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2832B - 铜合金材料和铜合金管 - Google Patents

铜合金材料和铜合金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2832B
CN105992832B CN201580008568.0A CN201580008568A CN105992832B CN 105992832 B CN105992832 B CN 105992832B CN 201580008568 A CN201580008568 A CN 201580008568A CN 105992832 B CN105992832 B CN 105992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alloy
heat treatment
mass
copper
alloy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85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2832A (zh
Inventor
永井健史
玉川博
玉川博一
铃木忍
浅野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CHUA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ACJ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ACJ Corp filed Critical UACJ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92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2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22C9/06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nickel or cobalt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材料,其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强度高且加工性优异的Cu‑Ni‑P系板材、棒材、铜合金管等铜合金材料。

Description

铜合金材料和铜合金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且加工性和耐热性优异的铜合金管等铜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使铜材料高强度化,提出了添加有微量元素的铜合金。作为其中一例,有Cu-Ni-P系铜合金(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18631号公报)。
该Cu-Ni-P系铜合金为利用Ni-P系析出物进行析出强化而得到的铜合金,在固溶处理后,通过进行在适当温度下的热处理(时效处理)而被高强度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18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Cu-Ni-P系铜合金,能够制造出板材、管材等各种形态的相同材料,但根据其用途、使用条件,有时会进行深度加工,因此,Cu-Ni-P系铜合金材料不仅需要高强度,而且还需要加工性良好,谋求伸长率良好的铜材料。
在为管材的情况下,对于例如室内空调、柜式空调系统(package airconditioner)等空调机用换热器、冷冻机等的导热管或制冷剂配管中使用的铜管来说,伴随近年来的薄壁化的要求,谋求材料的高强度化。因此,除了适当的合金成分之外,规定与其合金成分相对应的适当的热处理条件等制造条件也是重要的。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Cu-Ni-P系铜合金材料的强度(拉伸强度)超过300MPa,虽然得到高强度化,但是伸长率低,从而不适合进行深加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强度高且加工性优异的Cu-Ni-P系板材、棒材、铜合金管等铜合金材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利用以下本发明来解决。
即,本发明(1)提供一种铜合金材料(A),其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另外,本发明(2)提供一种铜合金材料(B),其特征在于,其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铜合金材料(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
另外,本发明(3)提供一种铜合金材料(B),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650℃±100℃下加热(1)的铜合金材料(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材料(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
另外,本发明(4)提供一种铜合金材料(C),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850℃±100℃下加热(3)的铜合金材料(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材料(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伸长率(δ)为30%以上。
另外,本发明(5)提供一种(4)的铜合金材料(C),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σ2)与前述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1)之差(σ2-σ1)为20MPa以上。
另外,本发明(6)提供一种铜合金管(A),其特征在于,其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另外,本发明(7)提供一种铜合金管(B),其特征在于,其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铜合金管(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伸长率(δ)为30%以上。
