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682A -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682A
CN105981682A CN201510073175.XA CN201510073175A CN105981682A CN 105981682 A CN105981682 A CN 105981682A CN 201510073175 A CN201510073175 A CN 201510073175A CN 105981682 A CN105981682 A CN 105981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drias davidianus
davidianus blanchard
salamander
culturing poo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3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朗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ity Wanzhou District Bell River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ity Wanzhou District Bell River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ity Wanzhou District Bell River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ity Wanzhou District Bell River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31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1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1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鲵养殖技术,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池的设计、苗种培育、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日常管理。本发明提高了大鲵养殖的利润率,增加了大鲵的产量,并且缩短了大鲵的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大鲵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英文名字是giant salamander,是我国特有的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也被我国列为二类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大鲵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而被大量的不法之徒捕杀,并且随着环境的恶劣发展,大鲵的栖息地被大量的破坏、自身繁殖能力也不断的下降,进而导致大鲵处于濒危状态。为了稳定大鲵的数量,以及供人们的需求,就出现了大量的如何进行人工繁殖或者人工驯养的研究,并且还有对大鲵生活习性以及所食的饲料进行研究组配。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大鲵生长环境的研究,来使营造出来的环境与大鲵的生长环境相匹配,进而使大鲵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的过程;并且对大鲵的生长环境的研究,再通过人为因素的控制水质、温度、天敌和光照,以及为大鲵提供一种栖息场所,进而有利于大鲵的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鲵养殖技术,提高了大鲵养殖的利润率,增加了大鲵的产量,并且缩短了大鲵的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大鲵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鲵养殖技术,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S20、养殖池的设计: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S30、苗种培育:包括养殖池的消毒、鲵种消毒、种苗鉴定和放养密度四部分;
S40、养殖管理:利用制冷技术,严格控温、控光,提高生产效率、实行科学化养殖,制定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S50、日常管理: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0中,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分为:稚鲵池、幼鲵池、成鲵池和亲鲵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0中,包括以下步骤:
S301、养殖池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
S302、鲵种消毒: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S303、种苗鉴定: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螈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
S304、放养密度: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池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4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饵料投喂: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S402、调节水质: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8.2间;
S403、调节水温和光照: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S404、防逃防偷: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
S405、幼鲵的摄食种类:幼鲵的摄食种类,因大鲵所栖息的区域和食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50中,包括以下步骤:
S501、饲喂技巧: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S502、养殖池的水质要求:在饲养大鲵室内养殖池的周年水温变幅要求比较平稳,在1~3月之间水温会比较低,在7~9月之间水温会比较高,对于人工饲养的大鲵水温应该保持在在10~24℃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喂食时间的严格控制,使得大鲵也不会因为饥饿而相互撕咬,同时也节约了大鲵喂养的饲料,进一步的降低了大鲵的工厂化喂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利润,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充分的保护了野生大鲵的被捕杀;使大鲵能够在高密度环境中被养殖,进一步的提高了大鲵养殖的利润率,增加了大鲵的产量,并且缩短了大鲵的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大鲵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0、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S20、养殖池的设计: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S30、苗种培育:
S30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S30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S303、种苗鉴定:
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螈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
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S30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S40、养殖管理:
S40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S40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8.2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S40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S40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S405、幼鲵的摄食种类:
