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5048A - 公交车骨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公交车骨架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05048A CN106005048A CN201610573056.5A CN201610573056A CN106005048A CN 106005048 A CN106005048 A CN 106005048A CN 201610573056 A CN201610573056 A CN 201610573056A CN 106005048 A CN106005048 A CN 1060050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section bar
- aluminium section
- groove
- cross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前围、左围、右围和后围,所述前围包括前左立柱、前右立柱,所述左围包括左上横梁和左腰梁,所述右围包括右上横梁、右腰梁,所述后围包括后左立柱、后右立柱,所述左上横梁和左腰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左立柱连接,所述左上横梁和左腰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左立柱连接,所述右上横梁和右腰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右立柱连接,所述右上横梁和右腰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右立柱连接。左围、右围与前围共用立柱,左围、右围与后围共用立柱,减轻公交车骨架重量的同时,使公交车骨架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车骨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
背景技术
不管是全承载还是半承载底盘的传统大中巴士一般都采用钢车身结构,整备重量非常重。车身的自重大约会消耗70%的能源。研究数据表明,汽车自重每降低10%的重量,燃油效率就可提高7%~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到0.6升;所以,降低汽车能耗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汽车轻量化。而且汽车轻量化后,其加速性能、刹车距离等操纵性能也会得到较大提高。这意味着,单单通过汽车的轻量化就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综合性能。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国家汽车百公里能耗及尾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今天,如何使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之一。
特别是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若车身材料和结构什么都不改变的话,安装上动力电池和其他的储能设备之后,重量就会增加20%-40%,自身的整备质量已经严重影响了其载质量和续航里程。因此,电池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更迫切需要车身减重。因受动力电池重量与电池续航里程的制约,在车辆设计和材料应用上,车体轻量化便成为车企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减轻车身自重,就意味着能增加载质量、降低动力负载,同时还可以大幅减小底盘部件所受的合力,使整车的操控性、经济性更加出色。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来说,影响的就不仅仅是重量,更重要的是影响其单位载质量能耗和续航里程。因此,降低新能源汽车自身的整备质量,是降低单位载质量能耗和提升续航里程等综合性能的一种重要途径。
而有“轻金属”之称的铝金属,由于其质轻、比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和表面处理性能优异、加工成型性好及再生性高等特点,且相对其他轻质材料价格相对便宜,已经成为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重要材料。且铝合金的吸能性好,全铝车身吸收的撞击力量比钢还要大,发生碰撞时比钢更能保证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因此,铝合金车身汽车也因其节能低耗、安全舒适及相对载重能力强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公开号为CN10501562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公交车骨架,包括前围、后围、左围、右围以及顶围,所述前围、后围、左围、右围以及顶围组合形成一长方体状公交车骨架;所述前围包括立柱、横梁,所述立柱包括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一号横梁,所述一号横梁位于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之间,所述左围包括前立柱、上横梁、腰梁,所述右围包括门立柱,所述门立柱包括前门前立柱,结合该专利文件的说明书附图的图2、图5、图7和图11可以看出,在公交车骨架的前围与左围的结合处,左围的前立柱与前围的二号立柱平行设置,在公交车骨架的右围与前围的结合处,右围的前门前立柱与前围的一号立柱平行设置,即在左围、右围与前围的结合处,均有两根的立柱平行存在,这样使公交车骨架整体结构复杂,将左围与前围、右围与前围连接起来时,仍然需要再连接位于左围前立柱与前围二号立柱之间、右围前门前立柱与前围一号立柱之间的连接横梁和角码,才能使公交车骨架整体结构稳固,增加公交车的整体重量,公交车每百公里的油耗多,且使前围与左围、前围与右围的安装连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的工时多。
另外,上述发明专利还公开了铆接结构,所述铆接结构包括一固定板和二块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且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板A和限位板B,所述限位板A和限位板B之间形成一可供型材B嵌入的凹槽;或者,所述铆接结构包括一铆接板、铆钉组A和铆钉组B,所述铆接板包括一固定板和二块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且相互品行设置的限位板A和限位板B,所述限位板A和限位板B形成一可嵌入型材B内的限位板组,如上述发明专利的说明书附图12和说明书附图13所示,虽然所述铆接结构可以增强铆接板与互相垂直的两根铝型材中的一根的连接稳固性,但是所述铆接结构的剪切力还是主要作用在铆钉上,使铆钉成了公交车骨架的主要承重部件,公交车骨架的整体承重能力弱,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结构稳固的公交车骨架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前围、左围、右围和后围,所述前围包括前左立柱、前右立柱,所述左围包括左上横梁和左腰梁,所述右围包括右上横梁、右腰梁,所述后围包括后左立柱、后右立柱,所述左上横梁和左腰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左立柱连接,所述左上横梁和左腰