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3613A -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3613A
CN105943613A CN201610414840.1A CN201610414840A CN105943613A CN 105943613 A CN105943613 A CN 105943613A CN 201610414840 A CN201610414840 A CN 201610414840A CN 105943613 A CN105943613 A CN 105943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strial hemp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extract
fructus cannab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148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睿
胡瀞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148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3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3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3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7Extraction at elevated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e.g. pressurized solvent extraction [PS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r 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实验证明全麻素具有提高SOD和GSH‑PX等抗自由基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脑血管及组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防治包括脑缺血、心肌缺血、缺氧—复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脑梗塞(中风)、脑血栓、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在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大麻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工业大麻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麻的种植历史悠久,古代大麻主要用于制作加工绳索、渔网、服装和造纸原料,以及油脂、食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发现大麻中含有一种毒性成分(四氢大麻酚)可使人致幻成瘾,欧美许多国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禁种大麻。由于大麻的经济利用价值高,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研究培育出了低毒大麻品种并获得推广种植。1990年欧共体率先紧急修订农业政策,废除了禁种大麻的禁令,开始恢复大麻的生产和研究。随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解除了大麻种植的禁令,全球大麻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有了迅速增长,欧美国家对工业大麻的开发利用再次掀起,国际市场对生态大麻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根据大麻的经济属性,为充分利用其为人类服务,1988年联合国明确规定不具备提取毒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价值或直接作为毒品吸食的,专供工业用途的原料大麻,工业大麻(其生长期大麻花叶中的四氢大麻酚含量小于0.3%),可以合法进行规模化种植与工业化开发利用。
工业大麻是独具特色、比较优势突出的生物资源。工业大麻与传统有毒大麻具有本质差别,工业大麻是一类无毒化的工业原料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到2003年末世界各国先后一共选育出25个工业大麻品种,而且欧盟的法、德、英等七国也都成为工业大麻主要种植生产国,以工业大麻纤维和麻籽及其花、叶、根、茎为原料进行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综合开发,已在工业大麻初级加工主产品麻皮纤维、秆芯纤维、麻籽油脂和籽粕蛋白、药用标准化提取物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加工利用,派生出来的产品已达到二万五千种以上,包含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各大类产品。工业大麻产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加拿大、美国等技术发达国家。工业大麻产业的发展,首先是从选育无毒或低毒化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开始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规模化的种植和高技术产业化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绿色产业群”和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点。
火麻仁为大麻干燥成熟果实,古代通常将火麻仁入药,食疗亦有记载。国家卫生部已将火麻仁纳入“既是药品又是食品”——“药食两用”名单。火麻仁的药性及药理为: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癞。在医书中有详细疗效记载,如《本经》:“补中益气。”;《唐本草》:“主五劳。”;《肘后方》:“治大渴,日食数斗,小便赤涩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取汁饮之。”;《日华子本草》:“补虚劳,长肌肉,下乳,止消渴,催生。治横逆产。”;《本草拾遗》:“下气,利小便,去风痹皮顽,炒令香捣碎,小便浸取汁服;妇人倒产吞二七枚。”;《食疗本草》:“取汁煮粥,去五脏风、润肺。治关节不通、发落,通血脉。”。
大麻的花叶均供药用。麻叶的药性及药理为:辛;有毒。归肺;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止痛,定喘,驱蛔。主治气喘,跌扑疼痛,蛔虫病。麻花的药性及药理为:苦;辛;性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生发。主风病肢体麻木;遍身瘙痒;妇女经闭。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癌症而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人口的总死亡率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首位,城市居民心脏病死亡率为19.65%,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9.62%。其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特点的脑血管疾病,即使采用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半数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目前,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抗氧化、抗炎、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治疗等。但已上市的大部分药物作用途径单一,疗效不佳,甚至导致病情的加剧,因此寻找能有效作用于多个病理生理环节的药物成为当今发展的方向。