幼鲵的摄食种类,因大鲵所栖息的区域和食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食物包括以下几类:(1)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涵等(2)水生寡毛类水丝蚯蚓、尾鳃蚓等。(3)水土昆虫类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4)鱼虾类泥鳅、鲫鱼、河蟹等。(5)人工配合饲料。
S50、日常管理: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S501、饲喂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S502、饲养池的水质要求
在饲养大鲵(娃娃鱼)室内饲养池的周年水温变幅要求比较平稳,在1~3月之间水温会比较低,在7~9月之间水温会比较高。大鲵(娃娃鱼)喜欢堆集在鱼巢中而不大喜欢摄食。对于人工饲养的大鲵(娃娃鱼)水温应该保持在在10~24℃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大鲵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S20、养殖池的设计: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S30、苗种培育:包括养殖池的消毒、鲵种消毒、种苗鉴定和放养密度四部分;
S40、养殖管理:利用制冷技术,严格控温、控光,提高生产效率、实行科学化养殖,制定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S50、日常管理: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分为:稚鲵池、幼鲵池、成鲵池和亲鲵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中,包括以下步骤:
S301、养殖池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
S302、鲵种消毒: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S303、种苗鉴定: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螈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
S304、放养密度: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池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饵料投喂: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S402、调节水质: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8.2间;
S403、调节水温和光照: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S404、防逃防偷: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
S405、幼鲵的摄食种类:幼鲵的摄食种类,因大鲵所栖息的区域和食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0中,包括以下步骤:
S501、饲喂技巧: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S502、养殖池的水质要求:在饲养大鲵室内养殖池的周年水温变幅要求比较平稳,在1~3月之间水温会比较低,在7~9月之间水温会比较高,对于人工饲养的大鲵水温应该保持在在10~24℃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CN201510073175.XA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Pending CN105981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3175.XA CN105981682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3175.XA CN105981682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682A true CN105981682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4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3175.XA Pending CN105981682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16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342A (zh) * 2016-12-20 2017-05-10 庞倩媚 一种娃娃鱼的养殖方法
CN108174822A (zh) * 2018-03-14 2018-06-19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及其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8935324A (zh) * 2018-08-06 2018-12-07 杨长明 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
CN110754420A (zh) * 2019-10-30 2020-02-07 浙江师范大学 义乌小鲵人工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广天地CCTV7视频: "大鲵养殖技术 大鲵工厂化养殖技术", 《创业第一步网》 *
刘鉴毅等: "大鲵饲养池水质状况分析", 《淡水渔业》 *
衡智洲: "《秦巴山区中药材种植技术 略阳篇》", 30 June 20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谢忠明: "《大鲵 鳄龟养殖技术》", 31 May 2002,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342A (zh) * 2016-12-20 2017-05-10 庞倩媚 一种娃娃鱼的养殖方法
CN108174822A (zh) * 2018-03-14 2018-06-19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及其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8174822B (zh) * 2018-03-14 2023-09-26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及其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8935324A (zh) * 2018-08-06 2018-12-07 杨长明 大鲵室外生态养殖池及养殖方法
CN110754420A (zh) * 2019-10-30 2020-02-07 浙江师范大学 义乌小鲵人工养殖方法
CN110754420B (zh) * 2019-10-30 2021-12-24 浙江师范大学 义乌小鲵人工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3931529B (zh) 稻田生态养殖青虾的方法
CN105393985A (zh) 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
CN101675729B (zh) 高原盐碱水域白斑狗鱼养殖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3392658A (zh) 一种胭脂鱼养殖方法
CN104106439B (zh) 一种有机稻田中水稻、虎纹蛙、鳖共生高产种养工艺
CN102715130A (zh) 高山茶园生态互补牧鸡法
CN104621045A (zh) 大鲵仿生态养殖及繁育方法
CN102578036A (zh) 一种节粮型生态虫草鸡的林下饲养方法
CN104067983A (zh) 一种石蛙的仿生养殖方法
CN112690184B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7711365A (zh) 一种鸭稻共生生产有机水稻和有机鸭的共作方法
CN105981682A (zh) 一种大鲵养殖技术
Rajput et al. Duck farming, fascinating option in India.
CN104904631A (zh) 一种池塘立体养殖方法
KR101744393B1 (ko) 해마 자, 치어 생산방법
CN106900538A (zh) 一种利用苍蝇进行洋葱制种的方法
CN104488766A (zh) 一种罗氏沼虾中虾养殖工艺
CN106359303A (zh) 一种乌骨鸡饲养管理方法
CN102754620A (zh) 中华花龟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9122566A (zh) 一种促使虎纹蛙集中产卵的高存活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备
CN104304181A (zh) 中华鳖的高密度池塘养殖技术
CN105875443A (zh) 一种长江刀鲚土池半流水养殖方法
CN105981684B (zh) 一种优选野长鳖的生产培育方法
Rajts et al. Mola (Amblypharyngodon mola) aquaculture in Bangladesh: Status and future nee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