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左立柱连接,所述右上横梁和右腰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右立柱连接,所述右上横梁和右腰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右立柱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公交车骨架为铝制结构,具有整体重量轻、耐腐蚀性好、节省油耗的优点;左围与前围在连接处共用前左立柱,右围与前围在连接处共用前右立柱,左围与后围在连接处共用后左立柱,右围与后围在连接处共用后右立柱,减少公交车骨架所用的立柱数量,减轻公交车骨架的质量,减轻公交车每百公里所消耗的油量,且安装拼接快速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前围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前围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后围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后围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左围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右围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封边铝型材与右长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骨架顶围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三铝型材、第四铝型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三铝型材、第四铝型材连接的断面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压紧块与容置腔配合的断面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铝型材、第四铝型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铝型材的断面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第三铝型材、第四铝型材连接的断面视图。
标号说明:
1、前围;2、左围;3、右围;4、后围;5、顶围;6、第一连接结构;7、第二连接结构;
11、前左立柱;12、前右立柱;13、前弧形横梁;14、前直横梁;15、前窗玻璃区;
21、左上横梁;22、左腰梁;23、左长立柱;24、左短立柱;25、左窗玻璃区;
31、右上横梁;32、右腰梁;33、右长立柱;331、竖板;3331、第二通孔;34、封边铝型材;341、插接凸起;3411、第一通孔;342、边缘板;35、右短立柱;36、后侧车门窗口;37、前侧车门窗口;38、右窗玻璃区;
41、后左立柱;42、后右立柱;43、后弧形横梁;44、后直横梁;45、后前左立柱;46、后前右立柱;47、后侧边弧形横梁;
51、左顶棚包角;52、右顶棚包角;53、顶横梁;54、顶纵梁;55、顶短横梁;56、顶天窗区;57、顶空调安装区;
61、第一连接件;62、压紧块;63、第一铝型材;64、第二铝型材;65、容置腔;66、第一凹槽;67、第二凹槽;
71、第二连接件;72、第三连接件;73、第三铝型材;74、第四铝型材;75、容置槽;76、第三凹槽;77、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使公交车骨架的四个侧围在连接处共用立柱,减轻重量的同时,安装便捷。
请参照图1至图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前围1、左围2、右围3和后围4,所述前围1包括前左立柱11、前右立柱12,所述左围2包括左上横梁21和左腰梁22,所述右围3包括右上横梁31、右腰梁32,所述后围4包括后左立柱41、后右立柱42,所述左上横梁21和左腰梁22的前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所述左上横梁21和左腰梁22的后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所述右上横梁31和右腰梁32的前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连接,所述右上横梁31和右腰梁32的后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右围3还包括上下贯穿的右长立柱33,所述右上横梁31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右腰梁3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右上横梁31位于所述右长立柱33的前后两侧,所述右腰梁32位于所述右长立柱33的前后两侧,其中两根相邻的右长立柱33和一根右上横梁31围成后侧车门窗口36,其中一根右长立柱33、一根右上横梁31与所述前右立柱12围成前侧车门窗口37。
由上述描述可知,右围3的右上横梁31和右腰梁32位于右长立柱33的前后两侧,结构合理;另外右腰梁32的长度与相邻的右长立柱33之间的间距有关,因此搬运方便,不会因为右腰梁32长度太长而难以运输。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所述右围3还包括封边铝型材34,所述封边铝型材34的一个侧面上延伸一插接凸起341和至少一个的边缘板342,所述封边铝型材34通过所述插接凸起341插接在所述后侧车门窗口36处的右长立柱33上,所述封边铝型材34还通过所述插接凸起341插接在所述前侧车门窗口37处的右长立柱33上,所述边缘板342的外侧面与所述右长立柱33的外侧面平齐。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前侧车门窗口37和后侧车门窗口36处的右长立柱33的外侧面连接封边铝型材34,封边铝型材34的不与右长立柱33连接的侧面朝外,使公交车骨架具有光滑的外表面,且可防止右长立柱33刮伤乘客;封边铝型材34插接在右长立柱33上,安装操作便捷;封边铝型材34的边缘板342可起到遮挡封边铝型材34与右长立柱33之间连接处的作用,美观度好。
进一步的,所述右长立柱33的侧面上凸出设有由两个竖板331,所述插接凸起341上设有第一通孔3411,所述竖板331上设有第二通孔3331,所述插接凸起341插接在两个所述竖板331之间,铆钉穿设所述第一通孔3411和第二通孔3331将所述封边铝型材34和所述右长立柱33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右长立柱33的外侧面上凸出设有两个竖板331,用封边铝型材34将两个竖板331遮挡起到,防刮伤乘客;封边铝型材34通过插接凸起341插接在右长立柱33的两个竖板331之间,结构合理,安装操作便捷;封边铝型材34与插接凸起341之间还通过铆钉进行连接,使连接结构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右围3还包括右短立柱35,所述右短立柱35一端与所述右腰梁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所述右短立柱35、右长立柱33、右上横梁31与右腰梁32围成右窗玻璃区38。