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1113A -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1113A
CN106011113A CN201610618679.XA CN201610618679A CN106011113A CN 106011113 A CN106011113 A CN 106011113A CN 201610618679 A CN201610618679 A CN 201610618679A CN 106011113 A CN106011113 A CN 106011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ta
glucanase
concentration
fermentation
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86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兰红
康道乐
杨康利
梁方方
朱美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1028034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5695434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ublication of CN106011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11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24Hydrolases (3) acting on glycosyl compounds (3.2)
    • C12N9/2402Hydrolases (3) acting on glycosyl compounds (3.2) hydrolysing O- and S- glycosyl compounds (3.2.1)
    • C12N9/2405Glucanases
    • C12N9/2434Glucanases acting on beta-1,4-glucosidic bonds
    • C12N9/244Endo-1,3(4)-beta-glucanase (3.2.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2/00Hydrolases acting on glycosyl compounds, i.e. glycosylases (3.2)
    • C12Y302/01Glycosidases, i.e. enzymes hydrolysing O- and S-glycosyl compounds (3.2.1)
    • C12Y302/01006Endo-1,3(4)-beta-glucanase (3.2.1.6)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海洋微生物和酶制剂领域,所述β‑葡聚糖酶由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分子量为24kDa,本发明所述的β‑葡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且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较好,在酿酒工业、工业废水处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饲料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微生物和酶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β-葡聚糖酶是一类能降解谷物中β-葡聚糖的水解酶,可应用于啤酒生产中。大麦胚乳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该酶能降解β-葡聚糖分子中的β-1,3和β-1,4糖苷链,使之降解为小分子,失去亲水性,降低粘性,从而疏松大麦胚乳细胞壁,提高大麦利用率,使麦芽汁粘度降低,大大缩短麦芽汁和啤酒的过滤时间,增加啤酒产量,改善啤酒的质量。在以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等谷物为畜禽的饲料中含有大量的β-葡聚糖,由于动物(少数反刍动物除外)体内没有消化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作为一种非淀粉粘性多糖,在肠道内具有较高的粘度,阻止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β-葡聚糖酶应用于饲料中,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纤维寡糖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作用,是一种功能性寡糖,由于它不易使血糖浓度升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昧剂等。目前制备功能性寡糖的方法有酶水解法、酶合成转化法、酸水解法、碱转化法及化学合成法等。但酸水解法、化学合成法等工艺操作复杂、耗能大,产率低,难于实现生产规模化;而采用β-葡聚糖酶水解小麦秸秆生产功能性寡糖,操作工艺简便,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秸秆的利用率,减少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减少由于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含有大量β-1,3-葡聚糖的酿酒酵母自溶性残渣多作为工业废物或以 低廉的价格作为饲料销售,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利用β-葡聚糖酶处理使葡聚糖水解为寡糖或还原糖,可提高其水溶性,且反应条件温和,无毒安全,避免了使用酸碱、机械等方法破壁带来的污染、产物失活等问题。