大麻二酚(CBD)是从大麻花叶中萃取的一种无毒的可用于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的一种高附加值的酚类物质。目前,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用其做原料并开发出多种特效药品和化妆品。CBD是大麻中的非成瘾性成分,能阻碍THC对人体神经系统影响,并具有抗痉挛、抗风湿性关节炎、抗焦虑等药理活性,亦有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报道。但单独使用大麻二酚(CBD)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开发新的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工业大麻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全麻素在制药中的应用。
实际上,本发明涉及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
本发明还涉及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脑缺血、心肌缺血或缺氧—复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脑梗塞(中风)、脑血栓、脑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全麻素的原料组成优选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40份和工业大麻火麻素60份。
其中,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成熟的工业大麻火麻仁,经烘干、除杂,粉碎后备用;
(2)在20~85℃条件下,用乙醇对粉碎火麻仁料进行提取,乙醇浓度为95%~100%(V/V),料液比为1:5~1:20;
(3)滤出浸提液,减压浓缩后即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
在用乙醇对工业大麻火麻仁进行提取时,可采用以下多种方式进行:如室温下浸提,每批物料浸提2次,每次7~10天;在60~85℃条件下,加热提取2次,每次1~3小时;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频率30~60kHz,功率100~1000W,提取时间30~60min,浸提温度25~50℃;亦可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等其它现有技术。
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或三者的混合物,经烘干、除杂、粉碎至10~60目;
(2)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上述粉碎好的工业大麻原料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控制萃取温度40~50℃,萃取时间30~90min,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40kg/h,分离釜出口收集萃取物;
(3)萃取物用0.2~10倍体积的95%~100%(V/V)的乙醇洗脱,洗脱次数为1~3次;
(4)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即得工业大麻火麻素。
所述的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三者混合物的优选配比为1:3:2。
普通的麻叶、麻花均具有毒性(含有四氢大麻酚THC—毒品大麻的至幻物质)。为排除原料药的毒性,本发明优选采用云南生长的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花、叶、麻糠和火麻仁作为原料。按我国相关法律文件规定,“云麻1号”只能在云南境内种植,并且其花、叶、麻糠只能在云南境内加工。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全麻素可进一步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包括口服剂和针剂,其中口服剂包括胶囊剂、口服液、片剂、滴丸、颗粒剂等,针剂包括注射液剂型及注射用冻干粉针剂型等。在制备口服制剂时可选用的辅型剂可以是淀粉、糊精或环糊精、蔗糖、硬脂酸盐等常规充填剂。冻干粉针剂可以通过无菌喷雾干燥、低温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各制剂的后期制备工艺及设备均属制药领域的常规技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故在此不予详述。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全麻素具有明确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局部性脑缺血大鼠脑坏死百分率,改善缺血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能使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明显减轻脑水肿及脑梗死体积,提示全麻素对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全麻素可显著降低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的J点位移和血浆中LDH水平;能明显缩小冠脉结扎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范围,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LDH水平。全麻素可明显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从而有利于防治血栓形成。全麻素可提高小鼠的SOD和GSH-PX等抗自由基酶活性,从而可起到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脑血管及组织的作用。全麻素各作用效果均优于大麻二酚。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全麻素可用于制备防治包括脑缺血、心肌缺血、缺氧—复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脑梗塞(中风)、脑血栓、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在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例1
采用云南生长的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花、叶、麻糠和火麻仁作为原料。取成熟的工业大麻火麻仁,经烘干、除杂,粉碎后备用;用乙醇对粉碎火麻仁料进行提取(在60~85℃条件下,加热提取2次,每次1~3小时),乙醇浓度为95%~100%(V/V),料液比为1:5~1:20;滤出浸提液,减压浓缩后即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
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1:3:2质量比的混合物,经烘干、除杂、粉碎至10~60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上述粉碎好的工业大麻原料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控制萃取温度40~50℃,萃取时间30~90min,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40kg/h,分离釜出口收集萃取物;萃取物用0.2~10倍体积的95%~100%(V/V)的乙醇洗脱,洗脱次数为1~3次;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获得工业大麻火麻素。