另外,本发明(8)提供一种铜合金管(B),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650℃±100℃下加热(6)的铜合金管(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管(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伸长率(δ)为30%以上。
另外,本发明(9)提供一种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其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铜合金管(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伸长率(δ)为30%以上。
另外,本发明(10)提供一种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850℃±100℃下加热(8)的铜合金管(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管(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伸长率(δ)为30%以上。
另外,本发明(11)提供一种(10)的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σ2)与前述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1)之差(σ2-σ1)为20MPa以上。
另外,本发明(12)提供技术方案(10)或(11)的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热处理为硬钎焊加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强度高且加工性优异的Cu-Ni-P系板材、棒材、铜合金管等铜合金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A)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另外,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B)是进行在650℃±100℃下加热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的。
另外,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C)是进行在850℃±100℃下加热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即,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C)是对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A)进行在650℃±100℃下加热的第一热处理、并且在第一加热处理后进行在850℃±100℃下加热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进行铜合金的各种加工、处理中,对含有特定化学组成的铜合金、即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的铜合金进行固溶处理,作为之后进行的热处理,通过进行在650℃±100℃下加热的第一热处理,使Cu-Ni-P系析出物在铜合金中析出,由此,利用析出强化而使铜合金材料的强度提高,进而,在第一热处理后,进行在850℃±100℃下加热的第二热处理,由此,铜合金材料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铜合金材料(A)、铜合金材料(B)和铜合金材料(C)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铜合金材料(A)、铜合金材料(B)和铜合金材料(C)含有Ni和P,铜合金材料(A)、铜合金材料(B)和铜合金材料(C)中的Ni含量为0.4~3.5质量%,且P含量为0.1~0.5质量%。Ni和P是在铜合金中,通过Ni与P的化合物而形成析出物,而使拉伸强度提高的成分。通过铜合金材料(A)、铜合金材料(B)和铜合金材料(C)中的Ni含量处于上述范围,铜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变高。特别是,在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为管材时,从管材的强度高且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考虑,铜合金材料(A)的Ni含量优选为0.7~1.5质量%。另外,在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为管材时,从管材的强度高且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考虑,铜合金材料(A)的P含量优选为0.2~0.4质量%。另一方面,若Ni含量超过上述范围,则伸长率变低,加工性、例如为板材时的深度的弯曲加工、为管材时的发夹弯管加工、以及扩管性变低,另外,若P含量超过上述范围,则加工性变低,有可能在热加工、冷加工中产生裂纹。另外,若Ni含量或P含量低于上述范围,则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变低。
铜合金材料(A)是通过铸造规定的化学组成的铜合金铸锭,然后进行各种加工、处理而制造的。铜合金材料(A)是如下得到的,首先,铸造铜合金铸锭,该铜合金铸锭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接着,对调整成上述规定的化学组成的铜合金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各种加工(例如热轧、热挤出等热加工、冷轧、冷拔等冷加工)和各种热处理,由此得到。对于固溶处理,在进行上述各种加工和各种热处理而得到铜合金材料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间而进行。例如,在热加工后且冷加工前或冷加工后,将铜合金加热至850~1000℃后,进行骤冷的固溶处理。另外,进行多次冷加工时,在热加工后且所有冷加工前、冷加工与冷加工之间、或所有冷加工后,将铜合金加热至850~1000℃,然后进行骤冷的固溶处理。另外,也可以在热加工后,通过使进行了热加工的铜合金骤冷,来进行固溶处理。
