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781A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781A
CN105980781A CN201580008040.3A CN201580008040A CN105980781A CN 105980781 A CN105980781 A CN 105980781A CN 201580008040 A CN201580008040 A CN 201580008040A CN 105980781 A CN105980781 A CN 105980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blow
outlet
humi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80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781B (zh
Inventor
清水彰则
伊藤克浩
小滨卓
饭田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干燥的加湿器。加湿器(1)具备:箱体(2),其开口形成吸入口(3)和吹出口(4、5)并设置于居室内的地面上;送风通路(8),其将吸入口(3)与吹出口(4、5)连结;送风机(10),其配置于送风通路(8)内;风向板(14、15),其设于吹出口(4、5)而能改变风向;照度传感器(13),其检测居室内的照度;以及加湿部(20),其对在送风通路(8)中流通的空气进行加湿,上述加湿器(1)能切换为进行基于加湿部(20)的加湿并送风的加湿状态和停止加湿部(20)的加湿并送风的非加湿状态,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值低的情况下,将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并且将非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以外的方向。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照度传感器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加湿器。该加湿器在设置于居室内的地面上的箱体上开口形成吸入口和吹出口。吸入口在箱体的前表面开口,吹出口在箱体的上部向上方开口。在箱体内设有将吸入口与吹出口连结的送风通路,在送风通路内从吸入口向吹出口按顺序配置过滤器、加湿部和送风机。
在上述构成的加湿器中,在开始运转时,送风机被驱动而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利用过滤器捕获收集尘埃后从吹出口向上方送出。此时,在送风通路中流通的空气被加湿部加湿。由此,能进行居室内的空气净化和加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58148号公报(第3页~第5页、第2图)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306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美容等而希望抑制皮肤的干燥,有时使加湿器在就寝中继续运转。此时,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加湿器,从箱体向上方送出被加湿的空气(加湿空气),因此存在虽然能对室内进行加湿但是无法充分地抑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干燥的加湿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加湿器具备:箱体,其开口形成吸入口和吹出口并设置于居室内的地面上;送风通路,其将上述吸入口与上述吹出口连结;送风机,其配置于上述送风通路内;风向板,其设于上述吹出口并可改变风向;照度传感器,其检测居室内的照度;以及加湿部,其对在上述送风通路中流通的空气进行加湿,上述加湿器能切换为进行基于上述加湿部的加湿并送风的加湿状态和停止基于上述加湿部的加湿并送风的非加湿状态,上述加湿器的特征在于,
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值低的情况下,将上述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并且将上述非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以外的方向。
根据该构成,空气通过送风机的驱动而从吸入口吸入而在送风通路中流通。此时,能切换为进行基于加湿部的加湿并送风的加湿状态和停止基于加湿部的加湿并送风的非加湿状态。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值低的情况下,被加湿的空气(加湿空气)通过风向板从吹出口朝向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向前方送出。另外,未被加湿的空气通过风向板从吹出口避开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而向前方以外的方向送出。
另外,优选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加湿器中,在上述送风通路中具备释放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低且是上述非加湿状态的情况下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被驱动时,将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
另外,优选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加湿器中,多个上述吹出口开口形成于上述箱体的前表面和上表面,并且在各上述吹出口中分别设有上述风向板,利用上述风向板打开关闭上述吹出口,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高的情况下,两方的上述风向板打开上述吹出口。
另外,优选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加湿器中,在从前表面的上述吹出口送出空气时,当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低时,则向前方大致水平方向送出空气,当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高时,则向前方上方送出空气。
另外,优选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加湿器中,上述送风通路具有在上述送风机的下游分支的第1分支通路和第2分支通路,并且前表面的上述吹出口和上表面的上述吹出口分别与第1分支通路和第2分支通路连通,设置可改变第1分支通路和第2分支通路的风量平衡的风门,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低且从前表面的上述吹出口送出空气时,利用上述风门将气流引导到第1分支通路。