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右短立柱35实现右窗玻璃区38的分割,结构简单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左围2还包括上下贯穿的左长立柱23,所述左上横梁21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左腰梁2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左上横梁21位于所述左长立柱23的前后两侧,所述左腰梁22位于所述左长立柱23的前后两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左围2的左上横梁21和左腰梁22位于左长立柱23的前后两侧,结构合理;另外左腰梁22的长度与相邻的左长立柱23之间的间距有关,因此搬运方便,不会因为左腰梁22长度太长而难以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左围2还包括左短立柱24,所述左短立柱24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所述左短立柱24、左长立柱23、左上横梁21与左腰梁22围成左窗玻璃区25。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左短立柱24实现左窗玻璃区25的分割,结构简单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1还包括至少两根的前弧形横梁13和至少两根的前直横梁14,所述前弧形横梁13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的前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前直横梁14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的内侧面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前左立柱11与前右立柱12之间连接至少两根的前弧形横梁13和至少两根的前直横梁14,使前围1结构合理稳固,且前弧形横梁13使前围1的前侧面具有良好的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1的其中两根前弧形横梁13与所述前左立柱11和前右立柱12围成前窗玻璃区15。
由上述描述可知,前围1的其中两根前弧形横梁13之间形成前窗玻璃区15,使前窗玻璃的重力主要作用在前弧形横梁13上,结构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前窗玻璃区15下方还设有一根前弧形横梁13,外设的大灯和通风板安装在位于所述前窗玻璃区15下方的前弧形横梁13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前窗玻璃区15下方还设有一用于连接大灯或者通风板的前弧形横梁13,使与大灯和通风板连接的前弧形横梁13和与前窗玻璃连接的前弧形横梁13区分开来,使前弧形横梁13受力分布均匀,承载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后围4还包括至少一根的后弧形横梁43和至少两根的后直横梁44,所述后弧形横梁43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的后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直横梁44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的内侧面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后围4的后左立柱41与后右立柱42之间连接至少一根的后弧形横梁43和后直横梁44,结构合理稳固;后弧形横梁43位于后围4的后侧面处,使后围4具有良好的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后围4还包括后前左立柱45、后前右立柱46、至少两根的后侧边弧形横梁47,所述后前左立柱45和所述后前右立柱46的上表面与其中一根的所述后弧形横梁43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后前左立柱45通过所述后侧边弧形横梁47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所述后前右立柱46通过所述后侧边弧形横梁47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后围4的后前左立柱45和后前右立柱46通过后侧边弧形横梁47分别与后左立柱41和后右立柱42连接,结构合理稳固。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围5,所述顶围5包括前后贯穿的左顶棚包角51、右顶棚包角52、顶横梁53和顶纵梁54,所述左顶棚包角51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分别位于所述顶围5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且平行设置,所述顶横梁53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5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的内侧面连接,所述顶纵梁54位于相邻的两根顶横梁53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顶围5的顶横梁53左端与左顶棚包角51连接,右端与右顶棚包角52连接,相邻的顶横梁53之间通过顶纵梁54连接,从而构成网状结构,所述顶围5结构合理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顶围5还包括顶短横梁55,所述顶短横梁55、顶纵梁54与所述顶横梁53围成顶天窗区56或者顶空调安装区57。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顶纵梁54之间设置顶短横梁55来分割处顶天窗区56或者顶空调安装区57,结构简单合理。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9至图12,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6,所述第一连接结构6包括第一连接件61和至少两个的压紧块62,所述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铝型材63和第二铝型材64,所述第一铝型材63和第二铝型材64的侧面上均设有容置腔65,所述容置腔65包括与所述第一铝型材63或者第二铝型材64的侧面连通的第一凹槽66,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6内侧壁上的第二凹槽67;
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为L形角码或者π字形角码,所述第一连接件6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66的宽度适配;
