S和第二切口部4435S促进在周向上的油的循环。因此,根据活塞体430,可在周向上将油压均匀地施加于压缩侧第一阀41。从而进一步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图11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活塞体530。
图11(a)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530的俯视图,图11(b)为图11(a)所示的活塞体530沿XIb-XIb线的剖视图,图11(c)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530的局部透视图。
在对第五实施例的说明中,与上述其他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11(a)所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活塞体530包括通孔31、第一压缩侧油路32、第一膨胀侧油路33、内环形部34、延伸部535、外环形部36、一侧内环形部37、以及一侧外环形部38。即,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活塞体530中,延伸部535的配置与其他实施例中的配置不同。
如图11(a)所示,延伸部535设置为在内环形部34的外侧沿径向向外延伸。多个(本实施例中为8个)延伸部535设置在周向上。如图11(a)所示,延伸部5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向外凸出的弯曲形状。延伸部535形成为在径向上延伸至比第二油路开口322更靠内侧的位置。各延伸部535和各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周向上交替设置。
如图11(b)和(c)所示,延伸部535在轴向上朝另一侧突出。在第五实施例中,延伸部535形成为使得在活塞体530的轴向上的突出高度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五实施例的活塞体530,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5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5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从而可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另外,由于延伸部535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对延伸部535的贴附得以抑制,压缩侧第一阀41的运转得以稳定。因此,可减少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六实施例和第七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图12(a)为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活塞体630的视图,图12(b)为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730的视图。
图12(a)和图12(b)为从另一侧观察的活塞体(630,730)的俯视图。
在对第六实施例和第七实施例的说明中,与上述其他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a)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活塞体630包括通孔31、第一压缩侧油路632、第一膨胀侧油路633、内环形部34、延伸部635、以及外环形部36。
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活塞体630的基本配置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630的基本配置相似。此处,第一压缩侧油路632和第一膨胀侧油路633的形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30的第一压缩侧油路32和第一膨胀侧油路33的形状不同。
具体地,如图12(a)所示,第一压缩侧油路632的面向第一油室Y1(见图1)的第二油路开口6322形成为圆形。另外,如图12(a)所示,第一膨胀侧油路的633的面向第二油室Y2(见图1)的第四油路开口6334形成为矩形。
如图12(a)所示,延伸部635设置为在内环形部34的外侧沿径向向外延伸。多个(本实施例中为5个)延伸部635设置在周向上。如图12(a)所示,延伸部6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矩形。延伸部635形成为在径向上延伸至比第二油路开口6322更靠内侧的位置。各延伸部635和各第二油路开口6322在周向上交替设置。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六实施例的活塞体630,由于第二油路开口6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6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6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从而可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此处,延伸部635的突出高度可等于或高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另外,延伸部635可包括切口部,切口部在轴向上凹入并在周向上延伸。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730。
如图12(b)所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730包括通孔31、第一压缩侧油路632、第一膨胀侧油路633、内环形部34、延伸部735、以及外环形部36。
如图12(b)所示,在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730中,延伸部735设置为在内环形部34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另外,延伸部735形成为延伸至外环形部36。于是,如图12(b)所示,在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730中,各延伸部735在径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油路开口6322之间。
另外,延伸部735朝轴向上的另一侧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735的突出高度设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730,由于延伸部735的突出高度形成为低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压缩侧第一阀41(见图2(b))对延伸部735的贴附得以抑制,压缩侧第一阀41的运转得以稳定。因此,可减少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此处,延伸部735的突出高度可形成为高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另外,延伸部735可包括切口部,切口部在轴向上凹入并在周向上延伸。
<第八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图13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活塞体830的局部剖视图。
在对第八实施例的说明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活塞体830的基本配置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30的基本配置相似。此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活塞体830的延伸部835的配置与其他实施例中的配置不同。
具体地,延伸部835的突出高度在径向上从内侧至外侧发生变化。在第八实施例中,延伸部835的高度设为等于或高于内环形部34的突出高度。另外,延伸部835形成为使得突出高度在径向上从内侧至外侧逐渐增加。
同样,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八实施例的活塞体830,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8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8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从而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
图14示出根据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图14(a)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图14(b)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五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图14(c)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六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根据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的每个液压缓冲装置1的基本配置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相似。此处,每个第一压缩侧阀部(440、540、640)的配置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压缩侧阀部40的配置不同。