另外,本发明的加湿器具备:送风通路,其将吸入口与吹出口连结;送风机,其配置于上述送风通路内;以及加湿部,其对在上述送风通路中流通的空气进行加湿,上述加湿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加湿部具备:供水罐,其可装拆;托盘,其从上述供水罐被供水;加湿过滤器,其使下部浸渍于上述托盘内的水中且空气经过该加湿过滤器;以及水位传感器,其检测上述托盘的水位,
上述水位传感器具有随着上述托盘的水位的变动而上下移动的浮子,
上述托盘具有:限制部,其与下降的上述浮子抵接来限制上述浮子的下限位置;以及引导构件,其将来自上述供水罐的水引导到上述浮子和上述限制部之间。
另外,优选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加湿器中,用水平轴枢支上述浮子的一端,上述限制部由上述托盘的底面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值低的情况下,将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并且将非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以外的方向。由此,能使加湿空气直接碰到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并且能避开使用者而吹出非加湿状态的空气。因而,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侧视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显示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操作部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部的供水罐拆下的情景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部的侧视截面图。
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部的供水罐拆下的情景的侧视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向前方送出空气的情景的侧视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向上方送出空气的情景的侧视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显示部的中央发光部和两侧发光部的点亮图案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侧视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显示部的中央发光部和两侧发光部的点亮图案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部的浮子周边的侧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和图2分别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立体图和侧视截面图。此外,在图2中箭头S表示空气的流动。加湿器1具有开口形成吸入口3和吹出口4、5并设置于居室内的地面等的箱体2。吸入口3开口形成于箱体2的背面,吹出口4、5分别开口形成于箱体2的前表面上部和上表面后部。此外,吹出口4的高度成为与居室内的床(未图示)的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吹出口4、5分别设有可改变风向的风向板14、15。风向板14包括平板,由设于风向板14的后部的转动轴部14a支撑且可在上下方向转动。风向板15包括平板,由设于风向板15的前部的转动轴部15a支撑且可在上下方向转动。
风向板14、15分别将吹出口4、5打开关闭。风向板14能从关闭吹出口4的位置(参照图11)向打开方向转动最大约120°。风向板15能从关闭吹出口5的位置(参照图10)向打开方向转动最大约42°。
在箱体2内设有将吸入口3与吹出口4、5连结的送风通路8。在送风通路8内,从吸入口3向吹出口4、5(从气流的上游向下游)按顺序设有过滤器单元9、加湿部20、送风机10、离子发生装置11和风门12。
送风通路8具有在离子发生装置11的下游分支的第1分支通路8a和第2分支通路8b。第1分支通路8a和第2分支通路8b分别与吹出口4、5连通,第1分支通路8a的空气的流路的截面面积比第2分支通路8b的空气的流路的截面面积小。
风门12形成为薄板状,由转动轴部12a支撑且可在上下方向转动。风门12能从关闭第1分支通路8a的位置(参照图11)如图2所示转动最大约180°。利用风门12可改变第1分支通路8a和第2分支通路8b的风量平衡。
送风机10由被电机10a驱动的西洛克风扇形成,沿轴向吸气并沿周向排气。过滤器单元9在框体9a内从空气的吸入侧按顺序配设预过滤器、除臭过滤器和集尘过滤器(均未图示)。在预过滤器和除臭过滤器之间配置过滤器按压构件(未图示)。
将聚丙烯制的网(未图示)熔接到由ABS等合成树脂形成的具有多级多列的窗的矩形的框(未图示)而形成预过滤器。能通过预过滤器捕获收集吸气中的大的尘埃。
除臭过滤器具有包括聚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的矩形的袋体。袋体划分为在上下方向连续的大小均等的多个收纳室。在各收纳室内均匀地分散并填满活性碳等吸附材料。由此,能将空气中的臭气成分吸附而对空气进行除臭。另外,过滤器按压构件按压除臭过滤器而防止其位置偏移。
集尘过滤器包括HEPA过滤器,以覆盖滤材(未图示)的方式通过热熔胶来熔接框材(未图示)。能通过集尘过滤器捕获收集空气中的细微的尘埃或比规定粒径(例如3μm)小的粒径的PM2.5等微小粒子。
如后述详细所示,加湿部20将加湿过滤器23的下部浸渍于托盘22内的水中,对经过加湿过滤器23的空气进行加湿。由此,从吹出口4、5送出加湿空气。
离子发生装置11具有通过施加高压电压而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面11a,离子发生面11a面向送风通路8内。对离子发生面11a施加包括交流波形或脉冲波形的电压。在离子发生面11a的施加电压是正电压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包括H+(H2O)m的正离子,在负电压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包括O2 (H2O)n的负离子。其中,m、n是整数。H+(H2O)m和O2 (H2O)n在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或臭气成分的表面凝集而包围它们。
并且,如式(1)~(3)所示,通过碰撞而在微生物等的表面上凝集、生成作为活性种的[·OH](羟基自由基)或H2O2(过氧化氢)来破坏浮游细菌等。其中,m’、n’是整数。因而,空气净化器1通过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并将它们从吹出口4、5送出而能进行居室内的杀菌和臭味除去。
H+(H2O)m+O2 (H2O)n→·OH+1/2O2+(m+n)H2O…(1)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2·OH+O2+(m+m'+n+n')H2O…(2)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H2O2+O2+(m+m'+n+n')H2O…(3)
