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0024U -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0024U
CN209080024U CN201821638440.XU CN201821638440U CN209080024U CN 209080024 U CN209080024 U CN 209080024U CN 201821638440 U CN201821638440 U CN 201821638440U CN 209080024 U CN209080024 U CN 209080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hreshold
column
girder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84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
耿富荣
邱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84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0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0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0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包括门槛总成和侧围总成,门槛总成属于下车体部分,其包括门槛主梁和固定连接在门槛主梁上的连接组件,侧围总成属于上车体部分,其包括侧围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通过将侧围总成与门槛总成的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以实现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的车身整合,无需改造原有的焊钳和车身整合生产线,能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Description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汽车车身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排放,降低排气污染。
传统的汽车车身结构都是采用钢制材料制成的,即上车体和下车体均为钢制的,车身整合时,将钢制上车体和钢制下车体在拼接车身各处用点焊工艺整合即可,但是为了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现有的汽车采用上车体钢制、下车体铝制或者其他重量较轻的非钢质结构以降低下车体的重量,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的结合车型无法采用传统的点焊工艺,一般采用螺接和自冲铆接(Self-piercing Rivet,简称SPR)的连接方式,然而,采用螺接和SPR整合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时无法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需要对焊钳以及生产线进行改造,投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在整合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时可以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节约了投资改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侧围总成和门槛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的上部连接固定;
所述门槛总成包括门槛主梁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槛主梁上的连接组件,所述门槛主梁位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部且沿所述侧围外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侧围总成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槛主梁内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门槛主梁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门槛主梁的两端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呈“7”形布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门槛主梁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侧围外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连接部贴合于所述门槛主梁的内侧面,且所述连接部的下边缘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二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槛主梁外侧上部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门槛主梁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A柱内板和C柱内下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呈“L”形布置的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与所述门槛主梁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还包括B柱内加强板,所述第四板与所述B柱内加强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C柱内下板,所述C柱内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门槛主梁的同一侧,所述C柱内下板与所述侧围外板连接部的上边缘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总成以及所述连接组件的材质为钢,所述门槛主梁的材质为铝。
为了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门槛总成和侧围总成,门槛总成属于下车体部分,其包括门槛主梁和固定连接在门槛主梁上的连接组件,侧围总成属于上车体部分,其包括侧围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通过将侧围总成与门槛总成的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以实现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的车身整合,无需改造原有的焊钳和车身整合生产线,能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通过上述车身连接结构将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焊接连接,既能降低下车体的重量实现车身轻量化,还可以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身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身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向示意图;
图5是图2的C-C向示意图;
图6是图2的D-D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门槛主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侧围总成;101、侧围外板;102、A柱加强板;103、A柱内板;104、B柱内下板;105、B柱内加强板;106、B柱加强板;101a、连接部;
20、门槛总成;201、门槛主梁;202、第一连接板;203、第二连接板;204、C柱内下板;201a、下侧面;201b、内侧面;201c、上侧面;202a、第一板;202b、第二板;203a、第三板;203b、第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9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侧围总成10和门槛总成20,侧围总成10包括侧围外板101、A柱加强板102和A柱内板103,侧围外板101、A柱加强板102与A柱内板103的上部连接固定,门槛总成20包括门槛主梁201和固定连接在门槛主梁201上的连接组件,门槛主梁201位于侧围外板101的下部且沿侧围外板101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组件与侧围总成10焊接连接。
具体地,门槛总成20属于下车体部分,其包括门槛主梁201和固定连接在门槛主梁201上的连接组件,门槛总成20在车身整合前已装配完成,侧围总成10属于上车体部分,其包括侧围外板101、A柱加强板102和A柱内板103,且侧围外板101、A柱加强板102与A柱内板103的上部连接固定,通过将侧围总成10与门槛总成20的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以实现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的车身整合,无需改造原有的焊钳和车身整合生产线,能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本实施例优选上车体的侧围总成10为钢制材料制成,一般地,先将A柱加强板102的上端与侧围外板101焊接,然后将A柱内板103的上端与A柱加强板102的上端与侧围外板101焊接连接,靠近A柱部位的门槛主梁201位于A柱加强板102下端以及A柱内板103下端之间,门槛总成20中的门槛主梁201为铝制材料制成,铝制材质密度小,极大地降低了车身重量以实现车身轻量化,当然,门槛总成20中的门槛主梁201也可以为其他重量轻的非钢质结构,以适应不同的结合车型,连接在门槛总成20上的连接组件与上车体均为钢制材料制成,通过将侧围总成10与门槛总成20的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以实现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的车身整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门槛主梁201一侧的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沿门槛主梁201长度方向布置,第一连接板202与侧围外板101的下端焊接连接,进而实现门槛主梁201与侧围总成10的连接固定,具体地,门槛主梁201包括内侧和外侧,内