取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40份,工业大麻火麻素60份,混匀,得所需的全麻素B。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在用乙醇对工业大麻火麻仁进行提取时,室温下浸提,每批物料浸提2次,每次7~10天。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1:1:1质量比的混合物作为工业大麻火麻素的提取原料。
取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0.3份,工业大麻火麻素99.7份,混匀,得所需的全麻素A。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在用乙醇对工业大麻火麻仁进行提取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频率30~60kHz,功率100~1000W,提取时间30~60min,浸提温度25~50℃。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3:2:1质量比的混合物作为工业大麻火麻素的提取原料。
取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99.7份,工业大麻火麻素0.3份,混匀,得所需的全麻素C。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所得药物100克(过80目筛),加入60克微晶纤维素,过80目筛三遍,混合均匀,喷入95%乙醇溶液,制软材,过40目筛制粒,60℃干燥半小时,分装于3#胶囊中,铝塑复合包装,制得全麻素胶囊剂。
实施例5
取实施例2所得药物,加入物料量5~20%的干淀粉及1~5%的硬脂酸镁等,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制得全麻素片剂。
实施例6
取实施例3所得药物,加入蔗糖水及常规量的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过滤、灭菌,分装入10mL瓶中,制成全麻素口服液。
实施例7
取实施例1所得药物,加入注射用水溶解,加入2.0‰活性炭,搅拌,过滤,继以用0.45μm、0.22μm微孔滤膜分级过滤,补充注射用水,分装于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回充高纯度氮气,加塞,压盖,包装,制得全麻素注射液。
应用实施例1全麻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全麻素A、B、C组(20mg/kg)和大麻二酚组。按Tamura的方法(Tumura A,et al:J Cereb Blood Flow and Metab,1981,1:53)制备脑缺血模型。
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溶剂,全麻素组和大麻二酚组,给药剂量为20mg/kg。给药时间为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体积为1ml。
于术后24小时进行行为学评分,评分采用单盲法;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24小时,断头取脑,在显微镜下进一步确证右侧大脑中动脉已在嗅束与大脑下静脉之间烧断且脑实质无损害者,将其进行切片染色,分别称坏死区及大脑右半球重量,计算坏死百分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全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的组织学和行为学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行为学评分(24h) 大脑坏死百分率(%)
对照组 - 7.74±1.88 17.75±3.39
大麻二酚组 20 6.25±1.59* 10.65±2.90*
全麻素A组 20 3.55±1.35**## 5.64±2.59**#
全麻素B组 20 3.36±1.46**## 5.19±3.61**#
全麻素C组 20 4.42±1.27*# 6.53±2.4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P<0.05,##P<0.01。
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全麻素能明显改善局部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缺陷(P<0.05~0.01),优于大麻二酚组;全麻素能减少局部性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重量(P<0.01),优于大麻二酚组。
本实验结果表明,全麻素于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能明显改善局部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缺陷,减少局部性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重量;本发明全麻素对急性局部性脑缺血能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
应用实施例2全麻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全麻素A、B、C组(20mg/kg)和大麻二酚组(给药剂量20mg/kg)。给药时间为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体积为1ml。参照Longa EZ报道的线栓模型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onga EZ,et al:Reversa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troke,1989,20:84)。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进行行为学评分,断头取脑,TTC染色,留取样本进行脑梗塞体积测定。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全麻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P<0.05,##P<0.01。
从表2可以看出,全麻素可显著降低大鼠行为评分,缩小脑梗死面积,减轻缺血侧脑半球水肿程度,效果优于大麻二酚。表明全麻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强保护作用。
应用实施例3全麻素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全麻素A、B、C组(20mg/kg),大麻二酚组(20mg/kg)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动物连续给受试样品15天,第16天禁食12小时,给受试样品1小时后,用4%戊巴比妥钠42mg/kg腹腔注射麻醉,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左颈外静脉,在聚乙烯管中放入一根长5cm已称重的七号丝线,以含肝素钠(50U/ml)的生理盐水溶液充满聚乙烯管,聚乙烯管的一端插入左颈外动脉,另一端插入右颈总动脉。打开夹闭的血管的动脉夹,使血液从右总静脉流入聚乙烯管后返回左颈外静脉,开放血流15min后迅速取出丝线称重,减去丝线重量即血栓湿重。
表3全麻素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组别 剂量(mg/Kg) 血栓湿重(mg) 血栓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等容量0.5%CMC‐Na 88.4±5.5
大麻二酚组 20 56.6±3.8*** 31.3
全麻素A组 20 50.4±3.8*** 38.8
全麻素B组 20 49.5±4.9*** 39.9
全麻素C组 20 53.3±4.1*** 35.3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
