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6076A -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6076A
CN105966076A CN201610121360.6A CN201610121360A CN105966076A CN 105966076 A CN105966076 A CN 105966076A CN 201610121360 A CN201610121360 A CN 201610121360A CN 105966076 A CN105966076 A CN 105966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unit
liquid
face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13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6076B (zh
Inventor
西牧幸司
木村尚己
工藤圣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6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6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6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6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36Protection of cartridges or parts thereof, e.g. tap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施加于墨水罐的冲击的技术。能够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的罐单元具有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射装置的第1液体供给管、与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的第1罐和用于收容第1罐的外壳单元,在罐单元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对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第1罐具有第1固定部,上述第1固定部设于第1罐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对第1罐相对外壳单元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罐单元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安装于喷墨打印机的外壳上的罐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罐单元具有罐盒体和收容于罐盒体的墨水罐。墨水罐收容用于供给至喷墨打印机的墨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51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技术中,当不慎使安装有罐盒体的喷墨打印机下落时,存在对墨水罐施加冲击的情况。例如,当将安装有罐盒体的喷墨打印机放置于桌上时,存在不慎使其沿铅直下方下落的情况。在对墨水罐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墨水罐可能会发生损坏。因此,人们期望有一种技术,能够在对罐盒体施加冲击时,抑制对墨水罐施加的冲击。
上述课题并不限于能够固定于喷墨打印机上的罐单元,其也为能够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并且能够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的罐单元的共同课题。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人们期望实现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以及提高使用方便性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至少一部分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并能够通过下述实施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的罐单元。该罐单元具有第1液体供给管、第1罐以及外壳单元。上述第1液体供给管能够将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第1罐与上述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上述外壳单元收容上述第1罐。在上述罐单元固定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并且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对上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上述第1罐具有第1固定部,上述第1固定部设于上述第1罐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并对上述第1罐相对上述外壳单元沿上述+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
根据该实施方式,第1罐具有对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的第1固定部。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1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2)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进一步具有支架单元,上述支架单元连结上述第1罐和上述外壳单元。上述支架单元也可具有第1连结部和第2连结部,上述第1连结部连结于上述第1罐的上述第1固定部,上述第2连结部连结于上述外壳单元。
根据该实施方式,第1罐的第1固定部通过第1连结部和第2连结部而连结于外壳单元。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1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3)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进一步具有第2液体供给管和第2罐,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能够将其他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第2罐与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相连,并且收容于上述外壳单元。上述第2罐具有其他固定部,上述其他固定部设于上述第2罐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并对上述第2罐相对上述外壳单元沿上述+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上述支架单元也可具有其他连结部,上述其他连结部连结于上述第2罐的上述其他固定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除了第1罐以外,第2罐也通过第2罐的其他固定部和支架单元的其他连结部连结于外壳单元。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2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4)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中,上述外壳单元也可具有第1被固定部,上述第1被固定部连结于上述第1罐的上述第1固定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第1罐的第1固定部通过第1被固定部而连结于外壳单元。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1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5)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中,上述外壳单元包含:在上述基准姿势下位于比上述第1罐更靠近上述+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上述第1罐更靠近与上述+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第2壁部。在沿上述+Z方向的方向上,上述第1罐与上述第2壁部之间也可设有空隙。
根据该实施方式,第1罐和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而对罐单元施加冲击的情况下,由于空隙将形成缓冲,因此能够抑制施加于第1罐的冲击。
(6)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中,上述外壳单元进一步具有第1盒体,上述第1盒体包含上述第1壁部,上述第1罐固定于上述第1壁部,上述第2壁部也可以相对上述第1盒体可卸下的方式安装。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在将第1罐固定于第1壁部的状态下卸下第2壁部。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的罐单元。该罐单元具有第1液体供给管、第2液体供给管、第1罐、第2罐、外壳单元以及支架单元。上述第1液体供给管能够将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能够将其他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第1罐与上述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上述第2罐与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相连;上述外壳单元收容上述第1罐和上述第2罐;上述支架单元连结上述第1罐和上述外壳单元,并连结上述第2罐和上述外壳单元。在上述罐单元固定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并且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对上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上述第1罐与上述第2罐连结于上述支架单元,上述支架单元连结于上述外壳单元,上述外壳单元包含:在上述基准姿势下位于比上述第1罐以及上述第2罐更靠近上述+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上述第1罐以及上述第2罐更靠近与上述+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第2壁部。在沿上述+Z方向的方向上,上述第1罐和上述第2壁部之间,以及上述第2罐和上述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