所述压紧块62为外形为菱形的板,所述压紧块62其中一组对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66的宽度适配,另一组对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67的宽度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铝型材63的第一凹槽66中,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铝型材64的第一凹槽66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压紧块62卡位在所述第一铝型材63的第二凹槽67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压紧块62卡位在所述第二铝型材64的第二凹槽67中,外设的螺钉或者铆钉依次穿设压紧块62、第一连接件61后与所述第一铝型材63或者第二铝型材64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凹槽66与第一铝型材63或者第二铝型材64的侧面连通,第二凹槽67对称设置在第一凹槽66的内侧壁上,则第二凹槽67的整体宽度比第一凹槽66的宽度大,第一连接件61与容置槽75的第一凹槽66宽度适配,压紧块62通过其中一组对边放置在容置槽75内,然后旋转压紧块62,使压紧块62的另一组对边卡位在第二凹槽67中,则压紧块62可限制第一连接件61向容置槽75外侧的移动和转动,相比于单纯通过螺钉或者铆钉将第一连接件61固定在第一铝型材63上来说,压紧块62可将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一铝型材63之间的相对的力从主要作用在螺钉或者铆钉上,转移至主要作用在第一铝型材63上行,从而大大减小螺钉或者铆钉所受的力,所述第一连接结构6具有较强的抗震防松能力,提高螺钉或者铆钉的连接性能,提高第一铝型材63与第二铝型材6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第一铝型材63与第二铝型材64的承载能力,且使在承受同样外力的情况下,第一铝型材63与第二铝型材64的分布密度减小,从而减小公交车骨架整体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横梁5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左顶棚包角51与顶横梁5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横梁5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右顶棚包角52与顶横梁5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顶横梁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纵梁54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顶横梁53与顶纵梁54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弧形横梁1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前左立柱11与前弧形横梁1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弧形横梁1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前右立柱12与前弧形横梁1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前左立柱11与左上横梁2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前左立柱11与左腰梁2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前右立柱12与右上横梁3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左立柱41与左上横梁2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左立柱41与左腰梁2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右立柱42与右上横梁3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腰梁3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右立柱42与右腰梁3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弧形横梁4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左立柱41与后弧形横梁4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弧形横梁4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右立柱42与后弧形横梁4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直横梁44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左立柱41与后直横梁44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直横梁44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后右立柱42与后直横梁44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3至图17,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7,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包括两个的第二连接件71,所述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三铝型材73和第四铝型材74,所述第三铝型材7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容置槽75,第四铝型材74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容置槽75,所述容置槽75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铝型材73或者第四铝型材74同一侧面的对称设置的第三凹槽76;
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为外形为π字形的板,所述第二连接件71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凹槽76的宽度适配;
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三铝型材73的第三凹槽76中,另一端同时插接在所述第四铝型材74的两个相对侧面的第三凹槽76中。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连接件71插接在第三铝型材73的第三凹槽76或者第四铝型材74的第三凹槽76中,第二连接件71通过螺钉或者铆钉与所述第三铝型材73或者第四铝型材74固定连接,第三凹槽76的宽度与第二连接件71的宽度适配,则第三凹槽76可限制第二连接板向第三凹槽76的内侧或者外侧的移动,从而使二连接件与第三铝型材73或者第四铝型材74之间的力从主要作用在螺钉或者铆钉,转移至主要作用在第三凹槽76的侧壁上,从而提高螺钉或者铆钉与第二连接件71、第三铝型材73或者二连接件、第四铝型材74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可提高第三铝型材73与第四铝型材74之间的抗震性能和连接稳固性,提高第三铝型材73与第四铝型材74的承载能力,从而在相同承载力的作用下,单位面积内的第三铝型材73和第四铝型材74的数量减少,减轻公交车骨架整体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还包括第三连接件72,所述第三连接件72为外形为L形的板,所述容置槽75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凹槽76之间的第四凹槽77,所述第四凹槽77的宽度与所述第三连接件72的厚度适配,所述第三连接件72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三铝型材73的第四凹槽77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四铝型材74的第四凹槽77中。