谷氨酸菌体是一种单细胞蛋白,味精厂的发酵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菌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浪费了大量的蛋白质,利用蛋白酶和β-葡聚糖酶水解蛋白质,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副反应少,可获得复合氨基酸水解液,又减少了化学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真菌细胞壁多糖主要由几丁质(甲壳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等构成,β-葡聚糖酶可以水解真菌细胞壁,可以在生物防治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产生拮抗作用,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孙维国等利用李氏木霉作为菌种,以微晶纤维素、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β-葡聚糖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主原料成本降低83.3%(申请公布号:CN101993865A)。江正强等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T-68(保藏编号为CGMCC No.3340)通过摇瓶发酵培养,产酶水平为430-3000U/mL;进行5L发酵罐扩大培养30h,酶活可达到2500-5000U/mL(申请公布号:CN101845423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β-葡聚糖酶,该β-葡聚糖酶由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分子量为24kDa;该海洋芽孢杆菌N6-2于2014年11月2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586,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p.N6-2。
进一步,所述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的制备方法:海洋芽孢 杆菌N6-2菌株,接种于含有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在15-36℃的摇床中100-300rpm,培养25-30h;将上述培养后的菌株按2-6%(v/v)的接种量接种于盛有发酵培养基的摇瓶中,15-36℃,100-300rpm,发酵培养48-90h;取菌株发酵液,离心,除掉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并调节其pH在6.5-7.5,即为粗制发酵样品;超滤法粗提,获得10~30kDa组分,用硫酸铵沉淀法获得硫酸铵饱和浓度在30%-65%的组分,将30%-65%的组分过Q离子交换层析柱,将穿透峰Q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将收集的穿透峰Q1,过CM离子交换柱,收集穿透峰C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即为海洋芽孢杆菌N6-2所产生的β-葡聚糖酶。
进一步,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牛肉膏0.2-0.8%,蛋白胨1-2%,氯化钠0.3-1%,pH6.8-7.5。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蔗糖0.5-1%,牛肉膏0.2-0.8%,蛋白胨1-2%,氯化钠0.3-1%,矿物油0.5-1‰,pH6.8-7.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β-葡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菌株的发酵:
取海洋芽孢杆菌N6-2菌株,接种于含有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在15-36℃的摇床中100-300rpm,培养25-30h;
将上述培养后的菌株按4%(v/v)的接种量接种于盛有发酵培养基的摇瓶中,15-36℃,100-300rpm,发酵培养48-90h;取菌株发酵液,离心,除掉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并调节其pH在6.5-7.5,即为粗制发酵样品。
(2)超滤截留
取海洋芽孢杆菌N6-2发酵液,在8000rpm下离心,除掉菌体与部分杂质。依次用分子量为50kDa、30kDa、10kDa、5kDa、3kDa的滤膜,截留发酵液, 获得10~30kDa的组分,调节pH值至7.0;
进一步,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牛肉膏0.2-0.8%,蛋白胨1-2%,氯化钠0.3-1%,pH6.8-7.5。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蔗糖0.5-1%,牛肉膏0.2-0.8%,蛋白胨1-2%,氯化钠0.3-1%,矿物油0.5-1‰,pH6.8-7.5。
(3)硫酸铵沉淀法粗提
取步骤(2)所述的10~30kDa组分,置于冰浴之中,缓慢向其中加入硫酸铵固体粉末,使其水溶液浓度达到30%,4℃静置2h,10000rpm离心,沉淀作为杂蛋白,遗弃;取上清液,向其中缓慢加入硫酸铵固体粉末,使其水溶液浓度达到65%,4℃静置2h,10000rpm,离心,弃上清,取沉淀;沉淀用50mmol/L的pH7.9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溶解,装入3kDa透析袋,置于相同缓冲液中透析,4h、8h、12h换一次缓冲液,既得到硫酸铵饱和浓度在30%-65%的组分。
(4)Q离子交换层析
取步骤(3)所述的硫酸铵饱和浓度30%-65%的组分,过Q离子交换层析柱,上样缓冲液为20-60mmol/L的pH6.0-8.0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每次上样量为5-20mL,洗脱液为含1mol/L NaCl的上样Tris-HCl缓冲液,洗脱液以100%(v/v)的浓度进行洗脱,流速为3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收集穿透峰Q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的上样缓冲液优选为50mmol/L,pH7.96。
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每次上样量优选为5mL。
(5)CM离子交换层析
取步骤(4)中收集的穿透峰Q1,过CM离子交换柱,上样缓冲液为 20-60mmol/L的pH6.0-9.0氢氧化钠甘氨酸缓冲液(NaOH-Glycine),每次上样量为1-10mL洗脱液为含1mol/L NaCl的氢氧化钠甘氨酸上样缓冲液,洗脱液以100%(v/v)的浓度进行洗脱,流速为3mL/min,收集穿透峰C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即为海洋芽孢杆菌N6-2所产生的β-葡聚糖酶。