根据该实施方式,除了第1罐以外,第2罐也通过第2罐的其他固定部和支架单元的其他连结部连结于外壳单元。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2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8)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中,上述第2壁部具有第1限制部,上述第1限制部设于上述第2壁部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上述第1罐具有第1被限制部,上述第1被限制部设于上述第1罐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当将与上述+Z方向正交的面定义为XY面时,上述第1被限制部也可以其朝向平行于上述XY面的方向的移动被上述第1限制部限制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在罐单元下落而对罐单元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朝向平行于XY面的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降低第1罐的固定位置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9)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其中,上述第1限制部也可具有用于插入上述第1被限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结构。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将第1被限制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具有筒状结构的第1限制部,能够限制第1罐朝向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的移动。
(10)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上述第1被限制部也可具有用于插入上述第1限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结构。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将第1限制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具有筒状结构的第1被限制部,能够限制第1罐沿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的移动。
(11)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上述第2壁部进一步具有第2限制部,上述第2限制部设于上述第2壁部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并且与上述第1限制部不同。上述第1罐进一步具有第2被限制部,上述第2被限制部设于上述第1罐的朝向上述-Z方向的面,并且与上述第1被限制部不同。当将与上述+Z方向正交的面定义为XY面时,上述第2被限制部也可以其朝向平行于上述XY面的方向的移动被上述第2限制部限制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实施方式,除了第1限制部和第1被限制部以外,还能够利用第2限制部和第2被限制部来限制朝向平行于第1罐的XY平面的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罐的固定位置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具有2个限制部和2个被限制部,因此能够抑制墨水罐以Z方向为中心发生旋转。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喷射系统。该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罐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1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筐体、液体喷头、第1液体供给管、第2液体供给管、第1罐、第2罐以及支架单元。上述液体喷头配置于上述筐体的内侧;上述第1液体供给管配置于上述筐体的内侧,并且能够将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头;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配置于上述筐体的内侧,并且能够将其他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头;上述第1罐配置于上述筐体的内侧,并与上述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上述第2罐配置于上述筐体的内侧,并与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相连;上述支架单元配置于上述筐体的内侧,连结上述第1罐与上述筐体,并连结上述第2罐与上述筐体。在上述液体喷头对上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上述第1罐与上述第2罐连结于上述支架单元,上述支架单元连结于上述筐体,上述筐体包含:在上述基准姿势下位于比上述第1罐以及上述第2罐更靠近上述+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上述第1罐以及上述第2罐更靠近与上述+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第2壁部。在沿上述+Z方向的方向上,上述第1罐与上述第2壁部之间,以及上述第2罐与上述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
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在液体喷射装置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1罐以及第2罐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14)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上述支架单元也可连结于上述筐体的上述第1壁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在将第1罐固定于第1壁部的状态下将第2壁部卸下。
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非全都是必要的构成要素,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是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效果,可以适当地对上述多个构成要素中的一部分进行变更、删除、替换为其他新的构成要素、或删除一部分限定内容。此外,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是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效果,也可以将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与上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从而构成本发明的一个独立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具备第1液体供给管、第1罐和外壳单元等多个要素中的1个以上要素的装置的形式来进行实现。即,该装置可具有第1液体供给管,也可不具有第1液体供给管。此外,该装置可具有第1罐,也可不具有第1罐。此外,该装置可具有外壳单元,也可不具有外壳单元。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能够解决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使用方便性的提高等各种课题中的至少一种。此外,上述罐单元或液体收容体单元的一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中的任一个都可适用于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概略图。
图2为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2的F2-F2截面图。
图4为用于进一步说明液体喷射系统的第1幅图。
图5为用于进一步说明液体喷射系统的第2幅图。
图6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第1幅图。
图7为用于说明液体喷射系统的第2幅图。
图8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第1幅图。
图9为用于说明液体喷射系统的第2幅图。
图10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罐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11为第6外壳壁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12为第1盒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外壳单元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4为墨水罐的罐主体和薄片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墨水罐的立体图。
图16为墨水罐的左视图。
图17为墨水罐的底面图。
图18为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墨水罐的立体图。
图20为墨水罐的底面图。
图21为墨水罐的左视图。
图22为支架单元以及墨水罐的立体图。
图23为罐单元的立体图。
图24为横截罐单元后的截面图。
图25为用于具体说明第2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概略图。在图1中,图示有表示铅直向下方向的箭头G。在以下说明中,“上”以及“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指以铅直方向为基准的上下方向。此外,在图1中图示有箭头X、Y、Z,上述箭头X、Y、Z表示以墨水罐50为基准的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关于箭头X、Y、Z所表示的方向将在后文进行陈述。在以下说明中所参照的各图中,也适当图示有箭头G、X、Y、Z。箭头G所表示的方向为-Z方向。
液体喷射系统1具有打印机10和罐单元30。打印机10就是所谓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10具有筐体12、控制部121、作为液体喷头的印刷头部128和输送机构129。罐单元30具有作为第1罐的墨水罐50、作为收容墨水罐50的盒体部的外壳单元40和作为能够将墨水供给至打印机10的第1液体供给管的管道26。应予说明,管道26也可视为打印机10的结构,而不是墨水罐单元30的的结构。