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两个第三凹槽76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凹槽77,在第四凹槽77中插接第三连接件72,第三连接件72一端插接在第三铝型材73中,另一端插接在第四铝型材74中,从而使第三铝型材73与第四铝型材74本身的结构强度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也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右长立柱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右长立柱33与右上横梁3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右长立柱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腰梁3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右长立柱33与右腰梁3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左长立柱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左长立柱23与左上横梁2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左长立柱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左长立柱23与左腰梁2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长立柱2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左顶棚包角51与左长立柱2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长立柱3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高右顶棚包角52与右长立柱3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请参照图1至图6、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前围1、左围2、右围3、后围4和顶围5,
所述前围1包括前左立柱11、前右立柱12、至少两根的前弧形横梁13和至少两根的前直横梁14,所述前弧形横梁13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的前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前直横梁14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前围1的其中两根前弧形横梁13与所述前左立柱11和前右立柱12围成前窗玻璃区15;所述前窗玻璃区15下方还设有一根前弧形横梁13,外设的大灯和通风板安装在位于所述前窗玻璃区15下方的前弧形横梁13上;
所述左围2包括左上横梁21、左腰梁22、上下贯穿的左长立柱23、左短立柱24,所述左上横梁21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左腰梁2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左上横梁21位于所述左长立柱23的前后两侧,所述左腰梁22位于所述左长立柱23的前后两侧;所述左短立柱24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所述左短立柱24、左长立柱23、左上横梁21与左腰梁22围成左窗玻璃区25;
所述右围3包括右上横梁31、右腰梁32、上下贯穿的右长立柱33、右短立柱35,所述右上横梁31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右腰梁3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右上横梁31位于所述右长立柱33的前后两侧,所述右腰梁32位于所述右长立柱33的前后两侧,其中两根相邻的右长立柱33和一根右上横梁31围成后侧车门窗口36,其中一根右长立柱33、一根右上横梁31与所述前右立柱12围成前侧车门窗口37;所述右短立柱35一端与所述右腰梁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所述右短立柱35、右长立柱33、右上横梁31与右腰梁32围成右窗玻璃区38;
所述后围4包括后左立柱41、后右立柱42、至少一根的后弧形横梁43、至少两根的后直横梁44、后前左立柱45、后前右立柱46、至少两根的后侧边弧形横梁47,所述后弧形横梁43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的后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直横梁44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后前左立柱45和所述后前右立柱46的上表面与其中一根的所述后弧形横梁43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后前左立柱45通过所述后侧边弧形横梁47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所述后前右立柱46通过所述后侧边弧形横梁47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
所述顶围5包括前后贯穿的左顶棚包角51、右顶棚包角52、顶横梁53、顶纵梁54、顶短横梁55,所述左顶棚包角51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分别位于所述顶围5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且平行设置,所述顶横梁53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5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的内侧面连接,所述顶纵梁54位于相邻的两根顶横梁53之间;所述顶短横梁55、顶纵梁54与所述顶横梁53围成顶天窗区56或者顶空调安装区57;
所述左上横梁21和左腰梁22的前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所述左上横梁21和左腰梁22的后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所述右上横梁31和右腰梁32的前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连接,所述右上横梁31和右腰梁32的后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