进一步,上述步骤(5)中的上样缓冲液优选为25mmol/L,pH9.0;
进一步,上述步骤(5)中每次上样量优选为2mL。
本发明还涉及该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酿酒工业,工业废水处理等。本发明还涉及该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如魔芋等饮品的制备。本发明还涉及该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取的β-葡聚糖酶纯度高,分子量明确,克服了以往制备方法中纯度不高的缺点,酶活力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水浴保温1h后酶活力保持在64.54%,在50℃水浴中保温1h后相对酶活力保持在87.12%,30-50℃范围内酶活力保持在80%以上,温度适用范围广,易存储。最适PH为6.0属于酸性酶,PH稳定性较好,PH=4时相对酶活力为82.42%,PH=11时相对酶活力为77.81%。最适PH范围与动物肠道PH范围吻合,在饲料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MnCl2对β-葡聚糖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酶活可以达到155.45%。而CuCl2、CaCl2对β-葡聚糖酶的活性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相对酶活力分别为85.99%和95.47%,这与一般β-葡聚糖酶特性明显不同,特别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如Mn2+含量比较高的谷氨酸发酵废液等。
附图说明
图1.海洋芽孢杆菌N6-2的系统发育树;
图2.SDS-PAGE检测该β-葡聚糖酶的纯度;
图3.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质谱图;
图4.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图5.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图6.pH对酶活力的影响;
图7.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图8.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1菌株N6-2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
(1)形态特征
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菌株N6-2为革兰氏阴性菌,且具有明显的芽孢,菌体形态呈现短杆棒状,多是有两个菌体相连。菌落特征为白色或者是乳黄白色,表面光滑,有突起。扫描电镜图片显示,菌株N6-2呈现短杆棒状,菌体表面光滑,两端呈现突起,部分刚分裂的菌体呈现大豆状,大部分菌体处于二分裂状态,两个菌体相连,且中间凹陷,连接处细长,菌体间有粘膜产生。单个菌体的大小为宽:0.9-1.5μm,长:1-3.7μm。
(2)生理生化反应特征
由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故可以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见表1。
表1.菌株N6-2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注:“-”表阴性;“+”表示阳性
API 20E结果显示阳性:柠檬酸钠利用、色氨酸水解、Kohn明胶水解、发酵利用阳性:蔗糖产酸,氧化酶反应。
(3)16S rDNA序列分析
吸取1.5mL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6-2菌液,4℃,10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液,加入400μL的TE缓冲液,用枪头将沉淀吹打均匀,加入10μL的溶菌酶,混合均匀,置于37℃水浴中90min,4℃,10000rpm,离心10min,保留上清即为DNA溶液。
采用16S rDNA通用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合成。正向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TCAG-3’,反向引物:1492R 5’-CGGCTACCTTGTTACGACTT-3’;16S rDNA序列的PCR条件是:95℃预变性5min;95℃变性40s,55℃退火1min,72℃延伸90s,循环30次,72℃延伸10min。 PCR反应体系是:反应体系:25μL,模板DNA:0.5μL,上游引物:2μL,下游引物:2μL,10X easy tap buffer:5μL,dNTP:4μL,Easy tap DNA polymerase:0.5μL,双蒸水:11μL。
用1.5%的琼脂糖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以D2000Marker为标准分子量对照试剂。菌株N6-2的16S rDNA PCR产物送到北京华大基因进行测序。序列见SEQ1,测得菌株N6-2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09bp。
将菌株N6-2的16S rDNA序列在NCBI的核酸数据库中通过BLAST进行分析。通过MEGA6软件Neighbor-joining选项绘制发育树:BLAST重复1000次,选择模型核酸p-distance,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
下载与实验菌株亲缘关系较近的序列,用BioEdit软件进行多序列对比,与菌株N6-2的16S rDNA序列(1409bp)相似性比较高的菌株为Bacillus safensis strain FO-036b(T)(99.72%)、Bacillus pumilus ATCC 7061(T)(99.65%)、Bacillus altitudinis 41KF2b(T)(99.29%)通过《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可以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细菌,且相似性最高的是沙福芽孢杆菌,可能是属于沙福芽孢杆菌的变种,是一种新的芽孢杆菌的变种,命名为Bacillus sp.N6-2。该图也证明了Bacillus sp.N6-2的系统学地位。
实施例2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的分离纯化