筐体12为打印机10的外壳部。筐体12将控制部121、印刷头部128和输送机构129收容于内侧。筐体12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筐体12具有前表面部(第1面部、第1壁部)102、左侧面部(第2面部、第2壁部)104、右侧面部(第3面部、第3壁部)106、上表面部(第4面部、第4壁部)107、底面部(第5面部、第5壁部)108和背面部(第6面部、第6壁部)109。各面部102、104、106、107、108、109形成打印机10的外表面。在前表面部102设有将纸等记录媒介排出的排出托架135。
前表面部102与背面部109相对。上表面部107与底面部108相对。左侧面部104与右侧面部106相对。在打印机10的印刷头部128对墨水进行喷射的姿势(喷射姿势)下,前表面部102、背面部109、左侧面部104和右侧面部106为相对打印机10的设置面大致垂直的面部。在喷射姿势下,上表面部107和底面部108为相对打印机10的设置面大致水平的面。左侧面部104和右侧面部106分别与前表面部102及背面部109交叉。在此,“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除了完全“垂直”或“水平”的意思以外,还包含大致“垂直”或“水平”的意思。各面部102、104、106、107、108、109也可不为完全的平面,而是包含凹凸等的面。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2个面部(要素)“交叉”是指2个面部(要素)相互实际交叉的状态、一个面部(要素)的延长面与另一个面部(要素)交叉的状态以及双方延长面相互交叉的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
前表面部102与背面部109相对的方向为X方向。左侧面部104与右侧面部106相对的方向为Y方向。上表面部107与底面部108相对的方向为Z方向。X方向为打印机10的“深度方向”,Y方向为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Z方向为打印机10的“高度方向”。
控制部121例如由具有中央处理装置和主存储装置的微型计算机构成。通过中央处理装置向主存储装置写入各种程序并使之运行,控制部121至少基于从外部输入的印刷数据而控制打印机10的各部(例如,印刷头部128或输送机构129)并进行印刷处理。
印刷头部128为可在印刷用纸PP的输送路径上沿主扫描方向SD往返移动的结构。印刷头部128通过作为第1液体供给管的管道26而与罐单元30的墨水罐50相连,并能够将从墨水罐50供给来的墨水喷出。
输送机构129能够通过输送辊的旋转驱动,沿与主扫描方向SD交叉的输送方向TD输送印刷用纸PP。在印刷时,在控制部121的控制下,输送机构33输送印刷用纸PP,印刷头部128一边沿主扫描方向SD往返移动一边喷出墨滴。由此,在印刷用纸PP的印刷面上形成印刷图像。主扫描方向SD为与Y方向平行的方向。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头部128虽然为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印刷头部128也可为沿Y方向延伸、位置被固定的行式头。
罐单元30为可固定于打印机10的结构。具体而言,罐单元30的外壳单元40可装卸地固定于打印机10的筐体12。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单元40利用螺丝固定于筐体12的右侧面部106。应予说明,用于将外壳单元40可装卸地固定于筐体12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作为固定方法,也可采用挂钩,或是采用利用材料弹性进行固定的方法,即所谓卡扣装配方法。
墨水罐50的内部收容有墨水。墨水罐50与管道26相连。即,墨水罐50与印刷头部128通过管道26互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罐50虽然为1个,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配置2个以上的墨水罐50。在将多个墨水罐50配置于外壳单元40内的情况下,例如,也可将其沿X方向配置。
管道26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形成。管道26将墨水罐50的墨水供给至打印机10(详细而言,为印刷头部128)。
外壳单元40收容墨水罐50。外壳单元40具有盖部42和外壳主体部44。盖部42通过铰链机构48连结于外壳主体部44。盖部42通过铰链机构48而沿箭头RD所表示的方向旋转,从而相对外壳主体部44打开和关闭。打印机10的使用者能够通过打开盖部42,进行罐50相对外壳单元40的装卸操作或向罐50补充墨水等操作。此外,罐单元30也可设有用于与控制部121交换电信号的电路或配线,上述电信号表示墨水罐50的墨水剩余量等与墨水相关的信息。
外壳单元40在关闭的状态下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外壳单元40(外壳主体部44)具有构成外壳的第1外壳壁部401~第6外壳壁部406。第1外壳壁部(盒体正壁部)401与第2外壳壁部(盒体背壁部)402相对。第3外壳壁部(盒体第1侧壁部)403与第4外壳壁部(盒体第2侧壁部)404相对。作为第1壁部的第5外壳壁部(盒体上壁部)405与作为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盒体底壁部)406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外壳壁部401与第2外壳壁部402在Y方向上相对,第3外壳壁部403与第4外壳壁部404在X方向上相对,第5外壳壁部405与第6外壳壁部406在Z方向上相对。在喷射姿势下,第1外壳壁部401~第4外壳壁部404为相对设置面大致垂直的面。X方向为外壳单元40的“宽度方向”,Y方向为外壳单元40的“深度方向”,Z方向为外壳单元40的“高度方向”。
图2为墨水罐50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2的F2-F2截面图。墨水罐50为具有6个面部501~506的中空容器的结构(图2)。以罐单元30固定于打印机10,并且打印机10的液体喷头128喷射墨水的姿势(基准姿势)为基准,对6个面部501~506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姿势也为向墨水罐50注入墨水IN时的姿势。此外,基准姿势为与上述喷射姿势相同的姿势。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墨水罐50的姿势为基准姿势。
第1面部501构成盖部42打开时朝向使用者方向的正面。第2面部502与第1面部501相对。第2面部502构成朝向与第1面部501相反方向的背面。第3面部503与第1面部501和第2面部502交叉,并构成墨水罐50的右侧面。第4面部504与第3面部503相对。第4面部504与第1面部501和第2面部502交叉,并构成墨水罐50的左侧面。第5面部505与4个面部501~504交叉。第5面部505构成朝向铅直向上方向(+Z方向)的面。第5面部505构成上表面。第5面部505为面向外壳单元40中位于比墨水罐50更靠近铅直向上方向(+Z方向)的壁部的面。第6面部506与4个面部501~504交叉。第6面部506与第5面部505相对。第6面部506构成朝向铅直向下方向(-Z方向)的面。第6面部506构成底面。第6面部506为面向外壳单元40中位于比后述墨水罐50更靠近铅直向下方向(-Z方向)的壁部的面。此外,“面部”并不仅为平面,而是包含曲面和具有凹凸的面等的概念。在本实施方式中,6个面部501~506分别由平面或平面的组合构成。
接着,对表示以罐50为基准的三个方向的箭头X、Y、Z进行说明。箭头X表示与墨水罐5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并表示从第4面部504朝向第3面部503的方向。在以下说明中,“右”指箭头X的方向侧,“左”指箭头X的反方向侧。箭头Y表示与墨水罐50的深度方向(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并表示从第2面部502朝向第1面部501的方向。在以下说明中,“前”指箭头Y的方向侧,“后”指箭头Y的反方向侧。箭头Z表示墨水罐50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并表示从第6面部506朝向第5面部505的方向。在基准姿势下,+Z方向为铅直向上的方向。
墨水罐50具有罐主体58和薄片部件590(图2)。罐主体58为构成墨水罐50的主体部的中空箱体。罐主体58为第3面部503侧整体向箭头X的方向开口而成的凹形。罐主体58构成除了第3面部503以外的5个面部。罐主体58通过例如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制作而成。
薄片部件590为薄膜状的部件。薄片部件590以密封罐主体58的开口部的方式,密封地接合于间隔开口部的端面540,并形成墨水罐50的第3面部503。通过罐主体58和薄片部件590间隔形成后述大气导入部53的一部分以及液体收容部51。薄片部件590由例如通过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的膜部件构成。薄片部件590例如通过熔敷接合于罐主体58。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罐50的主体通过罐主体58和薄片部件590形成简易且轻质的结构。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墨水罐50的第4面部504也可与第3面部503相同地由接合于罐主体58的薄片部件来构成。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省略薄片部件590,由罐主体58形成所有的面部501~506。
墨水罐50具有液体收容部51、液体注入部52、大气导入部53和液体供给部54。液体收容部51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打印机10的墨水。
液体注入部52以能够从外部向液体收容部51注入墨水IN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注入部52为具有与液体收容部51连通的贯通孔52h的圆筒形状。液体注入部52从第5面部505向上方突出。如图3所示,在液体注入部52的贯通孔52h与液体收容部51交叉的部位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液体注入口523。液体注入部52通常可装卸地安装有帽部件200。帽部件200安装于液体注入部52,从而防止墨水从液体注入部52漏出至外部。
随着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的消耗,大气导入部53(图3)将空气从外部导入液体收容部51。大气导入部53的一端部为向外部开口的开口部56。大气导入部53的另一端部为大气连通部55,上述大气连通部55作为设于间隔液体收容部51的壁部的贯通孔。大气连通部55与液体收容部51交叉的部位形成有在液体收容部51内开口的大气导入口552。
液体供给部54(图3)以能够向印刷头部128(图1)供给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IN的方式使外部与液体收容部51的下端部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供给部54为与液体收容部51的下端部连通的圆筒形状的部位。液体供给部54从第2面部502突出。液体供给部54密封地连接有管道26。应予说明,液体供给部54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及配置位置,只要为能使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流通至管道26的部位即可。