另外,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羟基(OH基)附着于皮肤而使皮肤表面实现亲水化。由此,水分子易于附着于皮肤表面,能对皮肤赋予湿润性。
在过滤器单元9的附近设有尘埃传感器(未图示)和臭味传感器(未图示)。尘埃传感器由具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光学传感器构成,基于从受光元件输出的输出脉宽来检测空气中的尘埃的浓度。另外,能根据尘埃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脉冲波形识别PM2.5和与PM2.5相比粒径更大的尘埃。例如,PM2.5的脉冲波形成为具有平缓的峰的波形,粒径大的尘埃的脉冲波形成为具有尖锐的峰的波形。由此,能根据尘埃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取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臭味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的浓度。
在箱体2的上表面前部设有照度传感器13(参照图4)。照度传感器13检测居室内的照度。
在箱体2的前表面上部的吹出口4的周围设有显示部30、40、50。图3表示加湿器1的显示部30、40、50的主视图。此外,在图3中省略风向板14的图示。显示部30(第1显示部)在左右方向延伸而形成,具有中央发光部31、两侧发光部32和灯罩35。灯罩35由半透明的树脂构成,覆盖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
中央发光部31配置于显示部3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由具有红色LED元件和绿色LED元件的2色LED形成。中央发光部31在仅点亮红色LED时射出红色光,在仅点亮绿色LED时射出绿色光,在点亮红色LED和绿色LED时射出橙色光。
两侧发光部32配置于中央发光部31的两侧方,包括多个不同色的单色LED32R、32T、32G。单色LED32R、32T、32G分别射出红色光、橙色光和绿色光。与中央发光部31按单色LED32R、32T、32G的顺序分开配置。即,从显示部30的中央部朝向侧端部按单色LED32R、32T、32G的顺序配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单色LED32R、32T、32G总称为“单色LED32a”。
单色LED32R、32T、32G按等间隔配置,中央发光部31和与中央发光部31相邻的单色LED32R之间的距离D1比相邻的单色LED32R、32T之间或相邻的单色LED32G、32T之间的距离D2长。
显示部40(第2显示部)比吹出口4靠左方配置并具有多个LED(未图示),在空气中的PM2.5等微小粒子的浓度超过了规定值(例如35μg/m3)的情况下,显示“PM2.5”的文字40a。
显示部50比吹出口4靠右方配置并具有多个LED(未图示),在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的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显示包括多个波浪线W的图案P。
在箱体2的上表面前部设有操作部6。图4表示操作部6的主视图。操作部6具有多个按钮6a~6d,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进行加湿器1的动作设定。能通过按钮6a的操作来变更送风机10的转速而变更从吹出口4、5送出的空气的风量。能通过按钮6b的操作使风向板14、15转动而变更空气的吹出方向。通过按钮6c的操作,能切换进行基于加湿部20的加湿并送风的加湿状态和停止基于加湿部20的加湿并送风的非加湿状态。
通过按钮6d的操作,能使向前方送出的离子的量相对于标准状态增加。此时,风向板14从关闭吹出口4的位置向上方转动60°,并且风门12从关闭第1分支通路8a的位置向打开方向转动85°(参照图10)。由此,包含离子的气流被第1分支通路8a引导,从吹出口4向前方送出。
图5表示从上方观看加湿部20时的立体图。图6表示将供水罐21拆下的加湿部20的立体图。图7表示加湿部20的侧视截面图。图8表示将供水罐21拆下的加湿部20的侧视截面图。加湿部20具备供水罐21、托盘22、加湿过滤器23和水位传感器24。托盘22装配于箱体2且可装拆,供水罐21和加湿过滤器23装配于托盘22且可装拆。由此,能容易地进行加湿部20的清扫或维护等。
供水罐21由圆筒形状的容器构成,通过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素材的吹塑成型等形成。在供水罐21的一端面形成开口部(未图示),将具有阀机构29(参照图7)的罐盖21a与开口部螺合从而封闭开口部。在供水罐21的另一端面设有在装拆供水罐21时用于夹持的夹持部21b。能将从托盘22取出的供水罐21的罐盖21a拆下而对供水罐21供水。
托盘22是使上表面开放的大致箱型形状,由树脂成型品形成。托盘22具有:收纳加湿过滤器23的过滤器收纳部22a;以及与过滤器收纳部22a相邻设置并收纳供水罐21的罐收纳部22b。与罐盖21a的阀机构29相对的支承部22e突出地形成于罐收纳部22b的底面。
在过滤器收纳部22a和罐收纳部22b之间设有隔板22c,利用形成于隔板22c的连通口22d将过滤器收纳部22a与罐收纳部22b连通。
加湿过滤器23具有具备通气性和吸水性的无纺布等的过滤体23a,形成为圆盘状。过滤体23a被轴向是水平的圆筒形状的框体25保持。框体25通过配置于轴向的两端面的辐射状的轮圈25b来支撑过滤体23a,过滤体23a在轮圈25b之间露出。另外,框体25在轴向的两端面的一部分形成弓形的遮挡部25c。在框体25的周面上形成齿条25a,齿条25a与设于箱体2的小齿轮(未图示)啮合。小齿轮通过设于箱体2的电机(未图示)而旋转。由此,加湿过滤器23能在垂直面内旋转。
在将框体25的遮挡部25c配置于下端而使加湿过滤器23的旋转停止时,过滤体23a通过遮挡部25c遮挡托盘22内的水。由此,加湿器1成为非加湿状态。在通过按钮6c的操作指示加湿运转时,加湿过滤器23断续旋转。通过加湿过滤器23的旋转使过滤体23a浸渍于托盘22内的水中,通过毛细管现象使水渗透整个过滤体23a。由此,加湿器1成为加湿状态。
水位传感器24具有浮子24a和簧片开关(未图示)。浮子24a通过支承轴241a轴支于引导构件26且浮子24a能转动。浮子24a通过框体242a保持发泡苯乙烯等发泡树脂而形成,能浮在水上。另外,框体242a保持着磁铁。簧片开关设于隔着托盘22的侧壁面而与磁铁相对的位置的箱体2。簧片开关包括磁传感器,检测浮子24a的磁铁的磁而进行开关。
托盘22的底面与水位降低而下降的浮子24a抵接来限制浮子24a的下限位置。由此,托盘22的底面构成限制浮子24a的下限位置的限制部。板状的引导构件26以包围支承部22e的方式俯视时呈コ字状竖立设置于罐收纳部22b的底面上,将来自供水罐21的水引导到浮子24a和托盘22的底面之间。
在加湿部20中,在浮子24a在规定的水位范围内浮在水上的状态的情况下,磁铁与簧片开关相对,簧片开关成为例如接通。在由于使加湿状态继续而托盘22内的水大量减少时,浮子24a在图7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如图8所示与托盘22的底面抵接。此时,磁铁从簧片开关离开,簧片开关成为例如关断。由此,通过例如显示部30等通知需要供水。