(1)菌株的发酵:
取海洋芽孢杆菌N6-2菌株,接种于含有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在28℃的摇床中150rpm,培养28h;将上述培养后的菌株按4%(v/v)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28℃,150rpm摇床培养80h;取菌株发酵液,离心,去掉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并调节其pH在7.0,即为粗制发酵样品。
(2)超滤截留:
取海洋芽孢杆菌N6-2发酵液,在8000rpm下离心,除掉菌体与部分杂质。依次用分子量为50kDa、30kDa、10kDa、5kDa、3kDa的滤膜,截留发酵液,将发酵液分成3~5kDa、5~10kDa、10~30kDa、30~50kDa的组分,电泳检测。
(3)硫酸铵沉淀法浓缩:
取步骤(2)所述的10~30kDa组分,置于冰浴之中,缓慢向其中加入硫酸铵固体粉末,使其水溶液浓度达到30%,4℃静置2h,10000rpm,离心10min,沉淀作为杂蛋白,遗弃,取上清取,向其中缓慢加入硫酸铵固体粉末,使其水溶液浓度达到65%,4℃静置2h,10000rpm,离心10min,取沉淀,弃上清。沉淀用50mmol/L的pH7.9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溶解,装入3kDa透析袋,置于相同缓冲液中透析,4h,8h,12h换一次等浓度缓冲液,既获得硫酸铵饱和浓度在30%-65%的组分。
(4)离子交换色谱法提取β-葡聚糖酶
1.Q离子交换层析
取步骤(3)所述的硫酸铵饱和浓度30%-65%的组分,过Q离子交换层析柱,上样缓冲液为50mmol/L的pH7.9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每次上样量为5mL,洗脱液为含1mol/L NaCl的Tris-HCl上样缓冲液,洗脱液以100%(v/v)的浓度进行洗脱,流速为3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收集各峰,将穿透Q1组分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2.CM离子交换层析
取收集的穿透峰Q1,过CM离子交换柱,上样缓冲液为25mmol/L的pH9.0氢氧化钠甘氨酸缓冲液(NaOH-Glycine),每次上样量2mL,洗脱液为含1mol/L NaCl的氢氧化钠甘氨酸上样缓冲液,洗脱液以100%(v/v)的浓度进行洗脱,流速为3mL/min,收集各峰,将穿透峰C1组分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 存,即为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
实施例3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的纯度检测
1.Protein-PAK TM 60疏水性的蛋白分析柱检测纯度
取经CM柱收集的穿透峰C1,过Protein-PAK TM 60疏水性蛋白分析柱,上样量为1μL,流动相为水,峰图结果显示为单一峰。
2.SDS-PAGE电泳检测β-葡聚糖酶的纯度
基于现有SDS-PAGE技术,将超滤膜截留(1号样品)、硫酸铵沉淀30%-65%(2号样品)、CM离子交换峰C1(3,4号样品)、Q离子交换穿透峰Q1(5号样品)进行12%的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红框显示就是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见图2。
实施例4ESI质谱检测β-葡聚糖酶的分子量
将穿透峰C1水溶液通过ColeParmer 74900注射泵打入ESI-MS进行分析。(此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协助完成)检测结果显示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的β-葡聚糖酶的分子量是24kDa。见图3。
实施例5β-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1.酶活力单位定义(U/mL):在40℃和pH6.0条件下,1min从β-葡聚糖溶液中分解产生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
2.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0、0.5、1、2、3、4、5、6、7mg/mL的葡萄糖溶液,向每只试管中加入1.7mL的葡萄糖溶液,在每支试管中加入3mL DNS试剂,于沸水中煮10min。每管中加蒸馏水定容到25mL混匀,用空白管调零点,于550nm处进行比色测定,记录OD550,以葡萄糖(mg)为横坐标,以OD550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2.酶活力测定体系:设置1个空白组,1个反应组,向反应组试管中加入 1.5mL10mg/mL的β-葡聚糖溶液,40℃水浴预热5min,加入0.2mL适当稀释后的酶液,空白组加入1.5mL10mg/mL的β-葡聚糖溶液,40℃水浴预热5min后加入0.2mL适当稀释后灭活酶液。40℃水浴反应15min后加入3mL DNS试剂终止反应,于沸水中煮10min。每管中加蒸馏水定容到25mL混匀,以空白调零,在550nm处进行比色测定。
3.实验测得该β-葡聚糖酶的酶活力为:13.3U/mL。
实施例6β-葡聚糖酶特性研究
1.最适温度:在试管中加入1.5mL 1.0%的pH=6.0的β-葡聚糖底物,然后加入适当稀释后的酶液200μL分别在20、30、40、50、60、70、80、90℃水浴条件下反应15.0min测定酶活。结果见图4,该酶最适温度为40℃。
2.热稳定性:酶液分别在0、30、40、45、50、60、65、70、75、80℃水浴中保温60min立即冰浴,分别取β-葡聚糖底物1.5mL,加入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酶液200μL,40℃水浴15min,测定酶活。结果见图5,该酶在6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60℃时酶活力保持在64.54%,在50℃时相对酶活力保持在87.12%。
3.最适pH:配置pH为2、3、4、5、6、7、8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和pH为9的氢氧化钠-甘氨酸缓冲液,并用上述缓冲液分别配1.0%的β-葡聚糖溶液,取底物1.5mL,适当稀释后的酶液200μL,分别在40℃水浴条件下反应15.0min测定酶活。结果见图6,该酶的最适pH为6。