墨水罐50进一步具有设于朝向+Z方向的面即第5面部505的第1固定部530。第1固定部530(图2)为用于固定(限制)墨水罐50相对外壳单元40沿+Z方向的移动(沿Z方向的移动)的部位。第1固定部530具有一对固定部件530A、530B。该一对固定部件530A、530B具有从第5面部505向+Z方向延伸的第1固定壁部532、和从第1固定壁部532的+Z方向侧端部向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2固定壁部534。一方的固定部件530A的第1固定壁部532A和另一方的固定部件530B的第1固定壁部532B隔开间隔地配置于X方向上。此外,一方的固定部件530A的第2固定壁部534A从第1固定壁部532A的+Z方向侧端部向另一方的固定部件530B所处一侧(-X方向侧)延伸。另一方的固定部件530B的第2固定壁部534B从第1固定壁部532B的+Z方向侧端部向一方的固定部件530A所处一侧(+X方向侧)延伸。一对第2固定壁部534A、534B隔开间隔地配置于X方向上。通过上述结构,第1固定部530和第5面部505形成外壳单元40用于接受后述第1被固定部的一部分的接受部538。在此,在第5面部505中,与第2固定壁部534相对并形成接受部538的部分作为第1固定部530的结构部件而发挥作用。
图4为用于进一步说明液体喷射系统1的第1幅图。图5为用于进一步说明液体喷射系统1的第2幅图。外壳单元40具有形成收容墨水罐50的空间部的6个外壳壁部401~406。
第1外壳壁部401构成外壳单元40的正面。第1外壳壁部401也可具有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墨水罐50的开口部等视认窗。第2外壳壁部402与第1外壳壁部401相对。第2外壳壁部402为固定于打印机10的部分。如图5所示,第2外壳壁部402具有用于穿过螺丝BT的插通孔BH。螺丝BT穿过插通孔BH并螺合于打印机10的右侧面部106,从而使外壳单元40固定于打印机10。第2外壳壁部402形成有用于通过管道26的开口。第3外壳壁部403与第1外壳壁部401和第2外壳壁部402交叉,并构成外壳单元40的右侧面。第4外壳壁部404与第3外壳壁部403相对。第4外壳壁部404与第1外壳壁部401和第2外壳壁部402交叉,并构成外壳单元40的左侧面。作为第1壁部的第5外壳壁部405与4个外壳壁部401~404交叉。第5外壳壁部405构成朝向铅直向上方向(+Z方向)的面。第5外壳壁部405构成外壳主体部44的上表面部。第5外壳壁部405为在基准姿势下位于比墨水罐50更靠近+Z方向的壁部。作为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406与4个外壳壁部401~404交叉。第6外壳壁部406与第5外壳壁部405相对。第6外壳壁部406构成外壳主体部44的底面部。第6外壳壁部406为在基准姿势下位于比墨水罐50更靠近与+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壁部。
外壳单元40具有连结于第1固定部530的第1被固定部420(图5)。第1被固定部420设于外壳主体部44中的第5外壳壁部405。第1被固定部420为从第5外壳壁部405向墨水罐50延伸的部件。第1被固定部420具有一端部与第5外壳壁部405相连的柱状的基部422、和设于基部422的另一端部的主体部424。
主体部424为与接受部538(图2)相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424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将墨水罐50的第1固定部530连结于外壳单元40的第1被固定部420时,以第1固定部530朝向第1被固定部420的方式使墨水罐50沿平行于+Y方向的方向移动,并将基部422插入一对的第2固定壁部534A、534B之间,同时,将主体部424插入接受部538(图2)。由此,主体部424与形成接受部538的壁抵接,从而使第1固定部530和第1被固定部420相互连结。第1固定部530并不限定于通过滑动而与外壳单元40连结的形式,也可采用螺丝或利用材料的弹性进行固定的方法,即所谓卡扣装配方法而连结于外壳单元40。具体而言,第5外壳壁部405和第5面部505也可通过螺丝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在第5面部505中,安装有螺丝的部分作为第1固定部而发挥作用。
墨水罐50与第6外壳壁部406并不固定,在沿+Z方向的方向上,墨水罐50与第6外壳壁部406之间设有空隙S。应予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墨水罐50与第6外壳壁部406也可不设有空隙S而相互抵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墨水罐50具有对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的第1固定部530。第1固定部530通过连结于第1被固定部420而连结于外壳单元40。由此,即使在罐单元30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对墨水罐50施加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的可能性。例如,考虑不慎使罐单元30下落的情况。在罐单元30的第6外壳壁部406与下落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将对构成朝向-Z方向的面的第6外壳壁部406施加+Z方向的外力(冲击)。也存在第6外壳壁部406由于发生弯曲等而对墨水罐50的第6面部506施加外力的情况。但是,在罐单元30中,通过设于朝向+Z方向的面即第5面部505的第1固定部530来对墨水罐50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由此,即使在从第6外壳壁部406向墨水罐50的第6面部506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墨水罐50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罐50和作为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406之间设有空隙S(图4)。由此,即使罐单元30下落,对构成罐单元30中朝向-Z方向的面的第6外壳壁部406施加朝向+Z方向的冲击,也能够通过空隙S形成缓冲,从而抑制从第6外壳壁部406直接施加于墨水罐50的冲击。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空隙S,即使在第6外壳壁部406发生向+Z方向侧弯曲等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从第6外壳壁部406直接施加于墨水罐50的外力的可能性。此外,通过设置空隙S,即使在第5外壳壁部405发生向-Z方向侧弯曲等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墨水罐50与第6外壳壁部406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B.第二实施方式:
图6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a的第1幅图。图7为用于说明液体喷射系统1a的第2幅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图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a的区别点在于设置支架单元440和将支架单元440安装于外壳主体部44的部件(例如挂钩430),以代替第1被固定部420(图5)。关于其他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a中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同时省略说明。
支架单元440连结墨水罐50与外壳单元40a。支架单元440具有连结于墨水罐50的第1固定部530的第1连结部424a、和连结于外壳单元40a的第2连结部427。第2连结部427为板状的部件。第2连结部427通过螺丝(未图示)以及设于第5外壳壁部405的挂钩430而连结于第5外壳壁部405。如图7所示,第1连结部424a通过连接部422a而与第2连结部427相连。在此,第1连结部424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424(图5)形状相同,连接部422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部422形状相同。第1连结部424a通过插入第1固定部530的接受部538而与墨水罐50连结。在此,第2连结部427与外壳单元40a的连结方法以及第1连结部424a与第1固定部530的连结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采用其他方法(例如,卡扣装配)。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墨水罐50的第1固定部530通过第1连结部424a和第2连结部427而连结于外壳单元40a。由此,即使在罐单元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抑制施加于墨水罐50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为多个墨水罐50连结于一个支架单元440的方式。此时,一个支架单元440连结于一个外壳单元40a。比起将多个墨水罐50连结于一个外壳单元40a,将一个支架单元440连结于一个外壳单元40a的方式更容易。由此,能够提高组装性。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罐单元下落时,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抑制施加于多个墨水罐50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
C.第三实施方式:
图8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b的第1幅图。图9为用于说明液体喷射系统1b的第2幅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图4)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b的区别点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外壳单元40b新具有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以及墨水罐50b新具有第1被限制部525A和第2被限制部525B。关于其他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b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同时省略说明。
作为外壳单元40b的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406具有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设于第6外壳壁部406中朝向+Z方向的面406fb。面406fb为面向墨水罐50b的第6面部506的面。第1限制部425A与第2限制部425B分别为筒状结构。具体而言,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分别为沿-Z方向具有底部的有底筒状。