实验表明,全麻素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应用实施例4全麻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全麻素A、B、C组(20mg/kg),大麻二酚组(20mg/kg)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动物连续给受试样品5天,第6天禁食12小时,给受试样品1小时后,用4%戊巴比妥钠42mg/kg腹腔注射麻醉。每只大鼠心脏取血3ml,以3.8%枸橼酸钠抗凝,650r/min离心10分钟,移出上层血浆即富血小板血浆(PRP)0.5ml,余下部分再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层清液即为贫血小板血浆(PPP)。用PPP调整PRP,使血小板数记数为60-90万/mm2,移取0.3ml调整好浓度的PRP至比浊管内,将比浊管放入用PPP调零后的血小板聚集仪中,加入10μl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10min内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表4全麻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血小板聚集率(%)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等容量0.5%CMC‐Na 76.37±5.62
大麻二酚组 20 59.04±5.67* 22.7
全麻素A组 20 30.65±5.73***# 59.9
全麻素B组 20 29.79±4.91***# 61.0
全麻素C组 20 32.13±4.89***# 57.9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P<0.05。
实验表明,全麻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应用实施例5全麻素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选取体重18~22g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全麻素A、B、C组(20mg/kg),大麻二酚组(20mg/kg)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动物分别于尾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15min后,眼眶取血,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
表5全麻素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凝血时间(秒)
空白对照组 等容量生理盐水 58.52±10.95
大麻二酚组 20 393.80±44.98***
全麻素A组 20 491.80±26.07***#
全麻素B组 20 505.41±34.27***#
全麻素C组 20 485.37±22.75***#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P<0.05。
实验表明,全麻素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应用实施例6全麻素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全麻素素A、B、C组(20mg/kg),大麻二酚组(20mg/kg)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动物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于舌下静脉注射给药,15min后,心脏采血5ml/只,以0.5%肝素钠抗凝,用血液流变学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指标。
表6全麻素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表明,全麻素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效果优于大麻二酚。因此,全麻素通过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积压,而有利于防治血栓形成。
应用实施例7全麻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至大鼠心肌缺血治疗作用。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全麻素A、B、C组(20mg/kg)和大麻二酚组(20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预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与给药组等容量),全麻素组和大麻二酚组分别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体积为2ml/kg体重,连续给药三天。模型对照组、全麻素各组和大麻二酚组第二天和第三天给药0.5h后皮下注射给予ISO(0.15ml/100g体重),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最后一次给受试药物前及第2次注射ISO后30min的心电图(标准II导联),测量J点值,计算注射ISO后各组大鼠J点位移的绝对值。大鼠腹主动脉采血,肝素抗凝后离心分离血浆,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LDH活性单位。各给药组统计结果和模型组比较进行t检验。
各组对ISO致大鼠心肌缺血II导联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见表7。各组对ISO致大鼠心肌缺血LDH活性单位变化见表8。
表7全麻素对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J点位移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J点位移(mv)
正常对照样 0.66±0.36**
模型对照样 1.55±0.32
大麻二酚组 20 0.86±0.27**
全麻素A组 20 0.65±0.25**
全麻素B组 20 0.63±0.29**
全麻素C组 20 0.72±0.24**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8全麻素对ISO大鼠LDH活性单位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LDH活性单位(U/L)
正常对照样 3093±393**
模型对照样 4397±361
大麻二酚组 20 3741±368*
全麻素A组 20 3068±351**
全麻素B组 20 3003±280**
全麻素C组 20 3252±355**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在大鼠皮下注射ISO后,模型组动物出现J点位移增大,血浆中LDH活力单位增加的显著性心肌缺血改变,全麻素腹腔注射给药可以显著性降低J点位移和血浆中LDH水平,全麻素呈现抗心肌缺血作用,作用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由此可见,全麻素对ISO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因此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应用实施例8全麻素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选取体重180~22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全麻素A、B、C组(20mg/kg)和大麻二酚组(20mg/kg)。所有样品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12%水合氯醛3ml/kg进行麻醉,记录正常心电图,胸部去毛、消毒,沿左锁骨中线纵行切开皮肤约2cm,在第4或第5肋间钝性分离肌层,打开胸腔,剪开心包,轻压右侧胸廓,挤出心脏,在右侧圆锥与左心耳之间冠状静脉处结扎左冠状动脉后,把心脏放回胸腔,充分排出胸腔内空气,缝合关闭胸腔,呼吸机辅助呼吸,频率20次/分,潮气量5ml。于结扎后即刻,1h,24h,48h分别描记一段心电图,并于24h、48h分别灌胃给药。