在将满水状态的供水罐21装配于罐收纳部22b时,通过支承部22e(参照图6)使阀机构29开放,将供水罐21内的水供应到托盘22内。此时,供水罐21的水被引导构件26引导到浮子24a和托盘22的底面之间。由此,在由于托盘22内的残留水的水垢而使浮子24a附着于托盘22的底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从供水罐21冲劲大地流入的水向浮子24a的碰撞而容易地解除浮子24a向托盘22的底面的附着。因而,能使浮子24a可靠地浮起,能防止水位传感器24的误检测。
在托盘22内的水位上升而空气无法经由阀机构29流入供水罐21内时,从供水罐21向托盘22的供水停止。由此,根据托盘22的水位从供水罐21向托盘22供水,托盘22的蓄水水位被维持为大致恒定。
图9是表示加湿器1的动作的流程图。在通过操作部6的操作开始加湿器1的运转时,送风机10被驱动。由此,居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3吸入而在送风通路8中流通。此时,空气中的尘埃被过滤器单元9捕获收集并且空气被除臭。
在步骤#1中,通过照度传感器13检测居室内的照度。在步骤#2中,判断居室内的照度是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I0。其中,下限值I0能设定为例如夜间将居室的室内照明装置(未图示)熄灭时的照度。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下限值I0低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3,在不比下限值I0低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7。在步骤#7中,如图2所示,通过风向板14从吹出口4向前方上方送出空气,通过风向板15从吹出口5向后方上方送出空气。由此,能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并且净化居室内的空气。
在步骤#3中,判断是否由加湿部20进行加湿。在通过按钮6c的操作使加湿过滤器23旋转而加湿器1成为加湿状态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6,在加湿过滤器23停止旋转而加湿器1成为非加湿状态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4。在步骤#4中,判断离子发生装置11是否被驱动。在离子发生装置11被驱动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6,在没有被驱动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5。
在步骤#6中,如图10所示,通过风向板15关闭吹出口5,通过风向板14从吹出口4向前方大致水平方向送出空气。即,朝向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送出空气。此时,通过风门12将气流引导到第1分支通路8a。由此,能使加湿空气或包含由离子发生装置11产生的离子的空气直接碰到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因而,能对使用者的皮肤充分地赋予湿润性,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在步骤#5中,如图11所示,通过风向板14关闭吹出口4,通过风向板15从吹出口5向后方上方送出空气。即,能避开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地送出空气。由此,能防止未被加湿且也不包含由离子发生装置11产生的离子的空气直接碰到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因而,能净化居室内的空气并且能防止就寝中的使用者的不适感而促进熟睡。
在步骤#5~步骤#7后返回步骤#1,重复步骤#1~步骤#7。
表1表示基于污染度、臭气等级和PM2.5浓度等级的送风机10的送风级别。污染度根据由尘埃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中的尘埃的浓度按0~4这5阶段划分等级。臭气等级根据由臭味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的浓度按0~3这4阶段划分等级。PM2.5浓度等级按照根据尘埃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取的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按a~c这3阶段划分等级。空气中的尘埃、臭气成分和PM2.5的浓度越高,污染度按0~4的顺序、臭气等级按0~3的顺序、PM2.5浓度等级按a~c的顺序分别变得越高。
送风机10基于污染度和臭气等级可改变为“微”、“弱”、“中”、“强”和“最大”的多个送风级别。送风机10的转速按“微”、“弱”、“中”、“强”和“最大”的顺序变高。送风机10在污染度和臭气等级高时按与低时相比转速更高的送风级别驱动。在图9的步骤#5~步骤#7中,在例如污染度和臭气等级是“1”的情况下,送风机10按“中”的送风级别驱动,在污染度和臭气等级是“2”的情况下,送风机10按“强”的送风级别驱动。
[表1]
另外,根据尘埃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取PM2.5的浓度,在图9的步骤#5~步骤#7中,在例如污染度是“0”而臭气等级是“0”且PM2.5浓度等级是“a”的情况下,送风机10按“微”的送风级别驱动。对此,在污染度是“0”而臭气等级是“0”且PM2.5浓度等级是“b”或“c”的情况下,送风机10分别按“弱”或“中”的送风级别驱动。即,在PM2.5的浓度比规定的污染度高时与低时相比进一步提高送风级别而提高送风机10的转速。由此,能从空气中迅速地除去PM2.5。
此外,在污染度是“2”以上的情况下,即使PM2.5浓度等级上升,也不变更送风机10的转速,送风级别成为“中”以上,因此能迅速地除去空气中的PM2.5。
图12表示与污染度相应的显示部30的点亮图案的示意图。实线的椭圆形表示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的点亮状态,虚线的椭圆形表示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的熄灭状态。在污染度是“0”的情况下,从中央发光部31射出绿色光并且从两侧的单色LED32G射出绿色光。由此,由于绿色具有新鲜的印象,因此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居室内的空气中的尘埃的浓度低。
在污染度是“1”的情况下,从中央发光部31射出橙色光并且两侧发光部32的单色LED32G、32T点亮而分别射出绿色光和橙色光。在污染度是“2”的情况下,从中央发光部31射出橙色光并且两侧发光部32的仅单色LED32T点亮而射出橙色光。在污染度是“3”的情况下,从中央发光部31射出红色光并且两侧发光部32的单色LED32T、32R点亮而分别射出橙色光和红色光。在污染度是“4”的情况下,从中央发光部31射出红色光并且两侧发光部32的仅单色LED32R点亮而射出红色光。