第1被限制部525A与第2被限制部525B设于墨水罐50b的朝向-Z方向的面即第6面部506。第1被限制部525A与第2被限制部525B为从第6面部506向-Z方向突出的突起。第1被限制部525A与第2被限制部525B分别为圆柱形状。第1被限制部525A的-Z轴方向侧端部插入筒状的第1限制部525A内。第2被限制部525B的-Z轴方向侧端部插入筒状的第2限制部425B内。当将与+Z方向正交的面定义为XY面时,在沿XY面的方向上,第1限制部425A与第1被限制部525A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隙。此外,在沿XY面的方向上,第2限制部425B与第2被限制部525B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隙。应予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沿XY面的方向上,第1限制部425A(第2限制部425B)与第1被限制部525A(第2被限制部525B)也可相互抵接。
第1被限制部525A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第1限制部425A内,从而通过第1限制部425A限制第1被限制部525A向平行于XY面的方向的移动。此外,第2被限制部525B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第2限制部425B内,从而通过第2限制部425B限制第2被限制部525B向平行于XY面的方向的移动。
在此,在罐单元30b未受到外力的第1状态下,将沿+Z方向的方向中的作为突起的第1被限制部525A(第2被限制部525B)进入作为筒状结构的第1限制部425A(第2限制部425B)内的长度设为长度L。在罐单元30b受到外力而发生弯曲等变形的第2状态下,将墨水罐50b沿+Z方向发生位移的位移量(距离)设为位移量D。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满足长度L>位移量D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第1限制部425A(第2限制部425B)对第1被限制部525A(第2被限制部525B)的限制被解除的可能性。
虽然第1被限制部525A与第2被限制部525B为突起,第1限制部425A与第2限制部425B具有筒状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为能够限制墨水罐50b向平行于XY面的方向移动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为第1被限制部525A和第2被限制部525B具有筒状结构,而第1限制部425A与第2限制部425B为插入筒状结构的突起。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这点上能够产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例如,墨水罐50b具有对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的第1固定部530。由此,即使在罐单元30b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对墨水罐50b施加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的可能性。再者,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外壳单元40b具有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墨水罐50b具有第1被限制部525A和第2被限制部525B。由此,即使在对罐单元30b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墨水罐50b朝向平行于XY面的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降低墨水罐50b在外壳单元40b内的固定位置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平行于XY面的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有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由此,能够抑制墨水罐50b以在Z方向上通过插入第1限制部425A(第2限制部425B)的第1被限制部525A(第2被限制部525B)的线为中心旋转。
D.第四实施方式:
图10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罐单元30c的外观立体图。图11为第6外壳壁部406的外观立体图。图12为第1盒体44A的外观立体图。图13为本发明的外壳单元40c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或对应的结构附上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
第四实施方式的罐单元30c(图10)具有外壳单元40c和4个墨水罐50K、50C、50M、50Y。4个墨水罐50K、50C、50M、50Y沿X方向排列。墨水罐50K收容黑色的墨水。墨水罐50C收容青色的墨水。墨水罐50M收容品红色的墨水。墨水罐50Y收容黄色的墨水。在对4个墨水罐50K、50C、50M、50Y不加区分地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符号50c。液体喷射系统1设有4个管道26(图1),与4个墨水罐50K~50Y相对应。4个管道26分别使印刷头部128和相对应的墨水罐50c相连通,并将墨水罐50c的墨水供给至印刷头部128。墨水罐50c的第1面部501设有用于识别能够收容于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的上限的上限部LM。上限部LM包含水平的直线部。
盖部42相对外壳主体部44c可开闭地安装于外壳主体部44c。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盖部42的-Y方向侧端部40fa为轴,使+Y方向侧端部40fb旋转,从而实现盖部42的开闭。
外壳主体部44c包含作为第1壁部的第5外壳壁部405、形成为了将墨水罐50c配置于内侧的收容空间部的第1盒体44A、和作为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406。第1盒体44A以使墨水罐50c的液体注入部52的一部分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墨水罐50c。第1盒体44A主要构成第1~第5外壳壁部401~405。
第1外壳壁部401具有视认部445,上述视认部445以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上限部LM的方式构成。视认部445为形成于第1外壳壁部401的开口。应予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视认部445也可通过透明部件或半透明部件来形成开口部分,从而代替开口。
如图11所示,4个第1限制部425A和4个第2限制部425B设于第6外壳壁部406中朝向+Z方向的面406fb。4个第1限制部425A中,用于限制墨水罐50K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1限制部425AK”,用于限制墨水罐50C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1限制部425AC”,用于限制墨水罐50M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1限制部425AM”,用于限制墨水罐50Y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1限制部425AY”。并且,4个第2限制部425B中,用于限制墨水罐50K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2限制部425BK”,用于限制墨水罐50C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2限制部425BC”,用于限制墨水罐50M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2限制部425BM”,用于限制墨水罐50Y的移动的限制部称为“第2限制部425BY”。应予说明,在对4个第1限制部425AK~425AY不加区分地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25A”,在对4个第2限制部425BK~425BY不加区分地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25B”。
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分别为从面406fb向+Z方向延伸的筒状结构。用于限制各墨水罐50K~50Y的移动的一对的第1限制部425A和第2限制部425B在XY面中沿与X方向和Y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
第6外壳壁部406进一步具有用于穿过螺丝BT(图13)的2个插通孔BHa,上述螺丝BT用于将第6外壳壁部406安装于第1外壳壁部401。2个插通孔BHa设于第6外壳壁部406中4个墨水罐50K~50Y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的两端部。
第1盒体44A(图12)具有用于穿过液体注入部52的4个开口部482、4个视认部445、2个挂钩430、2个支架单元安装孔HTa和2个第2壁部安装孔HT1。
2个挂钩430用于对后述支架单元440进行卡定。2个挂钩430在外壳单元40c的内侧从第5外壳壁部405向-Z方向延伸。
2个支架单元安装孔HTa为用于将后述支架单元440安装于第1盒体44A的螺丝所螺合的部分。2个支架单元安装孔HTa以在X方向上隔着2个挂钩430的方式设于第5外壳壁部405。
2个第2壁部安装孔HT1为用于将作为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406安装于第1盒体44A的螺丝BT1所螺合的部分。2个第2壁部安装孔HT1中的一个设于第3外壳壁部403的内表面,另一个设于第4外壳壁部404的内表面。
如图13所示,使2个螺丝BT1穿过对应的插通孔BHa并螺合于对应的第2壁部安装孔HT1(图12),从而使第6外壳壁部406可卸下地安装于第1盒体44A。应予说明,并不限于螺丝BT1,也可通过其他方法使第6外壳壁部406可卸下地安装于第1盒体44A。例如,作为安装方法也可使用挂钩,或使用用于使第1盒体44A与第6外壳壁部406卡合的卡合部,或使用利用材料的弹性来进行固定的方法,即所谓卡扣装配方法。此外,也可组合使用不同的固定方法。
图14为墨水罐50C的罐主体58和薄片部件590的分解立体图。图15为墨水罐50C的立体图。图16为墨水罐50C的左视图。图17为墨水罐50C的底面图。图18为墨水罐50C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4~图18中,省略帽部件200的图示。此外,在图15~图18中,省略薄片部件590的图示。应予说明,墨水罐50C与墨水罐50M、50Y的结构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利用墨水罐50C来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墨水罐50C具有罐主体58和薄片部件590。薄片部件590以密封罐主体58的+X方向侧的开口部的方式密封地接合于间隔开口部的端面540。通过罐主体58和薄片部件590间隔形成大气导入部53的一部分和液体收容部51。