4.pH稳定性:配置pH为2、3、4、5、6、7、8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和pH为9、10、11、12的氢氧化钠-甘氨酸缓冲液,用上述不同的pH缓冲液在室温条件下处理酶1h,取β-葡聚糖底物1.5mL,加入经上述缓冲液处理后的酶液200μL,分别在40℃水浴条件下反应15.0min测定酶活。结果见图7, 该酶在pH=4-11之间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pH=4时相对酶活力为82.42%,pH=11时相对酶活力为77.81%。
5.金属离子的影响:在试管中加入1.5ml 1.0%的β-葡聚糖底物(pH=6.0),分别加入200μL含50.0mmol/L化合物的酶液使各反应体系中各化合物终浓度分别为5.8mmol/L,40℃水浴下反应15.0min,以蒸馏水作对照测定各金属离子对β-葡聚糖酶活的影响。由图8可以看出MnCl2对β-葡聚糖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酶活可以达到155.45%。而CuCl2、CaCl2对β-葡聚糖酶的活性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相对酶活力分别为85.99%和95.47%。而HgCl2抑制作用最强,明显抑制β-葡聚糖酶的酶活。ZnCl2、FeCl3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对酶活力分别为54.52%和21.24%。
综上所述,该β-葡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且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较好,在酿酒工业、工业废水处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饲料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Claims (9)

1.一种β-葡聚糖酶,其特征在于所述β-葡聚糖酶由海洋芽孢杆菌N6-2产生,分子量为24kDa,所述的海洋芽孢杆菌N6-2于2014年11月23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586,所述β-葡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将海洋芽孢杆菌N6-2菌株接种于含有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在15-36℃的摇床中100-300rpm,培养25-30h;将上述培养后的菌株按2-6%(v/v)的接种量接种于盛有发酵培养基的摇瓶中,15-36℃,100-300rpm,发酵培养48-90h;取菌株发酵液,离心,除掉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并调节其pH在6.5-7.5,即为粗制发酵样品;超滤法粗提,获得10~30kDa组分,用硫酸铵沉淀法获得硫酸铵饱和浓度在30%-65%(g/ml)的组分,将30%-65%(g/ml)的组分过Q离子交换层析柱,将穿透峰Q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将收集的穿透峰Q1,过CM离子交换柱,收集穿透峰C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即为海洋芽孢杆菌N6-2所产生的β-葡聚糖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及质量体积比:牛肉膏0.2-0.8%、蛋白胨1-2%、氯化钠0.3-1%,pH6.8-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蔗糖0.5-1%(质量体积比)、牛肉膏0.2-0.8%(质量体积比)、蛋白胨1-2%(质量体积比)、氯化钠0.3-1%(质量体积比),矿物油0.5-1‰(v/v),pH6.8-7.5。
4.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具体步骤为:
(1)菌株的发酵:
取海洋芽孢杆菌N6-2菌株,接种于含有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在15-36℃的摇床中100-300rpm,培养25-30h;
将上述培养后的菌株按4%(v/v)的接种量接种于盛有发酵培养基的摇瓶中,15-36℃,100-300rpm,发酵培养48-90h;取菌株发酵液,离心,除掉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并调节其pH在6.5-7.5,即为粗制发酵样品。
(2)超滤截留
取海洋芽孢杆菌N6-2发酵液,在8000rpm下离心,除掉菌体与部分杂质。依次用分子量为50kDa、30kDa、10kDa、5kDa、3kDa的滤膜,截留发酵液,获得10~30kDa的组分,调节pH值至7.0;
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牛肉膏0.2-0.8%(质量体积比),蛋白胨1-2%(质量体积比),氯化钠0.3-1%(质量体积比),pH6.8-7.5。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终浓度:蔗糖0.5-1%(质量体积比),牛肉膏0.2-0.8%(质量体积比),蛋白胨1-2%(质量体积比),氯化钠0.3-1%(质量体积比),矿物油0.5-1‰(v/v),pH6.8-7.5。
(3)硫酸铵沉淀法粗提
取步骤(2)所述的10~30kDa组分,置于冰浴之中,缓慢向其中加入硫酸铵固体粉末,使其水溶液浓度达到30%(g/ml),4℃静置2h,10000rpm离心,沉淀作为杂蛋白,遗弃;取上清取,向其中缓慢加入硫酸铵固体粉末,使其水溶液浓度达到65%(g/ml),4℃静置2h,10000rpm,离心,弃上清,取沉淀;沉淀用50mmol/L的pH7.9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溶解,装入3kDa透析袋,置于相同缓冲液中透析,4h、8h、12h换一次缓冲液,既得到硫酸铵饱和浓度在30%-65%(g/ml)的组分。
(4)Q离子交换层析
取步骤(3)所述的硫酸铵饱和浓度30%-65%(g/ml)的组分,过Q离子交换层析柱,上样缓冲液为20-60mmol/L的pH6.0-8.0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每次上样量为5-20mL,洗脱液为含1mol/L NaCl的上样Tris-HCl缓冲液,洗脱液以100%(v/v)的浓度进行洗脱,流速为3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收集穿透峰Q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上述步骤中的上样缓冲液为50mmol/L,pH7.96。