在冠脉结扎50h后,大鼠再次麻醉,腹主动脉采血,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10min后采血浆,测定LDH,并于取血后迅速取出心脏,用生理盐水冲洗,除去血污,剔除血管、脂肪等非心肌组织,用吸水纸吸去水分,称全心湿重。沿冠状沟切除心房,留下心室,称重,顺房室沟从心尖到心基部平行将心室肌横切成厚约0.1cm的心肌片4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将心肌片放在0.1%的N-BT溶液中,在37℃水浴条件下染色15min,染色后立即用水冲洗去多余的染料。梗死区不着色,非梗死区被N-BT溶液染成蓝色。剪去梗死心肌,称湿重,以梗死区湿重占全心湿重的百分比表示心肌梗死范围。各给药组统计结果和模型组比较进行t检验。
本发明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LDH活性单位变化的影响见表9,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肌缺血范围的影响见表10。
表9全麻素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LDH活性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LDH活性单位(U/L)
模型对照样 - 4479±514.5
大麻二酚组 20 3563±374.2**
全麻素A组 20 3081±413.5**
全麻素B组 20 2962±395.6**
全麻素C组 20 3302±441.3**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0全麻素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缺血范围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心肌梗塞范围(%)
模型对照样 - 20.11±4.63
大麻二酚组 20 13.07±1.13**
全麻素A组 20 10.76±1.85**
全麻素B组 20 9.64±1.04**
全麻素C组 20 11.02±3.69**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结果表明,全麻素能显著降低LDH活性(P<0.01)和心肌梗塞范围(P<0.01),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由此可见,全麻素灌胃给药对冠脉结扎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引起的组织坏死,对缺血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应用实施例9全麻素消除血中自由基研究
选取体重18~22g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全麻素A、B、C组(20mg/kg)和大麻二酚组(20mg/kg)。将雌鼠雄鼠分笼饲养。试验期间食物及水供应足量。全麻素或灭菌生理盐水灌胃在试验期间每天进行,每天两次;造型在第四天开始,每天一次,共造型6周。各剂量及次数①正常对照组:每天颈背部注射生理盐水0.18mL/只,0.5小时后灭菌生理盐水灌胃0.2mL/只。②模型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2%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g/(kg·天),0.5小时后灭菌生理盐水灌胃0.2mL/只。③全麻素组和大麻二酚组: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2%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g/(kg·天),0.5小时后全麻素灌胃0.2mL/只。完成造模和用药后以脱臼法处死小白鼠,分别取小鼠的脑、心组织,冰浴中洗净制备成组织匀浆冷藏备用。
将上述匀浆3500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分别测定脑、心组织中的SOD、GSH-PX、MDA。结果见表11和表12。
表11各组小鼠脑组织中SOD、MDA、GSH‐PX的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ΔΔP<0.01。
表12各组小鼠心脏组织中SOD、MDA、GSH‐PX的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ΔΔP<0.01。
由表11、12可知:模型对照组小鼠脑、心组织中的SOD、GSH-PX及MDA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全麻素能显著地提高模型小鼠脑和心脏中的SOD、GSH-PX活性,优于大麻二酚;全麻素极显著地降低脑和心脏组织的MDA水平,优于大麻二酚。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起因与自由基参与组织损伤有关,其产物为丙二醛(MDA)等过氧化脂质(LPO),引起、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研究结果提示全麻素具有提高SOD和GSH-PX等抗自由基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脑血管及组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Claims (9)

1.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
2.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脑缺血、心肌缺血或缺氧—复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
3.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脑梗塞(中风)、脑血栓、脑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
4.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麻素的原料组成优选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40份和工业大麻火麻素6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成熟的工业大麻火麻仁,经烘干、除杂,粉碎后备用;
(2)在20~85℃条件下,用乙醇对粉碎火麻仁料进行提取,乙醇浓度为95%~100%(V/V),料液比为1:5~1:20;
(3)滤出浸提液,减压浓缩后即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或三者的混合物,经烘干、除杂、粉碎至10~60目;
(2)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上述粉碎好的工业大麻原料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控制萃取温度40~50℃,萃取时间30~90min,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40kg/h,分离釜出口收集萃取物;
(3)萃取物用0.2~10倍体积的95%~100%(V/V)的乙醇洗脱,洗脱次数为1~3次;
(4)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即得工业大麻火麻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三者混合物的优选配比为1:3: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的品种优选为“云麻1号”。