上限部LM设于第1面部501。第1面部501由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收容于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的液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形成。
墨水罐50C(图18)进一步具有一对电极管脚140a、140b、2个密封部件141、第1固定部530、第2固定部241和2个螺丝BTc。一对电极管脚140a、140b为沿Z方向延伸的棒状。一对电极管脚140a、140b用于检测液体收容部51内的墨水剩余量。一对电极管脚140a、140b与打印机10的控制部121(图1)电连接。第1电极管脚140a穿过设于第5面部505的第1贯通孔142a,并且其一部分配置于液体收容部51内。第2电极管脚140b穿过设于第5面部505的第2贯通孔142b,并且其一部分配置于液体收容部51内。该对电极管脚140a、140b之间的电阻根据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液面而发生变化,控制部121对该变化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出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剩余量。
密封部件141为圆筒形状。密封部件141嵌入第1贯通孔142a的内周面与第1电极管脚140a之间以及第2贯通孔142b的内周面与第2电极管脚140b之间。由此,能够提高液体收容部51的气密性。
第1固定部530与第2固定部241分别为板状的部件。第1固定部530和第2固定部241以使第1固定部530位于-Z方向侧,第2固定部241位于+Z方向侧的方式层叠。螺丝BTc穿过第1固定部530以及第2固定部241,并与设于第5面部505的安装孔HTc螺合。由此,第1固定部530以及第2固定部241被设于第5面部505。
第1固定部530具有板状的固定部主体531、一对第1卡合部535、一对第2卡合部539和安装孔HTb。一对第1卡合部535设于固定部主体531中+Y方向侧部分。一对第1卡合部535为从固定部主体531向X方向突出的部件。2个第2卡合部539设于固定部主体531中比第1卡合部535更靠近-Y方向侧的部分。第2卡合部539为从固定部主体531向-Y方向突出的突起。安装孔HTb为后述螺丝BTb所螺合的部分。
图19为墨水罐50K的立体图。图20为墨水罐50K的底面图。图21为墨水罐50K的左视图。墨水罐50C与墨水罐50K的区别点在于墨水罐50K新具有连接面部507。连接面部507为连接第1面部501和第4面部504的曲面。此外,虽然在图19至图21中省略图示,但墨水罐50K与墨水罐50C相同地具有薄片部件590(图14)、第1固定部530(图18)、第2固定部241、第1电极管脚140a、第2电极管脚140b、2个密封部件141和2个螺丝BTc。
图22为支架单元440以及墨水罐50的立体图。图23为罐单元30c的立体图。图24为以通过第1限制部425A和第1被限制部525A、以及第2限制部425B和第2被限制部525B的平行于Z方向的面横截罐单元30c的截面图。在图22中,表示有墨水罐50Y未连结于支架单元440的状态,并表示有墨水罐50K、50C、50M连结于支架单元440的状态。应予说明,图22右下的框内表示有第1连结部424a的模式图。
如图22所示,支架单元440具有一对的第1连结部424a、第2连结部427、第3连结部441和第4连结部448(图23)。
墨水罐50K~50Y中的每一个均设有一对第1连结部424a。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对第1连结部424a设有4组。该对第1连结部424a与第1固定部530的一对第1卡合部535卡合,从而连结于第1固定部530。
该对第1连结部424a为可接受第1卡合部535的形状。该对第1连结部424a分别具有+Z方向侧的第1限制壁部488和-Z方向侧的第2限制壁部489。第1限制壁部488和第2限制壁部489之间通过微小的空隙而配置第1卡合部535,从而对第1卡合部535(墨水罐50c)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此外,该对第1连结部424a具有在X方向上相对的第3限制壁部492。包含第1卡合部535的第1固定部530通过微小的空隙配置于X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第3限制壁部492之间,从而对墨水罐50沿X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使墨水罐50c向沿+Y方向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实现第1卡合部535与第1连结部424a的连结以及连结的解除。
第3连结部441为用于穿过螺丝BTb的孔部。螺丝BTb穿过第3连结部441并螺合于第1固定部530的安装孔HTb,从而使第3连结部441连结于第1固定部530。由此,进一步对墨水罐50c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墨水罐50K~50Y中的每一个均设有第3连结部441以及螺丝BT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连结部441以及螺丝BTb分别设有4个(在图22中只图示有3个螺丝BTb)。
第4连结部448(图23)与墨水罐50c所具有的2个第2卡合部539卡合。具体而言,第4连结部448为板状部件,并具有用于穿过2个第2卡合部539的2个孔部。通过将第4连结部448卡合于第2卡合部539,能够进一步对墨水罐50c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第4连结部448为从第2连结部427向-Z方向延伸的部件。第4连结部448根据4个墨水罐50K~50Y而设有4个。
如上所述,第1连结部424a、第3连结部441和第4连结部448为连结于墨水罐50c的第1固定部530的部分。因此,这些部分424a、441、448可视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中所述的“第1连结部”。
第2连结部427(图22)为板状的部件。第2连结部427为与XY面大致平行的部件。第2连结部427在X方向上跨越4个墨水罐50K~50Y而延伸。第2连结部427具有被挂钩430卡定的被卡定部497、和通过螺丝BTa连结于外壳单元40c的支架单元安装孔HTa(图12)的安装部431。被卡定部497设有2个。被卡定部497由第2连结部427的-Y方向侧端部形成。安装部431设有2个。2个安装部431以在X方向上隔着2个被卡定部497的方式配置。安装部431为用于穿过螺丝BTa的孔部。螺丝BTa与2个安装部431相对应地设有2个(图中仅图示了1个)。
如图23所示,通过支架单元440对墨水罐50c相对外壳单元40c的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此外,墨水罐50c与第6外壳壁部406之间设有空隙S(图24)。即,墨水罐50c与第6外壳壁部406在沿+Z方向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如图22所示,第1被限制部525A的一部分插入筒状结构的第1限制部425A内,第2被限制部525B的一部分插入筒状结构的第2限制部425B内。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具有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这点上产生与上述第1~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例如,墨水罐50具有对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的第1固定部530。由此,即使在罐单元30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对墨水罐50施加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外壳单元40c具有包含第5外壳壁部405的第1盒体44A,墨水罐50c固定于第5外壳壁部405(图13,图23)。此外,第6外壳壁部406以相对第1盒体44A(图13)可卸下的方式安装。由此,能够不将墨水罐50c从第1盒体44A上卸下而容易地进行第6外壳壁部406的维护或管道26的交换等。
E.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形式进行实施,例如可为如下所述的变形。
E-1.第1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部530虽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外壳单元40~40c的第5外壳壁部405,但只要能通过第1固定部530对墨水罐50~50c沿+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限制),则也可固定于其他部分。例如,第1固定部530也可固定于外壳单元40~40c的第1外壳壁部401、第3外壳壁部403或第4外壳壁部404。
E-2.第2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罐单元30~30c虽然配置于打印机10的筐体12的外侧(图1),但也可配置于筐体12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第1被固定部420或支架单元440连结于筐体12的内侧,而并非连结于外壳单元40~40c。在此,在印刷头部128喷射液体的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筐体12包含位于比墨水罐50~50c更靠近+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墨水罐50~50c更靠近-Z方向的第2壁部。而且,在沿+Z方向的方向上,墨水罐50~50c与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S。根据该第2变形例,即使在打印机10下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墨水罐50~50c的沿+Z方向的方向的冲击。应予说明,如果支架单元440连结于筐体12的第1壁部,则在将墨水罐50~50c固定于筐体12的第1壁部的状态下,能够卸下筐体12的第2壁部。
图25为用于对第2变形例进行具体说明的图。在液体喷射系统1e中,罐单元30c的墨水罐50c配置于筐体12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支架单元440连结于筐体12的内侧。筐体包含位于比墨水罐50c更靠近+Z方向的第1壁部107、和位于比墨水罐50c更靠近-Z方向的第2壁部108。并且,在沿+Z方向的方向上,墨水罐50c与第2壁部108之间设有空隙S。在该例子中,打印机10的筐体12兼有外壳单元的盖部42和外壳主体部44c。盖部42通过铰链机构48沿开闭箭头RD所表示的方向旋转,从而相对外壳主体部44c打开和关闭。
E-3.第3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罐单元30、30c虽然具有作为第1罐的墨水罐50、50b,但也可设有多个墨水罐。例如,罐单元30、30a、30b、30c也可具有作为第1罐的墨水罐50、50b和作为第2罐的墨水罐50、50b。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作为第2液体供给管的管道26以及其他固定部530,上述第2液体供给管与作为第2罐的墨水罐50、50b相对应的。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支架单元440与作为第2罐的墨水罐50相对应而具有其他连结部(例如,图7所示的第1连结部424a)。与作为第2罐的墨水罐50相对应的第2连结部427可为与第1罐共用的部件,也可设为不同的部件。其他连结部连结于其他固定部。此外,作为第2罐的墨水罐50、50b与作为第2壁部的第6外壳壁部406之间也可与作为第1罐的墨水罐50、50b相同地设有空隙S。