另外,铜合金材料(B)可以通过进行在650℃±100℃下加热如上所述所得的铜合金材料(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将铜合金材料(A)在650℃±100℃下进行加热,然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10℃/分钟。
另外,铜合金材料(C)可以通过进行在850℃±100℃下加热如上所述所得的铜合金材料(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将铜合金材料(B)在850℃±100℃下进行加热,然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10℃/秒。
即,在对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铜合金进行铸造后,进行各种加工(例如热轧、热挤出等热加工、冷轧、冷拔等冷加工)以及各种热处理而得到铜合金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对铜合金进行自850~1000℃进行骤冷的固溶处理而得到铜合金材料(A),作为之后进行的热处理,通过进行在650℃±100℃下加热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铜合金材料(B),并且,通过在第一热处理后进行在850℃±100℃下加热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铜合金材料(C)。
铜合金材料(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另外,铜合金材料(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且伸长率(σ)为30%以上。
而且,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σ2)与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1)、即铜合金材料(C)的拉伸强度(σ2)与铜合金材料(B)的拉伸强度(σ2)之差(σ2-σ1)优选为20MPa以上。
铜合金材料(C)的拉伸强度(σ2)高达300MPa以上,因此可以适宜用作要求有强度高的用途的铜合金材料。即,首先,进行铸造铜合金的铸造工序,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接着,将进行铸造工序而得到的铜合金铸锭加热并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将进行了均匀化处理的铜合金进行热挤出加工,接着,将进行了热挤出加工的铜合金进行冷加工,加工成期望的铜合金材料的形状。作为热加工,为板材时,可举出热轧,另外为管材时,可举出热挤出。另外,作为冷加工,为板材时,可举出冷轧,另外为管材时,可举出冷轧、冷拔、使其形成内表面槽的滚轧成形加工。而且,在从这些热加工至冷加工的中途或冷加工后,通过进行固溶处理、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能够获得由强度高的铜合金材料(C)组成且加工成规定形状的铜合金材料。
另外,铜合金材料(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另外,铜合金材料(C)的拉伸强度(σ2)高达300MPa以上。因此,在将铜合金材料加工而得到的材料为强度高且需要深度加工的铜合金制材料时,对铜合金材料(A)进行第一加热处理,得到加工性高的铜合金材料(B),接着,对该铜合金材料(B)进行强度高的加工,接着,对加工后的铜合金材料(B)进行第二加热处理,由此提高强度,可以获得强度高的铜合金材料(C),因此,可以制作强度高且需要深度加工的铜合金制材料。即,铜合金材料(A)、(B)和(C)可以适宜用作深加工所需要的各种用途、即可以适宜用作深加工且高强度用的铜合金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A)、(B)和(C)的形态,可举出:板材、棒材、铜合金管、特别是无缝铜合金管。
针对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A)、(B)和(C)为铜合金管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下,也将作为铜合金管的形态的铜合金材料(A)记载为铜合金管(A),将作为铜合金管的形态的铜合金材料(B)记载为铜合金管(B),将作为铜合金管的形态的铜合金材料(C)记载为铜合金管(C)。铜合金管(A)、(B)和(C)适宜用作室内空调、柜式空调系统等空调机用换热器或冷冻机等的导热管或制冷剂配管、或者适宜用作它们的制造用的铜合金管。而且,对于空调机用换热器或冷冻机等导热管和制冷剂配管用的铜合金管来说,进行了发夹弯管加工以及扩管加工,因此,这些铜合金管为进行深度加工的材料。另外,对于铜合金管(A)、(B)和(C),有内表面没有槽的光管、和内表面具有槽的带内表面槽的管。
即,根据本发明,对由铜合金组成的铜合金管(A)进行第一加热处理,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得到加工性高的铜合金管(B),接着,对该铜合金管(B)进行强度高的发夹弯管加工以及扩管加工,接着,对加工后的铜合金管(B)进行第二加热处理,由此提高强度,可以获得强度高的铜合金管(C),因此能够制作强度高的导热管或制冷剂配管。
以下,对铜合金管(A)、(B)和(C)、以及它们的制造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铜合金管(A)、(B)和(C)的制造例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铜合金管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铜合金管并不限定于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制造得到的铜合金管。