上述步骤中每次上样量为5mL。
(5)CM离子交换层析
取步骤(4)中收集的穿透峰Q1,过CM离子交换柱,上样缓冲液为20-60mmol/L的pH6.0-9.0氢氧化钠甘氨酸缓冲液,每次上样量为1-10mL洗脱液为含1mol/L NaCl的氢氧化钠甘氨酸上样缓冲液,洗脱液以100%(v/v)的浓度进行洗脱,流速为3mL/min,收集穿透峰C1,脱盐后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即为海洋芽孢杆菌N6-2所产生的β-葡聚糖酶。
上述步骤中的上样缓冲液为25mmol/L,pH9.0;
上述步骤中每次上样量为2mL。
5.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在工业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在酿酒工业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在制备魔芋等饮品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β-葡聚糖酶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CN201610618679.XA 2016-04-28 2016-07-29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0111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0340.3A CN105695434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新型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2803403 2016-04-28
CN201610405163 2016-06-07
CN2016104051637 2016-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1113A true CN106011113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13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8679.XA Pending CN106011113A (zh) 2016-04-28 2016-07-29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111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3219A (zh) * 2017-12-14 2018-05-11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猪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8065036A (zh) * 2017-12-14 2018-05-25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洋芽孢杆菌n6-2在制备猪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8201014A (zh) * 2017-12-14 2018-06-26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5287218A (zh) * 2022-05-30 2022-11-04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秸秆降解复合菌系hh及其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703A (zh) * 1997-07-30 2000-09-06 亨克尔两合股份公司 由芽孢杆菌获得的新β-葡聚糖酶
CN101134949A (zh) * 2006-08-30 2008-0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β-葡聚糖酶、其编码基因、重组质粒和菌株及其应用
CN101157904A (zh) * 2007-09-21 2008-04-09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β-葡聚糖酶的产生菌
CN103087967A (zh) * 2013-02-20 2013-05-08 杭州贝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3509730A (zh) * 2012-06-29 2014-01-15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类芽孢杆菌、选育方法及其生产β-葡聚糖酶及方法
CN103805578A (zh) * 2013-12-23 2014-05-21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稳定性好的β-葡聚糖酶
CN103820356A (zh) * 2013-12-23 2014-05-28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热稳定性β-葡聚糖酶的地衣芽孢杆菌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703A (zh) * 1997-07-30 2000-09-06 亨克尔两合股份公司 由芽孢杆菌获得的新β-葡聚糖酶
CN101134949A (zh) * 2006-08-30 2008-0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β-葡聚糖酶、其编码基因、重组质粒和菌株及其应用
CN101157904A (zh) * 2007-09-21 2008-04-09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β-葡聚糖酶的产生菌
CN103509730A (zh) * 2012-06-29 2014-01-15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类芽孢杆菌、选育方法及其生产β-葡聚糖酶及方法
CN103087967A (zh) * 2013-02-20 2013-05-08 杭州贝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3805578A (zh) * 2013-12-23 2014-05-21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稳定性好的β-葡聚糖酶