E-4.第4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能够固定于打印机10的罐单元30~30c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能够固定于对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罐单元。打印机以外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例子列举如下。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所用的滤色器的色材喷射记录装置
(3)用于形成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Emission Display)等的电极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对含有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利用精确定位来对钟表或相机等精密仪器消耗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所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0)喷射用于对基板等进行蚀刻的酸性或碱性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具有喷出其他的任意微量液滴的液体喷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应予说明,“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记录装置或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滴状、线状拖尾的形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为液体喷射记录装置或液体喷射装置能够进行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可为物质为液相状态时的材料,高粘性或低粘性的液态材料、以及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等液态材料也属于“液体”范畴。此外,也不仅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后的产物等也属于“液体”范畴。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以列举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墨水或液晶。在此,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胶状墨水、热熔性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
E-5.第5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进行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者为了实现一部分或全部上述效果,可以适当地将与记载于发明内容中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或组合。并且,若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被说明为必要的技术特征,则可以适当地进行删除。
符号说明
1~1b、1e…液体喷射系统
10…打印机
12…筐体
26…管道
30~30c…罐单元
32…印刷头部
33…输送机构
40~40c…外壳单元
40fa…-Y方向侧端部
40fb…+Y方向侧端部
42…盖部
44…外壳主体部
44A…第1盒体
44c…外壳主体部
48…铰链机构
50…墨水罐
50C…墨水罐
50K…墨水罐
50M…墨水罐
50Y…墨水罐
50b…墨水罐
50c…墨水罐
51…液体收容部
52…液体注入部
52h…贯通孔
53…大气导入部
54…液体供给部
55…大气连通部
56…液体供给部
58…罐主体
102…前表面部
104…左侧面部
106…右侧面部
107…上表面部
108…底面部
109…背面部
121…控制部
128…印刷头部
129…输送机构
135…排出托架
140a…第1电极管脚
140b…第2电极管脚
141…密封部件
142a…第1贯通孔
142b…第2贯通孔
200…帽部件
241…第2固定部
401…第1外壳壁部
402…第2外壳壁部
403…第3外壳壁部
404…第4外壳壁部
405…第5外壳壁部
406…第6外壳壁部
406fb…面
420…第1被固定部
422…基部
422a…连接部
424…主体部
424a…第1连结部
425A、424AK、424AC、424AM、424AY…第1限制部
425B、424BK、424BC、424BM、424BY…第2限制部
427…第2连结部
430…挂钩
431…安装部
440…支架单元
441…第3连结部
445…视认部
448…第4连结部
482…开口部
488…第1限制壁部
489…第2限制壁部
492…第3限制壁部
497…被卡定部
501…第1面部
502…第2面部
503…第3面部
504…第4面部
505…第5面部
506…第6面部
507…连接面部
523…液体注入口
525A…第1被限制部
525B…第2被限制部
530…第1固定部
530A、530B…固定部件
531…固定部主体
532、532A、532B…第1固定壁部
534、534A、534B…第2固定壁部
535…第1卡合部
538…接受部
539…第2卡合部
540…端面
552…大气导入口
590…薄片部件
BH、BHa…插通孔
BT、BT1、BTa、BTb、BTc…螺丝
HT1…第2壁部安装孔
HTa…支架单元安装孔
HTb…安装孔
HTc…安装孔
IN…墨水
LM…上限部
PP…印刷用纸
S…空隙
SD…主扫描方向
TD…输送方向

Claims (14)

1.一种罐单元,其能够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所述罐单元具有:
第1液体供给管,所述第1液体供给管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射装置;
第1罐,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以及,
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收容所述第1罐;
在所述罐单元固定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对所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所述第1罐具有第1固定部,所述第1固定部设于所述第1罐的朝向所述+Z方向的面,并对所述第1罐相对所述外壳单元沿所述+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单元,其进一步具有:
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连结所述第1罐与所述外壳单元;
所述支架单元具有:
第1连结部,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于所述第1罐的所述第1固定部;以及,
第2连结部,所述第2连结部连结于所述外壳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单元,其进一步具有:
第2液体供给管,所述第2液体供给管能够将其他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以及,
第2罐,所述第2罐与所述第2液体供给管相连,并收容于所述外壳单元;
所述第2罐具有其他固定部,所述其他固定部设于所述第2罐的朝向所述+Z方向的面,并对所述第2罐相对所述外壳单元沿所述+Z方向的移动进行固定;
所述支架单元具有其他连结部,所述其他连结部连结于所述第2罐的所述其他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外壳单元具有第1被固定部,所述第1被固定部连结于所述第1罐的所述第1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外壳单元包含:在所述基准姿势下位于比所述第1罐更靠近所述+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所述第1罐更靠近与所述+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第2壁部;
在沿所述+Z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外壳单元进一步具有包含所述第1壁部的第1盒体,
所述第1罐固定于所述第1壁部,
所述第2壁部以相对所述第1盒体可卸下的方式安装。
7.一种罐单元,其能够固定于液体喷射装置,所述罐单元具有:
第1液体供给管,所述第1液体供给管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射装置;
第2液体供给管,所述第2液体供给管能够将其他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射装置;
第1罐,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
第2罐,所述第2罐与所述第2液体供给管相连;
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收容所述第1罐和所述第2罐;以及,
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连结所述第1罐与所述外壳单元,并连结所述第2罐与所述外壳单元;
在所述罐单元固定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对所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
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2罐连结于所述支架单元,
所述支架单元连结于所述外壳单元,
所述外壳单元包含:在所述基准姿势下位于比所述第1罐以及所述第2罐更靠近所述+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所述第1罐以及所述第2罐更靠近与所述+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第2壁部;
在沿所述+Z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以及所述第2罐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第2壁部具有第1限制部,所述第1限制部设于所述第2壁部的朝向所述+Z方向的面;
所述第1罐具有第1被限制部,所述第1被限制部设于所述第1罐的朝向所述-Z方向的面;
当将与所述+Z方向正交的面定义为XY面时,所述第1被限制部以其朝向平行于所述XY面的方向的移动被所述第1限制部限制的方式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第1限制部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第1被限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第1被限制部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第1限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结构。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罐单元,其中,