铜合金管(A)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对于铜合金管(A)的制造方法,首先,依照常规方法,进行熔解和铸造,实施得到铜合金的铸锭的铸造工序,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铸造工序中,依照常规方法进行熔解和铸造,得到以规定的含量配混规定的元素的钢坯。例如,以铜合金管(A)中的含量为规定的含量的方式配混铜的原料金属、和铜合金管(A)的含有元素的原料金属、或含有元素与铜的合金,进行成分调整,接着,使用高频熔化炉等,铸造钢坯。接着,铸造后,使钢坯冷却。
接着,对进行铸造工序而得到的钢坯进行热挤出加工。在热挤出加工前的加热处理中,将通过铸造得到的钢坯在850~95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该加热处理可以兼顾用于消除铸造时的偏析的均匀化处理。
热挤出工序中,对加热至850~950℃的温度的钢坯进行热挤出。热挤出是通过芯棒挤出进行的。即,以向在加热前预先冷穿孔的钢坯、或在挤出前由热穿孔的钢坯中插入芯棒的状态,进行热挤出。然后,进行热挤出,然后迅速冷却,得到热挤出管坯。
接着,铜合金管(A)在未形成内表面槽的内表面平滑管(光管)的情况下,对通过热加工得到的热挤出管坯进行冷加工。冷加工中,对通过热加工得到的热挤出管坯进行冷轧、冷拔等冷加工,减小管的外径和壁厚,得到无缝铜管。铜合金管(A)在未形成内表面槽的内表面平滑管(光管)的情况下,该冷加工后的无缝铜管为铜合金管(A)。
另外,铜合金管(A)在形成内表面槽的带内表面槽的管的情况下,对通过热加工得到的热挤出管坯进行冷加工。冷加工中,对通过热加工得到的热挤出管坯进行冷轧、冷拔等冷加工,减小管的外径和壁厚,得到无缝管坯。然后,紧接着冷加工,将通过冷加工得到的无缝管坯在700~900℃下进行加热的中间退火,冷却后,进行滚轧成形加工。滚轧成形加工中,在无缝管坯内,配置对外表面实施了螺旋状的槽加工的滚轧成形塞,利用高速旋转的多个滚轧成形球,自管的外侧挤压,将滚轧成形塞的槽转印到管的内表面,使槽形成于管的内表面,得到无缝铜管。铜合金管(A)在形成内表面槽的带内表面槽的管的情况下,该滚轧成形加工后的无缝铜管为铜合金管(A)。
然后,在铜合金管(A)的制造中,在热加工后且冷加工前或冷加工后,将铜合金加热至850~1000℃后,进行骤冷的固溶处理。另外,进行多次冷加工时,进行在热加工后且全部冷加工前、冷加工与冷加工之间、或所有冷加工后,将铜合金加热至850~1000℃后,进行骤冷的固溶处理。另外,也可以在热加工后,通过将进行了热加工的铜合金骤冷,进行固溶处理。
如此操作,得到铜合金管(A)。然后,对于该铜合金管(A),进行在650℃±100℃下加热的第一热处理。即,铜合金管(A)为进行第一热处理之前的铜合金管。
铜合金管(B)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伸长率(δ)为30%以上。
铜合金管(B)是进行在650℃±100℃下加热铜合金管(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的。第一热处理中的加热时间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10分钟~5小时。将铜合金管(A)在650℃±100℃下加热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10℃/分钟。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进行固溶处理后,直至进行第一热处理为止,进行其他热处理。
而且,铜合金管(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且伸长率(σ)为30%以上,因此加工性高,在发夹弯管加工和扩管加工这样的深度的加工中,具有优异的加工性。
如此操作得到的铜合金管(B)在进行发夹弯管加工和扩管加工后,进行在850℃±100℃下加热的第二热处理。或者,铜合金管(B)进行在850℃±100℃下加热的第二热处理,而不进行发夹弯管加工和扩管加工。即,铜合金管(B)为进行第二热处理之前的铜合金管。
铜合金管(C)由铜合金组成,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伸长率(δ)为30%以上。
铜合金管(C)是进行在850℃±100℃下加热铜合金管(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第二热处理中的加热时间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10秒~1小时。将铜合金材料(B)在850℃±100℃下加热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20℃/秒。若着眼于热处理,则铜合金管(C)是将铜合金管(A)进行在650℃±100℃下加热的第一热处理和进行在850℃±100℃下加热的第二处理而得到的。
在为室内空调、柜式空调系统等空调机用换热器或冷冻机等的导热管或制冷剂配管的情况下,对于空调机用换热器或冷冻机等,将铜合金管与其他构件一起组装后,通过进行硬钎焊加热,对铜合金管与其他构件进行硬钎焊而制造,也可以将该硬钎焊加热作为本发明的铜合金管的第二热处理。即,使用作为铜合金的铸锭进行热加工和冷加工而加工成为铜合金管的形状,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且将进行了固溶处理和第一热处理的铜合金管与构成空调机用换热器或冷冻机的其他构件一起组装,接着,在850℃±100℃下进行加热,使铜合金管与其他构件进行硬钎焊,由此也可以获得铜合金管(C)。
铜合金管的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σ2)与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1)之差(σ2-σ1)优选为20MPa以上。即,第二处理前的铜合金管优选为通过在850℃±100℃下进行加热,强度提高20MPa以上的铜合金管。
而且,铜合金管(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且伸长率(σ)为30%以上,故强度较高。因此,铜合金管(C)适宜用作需要高强度的导热管或制冷剂配管用的铜合金管。另外,铜合金管(A)和(B)适宜用作用于制作需要高强度的导热管或制冷剂配管用途的铜合金管。