请参照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右围3还包括封边铝型材34,所述封边铝型材34的一个侧面上延伸一插接凸起341和至少一个的边缘板342,所述封边铝型材34通过所述插接凸起341插接在所述后侧车门窗口36处的右长立柱33上,所述封边铝型材34还通过所述插接凸起341插接在所述前侧车门窗口37处的右长立柱33上,所述边缘板342的外侧面与所述右长立柱33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右长立柱33的侧面上凸出设有由两个竖板331,所述插接凸起341上设有第一通孔3411,所述竖板331上设有第二通孔3331,所述插接凸起341插接在两个所述竖板331之间,铆钉穿设所述第一通孔3411和第二通孔3331将所述封边铝型材34和所述右长立柱33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9至图12,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6,所述第一连接结构6包括第一连接件61和至少两个的压紧块62,所述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铝型材63和第二铝型材64,所述第一铝型材63和第二铝型材64的侧面上均设有容置腔65,所述容置腔65包括与所述第一铝型材63或者第二铝型材64的侧面连通的第一凹槽66,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6内侧壁上的第二凹槽67;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为L形角码或者π字形角码,所述第一连接件6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66的宽度适配;所述压紧块62为外形为菱形的板,所述压紧块62其中一组对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66的宽度适配,另一组对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67的宽度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铝型材63的第一凹槽66中,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铝型材64的第一凹槽66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压紧块62卡位在所述第一铝型材63的第二凹槽67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压紧块62卡位在所述第二铝型材64的第二凹槽67中,外设的螺钉或者铆钉依次穿设压紧块62、第一连接件61后与所述第一铝型材63或者第二铝型材64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6、图8、图9至图12,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横梁5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横梁5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顶横梁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纵梁5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弧形横梁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弧形横梁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腰梁3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弧形横梁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弧形横梁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直横梁4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直横梁44连接。
请参照图13至图17,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7,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包括两个的第二连接件71,所述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三铝型材73和第四铝型材74,所述第三铝型材7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容置槽75,第四铝型材74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容置槽75,所述容置槽75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铝型材73或者第四铝型材74同一侧面的对称设置的第三凹槽76;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为外形为π字形的板,所述第二连接件71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凹槽76的宽度适配;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三铝型材73的第三凹槽76中,另一端同时插接在所述第四铝型材74的两个相对侧面的第三凹槽76中;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还包括第三连接件72,所述第三连接件72为外形为L形的板,所述容置槽75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凹槽76之间的第四凹槽77,所述第四凹槽77的宽度与所述第三连接件72的厚度适配,所述第三连接件72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三铝型材73的第四凹槽77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四铝型材74的第四凹槽77中。
请参照图1至图6、图8、图13至图17,本发明的实施例六为:
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右长立柱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上横梁3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右长立柱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腰梁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左长立柱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上横梁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左长立柱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腰梁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长立柱2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长立柱33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公交车骨架总成,所述公交车骨架为铝制结构,所述公交车骨架所用的立柱数量少,连接结构曲线性好,连接结构稳定性好,通过第一连接结构6和第二连接结构7大大减小螺钉或者铆钉所受的力,使公交车骨架中铝型材之间的受力从螺钉或者铆钉转移至铝型材本身,提高公交车骨架的整体承载能力,从而使公交车骨架整体所用的铝型材数量减少,结构合理稳固,使用寿命长,公交车骨架质量轻,能耗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左围、右围和后围,所述前围包括前左立柱、前右立柱,所述左围包括左上横梁和左腰梁,所述右围包括右上横梁、右腰梁,所述后围包括后左立柱、后右立柱,所述左上横梁和左腰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左立柱连接,所述左上横梁和左腰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左立柱连接,所述右上横梁和右腰