所述第2壁部进一步具有第2限制部,所述第2限制部设于所述第2壁部的朝向所述+Z方向的面,并与所述第1限制部不同;
所述第1罐进一步具有第2被限制部,所述第2被限制部设于所述第1罐的朝向所述-Z方向的面,并与所述第1被限制部不同;
当将与所述+Z方向正交的面定义为XY面时,所述第2被限制部以其朝向平行于所述XY面的方向的移动被所述第2限制部限制的方式构成。
12.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具有: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罐单元;以及,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
13.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有:
筐体;
液体喷头,所述液体喷头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
第1液体供给管,所述第1液体供给管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并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头;
第2液体供给管,所述第2液体供给管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并能够将其他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头;
第1罐,所述第1罐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1液体供给管相连;
第2罐,所述第2罐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2液体供给管相连;以及,
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连结所述第1罐与所述筐体,并连结所述第2罐与所述筐体;
在所述液体喷头对所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基准姿势下,将成为铅直上方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
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2罐连结于所述支架单元,
所述支架单元连结于所述筐体,
所述筐体包含:在所述基准姿势下位于比所述第1罐以及所述第2罐更靠近所述+Z方向的第1壁部、和位于比所述第1罐以及所述第2罐更靠近与所述+Z方向相反的-Z方向的第2壁部;
在沿所述+Z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1罐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以及所述第2罐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设有空隙。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支架单元连结于所述筐体的所述第1壁部。
CN201610121360.6A 2015-03-12 2016-03-03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59660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9511 2015-03-12
JP2015049511A JP2016168725A (ja) 2015-03-12 2015-03-12 タンク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6076A true CN105966076A (zh) 2016-09-28
CN105966076B CN105966076B (zh) 2019-07-26

Family

ID=5698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1360.6A Active CN105966076B (zh) 2015-03-12 2016-03-03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68725A (zh)
CN (1) CN10596607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6750A (en) * 1994-10-11 1996-11-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liable connecting pathways for a three-color ink-jet cartridge
US5975688A (en) * 1995-07-29 1999-11-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and ink cartridge identifying apparatus
CN1938157A (zh) * 2004-01-07 2007-03-28 惠普工业印刷有限公司 喷墨记录头
US20070229631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tector for ink cartridge container
CN200960763Y (zh) * 2006-05-31 2007-10-17 浙江天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l形墨盒架的墨盒
CN201161472Y (zh) * 2006-12-04 2008-12-10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头墨座的独立连接件
CN10366059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供应装置以及墨水容纳容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6750A (en) * 1994-10-11 1996-11-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liable connecting pathways for a three-color ink-jet cartridge
US5975688A (en) * 1995-07-29 1999-11-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and ink cartridge identifying apparatus
CN1938157A (zh) * 2004-01-07 2007-03-28 惠普工业印刷有限公司 喷墨记录头
US20070229631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tector for ink cartridge container
CN200960763Y (zh) * 2006-05-31 2007-10-17 浙江天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l形墨盒架的墨盒
CN201161472Y (zh) * 2006-12-04 2008-12-10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头墨座的独立连接件
CN10366059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供应装置以及墨水容纳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68725A (ja) 2016-09-23
CN105966076B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7384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и жидкостно-стру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9205661B2 (en) Ink cartridge and printer
CN105966080A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收容体单元以及液体供给装置
CN102381041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5966077A (zh) 栓部件以及液体收容体单元
CN203449756U (zh) 印刷材料的注入配件以及注入装置
CN104553339A (zh)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14006196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CN109910440A (zh) 罐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6004060A (zh) 盒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984234B (zh) 墨水罐、墨水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
CN104553338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装置
CN103448372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3448373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7984906A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KR20110086280A (ko)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잉크 공급방법
CN104908434A (zh) 液体容纳容器
CN108501537A (zh) 液体容纳体
JP2019069587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5966076A (zh)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4136400A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収容容器のセット
CN108430784A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6985537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方法
JP6904066B2 (ja) 液体タンク
EP2703166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rtri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