CN201610414840.1A 2016-06-14 2016-06-14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5943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4840.1A CN105943613A (zh) 2016-06-14 2016-06-14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4840.1A CN105943613A (zh) 2016-06-14 2016-06-14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3613A true CN105943613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0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14840.1A Pending CN105943613A (zh) 2016-06-14 2016-06-14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361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800020590A1 (it) 2018-12-20 2020-06-20 Arterra Bioscience S P A Uso cosmetico, farmaceutico e nutraceutico di un estratto derivato da colture cellulari di Cannabis sativa
US11040932B2 (en) 2018-10-10 2021-06-22 Treehouse Biotech, Inc. Synthesis of cannabigerol
US11084770B2 (en) 2016-12-07 2021-08-10 Treehouse Biotech, Inc. Cannabis extracts
US11202771B2 (en) 2018-01-31 2021-12-21 Treehouse Biotech, Inc. Hemp powd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5565A (zh) * 2015-12-28 2016-04-20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萃取富含大麻二酚的工业大麻油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5565A (zh) * 2015-12-28 2016-04-20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萃取富含大麻二酚的工业大麻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翾等: "响应面法优化火麻仁黄酮提取工艺", 《食品科学》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4770B2 (en) 2016-12-07 2021-08-10 Treehouse Biotech, Inc. Cannabis extracts
US11202771B2 (en) 2018-01-31 2021-12-21 Treehouse Biotech, Inc. Hemp powder
US11040932B2 (en) 2018-10-10 2021-06-22 Treehouse Biotech, Inc. Synthesis of cannabigerol
IT201800020590A1 (it) 2018-12-20 2020-06-20 Arterra Bioscience S P A Uso cosmetico, farmaceutico e nutraceutico di un estratto derivato da colture cellulari di Cannabis sativa
WO2020127056A1 (en) 2018-12-20 2020-06-25 Arterra Bioscience S.P.A. Cosmetic, pharmaceutical and nutraceutical use of an extract derived from cannabis sativa cell cultur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5775A (zh) 一种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618A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CN103734428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女贞子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7155A (zh) 一种桑叶降脂降压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55821B1 (ko) 여성 갱년기 증상 개선 및 혈액순환 증진을 위한 건강식품 조성물
CN103054054A (zh) 一种美容猪皮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613A (zh)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3330119A (zh) 辅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
CN108524814A (zh)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413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合并高血糖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05205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菟丝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5374A (zh)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86014B (zh) 一种清血消炎的抗肿瘤药物
CN105998194A (zh) 一种抗血栓的药物
CN105943617A (zh) 全麻素在制备抗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4489172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刺五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4707A (zh)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胰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223297A (zh) 一种延缓衰老的五味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359A (zh)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5943619A (zh) 全麻素在制备防治老年痴呆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5963355A (zh) 一种防治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CN105998192A (zh) 工业大麻火麻素在制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12873A (zh) 一种降血脂的月见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191A (zh)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N104225573A (zh) 一种降血糖、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Chenfeng

Inventor after: Hu Chengyue

Inventor before: Chen Tianrui

Inventor before: Hu Chengyue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