即,通过中央发光部31显示根据尘埃的浓度划分等级的第1等级I~III,并且通过两侧发光部32以与中央发光部31对称的图案显示将第1等级I~III进一步细分的污染度(第2等级)。由此,显示部30根据空气中的尘埃的浓度来变更显示状态。另外,能通过点亮位置不发生变化的中央发光部31来显示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的概要,能通过两侧发光部32显示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详细。由此,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
另外,两侧发光部32的单色LED32a以成为与中央发光部31对称的图案的方式点亮,因此能提高加湿器1的美观程度。
此时,中央发光部31和与中央发光部31相邻的单色LED32R之间的距离D1比相邻的单色LED32R、32T之间或相邻的单色LED32T、32G之间的距离D2长。由此,能防止中央发光部31的出射光的色与两侧发光部32的出射光的色的混色。因而,能容易地防止使用者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误检测。
另外,两侧发光部32随着第2等级的增加按顺序使相对于中央发光部31近的位置的单色LED32a发光。由此,能进一步容易地防止使用者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误检测。
此外,在例如污染度是“3”或“4”的情况下,可以使中央发光部31或单色LED32R、32T、32G闪烁或亮灭。由此,能容易地唤起使用者的注意。
另外,在图9的步骤#5~步骤#7中,在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超过规定值(例如35μg/m3)时,显示部40如图3所示显示“PM2.5”的文字40a。由此,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居室内的空气包含着对健康带来影响的浓度的PM2.5。
此外,也可以是,显示部40具备具有红色LED元件和绿色LED元件的2色LED,在PM2.5的浓度例如是35μg/m3以上且小于70μg/m3的情况下,用橙色显示文字40a,在例如是70μg/m3以上的情况下,用红色显示文字40a。由此,使用者能进一步容易地识别高浓度的PM2.5的存在。
另外,在图9的步骤#5~步骤#7中,在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的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显示部50显示包括多个波浪线W的图案P。由此,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臭气成分造成的空气的污染。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的下限值I0低的情况下,将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并且将非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上方。由此,能将加湿空气直接吹到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并且能避开使用者地吹出非加湿状态的空气。因而,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此外,也可以是,在使用者在床上等就寝的情况下,从吹出口4向下方送出非加湿状态的空气。即,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的下限值I0低的情况下,只要将非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以外的方向即可。由此,能避开使用者地吹出非加湿状态的空气,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另外,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下限值I0低且为非加湿状态的情况下,在离子发生装置11被驱动时,将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由此,包含离子的气流直接碰到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因而,能对使用者的皮肤充分地赋予湿润性,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另外,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下限值I0高的情况下,风向板14、15分别将吹出口4、5打开,因此,能在加湿状态下使加湿空气遍及居室的各个角落。
另外,在从前面的吹出口4送出空气时,若居室内的照度比下限值I0低,则向前方大致水平方向送出,若居室内的照度比下限值I0高,则向前方上方送出。由此,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另外,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下限值I0低且从前面的吹出口4送出空气时,通过风门12将气流引导到第1分支通路8a。由此,能向吹出口4容易地引导加湿空气或包含由离子发生装置11产生的离子的空气。
另外,具有:托盘22的底面(限制部),其与已下降的浮子24a抵接来限制浮子24a的下限位置;以及引导构件26,其将来自供水罐21的水引导到浮子24a和托盘22的底面之间。由此,在由于托盘22内的残留水的水垢而使浮子24a附着于托盘22的底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从供水罐21冲劲大地流入的水向浮子24a的碰撞而容易地解除浮子24a向托盘22的底面的附着。因而,能使浮子24a可靠地浮起,能防止水位传感器24的误检测。
另外,基于根据空气中的尘埃的浓度划分等级的多个污染度使送风机10可改变为转速不同的多个送风级别,在污染度高时设定为与低时相比转速更高的送风级别。由此,在污染度低的情况下,能抑制耗电和噪声的增大并除去空气中的尘埃,在污染度高的情况下能迅速地除去空气中的尘埃。
另外,根据尘埃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取空气中的尘埃所包含的比规定粒径小的粒径的PM2.5(微小粒子)的浓度,在PM2.5的浓度比规定的污染度高时,与低时相比进一步提高送风级别而提高送风机10的转速。由此,在污染度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若PM2.5的浓度变高,则送风机的风量也变大。因而,能一边可靠地捕获收集与PM2.5相比粒径更大的尘埃,一边充分地除去空气中的PM2.5。其结果是,能容易地防止损害使用者的健康。另外,根据尘埃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取微小粒子的浓度,因此能识别PM2.5和与PM2.5相比粒径更大的尘埃。由此,能削减空气净化器1的制造成本。
另外,基于根据臭气成分的浓度划分等级的多个臭气等级和污染度可改变送风级别,在臭气等级高时设定为与低时相比转速更高的送风级别。由此,能迅速地除去空气中的尘埃和臭气成分。