侧与侧围总成10的侧围外板101连接,外侧与A柱内板103、B柱内下板104以及C柱内下板204等连接,第一连接板202与门槛主梁201的两端齐平,保证连接稳固性,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202包括呈“7”形布置的第一板202a和第二板202b,优选地,如图3和图9所示,第一连接板202的开口朝下,第一板202a与门槛主梁201的下侧面201a固定连接,第二板202b与侧围外板101的下端焊接连接,实现门槛主梁201内侧与侧围总成10的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侧围外板101的下端设有连接部101a,连接部101a沿侧围外板101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部101a贴合于门槛主梁201的内侧面201b,连接部101a的下边缘向下延伸与第二板202b焊接连接,在减少结构干涉的前提下进而保证连接稳固性,侧围外板101的上部设有安装车门的安装位,下部与下车体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门槛主梁201外侧上部的第二连接板203,第二连接板203沿门槛主梁201长度方向布置,第二连接板203位于A柱内板103和C柱内下板204之间,进一步地,如图4、5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板203包括呈“L”形布置的第三板203a和第四板203b,第三板203a与门槛主梁201的上侧面201c固定连接,侧围总成10还包括B柱内加强板105,B柱内加强板105连接在B柱加强板106上,第四板203b与B柱内加强板105焊接连接,保证A柱内板103和C柱内下板204之间的门槛主梁201与侧围总成10连接固定。其中,如图4所示,位于A柱和B柱之间的第二连接板203的第四板203b还与侧围外板101连接部101a的上边缘焊接连接,保证A柱内板103和B柱内下板104之间的门槛主梁201与侧围总成10连接固定。
同样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门槛主梁201外侧上部的第二连接板203,第二连接板203沿门槛主梁201长度方向布置,第二连接板203位于B柱内下板104和C柱内下板204之间,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板203包括呈“L”形布置的第三板203a和第四板203b,第三板203a与门槛主梁201的上侧面201c固定连接,侧围总成10还包括B柱内加强板105,B柱内加强板105连接在B柱加强板106上,第四板203b与B柱内加强板105焊接连接,保证B柱内下板104和C柱内下板204之间的门槛主梁201与侧围总成10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C柱内下板204,C柱内下板204与第二连接板203、A柱内板103、B柱内下板104以及C柱内下板204位于门槛主梁201的同一侧,C柱内下板204与侧围外板101连接部101a的上边缘焊接连接,实现门槛主梁201的内侧和外侧均与侧围总成10焊接固定,进而保证上车体和下车体整合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门槛总成20和侧围总成10,门槛总成20属于下车体部分,其包括门槛主梁201和固定连接在门槛主梁201上的连接组件,侧围总成10属于上车体部分,其包括侧围外板101、A柱加强板102和A柱内板103,通过将侧围总成10与门槛总成20的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以实现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的车身整合,无需改造原有的焊钳和车身整合生产线,能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连接结构,通过上述车身连接结构将钢制上车体与非钢质下车体焊接连接,既能降低下车体的重量实现车身轻量化,还可以与传统钢制车身共用一条生产线,节约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总成和门槛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的上部连接固定;
所述门槛总成包括门槛主梁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槛主梁上的连接组件,所述门槛主梁位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部且沿所述侧围外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侧围总成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槛主梁内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门槛主梁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门槛主梁的两端齐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呈“7”形布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门槛主梁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侧围外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连接部贴合于所述门槛主梁的内侧面,且所述连接部的下边缘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二板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槛主梁外侧上部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门槛主梁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A柱内板和C柱内下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呈“L”形布置的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与所述门槛主梁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还包括B柱内加强板,所述第四板与所述B柱内加强板焊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C柱内下板,所述C柱内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门槛主梁的同一侧,所述C柱内下板与所述侧围外板连接部的上边缘焊接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以及所述连接组件的材质为钢,所述门槛主梁的材质为铝。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
CN201821638440.XU 2018-10-09 2018-10-09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09080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8440.XU CN209080024U (zh) 2018-10-09 2018-10-09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8440.XU CN209080024U (zh) 2018-10-09 2018-10-09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0024U true CN209080024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8440.XU Active CN209080024U (zh) 2018-10-09 2018-10-09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00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35A (zh) * 2022-08-12 2022-11-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35A (zh) * 2022-08-12 2022-11-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0007C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US8371642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20181809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ith body reinforcement behind the second row of seats
US20140159422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9080024U (zh)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CN205853845U (zh) 后视镜的安装结构、车门和车辆
CN111301535A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1961124U (zh) 组合式车门内板加强板
CN112441134B (zh) 一种车辆门槛的安装方法及车辆门槛结构
CN107600182B (zh) 有利于汽车前部碰撞的纵梁加强结构
CN210592144U (zh)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CN205345058U (zh) 汽车顶盖后横梁焊接总成
CN210026987U (zh) 一种全景天窗顶盖组件
CN209888613U (zh) 一种轻量化车门框架组件和车门总成
CN208931095U (zh) 分体式加强板、车辆天窗组件和车辆
CN206086902U (zh) 一种汽车尾门门框上接头的钣金结构
CN201784698U (zh) 汽车顶盖
CN217176216U (zh) 一种后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15436644U (zh) 一种汽车内门槛梁搭接结构及车辆
CN115158476B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CN111976434B (zh) 一种车门窗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2766478U (zh) 一种门槛梁与a柱加强板搭接结构
CN217515234U (zh) 汽车a柱的结构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6805080U (zh) 车门加强结构、汽车车门及汽车
CN114735083B (zh) 一种车身c柱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