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右立柱连接,所述右上横梁和右腰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右立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围还包括上下贯穿的右长立柱,所述右上横梁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右腰梁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右上横梁位于所述右长立柱的前后两侧,所述右腰梁位于所述右长立柱的前后两侧,其中两根相邻的右长立柱和一根右上横梁围成后侧车门窗口,其中一根右长立柱、一根右上横梁与所述前右立柱围成前侧车门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围还包括封边铝型材,所述封边铝型材的一个侧面上延伸一插接凸起和至少一个的边缘板,所述封边铝型材通过所述插接凸起插接在所述后侧车门窗口处的右长立柱上,所述封边铝型材还通过所述插接凸起插接在所述前侧车门窗口处的右长立柱上,所述边缘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右长立柱的外侧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围还包括上下贯穿的左长立柱,所述左上横梁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左腰梁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左上横梁位于所述左长立柱的前后两侧,所述左腰梁位于所述左长立柱的前后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还包括至少两根的前弧形横梁和至少两根的前直横梁,所述前弧形横梁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的前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前直横梁一端与所述前左立柱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右立柱的内侧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还包括至少一根的后弧形横梁和至少两根的后直横梁,所述后弧形横梁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的后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直横梁一端与所述后左立柱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右立柱的内侧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围,所述顶围包括前后贯穿的左顶棚包角、右顶棚包角、顶横梁和顶纵梁,所述左顶棚包角与所述右顶棚包角分别位于所述顶围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且平行设置,所述顶横梁一端与所述左顶棚包角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顶棚包角的内侧面连接,所述顶纵梁位于相邻的两根顶横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的压紧块,所述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铝型材和第二铝型材,所述第一铝型材和第二铝型材的侧面上均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与所述第一铝型材或者第二铝型材的侧面连通的第一凹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壁上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L形角码或者π字形角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适配;
所述压紧块为外形为菱形的板,所述压紧块其中一组对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适配,另一组对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铝型材的第一凹槽中,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铝型材的第一凹槽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压紧块卡位在所述第一铝型材的第二凹槽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压紧块卡位在所述第二铝型材的第二凹槽中,外设的螺钉或者铆钉依次穿设压紧块、第一连接件后与所述第一铝型材或者第二铝型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公交车骨架总成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三铝型材和第四铝型材,所述第三铝型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容置槽,第四铝型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铝型材或者第四铝型材同一侧面的对称设置的第三凹槽;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外形为π字形的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适配;
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三铝型材的第三凹槽中,另一端同时插接在所述第四铝型材的两个相对侧面的第三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交车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外形为L形的板,所述容置槽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厚度适配,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三铝型材的第四凹槽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四铝型材的第四凹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73056.5A CN106005048B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公交车骨架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73056.5A CN106005048B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公交车骨架总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05048A true CN106005048A (zh) | 2016-10-12 |
CN106005048B CN106005048B (zh) | 2018-05-18 |
Family