另外,显示部30(第1显示部)在左右方向延伸而形成,具有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根据空气中的尘埃的浓度变更显示状态。由此,使用者能掌握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
另外,通过中央发光部31显示根据尘埃的浓度划分等级的第1等级I~III,并且通过两侧发光部32以与中央发光部31对称的图案显示将第1等级I~III进一步细分的污染度(第2等级)。由此,能通过点亮位置不发生变化的中央发光部31来显示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的概要,能通过两侧发光部32显示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详细。由此,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尘埃造成的空气的污染状况。
另外,两侧发光部32的单色LED32a以成为与中央发光部31对称的图案的方式点亮,因此能提高加湿器1的美观程度。
此时,中央发光部31与单色LED32R之间的距离D1比相邻的单色LED32R、32T之间或相邻的单色LED32G、32T之间的距离D2长。由此,能防止中央发光部31的出射光的色与两侧发光部32的出射光的色的混色。因而,能容易地防止使用者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误检测。
另外,两侧发光部32随着第2等级的增加按顺序使相对于中央发光部31近的位置的单色LED32a发光。由此,能进一步容易地防止使用者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误检测。
此外,两侧发光部32随着第2等级的减少而按顺序使相对于中央发光部31近的位置的单色LED32a发光。在该情况下也能进一步容易地防止使用者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误检测。
另外,设有表示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超过规定值的显示部40(第2显示部)。由此,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居室内的空气包含着对健康带来影响的浓度的PM2.5。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1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侧视截面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图1~图1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同一附图标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吹出口4、风向板14、第1分支通路8a和风门12省略且风向板15的配置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30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风向板15的截面形状是弯曲的,由设于风向板15的后部的转动轴部15a支撑且可在上下方向转动。在图9的步骤#6中,通过用实线表示的风向板15从吹出口5向前方送出空气。由此,能使加湿空气或包含由离子发生装置11产生的离子的空气直接碰到夜间在床上等就寝中的使用者。因而,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在图9的步骤#5和步骤#7中,风向板15转动到用单点划线15′表示的位置而从吹出口5向上方送出空气。由此,可避开使用者地吹出非加湿状态的空气。因而,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皮肤的干燥。
图14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器1的显示部30的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33的点亮图案的示意图。实线的椭圆形表示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33的点亮状态,虚线的椭圆形表示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33的熄灭状态。显示部30在中央发光部31的与两侧发光部32相反的一侧具有两侧发光部33。两侧发光部33具有分别射出红色光、橙色光和绿色光的单色LED33R、33T、33G。单色LED33R、33T、33G与单色LED32R、32T、32G同样地配置。另外,单色LED32G和单色LED33R之间的距离D3设定为距离D2以上的长度。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单色LED33R、33T、33G总称为“单色LED33a”。
随着污染度(第2等级)变高,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点亮。两侧发光部33在污染度是“0”或“1”的情况下,仅单色LED33G点亮,在污染度是“2”或“3”的情况下,仅单色LED33T点亮,在污染度是“4”的情况下,仅单色LED33R点亮。由此,两侧发光部33随着第2等级的增加使相对于中央发光部31近的位置的单色LED33a发光。此时,距离D3设定为距离D2以上的长度,因此能防止两侧发光部32、33的出射光的混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将风向板14或风门12省略,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湿器1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能削减加湿器1的制造成本。
另外,显示部30在中央发光部31的与两侧发光部32相反的一侧具有两侧发光部33,根据污染度可改变中央发光部31和两侧发光部32、33的点亮状态。由此,能进一步防止使用者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的误检测。
此外,也可以是,两侧发光部33随着第2等级的减少使相对于中央发光部31近的位置的单色LED33a发光。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1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器的加湿部的浮子周边的侧视截面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上述图1~图12中表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同一附图标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托盘22的底面设有肋27(限制部)以及在箱体2的侧面设有扬声器(未图示)。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肋27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于托盘22的底面。肋27与用单点划线24a′表示的已下降的浮子24a抵接来限制浮子24a的下限位置。此时,浮子24a与肋27线接触。引导构件26将来自供水罐21的水引导到浮子24a和肋27之间。