CN103820356A (zh) * 2013-12-23 2014-05-28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热稳定性β-葡聚糖酶的地衣芽孢杆菌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3219A (zh) * 2017-12-14 2018-05-11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猪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8065036A (zh) * 2017-12-14 2018-05-25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洋芽孢杆菌n6-2在制备猪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8201014A (zh) * 2017-12-14 2018-06-26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8201014B (zh) * 2017-12-14 2021-08-06 郭升程 一种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8013219B (zh) * 2017-12-14 2021-08-31 郭升程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猪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8065036B (zh) * 2017-12-14 2021-08-31 郭升程 海洋芽孢杆菌n6-2在制备猪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15287218A (zh) * 2022-05-30 2022-11-04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秸秆降解复合菌系hh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21656B2 (ja) グルカンとマンナンを調製する方法、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グルカン調製物とマンナン調製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6011113A (zh) 一种海洋芽孢杆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5341B (zh) 一种由海洋细菌分泌的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11428B (zh) 一种人工诱变得到的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及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
CN103205475A (zh) 新型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在海藻糖生产中的应用
US20190185835A1 (en) Method for High-Yield Fermentation of Recombinant Proline Aminopeptidase and Preparation of Debittered Rice Peptide
CN104130988A (zh) 一种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
CN105255745A (zh) 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根霉及其发酵产酶方法
CN105695340A (zh) 一种米曲霉及其应用
CN108294224A (zh) 一种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脱除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方法
CN104342372B (zh) 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生产酵母水解物的方法
Sorour et al. Bioprocess development for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ellulases from Aspergillus niger 3ASZ using 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design techniques
CN103045485B (zh) 米黑根毛霉菌株及其在制备β-葡聚糖酶和凝乳酶中的应用
CN104862290A (zh) 一种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
CN1329504C (zh) 一株产复合酶的菌株及用该菌株发酵生产复合酶的方法
CN103194434A (zh) 新型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酶基因、含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及重组工程菌及酶的制备
CN103865850A (zh) 一株蝙蝠弧菌及制备琼胶酶的方法
CN114874925B (zh) 一种利用克鲁维毕赤酵母菌半固态发酵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5671022A (zh) 一种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
CN1302105C (zh) 高活性纤维素酶及其制造方法
CN1322141C (zh) 酶解制备灰树花多糖的方法
CN109456898A (zh) 一种球毛壳菌右旋糖酐酶的发酵制备及其应用
CN112458022B (zh) 高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地衣芽孢杆菌Bl22及其相关产品和应用
CN108531418A (zh) 一种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
CN105695434A (zh) 一种新型β-葡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