ID=57116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73056.5A Active CN106005048B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公交车骨架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0504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8693A (zh) * | 2017-11-14 | 2018-02-27 | 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结构的前围总成 |
CN110217293A (zh) * | 2019-05-13 | 2019-09-10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铝合金客车车身骨架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53509B4 (de) * | 1996-12-20 | 2006-06-08 | Volkswagen Ag | Rahmenstruktur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aus Knotenelementen und angeschlossenen, vorprofilierten Trägerelementen |
CN201745646U (zh) * | 2010-08-06 | 2011-02-16 | 盛腊春 | 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 |
CN202279156U (zh) * | 2011-09-16 | 2012-06-20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 |
CN203130702U (zh) * | 2013-03-13 | 2013-08-14 | 周世忠 | 型材连接件及适用于该型材连接件的型材 |
CN105015622A (zh) * | 2015-05-20 | 2015-11-04 | 爱普车辆启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车骨架 |
-
2016
- 2016-07-20 CN CN201610573056.5A patent/CN1060050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53509B4 (de) * | 1996-12-20 | 2006-06-08 | Volkswagen Ag | Rahmenstruktur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aus Knotenelementen und angeschlossenen, vorprofilierten Trägerelementen |
CN201745646U (zh) * | 2010-08-06 | 2011-02-16 | 盛腊春 | 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 |
CN202279156U (zh) * | 2011-09-16 | 2012-06-20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 |
CN203130702U (zh) * | 2013-03-13 | 2013-08-14 | 周世忠 | 型材连接件及适用于该型材连接件的型材 |
CN105015622A (zh) * | 2015-05-20 | 2015-11-04 | 爱普车辆启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车骨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8693A (zh) * | 2017-11-14 | 2018-02-27 | 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结构的前围总成 |
CN110217293A (zh) * | 2019-05-13 | 2019-09-10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铝合金客车车身骨架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05048B (zh) | 2018-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26766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102815338A (zh) | 一种轻量化全承载式客车车体骨架结构 | |
CN103802849A (zh) | 一种b型地铁车辆车体结构 | |
CN107792103A (zh) | 地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端墙结构 | |
CN106005048A (zh) | 公交车骨架总成 | |
CN201124751Y (zh) | 一种微车滑移门导轨加强结构 | |
CN201872801U (zh) |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结构及其型材 | |
CN109625100A (zh) | 一种车厢底板总成 | |
CN111301523B (zh) | 纯电动汽车铝制动力总成悬置安装装置 | |
CN103895662B (zh) | 客室行李架安装方法 | |
CN105882768B (zh) | 一种全铝车身铝型材铆接结构 | |
CN113459955B (zh) | 一种提升车身侧面耐撞性的自动踏板安装结构 | |
CN205113451U (zh) | 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右围 | |
CN209080024U (zh) |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 |
CN113353160A (zh) | 一种轻卡车厢 | |
CN207523705U (zh) | 地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端墙结构 | |
CN203391873U (zh) | 铝合金蜂窝板货运栏板式车厢 | |
CN205836423U (zh) | 一种商用车桥壳与悬架的连接结构 | |
CN207078103U (zh) | 一种高性能汽车前保险杠 | |
CN205737744U (zh) | 一种全铝车身铝型材连接结构 | |
CN204998623U (zh) | 客车吸能窗立柱总成 | |
CN216231524U (zh) | 一种基于低入口全承载式城市客车的拖车装置 | |
CN202249419U (zh) | 铝合金轨道车辆内藏式侧拉门的门立柱结构 | |
CN214874685U (zh) | 一种轻卡用后下部防护装置 | |
CN213676905U (zh) | 一种混合材料的氢能汽车a柱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15 Address after: 354306 building C, high tech park, East Avenue, Wuyi new area, Fujian, Nanpi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Fujian Min Mi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353000 Yanping District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South, Fujian Province aluminium sheet band processing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