将铜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后,进行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时,加热温度均满足第一热处理的温度范围(650℃±100℃)以及第二热处理的温度范围(850℃±100℃),由此,第二热处理后的铜合金材料可以满足拉伸强度(σ2)300MPa以上且伸长率(δ)30%以上的物性,其中,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另一方面,将铜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后,进行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时,若加热温度脱离第一热处理的温度范围(650℃±100℃)和第二热处理的温度范围(850℃±100℃)中的任一者,则第二热处理后的铜合金材料会变得不满足拉伸强度(σ2)300MPa以上且伸长率(δ)30%以上的物性,其中,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通常,通过析出强化提高强度的铜合金材料如硬钎焊加热等那样,若在850℃±100℃左右的温度下加热,则强度降低。与此相对,铜合金在进行固溶处理和第一热处理后,若在与硬钎焊加热时的加热温度相对应的850℃±100℃左右的温度下加热,则强度不会降低,相反,强度会提高,其中该铜合金含有0.4~3.5质量%的Ni、优选0.7~1.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优选0.2~0.4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实施例
(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7)
使用高频熔化炉,利用表1所示的化学组成,以铸模尺寸:宽度50mm×长度100mm×高度200mm进行浇铸。接着,将铸锭进行面切削,在900℃下加热2小时后,立即投入到水槽中进行冷却。接着,通过冷轧轧制至厚度1.0mm,接着,在900℃下进行10秒中间退火,接着,通过冷轧轧制至厚度0.7mm。接着,在表1所示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得到铜合金材料。
(第一次热处理条件)
1A:650℃下1小时
1B:500℃下1小时
1C:770℃下1小时
(第二次热处理条件)
2A:850℃下30秒
2B:700℃下30秒
2C:970℃下30秒
(评价)
由所得铜合金材料制作长度100mm、平行部宽度10mm的试验片,测定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另外,针对第二次热处理前的铜合金材料也进行同样操作,测定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σ)、伸长率(δ)>
铜合金的拉伸强度(σ)、伸长率(δ)依据JIS Z2241进行测定。
[表1]
*表中,σ1为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2为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
(实施例11~12和比较例8~9)
利用高频熔化炉,以表2所示的化学组成,制造φ100mm的铸锭,接着,剥皮至φ90mm,从而得到钢坯。接着,将钢坯加热至900℃,进行热挤出,制成φ20mm×厚度1.5mm的热挤出管坯。接着,在900℃的炉内进行加热,立即投入到水槽中进行冷却。接着,进行冷拔加工至φ10mm×厚度0.5mm。接着,在650℃下加热1小时进行第一热处理,接着,在850℃下加热30秒进行第二热处理,从而得到铜管。
(评价)
铜管的拉伸强度(σ)、伸长率(δ)依据JIS Z2241进行测定。
[表2]
*表中,σ1为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2为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另外,δ1为第二热处理前的伸长率,δ2为第二热处理后的伸长率。

Claims (7)

1.一种铜合金材料B,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650℃±100℃下加热铜合金材料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材料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
所述铜合金材料A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2.一种铜合金材料C,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850℃±100℃下加热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材料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材料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伸长率δ为3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合金材料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σ2与所述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1之差即σ2-σ1为20MPa以上。
4.一种铜合金管B,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650℃±100℃下加热铜合金管A的第一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管B的拉伸强度σ2为270~370MPa,伸长率δ为30%以上,
所述铜合金管A含有0.4~3.5质量%的Ni和0.1~0.5质量%的P,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5.一种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其是进行在850℃±100℃下加热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合金管B的第二热处理而得到的,
铜合金管C的拉伸强度σ2为300MPa以上,伸长率δ为3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σ2与所述第二热处理前的拉伸强度σ1之差即σ2-σ1为20MPa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管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处理为硬钎焊加热。