在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除显示部40的文字40a的显示之外,还从扬声器输出例如“PM2.5的浓度变高”等声音。由此,使用者能进一步容易地识别居室内的空气包含着对健康带来影响的浓度的PM2.5。此外,在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扬声器输出取代上述声音的蜂鸣器音。
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设有与已下降的浮子24a抵接来限制浮子24a的下限位置的肋27(限制部),因此能容易地减少由托盘22内的残留水的水垢导致的浮子24a与托盘22的底面的附着。
另外,即使发生由托盘22内的残留水的水垢导致的浮子24a与肋27的附着,浮子24a也与肋27进行线接触,因此能通过被引导构件26引导的来自供水罐21的水来容易地解除浮子24a与肋27的附着。
另外,在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通过设于箱体2的扬声器进行通知,因此使用者能进一步容易地识别居室内的空气包含着对健康带来影响的浓度的PM2.5。
此外,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加湿器1具备过滤器单元9,但也可以省略过滤器单元9。由此,能在非加湿状态下使居室内的空气循环。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应用于具备照度传感器的加湿器。
附图标记说明
1 加湿器
2 箱体
3 吸入口
4、5 吹出口
6 操作部
8 送风通路
8a 第1分支通路
8b 第2分支通路
9 过滤器单元
10 送风机
11 离子发生装置
12 风门
13 照度传感器
14、15 风向板
20 加湿部
21 供水罐
21a 罐盖
21b 夹持部
22 托盘
22a 过滤器收纳部
22b 罐收纳部
23 加湿过滤器
24 水位传感器
24a 浮子
26 引导构件
27 肋(限制部)
30 显示部(第1显示部)
31 中央发光部
32、33 两侧发光部
32R、32T、32G、33R、33T、33G 单色LED
35 灯罩
40 显示部(第2显示部)
50 显示部

Claims (5)

1.一种加湿器,其具备:箱体,其开口形成吸入口和吹出口并设置于居室内的地面上;送风通路,其将上述吸入口与上述吹出口连结;送风机,其配置于上述送风通路内;风向板,其设于上述吹出口并能改变风向;照度传感器,其检测居室内的照度;以及加湿部,其对在上述送风通路中流通的空气进行加湿,上述加湿器能切换为进行基于上述加湿部的加湿并送风的加湿状态和停止基于上述加湿部的加湿并送风的非加湿状态,上述加湿器的特征在于,
在居室内的照度比规定值低的情况下,将上述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并且将上述非加湿状态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以外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风通路中具备释放出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
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低且是上述非加湿状态的情况下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被驱动时,将空气的吹出方向设为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吹出口开口形成于上述箱体的前表面和上表面,并且在各上述吹出口中分别设有上述风向板,
利用上述风向板打开关闭上述吹出口,
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高的情况下,两方的上述风向板打开上述吹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前表面的上述吹出口送出空气时,当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低时,则向前方大致水平方向送出空气,当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高时,则向前方上方送出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通路具有在上述送风机的下游分支的第1分支通路和第2分支通路,并且前表面的上述吹出口和上表面的上述吹出口分别与第1分支通路和第2分支通路连通,
设有能改变第1分支通路和第2分支通路的风量平衡的风门,
在居室内的照度比上述规定值低且从前表面的上述吹出口送出空气时,利用上述风门将气流引导到第1分支通路。
CN201580008040.3A 2014-08-26 2015-04-28 加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07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1980 2014-08-26
JP2014-171980 2014-08-26
PCT/JP2015/062851 WO2016031305A1 (ja) 2014-08-26 2015-04-28 加湿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781A true CN105980781A (zh) 2016-09-28
CN105980781B CN105980781B (zh) 2018-11-13

Family

ID=5539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804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0781B (zh) 2014-08-26 2015-04-28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193502B2 (zh)
CN (1) CN105980781B (zh)
WO (1) WO20160313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389A (zh) * 2017-08-25 2020-04-17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WO2021062968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0781B (zh) * 2014-08-26 2018-11-13 夏普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2017090954A (ja) * 2015-11-02 2017-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045609B2 (ja) * 2017-08-23 2022-04-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洗濯機