如图14(a)所示,在根据第四修改例的第一压缩侧阀部440中,压缩侧第一阀441的外径设为大于外环形部36的外径。另外,压缩侧第二阀442的外径设为大于延伸部35的外径。即,压缩侧第二阀442的外径并不位于延伸部35的上方。
如图14(b)所示,在根据第五修改例的第一压缩侧阀部540中,压缩侧第一阀541的外径设为大于外环形部36的外径。另外,压缩侧第二阀542的外径设为等于压缩侧第一阀541的外径。
如图14(c)所示,在根据第六修改例的压缩侧阀部640中,压缩侧第一阀641的外径设为大于外环形部36的外径。另外,压缩侧第二阀642的外径设为大于压缩侧第一阀641的外径。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活塞体30中沿径向与延伸部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从而可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
上文中,通过适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示例来说明第四修改例至第六修改例。但是也可通过适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的其它液压缓冲装置1来进行说明。
<第七修改例至第九修改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第七修改例至第九修改例。
图15示出根据第七修改例至第九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图15(a)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七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图15(b)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八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图15(c)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九修改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
如图15(a)所示,在根据第七修改例的活塞体30中,在从另一侧观察的平面视图中,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带角的矩形。另外,延伸部35的侧部的外部形状形成为使得另一侧大于一侧。即,延伸部35形成为在轴向上成锥形。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延伸部35可形成为第七修改例。
如图15(b)所示,在根据第八修改例的活塞体30中,在从另一侧观察的平面视图中,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在径向上向外凸出的弯曲形状。另外,延伸部35的侧部的外部形状从另一侧向一侧均匀形成。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延伸部35可形成为第八修改例。
如图15(c)所示,在根据第九修改例的活塞体30中,在从另一侧观察的平面视图中,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为在径向上向外凸出的弯曲形状。另外,延伸部35的侧部的外部形状形成为使得一侧大于另一侧。即,延伸部35形成为在轴向上成锥形。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延伸部35可形成为第九修改例。
同样,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第七修改例至第九修改例,由于第二油路开口322在径向上与延伸部35分开,因油抵靠延伸部35造成的流动扰动和停滞得以抑制。从而可减少液压缓冲装置1中产生的阻尼力的波动。特别地,在第八修改例和第九修改例中,由于延伸部35在径向上的外端部形成弯曲形状,在延伸部35的端部附近的流动扰动和停滞进一步得以抑制。
上文中,通过适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示例来说明第七修改例至第九修改例。但是也可通过适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来进行说明。
另外,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延伸部35只形成在另一侧,但延伸部35也可同时形成在一侧及另一侧。对于根据其他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而言也同样如此。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活塞体(30、230、330、430、530、630、730、830)的各配置可适用于底部活塞体61。
此处,根据每个上述实施例的液压缓冲装置1为所谓的双缸液压缓冲装置1。然而,本发明可适用于所谓的三缸液压缓冲装置,该三缸液压缓冲装置包括沿轴向居中的从内侧到外侧依序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

Claims (11)

1.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包括:
气缸,其存储流体;
杆,其在气缸的轴向上移动,其在一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气缸内,其在另一侧的端部从所述气缸的开口突出;以及
阻尼力产生部,其产生针对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气缸的相对移动的阻尼力,
所述阻尼力产生部包括:通道形成部,其形成通道,所述流体根据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通道;阀,其对所述通道形成部的所述通道进行打开-关闭操作;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轴向上从所述通道形成部向所述阀突出;以及延伸部,其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径向上从所述环形突出部的外侧延伸至比所述通道的通道开口更靠内侧的位置,且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通道形成部向所述阀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延伸部在所述轴向上的突出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环形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延伸部在所述轴向上的突出高度低于所述环形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力产生部进一步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径向上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外侧向所述通道的所述通道开口之间形成并具有低于所述延伸部的突出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延伸部进一步包括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在所述轴向上凹入并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周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切口部凹至所述延伸部在所述轴向上的高度的中点。
7.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包括:
气缸,其存储流体;
杆,其在气缸的轴向上移动,其在一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气缸内,其在另一侧的端部从所述气缸的开口突出;以及
阻尼力产生部,其产生针对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气缸的相对移动的阻尼力,
所述阻尼力产生部包括:通道形成部,其形成通道,所述流体根据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通道;阀,其对所述通道形成部的所述通道进行打开-关闭操作;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轴向上从所述通道形成部向所述阀突出;以及延伸部,其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径向上从所述环形突出部的外侧进一步向外延伸,且其从所述通道形成部突出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外环形突出部,所述外环形突出部在所述径向上的所述延伸部的外侧环状地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向所述阀突出,
其中所述延伸部形成为延伸至所述外环形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外环形突出部,所述外环形突出部在所述径向上的所述延伸部的外侧环状地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向所述阀突出,
其中所述延伸部形成为与所述外环形突出部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延伸部包括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在所述轴向上凹入并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周向上延伸。
11.一种阻尼力产生构件,其包括:
通道形成部,其形成通道,流体根据杆相对于气缸的相对移动流过该通道;
环形突出部,其环状地形成为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轴向上突出;以及