CN201580008568.0A 2014-02-12 2015-02-12 铜合金材料和铜合金管 Active CN105992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4039 2014-02-12
JP2014-024039 2014-02-12
PCT/JP2015/053738 WO2015122423A1 (ja) 2014-02-12 2015-02-12 銅合金材料及び銅合金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832A CN105992832A (zh) 2016-10-05
CN105992832B true CN105992832B (zh) 2018-01-30

Family

ID=5380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8568.0A Active CN105992832B (zh) 2014-02-12 2015-02-12 铜合金材料和铜合金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41583B2 (zh)
KR (1) KR20160120315A (zh)
CN (1) CN105992832B (zh)
WO (1) WO20151224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04767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Uacj 耐蟻の巣状腐食性銅管
JP7432315B2 (ja) 2019-07-30 2024-02-16 Njt銅管株式会社 銅合金継目無管の製造方法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6616A (en) * 1974-08-30 1976-03-05 Kobe Steel Ltd Kakoseinosugureta netsukokankyodokigokin
JPS52156720A (en) * 1976-06-23 1977-12-27 Furukawa Metals Co Copper alloy with anti softening property
JPH0222433A (ja) * 1988-04-26 1990-0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用銅合金
JPH04218631A (ja) * 1990-12-17 1992-08-10 Nikko Kyodo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用銅合金
JPH04231444A (ja) * 1990-12-27 1992-08-20 Nikko Kyodo Co Ltd 通電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965481B2 (ja) * 1995-05-08 1999-10-18 日鉱金属株式会社 高導電性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JP4439447B2 (ja) * 2005-08-03 2010-03-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異形断面銅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JP4714943B2 (ja) * 2008-02-08 2011-07-06 三井住友金属鉱山伸銅株式会社 析出硬化型銅合金条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22423A1 (ja) 2017-03-30
WO2015122423A1 (ja) 2015-08-20
CN105992832A (zh) 2016-10-05
KR20160120315A (ko) 2016-10-17
JP6541583B2 (ja) 2019-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4527B2 (ja) 耐熱高強度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14493A (ja) 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管
JP5111922B2 (ja) 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管
CN105992832B (zh) 铜合金材料和铜合金管
JP4818179B2 (ja) 銅合金管
JP5078368B2 (ja) 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管の製造方法
JP2017082301A (ja) 銅合金管の製造方法及び熱交換器
CN105143479B (zh) 导热管用铜合金无缝管
JP5107841B2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管
JP5078410B2 (ja) 銅合金管
CN105074024B (zh) 供水供热水用铜合金无缝管
JP5451217B2 (ja) 内面溝付管の製造方法
JP2017036468A (ja) 銅合金管
JP2017036467A (ja) 銅合金管
KR101627919B1 (ko) 열교환기용 인탈산 구리관
JP5639025B2 (ja) 銅合金管
JP5638999B2 (ja) 銅合金管
JP6360363B2 (ja) 銅合金管
JP6244213B2 (ja) 熱交換器用銅管
JP2022025817A (ja) 銅合金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42797A (ja) 内面溝付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80169A (ja) 銅合金管
JP2016180170A (ja) 銅合金管
KR101728009B1 (ko) 알루미늄 합금 제품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ENGCHUAN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UACJ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