WO2019039137A1 (ja) * 2017-08-25 2019-0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0173856B (zh) * 2019-05-29 2022-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473345B2 (ja) * 2020-01-31 2024-04-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2506A (zh) * 2007-09-14 2010-08-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JP2012163294A (ja) * 2011-02-09 2012-08-30 Panasonic Corp 加湿装置
JP2013036690A (ja) * 2011-08-09 2013-02-21 Panasonic Corp 加湿機
JP2013193073A (ja) * 2012-03-23 2013-09-30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4020707A (ja) * 2012-07-20 2014-02-03 Panasonic Corp 加湿装置
CN103764177A (zh) * 2011-09-27 2014-04-30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和空气清洁器的使用方法
CN10385175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夏云能 空调器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3951B2 (ja) * 1994-08-18 2002-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4973742B2 (ja) * 2010-01-20 2012-07-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JP2012097955A (ja) * 2010-11-02 2012-05-24 Panasonic Corp 空気清浄装置
KR20130047941A (ko) * 2011-11-01 2013-05-09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취침전 물보충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습장치
CN105980781B (zh) * 2014-08-26 2018-11-13 夏普株式会社 加湿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2506A (zh) * 2007-09-14 2010-08-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JP2012163294A (ja) * 2011-02-09 2012-08-30 Panasonic Corp 加湿装置
JP2013036690A (ja) * 2011-08-09 2013-02-21 Panasonic Corp 加湿機
CN103764177A (zh) * 2011-09-27 2014-04-30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和空气清洁器的使用方法
JP2013193073A (ja) * 2012-03-23 2013-09-30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4020707A (ja) * 2012-07-20 2014-02-03 Panasonic Corp 加湿装置
CN10385175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夏云能 空调器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389A (zh) * 2017-08-25 2020-04-17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WO2021062968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98449A (ja) 2017-11-02
JPWO2016031305A1 (ja) 2017-04-27
WO2016031305A1 (ja) 2016-03-03
JP6550103B2 (ja) 2019-07-24
CN105980781B (zh) 2018-11-13
JP6193502B2 (ja) 201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0031A (zh) 空气净化器
CN105980781A (zh) 加湿器
CN204593637U (zh) 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器
KR102275299B1 (ko) 에어 워셔
CN103930730B (zh) 空气净化器
CN205191402U (zh) 一种悬挂式的空气净化灯
JP5836549B2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清浄機の使用方法
CN106247443A (zh) 具有污染空气杀菌及净化部的天花板附着式复合功能风扇
CN204593638U (zh) 室内空气净化器
CN106246566A (zh) 空调室内机附着用自主发电式复合功能气流扩散风扇
JP5808996B2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清浄機の使用方法
CN203907766U (zh) 空气调节机
CN201926044U (zh) 带有led灯的可旋转空气净化器
CN202915485U (zh) 空气净化机
CN103615769A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03771606U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KR101880051B1 (ko) 자외선 엘이디가 구비된 공기청정기
CN202822225U (zh) 一种传染科病房空气消毒器
CN205860245U (zh) 利用水触媒杀菌的加湿空气净化器
CN203595192U (zh) 旅行专用空气净化机
CN207661892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5526631B (zh) 具气流导引结构的空调装置
KR102640593B1 (ko) 무드등이 구비된 수면용 공기청정기
CN204084642U (zh) 全触媒式空气净化器
CN108072121A (zh) 一种空气过滤消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