延伸部,其在所述通道形成部的径向上从所述环形突出部的外侧延伸至比所述通道的通道开口更靠内侧的位置,且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通道形成部突出。
CN201480076134.XA 2014-05-20 2014-05-20 压力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构件 Active CN106030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3397 WO2015177880A1 (ja) 2014-05-20 2014-05-20 圧力緩衝装置および減衰力発生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147A true CN106030147A (zh) 2016-10-12
CN106030147B CN106030147B (zh) 2020-02-11

Family

ID=5283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6134.XA Active CN106030147B (zh) 2014-05-20 2014-05-20 压力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440B2 (zh)
EP (1) EP3147535B1 (zh)
JP (1) JP5694612B1 (zh)
CN (1) CN106030147B (zh)
WO (1) WO20151778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838A (zh) * 2017-10-04 2020-04-24 株式会社昭和 压力缓冲装置和衰减力产生机构
CN111971486A (zh) * 2018-06-01 2020-11-20 株式会社昭和 流路控制装置和车辆高度调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4226B2 (ja) 2016-02-25 2019-10-23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圧力緩衝装置および流路形成部材
CN112161017B (zh) * 2020-09-22 2022-08-16 汕头大学 一种快速响应磁流变阻尼器
US11788621B2 (en) * 2021-11-10 2023-10-17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Piston assembly formed of interlocking piston member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0681A (ja) * 1995-08-28 1997-03-04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シート面構造
FR2767176A1 (fr) * 1997-08-08 1999-02-12 Stabilus Gmbh Unite a piston-et-cylindre
DE19846460A1 (de) * 1998-01-16 1999-07-29 Saxonia Ag Kolbenventil für Stoßdämpf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CN2531168Y (zh) * 2002-02-28 2003-01-15 玉环县振鑫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改良结构的车用减震器复原阀
WO2006100406A1 (fr) * 2005-03-22 2006-09-2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a flux croises a deux couvercles sans indexage
CN103161868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可变可控阻尼的阻尼垫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0993A (en) * 1942-08-03 1944-10-24 Monroe Auto Equipment Co Shock absorber construction
JPS508975A (zh) * 1973-05-31 1975-01-29
GB1550815A (en) * 1976-06-29 1979-08-22 Woodhead Ltd Jonas Piston assemblies for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s
JP4405657B2 (ja) 2000-10-27 2010-01-27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5234273B2 (ja) 2008-10-31 2013-07-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2011179550A (ja) * 2010-02-26 2011-09-1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緩衝器
DE102010040458A1 (de) 2010-09-09 2012-03-15 Zf Friedrichshafen Ag Dämpfventil für einen Schwingungsdämpfer
JP2012229784A (ja) * 2011-04-27 2012-11-22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緩衝器
JP5603965B2 (ja) * 2013-03-25 2014-10-08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減衰バル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0681A (ja) * 1995-08-28 1997-03-04 Kayaba Ind Co Ltd バルブシート面構造
FR2767176A1 (fr) * 1997-08-08 1999-02-12 Stabilus Gmbh Unite a piston-et-cylindre
DE19846460A1 (de) * 1998-01-16 1999-07-29 Saxonia Ag Kolbenventil für Stoßdämpf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CN2531168Y (zh) * 2002-02-28 2003-01-15 玉环县振鑫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改良结构的车用减震器复原阀
WO2006100406A1 (fr) * 2005-03-22 2006-09-2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a flux croises a deux couvercles sans indexage
CN103161868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可变可控阻尼的阻尼垫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838A (zh) * 2017-10-04 2020-04-24 株式会社昭和 压力缓冲装置和衰减力产生机构
CN111971486A (zh) * 2018-06-01 2020-11-20 株式会社昭和 流路控制装置和车辆高度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147B (zh) 2020-02-11
EP3147535A1 (en) 2017-03-29
EP3147535B1 (en) 2019-11-06
JPWO2015177880A1 (ja) 2017-04-20
JP5694612B1 (ja) 2015-04-01
US20170016506A1 (en) 2017-01-19
US10145440B2 (en) 2018-12-04
EP3147535A4 (en) 2018-01-17
WO2015177880A1 (ja)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5701B2 (en) Adjustable oscillation damper
CN106030147A (zh) 压力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构件
JP6676774B2 (ja) 減衰器カプセル、圧力脈動減衰器、および高圧燃料ポンプ
WO2017069049A1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CN106460995B (zh) 缓冲器
CN103423358A (zh) 液压减震器
US11199241B2 (en) Damper
JP5781479B2 (ja) 圧力緩衝装置
CN103765008A (zh) 板簧和具有板簧的压缩机
CN107429712B (zh) 金属波纹管式蓄压器
JP2012511122A (ja) 流体蓄圧器、特にベローズ型蓄圧器
CN105840715A (zh) 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
JP6838768B2 (ja) 緩衝器
CN104903610B (zh) 缓冲器
EP3118463B1 (en) Accumulator
JP2017180550A (ja) 緩衝器
JP2018150951A (ja) 圧力緩衝装置
JPWO2015190350A1 (ja)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JP6594226B2 (ja) 圧力緩衝装置および流路形成部材
JP6789004B2 (ja) 緩衝器
JPWO2015046366A1 (ja) シリンダ装置およびシール部材
JP6401862B2 (ja) ピストン
US20240052908A1 (en) Shock absorber
JP6479574B2 (ja) 金属ベローズ型アキュムレータ
JP6388442B2 (ja) 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